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1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方向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熟悉装饰材料的基础性能及建筑装饰材料施工相关规范要求,为专业设计施工提供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通过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市场装饰材料调查以及施工工艺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装饰材料的基本种类、性质及应用和施工特点,为后续的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并熟悉装饰材料的基础性能及建筑装饰材料施工相关规范要求;2.理解装饰材料的基本种类、性质及应用和施工特点;3.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特点、种类、价格、注意事项,掌握材料的检验方法及应用。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建筑装饰材料的基础与相关规范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装饰材料的基础知识,与在设计中的相关规范要求。
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基础特性和建筑装饰材料的相关技术规范。
本章教学重点:1.建筑装饰材料的基础特性。
本章教学难点:1.建筑装饰材料的相关技术规范。
本章教学内容:1.建筑装饰材料的基础概述;2.现行建筑装饰材料的相关技术规范。
第二章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艺基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工艺及建筑装饰工程的项目管理基础。
理解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工艺,掌握建筑装饰工程的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本章教学重点:1.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工艺。
本章教学难点:1.建筑装饰工程的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本章教学内容:1.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工艺;2.建筑装饰工程的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第三章石材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装饰石材的分类、性能属性、规格、质量标准以及装饰石材的施工工艺,掌握装饰石材的施工工艺。
本章教学重点:1.建筑装饰石材的分类,规格。
本章教学难点:1.装饰石材的施工工艺。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完整版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小学科学教材中的《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
我们将介绍常见的装饰材料,如涂料、瓷砖、木材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基本的施工工艺,如刷漆、贴瓷砖、打木作等,并了解它们的基本操作流程。
二、教学目标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施工工艺,并能够正确操作。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装饰材料的识别和施工工艺的操作。
难点:施工工艺的操作要领和材料的适用场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装饰材料样品、施工工具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样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参观正在装修的房间,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
2. 教材讲解:通过PPT,详细讲解装饰材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及施工工艺的操作流程。
3. 样品观察: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装饰材料样品,加深对材料的认识。
4. 施工工艺演示:现场演示施工工艺的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施工过程。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施工工艺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装饰材料:涂料、瓷砖、木材等施工工艺:刷漆、贴瓷砖、打木作等七、作业设计1. 列举你熟悉的装饰材料,并说明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答案:例如,涂料适用于墙面、天花板的涂饰;瓷砖适用于地面、墙面的铺设;木材适用于门窗、家具的制作等。
2. 描述你了解的施工工艺,并说明其操作流程。
答案:例如,刷漆的操作流程:清理墙面→底漆施工→面漆施工;贴瓷砖的操作流程:铺设防水层→铺设隔离层→贴砖→填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对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有了直观的认识。
通过样品观察和施工工艺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装饰材料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的操作流程。
在随堂练习中,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参观正在装修的房间,了解更多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实际应用。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案(修订稿件)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案一、授课对象:二、授课内容:(一)绪论(二)材料的分类及基本性质(三)装饰材料施工工艺及流程三、课程性质:《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是研究建筑、室内外装饰装修用材性能及工艺的一门科学。
其任务是使初学者了解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能以及施工工艺,为专业设计施工提供合理选择和使用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是室内设计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四、基本要求: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和基本性质;材料的检验方法及用途;了解材料的简单施工工艺及流程等。
五、授课教师:六、授课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明确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及本课程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材料的定义;难点:材料的作用三、教学建议:本部分内容以了解、识记为主。
四、授课课时:1课时五、作业要求:识记材料的分类及基本性质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建筑装饰材料的定义与作用建筑装饰材料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讲,它是指土建工程完成之后,对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和室外环境进行功能和美化处理而形成不同装饰效果所需用的材料。
建筑装饰及其材料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文明的一个象征,它与历史文化、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国的古代建筑装饰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北京的故宫、天坛和颐和园的古建筑,以金碧辉煌、色彩瑰丽著称于世。
黄、绿、蓝等各种色彩的琉璃瓦,熠熠闪光的金箔,富有玻璃光泽至金刚光泽的孔雀石、银朱、石青等古代已有的建筑装饰材料的使用,创造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近代,建筑师们把设计新颖、造型美观、色彩适宜的建筑物称为“凝固的音乐”。
这些都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建筑和艺术是不可分隔的。
建筑艺术不单要求建筑物的功能良好、结构型体新颖大方,还要求立面丰富多彩,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
建筑物的外观效果,主要取决于总的建筑体形、比例、虚实对比、线条等平面、立面的设计手法,而内外建筑装饰效果则是通过各种装饰材料的质感、线条和色彩来体现。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53024学时:64学时学分:3分适用对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考核要求:考试采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林家阳《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21.09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此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其艺术艺术设计专业中也是难度较高的课程,其建筑装饰材料与其施工材料是具有实践性的一门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此课题的实践操作。
此课程的教学必须特别注意在高科技,高技术下的时代,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不断问世,与此,代莱施工方法及其装饰工艺的发生,并使在教学中逼使教学科学知识的新鲜性。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建议:目的:熟悉各种装饰材料的的性能、特点,按照建筑物及使用环境条件,合理选用装饰材料,才能材尽其能、物尽其用,更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并与室内其他配套产品来体现建筑装饰性。
建议:1对装饰材料的耐久性建议,包含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三个性质方面知识点的介绍。
2:在性价比方面,材料选择方面的原则性。
3;对于同一工程中的程序,相同的施工工艺的特点。
4:材料美学。
三、学时分配章节123总计课程内容第一章建筑装饰材料基础知识第二章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第三章材料应用领域与观赏学时20202464四、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技能,强调能力的培养。
建筑装饰材料学习的一个必要点就是理论加实践,防止脱离实践,只汲取书本中的基本知识,本课程课可以把课堂设置于材料市场中,通过对凯里市建材市场实地建材的课堂教学参观,市场调研,可以更好的掌控建筑装饰材料的特性。
在施工技术教学方面,可以参观幻灯片中相同的施工场景,通过这些施工场景,教师传授其工艺,这样,就可以给学生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建筑装饰材料基础知识1、基本内容: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装饰材料的力学性能建筑装饰材料的理化性能建筑装饰材料的装饰性建筑装饰工程基本材料建筑装饰工程基础材料建筑装饰工程墙体材料和绝热材料建筑装饰工程有关规定和施工工艺基础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有关规定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艺基础建筑装饰工程施工项目管理2、教学基本要求:对装饰材料的质感、色彩、图案等因素的效果及功能的认知。
《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标准

《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标准课程代码:80011450课程类型:职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总学时:90-100学时一、课程性质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是一门理论课程。
本课程内容是学生在接触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之前,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是后续职业岗位课程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对建筑装饰材料的认识与应用,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特点,会选择和应用装饰材料;掌握装饰工程各分部分项的构造做法和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为以后的工学结合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的基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和毕业后从事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等工作奠定基础。
2、本课程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前修课程:艺术造型训练、建筑装饰制图。
后续课程: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建筑装饰工程信息管理、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检验与检测。
二、课程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特点;掌握建筑装饰工程各分部的构造做法,并能绘制构造图;掌握各类施工机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建筑装饰工程各分部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能客观制订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独立完成施工质量检查及验收,对一般缺陷能识别并能解决。
2、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能够根据项目要求,获取专业信息,客观分析问题;根据项目现场实际,优化设计方案和材料、构造设计;根据工艺要求,确定施工工艺;根据行业规范,系统检查制度方法,贯彻规范标准;根据验收条目,进行质量检查,规范整理制作资料,完成项目验收与交接。
3、社会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洞悉材料潮流的敏感性和设计创新能力,能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与客户交流沟通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

《材料与施工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装饰艺术设计授课单位:设计开发系学时:3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李静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陈明杰肖斌 2016年2月10日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 1课程性质与作用《材料与施工技术》课程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学校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是链接学生进入毕业设计的重要课程,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课程是从工程施工的角度探讨装饰材料与构造在室内设计应用的综合学科。
(2)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工艺性、拓展性等综合特点,为学生在今后的室内设计课程中注重设计实践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课程是通过对装饰材料的概念、分类、物理与化学性能,装饰特性等方面入手,根据装饰材料施工规律,并根据设计手段的实现角度出发,追求真实性,注重施工工艺的严谨性,进而掌握装饰材料的设计语言、了解基本材料与装修做法,解常用材料特性并合理运用到今后的设计中去。
(4)本课程具有及其重要的实践意义,课程的设立为今后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工作中,能够从实用功能出发思考室内空间的设计手法、培养正确的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2课程基本理念1.2.1 “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思想。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对能力;职业教育不应把学生仅仅视为未来的劳动者,而应视其为技术设计的潜在参与者。
因此,在课程的教学情境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注重发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和鼓励同学自主设计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和途径。
1.2.2体现行动导向--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针对装饰行业企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创造真实或模拟的具体职业行动情境,按照“调研、分析、构思、图示表达”完整的“行动”方式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以同学为行动主体,充分体现“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的理念。
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适用专业:室设计专业授课单位: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分:4 学时:72节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课程的性质:室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是室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装饰材料性能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是使初学者了解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能以及施工工艺,与《建筑装饰构造》、《建筑装饰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同期学习完善了整个室设计专业学习过程。
本课程既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对学生后期参与专业设计施工提供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课程基本理念:以室装饰材料与生产工艺理论基础为基石,以技能培养、灵活运用为准绳,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目标,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室装饰构造理论知识和材料与工艺的实际操作技能。
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主要采取案例教学,实践性知道等多种教学手段。
教学案例资料主要来自专业教师生产实践中手机的第一手资料,具有较强的真实性。
课程时间性教学,以模拟项目和实际项目为龙头,要求学生掌握室装修施工工艺流程的组织任务,真正培养市场需要的室设计专业人才。
2.学习目标以培养专业基本功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全方位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训练,通过基础、专业、主干及特色课程等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课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装饰材料的性能、装饰结构的设计能力等基础理论和专业应用知识,了解室装饰相关领域的现代信息,具有较强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研究、工艺设计、技术开发、装饰施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专业能力目标:1)具有一定的装饰施工管理的能力。
2)具有对装饰材料进行分类、管理的能力。
3)具有对装饰施工中对装饰材料进行合理使用的能力。
4)具有在装饰工程项目设计实践中对装饰材料进行合理设计的能力。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36780 〕承担单位〔美术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年10月25日〕审核〔〕审核日期〔2022年10月26日〕批准〔〕批准日期〔2022年10月29日〕(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选修课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室内设计师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室内设计中材料与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在课程中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
着力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室内装饰工程规程和质量验收》《居住空间设计》,后续课程有《代表作选辑》、《毕业设计1》2.学习目标本课程旨在讲授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技能,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装饰材料的基本属性与设计原则,掌握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等知识,能够胜任建筑及室内设计方案的实施。
本课程是一门兼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艺术审美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意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设计师该有的职业道德素养。
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能力和作品表达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室内效果图制作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初步形成。
1)知识目标a、通过学习应能正确认识、合理选用装饰材料b、掌握装饰材料的特性及产品的检验、运输与保管的有关知识。
c、熟练应用建筑施工技术基本知识,熟悉装饰工程的施工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一定的施工问题。
2)能力目标a、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具备合理设计应用实践的创新能力c、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d、具有良好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学生诚实敬业、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e、具有良好的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及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3.课程设计本课程以学习目标的课程任务目标及职业能力目标为载体,与企业合作选取四个典型的室内设计任务作为学习情境;根据室内设计师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本课程采取项目教学结合案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辅导及企业辅导为导向组织教学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
课程代码:12180
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程负责人:
一、课程的基本要素
|
1.课程性质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是联系装饰材料、装饰设计及装饰预算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2.课程的基本理念及设计思路: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艺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建筑装饰材料和机具;掌握不同档次建筑装饰施工工艺的特殊规律和技巧;结合装饰材料课程所学内容,能在施工工艺上完善、补充设计,灵活运用材料和不同工艺去充分体现装饰效果;熟练掌握建筑装饰施工工艺的操作规程和施工验收规范。
3.课程的基本理念及设计思路:
二、课程的目标
1.知识目标
》
(1)理解和表现与基础造型有关的物品的结构和线条运用;
(2)能表现与图形图像制作有关物象的质感,并能加以设计和创新;(3)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以结构为主适当加一些色彩塑造技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视觉的反应及增强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即敏锐的感受能力。
(2)培养分析、洞悉、理解的心智思维,形成对事物特征的深刻把握,即富于理智的认识能力。
(3)培养开发想象能力,形成对未知领域的自觉探求,即创造意识。
(
(4)培养技能的熟练掌握,达到对于视觉信息的有效表达,即富于技能的适应能力。
3、素质目标
(1)进行专业认知和专业探究;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设计和创新,提高审美意识;
(4)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抽象思维想象力。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
教学内容和要求。
总学时为120,其中理论40,专题设计作业80。
2.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案例的形式完成设计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学习,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及设计色彩的实际应用价值。
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对色彩知识的要求,从企业对专业色彩的要求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内容,用案例教学的形式,体现色彩基础知识的应用;注重能力培养与技艺并举,鼓励学生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
3.教学评价和考核
本课程按平时表现、课节作业完成效果、期末考评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和考核。
采用百分制考评。
平时考核(占10%):学生出勤、纪律、回答问题、团结合作等方面考核;阶段性作业完成效果(占30%):在课程期间,教师每讲授一部分知识、技能后,在实训中考核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期末考试(占60%):学期末,从试题库随即抽题,进行集中考核,由专任教师组成考核评分小组,对学生作品综合考评。
4.教材与教参
教材
《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陆立颖编著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