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并发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

TODAY NURSE ,July ,2012,No.7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夏菊兰1陈妙贤2摘要总结了鼻咽癌口腔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为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清洁卫生及饮食指导和及时对症处理等护理措施。

认为对鼻咽癌患者采取恰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减轻放射性口腔炎及不适,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2)07-0088-02工作单位:1.510120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科;2.510289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综合外科夏菊兰:女,本科,护师陈妙贤: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11-12-11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且对鼻咽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所有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当照射达到一定的剂量(10Gy),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口腔黏膜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损伤,导致口腔炎的发生。

放射性口腔炎是鼻咽癌放射治疗中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表现为有片状薄层的白膜形成,甚至出现炎症弥漫性溃烂、充血,伴口干、胃纳下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1],尤其在合并化疗时更常见、更严重,往往造成患者不能耐受治疗而影响治疗进展和最终的治疗效果。

因此,总结鼻咽癌口腔炎的护理经验,对进一步提高口腔炎的护理效果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现将鼻咽癌口腔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科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鼻咽癌患者30例。

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为40.7岁。

全部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低分化鳞癌,且放射治疗前均无口腔疾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

1.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按鼻咽癌的病变程度分别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每次剂量1.8~2.0Gy ,每天1次进行放射治疗,5d/周,总剂量为66~70Gy 。

鼻咽癌放射口腔粘膜性炎全程口腔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观察

鼻咽癌放射口腔粘膜性炎全程口腔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观察

1 2 2 2 1 放 疗 前 口腔 护 理 . .. .
1 由 于 放 射 线 容 易造 成 唾 液 )
采 用 常 规 口腔 护 理 , 中 男 5 其 2例 , 2 女 9例 , 均 年 龄 ( 9 3 平 4. ± 9 5 岁 ;0 1 . ) 2 0 0年 7月 ~ 2 1 年 1 月 9 01 1 9例 为 观 察 组 , 用 全 采 程 口腔 护理 干 预 , 中 , 6 其 男 4例 , 3 女 5例 , 均 年 龄 ( 7 9 - 平 4 . 4 1 . ) ; 咽癌 分 期 分 为 I Ⅳ期 , 中对 照 组 I 1 02岁 鼻 ~ 其 期 3例 、 Ⅱ期 3 7例 、 Ⅲ期 2 1例 、 Ⅳ期 1 2例 ; 观察 组 I 1 期 7例 、 Ⅱ期 4 2
延 续 性 的全 程 口腔 护 理 。 1 对 Leabharlann 与 方 法 11 对象 .
1 2例 均 来 自 于 我 科 2 0 8 0 9年 3月 ~ 2 1 0 1年 1 1
月 初 次 就 诊 患 者 , 部 病 例 经 病 理 证 实 为 鼻 咽 癌 。 治 疗 前 均 全
无 口腔 炎 症 状 。2 0 0 9年 3月 ~ 2 1 0 0年 6月 8 3例 为 对 照 组 ,
齐 齐 哈 尔 医学 院学 报 2 1 第 3 0 2年 3卷 第 l 7期
鼻 咽 癌 放 射 口腔 粘 膜 性 炎 全 程 口腔 护 理
的方 法 和 效 果 观 察
卞 剑 云
【 要】 目 的 摘 探 讨 鼻 咽 癌放 射 性 口腔 粘 膜 损 伤 患者 放 疗期 间 全 程 口腔 护 理 干预 方 法 和 效 果 。 方
【 键 词 】 鼻 咽 肿 瘤 放 射 疗 法 口腔 粘 膜 炎 护 理 口腔 关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探讨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探讨

鼻咽癌(Naso Pharyngeal Carcinoms,NPC)是以颈巴淋结转移和颅神经损害为临床表现的恶性肿瘤,在国内的发生率极高,成为我国十大恶性癌肿之一,在某些高发区,竟成为癌肿之首。

放射治疗对于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由于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以及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毒素的吸收等,病人在照射数小时或1~2d后,常出现全身和局部反应,表现为虚弱、乏力、头晕、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口腔黏膜反应等。

其中口腔黏膜是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表现为患者口腔黏膜红肿。

溃烂、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进食。

饮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导致全身感染危及生命。

为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措施。

2012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鼻咽癌患者20例,根据病情分别进行放射治疗并对口腔粘膜辅以良好的护理以期预防和减缓急性放射反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院收治患者20例,经鼻咽活检确诊为鼻咽癌,其中男13例,女7例,患者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53.5岁。

患者吸鼻唾血,伴鼻塞,头痛,耳鸣,听力下降,耳内沉闷闭塞,复视,舌肌萎缩和伸舌偏斜等症状。

1.2放射治疗选用线或高能X线(6~8MV)和电子束(4~5MeV)。

一般于常规连续放疗,2Cy/次,5次/周,鼻咽总量(66~70)Gy/(6.5~7)周。

1.3评定标准口腔黏膜是口腔的湿润衬里,在唇部、口腔黏膜与皮肤相连,向后延续为咽部黏膜,涎液腺开口于口腔,涎液流入口腔使口腔黏膜保持湿润。

根据化疗毒副反应对口腔黏膜损伤程度的分级标准[1]:0级:正常;I级:红斑伴有疼痛;II级:红斑,溃疡可进食;III级:溃疡扩大,仅能进流质饮食;IV级:口腔大面积溃疡,张口困难,剧烈疼痛,不能进食。

1.4疗效评定自觉症状消失,病损愈合为临床治愈;症状明显减轻,病损好转,疼痛减轻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恶化为无效[2]。

2护理体会2.1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对病人应持积极治疗态度,工作耐心,清除顾虑,提高病人抗病信心。

鼻咽癌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护理

鼻咽癌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护理

鼻咽癌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护理发表时间:2009-10-10T11:19:29.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4期供稿作者:陈菊荣邹萌丽吴霞[导读] 探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护理方法及效果(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一科江西九江 332005)【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4-0140-02【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52 例鼻咽癌在放射治疗期间出现的口腔溃疡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口腔护理。

结果全部病人的放射性口腔溃疡均于7~15天痊愈。

结论放射性口腔溃疡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可促进溃疡早期愈合。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治疗口腔溃疡护理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鼻咽癌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其中男性37例,女性15例,年龄25~74岁,放射治疗采取6MVX线,照射方法为1次/日,5次/周,每次放疗剂量2GY,靶区总剂量为60~70GY,患者放疗2周左右,出现不同程度口腔溃疡,溃疡部分分别在舌部、双颊面、上颚、咽部。

放射性口腔溃疡是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由于放射线造成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损伤所致,患者在接受放疗过程中,并发口腔溃疡或感染者占66%-75%,它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患者进食,产生治疗恐惧心理,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阻碍患者进一步接受放疗。

口腔溃疡也是肿瘤治疗中的棘手问题,对于口腔溃疡来说,预防重于治疗,有效的预防治疗可控制和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2 心理护理鼻咽癌患者一般心理负担承重,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放疗反应,极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甚至常常想放弃治疗,特别是出现多发性溃疡,反应严重,食欲不振,语言表达受到明显影响。

口腔疼痛难忍的患者,心情更是如此。

因此,作为我们护理人员,要主动询问病情,严密观察病人的状态,耐心细致地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放射治疗可能出现的反应及注意事项,以便消除他们的焦虑`恐惧和不安的情绪,心理压力,鼓励他们要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痛苦,克服困难,保持正常的心态,配合治疗,战胜疾病,争取旱日康复。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中的应用69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中的应用69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讨论研究对象是我院90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

对照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的口腔护理,实验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的放射性口腔炎严重程度。

结果两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3级、4级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率为22.22%,较对照组66.67%低,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临床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放射性口腔炎严重程度,值得在临床上使用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临床应用效果;严重程度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在鼻咽腔顶部和侧壁,在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属于较高的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有放射性口腔炎。

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口干、粘膜充血,片状白膜,严重者会出现胃纳下降、糜烂性溃烂等[1]。

由于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因为疼痛难以忍受,不再接受治疗。

因此,临床上,医护人员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时要制定更好的方案,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又要保证临床的治疗有效率[2]。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90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分两组进行护理,分别为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的口腔护理与调强放射治疗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治疗时的临床疗效,现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90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进行讨论研究,在我院治疗的时间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45例。

33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33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33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放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手段。

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是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常见的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46.0%~78.1%[1]。

轻者口腔黏膜出现充血水肿,表现为口干咽痛、吞咽不适等症状;重者口腔黏膜出现白膜反应、溃疡和渗血。

甚至被迫终止治疗,导致治疗失败。

因此做好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鼻咽癌患者33例, 20名男性13名女性。

年龄22-76岁,平均49岁。

放疗过程中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反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评价标准[2]。

0级:无红肿、疼痛,无吞咽困难;1级:红肿、疼痛,轻度吞咽困难,能进固体食物;2级:斑点状黏膜炎(<1/2面积),中度疼痛,中度吞咽困难,能进流食或软食;3级:片状黏膜炎占照射区面积50%,重度疼痛,重度吞咽困难,仅能进流食;4级:片状黏膜炎占照射区面积50%以上,有出血和坏死,需要停止放疗以及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

其中口腔黏膜炎1级16例、2级11例、3级5例、4级1例。

1.2 方法放疗:全部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放疗,放射源为6~8MV光子线和8~12MeV电子射线,放疗技术为常规放疗或调强放疗。

剂量为66~70Gy。

2 护理2.1 对症处理2.1.1 含漱法饭后和睡前用0.03%呋喃西林和5%碳酸氢钠溶液交替含漱,可有效防治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及真菌的感染,5%碳酸氢钠溶液每日分数次漱口还可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同时伴口臭或口腔出血可给予1%~3%过氧化氢溶液交替漱口。

根据口腔pH值范围选择5%碳酸氢钠液药物漱口,通过矫正口腔pH值能改变口腔内环境,有更好的针对性。

2.1.2 局部直接用药金因肽是一种多肽类细胞生长因子,它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激活多种生化酶,促进细胞DNA、RNA和羟脯氨酸的合成,调节细胞蛋白质合成、转换以及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成和上皮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式分析

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式分析

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式分析【摘要】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采用放疗来治疗。

放疗会引起口腔黏膜反应,包括口腔干燥、溃疡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观察及护理方式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情况。

口腔黏膜反应的表现多样,而鼻咽癌放疗后的特点在于症状较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

护理方式包括口腔清洁护理、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等,其中口腔清洁护理是重点。

结论指出了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重点和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同时提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建议,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反应、护理、口腔清洁、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生活质量、护理重点、注意事项、临床护理。

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咽腔黏膜。

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多见于中老年人。

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的过程中,口腔黏膜反应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口腔黏膜反应是指放疗对口腔黏膜组织产生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可能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红肿、溃疡、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且症状较为严重。

对于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口腔清洁护理、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等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口腔黏膜反应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特别关注鼻咽癌患者的口腔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黏膜反应,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过程中,护士还可以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和困难。

1.2 病情影响及治疗方式鼻咽癌是指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东南亚地区。

该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鼻咽癌患者常常经历放疗来治疗疾病,但放疗会引起口腔黏膜反应,包括口腔炎、干燥、溃疡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患者舒适 , 维持 I : 3 腔正常 p } 1 值, 抑 制 细 菌生 长 、 繁 殖 。每 次 进食 后 用 温 盐 水 漱
4 5 0 0 0 8河 南省 肿瘤医院 ( 郑州)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6 1 4 x . 2 0 1 3 .
黏膜护理体会 简述 如下 。 资料与方 法
口, 并 告知患者每天饮水 3 0 0 0 m l 。 放疗 中的护 理 : ① 饮食 护理 : 合 理 的 膳食能增加 机体 对放疗 的耐 受力 和免 疫
方法 : 5 0 0 ml 温 开水 + 食 用盐 3~4 g ( 约小
半匙 ) 即可 。每次含漱 至少 要有 1分钟 。 同时 , 用鼓颊 和 吸吮 交替 动 作漱 1 3 1—2 分钟 , 以清 除松 动 的牙 垢。并 做 张 口运
论: 根 据 不 同反 应 选 择 合 理 口 腔 护 理 方
发口 腔 溃疡。③放疗知识宣教 : 在做入院
宣教时 向患 者说 明治 疗 中可能 出现 的不
化管 的 消毒 J 。使 用 黏 膜保 护 药 物 , 如
维生素 B : 水 剂、 康 复新 液等 , 餐 后、 睡前 卧床 口服 , 尽量使 药 物在 口腔 内多停 留, 促进 口腔黏膜恢复 。
炎反 应 轻 重 分 度 , 给 予 相 应 的护 理 措 施 。 结果 : 患 者 口腔 黏 膜 发 生 程 度 :I度 5 2
例、 Ⅱ度 3 0例 、 Ⅲ度 2 6例、 Ⅳ1 8例 。 结
温或凉为宜 , 戒 烟酒及辛 辣 、 腌制 、 油炸食
品; 避免过热 、 过 冷、 过甜 、 过酸 、 过咸 及粗 糙食物 , 减少 对 口腔黏膜 的刺 激 , 以免 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咽癌并发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方法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鼻咽癌并发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20例鼻咽癌并发放射性口腔炎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根据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采取对症处理的方法。

结果:20例鼻咽癌并发放射性口腔炎的患者,全部治愈。

结论:通过恰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治疗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并发的放射性口腔炎,保证鼻咽癌治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7-0172-02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nursing of inflammation of radioactive oral cavityLi Yufeng,Li Xiaolan.【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iv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nursing method of inflammation of radioactive oral cavity.Methods Twenty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of inflammation of radioactive oral cavity, strengthen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diet guidance an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inflammation of radioactive oral mucosa to suit the processing method.Results 20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radioactive stomatitis,all cured.Conclusion through proper treatment and nursing measures,can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received radiotherapy concurrent radioactive stomatitis,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of treat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Key words】Nasopharyngeal carcinoma;Radioactive stomatitis;Nursing ;目前最有效的根治性治疗鼻咽癌的手段为放射治疗[1]。

常6~7周的常规分割方案(60~70Gy,30~35次)可在疗程开始后的2周出现口腔黏膜黏膜红斑及斑片状的黏膜炎。

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口腔黏膜损伤逐渐加重,其发生率多大40%~100%[2]。

可见放射性口腔炎是头颈部肿瘤放疗最常见的放射反应[3]。

一旦发生放射性口腔炎,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导致营养的缺乏,机体抵抗力降低,而且还会影响放疗计划的顺利进行。

如何有效地治疗护理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对于提高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例鼻咽癌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29~65岁,均经术后病例诊断为未分化非角化性癌。

均采用6MVX线照射,照射方法为5次/周,1次/日,每次放疗剂量2Gy,总疗程6~7周。

患者放疗2周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粘膜反应甚至溃疡,溃疡部位分别在两侧颊部、软颚、舌的腹面和侧缘、口底及咽部,溃疡面积最大1.5cm×2.0cm,溃疡面积最小0.2cm×0.3cm,溃疡最多者6处,最少者1处。

根据美国放疗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将黏膜放射毒性反映分为Ⅳ级[4]。

Ⅰ级为口腔黏膜充血,唾液分泌减少,轻度口干,稍有疼痛、进食减少;Ⅱ级为片状黏膜炎,有小片的伪膜,明显充血,咽部灼热疼痛,能进半流或流质;Ⅲ级为融合的纤维性黏膜炎,可伴中度疼痛,发热;Ⅳ级为溃疡、出血、坏死。

2.护理措施2.1 心理护理肿瘤患者心理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因为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随着肿瘤病情的变化,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常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最明显的是不能进食造成的挫折感[5]。

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耐心讲解放疗具体步骤、副反应及其处理,放疗可致口腔炎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口腔炎的发生,强调保持口腔清洁、卫生的重要性,正确选用合适的漱口液漱口,有针对性做好阶段性健康教育。

通过进行床边护理、健康宣教小讲课、召开公休座谈会,增加护~患、患~患之间交流的机会,介绍成功病例,以及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和仪器设备。

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恐惧心理,从而顺利地完成治疗。

2.2 预防性护理2.2.1放疗前告知放疗前做好解释工作,指导患者去牙科拔出龋齿,摘掉义齿,治疗牙周疾患,以清除口腔感染病灶,如需拔牙一般要求在放疗前1~2周内完成。

如有严重的齿龈炎,要积极对症处理,避免诱发放疗并发症。

2.2.2放疗期间口腔护理放疗期间注意口腔卫生,研究表明[6]口腔部菌群易引起放疗所致黏膜炎的产生,因此对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进行口腔消毒相关知识和技能指导。

餐前餐后睡前均漱口,清除残渣,预防感染和龋齿的发生。

每日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建议用含氟牙膏。

指导患者进行张口运动、叩齿运动、鼓腮运动、鼓水运动、支撑运动,使口腔皱壁充分接触新鲜空气,从而破坏口腔厌氧菌的生长环境,防止口腔感染,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

2.2.3饮食护理在治疗前要向患者讲解饮食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搭配合理,不要盲目忌口,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多吃煮、炖、蒸等易消化食物。

避免食用过热、过冷、辛辣或过硬而粗糙等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禁忌烟酒。

对那些通过固体食物不能维持能量需要的患者,可给予高营养密度的流质。

不能经口补充者,首选肠内营养支持途径。

监测肝肾功能,及时调整蛋白质比例。

如出现肾功能损伤应减少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量;肝功能障碍则减少动物蛋白质,适当增加大豆蛋白质;肺纤维化时应适当减少主食摄入量。

科学合理的营养饮食可促进组织修复,提高治疗效果。

放疗刚开始的7~10天内,饮食应清淡,尽量避免酸、甜等增加唾液分泌的食物,减少唾液分泌,减轻腮腺急性反应症状。

腹泻患者给予少渣、低纤维饮食,避免产气食品如豆类、牛奶、碳酸类饮料。

注意水分及电解质的补充,并多选择含钾量高的食物,如蔬菜汤、橘子汁、西红柿汁等。

鼓励患者摄入足够的水,每天饮水大于2500ml,以增加尿量,促进因放疗所致肿瘤细胞大量破裂,死亡而释放出的毒素排出体外减轻全身放疗反应。

身边常备一个水杯,经常湿润一下口唇。

2.3 对症处理2.3.1 Ⅰ级口腔炎护理Ⅰ级口腔炎避免进食过热、过硬及刺激性食品,建议进软食,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餐前餐后及睡前用淡盐水或朵贝尔漱口液漱口,每天至少十次以上;经常一小口一小口喝水,使口腔湿润增加舒适度。

2.3.2 Ⅱ级口腔炎护理Ⅱ级口腔炎除做好口腔清洁外,还可根据患者口腔pH 值选择适宜的漱口液,必要时做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

如pH<5.5易引起真菌感染,应用1%~4%碳酸氢钠或朵贝尔液漱口(偏碱);6.1<pH<7.1,应用1:5000的呋喃西林液漱口;pH>7.1易引起细菌感染,应用2%~3%硼酸液漱口。

口腔溃疡局部用药极为重要,用药前进行口腔清洁,去除口腔内残渣污物,观察黏膜颜色、性质,注意有无新的溃疡,溃疡的大小,再局部用药。

用洁悠神或贯新克喷于口腔;用制霉素甘油涂于溃疡或糜烂面,每天用药3~4次。

用0.9%生理盐水500ml+2%利多卡因20ml+地塞米松20mg+庆大霉素32万U或+贯新克12.5mg配好含漱,用法:每餐前30分钟饮用漱口水后需在口腔中包含5~10分钟,可以吞服少许,每日4~5次;可改善进食引起的疼痛症状,起到表面麻醉的效果,促进创面的愈合,也可适当应用镇痛药。

雾化吸入2次/d,20分钟/次,雾化吸入可以使口咽湿润舒适,可起到保护口咽黏膜、消炎止痛、促进溃疡的愈合作用。

可以每天2次口腔按摩操,口腔按摩能刺激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放疗引起的口干、保护口腔粘膜,进而降低口腔感染。

2.3.3 Ⅲ级口腔炎护理Ⅲ级口腔炎应用麻醉性漱口水或利多卡因喷雾,口腔自洁困难者,有护士完成口腔护理。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口腔局部用药同Ⅱ级黏膜反应,酌情应暂停放疗,积极支持治疗。

同时针对患者因进食减少,营养不足的状况,通过适当的静脉补充所需营养,必要时鼻饲。

注意观察体温变化,早期发现感染,对症治疗。

3.结果20例鼻咽癌并发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并发口腔黏膜反应,经上述护理措施,可以使放射性口腔炎延缓发生,通过口腔粘膜的观察,口腔黏充血消退,溃疡面减少或消失,疼痛减轻或消失。

3~7d内,20例症状缓解,能进普食。

4例溃疡面较大者,两周内逐渐愈合,饮食有半流质改为普食。

4.讨论鼻咽癌的发病率居我国各种恶性肿瘤的第八位。

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临床上对鼻咽癌的治疗以放射治疗为首选方法,而大剂量的放疗对口腔黏膜有直接的损伤作用,特别是同时接受化疗的患者,极易发生口腔黏膜反应[8]。

口腔黏膜的急性反应是限制鼻咽癌患者放疗剂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机制为放疗导致粘膜基底层干细胞快速凋亡,从而无足够的干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使得黏膜层正常细胞代谢死亡后即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黏膜红斑、斑片状黏膜炎、假性黏膜以及融合性黏膜炎等,患者可出现为口腔疼痛、发热、口腔黏膜分泌增多等症状。

黏膜上皮细胞比皮肤鳞状细胞对放射线敏感,因此黏膜放射反应开始的时间及高峰均比皮肤反应早,口腔黏膜炎在放射开始一周后逐渐出现,高峰在14~21天,通常放射停止后2~3周后自行愈合。

临床上有效预防和减轻口腔炎的发生关系到鼻咽癌治疗的成败。

本组病人通过以上的治疗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并发的放射性口腔炎。

因此在放射治疗中应注意预防和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口腔局部的免疫功能、卫生状况是重要因素[9]。

根据放射性口腔黏膜的反应,如何正确选择漱口水漱口具有重要意义,如庆大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对口腔中的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地塞米松有稳定细胞溶酶体膜的抗炎作用,可减轻多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反应,减少损伤;利多卡因是表面麻醉药,直接起止痛作用;贯新克内含有维生素B12有利于细胞损伤的修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