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读后感8篇
文学家刘鹗老残游记读后感范文

文学家刘鹗老残游记读后感范文毋庸置疑,清官者,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皆因人们拥戴清官、热爱清官。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老残游记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老残游记读后感1《老残游记》是一部颇具读书快感的小说。
薄薄一本小册子,二十来回篇目,读完之后仍有意犹未尽之感。
小说吸引读者之处,有的在情节,有的在语言,有的在环境氛围塑造,有的在作者独特的叙述方式。
而《老残游记》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则在人物的描述。
老残是一个浪迹江湖二十多年的老郎中,不图钱财也不沉溺于美色,没有什么特殊嗜好和梦想,仿佛人生的乐趣就仅有四处走走与看看。
当然,这样的身份,也是作者为了叙事需要而安排的。
不求钱财酒色,故能随遇而安;身有几样本事,走到哪里也都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交际广泛,便处处皆有故旧照应;和官场坚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既不为官场所累,又能在必要时借助政府的力量;性格温润平和,走南闯北“吃得开”,古道热肠却尽力而为,终不致成为晚清的愤青。
种种对主角身份的安排和描述,将一个洒脱自由的江湖人形象建立在了我们心中。
而同样的翠环这个主角也由作者之笔活跃于纸上。
翠环这个女子,也是有些意趣的,看她十三回里对于做诗的议论,一段警世真理,偏从天真混沌大字不识的妓女口中说出,别有一番大俗大雅的味道。
这样一个女子,若能调教出来,给铁兄作一风尘小侣,倒是好看。
只是老残似乎对她并不太上心,成婚后教她认字,大约也不很认真,所以翠环上泰山时仍是文盲或半文盲。
可是,翠环的好处在于天真烂漫,倘若一经刀斧变成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模样,只怕连本来那点味道也丢了。
老残和翠环这一段,很有“江湖味”。
“江湖”这个词,原是出于庄子的“相濡以沫,相嘘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
缘到了便在一齐,缘尽了便各自分头走。
翠环还多少有些恋恋难舍,老残却似不大在意,或许因为本就没有上心。
他们两人,不像夫妻,不像朋友,不像情侣,倒像是人生路上,搭伴走一程,同路便合,岔路便分,谁也不曾真对那个人动过情。
老残游记读后感

老残游记读后感(一)这本书是在暑假读的,其实,暑假花点时间读几篇比较故意思的名着是很不错的,我是在朋友的介绍下读了刘鹗写的《老残游记》,颇有收获。
文章虽有些难懂,但韵味十足。
先看看做者吧,作者的真名叫刘鹗,字铁云,清末江苏丹徒人,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却无意于以科举博取功名,懂得算学、医药、治河等实际学问。
在这些方面都有着作,有天算着作《勾股天元草》、《孤三角术》,治河着作《历代黄河变迁图考》等,金石着作《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泥封》等,诗歌创作《铁云诗存》。
《老残游记》其实是刘鹗的不经意之作,但是却有着极大的影响。
刘鹗在当时可以说思想比较先进的知识份子,更是一个实业家,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郁郁不得志,有过多次创业的计划,但最终都一一失败了,衷心于清政府的他由于当时的不惜有损主权以维护清廷腐朽统治的主张,被视为“汉奸”,最终流放新疆,在1909 年死于迪化(即今乌鲁木齐) ,作者的一辈子可以说是充满坎坷。
作为一个思想开明、勇于进取、具有富国救民热情的实业家,刘鹗的事业艰难坎坷,屡屡失败。
《老残游记》是他为中国的命运也为自己的命运而痛惜,希翼唤醒沉睡中的民众,补救残破的国家的“哭泣”之作。
其视角独特,着重揭露所谓“清官”之罪恶和所谓“好官”的昏庸,把批评的矛头直指封建政治的统治支柱,可谓切中要害。
不过更让我欣赏的是它的描写艺术,可谓是登峰造极,无论是景色描写、形象刻划,心理活动,还是气氛渲染,都突出了刘鹗文笔的举重若轻,清新朴素,情境逼真,气韵生动。
而且作者的语句都抛弃的旧的套语烂调,融入文章的都是新词,并真正的描写,因此我们在读这篇文章时会有独到的享受。
通读全书,你会惊叹刘鹗对于自己作品体裁定位的洒脱与随意。
正篇加续集短短二十九回,小说的身份屡屡变换。
一个世纪前的刘鹗宛然和一个世纪后的文学评论家们较上了劲:你说我是世情小说,我偏给你来个断案;你刚把我划进公案小说,我这里奇峰陡起,再掺和点神怪色采;你要开始讲神魔小说,我又谈情说爱起来……一套迷踪拳从头忽悠到底。
《老残游记》读后感

《老残游记》读后感《老残游记》读后感《老残游记》读后感1我们说老残确实是一个凡夫,从文章的开篇便勾勒出了老残生活的窘迫,同时也指出他的优势“为人颇不讨厌”。
这一句“不讨厌”却成了成佛做祖的基础。
生活窘迫却不急功近利,在江湖上摇铃行医却似闲游看景,除了贴补家用,有了钱也不挥霍,遇人急难时又是不惜倾囊奉献。
开篇梦游蓬莱,黑夜泛舟,人单力薄却力抗凶匪。
听闻酷吏玉贤行径,不觉拍案而起,立即谋划上书陈情。
白衣之身公堂上直面酷吏刚弼。
泰山上更出谋划策帮助尼寺。
充分显示了老残的侠客情怀。
当然老残却不莽撞,面对强人,也拿捏得体,不至自己于险境。
更是知人善任,利用白太守破冤案,压制刚弼。
利用捕快许亮兄弟,巧设金钱套擒拿贾二。
宫保要他来做官,他却悄悄离去。
开头文中说他写不了八股文章,可以知道他是不屑去写。
老残能写公文,会做诗。
他同书店老板的对话,知道五经四书他全然是通达的。
两处写到他读书的情景,一处读《八代诗集》,说明老残不好功名利禄,心境闲淡。
一处读《大圆觉经》,导致他最后飞升羽化。
《老残游记》读后感2泰山,号称五岳之首。
杜甫《望岳》诗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首诗,将泰山的雄壮、神气描摹尽致。
虽然未曾去过泰山,却对那里有着向往。
而高中时代的第一篇课文《雨中登泰山》,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当时我的语文老师郑学章先生讲授这篇课文时,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逐字逐句详细讲解。
这泰山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在老残眼里,又是怎样?不想,随老残行去,却全忘了那泰山之景,竟都将心思集中在“逸云”身上了。
甚至于那泰山脚下县长公子的恶劣行径,也成为逸云故事的辅助而已。
你道是怎样?原先,这泰山脚的一座“斗姥宫”中,藏了一个高人。
如果说《老残游记》中桃花扇访贤一节中,桃花山深处宅子中的女子谈论的是儒佛道三家思想之融合,那么,逸云乃是佛家之巅峰了。
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经历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老残游记读后感600字

老残游记读后感600字
【篇一:老残游记读后感】
《老残游记》中,写人写事的技巧并不高,但写景却是《红楼梦》、《水浒传》所不能及的,更不是《西游记》所能比的。
如书中关于大明湖的描写,令我印象深刻: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哪一株半株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
这是静,就是一幅画,是如此的和谐与安详,光是颜色的词儿,就有十一个,而绿色就有三个:苍翠、绿、碧。
苍劲的绿给人以无限岁月和历练的想象,一阵疾风吹来,树枝轻轻摇,正见树枝苍叶,晃出阵阵林涛,枝怒吼,风狂嚎,摇得苍叶上下翻,却不嬉笑。
翠柏与苍松相映,翠柏更富有活力,鲜艳的衣装而清雅,连袈裟都逊色几分,香客拜佛,也会偷窥春色。
碧绿如翡翠,耀眼闪人心,誓与皇家色一较高下,却不知深入凡世红尘中。
……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
低头看去,谁知那大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
老残游记读后感(15篇)

老残游记读后感(15篇)老残游记读后感第1篇:百无聊赖之中,一气看完了《老残游记》,记点文字,算是留个记号。
清末刘鹗的《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资料丰富,意蕴深邃,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刘鹗(1857――1909),安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江苏丹徒。
他留心欧美科学,期望国家富强,以往参与整治黄河和修建铁路的工作。
之后义和团事起,他贱卖太仓米来赈济灾民,被清廷逮捕,充军新疆而死。
《老残游记》全书共20回,作品经过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山东行医时的所见所闻,暴露了当时官场的丑闻。
在作品《自叙》中他说:“棋局已残,吾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他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社会“棋局已残”的现实,为了“补残”,作者从批判现实鲜为知的现象“清官尤可恨”入手,以挽救垂死的封建主义制度。
小说以老残(实即作者)的见闻为线索,描述了晚清各种社会现象,尤其是对于所谓的清官,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我认为他们实际上是酷吏。
小说结构比较松散,但有些片断写得相当成功。
并且《老残游记》的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韵味。
鲁迅说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作者写景的特点是自然、逼真,有鲜明的层次和色彩。
能够作为优美的散文来读。
我以为其文如能断章,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绝唱》自不必细说,另有申子平往见桃花山访刘仁甫时,路居玙姑处所闻所感也是极尽描摹功夫。
由于历史的局限,该部分有一些攻击义和团和辛亥革命党的议论,甚至还夹杂一些宣扬迷信的资料,我们能够对此予以鉴别和抛弃。
瑕不掩瑜,更价值处,该部分叙述在平阴境内居然有虎存焉,于我心旌不止,看来,是毁高手,更是居毁坏自然之大功。
记下绘形绘声之段,以资闲余细品:黄龙子移了两张小长几,摘下一张琴,一张瑟来。
玙姑也移了三张凳子,让子平坐了一张。
彼此调了一调弦,同黄龙各坐了一张凳子。
弦己调好,玙姑与黄龙商酌了两句,就弹起来了,初起可是轻挑漫剔,声响悠柔。
一段以后,散泛相错,其声清脆,两段以后,吟揉渐多。
老残游记读后感

老残游记读后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老残游记读后感老残游记读后感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老残游记》读书感悟作文范文10篇(2)

《老残游记》读书感悟作文范文10篇(2)《老残游记》读书感悟范文六无意中翻看《老残游记》,不想竟被吸引住了。
该书说的是一个江湖郎中铁补残云游四方的故事,从地上游至地府,一路记载了老残同志的所见、所闻、所思。
该书长于描写,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个地方。
一是写小玉说书,细节描写活灵活现,通过层层烘托的手法,引人入胜。
二是对趵突泉、泰山的描述,犹如亲临其境,让人有种特别想去当地游历的冲动。
三是对心理的描写,特别是写逸云倾慕三爷那段,把小女生陷入恋爱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
四是书中讲的3个新女性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2个具有林下之风的奇女子玙姑和逸云,均是出世得大道者,犹如云中仙子。
即便稍逊一个层次的环翠,也能从接触的“体面人”分析出人生百态,不能不叫人佩服。
该书名为游记,确实恰如其分。
老残同志生性豁达,又关心疾苦,所以兴之所至,笔则随至,以至于整本书我感觉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鲁迅先生将其称为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教科书上说它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揭露了清官的昏庸比贪官更甚。
这么说当然没错,但我总觉得书中对清官、酷吏和不谙世故读书人的危害揭露太过直接,让人看着不过瘾。
倒是书中只露过一次面的白太守,既有能力,又对官场的人情世故洞彻通透,令人印象深刻。
结合作者刘鹗的经历来看,我认为这本书是因他仕途不顺,借以抒怀寄志更准确些。
正是由于作者仕途不顺,他创造出老残这么一个游离于官场之外,而又能对官场有所影响的理想人物。
又由老残的所见所闻,描绘出理想的官员应该是什么样子。
刘鹗在自序中也说了:“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
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
”这本书正是抒发了他对人生、家国、社会、宗教的种.种感触和情怀。
说老残是理想人物,是因为现实中这种人物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老残的一席话,张宫保想纳为幕僚,各级官员对他大开方便之门。
我觉得,敢说和会做之间差了好远,仅仅是因为会说、善说就一路畅通,好像还差了点什么。
《老残游记》心得与感悟作文(优秀14篇)

《老残游记》心得与感悟作文(优秀1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normativ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老残游记》心得与感悟作文(优秀14篇)《老残游记》心得与感悟作文题目感悟是一种对于内心感受和外界变化的思考和反思,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残游记读后感(一):《老残游记》是晚清时的一部社会谴责小说,暴露了晚晴时代封建制度的弊端和阴暗。
它是十大古典小说白话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本书的作者刘鹗,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学识广博,在算学、医道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成就。
作者作为一个思想开明,勇于创造的人。
他的人生事业却是艰难坎坷,充满波折的。
本书既是他为国家存亡的担忧,也是他对自我事业的哀叹,刘鹗期望用这本书来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挽救国家的危亡。
《老残游记》的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韵味。
胡适说过:《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是描述的技术。
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套用烂调,总想熔铸新词,作实的描述。
鲁迅说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作者写景的特点是自然、逼真、生动。
能够作为优美的散文来读。
比如在描绘济南府的时候用家家流水,户户垂杨来写,仅仅八字,就写出了济南的水多,树多的特点。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是刘鹗的代表作。
一个偶然机会,有人请刘鹗给《绣像小说》半月刊杂志写小说连载,刘鹗一时兴起,就答应了。
他写《老残游记》,十分潇洒,兴到即写,写得无趣即放,断断续续,时而为之。
1903年起,刘鹗以洪都百炼生为笔名写作的《老残游记》陆续在《绣像小说》杂志上发表。
到十三回因故中止。
后又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报上,才完全出版。
《老残游记》为我们揭露了过去文学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形象。
清官玉贤,这个人自以为清廉,不要钱,但埋在他内心深处的目的,甚于赃官的贪图钱财。
玉贤出任曹州府知府未到一年,站笼站死两千多人,九分半是良民。
天天不得空,群众都畏惧和愤恨他的残忍,道:这个玉大人真是了不得,赛过活阎王,碰着了就是个死!。
玉贤在曹州府的功绩还包括他一手制造了几起冤案。
如对于家一案,于朝栋一家因与强盗结仇,被栽赃陷害,玉贤不加调查,不审真情,一口咬定他们是强盗,父子三人活活被站死。
民间对此议论纷纷,有人酒后说了句玉大人好冤枉人,就被玉贤以妖言惑众的罪名罚站笼而死。
玉贤手下的人见于朝东一家几口死得实在太惨了,都动了恻隐之心,下决心要弄清这桩案件,而且也抓到了移桩嫁祸于家的强盗。
强盗原但是是想让于家吃几个月官司,结果闹得那么厉害,都后悔得不得了。
然而恰恰是这个心里总觉得自我是清官的玉贤,唯恐这桩不照律例办事而造成的冤案会使他受到上司的责询查办,使自我苦心经营的只为做官且急于做大官的私欲付之东流,竟然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释放了那强盗。
之后因为他捕盗成绩显著,上司赏识,还被朝廷加官进爵。
小说透过对玉贤、刚弼两个所谓的清官滥用私刑、草菅人命的罪恶的描述,得出清官比贪官更可恶的结论。
作那些表面上所谓事事为民生的官员其实虚伪造作,而对政治有极强的创新意识的老残在曾对们提出改革,让人们将有价值的东西发展下去,但是老残的一番创新思想并没有引起反响,而当老残到山西谋求发展时,他说服了当地官员,却又难过京中大官的这一大关,从而发展受阻。
晚清社会并不只是像我们所明白的官场腐败那样,它更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腐败和黑暗现象。
这本书使我明白了晚清时候的封建政治和那些所谓的清官的真面目。
对我们学习历史和思想提升方面都起重大的作用。
老残游记读后感(二):话说我读完《老残游记》,颇觉得意犹未尽。
这时,发现后面还有若干续集,不禁喜出望外。
于是又读将过去,看看这老残和德慧生在回扬州路上又会有什么奇闻发生。
这一日,老残一行从齐河县便走到了山东泰安境内,泰山脚下。
老残游记续篇,大篇幅的文字都发生在这泰山脚下。
泰山,号称五岳之首。
杜甫《望岳》诗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首诗,将泰山的雄壮、神气描摹尽致。
虽然未曾去过泰山,却对那里有着向往。
而高中时代的第一篇课文《雨中登泰山》,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当时我的语文老师郑学章先生讲授这篇课文时,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逐字逐句详细讲解。
这泰山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在老残眼里,又是怎样?不想,随老残行去,却全忘了那泰山之景,竟都将心思集中在逸云身上了。
甚至于那泰山脚下县长公子的恶劣行径,也成为逸云故事的辅助而已。
你道是怎样?原先,这泰山脚的一座斗姥宫中,藏了一个高人。
如果说《老残游记》中桃花扇访贤一节中,桃花山深处宅子中的女子谈论的是儒佛道三家思想之融合,那么,逸云乃是佛家之巅峰了。
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经历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有研究者如此描述她从六七岁就进入斗姥宫修行的逸云,在如花的年龄遭遇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感情,但严酷的现实让她完美的感情理想终归破灭。
特殊的寺庙生活把逸云铸炼成了一个充满魅力的风尘尼姑,让她以尼姑而兼妓女的身份混迹于人世的火坑;她无力改变现实,只好把自我的精神归宿投射于虚幻的宗教世界,用虚幻的宗教生活麻醉自我,并姑且拯救自我。
此种评述,似乎有些悲观,有一种研究者自以为是的感觉。
其实,从原文中不难看出,逸云已经完成了人生之修炼,将自我的人生境界提升到了很高的层次。
每个人的人生,不都是一种修炼吗?不能因为逸云是在尼姑庵中修炼,就把她的修炼归结为用虚幻的生活麻醉自我。
参悟人生,参悟生命的真谛,是不分地方的。
逸云说法一章中,讲述她所经历的所谓感情那段,无甚可看。
讲述悟透生命,得道一节,却颇值得玩味。
在焦躁不安的当下世界,我们不妨都来读一读这段参禅悟道的文字,或者对我们的人生有所裨益。
泰山之行,乃是《老残游记》讲述人间故事最后的精彩。
及至走到淮安,老残的笔墨便着重在地狱里了。
这节描述,淮安勺湖,到有点意思了。
我那天也是好奇,百度了一下淮安的地图,没想到果真此刻还有勺湖,而且,更加有意思的是在勺湖附近看到了刘鹗故居的标志。
这倒让我对淮安颇有点神往了。
言归正传,却这地狱一游,看似和人间故事毫不相干,却实实在在就是人间故事的延续。
不管是善人、恶人待遇之别,还是地上地下之分,抑或是人间送纸钱阴间之享受,其实作者用意都是让人们在阳间多行善事,少做恶行,修炼以得道,得道以成仙。
老残不就是如此吗?别的人阳寿尽时,被叫去阴间哪里还有回去之可能?老残,却可在阴世一游,浑身又散发香气,可回归人世了,所谓善缘发动化身香是也。
不管这阴阳之说是否真实存在,阳世修完美总归不是坏事,哪怕到了阴间也是真人。
老残游记读后感(三):手摇串铃,身披破棉袍,奔走于江湖中,小说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颇具有侠风道骨的赤脚郎中。
老残,本名铁英,因喜欢懒残和尚煨芋的故事,故号补残。
因作者和时代的缘故,小说不免有一股迂腐气,但对于老残这样一个人,我是很喜欢,他为人做事极为潇洒随性,既有绿林好汉的劫富济贫,又有竹林七贤的淡泊宁静,轻名利,重情义。
让我想起了带着面具,手持佩剑在空中划出z的佐罗,还有小时候犯花痴的对象红叶大盗。
小说被赋予的时代是晚清时期,也就是作者生活的年代。
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作者吴研人鸟瞰晚清社会,作者看到的无非是三样东西:蛇虫鼠蚁,豺狼虎豹,魑魅魍魉。
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牛鬼神蛇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刘鹗在这群乌合中顺手把清官这一类人物揪了出来,自古以来,写昏官庸官的多,清官一向是被膜拜的对象,譬如说包公,铁面无私的虚拟形象满足了多少年来人们对父母官的幻想,而小说中老残却说(清官)官愈大,害愈甚,守一府则一府伤,抚一省则一省残,宰天下则天下死,原因是他总觉得天下人都是小人,只他一个人是君子,所以容易刚愎自用,滥施刑罚。
在这些清官的血腥统治下,百姓只能忍气吞声,含着眼泪还夸清官,好官,所以大凡酷吏的政治外头都是好看的。
小说以玉贤,刚弼两个清官为例,引出两段冤残案,刚弼所掌的魏家冤案后因老残等人的介入,得以真相大白,最后几节读来酣畅淋漓,大快人心。
这清官之祸不免让人想到商鞅,李斯一派的法家人物,在任时功绩熠熠,可最后商鞅被车裂,李斯被腰斩。
清官酷吏的道路以目,庸官昏官的盗贼猖狂,究竟哪一个是百姓最为惧怕的,我们不得而知。
此刻有的官员更懂得兼容并包,一方面拿着房地产老板的钞票,一方面逼得拆迁户跳楼自焚。
身为公务员却践踏法律道德,殊不知这是脱了鞋抽自我的脸,还让别人闻臭。
在封建专制的社会,清官祸国殃民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其实无论是清官还是昏官,都但是是帝王的凶器,款式不一样,其杀伤力却是相同的,能够说,只要存在极权专制的社会,清官就会变了味,这一点在近代中国得到了证实。
小说成书于新旧社会之交,所以书中竟有阿修罗,福尔摩斯之类的词,在一本古体书中出现,读起来有点好笑。
当时基督教传入中国,,书中还有一段最宗教的论述,很有意思,凡道总分两层,一个叫道面子,一个叫道里子,道里子是相同的,道面子就各有分别了,惟儒教公到极处,佛道两教,就有了偏心,唯恐后人不崇奉他的教,所以说许多天堂地狱的话来吓唬人。
至于西洋教,都是流血成河。
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他自我所信奉的是儒家的太谷教。
书中对女性的描述少了些大男子主义,戏子白妞,黑妞的演奏生动自然,听她唱戏时,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不服帖,三万六千个毛孔,想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住在深山的玙姑,出口惊奇,颇有林下风范。
被迫沦为妓女的翠环,老残不仅仅给她赎了身,还纳为小妾。
作者刘鹗深受洋务派影响,是个保守的学习西方的爱国派,所以他想抱的还是慈禧的小脚。
在文中,他借老残之口,称革命运动为北拳南革,持否定批判态度,在第一章,老残和友人在大明湖观光时看到的一艘快要触礁的船,并提议送上西方的罗盘,有的人说这是西方的代表,因此断定刘鹗是偏向西方的政治派别,这种说法未免太偏颇。
充其量说明刘鹗在当时顺应了潮流,有一些思想觉醒。
《老残游记》还有后续,我不想再读了,狗尾续貂的故事太多,就到老残破案这结束刚刚好。
老残游记读后感(四):手摇串铃,身披破棉袍,奔走于江湖中,小说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颇具有侠风道骨的赤脚郎中。
老残,本名铁英,因喜欢懒残和尚煨芋的故事,故号补残。
因作者和时代的缘故,小说不免有一股迂腐气,但对于老残这样一个人,我是很喜欢,他为人做事极为潇洒随性,既有绿林好汉的劫富济贫,又有竹林七贤的淡泊宁静,轻名利,重情义。
让我想起了带着面具,手持佩剑在空中划出z的佐罗,还有小时候犯花痴的对象红叶大盗。
小说被赋予的时代是晚清时期,也就是作者生活的年代。
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作者吴研人鸟瞰晚清社会,作者看到的无非是三样东西:蛇虫鼠蚁,豺狼虎豹,魑魅魍魉。
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牛鬼神蛇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刘鹗在这群乌合中顺手把清官这一类人物揪了出来,自古以来,写昏官庸官的多,清官一向是被膜拜的对象,譬如说包公,铁面无私的虚拟形象满足了多少年来人们对父母官的幻想,而小说中老残却说(清官)官愈大,害愈甚,守一府则一府伤,抚一省则一省残,宰天下则天下死,原因是他总觉得天下人都是小人,只他一个人是君子,所以容易刚愎自用,滥施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