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考研普通化学试题.doc

合集下载

化学科目考研试题及答案

化学科目考研试题及答案

化学科目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钠B. 镁C. 铝D. 钾答案:A2. 化合物H2O中氢的化合价为:A. +1B. -1C. +2D. -2答案:B3.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是:A. 硼B. 铝C. 镓D. 铟答案:B4.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A. NaClB. CaOC. HClD. MgO答案:C5.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可逆反应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变化时,系统会如何反应?A. 无变化B. 向减弱外部条件变化的方向移动C. 向加强外部条件变化的方向移动D. 随机移动答案:B6. 下列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7. 哪种金属的活泼性最强?A. 锂B. 钠C. 钾D. 钙答案:C8. 以下哪种元素的电子排布是1s²2s²2p⁶3s²3p⁶?A. 碳B. 氧C. 氖D. 镁答案:C9.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与NaOH反应生成的盐是:A. NaClB. NaHC. H2OD. NaHCl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氨水B. 醋酸钠C. 氢氧化钠D. 碳酸氢钠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最后一个元素是________。

答案:铯2. 根据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________原理。

答案:泡利不相容3. 金属钠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色的________。

答案:氧化钠4.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反应物的浓度增加时,化学平衡会向________方向移动。

答案:生成物5.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最后一个元素是________。

答案:氟6.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能够释放质子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酸7. 根据化学键理论,离子键是由________力形成的。

普通化学考研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普通化学考研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60、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 )
61、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等于零( )( √ )
62、含氧酸根的氧化能力通常随溶液的pH减小而增强。( √ )
63、根据下列标准电极电势,指出在标准状态时不可能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 D )
35、某反应在127℃时,平衡常数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求反应在327℃时的平衡常数:
36、在298K及标准状态下反应自发进行,高温时其逆反应为自发,这表明该反应为( A )
A B
C D
37、下面哪个反应表示 。( A )
A B
C D
38、反应 ,标准状态下,此反应:( B )
A 低温自发 B 高温自发 C 任何温度均自发 D 任何温度均不可能自发
39、已知下列反应在指定温度的 和 :
(1)
(2)
(3)
则反应 的 =4 -2 -2
40、当反应熵Q小不K时,反应逆向进行。( × )
4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体系要作功,就必须从环境吸热,因为能量不能无中生有。(×)
42、对于任意可逆反应,下列条件,能改变平衡常数的是( D )
A 增加反应物浓度 B 增加生成物浓度 C 加入催化剂 D 改变反应温度
55、Ksp是难溶电解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乘积。( × )
56、两种难溶电解质相比较,溶解度越大者,其Ksp一定大。( × )
57、AgCl饱和溶液稀释后,溶度积减小。( × )
58、电对的电极电势越大(正),其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其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弱。( √ )
59、 植越大,则 值越大,反应越完全,且反应速度越快。( × )
50、HAc溶液中加入HCl既有同离子效应也有盐效应。
51、共轭酸碱对的平衡常数关系是:

东南大学物理化学考研98-13年的(除了10)真题.

东南大学物理化学考研98-13年的(除了10)真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东南12年的物化题几乎全是书上的,有56分的填空和判断,10个大题目都很简单差不多都是天大版书后习题中比较简单的题。

1.有一个大题是判断ΔU、ΔH、ΔS、ΔG、ΔA哪些量的变化是为零,下面分五个小题,第一小题是理想气体自由膨胀后哪个变量为零,还有一个是水在373.15K可逆变为水蒸汽,还有一个是真实气体不可逆循环过程。

(也是书上的,要是不是书上的就是文霞物化考研指导书上面的,反正是一模一样的原题)2.画相图的题好像是书上第六章第16个习题,就是凝聚相完全互溶的,画出a 点b点的步冷曲线,指出各相区的组成。

3化学平衡题给出一个平衡,写了五个不同的条件指出平衡移动的方向,(好像是文霞指导书上的)4在恒定容器中,空气的量多出氢气的量50%,空气中氧气占21%,氮气占79%,假设氢气和氧气瞬间反应,求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和最大压力,后面给出了氧气,氮气,水蒸汽的反应焓,(课本,文霞指导书,天大版课本配套的答案书上的和课本一个颜色的那本答案书,反正就在这三本书里面)5电化学考的是给出了KCL的电导率,放在一个电导池里,给出电阻,求电导池系数,换成氯化钙,给出电阻和其它几个数据,求电导率(也是书上的原题)6电化学有一个是给出E随温度均为变化,写出电极反应、电池反应。

求ΔH、ΔS、ΔG,文霞指导书上可以找到几乎一样的题,7 CO+H2O=CO2+H2在25℃给出他们的焓,Cp。

求反应平衡常数K。

(利基希霍夫公式即可)书上可以找到差不多一样的题。

8给出一个一级反应求它的半衰期,(超级简单)还有两个不记得了,反正题复习的时候几乎都见过。

东大计算题考的都是课后最简单的题,填空和判断也是很简单的基础题。

整试卷也没有用到复杂的公式。

2013年东南大学物理化学(955)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手打版)一.填空题(12分)1.所谓热力学平衡,实际上包括了,,,四大平衡。

化工原理试卷之三_答案 (2)东南大学化工考研复试化工原理考试题库

化工原理试卷之三_答案 (2)东南大学化工考研复试化工原理考试题库

法,即改变管路的特性曲线,而泵的特性曲线不变。那么有: ②分 ②分
把Q=16 m3·hr-1代入,解得B=0.068。所以关小阀门后管路特性曲线变 为:。 ②分
42.45 ℃每秒0.005168m3氯苯用泵从反应器A输送到高位槽B(如图所 示),管出口处距反应器液面的垂直高度为15 m,反应器液面上方维持 26.7 kPa的绝压,高位槽液面上方为大气压,管子为Ø76 mm×4 mm、长 26.6 m的不锈钢管。管线总阻力损失Hf为1.65m。,求泵的有效功率Ne =HeqVg。已知。
28.某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15块(包括塔釜),全塔效率为0.5,则实际塔 板数为__________块。[答:30]
29.间壁传热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的热阻
。[答:成正比]
30.某圆形管道外有两层厚度相等的保温材料A和B,当λA<λB时,将 ______层材料放在里层时保温效果更好。[答: A]
A.层流; B.湍流; C.过渡流; D.无法确定。
5.离心泵原来输送水时的流量为qV,现改用输送密度为水的1.2倍的水 溶液,其它物理性质可视为与水相同,管路状况不变,流量( )。C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6.离心泵停止操作时宜( )。B
A.先停电后关阀;
B.先关出口阀后停电;
11.有一串联管道,分别由管径为d1与d2的两管段串接而成。d1<d2。 其流体稳定流过该管道。今确知d1管段内流体呈层流。请断定流体在d2 管段内的流型为( )。B
A.湍流;
B.层流;
C.过渡流;
D.须计算确定。
12.套管冷凝器的内管走空气,管间走饱和水蒸汽,如果蒸汽压力一 定,空气进口温度一定,当空气流量增加时,总传热系数应( )。B

下册汇总去答案东南大学化工考研复试化工原理考试题库

下册汇总去答案东南大学化工考研复试化工原理考试题库

精馏一、选择题1. 某二元理想溶液,其组成x=0.5(摩尔分率,下同),相应的泡点为t1,当气相组成y=0.5时,相应的露点为t2,则()A.t1=t2B.t1>t2C.t1<t2D.无法判断2. 某二元混合物,若液相组成x A为0.45,相应泡点的温度为t1,汽相组成y A为0.45, 相应露点的温度为t2 , 则( )A. t1 > t2B. t1 < t2C. t1 = t2D. 不能判断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

液相组成x A=0.6,相应泡点为t1,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y A=0.7,相应的露点为t2,则:( )A.t1=t2B.t1<t2C.t1>t2D.不能判断4.混合液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愈小,则表明用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愈(B ) A.容易B.困难C.完全D.不完全5.精馏塔操作线是直线的原因是()A. 理论板假定B. 理想物系C. 塔顶泡点回流D. 恒摩尔流假设6. 如果精馏塔有总共有5个进、出料口,则该精馏塔有()A.四条操作线B.五条操作线C.六条操作线D.七条操作线7. 精馏塔沿塔高方向,从上至下温度的分布规律是()A.逐渐降低B.逐渐升高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8.精馏塔从塔顶往下的第n-1, n, n+1层, 组成之间的关系为( )A. y n-1 > y n > y n+1, x n-1 > x n > x n+1B. y n-1 < y n < y n+1, x n-1 < x n < x n+1C. y n-1 < y n < y n+1, x n-1 > x n > x n+1D. y n-1 > y n > y n+1, x n-1 < x n < x n+19.精馏过程中( )随回流比的改变而改变A.操作线B.平衡线C.q线D.无法判断10.精馏操作时,若其他操作条件均不变,只将塔顶的过冷液体回流改为泡点回流,则塔顶产品组成x D变化为( )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确切11.精馏分离某二元混合物,规定分离要求为x D、x W。

试卷4东南大学化工考研复试化工原理考试题库

试卷4东南大学化工考研复试化工原理考试题库

试卷4东南⼤学化⼯考研复试化⼯原理考试题库1. 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任取两点A ,B ,A 点⾼度⼤于B 点⾼度,则 ( ) A. p A > p B B. p A < p BC. p A = p BD. 当液⾯上⽅的压强改变时,液体内部压强不发⽣改变 2. 使⽤U 型管压差计测量较⼩压差时,为了准确读数,下列⽅法中正确的做法是() A. 选择较⼤密度的指⽰液 B. 选择较⼩密度的指⽰液C. 使⽤与被测流体密度相近的指⽰液D. 加⼤指⽰液与被测流体密度的差别 3. 在完全湍流区,流动摩擦阻⼒损失与 ( )A. 流速的1次⽅成正⽐B. 流速的1.25次⽅成正⽐C. 流速的2次⽅成正⽐D. 流速的3次⽅成正⽐ 4.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离⼼泵的H~Q η~Q 曲线均随被输送流体密度的增⼤⽽降低B. 离⼼泵的H~Q η~Q 曲线均随被输送流体密度的增⼤⽽升⾼C. 离⼼泵的H~Q 曲线随被输送流体密度的减⼩⽽降低,⽽η~Q 曲线变化情况相反D. 离⼼泵的H~Q η~Q 曲线与被输送流体的密度⽆关5. 离⼼泵的⼯作点与管路特性与泵的特性的关系分别为()A .相关,相关 B. 相关,⽆关 C. ⽆关,相关 D. ⽆关,⽆关6. 两离⼼泵以串联的组合⽅式操作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所能提供的⼯作点的流量是其单泵操作时流量的加和 B. 所能提供的⼯作点的扬程是其单泵操作时扬程的加和 C. 可获得较单泵操作⼤的扬程或流量,要看⼯作点的情况定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7.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发⽣在流体各部分之间的热传递过程均为对流传热过程B. 热传导仅发⽣固体物质的各个部分或固体之间C. 低温物体只能吸收来⾃⾼温物体的辐射D. 对流传热与流体流动状态密切相关 8. 有关流体流过并联管路,不.正确的说法是() A. 总流量为各⽀路流量的加和 B. 流过各⽀路的流量按⼀定的规律⾃动分配 C. 流过各⽀路的阻⼒相等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00 年⽉江苏省⾼等教育⾃学考试化⼯原理⼀、单选择题(每⼩题 1分,共 15分)在下列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题⼲的括号内。

东南大学927普通化学1997-1998、2000-2005、2016年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汇编

东南大学927普通化学1997-1998、2000-2005、2016年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汇编

2016年东南大学环境工程927普通化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1:选择:配合物的顺磁,反磁性,配位键长,顺磁粒子的稳定性,附加极性大小比较,溶解度比较…
2:填空:速率常数单位.级数,k和Ea的公式关系
,甘汞电池,原子轨道的钻穿问题(这个真不会啊!),
3:判断:小知识点不太难。

4:问答:元素的判断(A原子比B原子M层电子少4个,B比A 的N层多5个,A,B在酸溶液中生成两种不同的化合物,问A.B元素和两种化合物是什么)。

为什么氧气是非极性,臭氧是极性。

分析反应的自发温度条件。

5:计算:
加入催化剂后速率变化倍数,告诉前后的Ea值,A不变。

求自发温度。

原电池的计算。

溶液中溶度积,弱酸电离,提到了H2SO4ka2=0.01的问题?
第1页共1页。

考研化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考研化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考研化学综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烷烃的是:A. 甲烷B. 乙烷C. 丙烷D. 丁烯2.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的量必须相等B. 反应物的量可以不等C. 反应物的量相等时,生成物的量也相等D. 反应物的量不等时,生成物的量不相等3.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 氢B. 氦C. 镧D. 锕4.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反应物浓度B. 催化剂C. 反应物的物理状态D. 反应物的化学性质5.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两性的物质是:A. 碳酸钠B. 氢氧化钠C. 硫酸D. 氯化钠6.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氯化钠C. 氮气D. 水7. 在有机化学中,下列反应类型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取代反应B. 消去反应C. 加成反应D. 氧化还原反应8.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是:A. 氧化铜B. 铜C. 氢氧化铜D. 铜离子9. 在溶液中,下列离子中能够形成配合物的是:A. 钠离子B. 氯离子C. 铜离子D. 氢离子1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B. 能量可以无限制地转化为任何形式C. 能量可以无限制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D. 能量可以无限制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是__________。

2. 根据化学键的极性,__________键属于非极性键。

3. 在酸碱反应中,__________是反应的实质。

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___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___是还原剂。

5. 有机化学中,__________反应是指一个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6.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__________是不可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号:B070004(答案)
注:各主观题答案中每步得分是标准得分,实际得分应按下式换算:
第步实际得分本题实际得分解答第步标准得分解答总标准得分
N=
N
一、对的在题末括号内填“+”、错的填“-”。

(本大题分3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30分)
1、+ 1 分
2、+ 1 分
3、- 1 分
4、- 1 分
5、-
6、-
7、+
8、+
9、+ 1 分
10、- 1 分
11、+ 1 分
12、+ 1 分
13、-
14、-
15、-
16、+
17、-
18、-
19、- 1 分
20、-
21、+ 1 分
22、+ 1 分
23、+ 1 分
24、+ 1 分
25、+ 1 分
26、+ 1 分
27、- 1 分
28、-
29、-
30、+
二、将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末的括号内。

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有两个,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本大题分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0分)
1、(1) 2 分
2、(1) 2 分
3、(2) 2 分
4、(3) 2 分
5、(2)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14小题,总计29分)
1、(本小题1分)
s,p,d,f 1 分
2、(本小题1分)
动物胶 1 分
3、(本小题2分)
p(N2) = 3⨯105 Pa 1 分
p(CO) = 2⨯105 Pa 1 分
4、(本小题2分)
0.127 2 分
5、(本小题2分)
3CaCO3+2Na3PO4⋅12H2O=Ca3(PO4)2↓+3Na2CO3+24H2O
或3CaCO3(s)+2PO43-(aq)=Ca3(PO4)2(s)+3CO32-(aq) 2 分
6、(本小题2分)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1 分
33 1 分
7、(本小题2分)
1. 重金属
2. 无机阴离子
3. 放射性物质
4. 有机农药及有机化合物
5. 致癌物质(任填3 种)
每种1 分,共3 分
8、(本小题2分)
(-)Cd|Cd2+(1 mol⋅dm-3 )Ni2+(1 mol⋅dm-3 )|Ni(+) 1 分E= 0.15 V 1 分
增大 1 分
9、(本小题2分)
C≡C 1 分
C-C 1 分
10、(本小题2分)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1 分
色散力 1 分
11、(本小题2分)
红[FeSCN]2+
无[FeF6]3-各0.5 分
12、(本小题3分)
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
可溶、可熔不溶、不熔各1 分13、(本小题3分)
D(电离能)
C ( 水 合 焓 ) E ( 键 能 ) B ( 中 和 焓 ) 各 1 分
14、(本小题3分) 癸 二 酸
1 分 癸 二 胺 1 分 缩 聚
0.5 分
C -(C H 2)8-C -N -(C H 2)10-N []n
O
O H
H
1.5 分
四、根据题目要求,通过计算解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7小题,总计31分) 1、(本小题3分)
∆r G (298.15 K)={-833.56-[-569.22+(-237.19)]}kJ ⋅mol -1
= -27.07 kJ ⋅mol -1 <0 3 分
所 以 在 标 准 压 力、298.15 K 温 度 下, 方 镁 石 有 自 发 转 变 为 水 镁 石 的 可 能 4 分 2、(本小题4分)
E =1.61 V - 0.77 V=0.84 V > 0 反 应 可 以 自 发 进 行 2 分
lg K =nE /0.05917V=1084005917⨯..V
V
=14.2
K =1.6⨯1014 5 分
3、(本小题4分) ∆r G (298.15 K) =

ν ∆f G (298.15 K)
= -418 kJ ⋅mol -1 < 0,
4 分
所 以 可 用 生 石 灰 除 废 气 中 的 SO 2
5 分 4、(本小题4分) 电 极 反 应 为: O 2+2H 2O+4e -=4OH -
E =E +005924
.V lg{{p (O 2)/p }/{c (OH -)/c }4
}
=0.401 V+
005924.V lg 1
1074()
-=0.815 V 5 分
5、(本小题4分) 5=4.75 -lg
0052
./x x=1.78⨯10-1
4 分 c (NaAc)=x mol ⋅dm -3 =0.178 mol ⋅dm -3
5 分
6、(本小题6分) (1) 25℃ 时,
ln K = - ∆r G (298.15 K) / (RT ) = -(-76⨯103)/(8.314⨯298.15) = 30.66
所 以 K = 2.07⨯1013 4 分
(2) 125℃时,
∆r G(398.15 K) ≈∆r H(298.15 K) - T∆r S(298.15 K) = -65.90 kJ⋅mol-1 ln K= 19.91
K= 4.43⨯1088 分
7、(本小题6分)
(1)2Ce4++Hg=Hg2++2Ce3+ 2 分
(2)(-)Pt|Hg(l)|Hg2+(c)Ce3+(c) , Ce4+(c)|Pt(+) 4 分
(3)E=E(Ce4+/Ce3+) - E(Hg2+/Hg)=0.592 V 6 分
lg K=nE/0.05917 V=20.01,K=1.02⨯10208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