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________。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___________。
2、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材料越厚,它的抗弯曲能力越________。
4、路边经常能见到许多高压电的铁塔,发现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______形。
5、我们实验观察的小电动机中,转子上有_________组线圈。
6、咀嚼米饭或馒头时,会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或馒头中含有________,在米饭或馒头中滴入几滴碘酒,米饭或馒头就会变成_______色。
米饭中储存的能量是________。
7、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或________来实现。
8、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________。
9、普通的垃圾填埋的方法,会污染________和________。
10、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赵州桥的桥面在()。
A.拱上方B.拱下方C.拱中部2、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A.横着放B.立着放C.斜着放3、在制作食盐晶体的实验中,食盐溶液应该()。
A.越淡越好B.越浓越好C.浓淡无所谓4、激光可以打孔或者切割材料,是因为激光()。
A.具有能量B.很硬C.锋利5、燃放花炮时在空中发生剧烈的爆炸,这是发生了(),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没有变化6、在月球表面物体会变的很轻,这是由于()。
A.月球的质量小,体积小B.月球上引力小 C.月球距离太阳近7、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这种污水处理方法叫做()。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________。
2、搬运杂乱的废钢铁用________就省事多了。
3、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________。
4、像从路面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6、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_________ 。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们目前使用的三大能源。
8、用螺丝刀撬箱子,是________的应用。
9、________是辨认植物和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10、自行车的刹车运用了___________的原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方法中,能使观察到的图像最大的是()。
A.调整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B.调整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之间的距离2、摆摆动的快慢与()有关。
A.摆幅B.摆锤C.摆线长短3、我国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
A.翟志刚B.杨利伟C.聂海胜4、()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的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A.流星说B.撞击说C.火山说5、房间中的冷空调往往装在上方位置,汽车中的热空调往往装在下部。
这主要和热传递中的()有关。
A.对流B.传导C.辐射6、开水沸腾时,可以看到茶壶口的上方会出现“白气”,这是()。
A.水蒸气B.空气C.小水滴7、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是()等。
A.改变颜色B.发光发热C.产生沉淀物D.产生气体8、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秆,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做饲料B.制沼气C.就地焚烧9、下列做法中不能有效防止铁生锈的是()。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放大镜的镜片又叫________,其特点为________,生活中用到放大镜的是________。
2、家庭垃圾中有约三分之一是碎菜叶、蛋壳等,叫________垃圾。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___、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________类和________类植物,能自己进行_________制造养料,这和开花植物是一样的。
5、使用剪刀剪东西,既运用了________的原理,又运用了________的原理。
6、材料越厚,它的抗弯曲能力越________。
7、我们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世界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8、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_,有些是________,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9、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和________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B.越小C.不变2、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A.长度相同B.方向相同C.形状相同3、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B.沙子C.土壤4、硫酸铜溶液不能用()盛装。
A.玻璃容器B.铁制容器C.铜制容器5、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
A.略微变凉B.微微发热C.没有变化6、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A.只有空气 B.只有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7、将三块相同的面包分别放在以下三种环境中,最不容易发霉的是()。
A.低温、干燥 B.温暖、湿润 C.温暖、干燥8、猴多生活在炎热的丛林;鱼只能生活在水里等事实说明()。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将电能转化成磁性的装置叫________,要使它的磁性强一些有________、________等办法。
2、_____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3、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即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它包含三个层次:________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4、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星,叫做________;像地球这样自己_______,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________没有关系,和________有关。
6、滑轮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窗帘上安装的是________,吊车上安装的是________。
7、动植物具有与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8、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________类和________类植物,能自己进行_________制造养料,这和开花植物是一样的。
9、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_________,许多传染病就是由此引起的。
10、小电动机中的转子相当于是个________,它工作是将________能转化成了________能。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简单机机械中不属于轮轴的是()。
A.镊子 B.自行车车把 C.方向盘 D.教室门2、我们家庭现在处理垃圾的方法一般是()。
A.堆在一起B.扔进垃圾桶C.随便乱扔3、小明和小天都是单眼皮,都没有耳垂,都是卷发,这说明()。
A.小明和小天长的一样B.小明和小天是兄弟俩C.小明和小天有血缘关系D.小明和小天这些相貌特征相同4、具有稳定性强的框架是()。
A.三角形B.长方形C.五边形5、没加任何东西的米饭放进嘴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美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像食盐一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为___________。
2、科学家主要是根据生物的________对生物进行分类的。
3、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________。
如果没有________,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4、将两枚铁钉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潮湿的纸巾上,则生锈较快的是放在________的铁钉。
5、植物的叶具有进行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功能。
6、像水龙头一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________。
7、用螺丝刀撬箱子,是________的应用。
8、铁生锈是一种_________,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__。
9、动物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10、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________相适应。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激光可以打孔或者切割材料,是因为激光()。
A.具有能量B.很硬C.锋利2、在车、船的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B.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C.减少光辐射的热量D.增大厚度,防止磨损3、没加任何东西的米饭放进嘴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
A.没有味道B.慢慢甜起来C.越来越酸4、下列简单机机械中不属于轮轴的是()。
A.镊子 B.自行车车把 C.方向盘 D.教室门5、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
A.化学能B.生物能C.机械能6、下列垃圾中,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的是()。
A.碎菜叶、蛋壳 B.碎玻璃、塑料瓶C.电池、空罐头 D.塑料袋、餐巾纸7、番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是()A.碘酒 B.番薯 C.既不是碘酒,也不是番薯8、下列有关自行车的分析正确的是()。
A.自行车把是利用杠杆的原理来控制方向的B.自行车的刹车把是利用斜面的原理刹车的C.自行车的脚蹬子是利用轮轴的原理工作的D.带动自行车后轮转动的齿轮越大越省力9、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整】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地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的。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___、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3、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
4、_____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5、________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6、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物体的________。
7、动物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8、长方形框架中加斜杆,在受力时起到________或________的作用。
9、我国的珍稀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等,珍稀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等。
10、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大量________;杯子摸起来比原来凉,说明伴随着_______热量。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
A.阻力点B.用力点C.支点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把易拉罐压扁B.水结冰C.铁钉生锈D.气球爆炸3、手电筒使用时输出的能量形式是()。
A.电能B.光能C.机械能4、小明和小天都是单眼皮,都没有耳垂,都是卷发,这说明()。
A.小明和小天长的一样B.小明和小天是兄弟俩C.小明和小天有血缘关系D.小明和小天这些相貌特征相同5、吃饭可以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A.外部加热B.补充内能C.身体运动D.内部刺激6、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现象。
A.反射B.折射C.辐射7、()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的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A.流星说B.撞击说C.火山说8、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有关。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_____。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手柄是_____,铁杆是_____。
2、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________。
3、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________类和________类植物,能自己进行_________制造养料,这和开花植物是一样的。
4、电动机是一种用________产生________的机器。
5、大量的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
6、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_____________。
7、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_______。
8、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________的力,________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9、我们天天都生活在________ 的世界里,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和________有关。
10、日食发生的时间一般是________ ,月食发生的时间一般是________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千米A.30万B.300万C.10亿2、具有稳定性强的框架是()。
A.三角形B.长方形C.五边形3、下列哪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是()。
A.火药爆炸B.衣服晒干C.纸张燃烧D.粮食酿酒4、月食不会出现的是()A.月全食B.月偏食C.月环食5、下面的滑轮(组)中,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能省力的是()。
A.B.C.6、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7、自然界中很多的()都是晶体。
A.液体B.气体C.固体8、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B.越小C.不变9、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正像10、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A.口腔中含有糖B.米饭本来就是甜的C.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铁生锈B. 水蒸发C. 木头燃烧D. 食物腐烂2.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塑料C. 铜线D. 纸张3.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风能D. 核能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化学反应?A. 水结冰B. 酸碱中和C. 水沸腾D. 盐溶解5. 下列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铝B. 铜线C. 橡胶D. 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2. 所有物质都可以导电。
()3. 可再生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4.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性质上的变化,新的物质。
()5. 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和____。
2. 导体是指____导电的物质,绝缘体是指____导电的物质。
3. 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和____等。
4.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____上的变化,____物质。
5.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发生____上的变化,没有____物质。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
2. 简述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3. 简述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4. 简述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5. 简述如何安全使用电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块铁块在加热过程中,从固态变为液态,请问这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2. 在家庭电路中,如何判断电线是否老化?3. 请列举三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实例。
4. 请简述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5. 请简述如何安全使用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2. 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物质的三种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一我 一.用积累的科学知识填空。
(每空1分.共28分)
1.放大镜也叫 凸透镜 .它的镜片特点是 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 .它能把物体的图像 放大 .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像食盐.白糖. 碱面 . 味精 等的颗粒都是 有规则 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晶体 。
3.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借助 显微镜 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它们是洋葱的 表皮细胞 。
4.米饭中有一种叫做 淀粉 的物质.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有甜味的 麦芽糖 。
米饭中的这种物质遇到碘酒会变成 蓝 色。
5.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常见诸如 发光发热 . 产生气体 . 改变颜色 . 产生沉淀物 等。
6.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 自然大
.看到的范围 就小 ; 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 小 .看到的范围 大 。
7. 由于煤.石油等的化石燃料消耗量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 二氧化碳 . 使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 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 气候变暖 . 土壤沙漠化 .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8.生物学家 列文虎克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
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微生物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错的说明理由.每小题
1分.共20分)
1.放大镜具有放大.汇聚光线的作用.没有成像的作用。
…………………(×)理由: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的作用.但只有当观测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才会看到正立放大的像。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四肢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4对足。
(×)理由: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蚜虫喜欢吃草蛉.所以蚜虫是草蛉的天敌。
…………………………………(×)理由: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4.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一点好处。
……………………………………(×)理由: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
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5.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
……………………………………………………(√)
理由:玻璃就是透明的.但是它是非晶体.。
6.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理由: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变化得快 .而有些物质变化得比较慢。
7.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
理由:
8.163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理由:163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焦距就越小。
…………………………………………(×)
理由: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焦距就越大。
10.硫酸铜与铁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是铁锈。
……………………………(×)
理由: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三.选择题(选择最佳答案序号填入括号.每题1.5分. 共15分)
1.(B )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B.细胞学说的建立
C.放大镜的发现
D.微生物的发现 2.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A.滴水成冰
B.米饭变馊
C.蜡烛燃烧
D.铜钱变绿 3.科学家(D )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牛顿
B.格罗斯泰斯特
C.袁隆平
D.培根 4.科学家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他们的(B )。
A.防敌的角
B.鼻子
C.嘴巴
D.胡须 5.人们根据昆虫的(C ).发明了蝇眼照相机。
A.单眼
B.头部
C.复眼
D.腹部 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B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D.无法确定 7.下列物质中不是晶体的一组是(C )。
A.食盐.砂糖
B.玻璃.珍珠
C.雪花.冰雹
D.宝石.铁丝 8.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下列食物中含有淀粉最多的是(D )。
A.苹果 B.猪肉C.萝卜D.马铃薯
9.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B.有些物质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C.烟花爆炸后消失于天际.说明物质会消失 D.物质变化实际上是物质在转换
10.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A )大小的微小物体。
A. B. C.毫米 D.毫米
四.实验操作题。
(共13分)
所
以铁生锈是一种 化学 变化。
2.填图题(每空1分.共5分)
五.联系生活实际.用学过的科学知识简答。
(共24分)
1.说说制作供显微镜观察用的生物标本的步骤。
(3分) 答: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包括:1采集标本。
2培养。
3
制片。
2.说说学校建筑用的水泥是如何生产出来的?(5分)
答: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先将石灰
石.黏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经高温煅烧.研细.最后变成了水泥。
3.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5分)
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4.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做个简易的显微镜.说清楚制
作过程.还可以用示意图表示。
(5分)
答:1.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知道看得
清楚为止。
2.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
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5.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至少分别举三种)。
(
得分 评卷人
(目镜)
(调节旋钮)
(物镜)
(反光镜)
(载物台)
6分)
答:主要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削铅笔,水沸腾,玻璃打碎。
化学变化:鞭炮爆炸,蜡烛燃烧,铁生锈。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水结冰.水蒸发.樟脑丸变小。
化学变化: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铁遇水生锈.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
【答案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