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E Server 搭建和配置

合集下载

pex配置

pex配置

如何使用PXE 安装Windows XP +PXE安装XP====最近研究了使用PXE来通过网络启动安装操作系统的方式,此技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配置DHCP服务器和TFTP服务器∙配置PXEboot环境∙配置安装windows的开机image和相关文件∙配置网络匿名共享∙配置Binl Server网上几乎所有文档都是基于LINUX建立的服务器,过程比较复杂,建立服务器所花费的时间较长,而且不熟悉LINUX的人员操作上有些难度。

本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在windowsxp服务器上成功建立了PXEboot安装WindowsXP的服务器,不敢有所保留,特意拿出和大家分享。

要出现以下的文件如图:配置DHCP服务器和TFTP服务器DHCP服务器的作用是当目标机启动后,向目标机分配IP地址,并告知目标机启动文件所在的服务器和启动文件名。

然后目标机使用TFTP协议从TFTP服务器获取启动文件。

LINUX下边这两个服务要单独配置,过程较为复杂。

我从网友的文献中发现了一个名叫TFTPD32的工具。

此工具在WINDOWS下运行,并可以同时提供DHCP和TFTP服务,执行文件只有200K左右,而且非常配置简单。

从这个链接下载TFTPD32工具:/down.php?id=2e32228d9b4cf544e94e1929eeb71308&en=Tftpd32+%BA%BA% BB%AF%B0%E6将解压后的文件放到一个目录,我的是D:\tftp。

本文以后说到D:\tftp时都是指我自己配置时使用的目录,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情况修改。

看我的配置:此图中server interface 是服务器的IP地址IP poolstarting address是分配给目标机的IP地址Size of pool 有多少连续的IP地址可以分配Boot File 启动文件名,就写pxelinux.0WINS/DNS Server 你所在网络的DNS服务器IP地址Default route 默认网关Mask 子网掩码配置PXEboot环境从此软件去我的网盘下载下载文件,使用WINRAR打开,解压出pxelinux.0文件、com32/modules/menu.c32文件、memdisk/memdisk 文件。

无盘工作站架设详细教程

无盘工作站架设详细教程

组建PXE无盘终端PXE(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远程引导技术)无盘终端是一种新兴的无盘网络组建技术。

这种启动方式的典型代表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以Windows 2000 Server(或Windows NT Server 4.0)为服务器操作系统组建而成的PXE无盘Windows 98网络。

在这里,我们将分别介绍基于DOS和基于Windows 3.2两种PXE无盘终端的组建方法,前者最多可以实现256色,而后者则可以实现真彩色。

(一)公共操作部分所谓“公共操作”是指不管是组建基于DOS还是基于Windows 3.2的PXE无盘终端,都需要在服务器端先添加好终端服务和安装好PXE服务器端软件。

1.添加终端服务为 Server服务器添加终端服务的步骤与在Windows 2000中的操作方法基本一样,其过程如下:(1)打开“控制面板”中的“添加或删除程序”选项,点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按钮。

(2)在“组件”列表中选中“终端服务器”选项,点击“下一步”按钮。

此时系统会告诉你安装终端服务器的一些相关注意事项,包括如果不选择“终端服务授权”一项就只有120天的使用期限等,不用理它,直接点击“下一步”按钮。

(3)选择安装模式,建议选择“宽松安装模式”(此项相当于Windows 2000中的“跟Terminal Server 4.0用户兼容的模式”)。

点击“下一步”按钮。

(4)系统开始复制相关文件,最后根据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

2.安装Intel PXE-PDKIntel PXE-PDK 2.0是Intel公司出品的PXE服务器软件,虽然它并不直接支持多网段,但由于操作简单易行,再加上是免费软件,所以被大多数PXE无盘网络所采用。

(1)安装PXE-PDK:在服务器端将Intel PXE-PDK 的安装文件(netsetup.zip)解压到任意目录(比如D:\)中,系统会自动在其下建立一个名为“NETSETUP”的目录(比如为“D:\NETSETUP”目录)。

PXE 配置

PXE 配置
PXE 配置
Summary
客户端通过网卡的
PXE 功能,从 DHCP
服务器获取 IP 地址ຫໍສະໝຸດ DHCP 服务器将 '''filename
"pxelinux.0";''' 参数中指定的文件(pxelinux.0)推送给客户端;
一个服务器端,一个客户端程序。
tftp 服务由
xinetd 服务管理。编辑
'''/etc/xinetd.d/tftp''' 文件,将
'''disable = yes''' 改为:
disable = no
重启 xinetd:
# /etc/init.d/xinetd restart
以 '''01'''
开头,用 '''-'''(dash)
分隔,用小写字母表示 MAC
地址。
还可以用16进制数来表示
IP 地址,比如,IP
地址为 192.0.2.91,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就是:
C000025B
针对 IP
为 192.0.2.91 这个
IP 的主机的配置文件,文件名就是
# cp /media/cdrom/images/pxeboot/{vmlinuz,initrd.img} /tftpboot/install/rhel4.4-inst/
/tftpboot/pxelinux.cfg/
该目录用于存放客户端的配置文件。

PXE启动pe服务器的架设

PXE启动pe服务器的架设

1)startrom.n12:这个文件没有必要放到TFTP服务器的根目录下,可以将它跟PE映像文件放到同一个目录下,文件名可以起成netperom.0,由于它启动时要查找TFTP服务器根目录下的ntldr,所以必须使用十六进制编辑器(UltraEdit)打开它进行修改,将该文件中的所有ntldr字符串查找替换成netpe。
/upload/winpe/PXE_WinPE_Climbing.rar
4、PXE启动PE 2.0的原理
首先声明,我个人从来没有制作甚至使用过PE 2.0,因为从心理上我一直比较排斥它,感觉它是微软为了打压BartPE才出来的东西,而且体积也很大,没有PE 1.0的短小精悍,从功能上也没有发现它比PE 1.0有什么优胜的地方(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所以,这篇总结纯粹是为了方便对相关的技术感兴趣的人参考而做的,这里总结的东西都是参考别人的帖子再加上我的理解而做出来的,纯粹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践基础,因此错漏难免,敬请各位高手批评指正。
PXE启动PE的过程大致是(可能也不是很严谨):startrom.n12获得执行后,在TFTP服务器根目录下寻找ntldr(setupldr.exe),找到后加载ntldr并执行,而ntldr则在TFTP服务器的根目录下查找winnt.sif,根据winnt.sif的内容从TFTP服务器上下载PE的映像文件并根据选项进行PE的加载,在PE的加载过程中可能会用到。
3) /boot/BCD:这是bootmgr的启动菜单配置文件,跟VISTA的启动菜单配置文件没有什么区别,它主要对应NT的boot.ini文件,由VISTA的命令行程序bcdedit.exe来进行配置和修改。一个创建BCD文件启动PE 2.0的例子如下:
在Windows 2003 sp1/sp2的光盘中,还有一个文件,它的作用跟startrom.n12是相同的,只是启动时需要按一个F12键才能继续,而startrom.n12则去掉了F12这个提示。

uos系统PXE搭建原理和过程

uos系统PXE搭建原理和过程

uos系统PXE搭建原理和过程1.1.1 dnsmasq 方式1.1.1.1 安装dnsmasq/# sudo apt-get install dnsmasq1.1.1.2 修改配置文件/# sudo vim /etc/dnsmasq.confListen-address=192.168.1.1interface=enp5s0 // 要使用的网卡节点bind-interfacesdhcp-range=192.168.1.10,192.168.1.100,255.255.255.0,8h dhcp-option=3,192.168.1.1dhcp-option=6,192.168.1.1dhcp-option=28,192.168.1.255dhcp-option=42,0.0.0.0enable-tftpdhcp-match=set:Intel_x86PC,option:client-arch,0dhcp-boot=tag:Intel_x86PC,x86_64-legacy/pxelinux.0 dhcp-match=set:EFI_BC,option:client-arch,7dhcp-boot=tag:EFI_BC,x86_64-efi/netbootx64.efidhcp-match=set:EFI_x86_64,option:client-arch,9dhcp-boot=tag:EFI_x86_64,x86_64-efi/netbootx64.efi dhcp-match=set:EFI_Arm64,option:client-arch,11dhcp-boot=tag:EFI_Arm64,arm64-efi/netbootaa64.efi dhcp-match=set:Mips,option:client-arch,12tftp-root=/var/lib/tftpboot // -----提前建好目录1.1.1.3 tftpd 中的文件放置创建tftp 根目录/# mkdir /var/lib/tftpbootarm64.tar.gz //---- 已经获得如果目标安装机器为新四核或者鲲鹏,则将arm64.tar.gz 解压出来的arm64-efi 目录拷贝至tftp 根目录下;并将系统iso 中casper/下的initrd.img 和Image放到arm64-efi/casper 下。

无盘PXE启动安装指南

无盘PXE启动安装指南

无盘PXE启动安装指南(以BXP无盘软件为例)无盘PXE启动安装指南(以BXP无盘软件为例)(一)准备工作1、首先请找到两台电脑,均安装上硬盘、光驱、网卡(准备做无盘工作站的带上支持PXE远程启动的芯片,使用板载网卡需要网卡支持PXE功能),分别缺省安装好Server 2003和Windows XP,装上所有驱动,作好备份。

2、服务器安装好后,把网卡指定IP、DNS和网关——这个必须。

工作站光盘安装XP时BIOS设臵从硬盘启动,安装完后设臵从Lan启动,就不要动了。

3、安装Server 2003自带的DHCP服务程序,它就在添加删除组件的网络服务中,添加完成后你会发现开始菜单=>管理工具顶端将会出现DHCP,执行它,就会进入DHCP设臵程序中,比较重要的一步,那就是要自己根据局域网设臵新建作用域。

(二)新建作用域:(重点是在地址池、网关和DNS)①先选中―bxpserver‖服务器,然后选择操作―新建作用域‖。

②点下一步,作用域的名称填―BXP‖描述不填。

③点下一步,起始IP和结束IP根据你的需要填写(这个是工作站的IP范围),例如,起始IP:192.168.0.10结束IP:192.168.0.200,子网掩码填:255.255.255.0。

④略过IP排除,点下一步,租约设臵为999天⑤点下一步,当提示―路由器(默认网关)‖这时填入你的路由器的IP地址,既工作站的网关,如192.168.0.2⑥点下一步,在―域名称和DNS服务器‖中的IP地址栏内填入当地的DNS服务器地址,如210.51.176.71,点添加,这里可以写入多个DNS服务器⑦点下一步,WINS服务器略过,点下一步,激活作用域,一直点下一步直到完成。

(三)配臵BXP1、运行―DHCP60 for xp.exe‖,为DHCP服务添加设臵60选项(经过实际执行这个程序,发现在2003下会执行出错,但多执行几次,也是能设臵成功的,也可以先按删除,出错后退出程序,进入再按添加);完成后你可以核对一下DHCP 中的服务器选项和作用域选项,如果其中出现了60选项,则说明添加成功。

PXE安装详解

PXE安装详解

PXE安装详解PXE称为网络批量部署安装,且可支持多版本选择安装,方便快捷。

一、PXE部署的准备工作:1、DHCP服务器要求可以正常分配ip并且指定TFTP服务器2、TFTP 服务器存放系统安装所需要的引导文件pxelinux.0文件、启动菜单、内核vmlinuz及initrd.img、ks无人值守配置文件说明:以上除ks无人值守配置以外其他文件都可以在/usr/lib/syslinux目录中找到pxelinux.0 pxe专用启动引导文件,直接存放在TFTP要目录即可(也可在/etc/dhcpd.conf中修改路径)启动菜单:有两种菜单类型可以选择a、menu.c32为菜单主程序(不可修改),添加配置文件即可b、boot.msg general.msg options.msg param.msg rescue.msg为菜单配置,可手动修改并配以背景文件splash.lss(可手动制作)3、准备可下载镜像解压文件的服务器及无人值守安装ks.cfg,如:FTP NFS Samaba等都可以。

二、PXE开始部署:注:首先关闭防火墙(service iptables stop)和SElinux (setenforcing 0)下面以部署Centos5.5版本系统默认图形、text(字符)、ks(无人值守)三种安装模式及rescue(援救)模式的PXE为例1、安装并配置DHCP服务器:yum -y install dhcpdvim /etc/dhcpd.confddns-update-style interim;ignore client-updates;allow booting; #定义可以PXE方式启动allow bootp; #定义支持boottpclass "pxeclients"{match if substring(option vendor-class-identifier,0,9) = "PXEClient"; filename "/pxelinux.0"; #pxelinux.0启动引导文件存放路径next-server 10.212.212.30; #TFTP服务器ip地址,所以dhcpd与TFTP服务器不一定在一个机器上}subnet 10.212.212.0 netmask 255.255.255.0 { #DHCP服务器自身网段及子网掩码# --- default gatewayoption routers10.212.212.1; #DHCP服务器所在网段网关及子网掩码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option nis-domain "";option domain-name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218.198.176.71; #域名服务器ip,可以不使,但最好设置一个免得安装中提示option time-offset -18000; # Eastern Standard Time# option ntp-servers 192.168.1.1;# option netbios-name-servers 192.168.1.1;# --- Selects point-to-point node (default is hybrid). Don't change this unless# -- you understand Netbios very well# option netbios-node-type 2;range dynamic-bootp 10.212.212.130 10.212.212.132; #DHCP地址池default-lease-time 21600;max-lease-time 43200;# we want the nameserver to appear at a fixed address# host ns { #这个字段可以为指定MAC地址的机器指定固定的ip,也可不使# next-server ;# hardware ethernet 12:34:56:78:AB:CD;# fixed-address 207.175.42.254;# }}启动DHCP:service dhcpd start设置开机启动:chkconfig dhcpd on2、TFTP、syslinux、xinetd相关配置yum -y install tftp-server syslinux xinetdchkconfig tftp onservice xinetd on注:验证TFTP是否正常,可以尝试本机登陆:tftp 127.0.0.1,如果出现"tftp> "字样说明正常配置TFTP: vim /etc/xinet.d/tftpservice tftp{disable = no #默认是YES(即关闭状态),改成NO(开启)socket_type =dgramprotocol =udpwait =yesuser =rootserver =/usr/sbin/in.tftpdserver_args =-u nobody -s /tftpboot #tftp 目录的根目录##-s 参数指定chroot# -c 参数指定tftp可以创建文件per_source =11cps =100 2flags =IPv4}注:如果系统中没有自动创建/tftpboot目录,现在手动创建:cp mkdir/tftpboot,下面实验将以此为准3、为tftp准备PXE所需文件拷贝启动引导文件:cp /usr/lib/syslinux/pxelinux.0 /tftpboot启动菜单配置文件:mkdir /tftpboot/pxelinux.cfgtouch default准备启动菜单文件:A、B两种选择A、使用menu.c32程序:cp /usr/lib/syslinux/menu.c32 /tftpbootvim / tftpboot/pxelinux.cfg/default详细配置点此B、使用boot.msg等菜单:将/usr/lib/syslinux/下的boot.msg general.msg options.msg param.msg rescue.msg拷贝至/tftpbootvim / tftpboot/pxelinux.cfg/default详细配置点此创建存放内核目录:mkdir /tftpboot/imagemkdir /tftpboot/image/centos5.5拷贝系统内核文件:将centos5.5版本的vmlinuz initrd.img文件拷贝到刚才创建的内核目录对应位置其他文件拷贝说明:/usr/lib/syslinux下还有以下一些文件可供选择memdisk 内存检测工具mboot.c32 暂时未知chain.c32 暂时未知4、安装并配置FTP、NFS Samaba之一下面以FTP为例:配置过程略过,PXE使用的FTP帐户可以是匿名(anonymous或ftp)也可以是本地帐户,在使用中会让选择,无人值守配置文件ks.cfg文件的存放:将ks.cfg文件存放在FTP、NFS、Samaba 服务器的内可访问目录下如下:假设FTP文件存放路径为/var/ftp/操作如下:mkdir /var/ftp/centos5.5 #创建centos5.5版本镜像存放目录,名称随意,然后将镜像解压文件拷贝进来。

PXE启动服务器的设置方法

PXE启动服务器的设置方法

PXE启动服务器的设置方法一般来说,启动服务器包括两个服务器:DHCP服务器:用来动态分配IP地址(同时分配子网掩码、网关、TFTP 服务器地址、启动文件名、DNS服务器、时间服务器等等)。

TFTP服务器:用来提供启动文件的下载1. Hanewin DHCP服务器的安装设置。

安装之前,本机要设置固定IP地址。

1)安装及注册。

安装程序:\\pxzxsrv\clone\software\Hanewin_dhcp303.exe注册机:\\pxzxsrv\clone\software\Hanewin_dhcp217_keygen.zip2)设置首先,启动服务:File – Service – Activate。

(注:Terminate是结束服务)。

第二,Options – Preferences:a) Interfaces –选中要提供DHCP服务的IP地址。

:如果有其它DHCP服务器则暂停服务(备份服务器)。

b) DHCPc) TFTP:注意设置Root Directory到pxe目录。

d) 确定,保存设置。

第三,选定接口(interface)的DHCP具体选项设置。

接口:Options – If-x.x.x.x a) Basic Profileb) DNS:DNS域名及服务器设置c) Time: 时区及时间服务器设置d) Boot:网络启动相关选项设置注意:如果DHCP服务器和TFTP服务器不在同一台服务器上,那么Next ServerIP Address中要填上TFTP服务器的IP地址。

Pxelinux.0就是启动文件名。

e) 确定,保存设置。

第四,重新启动服务。

3)在本机防火墙上打开相关的服务端口:UDP:67、69两个端口。

以XP为例:控制面板-Windows防火墙-例外-添加端口。

例外-添加程序:4)全部设置完毕。

5)如果不想让DHCP服务自动启动,在系统服务中修改对应的服务(DHCPServer),将启动方式设置为手动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XE Server 搭建和配置
搭建后的效果图:
目的:因频繁要在服务器上部署XenServer ESXI RHEV 和Linux等环境,再由于版本更新较快,通过刻录,光驱安装比较繁琐,所以部署一套给内网使用的PXE安装环境。

PXE 运作流程:(图片源自网络)
1.PXE 环境准备
2.网络配置
本服务器有3块网卡,实际使用两块,eth1 用作连接外网,eth2 用于连接内网。

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2 如下:
3.软件安装:
3.1 DHCP 服务安装
yum -y install dhcp
3.2 配置dhcp
vi /etc/dhcp/dhcpd.conf
配置DHCP 的监听接口vi /etc/sysconfig/dhcpd
启动dhcpd 服务:/etc/init.d/dhcpd start
3.3 安装tftp 服务:
[root@pxe ~]# yum -y install tftp-server tftp
[root@pxe ~]# vi /etc/xinetd.d/tftp
默认tftp服务的根目录是放在/var/lib/tftpboot/ 底下,现在为了方便管理,将所有资料放在/install/ 目录下,这里的TFTP的根目录就放置于/install/tftpboot 底下
[root@pxe ~]# mkdir -p /install/tftpboot/
[root@pxe ~]# chcon --reference /var/lib/tftpboot/ /install/tftpboot/
[root@pxe ~]# chcon --reference /var /install/
[root@pxe ~]# ll -dZ /install/tftpboot/
drwxr-xr-x. root root system_u:object_r:tftpdir_rw_t:s0 /install/tftpboot/
启动并观察tftp 服务:
[root@pxe ~]# /etc/init.d/xinetd restart
[root@pxe ~]# chkconfig xinetd on
[root@pxe ~]# chkconfig tftp on
[root@pxe ~]# netstat -tulnp |grep xinetd
udp 0 0 0.0.0.0:69 0.0.0.0:*
17377/xinetd
3.4 配置vi /etc/dhcp/dhcpd.conf 与tftp server 关联
3.5 使用syslinux 提供的boot loader 和开机选单的一些设置项
[root@pxe ~]# yum install syslinux
[root@pxe syslinux]# cp /usr/share/syslinux/menu.c32 /usr/share/syslinux/vesamenu.c32 /usr/share/syslinux/pxelinux.0 /install/tftpboot/
[root@pxe syslinux]# mkdir /install/tftpboot/pxelinux.cfg/
4 配置PXE 安装的ISO
4.1 配置PXE启动再生龙
4.1.1 cloneziila 介绍
Clonezilla 是一个很好的系统克隆工具,它可以说是吸取了Norton Ghost 和Partition Image 的优点。

即不仅支持对整个系统进行克隆,而且也可以克隆单个的分区,这种灵活性可能更能适应备份者的需要。

有需求的朋友不妨关注下Clonezilla 的功能:
在GNU/Linux 端所支持的文件系统包括:ext2、ext3、reiserfs、xfs、jfs;同时,Clonezilla 也支持M$ Windows 上的FAT、NTFS 文件系统。

这意味着,你既可以使用Clonezilla 克隆GNU/Linux 系统,也能够对M$ Windows 系统进行克隆。

Clonezilla 支持使用PXEBoot 来进行Multicast 克隆。

这对于需要克隆大量系统的用户极为有用。

CloneZilla 包括一个Live 版,让你无需对其安装即可克隆系统。

4.1.2 下载cloneziila
从官网下载/downloads.php
4.1.3 解压clonezilla-live-2.2.0-31-amd64.zip
4.1.4 将initrd.img 和vmlinuz 拷贝到tftp文件夹
4.1.5将filesystem.squashfs 拷贝到ftp文件夹
4.1.6 配置启动选项default文件
vi /install/tftpboot/pxelinux.cfg/default 增加:
4.2 配置PXE 安装Centos 6.4 _64
4.1.1 挂载iso文件,拷贝vmlinuz initrd.img 到tftp 文件夹下:
4.1.2 配置default 文件,增加如下内容:
4.1.3 通过NFS ftp http 服务完成系统安装。

4.3 配置PXE 安装RHEL 6.4_32
4.4 配置PXE 安装Xenserver6.2
4.5 配置PXE 安装ESXI
5.5
4.6 配置PXE 安装RHEV-H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