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师:有氧呼吸是指生物体在氧气参与下,将有机物完全氧化,产生能量的过程。而无氧呼吸则是在无氧条件下,生物体通过部分氧化有机物来获取能量。
3.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如呼吸道、肺等,并解释各部分的功能。
师: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它们共同构成了呼吸系统,为生物体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三)学生小组讨论
b.观看科普视频,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成因和预防方法,关注自身健康。
5.实践活动:与家人一起进行户外运动,感受运动过程中的呼吸变化,探讨运动与呼吸之间的关系。
作业要求:
1.字迹工整,表述清晰,确保作业质量。
2.按时完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对于拓展作业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与同学、老师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八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物的呼吸概念,认识不同生物的呼吸方式,如肺呼吸、皮肤呼吸、鳃呼吸等。
2.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了解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3.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肺等,并了解其功能。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如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加快、为什么高原地区氧气稀薄等。
5.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内的呼吸作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呼吸现象。
2.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不同生物的呼吸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这一章节的学习将更加深入。然而,学生在理解抽象的呼吸作用过程以及呼吸系统组成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案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案

年级八年级(下)学科科学课题 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课时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备课教师备课时间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比较,认识空气中氧气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2、结合录像和图片,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呼吸运动。

3、引导学生感受自身呼吸运动时,胸部的变化和肋骨的移动,结合图片、实验,感知理解呼吸运动的产生,以及气体交换的过程。

4、通过学生对小动物的准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讨论,了解动物的呼吸。

5、通过对豆芽的呼吸作用的实验,了解植物的呼吸,6、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了解呼吸作用为人体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能力目标】1、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的分析,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2、能通过对呼气和吸气模型的分析来认识复杂事物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呼气和吸气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建立模型的思想,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让学生认识到分析事物可以从现象到本质的规律,建立科学探究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要点教学重点重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呼吸作用。

教学难点难点: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运动的原理。

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引言】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新陈代谢。

呼吸就是生命的标志。

生物只要活着,就要不停地呼吸。

吸入外界地新鲜空气,呼出体内地废气。

那么,这种气体交换在生物体内市怎样进行的呢?一、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问1】人通过呼吸,气体的成分有什么变化?--呼出的气体氧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同时水汽的含量也明显增加。

【问2】你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用澄清石灰水和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讲述】人体的气体交换是在呼吸系统内进行的。

【读图】我们来认识一下人体的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构成?这些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1、人体呼吸系统的构成:呼吸道:鼻腔--阻挡和粘住灰尘、细菌,还能温暖、湿润空气,感受气味刺激咽--前后略扁的通道,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和气管--气体的通道,由软骨作支架支气管--管壁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肺: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1、肺的基本结构为肺泡,一个肺由很多的肺泡构成,这种结构有什么好处?起到什么作用?一个肺分成很多个肺泡,这样的好处是大大增加了肺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作用是有利于呼吸作用的进行。

浙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呼吸和呼吸作用超全超实用的教案

浙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呼吸和呼吸作用超全超实用的教案

4、生物是怎样呼吸的、呼吸作用生物只要活着,就会不停地呼吸。

吸入外界的新鲜空气,呼出体内的废气。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基本结构为肺泡,它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缠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鼻毛: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鼻粘膜:温暖、湿润空气,感受气味的刺激咽: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保持气流畅通,内有声带,呼气冲击声带振动发声气管、支气管:保持气流畅通,内有纤毛的粘膜能分泌粘液,粘住灰尘和细菌问题1: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新鲜空气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人通过呼吸,气体的成分还是一样吗?气体成分吸入气体呼出气体呼、吸比较氧气21%16%少了二氧化碳0.03%4%多了氮气78%78%不变稀有气体0.94%1%基本不变水汽较少较多多了问题2:为什么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而氧气却减少?答:气体发生了交换: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 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葡萄糊+氧气蘇二氧化碳+水十能量爭4 02co, HP人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空气经鼻腔的过滤、温暖和湿润后,通过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到达肺部。

思考:人是怎样呼吸的?活动:观察锥形罩内气球的变化吸气过程呼吸远动助间外肌篠JUL if脈JW JK上丹肿>向卞向脾腔容和強小胸膛内夫r压X大吸气,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大气压顶总结:呼吸运动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肺泡内气压变化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问题:人体中的的气体交换在肺泡中是怎样进行的? 1人体的气体交换是在肺泡里进行的,是指肺泡与血液(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1课时 教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1课时 教案设计

2.读图P100页图3-65,联系实际说说:人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这些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从保护的角度出发,我们平时要注意不要养成哪些不良习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合称呼吸道。

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

3.呼吸系统组成4.呼吸器官的结构功能纤毛:不断地向喉部方向摆动,将粘着细菌的黏液推向喉头,经咳嗽咳出体外,这就是痰。

肺的基本结构为肺泡,它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外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气体交换和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

5.空气进入体内的路线3、人体的气体交换(一)外界与肺(泡)的气体交换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活动:将左手按在胸前,尽力吸气和呼气,感觉胸骨和肋骨移动的情况。

从中你认为胸腔体积怎样变?胸腔内气压怎样变?2.呼吸运动完成呼吸运动是通过_____和_______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的。

思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有明显的差异4、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中的气体交换)1.肺泡的结构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①肺泡数目多②肺泡壁很薄,一层上皮细胞。

③肺泡外面布满毛细血管。

④弹性纤维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2.【讨论】肺的基本结构为肺泡,肺泡不仅数目多,肺泡壁薄,而且布满了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种结构有什么好处?起到什么作用?3.肺泡与血液中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原理是扩散作用(高浓度向低浓度)。

4.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原理是扩散作用(高浓度向低浓度)。

5、【讨论】为什么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当堂检测1、呼吸系统由()和()组成,其中()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是()。

肺的功能是:进行()的场所。

2、吸气时,胸廓(),腔内气压(),气流()肺部;呼气时,胸廓(),腔内气压(),气流()肺部。

3、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和()而引起;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的气体交换。

4、肺泡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②肺泡壁很(),仅一层()细胞构成;③肺泡外面布满()血管。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5.2《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案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5.2《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案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5.2《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案3.5.2《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指导教学书主备人:审核人:初二备课组教学目标1.知道呼吸作用的概念,文字表达式。

2.知道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重难点1.知道呼吸作用的概念,文字表达式。

2.知道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实验探究的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小黑板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个人复备复习导入1.下表是小华对自己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的结果(体积分数)(1)请你判断:X是______,Y是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数据分析:是吸入气体,是呼出气体.(3)请你回答:因参与新陈代谢而被人体消耗的是______。

(4)如果将A、B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先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2.图1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图2是平静呼吸时胸廓变化示意图。

在图1的d点处,此时肺内气压比外界大气压_________(选填:高、低或相等)。

当胸廓变化处于图2的B状态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反映于左图中的哪一段_________(用左图中的字母表示)。

二、目标展示1.知道呼吸作用的概念,文字表达式。

2.知道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三、新课学习过渡:那么,进入人体的氧气有什么用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又怎么来的呢?学生自学:自学内容:课本P103的内容1、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明确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等。

2、说出呼吸作用在物质和能量方面发生的变化。

3、说出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

学生讲解、教师完善补充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

T:思考并讨论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什么不同?S:思考T总结:呼吸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发生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其它产物,同时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这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过程。

PPT:请学生把气体进入人体,进行呼吸,并排出废气的整个过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案

教学过程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

因此,静脉血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如图所示,氧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同时,静脉血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

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就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氧从肺泡进入血液以后,绝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通过体循环,将氧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里。

【思考】呼吸时,吸进的空气都能在肺部进行交换吗?--不能全部。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哪几环节?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必须要进行。

2、人通过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3、呼吸系统由和组成,其中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食物和
空气的共同通道是。

4、肺的功能是:进行的场所。

5、
6、吸气时,胸廓,腔内气压,
气流肺部;呼气时,胸廓,
腔内气压,气流肺部。

7、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和
而引起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

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学设计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学设计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4节二氧化碳(第2课时)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5.5 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⑯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的过程,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科学观念:知道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了解呼吸道和肺的组成和功能;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了解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动力和过程;了解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科学思维: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比较,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呼气和吸气模型的建立,让学生学会建立模型的探究方法。

3.探究实践:能通过对呼气和吸气模型的分析来认识复杂事物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4.态度责任:体验结构对功能的适应性和呼吸对生存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本课时主要内容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进一步学习营养物质、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等物质在体内的运输等一系列知识的基础;呼吸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直接相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意义,加深学生对人与生物圈之间关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情景展示1][问题探究] 上图是人体的什么系统?它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这些器官分别具有什么功能?[思考交流][归纳提升][情景展示2] 将左手按在胸前,尽力吸气和呼气,感觉胸骨和肋骨移动的情况。

[问题探究] 你认为胸腔体积是怎样变化的?胸腔内气压是怎样变化的?[思考交流][归纳提升][情景展示3][问题探究] 说说锥形罩内气球的变化。

[思考交流][归纳提升]橡皮膜罩内体积罩内气压气球体积气流向下拉变大变小变大进入向上推变小变大变小压出[继续探究1] 根据锥形罩内气球的变化,说说人是怎样呼吸的。

[思考交流][归纳提升]膈肌肋间外肌肋骨胸骨胸腔体积胸腔压力气流吸气收缩变得扁平收缩向上、向外移升增大减小进入呼气放松恢复拱形舒张向下、向内回落减小增大排出[继续探究2] 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思考交流][归纳提升] 吸气和呼气(呼吸运动)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等的活动而产生的。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说课稿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说课稿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说课稿一、教材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科学•课程版本: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章节名称: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二、教材分析《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是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的第二个章节,本章节主要讲述了生物的呼吸过程和呼吸作用。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到生物呼吸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生物的呼吸适应方式。

本章节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的呼吸方式:通过描述人类的呼吸过程,学生将会了解到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呼出是人类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2. 不同生物的呼吸适应:通过比较人类、昆虫和水生生物的呼吸适应方式,学生将会了解到不同环境条件下生物的呼吸适应能力的不同。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生物的呼吸过程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掌握人类的呼吸过程和呼吸器官的结构;–比较不同生物在呼吸方式上的适应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环境的关注;–培养学生珍惜健康和生命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生物的呼吸过程、呼吸器官的结构、不同生物的呼吸适应。

•教学难点: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同生物的呼吸适应的原因。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安排:–生物的呼吸概念介绍–人类的呼吸过程及呼吸器官–不同生物的呼吸适应方式2.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讲解生物的呼吸过程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实验演示:通过展示人类的呼吸过程和不同生物的呼吸适应方式的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探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探究,发现生物的呼吸适应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思考并交流,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1.导入与引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是如何获取能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让学生认识到分析事物可以从现象到本质的规律,建立科学探究的精神品质。
②通过对呼气和吸气模型的建立,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建立模型的四思 想,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
要完成以上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首先得有个好的导入, 所 以设计了一个小游戏, 在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的课堂氛围。 而教学重点为人体呼吸 系统的结构, 所以在这一环节也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以加强重点知识的掌握。 教 学难点为气体交换的过程,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组织了一个学生分组活动, 以加 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实现难点突破。
口诀:肌缩胸扩氧气来,肌张胸缩废气去。
过渡:现在我们明白了气体为什么能进出, 但这么进进出出气体总得有变化才有 意义啊。
活动4【活动】3.吸入呼出气体成分的比较
活动5:我们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氮气、氧气、水分等,那么那些成分会发 生变化呢?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部分气体进行检验。
A.用气筒和口腔分别向澄清石灰石吹起,观察现象。
3重点难点 人教学重点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教学难点为气体交换的过程.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上课后所有学生先别坐下,大家进行一个小游戏,比一比谁能憋气更长的时间, 憋不住气的可以坐下,剩最后3位同学分别几位冠、亚、季军,让他们来谈谈自 己能憋这么久的方法,并提问你还能憋多长时间,能不能无限制的憋下去?
B.用气筒和口腔分别向玻璃片哈气,观察现象。
刚刚我们检验的两种气体的变化, 还有比如氧气, 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其 变化吗?这个作为课后探究。
C.阅读P102图3-67和根据生活经验完成任务单3。
过渡: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有明显的差异, 这是因为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在肺泡 内进行了气体交换,那么,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呢?
活动5【讲授】4.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
4.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 举例:鸳鸯火锅。引入扩散现象。
讲解气体在肺泡内的交换,肺的结构特点及这样的结构对气体的交换有什么好 处。
疑问:氧气被人体吸收了又有什么作用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活动6【讲授】小结
5.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A.什么是呼吸。B.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C.呼吸运动是怎么进行的。D.吸入和呼出气体的变化情况。E.气体是如何在肺泡内进行交换的活动7【作业】作业
2.让另外一队同学分别扮演清洁的空气、灰尘、细菌混在一起进去呼吸系统。
小结:刚刚这么多同学给大家形象的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
活动3【讲授】2.呼吸运动
过渡:但有一个问题,刚刚扮演空气、灰尘、细菌等同学长脚了自己会跑,而我 们真正的空气会跑吗?那人体又是怎样完成呼吸运动的呢?
呼吸运动
活动2:展示气球的吹起和放气。这活动说明要让气体动起来需要什么?
活动3:分组体验锥形罩内气球的变化。
问题:a.锥形罩内气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b.这结构和我们的呼吸系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各结构分别可以代表什么?
C.这个结构和我们的呼吸系统还有那些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4:做个深呼吸体会自己胸腔和肋骨的变化。并读P101图3-66后完成任 务单内容2.
请同学小结呼吸运动的过程 强调:膈肌舒张状态时是成拱形的。所以收缩时胸腔体积会变大。
任务单
呼吸道:
1.呼吸系统的组成: 肺:
2.人体的呼吸运动。 膈肌 横膈 外肋间肌 内肋间肌 肋骨 胸腔体积 胸腔内压力 气流
吸气
放松
向上向外移
减小
呼气
拱形
离开
3.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比较
气体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水汽
吸入的空气
较少的水汽
呼出的空气
4.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
5.探究如何检测吸入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变化
活动2【讲授】1.呼吸
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活动1:读P100图3-65完成以下内容:a.呼吸系统是有哪些结构组成?
b.这些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游戏:1.让6位同学分别扮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给他们编上号, 让他们按顺序排好队,简要介绍自己的结构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了解呼吸道和肺的 组成和功能;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了解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动力和过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比较,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②能通过对呼气和吸气模型的分析来认识复杂事物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