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内容,了解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情节,理解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词汇和句型准确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蚊子和狮子》故事文本、多媒体教学设施、词汇卡片。
2. 教学环境:教室、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蚊子和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两种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呈现:讲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3. 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蚊子和狮子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2)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讨论成果,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蚊子和狮子的特点,提醒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复习《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内容,巩固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2)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它们的特点。
2. 拓展作业: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以及是否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
《蚊子和狮子》教案精选

《蚊子和狮子》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九单元,以《蚊子和狮子》为课题,通过寓言故事的教学,让学生理解故事寓意,掌握相关语文知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寓言主题,学习生词、短语和句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寓意。
2. 学习并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型,提高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使其明白骄傲自大和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寓意,学习生词、短语和句型。
难点:分析寓言主题,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骄傲自大和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蚊子与狮子的动画短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3. 讲解课文:分析故事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讲解寓言主题。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文知识点,如成语、俗语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蚊子和狮子》2. 板书内容:a. 生词、短语b. 句型c. 寓言主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词、短语,并解释其含义。
b. 用所学生词、短语和句型编写一个短故事。
c. 阐述你对寓言主题的理解。
2. 答案:a. 生词、短语: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手段和过程,不断改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如《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寓意”。
2. 教学难点中的“分析寓言主题,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骄傲自大和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蚊子和狮子的教案

蚊子和狮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蚊子和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掌握蚊子和狮子的基本知识和分类;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蚊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1.蚊子的生活环境和分布;2.蚊子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3.蚊子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2. 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1.狮子的生活环境和分布;2.狮子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3.狮子的特点和行为习惯。
3. 蚊子和狮子的分类1.蚊子的分类;2.狮子的分类;3.蚊子和狮子的区别和联系。
4. 观察和实验1.观察蚊子和狮子的形态和特点;2.实验蚊子和狮子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3.实验蚊子和狮子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蚊子和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蚊子和狮子的基本知识和分类。
2.实验法:通过实验蚊子和狮子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蚊子和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观察法:通过观察蚊子和狮子的形态和特点,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蚊子和狮子的形态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蚊子和狮子的基本知识和分类。
2. 讲授环节教师讲解蚊子和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蚊子和狮子的基本知识和分类。
3. 实验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蚊子和狮子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蚊子和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观察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蚊子和狮子的形态和特点,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5. 合作学习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 总结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蚊子和狮子的基本知识和分类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学生能够正确分类蚊子和狮子;3.学生能够正确实验蚊子和狮子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4.学生能够正确观察蚊子和狮子的形态和特点;5.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
故事讲述了蚊子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了强大的狮子,却因得意忘形而被蜘蛛网粘住,最终落得悲惨下场的道理。
详细内容包括:1. 熟悉生字词:蚊、狮、智、粘、悲惨等;2.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3.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寓言故事的寓意;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3.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教育学生谦虚谨慎;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骄傲的动物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动物的结局;2.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认读;3. 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4. 分析课文,讲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5.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分析寓意;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看待骄傲的;8.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预告下节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蚊子和狮子》2. 主要内容:生字词:蚊、狮、智、粘、悲惨等;寓意: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重点句子:蚊子战胜狮子,却被蜘蛛网粘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并造句;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的寓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谦虚谨慎的理解。
2. 答案:(1)生字词抄写及造句略;(2)寓言故事的寓意: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3)对谦虚谨慎的理解: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蚊子和狮子》是一篇民间故事,讲述了小小的蚊子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和勇气战胜了强大的狮子的故事,寓意着“勇气和智慧胜过力量”的道理。
这篇故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理解寓意,通过情节分析,帮助学生发现勇气和智慧的力量。
2. 让学生借由这个故事认识到,不论个体的大小或者是弱或是强,只要有智慧、决心和勇气,就可以战胜困难,克服挑战。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内容:1. 教师通过故事娓娓道来,向学生讲述《蚊子和狮子》的内容,引导学生记忆主要情节,中心思想和寓意。
2. 分组讨论并总结故事的主人公、故事背景、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以及寓意。
3. 小组分享讨论结果。
4.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一篇感想,总结故事的主旨和启示。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述法2. 小组讨论法3. 分组分享法4. 读书笔记四、教学过程1.教师导入用根据情境设计的口语表演活跃课堂气氛,引入故事主题和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愉悦和感受。
2. 教师讲述听取学生对蚊子和狮子两个角色的印象,教师通过故事娓娓道来,向学生讲述《蚊子和狮子》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记忆主要情节和中心思想。
3. 小组讨论并总结故事主要内容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主人公、故事背景、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以及寓意。
用课程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同学之间分享不同的看法,扩大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个人思考能力和交际能力。
4. 分组讨论结果分享每个小组都介绍他们的总结和结论,课堂上讨论和比较不同的看法,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思考故事的意义和寓意。
5. 阅读和课堂讨论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同时用笔记记录下自己读到的实用且有意思的句子。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蚊子和狮子》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能够运用汉语拼音正确读写“蚊子、狮子、森林、神气活现”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良好情感。
(2)懂得骄傲自满会导致失败,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教育意义。
(2)学会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词语的正确运用和理解。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蚊子和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
(2)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学生讨论:蚊子和狮子分别代表了什么性格特点?3. 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述,分析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
(2)讨论蚊子和狮子的结局,引导学生明白骄傲自满会导致失败的道理。
四、课堂练习1. 词语填空:(1)蚊子飞到森林里,感到非常____。
(神气活现)(2)狮子看到蚊子,显得很____。
(惊讶)2. 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续写故事。
(2)观察身边的同学或朋友,用神态、动作等方法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蚊子和狮子》,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词语运用和理解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要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谦虚谨慎的品质。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设计

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伊索寓言的兴趣和喜爱,了解寓言的特点。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互动式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伊索寓言及其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故事内容。
3. 讲解与分析:讲解故事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寓意和启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寓意,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和态度。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故事内容,绘制一幅寓意深刻的插图。
2.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感受。
3. 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伊索寓言故事书,并简要介绍其内容和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故事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蚊子和狮子》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寓意反思: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感受。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蚊子和狮子》。
本课主要讲述了蚊子凭借自己的优势轻敌思想,最终被蜘蛛网粘住的寓言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不可轻视他人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蚊子因为骄傲自大、轻敌思想而失败的道理,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蚊子失败的原因,懂得不可轻视他人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蚊子和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蚊子和狮子吗?它们之间有什么故事呢?”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0分钟)a. 蚊子为什么会失败?b. 蚊子失败后,蜘蛛网有什么想法?3. 合作交流(10分钟)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蚊子失败的原因是骄傲自大、轻敌思想。
讲解过程中,结合课文示例,让学生明白不可轻视他人的道理。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教师批改并讲解答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蚊子和狮子优点:轻盈、敏捷、勇敢缺点:骄傲、轻敌、自大教训:不可轻视他人,要谦虚谨慎七、作业设计a. 蚊子为什么会失败?b. 蚊子失败后,蜘蛛网有什么想法?c. 我们应该从蚊子的失败中吸取什么教训?2. 答案:a. 蚊子失败的原因是骄傲自大、轻敌思想。
b. 蚊子失败后,蜘蛛网觉得蚊子也不过如此,自信心增强。
c. 我们应该从蚊子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不可轻视他人,要谦虚谨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不可轻视他人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蚊子和狮子》教案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进一步了解寓言的相关知识。
口语交际训练的设计目标:揣摩人物心理,转换成语言表达。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目标:怎么理解蚊子可以打败强大的狮子,却死在不值一提的蜘蛛手里?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用传神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请学生散读课文,思考:这篇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学生概述故事内容。
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请学生再读课文,圈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2、请学生站起来说出喜欢哪句句子,为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后,解释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重点品味的内容:蚊子的语言、动作描写部分。
*分析品味课文过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讨论、理解的问题:小小的蚊子为何能战胜强大的狮子?2挑战前、获胜后蚊子都吹响了他的小喇叭,这两次的心情分别如何?3和狮子比较,蜘蛛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可蚊子为何却命丧其手?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适当地穿插口语交际设计“当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小的蜘蛛”,你想要对这只“阴沟里栽了船”的蚊子说什么?五、延伸体会寓意、我们生活中有蚊子这样的人吗?你们在学习生活有过蚊子的表现吗?2、你能再讲一个寓言故事,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吗?六、质疑教材故事讲的是蚊子和狮子的故事,蚊子被蜘蛛吃了,故事也就结束了,为什么课文又加了第二段和故事情节“无关”的内容?简单介绍寓言的结构特点:大部分寓言第一段讲述一个故事,第二段则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
前面为记叙,后面是议论。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但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是这种结构。
七、教学建议:教师可带领学生排演课本剧,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来体会蚊子的心理,分析蚊子被蜘蛛消灭的原因,从而明确寓意。
八、作业:必做:写一段有中心的话,其中用上“较量”、“凯旋”、“叹息”这三个词。
选作:1、假设在蚊子将要送命的一刹那,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幸运地逃生了。
这之后,蚊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历呢?请发挥想象续写这个寓言故事。
2、写一段“用动作、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小故事。
二、电子课文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三、备课资料提供《伊索寓言》简介《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
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
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
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得到过启发和乐趣。
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
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与抒情诗主要反映贵族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不同,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与生活教训的总结。
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
例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世界著名寓言寓言既有故事情节又有比喻性质,常常借物喻人、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借远喻近。
把不易理解的道理寄托在具体通俗形象的故事里,尤其适合少年儿童。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风趣《拉封丹寓言》、深刻的《莱辛寓言》、凝练的《克雷洛夫寓言》都是寓言中的精品。
本书为“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插图本”系列中的一本,精选了伊索、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四位世界级寓言大师的优秀作品,配以形象生动的插图,使少年儿童借助引人入胜的精彩插图的帮助,来理解每一个小故事里的深刻寓意。
以自然万物为主角,呈现人生百态,充满着人生智慧的寓言,让人回味无穷。
愿每一个小小的寓言故事都能帮助小读者们理解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本书选收伊索、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四位世界级寓言大师的优秀作品260篇,这些寓言有的已经流传了甚至几百年,但我们今天读起来还是倍感亲切。
我们可以从这些不长的短文和短诗中体味伊索寓言的淳朴、智慧和机敏,拉封丹寓言的俏皮、风趣和生动,莱辛寓言的深刻、激越和时代感,克雷洛夫寓言的丰富、凝练和绝妙讥讽,从而了解大师们所生活的时代,品味大师们特有的艺术风格,领悟深奥的人生道理。
语言教学注意“寓言”就是以深刻的道理寄托小故事中,其主要目的在于说明道理,通过虚构的简短故事加以譬喻,只所以简短。
它最基本特征在于教训和讽刺。
感受形象,掌握语言。
因为语言的寓意是包含在鲜明生动的形象之中的,这就要求对寓言的教学必须抓住生动形象的关键语句,找出重点词语,理解这些语言所描写的形象,并使学生感受和想象这些画面,如:我在教寓言《矛与盾》中,首先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
如:“吾盾之坚”“吾矛之利”中的“坚”和“利”分别作“坚固”和“锋利”的解释。
让学生轻而易举的理解其意。
寓言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通过一个简短完整的故事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来表现的,所以要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来想象,使学生对寓言故事形成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四、课内精段练习设计及答案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他们的表现作用。
A.较量较量: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B.凯歌: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要说不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蚊子战胜狮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描写蚊子叫声时用了两个不同的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你并不比我强”和“我比你强得多”分别是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从句子的语气上来看,第________句比第________句强。
6.文中写狮子与蚊子的“战斗”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手法。
A.对话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神态描写E.心理描写7.在文中最后一节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8.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吹着喇叭”所表现的不同内容。
(1)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
这里“吹着喇叭”表现蚊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这里的“吹着喇叭”表现了蚊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理解文段中加粗词的含义,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强调蚊子至死仍然不服气,因为战胜过强大的动物。
B.说明蚊子至死不明白自己被灭亡的原因。
c.蚊子为自己的强大而遭覆灭感到惋惜。
D.蚊子已感受到是自己的得意忘形使他遭到失败。
参考答案:.A.在竞赛或斗争中比试高低;毫不畏惧B.打了胜仗所唱的歌;洋洋得意2.(你并)不比我强3.勇敢无畏、充满自信、善用计谋。
4.吹着喇叭唱着凯歌5.否定句肯定句第2句第1句6.Bc7.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8.①自信②得意自满9.B五、课外相关阅读练习设计及答案A_______________一只硕大的蜘蛛在一座古屋上编织了一面漂亮的蛛网,用以捕捉苍蝇。
每当苍蝇落到网上,被缠住不能动弹时,蜘蛛就把苍蝇吞食个干净,不留一丝痕迹。
因此,别的苍蝇飞来时仍以为这蛛网是个安全宁静的恬息处。
一天,一只颇为聪明的苍蝇飞来了,在蛛网上嘤嘤嗡嗡地盘旋了好久不肯落下,于是蜘蛛便爬出来对它说:'落下来歇歇脚吧!'然而苍蝇远比蜘蛛聪颖,他回答说:'你的房屋上见不到别的苍蝇,而我是从不在不见别的苍蝇的地方落脚的。
'说完,他就鼓翅飞开了,他飞呀飞呀,一只飞到一个许多别的苍蝇汇集的地方。
他刚要在那些苍蝇群中落下,突然一只蜜蜂嗖地飞来对他说:'不要落下,傻瓜。
那是张捕蝇纸,那些苍蝇全都落入圈套了。
'苍蝇反驳道:'不要说傻话,你瞧他们还在piānpiān起舞呢。
'说完之后,他就一头扎了下去,因此也就与其他苍蝇一样给粘在捕蝇纸上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根据拼音写汉字piānpiān()起舞2、文末划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是()A.不善于扬长避短B.愚昧无知c.经验丰富D.自以为是3、给这则寓言加一个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A.苍蝇和蜘蛛B.苍蝇、蜜蜂和蜘蛛c.'聪颖'的苍蝇D.聪明的苍蝇4、苍蝇被粘住了,如果你是那只蜜蜂,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参考答案:、翩翩2、D3、c4、略六、推荐教学教法论文一篇寓言教学与创新教育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篇幅短小,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