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处理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汽车尾气治理技术及设备研究与应用

汽车尾气治理技术及设备研究与应用

汽车尾气治理技术及设备研究与应用作为现代化工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行业的发展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汽车尾气的治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这不仅是关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同时也影响着大众的生活质量。

如何有效地治理汽车尾气,保障环境和公众健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汽车尾气治理技术及设备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为大众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汽车尾气的环境影响汽车排放废气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之一。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氢气、氮气、硫化氢等成分,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据统计,每年因汽车废气导致的疾病和死亡人数高达数万。

特别是城市交通拥堵,汽车尾气的浓度更是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因此,治理汽车尾气对于降低环境污染影响,保护公众健康,意义重大。

二、汽车尾气的治理技术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将废气转化为电能,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可靠、环保等优点。

同时,SOFC的运行过程会产生高温,有利于去除废气中的污染物质。

目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应用范围较为局限,但是其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技术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2. 尾气再循环技术(EGR)尾气再循环技术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汽车尾气治理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将一部分含氧率较低的废气送回发动机内燃烧,从而减少排放物质的输出。

但是,EGR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造成干扰,同时需要一定的强制压力才能实现。

3. 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回收装置主要是将废气中的热量以一定的方式回收利用,从而达到治理尾气的目的。

例如,目前早期的能量回收技术主要是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回收废气中的热量,运用至车辆的加热或制冷等功能。

三、汽车尾气治理设备1. 三元催化器三元催化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尾气治理设备。

它通过将废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转化为无害气体的方式,实现了对排放物的去除。

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1

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1

国1
国2
国3
国4
在生产车型
+ OBD (其他轻型车) + OBD (M1类汽油车)
适用车型:M1类乘员不多于6人且总重不大于2.5吨的乘用车; M1, M2 及N1类,总车重不超过3.5吨的轻型车
中国机动车排放法规的实施 – 北京
新上牌车辆
汽油车
(2005.12.30前列入排放目录的车型)
不带 OBD
重型车用内燃机污染物排放法规
• GB17691-1999《压燃式发动 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污染物 限值及测试方法》
• GB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 机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量方法》
• 最新颁布了GB17691-2005 •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
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 国Ⅲ、Ⅳ、Ⅴ阶段)
上海 国1
计划
国2
国3
国4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5 06 207 208 209 210 2011 2012
国1
国2 国3
国3
国4
广州
待审批中
09/2006 + OBD
计划
深圳
199 9
200 0
200 1
200 2
200 3
200 4
2氮氧化物之中有一种毒性很强的红棕色气 体二氧化氮, 中毒的症状是发生水肿。
• 一氧化氮排入大气后会逐渐转变为二氧化 氮。高浓度的一氧化氮能引起中枢神经的 瘫痪及痉挛。二氧化氮引起闭塞纤维性支 气管炎等。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在阳光充足 的午前2小时和午后2小时容易发生光化学 反应,产生的臭氧和PAN等对人体产生的危 害更大。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汽车尾气的研究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汽车尾气的研究
[11]
该协同净化技术是低温等离子技术与La0.8K0.2CoO3催 化剂技术的具体结合[12],是在DBD反应器之后连接催化 剂为La0.8K0.2CoO的催化反应器,在该技术中,DBD反应 器主要用于去除柴油机尾气排放中的颗粒物,而催化剂 为La0.8K0.2CoO的催化反应器则更侧重于去除氮氧化物, 通过等离子/催化实验结果得出,二者结合的反应系统 要明显好于单一系统的净化结果,这是由于等离子体辅 助催化效果使得部分NO处于活性状态,改变了NO和颗 粒物的化学吸附性能,因此二者的协同作用可提高颗粒 物的燃烧效率和NOx的转化效率。
4 结语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于发动机尾气中的颗粒物、碳 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净化效果很明显,在结合现有的 不同催化技术之后能够实现极佳的净化效果,同时,该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还能处理烟气和其他有机废气,因而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下,有 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培陵.汽车发动机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 龚金科.汽车排放污染及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姜德炜,蔡忆昔,王军,等.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转化NO的数值模拟 [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0,39(2):22-25. [4] 吕保和,蔡亿昔,马利,等.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的试验 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0,31(2):23-26. [5] 司向云,袁印,张艳山,等.低温等离子体降低柴油机NOX的研究[J].机械管理 开发,2010,25(4):75-76. [6] 王春安,闫俊虎.新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 报,2010,1:23-25. [7] Orlandini I,Riedel U. Chemical kinetics of NO removal by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J].Journal of Physics D:Applied Physics,2000,33:24672474. [8] Harano A, Imaizumi Y, Sadakata M. Novel surface discharge NOX removal thchnique[J].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Japan, 1998, 31 (5) : 694-699. [9] Fujiwara T K. Multipoint barrier discharge process for removal of NOX from diesel engine exhaust[J].plasma science,IEEE Transactions Miessner H,Francke K P,Rudolph R,et al.NOX removal in excess oxygen by plasma enhanced selective catalyric reduction,Catalysis Today, 2002,75:325-330. 文,2006. 究进展(一) [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3):81-84. [11] 侯岩峰.催化技术与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柴油机净化的研究[D].硕士论 [12] 冯长根,张江山,王亚军.钙钦矿型复合氧化物用于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的研

浅谈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技术

浅谈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技术

浅谈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技术摘要:本文阐述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在不断增加,排放的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针对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和危害进行了分析论述,并说明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尾气治理;新能源;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引言热机的问世使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空前的变化,是现代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内燃机以其轻便、性能优越和对燃料的高效利用,逐步淘汰了笨重的蒸汽机。

随着工业脚步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方便。

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也成为了一个天文数字,不仅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也影响了人体的健康和危害了生态环境。

研究解决和治理汽车尾气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

1主要污染物及生成1.1一氧化碳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主要是由于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

对于汽车发动机而言,氧气不足导致的燃烧不充分,主要是由于空燃比低于标准值14.7,油气混合物浓度过高造成的;当空燃比高于14.7时,理论上油气混合物能够完全燃烧,但由于混合物不均匀或不同地区空气的含氧量的差异,仍会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产生;再有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也时刻在发生变化,也会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50倍,因而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不能充分与氧气结合,人体就会由于缺氧而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能昏迷,甚至死亡。

1.2碳氢化合物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也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热机工作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会产生这种有害气体。

第一,发动机刚刚启动时,特别是冬天气温低,气缸内壁会附着一层难以燃烧的燃料混合物,其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较高,在活塞的往复运动过程中,随尾气排放到大气中。

汽车尾气处理(小论文)

汽车尾气处理(小论文)

汽车尾气处理(小论文)F1115002 5111509040 周于聪【摘要】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尾气的催化转化是目前处理尾气污染的主要手段。

本文简述了尾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尾气催化转化的主要过程及其反应方程式,并通过简要计算证明其可行性和温度等相关数据,简单介绍了目前比较广泛使用的催化剂及其今后的一些发展方向。

【关键词】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催化剂,尾气处理反应式,尾气处理温度【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的购买量和使用量快速增长,与之而来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也愈来愈严重,寻找高效可行的尾气处理技术变得越来越急切。

一、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汽车尾气中含有因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 X)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硫(SO2)和铅化合物等,这些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对人体及环境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氧化碳(CO)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H b)的亲和力明显高于氧气(O2),一旦人体吸入较大量的CO,因发生如下反应:H b O2+CO↔H b CO+O2,导致人体缺氧,危及生命。

碳氢化合物(HC)本身即具有致癌作用,且会强烈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在空气中易与氮氧化物(NO X)在太阳光下产生光化学烟雾,造成大气污染,严重时甚至可以使人麻痹中毒。

氮氧化物(NO X)主要是NO和NO2,其中高浓度的NO能引起中枢神经瘫痪及痉挛, NO2能引起人体中毒,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之一。

倘若汽车尾气不及时有效的处理其严重生态影响和社会影响不堪设想,甚至会阻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汽车尾气的排放现状据最新的环境保护部报告显示[1]:2009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5143.3万吨,其中一氧化碳(CO)4018.8万吨,碳氢化合物(HC)482.2万吨,氮氧化物(NOx)583.3万吨,颗粒物(PM)59.0万吨。

汽车是机动车污染物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CO和HC超过70%,NOx和PM超过90%。

第二章 研究与实践 了解汽车尾气的治理

第二章 研究与实践 了解汽车尾气的治理

研究与实践了解汽车尾气的治理研究目的汽车等交通工具为出行、物流带来了舒适和方便。

然而,燃油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

通过本活动,认识反应条件的选择与优化在治理汽车尾气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自觉遵守法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责任。

阅读材料(1)认识尾气的成分及其危害。

①以汽油的成分之一——辛烷(C8H18) 为例,分析空气燃油比、温度等因素对燃烧及其尾气排放的影响。

影响汽油发动机排放的最主要因素是混合气的空燃比,理论上一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时需要14.7公斤的空气。

这种空气和燃料的比例称为化学当量比。

空燃比小于化学当量比时供给浓混合气,此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大,但燃烧不完全,生成的CO、HC(碳氢化合物)多;当混合气略大于化学当量比时,燃烧效率最高,燃油消耗量低,但生成的NO x也最多。

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应保持在80~90 ℃范围内,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对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进气温度高,使发动机实际进气量减少,发动机的动力性下降,有害排放增加;发动机温度过低时,传热温度加大,热损失将增多,耗油率增加。

此外,还容易使燃烧中的酸根和水蒸气结合成酸类物质,使气缸腐蚀磨损增加,汽油雾化蒸发不良,进而使燃烧形成的积炭和排放污染增加。

②查阅资料,了解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成因及危害。

汽车尾气最主要的危害是形成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它和大气中的其他成分结合就形成光化学烟雾。

其对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刺激眼睛,引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最高,它是燃油不能充分燃烧产生的。

它可经呼吸道进入肺泡,被血液吸收,与血红蛋白相结合,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削弱血液对人体组织的供氧量,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引起头痛等症状,重者窒息死亡。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气缸里的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生成的,它虽然含量较少,但毒性很大,其毒性是含硫氧化物的3倍。

汽车尾气除尘改造及脱硫脱硝工程技术方案

汽车尾气除尘改造及脱硫脱硝工程技术方案

汽车尾气除尘改造及脱硫脱硝工程技术方案1. 背景和简介随着交通工具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污染,特别是对PM2.5、NOx和SOx的排放占比最高。

因此,对汽车尾气进行治理和净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种汽车尾气除尘改造及脱硫脱硝工程技术方案。

2. 工程技术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车用颗粒物捕集器(DPF)车用颗粒物捕集器是一种用于捕集柴油车尾气颗粒物的设备,它能够减少柴油车尾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和可吸入细粒子(PM2.5)的排放。

它通过捕集发动机排出的微小颗粒和烟雾,使颗粒物尽可能地被吸存并连续地进行氧化反应,使其变为无害的CO2和H2O,有效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2.2 汽车尾气脱硫装置汽车尾气脱硫装置是一种能够将尾气中的二氧化硫(SO2)转化为二氧化硫(SO3)并与尾部喷嘴中的氨水剂相对应,形成硫酸铵(NH4)2SO4,并将其彻底从尾气中移除。

通过使用该装置可以有效降低尾气硫氧化物的含量。

2.3 汽车尾气脱硝装置汽车尾气脱硝装置是一种能够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氮气(N2)和水(H2O)的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还原剂作为催化剂,在加热的条件下,将NOx减少成为氮气和水。

通过使用该装置可以有效降低尾气的氮氧化物的含量。

3. 结论本文通过介绍一种汽车尾气除尘改造及脱硫脱硝工程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解决汽车尾气排放污染问题的途径。

具有简单易行、技术先进、治理完善、效果显著等优点。

该方案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汽车排放实验的实验报告

汽车排放实验的实验报告

汽车排放实验的实验报告汽车排放实验的实验报告一、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尾气排放。

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汽车排放进行实验研究,了解尾气排放的成分和影响因素,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车型的尾气排放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因素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汽车技术改进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尾气分析仪、不同型号的汽车。

2. 实验步骤:a. 将尾气分析仪安装在汽车尾部,并确保密封良好。

b. 启动汽车,使其在不同工况下运行,如低速行驶、高速行驶、急加速等。

c. 实时记录尾气分析仪的数据,包括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等成分的浓度。

d. 对不同车型进行多次实验,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不同车型的尾气排放成分通过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不同车型的尾气排放成分存在差异。

某型号小型轿车的尾气中NOx、CO和HC的浓度相对较低,而某型号SUV车辆的尾气中这些成分的浓度则较高。

这说明车型对尾气排放有一定的影响。

2. 不同工况下的尾气排放变化在不同工况下,尾气排放的成分也会有所变化。

急加速时,汽车燃烧更加充分,尾气中的CO和HC浓度会升高;而在高速行驶时,NOx的浓度相对较高。

这表明驾驶行为和工况对尾气排放有较大影响。

3. 尾气排放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产生重要影响。

NOx是大气中臭氧和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而CO和HC则是臭氧的前体物质。

因此,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雾霾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不同车型和工况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不同车型的尾气排放成分存在差异,而驾驶行为和工况也会对尾气排放产生影响。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需要通过技术改进和政策引导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级:
学号:
自考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尾气处理技术研究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设计(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江西科技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指导老师签名(手写):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随着汽车社会拥有率的大幅增加,汽车尾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也日益加重。

从全国来看汽车尾气污染分担率已经上升到了95%,年排放一氧化碳为3500万吨,碳氢化合物为500万吨,氮氧化合物为380万吨。

我国定期发布空气质量周报的30个城市的资料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的空气呈现中度、重度污染。

环保部门监测表明:大气中HC的96%,CO的86%,NO。

的56%来自机动车排放,北京、上海、广州等10余个城市已经出现最为严重的光化学烟雾的先兆。

上海1993--1994年监测结果表明:主要交通路口和路段大气中的CO平均浓度超标率达27%,最大超标倍数为2.1倍,NO平均浓度超标率为85%,最高日均浓度超标倍数达9倍;其他城市主要交通道路上大气污染物超标现象亦很严重,有资料表明,这些区域的汽车尾气污染都很严重。

而且,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的迅速增长,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都集中在大城市,而且车况差,都集中在大城市,原油质量低,单车的排污往往高出国外同类车的几倍,因此汽车尾气已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造成巨大的威胁。

汽车尾气处理刻不容缓,本文就汽车尾气成分进行分析,对国内外汽车尾气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并且列举了尾气处理技术改进建议,希望可以给汽车研究个人或者团体给予帮助。

关键词:汽车尾气处理:稀薄燃烧:三效催化剂: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