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七单元整理复习试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全优测评试题附答案(共2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达标试题(一)一、想一想,填一填。
(10分)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4.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现象。
5.图形(1)向()平移了()格;图形(2)向()平移了()格;图形(3)向()平移了()格。
二、判断对错。
(对的画“√”,错的画“×”)(5分)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三、精挑细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下面图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B.等腰梯形C.平行四边形D.等边三角形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A. 1B.2C.3D.4E.无数3.只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A.长方形B.等腰三角形C.正方形D.圆4.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现象。
A.平移B.旋转C.平移和旋转5.如图,大矩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阴影的宽为2厘米,则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A.36平方厘米B.40平方厘米C.48平方厘米四、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
(8分)五、找出下面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
(10分)()()()()()()()()()()六、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8分)七、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什么?画“√”。
(6分)八、看图填一填。
(8分)1.小帆船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
2.三角形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
九、把下面的六边形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
(8分)十、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对称图形。
2020春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单元检测卷+课时练+学案+复习

第七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分数:)一、填空题。
(18分)1.小林做口算题,三次分别算对14道、10道、18道,平均每次算对()道。
2.学校气象小组一天中测得气温如下:14℃、16℃、20℃、21℃、14℃,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3.有三个笔筒,平均每个笔筒里有6支笔,第一个笔筒里有6支笔,第二个笔筒里有7支笔,第三个笔筒里有()支笔。
4.在读书比赛中,小强读了6本,小明读了4本,小华读了3本,小军读了7本,平均每人读了()本。
5.小华一星期共练了84个大字,平均每天练()个大字。
6.四(5)班有69人,平均每人向学校捐2本书,一共捐了()本书。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分)1.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40厘米,小华的身高是145厘米,他下河玩水,()。
A.不会有危险B.可能有危险C.一定有危险2.四(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五(2)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7厘米。
王民在四(1)班,张建在五(2)班,王民比张建()。
A.高B.矮C.无法确定3.在“书香校园”活动中,我校同学平均每人捐书5本。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5本书B.可能有捐4本书的C.没有不捐的三、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0分)1.学校舞蹈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说明舞蹈队队员的身高没有高于135厘米的。
()2.四(1)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是93分。
四(1)班肯定没有不及格的。
()3.四(1)班和四(2)班的同学为希望小学共捐书200本。
四(1)班的同学捐的书有可能超过100本。
()4.魏晶晶所在的班级的数学月考平均分是95分。
魏晶晶的月考成绩不是低于95分,就是高于95分。
()5.四(3)班在一年4个季度内平均每个季度都有9人过生日。
说明四(3)班每个季度都有9人过生日。
()四、计算题。
(20分)1.直接写出得数。
(8分)8-0.8= 8.9-5.7= 2.53+16= 4.8-1.5=3.7+2.4= 6.8-4.6=7.5-6.4= 4.25+3.12=2.用竖式计算。
202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试卷(一)1.等腰三角形的()A.两条边相等B.两条边平行C.三个角是锐角2.下图中最有稳定性的图形是()A.梯形B.三角形C.正方形3.把一根长15厘米的小棒截成3段,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下面答案正确的是()A.4厘米、5厘米和6厘米B.11厘米、2厘米和2厘米C.4厘米、4厘米和7厘米4.一个三角形,如果它的两个内角度数之和等于第三个内角的度数,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5.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的和等于它的顶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6.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点有下列4个结论:①对边相等;②四个角都是直角;③内角和是360°④;都有对称轴.其中正确的结论有()个.A.1B.2C.37.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是2:5:2,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8.一个等腰三角形有()角是相等的.A.3B.2C.不确定9.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和为125°,另一个角为____.10.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89°,它是____三角形,若是90°,它是____三角形,若是91°,它是____三角形.11.学校大门的伸缩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____.12.挂衣架、伸缩铁门等通常都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____的特性而设计的.平行四边形的4个内角的和是____.13.等边三角形的角不可能是45°.____.(判断对错)1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6cm和7cm,你能求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吗?15.有一个三角形,第一条边长4厘米,第二条边长6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多少厘米?(结果取整厘米数)16.画出图中每个图形底边上的高.17.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它的周长缩短了.____.18.画一个底6厘米、高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A;【解析】:解: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故选:A.2.【答案】:B;【解析】:解:下图中最有稳定性的图形是三角形;故选:B.3.【答案】:C;【解析】:A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围不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套)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1)(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1.填一填。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用直条的﹙﹚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表示数量越多,直条越﹙﹚表示数量越少,直条长度﹙﹚,数量就相等。
﹙2﹚有﹙﹚种或﹙﹚种以上的数据组成的条形统计图就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3﹚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4﹚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画两种以上的直条,为了区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线条来表示,这就是﹙﹚。
2.判一判。
﹙1﹚单式条形统计图中要标出图例。
﹙﹚﹙2﹚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数量。
﹙﹚﹙3﹚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不同颜色的直条来表示几组数据是为了使统计图看起来美观,漂亮。
()﹙4﹚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图例颜色可以相同。
﹙﹚3.直接写得数。
0.89-0.25= 19.9+11.1= 0.081×10= 1.5÷3=4.2×3= 2.3÷0.1= 0.125×8= 1.9×4=4.育才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
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1﹚四⑴班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2﹚四⑵班四个月一共回收多少个易拉罐?﹙3﹚如果回收10个易拉罐可以制成2个新易拉罐,四⑵班四个月回收的易拉罐可以制成几个新易拉罐?﹙4﹚四⑴班平均每月回收多少个易拉罐?5.某电脑公司第一、第二门市部2019年——2022年上缴利润情况如下表: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年份部门第一门市部30 42 70 110第二门市部40 45 90 155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年月根据上面统计图填空。
(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万元。
(2)()年第一、第二门市部所缴利润相差最少。
(3)()年第一、第二门市部所缴利润相差最多。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7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2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测试卷(一)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73分)一、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下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②③④B.①②④C.②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五角星B.等边三角形C.正方形3.下面的图案中,( )是由平移得到的。
A. B. C.4.如右图,将长方形纸对折一次,按照虚线剪一剪,展开后得到的图形是( )。
A. B. C.5.右边图形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A.12B.14C.34二、我会判。
(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是的画“√”,不是的画“✕”。
)(12分)三、我会连。
(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8分)四、我会填。
(共27分)1.(8分)(1)小房子先向( )平移了( )格,再向( )平移了( )格。
(2)梯形先向( )平移了( )格,再向( )平移了( )格。
2.(3分)图中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 ),点D与点( )是对称点,点C和点( )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数一数下面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再画一画。
(16分)五、我会画。
(共16分)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6分)2.画出“帆船”先向左平移8格,再向下平移1格后的图形。
(4分)3.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再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6分)生活应用(27分)六、解决问题。
(共27分)1.按要求画出阴影部分三角形平移后的图形。
说说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并求出图形的面积。
(6分)2.求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8分)3.奶奶家有一块不规则的菜地,如下图。
奶奶想用篱笆把菜地围起来,应该准备多长的篱笆?(单位:m)(7分)4.小动物们分别向哪个方向平移?平移多少格才能吃到它们喜欢的食物?(6分)平移下面两个图形组成一个新的图案,使这个图案的对称轴最多。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同步试题(有解析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同步试题一、填空1.如图是一种常见的图案,这个图案有()条对称轴,请在图上画出对称轴.考查目的:巩固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及对称轴的画法.答案:2.解析:这个图形是在长方形的基础上加了半圆,实际上只要知道了长方形的对称轴的画法,就可以画出这一题的对称轴.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考查目的:回顾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够正确的挑出轴对称图形.答案:解析:除了第三个图形直角三角形外,其余图形都能够找到某一条直线,使得图形沿这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因此,除第三个图形外,其余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3.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于不同图形对称轴的寻找.答案:3,1,1.解析:学生对于对称轴的寻找,习惯于水平或垂直的方向,特别是等边三角形有的学生在寻找对称轴时可能会漏掉斜着的两条.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图形,进行验证,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还有斜着的对称轴.4.图形(1)向()平移了()格;图形(2)向()平移了()格;图形(3)向()平移了()格.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于平移的知识掌握情况.答案:上,2;左,4;右,6.解析:平移后和原图有重叠时,先要选取一个点,再找到它的对称点,然后数一数中间有几个格就是平移了几个格.5.小汽车向()平移了()格;小船向()平移了()格;小飞机向()平移了()格.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于平移的知识掌握情况.答案:右,8;左,7;上,4.解析: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时,把一个图形向某个方向平移几格,不是指原图形和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两个图形之间的空格有几格,而是指原图形的每个顶点都向这一方向平移了几格.二、选择1.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A.正方形 B.圆C.长方形考查目的:是否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找到对称轴.答案:B.解析:学生首先要了解不同图形的对称性,特别是圆有无数条对称轴.2.要使大小两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应采用第()种画法.考查目的:组合图形怎么找对称轴.答案:B.解析:组合在一起的图形要想找到对称轴就要同时考虑到两个图形的特点,进行综合比较,虽然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但是组合在一起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对称轴.3.把图形向左平移5格后得到()图形.考查目的:准确找出平移后的图形.答案:B.解析:要想准确地找到平移后的图形,就要了解平移的本质──原图形的每个顶点都向这一方向平移了几格.可以从原图中找到一个点,按要求平移,看看哪个图形符合.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与原图形成轴对称B.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一个图形可由另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变换得到C.图形的平移由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决定考查目的:了解图形平移的本质.答案:C.解析:了解平移后图形的特点,平移后的图形只是位置改变,方向、大小均没变.5.如图,大矩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阴影的宽为2厘米,则空白部分的面积是().A.36平方厘米B.40平方厘米 C.48平方厘米考查目的:会利用平移的知识解决问题.答案:C.解析:利用平移的知识,把阴影部分的面积缩一缩,通过平移把空白的地方拼在一起,变成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再来求面积.三、解答1.在一个长30 m,宽14 m的长方形草坪上有两条相交的小路,那么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考查目的:检查学生是否可以利用平移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答案:29×13=377(m2).答:草坪的面积是377 m2.解析:可以将4块草坪平移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长方形.这个新长方形的长是30-1=29(m),宽是14-1=13(m),所以草坪的面积是29×13=377(m2).2.图中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请你画出它们的对称轴.考查目的:学生是否可以自己正确画出对称轴,并且不重不漏.答案:解析: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各有1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3.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使得它们是轴对称图形.考查目的:补全对称图形及方法的训练.答案:解析:这是一道补全轴对称图形的题目,主要步骤有三点:①找关键转折点;②点出其对应点(对应的一组点到对称轴的格数相等);③连线(对应线所占格数相等).4.分别画出将□向下平移4格,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的图形.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是否可以准确地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答案:解析:要画出将□向下平移4格、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的图形,先要描出□四个顶点向下平移4格、向左平移8格后的新位置,再把四个顶点顺次连接起来,就可得到符合题意要求的图形.5.把图形向右平移7格后得的图形涂上颜色.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判断出平移后的图形,是否了解平移的距离不是指原图形和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两个图形之间的空格有几格,而是指原图形的每个顶点都向这一方向平移了几格.答案:解析:要正确判断出平移后的图形,可以先在原图形上找到一个点,按照要求平移这个点,找到对应点所在的图形,就是平移后的图形.。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一、填空。
1.6.5比5.6多()2.甲数是10.9,比乙数多0.852,甲、乙两数的和是()3.小于1的最大的三位小数减去最小的四位小数是()4.根据18.3-9.8=8.5,可以写出18.3=(),9.8=()。
5.比10元少1.7元是()元。
6.8.197保留一位小数是(),如果保留两位小数是()。
7.()减去4.8等于8.4。
8.三位小数减去两位小数,所得的差是()位小数。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各数的末尾对齐。
()3.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9个。
()4.甲数是1.45,比乙数少0.45,乙数是1。
()5.用小数计算8吨80千克-3吨800千克=8.8-3.8=5(吨)()三、选择题。
1.把2米3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是()米。
A.2.3B.2.03C.2.0032.计算小数减法,不小心把减数增加3.2,被减数不变,那么他计算得到的差()A.增加3.2B.减少3.2C.不变3.从10里面连续减去()个0.1,结果是0。
A.100B.10C.10004.两数相除余9,除数最小是()A.9B.10C.115.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和是()小数。
A.两位B.三位C.五位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5+3.5=4.8-3.06=1-0.08=20+5.03=5-4.02=10.34+2.36=2.求未知数x。
5.2+x=9.1x-4.07=8.212.6-x=7.35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9.436+5.56414.02-8.164.用简便方法计算。
3.7+8.5+17.321.63-(8.5+9.63)5.脱式计算。
82.07-(26.3-19.8)+2.41598-25.7-(6.58+9.83)五、列式计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共3套)附答案

第七单元测试一、选择.(18分)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长方形B.等腰梯形C.平行四边形D.等边三角形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A.1B.2C.3D.43.如图,下面一排四个图案可由图形(1)平移得到的是().4.下列图形是几种车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A.4B.3C.2D.1二、画一画.(34分)1.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12分)2.按要求画一画.(12分)(1)将图形①向下平移6格后,再向右平移5格.(2)将图形②向上平移7格后,再向左平移6格.3.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10分)三、看图填一填.(16分)1.小船图先向()平移了()格,又向()平移了()格.2.三角形先向()平移了()格,又向()平移了()格.四、阴影部分各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10分)五、计算.(22分)1.计算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面积.(6分)2.已知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0 cm2,则这个图形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分)3.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10分)思维拓展题1.在方格里画出适当的图形.(5分)2.如下图所示,将一张正方形纸由下向上对折压平,再由右向左对折压平,得到小正方形ABCD,取AB的中点M和BC的中点N,剪掉三角形MBN得到五边形AMNCD.(5分)将折叠的五边形AMNCD展开铺平后得到的图形是().第七单元测试答案一、 1.【答案】C2.【答案】B A D3.【答案】B4.【答案】B 二、 1.【答案】2.【答案】略3.【答案】略 三、1.【答案】上 6 左 92.【答案】上 6 左 7 四、【答案】34 12五、1.【答案】2452216cm ⨯-⨯=()2.【答案】2100cm3.【答案】6422224cm +⨯+⨯=()() 49226dm +⨯=()() 思维拓展题1.【答案】2.【答案】D第七单元测试一、下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图形下面的()里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理复习【知识点】1、小数的加减法方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也就是小数点要对齐。
②从最低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③不够位时,用0占位。
2.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整数的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的方法)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4.小数的加、减法①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首先考虑小数点对齐?因为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是用来确定小数的数位的,只有小数点对齐了,其他的相同数位才能各自对齐,否则就无法按照整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所以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必须首先考虑小数点对齐,相同的数位才能对齐。
②当小数部分被减数的位数比减数少时,怎么办?当小数部分被减数的位数比减数少时,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用“0”补足。
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5.小数加、减法的简算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算时,首先看有哪些加数先相加可以凑成整数,就可以根据加法的运算定律把这些加数先加起来;再看看有哪些减数相加可以凑成整数,就把这些减数相加,然后从被减数里减去它们的和。
加法交换律a+b = b+a加法结合律(a+b)+c = a+(b+c)连减法则a-b-c = a-(b+c)☆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运算的混合算式中,各数连同运算符号可换位。
如:19·92+14·4-9·92 (1·38+1·75)+0·25 1·88+2·3+3·7=(19·92-9·92)+14·4 =1·38+(1·75+0·25) = 1·88+(2·3+3·7)5·17-1·8-3·2 9·14-1·43-4·57 77+2·7+2·3+25=5·17-(1·8+3·2) =9·14-(1·43+4·57) =(77+25)+(2·7+2·3)53·40+13·23+82·80+79·60+86·77=(53·40+79·60) +(13·23+86·77)+82·80【单元测试题1】一、直接写出得数。
(12分)0.68+0.06= 5.2+0.48=1-0.73= 3.6+4.8=0.78-0.28= 4.9+5.1=20.9-9.7=10-0.09= 3.8+0.12=0.01+0.1=8.7-7.8= 4.7-0.47=二、用竖立计算。
(18分)26.7+147.2=801.6-21.9=20-0.85=33.4-9.48=13.1+120.95=100-19.2=15.78+2.45=验算:验算:验算:验算: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8分)6.2+5.18+2.8 15.35-(5.35+7.2) 3.63-1.25+17.37-8.7513.7-9.9 9.8×45+5.5×98 56×102四、列式计算。
(6分)(1)一个数比2.01与2.29的和少1.35,这个(2)从102.58里减去12.58与3.42的差。
数是多少? 得多少?五、填空。
(10分)1、42个0.001比0.42小(),2.5与0.25的和是(),差是()。
2、1.2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数大()。
3、整数的最小计数单位比小数的最大计数单位多()。
4、6.50末尾的零去掉后小数的大小(),计数单位由原来的()变成了()。
5、如果△+○=2.5,△+△+△+○=4.5,那么△=(),○=()。
六、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4分)1、28.34-3.6+6.4=28.34-10=18.34 。
()2、计算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要把末位对齐。
()3、2.8与2.08的和是4.88。
()4、被减数减少0.1,减数增加0.1,它们的差不变。
()七、选择题。
(填序号)(4分)1、如果一个加数增加3.2,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和()。
A、增加3.2B、减少3.2C、不变2、明明计算小数减法时,不小心把减数增加3.2,被减数不变,那么他算得的差()。
A、增加3.2B、减少3.2C、不变3、10.8减去0.3,连续减6次,结果是()。
A、9.3B、9.6C、94、0.54扩大10倍后与原数相比,增加了()。
A、4.86B、5.94C、10.8八、解决问题。
(38分)1、班级进行跳高测验,小明跳了1.24米,小伟跳的比小明高0.13米,小华跳的比小伟矮0.02米,小华跳了多少米?2、妈妈给小刚10元钱买文具,他买了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
还剩多少元钱?3、方方的妈妈买了一瓶色拉油,连瓶重3.4千克,用去一半后连瓶重1.9千克,方方的妈妈问方方:“我很想知道这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瓶有多少千克?4、一个物体从高空落下,经过4秒落地。
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3.8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8.7米。
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5、在4×100米接力赛中,四年级一班的成绩是56.08秒,其中第一棒用13.88秒,第二棒用了14.55秒,第三棒用了14.25秒。
请算一算第四棒用了多少秒?最快的一棒比最慢的一棒快几秒?6、万虹很想一本价钱是9.80元的《数学奥林匹克讲座》书,她现有的钱再添4.20元,正好买一本。
但她只买了一本3.2元的数学竞赛书,余下的钱借给李贝,李贝刚好够买一本《数学奥林匹克讲座》书。
请问李贝原来有多少元钱?【单元测试题2】一、填空。
(12分)1、计算小数加、减法,把相同数位(),也就是()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
2、67.32+9.87+32.68=(67.32+ )+(),运用加法的()和()。
3、1000个3.25相加的和是()。
4、15个0.1和15个0.01,它们的和是(),差是()。
5、两个数的和是86,如果将一个加数增加了7.8,另一个加数少5.2,和是()。
6、设m是一个两位数,如果在m的左边添上一个和一个小数点,那么所得的数是()。
(用分数表示)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4分)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就小数末尾对齐。
()2、5.42+3.78=9.20小数部分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所以5.42+3.78=9.2。
()3、把254克+63克改写成小数是2.54千克+0.63千克。
()4、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 )三、选择题。
(填序号)(5分)1、三位小数减去两小数,所得的差是( )。
A 、是一位小数B 、是两位小数C 、是三位小数2、4.84-(0.85+3.84)=( )。
A 、4.84-0.85+3.84B 、4.84-3.84-0.85C 、4.84-3.84+0.853、从20里面减去0.2,连续减( )次,结果是0。
A 、10B 、100C 、10004、一个数减0.01和减0.001,结果相差( )。
A 、0.009B 、0.001C 、0.15、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增加1.2,另一个数减少0.7,和( )A 、增加1.9B 、增加0.5C 、减少0.5四、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
(12分)10037+10049 105+10022 100078+10007810042+1000125 108+10085 107-100053五、计算。
(最后两题要验算)(12分)7.8+15.8= 10-6.207= 48.693+2.07=5.74+38.83= 100-8.67= 12.94+2.872=六、用简便方法计算。
(12分)8.81+7.4+0.6 57.64-4.53-1.47 2.94+2.7+2.06+0.3 4.92+3.27-4.92+3.73七、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12分)4元8角5分+9元7角5分 7千米580米-5千米790米3米75厘米+15米78厘米 10吨500千克-4吨650千克八、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
(6分)54.37-( )-9.23 35.67+( )+21.35=54.37-( +9.23) =35.67+( +21.35=54.37-10 =35.67+50=( ) =( )九、解决问题。
(25分)1、小明家书柜最上层距地面1.6米,小明身高1.27米。
(1)小明的身高与书柜最上层的高度相差多少米?(2)如果小明站在高0.25米的小凳子上陛这层的书,能取到吗?2、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0.43,甲、乙两数的和是6.18,甲、丙两和是6.75,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3、张伯伯把一根4米长的竹竿垂直插入自家的鱼塘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7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1.05米。
鱼塘水深多少米?4、一只蜗牛要爬到一棵15米高的大树的树项上。
它每天白天往上爬4.25米,但晚上又在睡梦中滑下3.25米。
这只蜗牛几天后才能够爬到树项?5、用彩色笔在右图中画出三条线,使各条线上所有数的和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1)正好等于1(2)接近18 (3)最大6、用下面的五根小棒,你能摆出几种三角形?长2.5分米的两根 长5分米的一根 长5.3分米的两根1.31 9.6 0.190.02 0.9 0.01 1.04 4.78 0.5 2.3 16.9 0.3 4.4 5.99【单元测试题3】一、填空。
1. 6.5比5.6多()2. 甲数是10.9,比乙数多0.852,甲、乙两数的和是()3. 小于1的最大的三位小数减去最小的四位小数是()4. 根据18.3-9.8=8.5,可以写出18.3=(),9.8=()。
5. 比10元少1.7元是()元。
6. 8.197保留一位小数是(),如果保留两位小数是()。
7.()减去4.8等于8.4。
8. 三位小数减去两位小数,所得的差是()位小数。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各数的末尾对齐。
()3.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9个。
()4.甲数是1.45,比乙数少0.45,乙数是1。
()5.用小数计算8吨80千克-3吨800千克=8.8-3.8=5(吨)()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