古代兄弟之间书信
关于古代朋友间书信格式范文

关于古代朋友间书信格式范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经很少人用写信的方式联系了,你想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样写信的吗?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朋友间书信格式范文,一起来看看吧!古代朋友间书信格式范文自春别至冬: 春初话别,倏忽岁寒。
鸟弄春园,折杨柳而握别,驿驰冬岭,抚梅萼以增怀。
自夏别至秋:麦天一别,容易秋风。
昔听蝉鸣青槐,方摅别意,今睹鸿飞紫塞,顿起离思。
自夏别至冬:不通闻问,经夏涉冬。
炎日当空,方赋离情于凉馆,寒风吹沼,忽牵别恨于灞桥。
自秋别至冬: 自经判袂,秋去冬来。
玉露初凝,迩日别离不舍,雪梅将绽,今宵感概偏多。
地点叙别:自京中分别,忆京华把袂,饫聆麈谈,明月清风,至今在目。
自省会分别 :忆于某省会聚首,快我私衷,自赋河梁,又经久别。
自县城分别 :相聚邑中,时亲教益,自经握别,离索殊增。
自乡中分别:奔走四方,久离乡井,从此远隔,顿觉阔疏。
自他乡分别 :忆自某乡把晤,同馨情怀,分别以来,徒深饥渴。
自旅馆中分别:昔日旅邸聚谈,叠荷殷殷关注,嗣认睽违两地,顿觉岁序推移。
自火车上分别:忆昔日邂逅相遇于车上,接领教言,别后却山河远隔不觉数年。
自船上分别: 自同舟某地,借挹兰芳,别后相违,寒暄数易。
用于文官: 不瞻福曜,又复经旬。
睽违钧宇,萱荚屡新。
拜逖钧颜,倏将一载。
用于军官: 自违幕府,蟾月几圆。
不瞻旌节,忽已经年。
自共事而别 :某地共事,长荷云情,别来星序频移,未由一晤。
自同学而别: 忆自某校研摩,获亲麈海,别后山川间隔,时序频迁。
自送行而别:忆昔行旌远指,趋送长途,别来物换星移,几经屈指。
自迎接而别:忆某停车某市,荷蒙握手言欢,别后岁秩迁流,不觉星霜几易。
承送行而别:忆某驱车某处,荷承把袂流连,别后天各一方,彼经停云两地。
承赐物而别:忆某地握手,畅叙情怀,别时依依不舍,荷以厚仪相贶,至令篆腑,感何可言。
承赐饯而别:昔日把晤,盛意频叨,临赋骊歌,复承赐宴,离人未散,早已心镌。
节令叙别 :自春别及夏。
古人写给兄长的信范文

古人写给兄长的信范文兄长大人如晤:许久未曾与兄通信,弟心中甚是想念。
兄在彼处一切可好?弟于此间,日子过得倒也有些趣味,今特作此信,与兄闲聊一番。
兄可知,近日家中那只老花猫越发地懒散了。
每日就趴在墙角晒太阳,任那老鼠在眼前晃悠,它也只是眯着眼,动也不动。
弟几次想拿笤帚吓唬它,让它重拾捕鼠的本事,可它却瞪我一眼,好似在说“莫要扰我清闲”,真真是拿它没法子,就像兄从前总是拿幼时调皮的我没法子一样呢。
弟近日读书,颇有些感悟。
原以为那些艰深的典籍如同难攀的高山,可真钻进去了,却也能发现不少妙处。
就似在那幽秘的山林里寻到了宝藏,心中满是欢喜。
只是有时遇到不解之处,身边再无兄可请教,甚是遗憾。
想当初,兄为弟答疑解惑之时,是何等的耐心细致,那些画面如今还常常在弟脑海中浮现。
还有啊,街坊新搬来一户人家,他家有个小公子,与弟甚是投缘。
那小公子也是个有趣的人儿,满肚子的奇思妙想。
我俩时常凑在一起谈天说地,从山川河流说到星辰日月,倒有点像咱们兄弟当年的模样。
不过啊,他的见识自然还是不及兄的万一,兄走过的路、看过的书可比我们多多了。
兄啊,弟还想跟你说个趣事。
前几日去集市,看到一个卖艺的,那耍刀弄棒的功夫好生厉害,周围围了一圈人喝彩。
弟看得兴起,也跟着大声叫好,结果被那卖艺人瞧见了,他竟挑了弟的眼,让弟也上去耍两下。
弟哪会这些啊,只得红着脸推脱,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好生丢脸,要是兄在,定能帮弟解围,说不定还能上去露两手,让众人见识一下兄的本事呢。
不知兄那边的风土人情如何?是否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弟可是盼着兄能在信中给弟说道说道。
弟在此处一切安好,兄不必挂念,但兄也要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
愿兄事事顺遂,早日归来,弟好与兄把酒言欢。
弟敬上。
[日期]。
古代往来信件范文

古代往来信件范文[友人称呼]如晤:近日不见,如隔三秋。
兄台可还记得咱上次在那酒肆中把酒言欢之事?当时兄台高谈阔论,从那山川名胜说到市井奇闻,小弟我在一旁听得是如痴如醉,只恨那夜色降临得太快,未尽兴而不得不散。
如今我在这一方小天地里,虽无甚大事,却也颇感寂寥。
每日对着那几本旧书,偶尔逗弄下庭院中的小雀儿,真是无趣得紧。
想起兄台那儿定是热闹非常,心中好生羡慕。
前几日我得了一好物,乃是一精致的蛐蛐罐。
这罐儿质地细腻,雕工精美,罐身上的花鸟鱼虫仿佛都要活过来一般。
我一见到它呀,就想着兄台定会喜欢。
兄台向来对这些个精巧玩意儿感兴趣,我都能想象到兄台拿着这蛐蛐罐把玩时的模样。
不知兄台近况如何?家中老小是否皆安康?若是得闲,兄台定要来我这儿小住几日。
咱再去那酒肆喝个痛快,我还新发现了一种美酒,入口绵柔,后劲却足得很。
咱们可以一边饮酒,一边再畅谈一番,说说这世间的新变化。
弟[你的名字][日期]表妹亲启:表妹呀,你可让表哥我好生想念。
你就像那花丛中的蝴蝶,轻盈美丽,每次想到你呀,我这心里就如同吃了蜜一般甜。
我听闻你近日跟着女先生学了不少的诗词歌赋,表妹如此聪慧,想必定是学得极好。
表哥我可就惨喽,每日被那些之乎者也弄得头昏脑胀。
不过我一想到表妹如此用功,我也就有了动力,可不能被表妹比下去呀。
你上次送我的香囊,我一直都随身带着呢。
那香囊上的绣工精致极了,每次闻到那淡淡的香气,就仿佛看到表妹你在我面前巧笑倩兮的模样。
周围的人见了这香囊,都羡慕我有个如此心灵手巧的表妹。
表妹,你那边有没有什么新鲜好玩的事儿呀?我这儿呀,前儿个有个杂耍班子路过,那些个艺人的本领可大了,有人能从嘴里喷火,还有人能在高杆上翻跟头,就像那孙猴子一样灵活。
我看得是目瞪口呆,当时就想呀,要是表妹也在就好了,你肯定也会觉得有趣。
你要多多保重自己,不要老是为了做女红就熬到深夜,要是熬坏了身子,表哥可是会心疼的。
期待表妹的回信。
表哥[你的名字][日期]。
古代朋友书信格式

古代朋友书信格式古代朋友书信格式现在人们都很少写信了,都把写信的格式忘记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古代朋友书信格式,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
垂,含居高临下之义。
赐,上给予下叫做赐。
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
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
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
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
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
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
古人给兄长的书信范文

古人给兄长的书信范文
兄长大鉴:
见字如面,兄在彼处一切可好?弟于此间,甚是思念兄长。
兄往日在家之时,弟常与兄拌嘴,彼时只觉是寻常事,如今兄不在侧,方觉那些时光是何等珍贵。
想那回咱们为了争一块糕点,互不相让,兄还作势要打弟,可那手却只是轻轻落在弟的肩头,吓唬而已。
如今弟独自吃糕,虽糕还是那个糕,却没了与兄相争的乐趣,真是味同嚼蜡啊。
弟近日诸事,有喜有忧。
喜的是弟新得了一本好书,书中妙语连珠,弟读来如痴如醉。
弟想若兄在此,定也会爱不释手。
忧的是弟于学问上遇着一难题,苦思冥想数日,仍是不得其解。
兄向来聪慧,弟真盼着兄能在这儿,给弟指点一二,那弟定可茅塞顿开。
家中一切尚安,双亲身体康健,只是偶尔也会念叨兄长。
母常说兄长在外要照顾好自己,莫要太过劳累,父虽不多言,但弟看得出他也十分挂怀。
兄远游在外,定要记得添衣保暖,饮食也莫要随意将就。
弟听闻兄所在之地有诸多奇景,兄可一定要详细记下来,待归来之时讲与弟听。
弟也想有朝一日能去兄走过的地方,看看兄眼中的山川日月。
纸短情长,弟就不再啰嗦。
愿兄平安喜乐,早归故里。
弟敬上。
[日期]。
古人给兄长的书信范文

古人给兄长的书信范文
兄长大人膝下,敬禀者:
久未得兄音信,弟心常念之。
兄在远方,一切可好?弟于此间,虽无大风大浪,却也趣事颇多,恨不能与兄对坐,把酒言欢,一一诉说。
忆往昔,你我兄弟同嬉于庭院,共逐萤火,彼时之乐,如在眼前。
兄每有新奇之想,弟皆随兄身后,仿若兄之小跟班,兄亦护弟周全,不让弟受一丝委屈。
今者,各自忙碌,不得常见,实乃憾事。
弟近日得了一妙物,乃是一古旧之书,书中所记皆为奇闻轶事,弟读之如痴如醉,直欲与兄共享。
兄素好读书,若见此书,必也爱不释手。
弟想,待兄归时,定要与兄挑灯夜读,互相品评其中妙处。
弟于学业(或事务)上,亦算勤勉,虽有小困,皆一一克服。
只是偶尔思念兄之教诲,兄之言语,如明灯在侧,能驱弟心中之惑。
弟亦常以兄为榜样,望能效兄之沉稳、睿智。
兄在彼处,饮食起居可还习惯?弟听闻兄处冬日寒冷,兄定要多添衣物,莫要受寒。
若有闲暇,亦当多多休息,莫要累坏了身子。
弟在此遥祝兄身体康健,事事顺遂。
家中一切安好,双亲亦康健,兄无需挂怀。
唯盼兄早日归乡,弟已备下兄最喜之酒,只待兄归,畅饮一番。
弟敬上。
[日期]。
古代挚友书信范文欣赏

古代挚友书信范文欣赏
亲爱的挚友:
自别后,已然数月未曾亲自写信问候,心中常感愧疚。
今笔端轻挑,托这纸笺寄去一份惦念,盼君安好。
虽身处不同天地,然心意常在,思绪依旧随风飘向你。
回忆昔日我们共度的时光,历历在目。
你我相识之初,恰如春风拂面,彼此相谈甚欢。
你那洒脱的谈吐和深刻的见解,总让我受益匪浅。
每每在你面前,无论是人生的困惑还是心中的郁结,我都能找到倾诉的出口,感受到无尽的宽慰。
如今各自分离,生活虽然充实,却也常有孤单与无奈。
思索间,不禁想起你那段时间常与我分享的理想与追求。
我总是为你那份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理想的执着而感动。
如今虽隔山海,然我心依然与君相通,愿你在追寻理想的路上愈加坚定,步履更加从容。
我最近倒是安好,日常间忙于一些杂事,但偶尔也会驻足回忆往昔光景,心中一片温暖。
老家那头的风景依旧如故,街角的小茶馆依旧热闹,只是少了你的身影,多少有些寂寥。
至于近况,家里一切安稳,父母身体尚好,虽年事渐长,仍不忘叮嘱我多加小心,时刻保持身心健康。
你若有空,亦可来一趟,大家好久未见,一定有许多话题可聊。
正如你所言,朋友如酒,久藏愈醇,彼此的情谊无需言表,却能从每一份思念中流露。
愿君安好,生活如意,何时有暇,我们共叙旧情,再聚一堂,畅谈人生。
此致
敬礼!
[你的名字]
[日期]。
用文言文给好朋友写一封信

用文言文给好朋友写一封信用白话文写信的多了,那你们试过用文言文给好朋友写信吗?用古文写信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要怎么写呢?下面店铺整理了用古文写信给朋友的范文,供您参考!用古文写信给朋友范文一谨启:与诸兄共事月旬,受教颇多,接人待物,处事品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在此拜谢。
弟性愚钝,又兼狂大,遇事泛论频繁,而潜心处置嫌少。
扪心自问,自公司建立以来,初因诸事不谙,无处着力,贡献稀少。
后因琐事繁多,无全心全意投身于此,惭愧甚矣!观众同志,皆热心积极,努力于一,其用心,用力,用财,用智,众目睽睽,可昭可彰,反躬自省,惭愧甚矣!近日以来,弟彻夜辗转,昼昏思忖:一、观弟之品行与诸兄相去甚远,恐辱没诸兄期望,携来不良之风,而致使公司有损;二、弟一介文人,一无所长,迂腐寒酸,不堪大用,思想保守,固执不前,这于一初创之公司是大有疲损的;三、弟性格孤异,有强势的思想,影响欲强烈,易义气用事,恐于公司和谐稳定不利,或持偏狭怪论,或守旧不前;四、弟常为思想者而非行动家,这于我们一家以业绩较短长,以踏实为根基的企业是极其不利的,易生慵懒堕落之风气;五、弟常为侠者,素喜济人,而有不顾公司之大利之过,此兄等不可鉴也;六、弟志踌躇,思想涣散,朝三暮四,志意不一,无家起步企业是迟早之祸害,或有不良风气,恐影响深远。
七、弟人脉平平,背景贫乏,于公司无后劲之推力。
综上总总,弟诚愧与诸兄,诸兄有大志,不忍以一己之私利,一家之缺陷,损公司之长久,碍公司之进步。
于此,弟决定退股,诚愿诸兄,事业有成,前途宽广。
用古文写信给朋友范文二XXX小姐芳鉴:见信大安。
冒昧书此,万祈见谅。
外子鲁钝,得蒙小姐垂青,幸何如之。
然卿或有不知,余与外子相知已数载,且有秦晋之约。
只因近日外子杂事冗然,加之余亦囿于俗务而未能顾其周全,方始祸及小姐,深感抱歉。
此一憾事,多为余之过也。
小姐大义,还望谅宥。
余较卿痴长数年,聊有数言,敬祈垂听。
小姐尚幼,日后必有适人之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代兄弟之间书信篇一:古代书信用语大全古代书信用语大全书信是人们相互交往、联系的一种形式,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
平常通信,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尤其与台、港、海外侨胞通信来往,注重通信格式和用语更显得重要。
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
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
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
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
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
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
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
用于祝福问安的有“顺颂大安”、“专此祝好”、“即问近祺”、“此请召绥”等。
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伫候明教”、“盼即赐复”、“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
在《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就可找到三十种不同的套语,如:即颂、大安;顺颂、健康;此复,即请偏安;专此布达、并问好;专此奉答,并请著安;专此布复,即请久安;敬颂、痊安;此布即颂,曼福不尽;专此布复,顺颂时绥;此上,即颂、时绥;此复、即请俪安;专此布达,即请旅安;此布、即请冬安;专此布达、即请冬安;专此布复,即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春绥;勿复并颂、俪祉;此复即请俪安;此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日安;专此布达,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并请暑安;专此布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颂时绥。
意思尽管相同,但其在文字上却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无一雷同。
按不同用意,分述下列各类:启事用语用于称谓语的下面:谨启者、敬复者。
这都是比较客气的。
用于较庄重和尊敬的场合:迳启者、迳复者。
兹托者、敬恳者,为表示有所请求之意。
思慕用语多日未晤,系念殊殷。
久仰大名,时深景慕。
别后想念之情,无时或已。
上述种种是用于亲戚朋友之间或对未曾见过面的受信人的用语。
问候语要注意亲切感人,忌浮泛虚华。
如久未笺候,想近状佳吉。
近况如何?至以为念!病体谅已康复?敬致深切慰问之忱。
祝福语诸事顺遂,贵体康泰。
欣慰语高兴得很,欣慰无已。
不胜欣慰,无任欢忻。
抱歉语抱歉之至。
歉疚殊深。
至感不安、惭愧得很。
请求语倘蒙照拂,铭感无已。
如承俯允,无任感荷。
尚乞原谅,至希查照。
至祈召收,即请哂纳。
请给予批评和指教。
务请没法。
访谒语某日某时当前来聆教。
日昨走访,适逢公出,未晤为怅。
邀约语兹有要事面谈,务请拨冗来舍一叙为荷!星期日有闲,尚祈至敝处一谈。
定于某日某时在某地召开××会议,务祈准时出席为荷!馈赠语谨具聘仪,略申微忱。
附上薄仪,聊表微意。
薄具菲仪,用伸贺忱。
附奉某物,藉壮行色。
盼祷语无任盼祷。
是所至盼。
不胜企望。
接信语刻接手教,敬悉一切。
接奉大礼,敬悉种切。
交涉语请即答复,勿再延宕。
希速归还,幸勿再误。
声用语未经本人同意,自属无效。
如几日内未见复函,即作同意论。
(上述仅作参考,如用在恰到好处,就会避免俗套,为书信润色。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对自已父母的尊称。
考妣:指父母,一般情况,在生叫父母,死后叫考妣。
泰山、泰水:旧时对岳父、岳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家兄、舍妹:对自已兄妹的雅称。
令郎:旧时对别人儿子的敬称。
东床:旧时对女婿的雅称。
内室、内人、拙荆:旧时丈夫对妻子的称谓。
夫婿、郎君:良人:旧时妻子对丈夫的称谓。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佳偶。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妇女称巾帼、红袖。
男子称须眉。
老师旧时称恩师、先生、夫子。
学生旧时称门生、受业。
学校旧时泛称寒窗,同学称同窗。
对自已旧时的称愚、鄙人、晚生。
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
父死后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后称先母、先慈、先妣。
同辈加“亡”字,如亡妻、亡妹。
--------------------------------------------------------------------------------开头语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钦佩语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喜接教诲,真解矇矣。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近况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思念语问候语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你们......喜闻......,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
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自术语祝贺语致歉语结束语篇二:古代书信格式古代书信格式一、信封(一)信封格式范例一范例二(二)启封词1.安启,福启: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用2.钧启:对尊长,师长及直属长官用3.道启:对师长,学界,方外及德高者用4.勋启:对军政界或有公职者用5.赐启:对长官,长辈,学界,党政军界职位高或者年岁高者用6.台启:对平辈用7.玉展:对年轻妇女用8.芳启:对女士用9.公启:对机关,学校,公司,团体,民间社团用10.亲启:对有机密性或秘密性书信用11.礼启、素启:对居丧者吊唁用12.大启、启:对晚辈用。
(三)缄封词1.谨缄:用于上行书信2.缄:用于平行书信3.手缄:用于下行书信二、正文结尾应酬语正文开头应酬语称谓结尾敬辞提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