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优秀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进中举》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浏览课文,概述范进中举的主要情节。(重点)

2、结合具体语境,抓住文中人物范进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特点。(重

点、难点)

3、体会讽刺小说的特点,把握作品主题。(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里住着一间草屋,一厦披子,门外是个茅草棚。正屋是母亲住着,妻子住在披房里。

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去集上卖了,买几升米来煮粥吃。

师:这是《儒林外史》中关于范进家境的描写和范进母亲的一句话,由此你发现范进是一个怎讲的人?

生:穷困潦倒

师:对于我国古代一个无权无势、穷困潦倒的读书人----范进来说,想要改变命运就只能参加科举考试。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的科举考试。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范进的科举之路。这是一条怎样的科举之路啊?

生:漫长、曲折、艰辛

师:54岁的范进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他中举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范进中举》,去看看中举后的范进在干什么?

二、故事梗概

快速浏览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范进一直遭到四邻及自己老丈人胡屠户的讥笑讽刺(开端),后来终于考中了举人(发展),竟然神经错乱疯了起来(高潮),最终被胡屠户一巴掌打醒,恢复正常(结局)。

三、范进其人

师:故事情节是围绕范进展开的,其实,他在书中的第一次出场是这样的:

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天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麻布直裰(duō),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

师:就这段描写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衰老、寒酸、贫穷、瘦弱等

师:除此之外,结合课本内容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热衷功名、懦弱迂腐、圆滑世故(书本中对应语段)

师:范进考取举人,他难道不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吗?

生:有的学生附和,有的表示反对。

师:三则材料补充

1、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锦带,何等辉煌。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范进跪下道:“童生就是。”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周学道道:“这也未必尽然。你且出去,卷子待本道细看。”范进磕头下去了。

2、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

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正要再看看,却有一个童生来交卷。……那童生叫做魏好古,文字也还清通。学道道:“把他低低的进了学罢。”因取过笔来,在卷子尾上点了一点,做个记认。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又把魏好古的卷子取过来,填了第二十名。将各卷汇齐,带了进去。发出案来,范进是第一。谒见那日,著实赞扬了一回。

3、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蘧(qú)景玉说道:“老先生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这位老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说罢将袖子掩了口笑。又道:“不知这荀玫是贵老师怎么样向老先生说的?”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拨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

学生通过阅读这三个文本发现,范进其实并无真正的才华,是考官的同情才提携他,他的中举具有偶然性和运气的成分。

三、范进其疯

范进的“喜极而疯”让人印象深刻,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关注描写范进发疯部分,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生:可笑(动作、语言、细节描写)

师:你只是觉得范进非常好笑吗?

生:不,他可笑,更可悲。

师:这是一个“笑中带泪”的人物形象,因此鲁迅先生评价本文的语言也是忧愁悲哀的。请你结合阅读感受,谈谈你如何理解范进的“戚”?

生:结合范进中举前后生活境遇的不同谈。

师:总结:

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在漫长的34年中,将全部身心投入科举考试中。考了20多次,却依旧屡屡失败。一直穷困潦倒,受尽嘲讽与屈辱。然而让读书人孤注一掷的科举考试,却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八股取士对于才华的衡量并不可取,是对士人精神的祸害与压迫。

四、知人论世

“功名富贵无凭无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吴敬梓

师:为什么作者吴敬梓能得出如此深刻的结论呢?他本人和科举考试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走进在“作者其人”(PPT)

吴敬梓从小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前辈对科举的热衷追求,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从小就读经习文,准备走科举进仕之路,然而父亲被贬官,抑郁而死。族人欺他两代单传,纷纷侵夺族遗财产,这使得他看清了封建家族伦常道德的虚伪,萌生了与仰仗祖业和门第过寄生生活的庸俗人物分道扬镳的念头,他由激愤变为任达放荡,以阮籍嵇康为榜样,追慕建安文人风雅,反抗虚伪的礼教

吴敬梓也曾想走科举荣升之路。可是,他以弱冠之年考取秀才之后,始终不能博得一第。29岁时,去滁州参加科考,因为他的狂放行为被廪报到试官那里,终以“文章大好人大怪”而落第。沉重的打击,使他对科举制度的怀疑加深。36岁时,曾被荐举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他参加了地方级的考试,但到了要赴京应试时,却以病辞。几经波折,他对科举制度的弊端有了深刻的认识,再不应试,也放弃了“诸生籍”,不愿再走科举仕进的道路。

师:从中可见,作者就出生于科举世家,而他也层想走科举荣升之路。但几经波折后,最后放弃了科举。作者看透了科举取士的弊端,塑造范进这个人物形象,实则是揭示科举取士对读书人精神上的荼毒。描写范进中举发疯和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以及周围人对他态度的转变,抨击了科举制度对封建知识分子的毒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讽刺了当时趋炎附势的人情世态。

师:周进撞向号板,放声大哭;范进喜极而疯,丑态百出;严监生临死前还唯恐废了灯油而不肯合眼…吴敬梓呈现给我们一幅充满了讽刺意味的儒林百态。

五、结语

《儒林外史》这本书中还有许多悲喜交加的故事,在令人发笑的窘态之中,又蕴藏着深切的悲哀,想要了解更多的笑中带泪的故事,就然我们一起回到这本书中去仔细体味吧。

六、作业

阅读《儒林外史》向同学们介绍《儒林外史》中一个人物,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