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从实验学化学 第5讲 学科思想——化学计算中的几种常见数学思想
必须掌握的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

必须掌握的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
它不仅存在于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甚至我们的身体中,也离不开化学的运作。
因此,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来谈谈化学思想。
化学思想是理解物质性质、变化和反应的基础。
它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是如何运作的,如何利用物质来创造新的物质,以及如何控制和利用这些物质。
以下是一些必须掌握的化学思想:1、原子论:原子论是化学思想的基础。
它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是不能再分割的基本单位。
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2、分子论:分子论描述了原子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的,以及分子是如何决定物质的特性的。
3、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和能量转化规律,对我们理解和利用化学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4、酸碱理论:酸碱理论是理解物质性质的重要工具。
它帮助我们理解酸和碱的性质和反应,以及酸碱反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我们理解和利用化学思想的具体手段。
以下是一些必须掌握的化学方法:1、实验法: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研究物质的性质、反应和变化。
实验法能帮助我们验证和理解化学理论,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发现新的化学现象和规律。
2、模型法:模型法是帮助我们理解复杂化学现象的一种有效工具。
通过建立模型,我们可以模拟和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3、计算法:计算法是利用数学工具来研究和理解化学现象的一种方法。
它能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物质的性质和反应,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和优化化学过程。
4、归纳法:归纳法是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通过归纳法,我们可以从大量复杂的数据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和规律。
5、演绎法:演绎法是根据已知的一般规律,推导出特定情况下的结论的方法。
简述化学教学中三种基本学科思想

简述化学教学中三种基本学科思想学科思想,是指一个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是一个学科的核心和灵魂,它与知识、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科体系的三个方面,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思想,不同学科所包含的学科思想也不尽相同。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既抽象又具体,其学科思想的内容丰富多彩[1]。
我在几年的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通过逐渐深化认识、归纳、总结,我认为,中学化学比较重要而又能有效地指导教学的学科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化学实验及控制变量思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许多规律的发现、知识的形成都源于具体的化学实验而非理论推理,离开了化学实验,一切的化学理论、原理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因此,我们要从实验开始学习化学,要通过化学实验发现、研究、解决化学问题,有了这样的思想方法,再去学习化学实验,就不会觉得实验是可有可无的。
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学习、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反应前、反应过程中、反应后,物质颜色、状态、声音、光、烟等方面的变化;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就是通过实验现象去了解实验的原理、实质,从微观和宏观方面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哪些现象是物理变化引起的,哪些现象是化学变化引起的,也就是要抓住本质特征,避免物理变化现象的干扰,找到发生的化学反应;增加对比度或借助药品、仪器等办法,来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效果,从而获得全面、准确的实验信息;在实验过程中经常要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即在多个变量的情况下,只让一个量发生变化而让其它量不变是重要的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
例: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以及其他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在化学实验中通过控制变量的思想得出的结论。
除了直接通过实验来完成理论学习外,在学习中,我们还会经常遇到理论上的物质推断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涉及到实验和实验现象,抓住物质的特征以及特征反应现象,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浅谈化学学科思想的八个方面

浅谈化学学科思想的八个方面学科思想是一个学科的核心和灵魂,它与知识,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科体系的三个方面。
不同学科它所包含的学科思想也必然不同。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既抽象又具体,其学科思想的内容丰富多彩。
中学化学学科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对立统一思想对立统一思想是哲学的重要内容,它在中学化学学科中无处不在。
这一思想所体现的相互对立的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依从关系.运用这一思想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很有帮助。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氧化和还原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方面,既相互依从又相互对立。
换句话说,就是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既有电子的得失,又有化合价的升降,既有氧化剂又有还原剂,既有氧化产物又有还原产物,有氧化反应发生,必有还原反应发生等等。
这一思想的建立,对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颇有帮助。
另外在其他方面,如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电化学中的正负极和阴阳极,等等都包括对立统一思想.2. 量变与质变的思想哲学中明确告诉人们,物质量的积累必然会达到质的飞跃。
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物的量的多少,如足量,适量,少量必然会引起生成物的改变。
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会引起生成物的改变。
另外,如碳和氧气,硫化氢和氧气,铁与硝酸,三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偏铝酸钠和盐酸,浓硫酸和酒精制备乙烯气体时1700c和1400c会生成不同物质。
p2o5与冷水和热水反应的产物不同等等。
这一思想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思想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思想在化学学科中体现得更为具体和直观。
普遍性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特殊性使学科内容多姿多彩.化学中各主族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相似性是一般规律,而其中所包含的许多特殊性更是不容忽视。
卤族元素中氟元素无正化合价,氟单质与水反应产生氧气,与二氧化硅反应等等。
碳族元素中大多数元素的正四价化合物是稳定的,但铅元素的正二价化合物是稳定的,正四价化合物很活泼。
鸡驱学校高三化学总复习讲座1 化学计算中的几种常见数学思想

妨努州忍劲市鸡驱学校专题讲座一 化学计算中的几种常见数学思想1.差量法(1)差量法的用原理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
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过程中的热量。
用差量法解题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差量(理论差量)跟差量(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
如:2C(s)+O 2(g)===2CO(g) ΔH =-221 kJ·mol -1Δm (固),Δn (气),ΔV (气)2 mol 1 mol 2 mol 221 kJ 24 g 1 mol 22.4 L(标况) (2)使用差量法的考前须知①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②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
(3)差量法的类型及用 ①质量差法【例1】 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 3杂质的Na 2CO 3样品的纯度,现将w 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 2 g ,那么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84w 2-53w 131w 1B.84(w 1-w 2)31w 1C.73w 2-42w 131w 1D.115w 2-84w 131w 1②物质的量差法【例2】 白色固体PCl 5受热即挥发并发生分解:PCl 5(g)PCl 3(g)+Cl 2(g)。
现将5.84 g PCl 5装入2.05L 真空密闭容器中,在277 ℃到达平衡,容器内压强为1.01×105Pa ,经计算可知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求平衡时PCl 5的分解率。
③体积差法【例3】 (2021·理综,12)25 ℃和101 kPa 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 mL 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 mL ,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 A .1%B .25%C .50%D .75%2.极值法 (1)极值法的含义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技巧。
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有哪些

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有哪些答题内容:1、化归的思想方法:所谓化归思想方法又叫转换思想方法、也叫转换思想方法、也叫转化思想方法,是一种把未解决的问题或特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方式的转化,归化到一类已经能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得原问题的解答的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方法的三要素:化归谁化归对象、化归到哪化归目标、怎样化归化归方法.常见的化归方式有:已知与未知的化归、特殊与一般的化归、动与静的化归、抽象与具体的化归等.化归思想方法的特点:是实际问题的规范化、简单化、熟悉化、模式化、直观化、正难侧反思化、以便应用已知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形式如图所示:例如方程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已知关于,的方程组,的解满足,求的取值范围.解析:先解关于,的方程组,再把用表示的,的代数式代入不等式组中,解关于的不等式组.2、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所谓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指把数学问题用数量关系与图形结合起来解答数学问题.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特点:数→形→问题的解答;形→数→问题的解答;数形,问题的解答.例如: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的位置,请化简+的结果是:3、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所谓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是指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的某种相同性和差异性将它们分类来进行研究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的特点:分类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同一次分类时,标准须相同;分类须有一定的范围,不能超范围.例如:三角形按边分类方法:三角形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又可分为等边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分类方法:三角形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4、类比与归纳的思想方法所谓类比与归纳的思想方法是包括类比思想方法和归纳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是指不同的研究对象在某些方面有相似或相同之处,来联想、推导、猜想这些研究对象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并作出某种判断的推理的思想方法.其特点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式.例如:从分数性质到分式性质;从全等三角形到相似三角形等.归纳思想方法是指由个别的、特殊的事例来推出同一类事物一般性的方法.其特点是由特殊至一般的推理方式.例如:1个点分割直线为2个部分,2个点分割直线为3个部分,3个点分割直线为4个部分,4个点分割直线为5个部分,5个点分割直线为6个部分,┉,n个点分割直线为1个部分.类比与归纳的思想方法活动过程如下:研究对象形成命题证明5、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所谓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一些属性、关系,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表示的一种数学结构,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图形、图象、表格和数学表达式,具体讲有方程模型、函数模型、几何模型、三角模型、不等式模型和统计模型.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一般原则:简化原则、可推演原则、反映性原则,其一般形式如图所示:例如:某公司计划购买若干台电脑,现从两家协力商厂了解到同一型号的电脑报价均为5000元,并且多买都有一定的优惠,A协力商厂优惠条件:第一台按原报价收款,共余每台优惠30%;B协力商厂优惠条件:每台优惠20%.如果你是老板,你该怎么考虑,如何选择分析:什么情况下,两家协力商厂收费相同;什么情况下,A协力商厂优惠;什么情况下,B协力商厂优惠;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解:设购买台电脑,如果到A协力厂更优惠,则移项且合并得,不等式两边同除以-500得.所以购买大于3台时A协力厂更优惠;购买小于3台时B协力厂更优惠;购买3台时两家协力商厂收费相同.6、整体的思想方法所谓整体的思想方法是指将有共同特征的某一类问题看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通过对其全面深刻的观察,着眼于问题的整体结构上,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内容和解决的方向和策略的思想方法.例如: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为,求=,=.分析:通过观察可知两式相减得,则=;两式相加得,则+=15,即得.7、方程的思想方法所谓方程的思想方法是指在研究数学问题时,从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中找出相等关系,运用数学语言将这种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从而使这个数学问题得解.其特点是将繁琐的过程简单化,殊殊的问题一般化.例如:把一长为30米的绳子做成一个长方形,已知宽:长=1:2,求这个长方形的宽和长各是多少解析:宽和长总和为30米,其比为1:2,所以设方程解答.解:设宽为米,长为米.解得:答:长方形的宽为5 米,长为10 米.8、符号化的思想方法所谓符号化的思想方法:指用符号及符号组成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的概念、运算和命题等的思想方法,是方程思想方法的基础.例如:∥、∠、≤、≥、=、、、%、{}、≠、∴、∵、⊙、⊥、△、、、、等等.9、统计思想方法所谓统计思想方法:是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是关于如何收集数据、整体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如何解释数据统计结果的思想方法.例如:为了了解某所初级中学学生对6月5日“世界环境日”是否知道,从该校全体学生1000名中,随机抽查了100名学生,结果显示有2名学生“不知道”.由此,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对“世界环境日”约有名学生“不知道”.10、公理化的思想方法所谓公理化的思想方法:指从尽可能少的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原始命题即公理公设出发,按照逻辑规则推导出其他命题,建立起一个演绎科学理论系统的方法.例如: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11、函数的思想方法。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

专题讲座一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
【例 1】 已知:IO-3 +5I-+6H+===3I2+3H2O。工业 上利用 NaIO3 和 NaHSO3 反应来制取单质 I2。 ①NaIO3 不 足 时 : 2NaIO3 + 6NaHSO3===2NaI + 3Na2SO4+3H2SO4 ②NaIO3 足 量 时 还 会 发 生 : 5NaI + NaIO3 + 3H2SO4===3I2+3Na2SO4+3H2O 现模拟工业制取 I2。在含 31.2 g NaHSO3 的溶液中逐 滴加入 2 mol·L-1NaIO3 溶液 V mL。 (1)当 V=________mL 时,再滴 NaIO3 就开始析出 I2。 (2)当 V 为 55 mL 时,生成的 I2 的质量为________g。
专题讲座一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
(2)设样品中 CuCl 的质量为 z。
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CuCl~Fe2+~Ce4+
99.5 z
g= 0.100
0
1 mol mol·L-1×24.60×10-3L
z=0.244 8 g
CuCl
的质量分数为00..224540
8 0
gg×100%=97.92%
百
分
率
为
20 L 120 L
×100%
=
16.7%。
专题讲座一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
题型三 关系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多步反应计算的特征是化学反应原理中多个反应连 续发生,起始物与目标物之间存在确定的量的关系。 解题时应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 依据方程式找出连续反应的过程中,不同反应步骤 之间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关系,最后确定已 知物和目标产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列出计算 式求解,从而简化运算过程。
专题讲座一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58页PPT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专题讲座一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数 学思想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浅析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

浅析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鹿邑县第三高级中学彭湃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把“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作为新课程的目标.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求学会用多种手段和思想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学科思想方法是学科的灵魂也是学科素养,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一种境界,它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一旦形成将终生受益,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就有了源泉,化学成绩必然会有大幅度的提升.1、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一个化学反应能否发生、速率大小首先取决于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其次才是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接触面积等)的影响;决定电解质电离程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等是影响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外界因素;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是盐的本性,而温度、浓度、外加酸碱是影响盐类水解的外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是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主要因素,而温度、浓度、酸、碱和盐是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外界因素。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是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化学反应总是向着△H-T△S∠0的方向进行,直至达到平衡状态;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在170℃时生成乙烯,在140℃将生成乙醚,温度过高就会发生炭化;Na与O2在常温下缓慢氧化得Na2O,在加热条件下生成Na2O2,;铜与稀硫酸、盐酸不发生化学反应,铁、铝在常温下遇浓硝酸、浓硫酸要发生钝化,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剧烈反应;氯乙烷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等,上述情况均说明了“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
因此,在化学实验中我们要注意控制变量、把握实验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式时要注明反应条件。
在研究物质的性质时既要注重内因,又要注意外部条件的影响和作用.2、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例如:在无机化学中,氮分子内存在氮氮三键,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很稳定;酸中c (H+)>c(OH—)、碱中c(OH-) 〉c (H +),决定了酸、碱具有各自的通性;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凡是含有碳碳双键、三键的有机物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凡是含有醛基的有机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和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的反应;凡是β—C上有氢原子的醇和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等都反映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
2NaHCO3
△ Na CO +H O+CO ↑ 2 3 2 2
106
Δm 62
(w1-w2) g
质量差为 (w1 - w2) g ,故样品中 NaHCO3 质量为: 168w1-w2 168w1-w2 g,Na2CO3 质量为 w1 g- g, 62 62 168w1-w2 w1g- g 62 mNa2CO3 其质量分数为 = = w1 g m样品 84w2-53w1 。 31w1 当然,本题也可用常规方法,依据化学方程式直接求 解。 另解: 假设样品有 x mol NaHCO3 固体,则有:
用差量法解题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 (理论差量 )跟 差量(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如: 2C(s)+O2(g)===2CO(g) ΔH=-221 kJ/mol 2 mol ΔV(气) 1 mol 2 mol Δn(气) 221 kJ Δm(固), (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 ①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②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 (3)差量法的类型及应用 ①质量差法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 4 讲 学科思想 化学计算中的几种常 见数学思想
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能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能力,常 用的解题技巧有: 1.差量法 (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找出 “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 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
(3)极值法解题的关键 紧扣题设的可能趋势,选好极端假设的落点。 (4)极值法解题的优点 极值法解题的优点是将某些复杂的、难以分析清楚 的化学问题假设为极值问题,使解题过程简化,解 题思路清晰,把问题化繁为简,由难变易,从而提 高了解题速度。
解析 依题意,有: 2e- 2I-+2Fe3+===I2+2Fe2+, 2e- 2Fe2 +Cl2===2Fe3 +2Cl
+ + -
本题可用关系式法求解。 由上述两个反应及电子转移守恒理论, 得 I-与 Cl2 之间的关 系式:2I-~Cl2。
答案 2
设 KI 的物质的量是 x。 1
2I-~Cl2 x 0.025 mol 2 x = ,x=0.05 mol。 1 0.025 mol 0.05 mol c(KI)= =2 mol/L。 0.025 L KI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
(2)元素守恒法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经多次氧化和吸收,由 N 元素守恒知: NH3~HNO3 (3)电子转移守恒法 失去8e- 得4e- 2- NH3 ——→ HNO3,O2——→2O 由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知, NH3 经氧化等一系列过程生成 HNO3,NH3 和 O2 的关系为 NH3~2O2。
答案 A
②体积差法 例 2 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 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 20.0%,与反应前的体 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 ( A ) A.16.7% B.20.0% C.80.0% D.83.3%
解析 N2+3H2 1L 3L 2NH3 2L ΔV 2L
取平衡时混合气体 100 L,其中含 20 L NH3。生成 2 L NH3, 原气体总体积减少 2 L, 则生成 20 L NH3 时原气体总体积减 少 20 L。所以,原始氮气和氢气总体积为 120 L,反应后体 积缩小的百分率为 20 L/120 L×100%=16.7%。
例 1 为了检验某含有 NaHCO3 杂质的 Na2CO3 样品的纯 度,现将 w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 w2 g,则该样品 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84w2-53w1 A. 31w1 73w2-42w1 C. 31w1
解析 168 m(NaHCO3)
( ) 84w1-w2 B. 31w1 115w2-84w1 D. 31w1
3.极值法 (1)极值法的含义 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技 巧。它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 学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值,进行判断分析, 求得结果。 (2)极值法解题的基本思路 极值法解题有三个基本思路: ①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完全反应。 ②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 ③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
2 NaHCO3 △ Na2CO3+CO2+H2O x mol 0.5x mol 据样品加热前后固体质量的关系,有 w1g-x mol×84 g/mol + 0.5x mol×106 g/mol = w2g ,解得 x = (w1 - w2)/31,那么 NaHCO3 的质量为 m(NaHCO3)=(w1- w2)/31 mol×84 g/mol = 84(w1 - w2)/31 g ,从而推知 Na2CO3 的质量为 m(Na2CO3)=w1g-84(w1-w2)/31 g = (84w2 - 53w1)/31 g ,因此 Na2CO3 样品的纯度为 84w2-53w1 w(Na2CO3)=m(Na2CO3)/m(样品)= 。 31w1
例 3 取 KI 溶液 25 mL, 向其中滴加 0.4 mol/L 的 FeCl3 溶液 135 mL,I 完全反应生成 I2:2I +2Fe3 ===I2
- - +
+2Fe2+。将反应后的溶液用 CCl4 萃取后分液,向 分出的水溶液中通入 Cl2 至 0.025 mol 时,Fe2+恰好 完全反应。求 KI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关系式法 物质间的一种简化的式子,解决多步反应,计算最简 捷。多步反应中建立关系式的方法: (1)叠加法(如利用木炭、水蒸气制取氨气) C+H2O(g) 高温 CO+H2 CO+H2O(g)
高温
C+2H2O(g) 高温 CO2+2H2 N2+3H2 2NH3
CO2+H2
由木炭、水蒸气制取 NH3 的关系为:3C~4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