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毕业

合集下载

光纤到户的毕业论文设计

光纤到户的毕业论文设计

光纤到户的毕业论文设计光纤到户技术(FTTH)是指通过光纤传输数据到用户家庭,取代传统的铜线传输技术,以提供更高速率、更可靠性和更高品质的通信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带宽需求的增加,光纤到户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扩大,成为未来通信网络的主流技术之一、本文将从设计一个光纤到户的系统出发,探讨其实现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

一、系统设计1.1系统架构光纤到户系统包括光纤线路、光纤分布器、OLT设备、ONU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等组成部分。

光纤线路负责数据传输,光纤分布器负责将光信号分发到不同的用户家庭,OLT设备负责光信号的发送和接收,ONU设备负责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用户终端设备负责接收和处理数据。

1.2系统实现原理光纤到户系统采用光纤传输技术,将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用户家庭,通过光纤分布器将光信号分发到不同的用户家庭。

OLT设备负责将数据发送到光纤线路,ONU设备负责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用户终端设备负责接收和处理数据。

1.3系统优势与传统的铜线传输技术相比,光纤到户系统具有更高的带宽、更低的传输损耗、更长的传输距离和更高的可靠性。

由于光信号是通过光纤传输的,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因此传输质量更稳定,通信速率更高。

二、技术特点2.1高速率光纤传输技术具有极高的传输速率,可以支持更高带宽的通信服务。

光纤到户系统采用光纤传输技术,可以实现Gbps级别的通信速率,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的需求。

2.2高可靠性光纤传输技术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稳定性,可以保证通信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光纤到户系统采用光纤传输技术,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传输质量更加稳定,通信服务更加可靠。

2.3低成本光纤到户系统采用光纤传输技术,可以实现传输距离更远和传输损耗更低的效果,减少了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

光纤到户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更低,更适合大规模部署。

三、市场前景光纤到户技术作为未来通信网络的主流技术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光缆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光缆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光缆工程施工是现代通信网络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一个合理规划的光缆工程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缆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项目概况光缆工程的施工旨在完成对光缆线路的铺设、连接和测试,以确保通信信号的传输质量。

本项目的施工范围包括光缆线路的规划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实施、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

二、施工准备1. 前期工作-制定施工计划:确定施工周期、工程进度计划等。

-确定施工队伍:包括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等。

-采购光缆及相关设备:根据设计要求采购光缆、接头盒、接头等材料。

2. 施工环境准备-对施工线路进行勘测:确定施工线路的走向、长度和地形情况。

-确保施工区域畅通: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车辆和设备进出顺畅。

三、施工流程1. 光缆线路规划-根据通信需求和地形条件设计光缆线路的走向和布设方式。

-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光缆敷设路径、接头盒位置等。

2. 光缆敷设-开挖沟槽: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开挖沟槽,用于埋设光缆。

-光缆敷设:将光缆按照设计要求沿着沟槽铺设,并固定好。

-安装接头盒:在需要连接的地点安装接头盒,用于光缆的连接和保护。

3. 光缆连接和测试-进行光缆连接:根据设计要求将光缆进行连接,确保连接质量良好。

-光缆测试:使用光缆测试仪对连接后的光缆进行测试,确保传输质量符合要求。

4. 工程验收与完工-进行工程验收:对光缆工程进行验收,检查光缆连接质量、传输性能等。

-完成工程移交:工程验收合格后,完成工程移交手续,交付使用。

四、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五、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施工事故的发生。

六、环境保护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处理废弃材料,保护周围环境,做到绿色施工。

七、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光缆工程施工,不仅完成了通信网络的建设,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校园光缆通信网工程设计毕业设计

校园光缆通信网工程设计毕业设计

校园光缆通信网工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最新光缆线路工程验收标准

最新光缆线路工程验收标准

光缆线路工程验收标准一、机房端1、入局光缆在进出孔、ODF架端要挂牌编号,标牌与竣工资料相符;2、进/ 出局光缆和用户光缆应全部检查光缆的预留长度、盘放安置、保护措施及成端质量。

3、进/ 出局光缆内的金属构件在终端处要接地;4、入局光缆进出孔要用防火泥堵塞;5、光缆在槽道中布放应顺直,无明显扭绞、交叉,不得溢出槽道,拐弯适度,无死弯,光缆进出槽道部位应绑扎并有挂牌;二、交接箱1 、交接箱装配应零配件齐全,接头排应无损坏,端子牢固,编扎好的成端光缆应在箱内固定,并进行对号测试和绝缘测试,漆面应完好。

2、交接箱必须单设接地,接地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姆。

进入交接箱的光缆必须接地并挂标识牌。

3、交接箱箱号、光缆编号的漆写(印)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接箱箱盖的内侧有光缆线路路由示意图。

交接箱内跳纤布放合理、整齐,无接头且不影响模块支架开启;4、墙式交接箱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坚实、牢固、安全的墙面,交接箱底部距地平线、箱体距墙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室内交接箱);架空交接箱的安装,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H 型杆,并加装工作平台;落地式交接箱的安装位置的选择箱体就位的坚固件必须牢固、安全、可靠,安装高度、防潮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5、成端是否规范(要有余留,保证可随时调换,特别是主干光缆部分)6、交接箱下方光缆进出口、光缆引管上端必须进行防鼠、蚁处理。

三、线路架空杆路:1、架空光缆抽查的长度应不小于光缆全长的10%,沿线检查杆路与其他设施间距(含垂直、水平)、光缆及接头安装质量、预留光缆盘放、与其他线路交越、靠近供电线保护措施。

2、电杆应按设计规定的杆距立杆。

一般情况下,市区光缆线路的杆距为35〜40m郊区明线线路的杆距为45〜50m因地形特殊情况距离不要超过65米。

精品文档3、竖立电杆应达到下列标准:直线线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0伽,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

通信光缆新建工程设计方案

通信光缆新建工程设计方案

通信光缆新建工程设计方案近年来,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通信光缆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讯需求,通信运营商不断开展光缆新建工程。

本文将提出一个通信光缆新建工程的设计方案。

1. 工程规划首先,需要对光缆新建工程进行规划。

规划过程中,需要对光缆的线路路径、地形条件、潜在风险、施工难度等进行评估。

光缆线路路径应尽可能直线,避免出现大的转弯或线路中途变换方向的情况,同时要优先考虑寻找阻力较小、通行便利的路线。

地形条件对光缆线路有很大影响,需要在规划过程中仔细考虑。

对于可能存在的自然风险,如山洪、泥石流等,需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降低损失。

最后,根据规划结果确定光缆线路的详细方案。

2. 光缆种类的选择现有的光缆包括光纤、光缆、分散式光纤传感器、布网光缆以及复合式光缆等。

不同种类的光缆在适用范围、传输速度、承载能力、成本等方面会有所差异。

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光缆种类至关重要。

3. 光缆敷设光缆敷设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建筑物等城市规划因素。

如果是在地下敷设,需要确定穿过易受水的地段时采取什么样的防水措施。

同时,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光缆的敷设应当尽可能地小心谨慎,避免光缆被损坏。

4. 光缆连接和测试光缆连接和测试是光缆新建工程中关键的环节。

连接时需要仔细检查连接设备的质量和连接的过程,保证连接的牢固和有效。

连接完成后,需要进行光传输性能的测试,确保光缆正常工作。

5. 光缆维护光缆新建工程完成后,需要定期进行光缆的维护工作。

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光缆线路的清理和检查、定期检测光缆的传输性能、定期替换老化的光缆等。

只有做好光缆的维护工作,才能保证相关的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通信光缆新建工程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在工程规划、光缆种类选择、光缆敷设、光缆连接和测试以及光缆维护等环节中,都需要小心谨慎,充分保障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QGDW 11590-2016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技术规定

QGDW 11590-2016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技术规定
5 路由选择
5.1 路由选择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做到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经济合理。 5.2 电力特种光缆路路由选择应符合 GB 50061 和 GB 50545 的规定。 5.3 应尽量避开重冰区、线路易舞动区、鼠害严重区及影响运行安全的其他地区,当无法避免时,应 采取相应的缆路防护措施。 5.4 应根据线路本体路径、杆塔结构和光缆选型确定光缆敷设路由;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应架 设于地线支架位置,光纤复合架空相线(OPPC)宜敷设在下层边线位置,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宜 根据空间电场强度计算确定光缆挂点设置。 5.5 利用已有线路敷设电力特种光缆时,应进行电气、结构校验,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相关 技术方案。
ICS 33.180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11590—2016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技术规定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designing of electric power overhead optical fiber cable line
2017 - 05 - 25 发布
I
Q/GDW 11590—2016
前言
为规范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技术,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深圳市特发信息股 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胜民、刘湘莅、齐道坤、郭新菊、席小娟、程宏伟、李本良、樊东峰、苏海 芳、梁晟、张海宁、徐常志、邓伟峰、路晓军、胡鑫、谢武、刘存凯、彭永年、郭正位、景川、肖波、 李勇、陈晨、杨敏、王文峰。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规范1、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1.1 直埋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1.1.1光缆线路路由方案的选择,应以工程设计任务书和干线通信网络规划为基础,进行多方案比较。必须保证通信质量,使线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便于施工、维护。在满1.1.2足干线通信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考虑沿线地区的通信需求。1.1.3选择光缆线路路由时,应以现有的地形地物、建筑设施和既定的建设规划为主要依据,并应充分考虑铁路、公路、水利、长途管道等有关部门发展规划的要求。1.1.4光缆线路路由一般宜避开干线铁路,且不应靠近重大军事目标。1.1.5光缆线路路由,在符合大的路由走向的前提下,宜沿靠公路,但应顺路取直,避开路边设施和计划扩改地段,距公路不宜小于50米。1.1.6光缆线路路由应选择在地质稳固、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段,尽量减少翻山越岭,并避开可能因自然或认为因素造成危害的地段。路由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线路稳固、运行安全、施工及维护方便和投资经济的原则。1.1.7宜选择在地势变化不剧烈、土石方工作量较少的地方,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及岩溶地表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液化、沙埋、风蚀、盐渍土、湿陷性黄土、崩岸等对光缆安全有危害的地方。应避开湖泊、沼泽、排涝蓄洪地带,尽量少穿越池塘、沟渠,在障碍较多的地段应合理绕行,不宜强求长距离直线。并应考虑建设地域内水利及土地利用长期规划的影响。1.1.8光缆线路穿越河流,当过河地点附近存在可供光缆敷设的永久性桥梁时,光缆宜在桥上通过。采用水底光缆时,应选择在负荷敷设水底光缆要求的地方,并应兼顾大的路由走向,不宜偏离过远,对于河势复杂、水面宽阔或航运繁忙的大型河流,应着重保证水线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可局部偏离大的路由走向。1.1.9光缆线路通过水库的位置,应在水库的上游。当必须在水库的下游通过时,应考虑水库发生事故,危及光缆安全时的保护措施。1.1.10光缆不应在水坝上或坝基下敷设。如需在该地段通过时,必须报批工程主管单位和水坝主管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1.1.11光缆不宜穿过大的工业用地,如大型工厂和矿区等。当必须在该地段通过时,应考虑地层沉陷对线路安全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1.1.12光缆不宜穿越和靠近城镇及开发区,少穿越村庄。当必须穿越或靠近村镇时,应考虑村镇建设规划的影响。1.1.13光缆不宜通过森林、果园及其他经济林区或防护林带。对于地面建筑设施和电力、通信线缆等应尽量避开。1.1.14光缆线路应考虑强电影响,不宜选择在易遭受雷击、腐蚀和机械损伤的地段。1.1.15光缆线路路由应考虑到建设地域内的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事宜,减少对原有水系及地面形态的扰动和破坏。1.2架空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2、光缆线路敷设安装2.1敷设方式选择2.1.1长途通信省际干线光缆线路在非市区地段敷设时应以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为主。省内干线光缆线路除管道和直埋方式外也可采用架空方式。2.1.2长途干线光缆线路在市区内敷设应以采用管道方式为主,对不具备管道敷设条件的地段,可采用简易塑料管道、槽道或其他示意的敷设方式。2.1.3长途干线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局部架空敷设方式:(1)必须穿越峡谷、深谷等采用其他敷设方式不能保证安全或建设费用过高的地段;(2)地下或地面存在其他设施,施工特别困难、原有设施业主不允许穿越或陪补费过高的地段;(3)因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原因无法采用其他敷设方式的地段;(4)受其他建设规划影响,无法进行长期性建设的地段;(5)地表下陷、地质环境补稳定的地段;(6)其他不能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敷设的地段,如陡峭山岭等。2.1.4在长距离直埋地段局部架空时,可以不改变光缆外护层结构。2.1.5长途干线光缆穿越河流的敷设方式,应以线路安全稳固为前提,并结合现场情况按下列原则确定:(1)路由附近有永久性坚固桥梁可以利用的,光缆应当在桥上敷设。(2)不具备桥上敷设条件,或建设费用过高时,河床情况适宜的一般河流可采用定向钻孔或水底光缆的敷设方式。采用定向钻孔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不改变光缆护层结构。(3)遇有河床不稳定,冲淤变化较大,或河道内有其他架设规划,或河床土质不利于施工,无法保障水底光缆安全时,可采用架空跨越方式。注:(1)其他预留按实际需要。(2)由管道或直埋至架空引上每处增加6~8m.2.3 直埋式光缆线路的敷设与安装要求注:1.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交越时的净距可降低为0.15m。光缆与热力管靠近时,应采取隔热措施;2.大树指直径30cm以上的树木,对于孤立大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3.穿越埋深与光缆相近的各种地下管线时,光缆宜在管线下方通过;4.地下光缆与采取了防腐蚀措施的高压石油、天然气管接近时,除满足表中的距离要求外,还应考虑防腐蚀的距离要求或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5.地下光缆采用了防腐蚀和防机械损失措施后,与积肥池等易腐蚀地带的净距可降为1~1.5m;6.光缆与易塌方土井的净距不宜小于5m;7.与高压电力线路的交叉跨越角度:宜不小于30度;8.距电厂、变电站的接地装置:一般情况宜大于200m;2.3.2埋深:注:1.边沟设计深度为公路或城建管理部门要求的深度;2.石质、半石质地段应在沟底和光缆上方各铺100mm厚的细土或沙土,此时可将沟深视为光缆的埋深;3.上表中不包括冻土地带的埋深要求,对此在工程设计中应另行分析取定;(2)缆沟a.光缆沟的尺寸必须把光缆沟挖到所需的深度,光缆沟底部宽度(W b)随光缆的数目而变,顶宽(W a)可用下式来计算:W a=W b+0.1D(cm)式中:D-埋深(cm)挖沟深度(d)由光缆类型而定。通常,由下式来确定:+D+10(cm)注:沼泽、盐盖土视作软石;2.3.2 光缆可同其他通信光缆或电缆同沟敷设,但不得重叠或交叉,缆间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10cm。2.3.4 光缆线路标石的埋设应负荷下列要求(1)下列地点应埋设光缆标石a.光缆接头、转弯点、预留处;b.适于气流法敷设的长途塑料管的开断点级接续点;c.穿越障碍物或直线段落较长,利用前后两个标石或其他参照物寻找有困难的地方;d.装有监测装置的地点及敷设防雷线、同沟敷设光、电缆的起止地点,直埋光缆的接头处应设置监测标石;此时可不设置普通标石;e.需要埋设标石的其他地点;(2)利用固定的标志来标示光缆位置时,可不埋设标石;(3)光缆标石的埋设要求:光缆标石宜埋设在光缆的正上方。接头处的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的路由上;转弯处的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转弯处的交点上。标石应当埋设在不易变迁、不影响交通与耕作的位置。如埋设位置不宜选择,可在附近增设辅助标记,以三角定标方式标定光缆位置。2.3.5直埋光缆接头应安装在地势较高、较平坦和地质稳固之处,应避开水塘、河渠、沟坎、道路等施工、维护不便,或接头有可能受到扰动的地点。光缆接头盒可采用水泥盖板或其他适宜的防机械损伤的保护措施。2.3.6 光缆线路穿越铁路、通车方忙或开挖路面受到限制的公路时,应采用钢管保护,或定向钻孔地下敷管,但应保证其他地下管线的安全。采用钢管时,应伸出路基两侧排水沟外1m,光缆埋深距排水沟沟底不小于80cm,并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钢管内径应满足安装子管的要求,但。

光缆工程建设方案

光缆工程建设方案

光缆工程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应用软件和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也对网络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光缆作为网络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带宽大、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等特点,使得它成为了当前网络通信的主要传输介质之一。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网络通信的建设一直是国家的重点项目之一。

而光缆作为网络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网络通信建设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的光缆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于网络通信能力的提升和网络通信质量的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是某市区光缆网络的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在市区范围内完成新一代光缆网络的布设和建设。

项目的总投资额为5000万元,项目的建设周期为2年,项目的总建设面积为200平方公里。

本项目计划总建设2条骨干光缆线路,其中一条线路为东西向骨干线路,另一条线路为南北向骨干线路。

同时,本项目还计划在市区范围内建设1000个光缆接入点,用于满足市区内各类用户的光缆接入需求。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光缆材料的采购、光缆线路的敷设和铺设、光缆接入点的建设等。

三、项目建设条件(一)市场需求我市作为地级市,市内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网络通信需求量大。

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对网络通信质量和带宽的需求更趋迫切。

而传统的铜线网络已经满足不了市民的网络通信需求,因此,有必要进行新一代光缆网络的建设工程。

(二)投资环境我市作为地级市,拥有很好的投资环境。

市区内人才辈出,技术力量雄厚,建设光缆网络的技术和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同时,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也为本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技术条件我市在光缆网络建设方面拥有很强的技术优势。

本市有多家具备光缆网络建设资质的企业,技术力量雄厚。

同时,市区内也有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能够为本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四)资金条件本项目的总投资额为5000万元,项目的资金条件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毕业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摘要当今的通信方式是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格局。

也正因如此,光纤通信的发展显得越发重要。

随着国际互连网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加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更加强烈,这要求光纤通信向着大容量,高速率,远距离方向迅猛发展。

光网络的发展又使得光缆的新结构不断涌现,新一代的全光网络要求光缆提供更宽的带宽、容纳更多的波长、传送更高的速率、便于安装维护、使用寿命更长等。

由此光缆的种类也趋于多样化,对一些特殊环境更有特种光缆来满足特殊的要求。

随着中央政府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和投资,贵州黔西南州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广大农民的富裕度得到迅速的提高,人们在生活、商贸、工作中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通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贵州通信服务公司本着回报社会的态度,决定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扩大信号覆盖面,为百姓的经济发展服务,于是提出了安龙等村通二期工程。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的研究表明,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段,对于光纤和路由的选取、敷设都是不同的,根据具体的现场情况和经济、建设要求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是保证光纤通信系统长期、稳定、安全工作的前提。

对于光缆的敷设也有各种具体的要求,同样保证光纤通信的正常工作。

系统的调试开通与验收,后期的维护都是光缆工程必不可少的工作。

【关键词】:光缆线路,光纤,工程设计,概、预算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5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ABSTRACTToday's communication is based on optical fiber telecommunications, microwave 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upplemented pattern.For this reason,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As international Internet and 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widely used, And because of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 communications needs of more intense, require fiber communication toward large-capacity, high-spe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ong-range dire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network cable also makes the new structure will continue to emerge. The new generation of all-optical cable network requirements for wider bandwidth to accommodate more wavelengths and higher transmission rate, ease of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such as longer life expectancy.This type of cable is also tending to diversify ,for some special environment more special cable to meet special requirements.Along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increase rural economic support and investment, the Guizhou Qianxinan’s economic have got rapid development, The wealth of the majority of farmers was rapidly increased, people in life, business, work on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growing demand for quality communications are increasingly high requirements; Therefore Guizhou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company in return society's attitude and decided to increase their investment in rural areas and expand signal coverage, for the peop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ervices, and the second project about villages such as Anlong. Optical Cable Design Research shows that in the same area lots, and fiber routing selection, installation is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and the economy, the demand to make a correct and reasonable choice is the guarantee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system long-term, stable, safe working premise. Cable installation for a variety of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5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specific demands, and also assu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normal work. Debugging system opened and accepted later, the cable maintenance works are essential to the work.Key words:Fiber optic cable circuit,Fiber optic,The engineering design,Budgetary Estimate and Budget.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5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5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绪论 (1)1光纤通信概论 (2)1.1光纤通信简史 (2)1.2光纤通信的特点 (2)1.3光纤通信发展趋势 (3)2光纤及光纤的测量 (5)2.1光纤的传输特性 (5)2.1.1衰减 (5)2.1.2色散 (5)2.1.3偏振模色散 (6)2.1.4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6)2.2光纤类型 (6)2.3光纤的基本参数 (7)2.4光纤传输参数的测量 (8)2.4.1光纤衰减特性的测量 (8)2.4.2光纤的基带响应与带宽 (9)2.4.3单模光纤的色散及测量 (10)2.4.4偏振模色散测量 (11)3光缆 (13)3.1光缆特点 (13)3.2光缆分类 (13)3.3光缆技术的发展特点 (13)4光纤通信系统 (16)4.1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16)4.2系统的参考模型 (16)4.3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体制 (17)4.4传输辅助系统 (18)4.5系统的性能指标 (20)4.5.1误码率 (20)4.5.2抖动 (20)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4.5.3可靠性 (20)5光缆线路工程设计 (21)5.1光缆线路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21)5.1.1光缆线路路由选择原理 (21)5.1.2光缆线路敷设方式选择原理 (22)5.1.3光缆选型 (22)5.1.4传输设计 (23)5.1.5缆线路的防护设计原理 (25)5.2光缆通信项目介绍 (28)5.2.1工程概况 (28)5.2.2设计依据 (28)5.2.3设计范围 (28)5.2.4设计思路 (29)5.2.5设计内容及分工 (29)5.2.6主要工程量 (30)5.2.7工程投资与技术经济指标 (30)5.2.8光缆线路路由选定 (30)5.3需求分析 (33)5.3.1光缆及光缆接头盒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33)5.3.2钢筋混凝土电杆性能要求 (36)5.3.3各种铁件 (36)5.3.4杆路建筑 (36)5.3.5光缆中继段计算 (38)5.3.6光缆线路路由复测 (39)5.3.7光缆预留及重迭布放长度 (40)5.4光缆线路敷设安装 (40)5.4.1光缆线路敷设安装要求 (40)5.4.2架空光缆的敷设安装 (41)5.4.3站内光缆引入安装 (42)5.5光缆的接续 (42)5.6光缆线路防护要求与措施 (43)5.6.1站内光缆保护 (43)5.6.2架空光缆保护 (43)5.6.3光缆防雷 (43)5.6.4防强电 (44)5.6.5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问题 (45)6光缆线路工程预算 (46)6.1概述 (46)6.2预算编制依据 (47)6.3有关单价、费率及费用的取定 (48)7工作总结和心得体会 (50)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5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7.1工作总结 (50)7.2心得体会 (50)致谢 (51)参考文献: (52)附录:英文文献翻译 (53)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5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5 绪论光纤通信技术是近三十几年迅猛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它的诞生和发展,给世界通信技术带来了划时代的革命。

随着国际互连网等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应用,光纤通信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光缆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缆的种类更加多样化,通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特种光缆的产生更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光缆敷设上面的技术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