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模范先进事迹——农业科技工作者

合集下载

农业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事迹材料

农业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事迹材料

农业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事迹材料(2012年2月)冠县农业局相冠锋一、基本情况相冠锋,男,43岁,大学本科,农艺师。

1992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植物保护专业,并获学士学位。

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紧密团结全站人员,狠抓工作落实,工作定则干,干则成,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在干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来,20年如一日,认真履行职责,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甘为农业奉献,业务素质高、服务“三农”意识强,先后多次受到省农业厅和市农委的表彰和奖励,2009年1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2009年12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认证优秀检查员”,2010年12月被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全省三品一标先进个人”,2011年5月被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统计局联合评为“全省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多次被聊城市农委评为先进工作者。

获聊城市自然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12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佳绩。

二、2011年取得的主要成绩(一)开展农技推广指导服务参加了冠县农业科技讲师团,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课、开展技术咨询、印发农技资料等形式,及时为农民群众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累计培训农民5千人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0项,解决生产问题20余个;开展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在乡镇驻地举办有关小麦、玉米、花生高产培训会8场,在部分村庄举办现场培训会16场次,发表电视技术讲座2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万份。

(二)开展农业“三品”认证及监管。

1.积极组织农业“三品”认证年初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业“三品”认证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合作社积极申报。

内蒙最美先进科技工作者主要事迹

内蒙最美先进科技工作者主要事迹

内蒙最美先进科技工作者主要事迹内蒙古作为一个大型农牧业省份,长期以来人们印象中的内蒙古总是草原、奶制品、锅庄舞等。

但你知道吗?内蒙古也孕育了众多先进科技工作者,他们勤奋刻苦、敢为人先,为民族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内蒙古最美先进科技工作者的主要事迹。

一、胡瑞忠:开创草原机械化新时代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三次获全国技术创新大赛金奖得主的胡瑞忠,他是内蒙古70后中很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毕业于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回到内蒙古后开创了自己的机械制造公司,一直致力于农业机械化的研发与制造。

胡瑞忠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在草原上推出了一系列适合草原牧区的新型农业机械,如牧草青贮机、草坪翻晒机、开沟机、刨草机等。

在他的带领下,该公司的产品在全国市场中获得了很高的口碑与市场占有率,成为了内蒙古机械制造行业的标杆之一。

二、王孝庆:牧区医疗卫生改革的奠基人王孝庆,鄂汉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草原上从事卫生工作,他始终关注和思考着草原少数民族群众的医疗卫生问题。

在他的努力下,牧区医疗卫生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他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推动了多项牧区医疗卫生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

王孝庆带领团队开展了“防治病媒昆虫行动”、“推广中药治疗肝硬化行动”等一系列健康教育,通过先进的医学技术和专业的培训,帮助草原民众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凭借自身敬业的精神和医疗实践的成就,王孝庆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民族干部、全国卫生健康事业先进个人、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三、程伟:建造内蒙古第一艘万吨级货轮程伟是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货轮的建造者,他的事迹在内蒙古以及国内航运界都备受瞩目。

程伟在造船领域从业二十多年,一直致力于船舶设计与制造。

他拥有独特的技术造诣和娴熟的工艺技能,对船舶的每一个细节都极为关注。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程伟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他精心组织船舶各部门合作,保证了生产和质量的同时,将企业社会责任和人道精神落到实处。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名人例子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名人例子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典范。

作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农业科学研究,致力于提高水稻产量,帮助中国以及世界许多地方解决粮食问题。

袁隆平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特别是对农业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从事农业科研工作,这一选择就决定了他一生的方向。

他始终坚守在科研最前线,无论风吹雨打,还是烈日炎炎,他都在田间地头,研究水稻的生长规律,尝试各种可能的杂交组合。

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经过无数次试验和失败后,他终于成功地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使水稻产量大幅提高。

他的这项成就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帮助许多地方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

袁隆平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他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继续投身于科研工作。

他说过:“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是他对自己职责的理解和坚守,也是他对社会的无私奉献。

袁隆平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

他的一生都在追求一个目标,那就是让更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无私奉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们致力于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为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农技人员先进事迹的材料,旨在表彰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专业能力。

二、事迹材料(一)生产一线无私奉献农技人员高先生,自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成为该站技术骨干。

他始终坚守在农田一线,尽心尽力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去年春季,当地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病虫害,威胁到农民的收成。

高先生利用自身丰富的科研经验,组织了技术人员深入农田调查,准确判断了病虫害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并提出了详细的防治方案。

他不仅亲自上田示范,还耐心指导农民如何正确使用农药,并及时向农民提供必要的防治技术培训。

经过他的努力,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农民的产量明显增加。

在高先生的带领下,该技术推广站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现场技术指导。

他们从不计较辛苦和付出,只为了农民能够得到更好的收益。

高先生经常加班加点,与农民商讨技术问题。

无论是大夏天的酷暑、还是严寒的冬天,他总是迅速出现在农田一线,传授农业技术,并耐心解答农民的疑问。

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度责任感赢得了农民的称赞和尊重。

(二)科研成果显著农技人员李女士,是一位拥有多年科研经验的专家。

她主要从事作物育种工作,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李女士多次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在作物抗病性和产量方面做出了重要突破。

她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抗逆的作物品种,抗病能力远超普通品种,同时产量也明显提高。

这一成果不仅为农民种植增加了可靠的品种选择,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除了科研成果,李女士还注重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她积极参与农技推广工作,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落地。

她通过举办培训班、撰写技术手册等方式,向广大农民普及和推广新品种的种植技术。

经过她的努力,该地区的农民种植抗病品种的数量大幅增加,产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农业技术人员先进事迹

农业技术人员先进事迹

农业技术人员先进事迹农业技术人员先进事迹标题:农业技术人员先进事迹丹心一片献“三农”殚精竭虑解民忧——记共产党员衢江区高级农艺师胡水泉“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时刻想着群众、关心群众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职责。

”在衢江农村,提起胡水泉,农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专家朋友”。

他常常穿梭于田间地头,传技术,忙指导,带领衢江农民走上科技兴农的富裕之路。

敬事业重实干当好领头雁“胡水泉是个工作踏实、勤奋好学、作风正派、开拓创新的好党员。

像他这样科班出身,能安心扎根,干出了一番成绩者,堪称楷模。

”对胡水泉,衢江区农业局长江永华赞誉有加。

自1976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后,他始终坚守植检岗位,十几年的工作经历造就了他过硬的业务能力。

1993年前,衢江区(原衢县)植检力量薄弱,只有2名干部,基层没有配备特约植检员,十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1993年被提拔为植检站站长后,在他的提议下,植检队伍得以发展壮大。

目前该站配有植检干部5名、职工2名,各乡镇、村配备特约植检员67名,一跃成为全省县级技术力量最强的植检站。

队伍壮大后,他又从抓植检队伍的建设入手,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管理相结合,抓好内部管理,健全制度,造就了一支技术精良、服务优质的植物检疫队伍。

在他的带领下,植检站屡获殊荣,个人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

该站自1994年以来,多次被衢县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1992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工作者;1992年、1999年和201X年先后三次被浙江省农业厅授予“全省植物检疫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93年来连续多次被局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96年被衢州市委授予衢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柑桔黄龙病简称“两黄”,都是危害严重、危险性极大的植物有害生物,做好防范工作意义重大。

201X年,杜泽镇首次发现柑桔木虱。

201X年,胡水泉马上在杜泽、安仁、全旺等地设立三个监测点,初步掌握柑桔木虱本地一年发生不完整的4代,并发动桔农开展科学防治,201X年桔园监测结果显示,柑桔木虱已在衢江大地绝迹。

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材料(常用5篇)

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材料(常用5篇)

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材料(常用5篇)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材料1,男,哈萨克族,19某某年12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吉木乃镇沙尔乌楞村护边员。

作为义务护边员,马合沙提斯拉木24年来无怨无悔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累计巡逻26万余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1倍多,用生命护卫着祖国的安宁。

吉木乃县萨尔乌楞村离边境线不到100米,被称为“中哈边境第一村”,马合沙提斯拉木从小在这里长大。

19某某年,他从部队复员,当起了义务护边员。

马合沙提负责巡视的是中哈边境68至71号四个界碑间15公里的边境线。

从小跟随父亲巡边的他,对边境线上的每个土坑、每条水沟,甚至每块石头,都一一记在心里。

巡边时,马鞭子、望远镜、红油漆等都是他随身携带的物品。

看到铁丝网破损了,他就会用钳子修一修;发现界碑上的字褪色了,他就会用油漆把“中国”二字和界碑号描清晰;看到界碑脏了,他就会用干净的抹布认真地擦了又擦。

1996年8月25日,马合沙提和父亲斯拉木骑马一同去边境线巡逻,发现沙依汗山方向浓烟滚滚,父子俩随即向边防部门和当地政府汇报。

吉木乃县军警兵民1300余人经过三天三夜奋战,终于将长达20多公里的'火龙扑灭。

20某某年4月9日,吉木乃县遭遇60年不遇特大雪灾。

马合沙提巡边时发现,哈萨克斯坦方70号界碑被雪水冲积的沙石掩埋,立即报告边防会晤站。

哈方很快安排专人对70号界碑进行清理,并向我方表示诚挚谢意。

20某某年冬天,大雪把萨尔乌楞村盖得严严实实。

看着关节炎发作、连上马都困难的马合沙提斯拉木又要出门巡边,他的妻子阿依肯古丽劝他别去了。

可话言刚落,马合沙提已经骑着马走远。

在巡边返回的路上,马合沙提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昏了过去,醒来已是凌晨3点,几乎冻僵的他强忍着伤痛,艰难地牵着马向家走去。

看到一瘸一拐、已经冻得说不出话的丈夫时,在路边等了几个钟头的妻子抱着丈夫放声大哭:“你咋才回来,你这样干不要命了吗!”从那以后,只要马合沙提出门,妻子总会给他准备好干粮、热水。

2023年农村科技基层干部事迹材料

2023年农村科技基层干部事迹材料

2023年农村科技基层干部事迹材料农村科技基层干部是在农村从事科技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贡献推动着农村科技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以下是一位农村科技基层干部在2023年的事迹。

这位基层干部名叫李明,是某县农技站的一名科技员,他以其敬业、扎实和创新的工作作风,成为农民的“科技官”,在农技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推进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李明在2023年积极推动农村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

他通过调研和实地考察,确定了农村科技示范基地的选址,确保了基地的便利性和示范效果。

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基地的规划设计和农业科技项目的选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开展科技培训和指导服务李明深入农村,走进农户,开展科技培训和指导服务。

他通过组织农技讲座、组织示范田采摘活动等形式,向农民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教授科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在李明的指导下,农民学会了科学施肥、科学排水、科学测土等基本农业技术,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产量。

三、推广农业科技项目李明积极推广新的农业科技项目。

他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通过组织示范田和实地观摩等方式,将新的农业科技项目介绍给农民,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在他的帮助下,农民采用了新的农业机械和设备,开展了高效的农业生产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四、组织农业科技交流和合作李明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交流和合作,促进农村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他组织农户参加各类农业科技展览和交流会,为他们提供展示农产品和了解新农业科技的平台。

此外,他还积极与各级政府和农业企业合作,引进农业科技项目和资金,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撑。

通过李明的辛勤工作,2023年某县的农业科技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村民们不仅在技术层面上有了进步,而且在收入上也有了明显提高。

许多农民通过学习和采用农业科技知识,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

总之,李明这位农村科技基层干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在2023年为农技工作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及事迹材料

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及事迹材料

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及事迹材料以下是一些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及其事迹的材料:1. 钟扬明:钟扬明是中国农业科技的先锋人物之一。

他在农业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系列的农业科技项目,包括高效水稻栽培技术、优质玉米品种选育等。

这些科技的应用使得农民的产量和收入都大幅度提高。

2. 罗纳德·华茂斯:罗纳德·华茂斯是一位美国农业科学家,他以其在作物育种和转基因技术领域的研究而闻名。

他带领团队开发了多种抗虫害和抗逆性强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如抗虫玉米和抗逆水稻。

这些转基因作物不仅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诺曼·博朗:诺曼·博朗是一位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物生理学和种子科学方面。

他通过研究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提出了一系列的农业管理技术和种植方法,如精准施肥、适宜播种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4. 卡洛斯·普鲁韦穆伊: 卡洛斯·普鲁韦穆伊是哥伦比亚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

他致力于解决农业领域的问题,特别关注小农户的可持续发展。

他研究了多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如咖啡、可可和香蕉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农业创新方法。

他的工作使得哥伦比亚的小农户能够提高收入,并且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贡献。

这些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们通过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方法,为农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减少了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保护了环境并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岗敬业模范先进事迹——农业科技工
作者
**在农业战线工作了30年,他坚持深入“三农”第一线调查研究,推广实用农业技术,为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痴情三农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是个“痴人”。

无论外出开会还是下乡,都带着笔记本,遇到什么农情事情都汇
集下来。

遇上什么事情及时解决。

一次下乡经过**镇南,发现路边生长着外来生物黄顶菊,他赶紧让司机停车下车查看,仔细观察,确定是黄顶菊后,赶紧到镇政府通报情况,赶紧组织人员铲除,及时控制了有害物中的蔓延。

他将自己的手机电话开通成农情电话,群众有疑难问题电话解答,接受群众电话咨询XX余次,手机成了农技110。

棉花生长期间,西木左村的干部群众需要棉花管理新技术,群众白天各忙各的,他决定夜晚给群众培训,虽然正值星期天,他还是及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那天从晚8点一直讲到10点半,听讲的群众达300多人。

XX年4月初,一场倒春寒袭击了我市的大部分麦田,不少村的群众打电话询问受灾原因和补救措施,经过现场观察,确定了低温是造成小麦干尖,黄苗的主要原
因,他及时提出了补救措施,打印了上万份技术资料,发放到广大群众手中,保证了小麦丰产丰收。

XX年7月傍晚,一场冰雹袭击了**乡的几个村庄,接到消息后,就和市乡干部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受灾村庄,查看受灾现场,分析灾情,现场对100多名群众讲解了棉花、花生等作物的灾后管理措施,稳定了民心,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几年来,**每年下乡时间达200天以上,室内培训40多次,现场培训30多次,直接培训群众8000多人次,足迹遍及400多村,被称为**农情活地图,两次被评为**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XX年被评为**市专家服务明星,XX年被全国计生协会评为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志愿者,XX年评为**市科技拨尖人才。

二、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农技推广的新途径
面对近几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断减少,而农民群众对农业科学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新途径,一是与种子经营部门共同进行技术培训,通过田间调查,试验示范,分析对比,确定适合我市种植推广的新品种,新措施。

近年来,先后筛选出了小麦品种良星99,石麦12、14、15,观35,师栾02-1,玉米品种有先玉335,中科11,浚单20,棉花品种希普1号,希曾802和杂交棉98-1等一批新品种,对提高我市农业产量起到了巨大作用。

积极开展科技攻关,为社会创造财富。

在大冯营付家庄
和太古庄高赵圈村,主持“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市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技术工作,推广配方施肥,科学管理。

其中生物防制玉米钻心虫,田间放赤眼蜂,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污染,减轻了危害。

经**省专家组鉴定,高赵圈村3000亩小麦、玉米两季亩产突破1000公斤,小麦最高单产610公斤,玉米最高单产700公斤。

根据雨水多的状况,提出提前预防玉米褐斑病,在褐斑病大发生的年份,控制了病害发生。

经专家委员会评审,该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三、淡泊名利,恪守职业道德
三十年的工作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广大公认的“农业专家”,对广大农民群众的疑难问题他从不推辞,有求必答,而对一些许以丰厚报酬的农资销售商的推销请求,他却从不应承。

XX年在得朝村培训后,为免受假农药之苦,老百姓请他帮忙选购农药,他爽快答应,在农资市场走了七八家,帮农民买到了称心的农药。

**累计推广优质小麦、玉米245万亩,直接增收17亿多元,节支5418万元,XX年推广两晚节水增产技术50多万亩,直接增收5000多万元,节支XX多万元,同时与省内外12家科研单位有直接联系,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水平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