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度假区规划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张家界度假区规划设计说明

张家界度假区规划设计说明

张家界度假区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篇:张家界度假区规划设计说明张家界度假区规划设计说明景区项目:流水滑道、温泉酒店、越野赛道、集装箱酒店、无边泳池、小别墅温泉酒店、游船码头等等一、设计理念花园温泉+森林绿+心灵休养=养生会馆、山景观、花园景观、别墅景观、林木景观二、设计构想1.禅意山水、天人合一——充分体现原生态环境特色“水生态”。

卓越的地理优势,度假区整体分为三区,以干道为轴,延轴穿越小别墅温泉酒店区、温泉酒店区、主入口售票大厅及入口广场区三大重点区块。

绿化、花鸟和温泉就像围着须弥山的七内海。

营造出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方一净土、一念一清净的人间仙境。

2.再现文化本色,琴棋书画,雅境山林——坚持高品质,高品味的居住环境。

原则“艺术”的家园“竹摇月影风轻语,溪奏春声树静听”。

在秀丽的度假区添置一份灵气,可以把风景变成画,生活在画里,生活就变成了诗。

3.四季温泉、春季花海、夏季繁萤、秋季竹晖、冬季雪梅、多样的生活体验及高档的娱乐设施——顶级的享受。

提供符合需求的活动设施,居者在自家门口就能得到世界级度假区的享受。

4.镜花水月云中阁,烟柳雾山海上楼,园林中有建筑,建筑中有园林——营造较高私密性及专属性尊贵。

独有的环境建筑与山景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山青水美,绿草如茵,走遍世界各地看过了无数的明媚风光,住过了各式各样高级的酒店,只有这个地方可以那样的随心而至,每一步有每一步的发现,每一刻有每一刻的感动。

三、设计主题、基本原则1、度假区设计主题为:“碧水环绕·丰泰新韵”2、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

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结合(功能、景观、生态三结合)。

3)突出生态、“以人为本”。

四、分项设计度假区作为一类特殊的生境,是介于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过渡环境。

度假区的最大特点在于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

其表现形式自然、原始、充满野趣,完成后达到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地景观效果。

景观通过自然生态的表现形式,以水为主题发散衍生各种景观节点如流水滑道、温泉酒店、越野赛道、集装箱酒店、无边泳池、小别墅温泉酒店、游船码头等等,展现从水文化和度假区自然生态之美。

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规划项目: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委托单位:规划单位:规划时间: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总论 (1)第三章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条件分析 (5)第四章客源市场分析 (7)第五章战略规划 (7)第六章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 (9)第七章旅游形象设计与塑造 (13)第八章市场预测与营销规划 (14)第九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16)第十章接待与服务设施规划 (20)第十一章可持续旅游规划 (21)第十二章旅游支持与保障系统规划 (27)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30)第十四章附则 (3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原名为太华山风景区)(以下简称景区),位于慈利县西部的三官寺土家族自治乡,辖区有双坪、双垭、株垭、吴王坡、庆丰、青龙、射泉等自然村,总面积为56.19km2。

处于北纬29°20'59.69"~29°26'1.92",东经110°38'14.75"~110°43'48.22"。

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资源等级较高,且距离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仅仅10km,具有依托武陵源核心景区,形成旅游资源互补的优势。

但是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优秀的自然资源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凸显资源的经济效益,因此编制《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已十分迫切而必要。

第二条本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01.2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旅游规划通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8971-2003)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的成功经验,并经专家、领导论证评审后编制完成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是指导景区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blues style 规划文本

blues style 规划文本

张家界市蓝莓基地规划分析文本第一章项目背景张家界蓝莓采摘观光园地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立功桥村,区位独特且交通便利;项目地土地平整,种有蓝莓、葡萄、柚子等果蔬,具备了很好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条件。

一、项目地区位分析(一)地理区位项目位于张家界市立功桥村,距离张家界市中心8公里。

基地土地平整,种植有800亩的蓝莓等果蔬。

基地西邻一条澧水支流,东邻立功桥村路旁民居。

图1.1地理区位图(二)经济区位2013年,张家界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56506万元,比上年增长6.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40966万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928854万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2286686万元,增长5.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5.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2.5%。

张家界市人均GDP24259元,比上年增长5.3%。

张家界市公共财政收入362736万元,比上年增长12.6%。

该项目地处张家界市经济辐射核心圈层,中近程的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图1.2经济区位图(三)旅游区位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拥有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由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杨图1.3交通区位图家界四大景区组成,风景游览区面积264.6平方公里,是中国首批入选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首批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 级旅游景区。

每年到张家界旅游的人数络绎不绝,游客资源丰富。

(四)交通区位基地周边交通便利,东邻228省道,北邻S10张花高速,距市中心8公里左右,开车十几分钟即可到达。

对外交通依托张家界市交通网络,有荷花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市内有公交车及出租车。

张家界永定区2014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3.36亿元,今年再计划投入9.97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投资建设项目涉及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等,将加快推进永定“一港、两站、三纵、四横、十联、十通”的交通路网建设。

张家界市绿色大地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

张家界市绿色大地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

香 远益 清 ” “ 蓉 出水 , 亭 玉 立 ” 荷 花 的形 像 清 丽脱 ,芙 亭 使
俗, 游人喜 爱, 周敦颐 的《 爱莲说》 赞誉 荷花为 “ 中君 花
子” 。特别 是 阵雨过后 , 荷花绿 叶滴 翠 , 宽大 的荷 叶上 滚动 着无 数 晶莹 的水珠 , 佛翠 玉盘 中 的珍 珠 。叶 面上 水珠 不 仿 断 滚动 , 保持 球 状 , 破碎 。其 中 的奥 妙 是荷 叶上 面 始终 不 布 满短小 的钝 刺 , 与刺 之 间 有 一层 腊 质 的 白粉 , 刺 因此 能 使水凝 结 成滚 动 的水 珠 。水 珠 把 荷 叶压 得 左 歪 右斜 。一 阵风 吹来 , 叶上 的水 珠 忽 地 像 一 杯 杯 琼 浆 玉 液 坠洒 湖 荷 中 , 是 雨后荷 花 池中 的奇特景 观 ( 图 4 。 这 见 )
表现“ ” 农 与人 的融融关 系和人对 “ ” 农 的需求 与依恋 , 对 自 人
然的深 睛。该 区设有木制方形架 , 架下栽植 了大量 的丝瓜 、 冬
作者简介 : 李夏艳 , ,8岁 , 女 2 在读硕士 。
瓜等本地攀缘类 瓜果农 作物 , 由此构成一个绿 色空间 , 该走廊 总长 10 春 天绿 意浓 浓 , 天果 实 累 累 , 在廊 下 凉风 丝 0m, 夏 走 丝, 轻轻一抬手便可摘到芳 香诱人 的果实 。透 过绿 色走廊 隐 约可见远处古朴的土家 吊脚楼 , 四周有竹篱泥埂的菜园 , 绿油
关 键 词 : 色大 地 ; 态 观 光 园 ; 划设 计 ; 家界 绿 生 规 张 中图 分 类 号 X 2 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 10 0 7—7 3 (0 7 0 7 1 20 )7—11— 2 0 0
2 世 纪是 回归 自然 的世 纪 , 1 随着 城 市 的 发展 与 扩 大 , 人 口的急 剧增 长及城 市人 口的集 中 , 然加 剧 这个 有 限空 必

张家界青山绿水规划方案

张家界青山绿水规划方案

存在问题与挑战
生态环境压力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 环境面临较大压力,包括森林 破坏、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等
问题。
旅游开发不足
部分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 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深度 体验和文化内涵。
基础设施短板
部分偏远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基 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制 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市场竞争激烈
周边省市旅游市场发展迅速, 张家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压
通过规划,加强对自然环 境的保护,确保旅游业的 可持续发展。
旅游品质提升
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提高 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吸引力 。
经济效益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推 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地 区经济的增长。
规划目标与愿景
目标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胜地,实 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愿景
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深刻体验到张家界 的自然之美和文化之韵,使之成为国 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济补偿。
投资回报机制
设计合理的投资回报机 制,保障投资者的合法 权益,提高投资积极性

PART 08
总结与展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生态环境改善
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和环境 保护措施,张家界的自然生态环 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水质、空气 质量等关键指标均有所提升。
旅游资源整合
成功整合了张家界市内的各类旅 游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 产品和线路,吸引了更多游客前 来游览。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知名景点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国 家森林公园、黄龙洞、宝峰湖等 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
光旅游。
旅游设施
目前,张家界市已经形成了较为 完善的旅游接待体系,包括酒店

张家界规划文本

张家界规划文本

齐心参与共创未来张家界市澧水两岸风貌城市张家界市澧水两岸风貌带城市设计——“山水格局聚灵气,新旧城区交映生辉”一、规划背景张家界市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城区周围自然环境优美,民族色彩浓郁。

其面对天门山,背靠紫舞台,茂木覆丘岗,澧水绕脚流的城市外围自然环境为开展旅游服务业,建设旅游城市、山水城市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基础。

同时澧水作为贯通城市的生态景观主轴线,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带。

其沿岸地区的开发、利用,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变城市的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澳大利亚GHD公司作为该规划设计的编制单位,力图从区域空间上综合把握整个城市设计,结合张家界的自然山水格局,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价值,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空间形态,将澧水两岸风貌带作为张家界市城市核心品牌来打造,构建以澧水为空间纽带的大气精美的“水岸画廊”。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5、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6、《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7、《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0)》8、《张家界市城市规划技术规定》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0、《张家界市澧水风貌带概念性城市设计招标书》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2、国家及省其它相关的规定及技术规范三、规划原则(一)规划设计原则1、历史文化保护的原则2、生态优先的原则3、以人为本的原则4、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原则(二)规划设计指导思想1、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在兼顾近期建设的同时,把规划的着眼点放在中长期上,立足把张家界市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

2、充分发挥张家界市的旅游资源,建立起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体系,依靠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利用旅游业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和快速积累,在房地产开发等方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规划项目: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委托单位:规划单位:规划时间: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总论 (1)第三章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条件分析 (5)第四章客源市场分析 (7)第五章战略规划 (7)第六章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 (9)第七章旅游形象设计与塑造 (13)第八章市场预测与营销规划 (14)第九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16)第十章接待与服务设施规划 (20)第十一章可持续旅游规划 (21)第十二章旅游支持与保障系统规划 (27)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30)第十四章附则 (3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原名为太华山风景区)(以下简称景区),位于慈利县西部的三官寺土家族自治乡,辖区有双坪、双垭、株垭、吴王坡、庆丰、青龙、射泉等自然村,总面积为56.19km2。

处于北纬29°20'59.69"~29°26'1.92",东经110°38'14.75"~110°43'48.22"。

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资源等级较高,且距离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仅仅10km,具有依托武陵源核心景区,形成旅游资源互补的优势。

但是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优秀的自然资源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凸显资源的经济效益,因此编制《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已十分迫切而必要。

第二条本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01.2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旅游规划通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8971-2003)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的成功经验,并经专家、领导论证评审后编制完成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是指导景区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博贺湾旅游度假中心旅游项目策划方案初稿doc

博贺湾旅游度假中心旅游项目策划方案初稿doc

博贺湾旅游度假中心旅游项目策划方案初稿doc
张家界市博贺湾旅游度假中心旅游项目策划方案
一、旅游基本概况
1.1项目概况
张家界市博贺湾旅游度假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地处张家界市永定区,是由张家界市投资建设的省级3A级旅游景区。

本中心面积约19.2平方公里,地势平坦,由丰富的原生态、人文景观和大量人造景观构成,有原始森林、村落、湖泊、溪流、山脉、道路、房屋等景观,拥有一系列具有自然风光、传统文化和浓厚乡土气息的度假旅游景点。

1.2旅游资源
本中心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1)自然景观:本中心有森林、湖泊、溪流和山脉等自然景观,呈现出美丽的景观;
(2)传统文化景观:本中心拥有很多的传统文化景观,如武侯祠、金顶寺、云深寺、宝诚寺等;
(3)人造景观:本中心还有一些人造景观,如柏梁宫、吊脚楼、漫游车等,有助于景点美化,给游客带来多种惊喜;
(4)节庆活动:本中心举行节庆活动,如国际游客旅游节、红色旅游节等,让游客可以在旅游景点体验到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和节庆的欢乐气氛,获得更多旅游乐趣。

二、旅游度假中心项目策划
2.1旅游度假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界度假区规划设计说明
景区项目:流水滑道、温泉酒店、越野赛道、集装箱酒店、无边泳池、小别墅温泉酒
店、游船码头等等
一、设计理念
花园温泉+森林绿+心灵休养=养生会馆、山景观、花园景观、别墅景观、林木景观
二、设计构想
1. 禅意山水、天人合一——充分体现原生态环境特色“水生态”。

卓越的地理优势,度假区整体分为三区,以干道为轴,延轴穿越小别墅温泉酒店区、温泉酒店区、主入口售票大厅及入口广场区三大重点区块。

绿化、花鸟和温泉就像围着须弥山的七内海。

营造出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方一净土、一念一清净的人间仙境。

2. 再现文化本色,琴棋书画,雅境山林——坚持高品质,高品味的居住环境。

原则“艺术”的家园“竹摇月影风轻语,溪奏春声树静听”。

在秀丽的度假区添置一份灵气,可以把风景变成画,生活在画里,生活就变成了诗。

3. 四季温泉、春季花海、夏季繁萤、秋季竹晖、冬季雪梅、多样的生活体验及高档的娱乐设施——顶级的享受。

提供符合需求的活动设施,居者在自家门口就能得到世界级度假区的享受。

4. 镜花水月云中阁,烟柳雾山海上楼,园林中有建筑,建筑中有园林——营造较高私密性及专属性尊贵。

独有的环境建筑与山景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山青水美,绿草如茵,走遍世界各地看过了无数的明媚风光,住过了各式各样高级的酒店,只有这个地方可以那样的随心而至,每一步有每一步的发现,每一刻有每一刻的感动。

三、设计主题、基本原则
1、度假区设计主题为:“碧水环绕·丰泰新韵”
2、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

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结合(功能、景观、生态三结合)。

3)突出生态、“以人为本”。

四、分项设计
度假区作为一类特殊的生境,是介于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过渡环境。

度假区的最大特点在于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

其表现形式自然、原始、充满野趣,完成后达到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地景观效果。

景观通过自然生态的表现形式,以水为主题发散衍生各种景观节点如流水滑道、温泉酒店、越野赛道、集装箱酒店、无边泳池、小别墅温泉酒店、游船码头等等,展现从水文化和度假区自然生态之美。

野趣而生态的自然形式与人文文化的结合,形成其特有的文化氛围,为度假区的一条主要设计思想。

整体设计上度假区由一轴线两中心。

即以干道为轴,以休息娱乐区方向为中心;以停车,售票区为另一中心,将整个景区整体的围合而成。

构建出满足度假区要求的整个道路系统,在构建出的道路系统后围绕度假区的主题和要求设计了丰富的多种功能空间和环境享受空间,并应用了多种设计手法使得整个景观设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手法使得度假区内部的景观层次丰富,景观呈现多样性。

入口设计以中式古典建筑分格的售票大厅与自然粗狂相结合,周围绿藤缠绕,植被丛生。

当进入大门,便可感受到度假区的大气,主入口设计正对主干道,在整体上形成条中轴线,周边应用曲线型设计的园路及设施,使得入口充满活泼自然地气氛,加之古朴的木质建筑使得度假区体现出自然生态之气,同广场的结合又给人给人以旷远、古朴幽深之感,引人入境。

广场设计是根据现阶段城市的游玩和地方民族风俗而设计的,这样个大舞台和大广场足以满足各种舞蹈和表演的需求,同时也考虑平时广场的功能要求,度假区是市民娱乐,交流的场所,而舞蹈,乐器等是交流的载体,故在整个广场的设计上在周边考虑了小型聚会的必要环境,在广场的周围种植几株大树,在大树周围设置树池式坐凳,这样设计不仅解决了小型聚会的需要,同时增加了广场景观的层次,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可大可小的聚会游乐场所。

广场旁的停车场设计为度假区来往的人们提供了方便,现今不论的大城市还是乡镇汽车出行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避免了度假区建成后度假区区域成为城市拥堵地,正真成为人们理想之地。

整个度假区的外围环道设计是一条晨练步道,为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提供了一条通往健康的大道,长言说的好,健康是福,没有比健康更快乐幸福的事。

在步道德周边设置了一些休息小站,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了休息交流的空间,也为游览的人们提供了驻足的场所,极大地提高了度假区的利用价值,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度假区的中心设计是本次设计的主题“碧水环绕·丰泰新韵”,设计时构建出了无比优美的流水滑道、越野赛道、无边泳池、小别墅温泉酒店、以及游船码头,使得各个景观区域既独立又联系,组成了整个度假区的点睛之笔。

度假区景区设计有自然之美的芦苇荡,菖蒲海,美丽的睡莲池等,在各景观区域能享受不同的景观,达到一步一景的景观效果。

其中设计各种景观平台为人们体验和感受绿肺之美的良好条件,采用经典的折线园路,彰显曲尽通幽的意境之美。

高低错落的绿化地形及栈道、越野的赛道等等,体现出了自然与现代的园林之美,加之古朴的材质等构建出一个美好的度假区生态之美的意境。

很自然美式风格的小别墅酒店建筑,与自然生态之美相结合在一起。

使得整个度假区景观融入到大自然之中。

同时也是对当地建筑和发展的一个引导,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园林的景观环境。

无边泳池及流水滑道景观区域为游客提供了另外一个体验自然享受生活的另一个通道,也是让度假区向外延伸,无边泳池设计既简单又活泼,一块自然敞开式的设计,加之旁边绿叶的乔木衬托,使之成为度假区的亮点设计,让人们感受到了度假区的生态自然之美。

流水滑道根据整个度假区的地形及自然情况而进行深化设计,曲径的滑道,自然而大方,嬉戏玩耍的人们,一组一组的景石像水里的鱼儿自由自在,这又何不是另一种情操的陶冶。

农业观光在整个湿地景观度假区中采用整体的空间设计理念,把特色植物之美,植物色带之美,为驻足
的人们提供良好的空间,喜好特色植物的人们可以在此尽情欣赏、拍照留念,享受这色彩斑斓的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的乐趣。

五、竖向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对高差较大的地方采用台阶和坡道来处理地形,尽量避免对地形进行大的改造。

利用现有起伏地形使景观层次更加丰富,形成功能合理、层次丰富的景观环境。

六、建筑景观小品
小品与建筑是重要的景观元素,通过对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的把握与提炼,赋予建筑小品和雕塑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其在造型、立意等诸方面成为重要载体,映射出度假区独特的个性和时空魅力。

规划中建筑景观小品包含:花架、景墙、树池、水池、木平台、木栈道、硬质铺装、标识、指示牌、垃圾箱和庭院灯具等。

这些景观小品不仅能满足功能上的要求,设计中还结合各个场地不同的属性氛围,在适当的地点设置小品,满足游人使用观赏的需求,赋予这些小品更多景观上的用途,使这些景观细节能更好的融入主题景观空间。

七、绿化规划
1、绿化规划以自然生态绿化景观为基调形态,突出四季变化,春季赏花,夏季绿荫,秋季观叶,冬季
葱郁,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生态树林景观。

2、绿化规划注重展现植物的景观形态,从疏密、层次、色彩上形成特色,并结合功能景观区的要求,
不同的片区形成不同的绿化景观特色。

3、根据生物学特性和美学要求进行乔木、灌木、地被三者的合理配置,并有变化丰富的季相、色相、
林缘线和林冠线。

4、根据不同的景点特性使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及树种,营造出不同的植物景观。

5、在主要活动广场中,选用树型优美,分枝点高的常绿乔木,形成或是规整或是自然的林荫空间,为
市民提供遮阳避暑的便利。

规划用地主游路外围种植密度较高的树丛,便于遮挡外部环境对内部的
视线及噪音干扰;主游路内侧以疏林草地为主,配以丰富的灌木地被和水生植物,使区域内特色鲜
明、景色自然宜人,景观层次更加丰富。

6、树种选择
1)常绿树种为主,落叶树种为辅,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
2)经济实用,苗木选择最适宜的,而不是最贵的;
3)苗源充足,可实施、可操作性强。

4)适当栽种大树,使植物景观在短期内达到较好的观赏效果。

八、建设实施建议
秉承可持续发展,从整体出发,做到规划考虑景观的长期性,度假区可分步实施,本设计从近远期都做了详细的规划为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