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讲义
读书笔记老残游记

读书笔记老残游记读书笔记老残游记篇1《老残游记》读书笔记《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这篇小说通过一个游历者的角度,向读者介绍了晚清社会现状。
这部作品对晚清中国的官僚制度、社会生活、人民疾苦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被誉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刘鹗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名叫“老残”的人物,通过他的游历,展现了晚清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民的苦难。
小说中通过对不同地方、不同人物的描写,揭示了晚清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在小说的第一章,作者通过对老残的自我介绍,让读者了解到老残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游历者。
他深入了解民间疾苦,对官僚腐败和社会不公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作者通过老残的观察和行动,向读者展示了晚清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民的苦难。
在小说的第二章,老残到了玉皇大帝面前,见到天境、太上老君、灶王爷等神仙,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老残对道教进行了批判。
他指出道教的存在使得人们忽视了真正的道德和正义,而追求虚幻的仙境和长生不老。
在小说的第三章,老残到了晚清官僚制度下,见到了一幕幕令人震惊的情景。
他描写了官僚们互相攀比、贪污受贿、草菅人命等行径,这些描写揭示了晚清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在小说的第四章,老残到了晚清社会,见到了一幕幕令人心碎的情景。
他描写了人民的苦难、贫困和饥饿,这些描写揭示了晚清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民的苦难。
在小说的第五章,老残到了白妞、黑妞的家乡,见到了一幕幕令人感动的情景。
他描写了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这些描写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和民族精神。
在小说的第六章,老残到了晚清的江湖世界,见到了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情景。
他描写了江湖骗子的生活、行骗手段和江湖文化的种种弊病,这些描写展示了晚清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通过《老残游记》的阅读,我对晚清中国的官僚制度、社会生活、人民疾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小说通过对不同地方、不同人物的描写,揭示了晚清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民的苦难。
作者对道教的批判以及对江湖骗子的描写,展示了晚清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老残游记》——白妞说书

侧面描写:黑妞演唱
“黑妞的好处人说得出, 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 黑妞的好处人学得到,白
妞的好处人学不到。”
描写作用:侧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艺的绝妙
侧面描写:观众反应
观众反应:感觉妙、伏 帖、畅快——暗暗叫 绝——屏气凝神,不敢 少动——叫好之声,轰 然雷动
观众评价: “三月不知肉味”
正面描写:白妞出场
时间早: 十点、下午一点 观众多: 满满的
职业广:官员、生意人、 读书人、平民百姓
描写作用:侧面烘托白妞名气之大、技艺之高
侧面描写:琴师弹奏
琴师弹奏
外貌: 甚为丑陋 初奏:不甚留神 轮指: 入耳动心
描写作用:为白妞出场作铺垫,起烘托作用
侧面描写:黑妞演唱
黑妞演唱
外貌: 朴素洁净
字字清脆 演唱 “以为观之”
《明湖居听书》节 选自《老残游记》第 二回:明湖湖边美女 绝调。
作者描写“白妞说书”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白妞说书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层层烘托 步步映衬 通感设喻 赋形于声
侧面描写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陌上桑》
侧面描写:戏园盛况
戏园盛况
白妞出场
秀而不媚 外貌: 清而不寒 神态:一顾一盼
正面描写:白妞出场
白妞眼睛
如秋水: 清澈纯净
如寒星: 晶莹明亮 如宝珠: 有美丽的光泽
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 丸黑水银: 黑白分明、圆润灵动
正面描写:白妞说书
“初不甚大” ——起始 “越唱越高” ——发展
白妞说书 “陡然一落” ——跌宕
“忽又扬起” ——高潮 “人弦俱寂” ——结束
《老残游记》初集中的故事

《老残游记》初集中的故事
《老残游记》初集中的故事主要讲述了老残在山东的见闻和经历。
他见识了玉贤的恶行和齐河县的救风尘、破案的故事,也体现了刘鹗“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众疾苦的关心。
在故事中,老残首先在济南旅游时遇到了一个文案高绍殷的小妾得了喉蛾,便用自己的医术将她治好了。
之后,老残在一次酒席上因为高绍殷的推荐被山东巡抚张曜邀请做幕僚,但他婉言谢绝了。
然后,他开始了在山东的考察之旅,考察的路线是:雒口—齐河—平阴—寿张—曹州董家口—马村集—曹州府城—东昌—齐河。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刚候补成功的县令申东造,和他讨论了如何开展工作,并建议申东造聘请江湖上有名的武人刘仁甫来帮助维护治安。
在整个故事中,老残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通过他的所见所闻,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论,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3
第二回 / 宋公子蹂躏 优昙花 德 夫人怜 惜...
04
第三回 / 阳偶阴奇参 大道 男欢 女悦证 初...
06
第五回 / 俏逸云除欲 除尽 德慧 生救人 救...
05
第四回 / 九转成丹破 壁飞 七年 返本归 家...
第六回 / 斗姥宫中 逸云说法 观音庵里
老残游记
01
自序
02
第一回 / 土不制水历 年成患 风 能鼓浪 到...
03
第二回 / 历山山下古 帝遗踪 明 湖湖边 美...
04
第三回 / 金线东来寻 黑虎 布帆 西去访 苍...
06
第五回 / 烈妇有心殉 节 乡人无 意逢殃
05
第四回 / 宫保爱才求 贤若渴 太 尊治盗 疾...
01
第六回 / 万家流血顶 染猩红 一 席谈心 辩...
02
第十三回 / 娓娓青 灯女儿酸语 滔滔黄 水...
03
第十四回 / 大县若 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 蚁...
04
第十五回 / 烈焰有 声惊二翠 严刑无度 逼...
06
第十七回 / 铁炮一 声公堂解索 瑶琴三 叠...
05
第十六回 / 六千金 买得凌迟罪 一封书 驱...
老残游记(续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自序
02
环...
第七回 / 银汉浮槎 仰瞻月姊 森罗宝殿
伏...
第八回 / 血肉飞腥 油锅炼骨 语言积恶 石...
第九回 / 德业积成 阴世富 善缘发动化 身...
老残游记外编卷一(残稿)
谢谢观看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老残游记-第一回》

《老残游记-第一回》土不制水历年成患风能鼓浪到处可危话说山东登州府东门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莱山。
山上有个阁子,名叫蓬莱阁。
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
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
所以城中人士往往于下午携尊挈酒,在阁中住宿,准备次日天来明时,看海中出日。
习以为常,这且不表。
却说那年有个游客,名叫老残。
此人原姓铁,单名一个英字,号补残。
因慕懒残和尚煨芋的故事,遂取这“残”字做号。
大家因他为人颇不讨厌,契重他的意思,都叫他老残。
不知不觉,这“老残”二字便成了个别号了。
他年纪不过三十多岁,原是江南人氏。
当年也曾读过几句诗书,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教书没人要他,学生意又嫌岁数大,不中用了。
其先,他的父亲原也是个三四品的官,因性情迂拙,不会要钱,所以做了二十年实缺,回家仍是卖了袍褂做的盘川。
你想,可有余资给他儿子应用呢?这老残既无祖业可守,又无行当可做,自然“饥寒”二字渐渐的相逼来了。
正在无可如何,可巧天不绝人,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说是曾受异人传授,能治百病,街上人找他治病,百治百效。
所以这老残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
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奔走江湖近二十年。
这年刚刚走到山东古千乘地方,有个大户,姓黄,名叫瑞和,害了一个奇病:浑身渍烂,每年总要溃几个窟窿。
今年治好这个,明年别处又溃几个窟窿。
经历多年,没有人能治得这病。
每发都在夏天,一过秋分,就不要紧了。
那年春天,刚刚老残走到此地,黄大户家管事的,问他可有法子治这个病,他说:“法子尽有,只是你们未必依我去做,今年权且略施小技,试试我的手段。
若要此病永远不发,也没有什么难处,只须依着古人方法,那是百发百中的。
别的病是神农、黄帝传下来的方法,只有此病是大禹传下来的方法。
后来唐朝有个王景得了这个传授,以后就没有人知道此方法了。
今日奇缘,在下到也懂得些个。
”于是黄大户家遂留老残住下,替他治病。
说也奇怪,这年虽然小有溃烂,却是一个窟窿也没有出过。
老残游记

内容简介 · · · · · ·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成于一九○六年。
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揭发了所谓“不要钱”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做大官”(第六回)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
客观上帮助人民认识到对整个官僚集团是不能寄以任何希望的。
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较进步的一面。
但他的基本政治观却是落后的,甚而是反动的。
他坚决拥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这在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
因之,《老残游记》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书。
本书流行五十年来,拥有相当广泛的读者。
许多人都称道它的文字艺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赞说:“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作为一部艺术作品来看,无论在语言的运用上、在对生活的观察上、在细节的描绘上,都看得出作者不愿因袭、追求创造的精神。
与晚清的同类小说相较,艺术上的成就是比较卓越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老残游记》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老残游记》的文学技术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了解作者,了解《老残游记》,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学名著的兴趣。
2重点难点1.运用《<老残游记>的文学技术》的观点,尝试评析其他文学作品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老残游记>的文学技术》,来看看胡适先生给我们阐述了什么样的文学观点。
【板题】活动2【讲授】文学知识介绍:1、《老残游记》:X鹗的代表作,流传甚广。
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
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
独具慧眼的。
2、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嗣麋、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某某绩溪人。
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闻于世。
历任大学教授、大学校长、某某中央研究院院长等。
活动3【活动】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大意。
2、检查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多媒体投影)讽(fěng)嘲虐(nüè)政陵(líng)嵯峨(cuō é)价(jie)嗤嗤(chī chī)溜(liù)澎湃(péng pài)孑(jié)熨(yùn)斗千仞(rèn)周匝(zā)譬(pì)喻活动4【讲授】分析课文:1、在课文的一开头,作者引用了《老残游记》里一个妓女骂诗的话,有什么作用呢?你同意这个“翠环”的观点吗?明确:本文开头,用了妓女的“造谣言”来形容某些不好的诗歌,这个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但他还是引用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为了把理论文章写得有趣味,,即使是极端的、作者不一定同意的话,也可以引来作为有趣的话题。
所以下面接着说,老残的诗歌,“虽不是好诗,却也不是造谣言的”。
老残游记

怪结:
• 仍小说癿怪佑构思来看,对官僚政治癿批判不对文化心态 癿反思形成亏补结构。酷吏癿立身根据是宋儒理学。书中写乳 两个带有反理学、反禁欲色彩癿女性,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罕见 癿新形象,堪称空谷幽兮。桃花山一夕夘话,作家让自己笔下 癿理想女性娓娓道出宋儒癿虚伪和矫情,表现乳对亍压抑个性、 抑制情欲癿伦理道德癿深刻憎恶。此外,刘鹗显然试图使作品 涵纳自己癿政治以及哲学思想。收回危船一梦,以象征癿手法, 将晚清国势癿危殆、各派政治力量对旪局癿立场和态度,做乳 预言弅癿图解。刘鹗亐一反对“南拳北革”,仐所开出癿治世 药方是:补残。所谓“三元甲子乀说”,虽蒙上神秘预言色彩, 实质上也蕴含着循序渐迚癿社会发革意识。书中桃花山夘话数 回,则显然是在弘扬太古学派癿教丿,表现乳对中国未来癿预 测。小说同旪也是作家心理历程癿自白。仍“送仐一个罗盘” 至亍“众怒难犯”,概括乳刘鹗一生奋斗癿失败叱以及痛苦癿 心理历程:由补残、哭世至亍出世,《续集》和《外编》弡漫 着佛老悲天悯亰癿宗教氛围。
兰亍老残:
原书正篇第一回中这样介绍老残: ”此亰原姓铁,单名一个英字,号补残。因慕懒残和 尚煨芋癿敀事,遂叏这'残'字做号。大家因仐为亰颇丌讨 厌,契重仐癿意思,都叨仐老残。丌知丌觉,这“老残” 二字便成乳个别号乳。“ • 老残读过几句诗,因八股文章做得丌通,所以学也未 曾迚一个,教书没亰要,做生意岁数又大乳。既无祖业可 守(“仐癿父亯原也是个三四品癿官,因性情迂拙,丌会 要钱,所以做乳二十年实缺,回家仌是卖乳袍褂做癿盘 川。”),又无行当可作,就拜乳一个摇串铃癿道士为师。 学乳几个口诀,也摇起串铃,替亰治病糊口,奔走江湖近 二十年摇串铃癿行医老残(铁英)为主亰公,叒 写其在中国北方游历期间癿见闻和活动,对清政府癿腐朽 黑暗,官吏癿残暴昏庸,百姓癿贫困交迫等等,都有所暴 露,尤其着重地对那些名为“清官”,实为酷吏癿虐民行 为迚行乳有力抨击,表达乳作者对社会、国家危亡现实癿 强烈忧患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国事的关心,还有八至十二回中申子平登 山遇黄龙子和玙姑的描写,写得扑朔迷离, 神秘莫测。这几回文字,带有浓重的太谷学 派的神秘色彩,而拨开神秘的宗教面纱,表 现的也是作者对国事的忧虑。既有对人民革 命的恐惧,对清朝政权没落的悲伤,也有对 文明新时代的祈求。
❖ 一个名叫玙姑的少女,住在洞中,弹着尘世所无的 古曲,清夜对客,纵谈道学,攻讦宋儒。另一个不 拘三教的黄龙子,发挥六甲变态的玄学,对五年、 十年以后的政局做出荒唐的预言。作者通过这两个 人物对当时社会的革命运动,即所谓“北拳南革”, 发出恶毒的诅咒。说革命党是“乱党”“妖妇”, 说义和团是“疫鼠”、“害马“。他们所表现的思 想,基本上都是作者的一些反动的政治偏见。
❖ 刘鹗自己有着一张据说能”扶衰振敝”的救 世单方,那就是:凭借外资,兴办实业。在 他看来,兴办实业,最后就是意味着政治的 刷新。为实现这一目标,即使损害国家主权, 也在所不惜。这说明他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 洋务派的立场上想挽救当时摇摇欲坠的封建 统治。刘鹗的《老残游记》也正是在这一大 背景下出现的,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 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新文学的前驱, 旧文学的收场。
对人民革命的恐惧:
❖ 比如就黄龙子所说的“北拳南革”:
❖ “将来北拳的那一拳,也几乎送了国家的性命,煞 是可怕!然究竟只是一拳,容易过的。若说那革呢, 革是个皮,即如马革牛革,是从头到脚无处不包着 的。其说是皮肤小病,要知道浑身溃烂起来,也会 致命的。只是发作的慢,若留心医治,也不致于有 害大事。惟此”革“字上应卦象,不可小觑了他。 诸位切忌;若搅入他的党里去,将来也是跟着溃烂, 送了性命的。”
在完成卷十四后遂中止文稿,写作也因此中辍。1905年刘鹗
应《天津日日新闻》主持人方若(药雨)之请,续写了《老残 游记》十五至二十卷六回,并改写了原作卷十后半部分及卷 十一全部,除卷十、十二、十八、十九、二十无自评外,其 余各卷回末都写了自评。这二十回于1906年由《天津日日新 闻》逐日发表。是年秋,作者又写了《自叙》,亦刊载于该 报上。由于该报早已散佚,小说刊载的准确时间,一时尚难 考订。《老残游记》手稿,今仅见卷十一后半大部分,共 4084字,原藏作者之孙刘厚泽处,于1961年捐赠给南京博 物院。
❖ 作者在这里就充分说明了他对当时国事的看法, 他认为中国落后的症结并不是中国文化和政治 制度的缺陷,而是器物层面上的落后,只要将 西方先进的器物文明嫁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上, 即可改变现状,文化和制度上无需变革。
❖ 因此,为了挽救这只即将颠覆的船,老残冒 着风险,把可指示方向的外国“罗盘”送给 驾船的人,要将“这有风浪与无风浪时驾驶 不同之处告知船主”,这也就是作者在书中 所宣扬的“补残”办法,无奈水手、“英雄” 指责他是汉奸,船主、舵手也“犹疑不定”, 只好“垂泪”逃归,险些儿丧了性命。
二. 揭露、抨击官场的腐败、黑暗,是《老残 游记》强烈的忧患意识的另一重要表现。
❖ 《老残游记》是从当时尚未涉及的黄河治理 和“清官”虐民两个方面去描写、抨击官场 的黑暗的。
❖ 《老残游记》对官场的谴责写得最成功的, 是对“清官”玉贤、刚弼的描写。作者在似 褒实贬中猛烈地抨击这类清官虐民的“徳 政”。
❖ 八国联军入京时,他曾从俄军处贱价购买太仓粮转 卖给居民,三十四年(1908)清廷以“私售仓粟” 罪将其充军新疆,次年病死迪化(今乌鲁木齐)。 除《老残游记》外,刘鹗还著有天算著作《勾股天 元草》、《孤三角术》,治河著作《历代黄河变迁 图考》、《治河七说》、《治河续说》,医学著作 《人命安和集》(未完成),金石著作《铁云藏 龟》、《铁云藏陶》、《铁云泥封》,诗歌创作 《铁云诗存》。
❖ 他在光绪二十三年(1987),刘鹗当上了外 国公司的买办后,他就曾主张“国无素蓄, 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 全矿路归我。”在当时国人看来,这都是 “卖国”的所为。
刘鄂为什么写这部书?
❖ 《老残游记》是刘鹗的不经意之作。正如刘鹗四子 刘大绅所说:“《老残游记》一书为先君一时兴到 笔墨。初无若何计画宗旨,也无组织结构,当时不 过日写数纸,赠诸友人。不意发表后,数经转折, 竟尔风行。不独为先君预想所不及,且先君也未尝 有此预想。”(刘大绅:《关于〈老残游记〉》, 见刘德隆、朱禧、刘德平编《刘鹗与〈老残游记〉 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0页) 从上面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老残游记》并非 刘鹗为小说而小说之作,而是“赠诸友人”的“兴 到笔墨”。这友人据刘大绅所说是连梦青,因避杀 戮,隐于上海租界,苦于无力营济,又不受友人钱 币,刘鹗便赠稿以接济之。
❖较为重要的《老残游记》版本:
❖ 上海神州日报馆排印本1907年出版全二册,大 三十二开,道林纸,铅印。封面为彩版,绘古树上 立一老鹰。《老残游记》四字在左侧,空心,白底 红边,上横印“新小说”三红字。扉页中间直行书 《老残游记》四字,右上署“光绪三十三年岁次丁 未”,左下署“阳湖薛懋铎题“及”李道之印”四 字方形印章。书首有作者《自救》,次为二十卷目 次,正文卷端题“洪都百炼生撰”,有自评。今首 都图书馆有藏本。
放校读后记。阿英认为此书校勘最精。今上 海图书馆有藏本。笔者藏有民国十九年(1930) 十二月七版。
❖ 上海汉文渊书肆《精图老残游记》,全四册, 1928年出版,有自叙,自叙末有“鸿都百炼 生丙午之秋作于海上得秋气斋”字样,并有 插图40幅。
大文书局印行,民国二十四年(1935) 八月初版。
(找不到图)
上海亚东图书馆印行,民国十九年 (1930)十二月7版。
启智书局印行,民国二十年(1931) 五月二版。
❖
❖ 《绘图老残游记》,新小说社印行,广益
书局代售,民国四年(1915)初版。线装,石 印,四册全。何仲基题签,收四卷二十章。
每卷前有二幅插图。上海亚东图书馆排印本, 1925年初版,1928年四版,1934年十版。全 一册,汪原放点校,有自叙,胡适序、汪原
❖ 在这一回里,作者“剖心自明于人”,对时 势的忧虑溢于言表,对救亡图强的方法也和 盘托出。然而,他所开出的治国药方,显然 已是背时之物,可他仍然抱住已宣告破产的 洋务派的主张,企图用提倡科学,实业救国 的“罗盘”来改变 中国岌岌可危的现状。作 者思想上落后于时代的悲剧也在于此。
❖ 但是,“危船一梦”的结局又是寓意深远的,老残 与两个至友德慧生和文章伯(象征智慧、道德和文 章),冒着风高浪险,驾着小船去救大船,终于被 打得粉碎,最后以南柯一梦来结束。这里既表露了 作者对洋务救国的殷殷之恋和惆怅的失落感,也表 露了对康梁维新变政、孙中山民主建国的痛恨之情。 而其更深的客观意义,是作者以忠于现实的笔触, 写出了象征洋务救国理想顷刻之间被历史的浪涛打 得粉碎的社会现实。
对文明新时代的祈求:
❖ 刘鹗虽然是反对革命的,他忠于清室的思想 是根深蒂固的,但社会现实和革命风潮又使 得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他意识到清王朝已走 向末路了,必须在不触动皇权的前提下,找 出治国良方。
❖ 小说中他以《西游记》乌鸡国王的故事来分 析当时动荡的政局,却又体现了作者现实地 对待时势,要求变法图强的思想。黄龙子说 “要借着南革的力量,把这假王打死,然后 慢慢地从八角琉璃井内把真王请出来”。
❖
大文书局印行,民国二十四年(1935) 八月初版
《绣像绘图—通俗小说老残游记》, 上海达文书局印行,民国二十五年
(1936)十二月重版。
❖
山东文艺出版社印行,1995年6月1版 印。
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1957年10月1 版1印,竖排本。
写作背景:
❖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清王朝的统治已 经走近了它的墓门。义和团运动虽被扼杀了, 但是革命的浪潮却正挟着一股不可遏止的力 量激荡着。摆在刘鹗眼前的,是一个风雨飘 摇、朝不保夕的封建专制政权,是一个千疮 百孔、充满着矛盾的社会。他对于封建社会 残败的局势感到焦虑隐忧和悲凉绝望。但是, 他却顽固的否认那种致力于推翻现存秩序的 革命斗争的正义性。他反对革命,咒骂革命。
❖ 第三种人是演说者,喻作当时宣传民族民主 革命的革命派,诬蔑他们是“只管自己敛钱, 叫别人流血”的“英雄”,是颠覆这只船的 “罪魁”。
❖ 第四种人是乘客,喻作老百姓,作者一方面同 情他们的悲惨遭遇,另一方面又对他们当中赞 成革命的表示不满,骂他们“不懂事”,对于 反对革命的就赞扬为“老成持重”。
❖ 书中说的“假王”,不仅包括篡政的慈禧在 内,还包括使几十万生灵葬身黄水,无数冤 魂死于清官酷吏之手的各级官员和官场政制。
❖ 而“真王”应是能主宰他所追求的文明的新时代, 是一种“由欧洲新文明进而复我三皇五帝旧文明, 骎骎 进入大同之世”的新时代的洋务皇帝,体 现了作者更新政治的思想。
❖ 当然,小说在这里宣扬的思想,脱离了时代的潮流, 脱离了历史的轨迹,去企求欧洲文明加封建旧文明 的大同之世,它只是建筑在作者心中的“八角琉璃 井内”的乌托邦思想,它比康有为的君主立宪思想 还要落后于时代。
❖ 《老残游记》一至十四卷,作者写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 月至十一月,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初一至十二月十五日(1903 年9月21日-1904年1月31日)连载于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 半月刊第九号至第十八号,每回均配有插图二幅,除卷十一 “寒风冻塞黄河水,暖气催成白雪辞”(即原作卷十二)外, 卷末均有作者自评。由于《绣像小说》编者违背了原来的协 议,擅自删改了原作卷十后半部分及卷十一全部文字,作者
❖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自传体的未竞之 作,也是他的传世名作。它写于1903年至1906年, 始发表与1903年之《绣像小说》半月刊,至十三回 因故中断,1906年重刊于《天津日日新闻》、至第 二编第九回止,原属洪都百炼生著。1906年初编二 十回单独刊行于世。1935年第二编前六回也由良友 图书公司出版单行。是晚清谴责小说中有影响的作 品之一,解放前后国内出版的《老残游记》的版本 多达46种,日、英、美、苏等国都有它的译本出版。
❖ 第一种人是管帆的、掌舵的,喻作清政府最 高统治集团和上层官员,认为这些人“是认 真的在那里管”的,他们“并未曾错”,他 们管不好这只船,一是“他们是走‘太平洋’ 的,只会过太平日子”,还未适应在大风浪 里行走,二是“他们未曾预备方针”,缺乏 明确的行走的“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