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导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研究方法复习提纲(详细版)

研究方法复习提纲(详细版)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复习提纲1、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与程序,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内涵与体系内涵: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就是人们为了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等。

特征:程序化、客观性、数量化、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程序:准备阶段、现象阶段、实体阶段、本质阶段2、研究变量的类型,如何表述一个假设,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自变量、因变量、干扰变量假设的基本部分:研究课题的限制性条件、自变量、因变量假设的表述方式:存在、表达、差异、函数常用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3、问卷的构成部分,如何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或者量表前言、个体特征资料、事实性问题、态度性问题a.确定研究课题b.确定研究内容c.描述研究问题d.排列组合题目e.试测与修订4、内容分析法的定义与特征,内容分析法的三种应用模式对明显的教育传播内容,能进行客观而系统的的量化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发展、特征、比较分析。

5、行动研究的定义与特征,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如何设计一份行动研究方案特征: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行动者研究定义: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场研究法;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以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合作方式进行研究的方法;在动态环境下立即显示作用和效能的研究方法。

计划——行动——观察——反思a.拟定课题b.提出总体实施方案c.设计第一轮计划d.设计第一轮观察e.设计第一轮反思f.设计第一轮反思g.制定第二行动方案h.进行……循环6、实验研究的定义与基本组成部分,实验干扰变量如何控制,实验自变量如何操纵,实验因变量如何测量,实验研究的基本模式,如何设计一份实验研究方案,准实验研究的特点与基本类型定义:实验,就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在典型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探索活动。

干扰变量:外扰变量、中介变量(提高外在效度:恒定法、纳入法、平衡法、循环法)单组、轮组、等组实验测量:观察调查测验准实验研究的特点:(1)降低控制水平,增强现实性(2)进行研究的环境不同(3)效度实验方案:目的对象假设设计变量测量7、基于设计的研究定义,基于设计的研究环节设计开发实施评价8、质的研究的定义与特征,质的研究资料收集方法,如何设计一份访谈提纲,如何对访谈做记录和整理,如何设计一份观察量表质的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重点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1、社会研究: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方法论: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

研究方式: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具体方法和技术: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

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3、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象征的描4析⑤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一、理论: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

二、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1、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应。

2、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自变量:指的是其变化会引起其他变量发生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指的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改变的变量。

中介变量:指的是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它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3、命题:指的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

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假设的陈述方式:条件式陈述(如果A,则B)、差异式陈述(A不同,B也不同)、函数式陈述(A是B的函数:A==f(B)“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A与B之间的关系”)。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考试顺利~ 高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一.名词解释1.研究变量1)自变量:有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量,是能够独立的变化并且能够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

2)因变量:有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变化的量,他是研究者需要观测的指标。

3)无关变量:又称控制变量,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量。

2.总体、样本、取样的概念1)总体:即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他成为研究对象时,就是总体。

2)样本: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出来进行研究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

3)取样:即遵循一定的要求,从一个整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研究的过程。

3.调查研究法:指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针对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运用观察、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在自然条件下搜集客观资料并分析处理研究资料的研究方法。

4.尝试性:指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为了研究某个特定的研究(假设),在人为模拟的环境中,采用控制的手段对研究变量施加特定的影响,从而验证假设以揭示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及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

二.填空题**1.研究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他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通过人类的理性参与,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的认识活动,是一种试图克服人类认识局限性,从而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

* 2.由于人类自身认知活动的局限性,要求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保持谦虚和虔诚的心态,勤于学习和思考,这既是研究活动存在的必要性,也是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心态。

**3.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

**4.研究计划主要是在回答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的问题,即通过研究计划试图回答为什么研究和打算怎么研究。

**5.研究问题的首要特征是问题的真实性,不是杜撰和空想出来的,考试顺利~ 高洋即研究问题首先需要是真问题。

* 6.观察法的类型分为参与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结构性观察法、非结构性观察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1.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哲学基础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科学范式自然范式逻辑过程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理论模式理论检验理论建构主要目标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文字描述主要方式实验、调查实地研究资料收集技术量表、问卷、结构观察等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特征客观主观2 研究的主要阶段选择问题阶段、研究设计阶段、研究的实施阶段、资料分析阶段、得出结果阶段第二章理论与研究3 变量定义: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分类:自变量: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因变量: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

中介变量: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4 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第四章研究设计5研究目的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知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最经常地被用于对某些总体或某中现象进行描述的目的。

与探索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描述法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

解释性研究:解释性研究:解释原因,说明关系。

和描述性研究具有系统性和周密性以外,更为严谨,针对性愈强。

往往需要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6 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区群谬误: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

简化论: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

7 时间维度横向研究:也称为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纵向研究:指的是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基础知识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基础知识

教育研究⽅法导论基础知识第⼀章教育研究⽅法概述第⼀节为什么要学习教育研究⽅法?第⼆节教育研究及其特点第三节教育研究有哪些类型?第四节教育研究的⼀般过程例1:某位⼩学⽼师教⼩学⼆年级,新设计了⼀套教学⽅案,并配备了教学中所要⽤到的录像、教科书、教案等。

【研究问题】采⽤什么样的教学⽅法最合适;如何组合使⽤这些教材【做法】⽤教科书上第⼀单元,⽤教学⽚讲第⼆单元,看哪⼀种⽅式能取得教学和辅导的良好效果。

【分析】如果第⼀单元⽐第⼆单元成绩好,能说明什么?可能性⼀:第⼀单元容易可能性⼆:第⼀单元考试题更能反映所学的内容可能性三:教科书写得好可能性四:教学⽚乏味例2【研究问题】某研究⽣想研究教师与学⽣在某问题价值观上的异同【做法】从参加暑期训练班的⽼师和学⽣中各选150名,⾯谈,⾃由提问,观察得出结论。

【分析】1. 这两组⼈员的代表性不可靠,不能代表⼴⼤师⽣,因为参加暑期班的和不参加的可能在价值观上就有差异,结论不具推⼴性。

2. 单凭观察法,可能存在想从资料中寻找⼼⽬中答案的倾向。

因为没有统⼀的测量⼯具,不同的⼈或同⼀⼈在不同时间读书,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会出现偏差。

意义⼀、对教师⽽⾔,可以提⾼专业⽔平⼆、对学校⽽⾔,可以形成学校特⾊,提⾼教育效益三、对教育管理者⽽⾔,可以提⾼科学育⼈、科学管理的⽔平。

四、对整个社会⽽⾔,可以转变教育思想,确⽴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研究是⼀种特殊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运⽤科学的理论和⽅法有意识、有⽬的、有计划地探索⾃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种认识或实践活动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客观性—对象、过程和结果系统性—连续性、关联性、有层次创造性—思维、⽅法和内容教育研究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以教育领域中发⽣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教育研究的特殊性伦理性、复杂性、全员性教育研究:对教育现象的有⽬的、系统地认识过程。

包括四个⽅⾯含义:有清楚的研究设计;围绕明确的问题,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寻求问题的答案;强调⽅法的规范性社会科学:异质性很难完全量化⾃⾝的特点:⼀、教育研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教育研究时间较长三、教育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四、教育研究需要多⽅配合五、教育研究要遵从⼀定的道德规范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联系教育研究起源于教育实践教育研究服务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研究的动⼒教育实践是检验教育研究成果的标准第三节教育研究有哪些类型?⼀、按⽬的分,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研究,都可以再分为三种层次,宏观、中观和微观。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期末复习资料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期末复习资料

⼤众传播学研究⽅法导论期末复习资料⼤眾傳播學研究⽅法導論期末複習資料【題型】填空(20分),判斷(10分),概念題(4個,20分),簡答(3個,30分),分析題(1個,20分)範圍:1、美國研究發展史分為哪幾個階段?三個時期研究特點?⾱弗和格雷將美國⼤眾傳播研究の曆史⼤致分為三個時期:發展時期(19世紀初⾄20世紀30年代)、過渡時期(20世紀30年代⾄50年代)、現代時期(20世紀50年代⾄今)。

特點:⑴第⼀時期の主要研究成果在於描述印刷出版物の曆史和重要媒介⼈物の⽣平傳記,以定性分析和個案研究為主,缺少定量研究⽅法。

⑵過渡時期⼤眾傳播の研究⽅法向定量分析發展,研究⽅法成為需要專⾨學習の⼀項技巧,傳播研究也越來越多の強調使⽤客觀の、定量の、系統の研究⽅法。

⑶20世紀50年代以後,媒介效果仍舊是美國⼤眾傳播研究の重點;同時,關於媒體組織、媒體和社會⽂化の研究也得到了發展。

2、近年來,實證研究成⾵尚,對此怎麼看?⽬前,我國研究者在使⽤實證研究⽅法⽅⾯有以下幾個特點:⑴偏重於抽樣調查⽅法,湧現了⼀⼤批有代表性の研究成果,並且開始運⽤統計⼿段建⽴傳播模型。

⑵很少采⽤實驗法,即使采⽤,也很少討論變量之間の因果關系,⽽這正是實驗法最擅⾧。

⑶忽視了觀察、訪談等定性⽅法,在很多研究中,這些⽅法僅僅被當做調查の輔助⼿段來驗證調查結果,它們更為重要の功能——建構理論,還未被發掘。

造成理論介紹多,實證研究少,⽽且⽅法粗糙,⼒度和系統化遠遠不夠の現象の原因有:⼀⽅⾯,跟我國の傳統學科設置有關,現有新聞傳播學院從中⽂系中分離出來,受⼈⽂學科影響較深,習慣⽤思辨研究來代替實證研究,沒有認識到傳播學是⾨社會科學,缺少系統嚴格の研究⽅法訓練;另⼀⽅⾯,跟新聞界⾧期流⾏の“新聞無學”觀念有關,“新聞無學”使⼈們通常不重視對新聞傳播規律の總結,因此也就忽視了科學の研究⽅法。

3、理論研究和應⽤研究理論研究,也稱為學術研究或基礎研究,以加深對傳播現象の理解、探索傳播現象中の規律、發展理論和基本知識為⽬の。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复习资料(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复习资料(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复习资料(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一章概论一. 概念界定1. 研究:就是一个认真的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2. 科学研究:①含义:指人们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或实践活动。

②特征:客观性、系统性、创造性3. 教育科学研究:①含义: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②基本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技术③功能:解释、预测、控制④特点: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创造性(最突出的)、伦理性4. 方法: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研究自然界、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方式、手段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含义: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程序研究,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2)特点:①一般:A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已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B 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C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D强调方法的科学性E创造性。

②独特:A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B研究的周期较长;C针对性、实践性强;D教育研究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二. 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是关于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一般方法原则的知识体系,是将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形式、方式加以理论化、系统化。

2. 教育研究方法论:从哲学观、世界观的应用中概括出来的一般方法原则,是方法的理论表现形态。

三. 分类1. 四种水平: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教育科学研究中选题的作用不包括(DA.决定研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B.决定研究的内容C.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D.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2.以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A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来源:考试大C.发展性研究D.预测研究3.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BA.最大数量的B.有典型代表意义的C.不可控制的D.不同性质的4.历史研究的核心是(CA.搜集史料B.分析、鉴别史料C.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D.运用史学理论和方法5.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A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D.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6.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相关的教育家除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外,还有(DA.梅伊曼和拉伊B.桑代克和蒙台梭利考试大论坛C.蒙台梭利和拉伊D.蒙台梭利和杜威7.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AA.完全归纳法B.简单枚举法C.科学归纳法D.因果联系归纳法8.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的是(BA.计数数据资料B.等级数据资料C.等距数据资料D.比率数据资料9.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是(CA.亚里士多德B.弗兰西斯·培根C.笛卡尔D.康德10.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DA.历史感与正义感B.历史感与责任感C.责任感与现实感D.历史感与现实感11.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C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12.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DA.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B.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D.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13.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B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B.科学理论C.科学思想D.科学观念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模型
6
方法
7 8 7. 文献综述 1 概述 2 正文 3 小结
结论 局限 a.概念的解释 b.研究焦点
a.理论和观点的归纳 b.理论和观点的比较分析 a.理论和观点的评述 b.预测研究方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致谢 7 点 学院;所有老师;指导老师;实习单位;同学;父母;所有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人 9. 调查问卷的书写格式 1. 问卷名称 2. 问候 3. 封面语 a. 调查人姓名和身份 b. 调查目的 c. 调查范围和内容 d. 匿名和保密的承诺 e. 回收的方式与时间 f. 致谢 4. 封闭式问题指导语 5. 封闭式问题 6. 开放式问题 7. 调查对象个人资料填写指导语 8. 个人资料题目 9. 其它(调查时间、地点)
研究方法导论期末复习资料 2014.6
1.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7 点 区别 逻辑推理 定性研究 归纳 观察 1 观察 2 观察 3 观察 4 理论构造 概括 理论 研究方法 样本量及信息 分析方法 提出的问题 运用的主要领域 2. 定量研究的五种基本方法 方法 信度检验 描述性分析 列联表分析 方差分析 内容 1. F 值概率水平<0.05 2. Cronbach’s Alpha>0.60 均值计算 卡方检验,相伴概率 sig≤0.05 变量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F 值显著水平<0.05 变量之间有相关性 1. F 值检验, F 值 sig<0.05 回归方程成立 2. Betta 值相对应 t 值,sig<0.05 有相关 影响力 描述变量(9+1)特征 统计分析样本特征 个人特征与变量之间关联 性 一个变量与其它变量之间 关系 目的 调查问卷可信度 访谈(个人、群体) ;观察;文献法 样本量小,信息大 个人主观分析和判断 为什么 社会科学 定量研究 演绎 理论 假设 观察 1 观察 2 观察 3 观察 4 问卷调查 样本量大,信息小 数字的统计分析 是什么 自然科学
1/2
内容
研究方法导论期末复习资料 2014.6
2. 回答为什么存在这种现象 4 研究路径 假设;方法;资料;分析(定性定量) ;结论 1. 概念框架模型 2. 定性研究模型 3. 定量研究模型 (华莱士科学环——定性定量) 研究对象; 研究方式 (解释性研究) ;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 ; 抽样设计;样本特征;研究过程;统计方法 1. 判定假设是否成立 2. 研究结论与他人研究成果比较 3. 研究创新 研究水平;文献来源;调查资源;抽样设计;统计方法
2/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论文写作的六条要求 创新;规范;逻辑推理;系统检验;研究方法;结论 4. 构成论文的七个部分 1 2 3 4 5 6 7 论文题目 摘要 目录 正文 a.绪言 b.文献综述 c.研究方法 d.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谢
5. 摘要 7 点 研究假设;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研究贡献;中英对照;中心词 6. 绪论★★★★★ 名称 1 2 3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研究的问题与产生原因 研究预期的成果及其影响 1. 探究和解释假设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