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重点(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备考:考场作文语言锤炼之法(方法+例析)

“词语生动”是指准确、恰当地使用词语。
“句式灵活”是指能根据表达的对象、目的和具体语境而变换不同的句式。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是指善于恰当地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准确、鲜明,从而使表达生动传神、富有神韵,使文章色彩斑斓、引人入胜。
“文句有意蕴”是指文章的语言有一种含义隽永、意味深长的表达效果。
那么,怎样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包装呢?下面我们就如何锤炼文章的语言作一番探讨尝试。
一、妙引诗词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古今中外大量的名言警句、民谚俗语、诗词佳句等,文辞华美,语言精练。
如果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引用这些名言名句,不仅能增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能使文章平添文采。
古诗词是最凝练的语言,又是最优美的语言,内涵丰富,意旨深远。
巧妙引用经典诗词,不仅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能增添语言文字的底蕴美、厚实感。
如考场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僧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作为文章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二、善用修辞手法修辞用得好,不仅可以将具体的事物写得更加生动,还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有点石成金的效果。
高考考查的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对偶、比拟、设问、借代、反问,每一种都可为文章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高考考场作文锤炼语言的方法技巧

高考考场作文锤炼语言的方法技巧一、巧用字词1.推敲字词推敲字词,就是对词语进行比较、选择、推敲、锤炼,以达到简洁精练,形象鲜明,声音优美,富于情趣。
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优化语言时,这一点就应该加以强调。
例如,四通公司先后在《文汇报》上刊登四通打字机的广告。
1988年的广告词是“输入千言万语打出一片深情”,而1993年则改为“输入千言万语奏出一片深情”。
该公司之所以更改广告词,是因为动词“打”虽然紧扣“打字”的“打”,但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误解,似乎操作这种打字机必须十分用力,而用“奏乐曲”的“奏”代替“打”,则给操作者以轻松、优雅的感觉,从而使该公司的产品更加畅销。
又如下面这一段话:“有人憧憬白云,有人迷恋大海,有人喜欢高山,有人喜欢沙漠……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哪个角落,都有一个很别致的风景。
”都是表达“喜欢”的感情,却用了各种不同的词语,可见笔者在语言的推敲上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2.叠字反复法叠字反复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变化的音符,巧妙地运用,可以给人以回环缠绵的感觉。
如,一学生描写“旭日东升”的一段话:“慢慢地,红光扩展到半空中,树梢上冒出了一段红艳艳的圆边儿,它向四周漫延着,逐渐变成了镰刀形,接着又一纵一纵地向上爬着,不一会儿,露出半个通红通红的圆脑袋,就像被什么东西缀着一般。
它喘了口气,费力地一点一点地向上挣扎着,升腾着,终于挣脱束缚,‘腾’地跳了出来,射出耀眼的光芒,刹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圆溜溜的大皮球,不十分亮,但红得可爱,红得均匀。
那鲜红的颜色似乎要滴下来似的,恐怕香山的红叶见了也会黯然失色呢。
”这些叠词的使用,会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一种舒徐委婉的音律美,清新自然,如临其境,给人以美的感染。
3、多用成语或四字短语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会使文章语言形成匀称和谐之美。
例如,某考生在《刺秦》中写道:“驶进燕国的边境,驶过满是荒烟蔓草的旷野,驶过高峻险恶的大山,驶进人烟密集的城镇,驶进物资阜盛的城郭,离秦国越来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紧,我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关键作文字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关键作文字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是整个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及后续的升学计划。
在高考作文中,语言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
本文将从反复锤炼语言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高考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1. 了解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语言表达是指我们通过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在高考作文中,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行文效果和阅卷老师的评分。
一个高质量的作文,需要通过优美、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来展现出文章主题和深层次的思想,让阅卷老师产生共鸣,并留下良好的印象。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2.1 增加阅读量阅读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不断的阅读,可以丰富词汇量、学习语法、积累思维方式等等。
尤其是要多读一些名家名作、经典文学作品等,名家名作能够为我们提供优美的语言和思想的启迪,经典文学作品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生活多元化又普遍的人性,并且还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2.2 练习写作写作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对语言表达进行反复印证和锤炼。
可以通过练习写作来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地准确、生动、细腻。
写作的关键在于:多写、常写、交流,切忌三分钟热度、或是那种“赶一下作业”的写作,拿出时间和精力,深入揣摩作文题目,多思考,多摆思路,通过对语言的把控、思路的理顺、句子的多样化等,反复磨练语言表达技巧。
2.3 参考优秀范文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用心品读,剖析范文的语言表达技巧、句式使用等,写出自己的修改版,让语言更加优美地呈现出来。
在进行修改过程中,多模拟不同的情境,通过比较和分析,逐步提升自己的功底和水平。
3. 注意语言表达中的一些“细节”3.1 借助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时,可以使用修辞手法来提高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等手法,在正确的使用下,可以让文章表现得更加生动有力,且增加记忆深度。
3.2 注意搭配和词性在文章表达中,需要注意搭配和词性的使用,例如: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形容副词、修饰语的使用,尽可能不出错,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关键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关键高考作文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写作技巧则是提升作文质量的关键。
其中,反复锤炼语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本文将从背景铺陈、选材与组织结构、逻辑思维和表达方式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反复锤炼语言,提升高考作文的表达力。
首先,背景铺陈是一篇作文的基础和起点,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认同。
反复锤炼语言,就意味着对背景的描述要准确、生动,让读者能够立刻进入到文章的场景当中。
要注意使用恰当的形象词语和具体事例,让背景形象鲜明,情感充沛。
同时,要避免雷同寻常的描写,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背景更加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次,选材与组织结构也是一篇作文的关键环节。
选材要有深度且有代表性,涵盖多个方面的知识与观点,能够展现出作者的思考深度和广度。
而组织结构则需要特别留心,要确保整个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反复锤炼语言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修改和调整,扩充或缩减篇幅,使主题和论点更加突出、清晰。
切忌拖沓罗嗦,尽量精简语言,确保表达方式简单明了。
再次,逻辑思维是写作的灵魂和支撑,也是提升文章表达力的关键环节。
在反复锤炼语言时,要注意对论据和论点进行合理、准确的梳理,确保整个论述过程连贯、有序。
可以通过增加过渡词语、使用并列和递进等手法,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紧密。
同时要注意立论的严谨性,对于可能存在的漏洞和反驳,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回应,增加论证的说服力。
最后,表达方式是一篇作文的精华和亮点。
在反复锤炼语言时,要注意对词语和句子的选择,力求简洁、明晰。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含糊其辞的表达方式,而要选择富有感染力和表达力的词汇和句式。
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修辞手法和修饰语,使文章更具艺术美感。
要注重语言的音律和节奏,适当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流畅和生动。
总之,反复锤炼语言是提升高考作文表达力的关键环节。
只有通过不断修改、调整和提炼,才能使文章的语言质量更高、表达更准确、生动、感人。
重点名校高考作文备考--应试作文指导七:锤炼语言(转)(精校完美打印版)

应试作文指导七:锤炼语言()应试作文指导七:锤炼语言()心灵驿站[方法指津]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最后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
当然,语言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在平时多下功夫。
下面仅就同学们作文中常见的语言表达问题谈几点“锤炼”的方法。
一、变空泛为具体不少同学在写记叙文时往往只有空洞的叙述,缺乏具体的描写,读来味同嚼蜡,请看下面一段文字: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超过了90分,我非常高兴。
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很多讽刺话,这对我刺激很大,更增添了我学习的信心。
这种非常空泛的叙述在学生习作中颇具代表性。
同学们怎么讽刺的?对我造成了怎样的刺激?我心态怎样?毫不具体。
我们不妨变动一下:成绩公布了。
哈,92分,万岁!我想叫想唱,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
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接受他们的祝贺。
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的分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轰!我头脑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
我想哭,痛痛快快的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90 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能变成凤凰!这段改动后的文字有语言和心理描写,还有环境的点染,不再是空洞的线条,而是有了具体的形象。
二、变冗繁为精美以微型议论文为例,字数一般限制在200 ~300字之间,这就更需注重语言的锤炼。
不少同学在举例论证时,往往像写记叙文一样,叙述拉得很长,结果是费力不讨好。
有个同学在论证“人生只有不断追求,才能取得丰硕成果”这一观点时,选用了贝利、巴尔扎克、爱迪生的事例,一个个叙述,用了300 多字仍然意犹未尽,结果是小作文成了大作文。
另一个同学通过锤炼,只用了一组排比句:“正因为贝利不懈地追求,才有1200多次精彩的足球射门;正因为巴尔扎克不停地进取,才有包含94 部小说的《人间喜剧》;正因为爱迪生不断地开拓,才有1000多项举世瞩目的发明。
高考作文锤炼语言的技法

五大技法炼句子对于一篇考场作文而言,语言有文采并不是要求作文全篇金句不断,也不是看谁堆砌华丽的辞藻更多,而是要求在表达时更准确地选用词语,使句子生动传神;恰当地运用修饰成分,使句子立体丰满;灵活地选用句式,使句子富有变化;巧妙地运用修辞,使句子流光溢彩;合理地引用化用,使句子文采斐然。
1、锤炼词语,使句子笔墨传神表达相同意思的词语有很多,但最恰当的只有一个。
用词贴切,就是要求从几个可用的词语中,选出最恰当、最准确、最生动的那一个,把所要表达的意思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对文采的追求,首先表现为对词语的选择和锤炼。
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以使既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地表现人或事物。
词语用得好,可达到字字珠玑、珠围翠绕的效果。
用词贴切要求精心锤炼词语,尤其是精心锤炼动词、形容词、成语及其他四字短语。
语言艺术中最重要的是动词。
妙用动词,能使语言新颖脱俗,鲜活生动。
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也会使文章语言形成匀称和谐之美。
如:2015年新课标卷优秀作文《老陈,我想对你说》中的一段。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你在高速公路上边开车边接电话,岂不是让生命在车轮下摸爬滚打?可能你很幸运,到目前为止未曾发生过事故,可是,或许有一天,你的生命就与车轮一起飞向了远方,你看不到的远方。
我想,你是知道每年有不少人死于交通事故的,你是知道车人相撞那惊心动魄的画面的,你是知道失去亲人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的。
如此,你还敢这样做吗?你还会这样做吗?这段文字中“你的生命就与车轮一起飞向了远方”一句的“飞向”一词,极其准确生动。
既形象地表达了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又看似轻松实则已产生对老陈内心震撼地警示作用。
同时,像“摸爬滚打”“惊心动魄”“撕心裂肺”等四字短语的使用,也形象地传达了作者对老陈的劝诫,达到了让人警醒的效果。
锤炼词语,是从用词贴切的方面来增强语言的文采。
这需要我们注意以下三点:其一,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点评2015届高考模拟安徽省三篇高考优秀作文(整理精校版)

点评2015届高考模拟安徽省三篇高考优秀作文作文辅导1118 21:35::●一类标卷层级解析◆一类上Ⅰ(54分) 文体:(书信体说理文)给理想一片合适的土壤——致父亲的一封信亲爱的爸爸:①远在千里的您,近来可好?此刻女儿正端坐在高考的考场上,面对“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样的诗文材料思绪万千:我想到了家中那个小房间中笨重的钢琴和比矮小的我还高的各科材料与您那过早被雪染白的双鬓以及被岁月揉皱的脸庞……②席慕容说:“每条路都有它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
”于是我坚信着,并把自己理想的种子埋在了文学这片沃土上,这篇土壤不涝不干,不肥不瘠……③我执着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离愁别绪;我感动于“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的海誓山盟;我陶醉于大观园中的悲欢离合……我在每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用文学记下了点滴感动,见证了生命痕迹。
书信用上正副标题,新颖别致,恰到好处。
①第一次抒情:突出父亲早白的双鬓和皱皮的脸庞。
②第一次说理:每人的发展应走适合自己的路。
接着用诗一般的文字写成排比句,铺叙自己热爱文学的痴迷状态,与下文写自己的爱好被强行改变的内容形成鲜明对比。
③第二次抒情:一向被我视为多余之物的钢琴与学习资④可是您却用爱给我做了个茧,并紧紧地束缚了我欲飞的双翼。
爸爸,我知道那架钢琴是您用多少天的辛勤劳作换来的;那些资料也是用您的血汗钱买来的。
可是您有没有看见我被锁进琴房后,一遍又一遍无聊地击打琴键时那孤独落寞的神情;您有没有发现我枕头上那斑斑点点的泪渍?那是您在撕了我文章后,从内心流出的忧伤。
那时的夜总是聒噪而漫长的,最终我还是令您失望了,我的回报居然是那一科科“挂红灯”的成绩和那几年都不能弹一首完整曲子的“特长”。
⑤可是,亲爱的爸爸,您知道那是为什么?因为您把我理想的种子移进了不合适的土壤,深埋进了那没有阳光和雨露的深渊!您说您很喜欢翟墨,那个洒脱地航海,选择自己生活的男子,那个感动了中国的追梦者。
您应该也看到了,他看清了自己,并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高考考场作文锤炼语言的方法与技巧

高考考场作文锤炼语言的方法与技巧在一篇文章中,要组织好一连串的句子,需做到“严密而多变化”。
“严整”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多变化”一般指句式不单调,能根据表达的对象、目的和具体语境灵活变换。
例如某学生的习作中有这句话:“我在万里晴空、云彩线儿都不见的、素常烟雾腾腾的山头显得眉目分明的这样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去登泰山。
”我们可时适当地变换句式,改为“我在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去登泰山的。
那一天,万里晴空,云彩线儿都不见,素常烟雾腾腾的山头显得眉目分明。
”这一变换,使文章的意思更加容易理解。
都说“文如其人”,这不无道理。
乐观者写放达文,忧郁者写哀怨文,幽默者写风趣文,勤于思考者写出思辩性,勤于观察者写出生活味,博览群书者写出书卷气。
高考为我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天地,我们应该蘸自己的心血写一篇充满个性的文章。
以下,我就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巧用幽默风趣语句,给文章语言增添几分活泼而又含蓄之美。
如,一学生在习作《喜鹊与苍鹰的对话》中写道:喜鹊仰望苍穹,叽叽喳喳着说开了:“我说鹰老兄,现在做什么都要实事求是,你怎么总是好高务远,小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你老兄可得实际点啊!”苍鹰扇动了一下它矫健的翅膀说道:“怎么,你说我不实际?我展翅高飞,翱翔万里,一览天下,你喜鹊妹子能享受得到吗?”这段对白,语句风趣,两只鸟儿的个性突出鲜明,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美的印象。
2.表达含蓄表达含蓄,可引发读者的联想,能给我们带来意犹未尽的效果……作家孙犁在《荷花淀》中写到水生决定离村参军前夕向他的妻子说自己是“第一个报名的”,从来没有离开丈夫的妻子只说了一句话:“你总是很积极的”。
这好象有点文不对题,含糊其辞,但其中肯定性的赞赏和否定性的哀怨几乎同样多,从字面上我们只看到肯定性赞赏,而否定性的哀怨则需要我们去联想,这正是作家高明之处,也值得我们借鉴。
诚然,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学习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
要提高其语言的表达效果,写出一篇好文章,还需要平时多下点苦功夫,练好语言的基本功,做到前人总结的“六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重点
高考二轮复习
0219 20:10
::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重点
一、四好战略是前提
1.一个好的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一个亮丽的题目,往往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简洁、清晰、生动、新颖是题目亮丽的要素。
一个醒目鲜活的文题,往往是内容的高度概括。
它可以总领全文,不但会照亮整篇作文,还会照亮阅卷者的心灵。
而拟题的技巧多种多样,有修辞法、公式法、字母符号法等。
而修辞法则是最能使题目异彩飞扬的一种。
如《在我指头跳跃的阳光》、《人生若只如初见》、《流泪的紫水晶》、《海棠依旧?绿肥红瘦?》等,看到这样的文题。
阅卷老师的眼睛怎不会为之一亮?心灵怎不会为之一震?
2.一个好的开头
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力求做到一简二美三有哲理。
简,就是开篇语言简洁,直奔主题。
使读者一目了然;美,就是开头的语言能给人以美感,或文采斐然,或意境深远,或情趣盎然,使读者心灵产生共振。
哲理,是一种深度,一种高度,如果都做到了,那效果肯定错不了。
开头的方法有很多如:趣事,引人人胜;引用名句,起点高远;排比句,气势磅礴;设问句,发人深思。
高考作文,由于受时间字数的限制,最好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3.一个好的结尾
古人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结尾是文章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章的收笔处和落脚点,是全文的归宿。
任何虎头蛇尾的文章,都很难引起读者的审美情感,很难获取高分。
结尾的方法也很多: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抒发情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当然,最好要首尾呼应,整合一体。
4.一手好字
见字如见人,一手好字能给人一种很直观的美感,就算文章写的不错,主题鲜明,文字优美,意境深远,但是很难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
要记得,书写是文章的服饰,标点是文章的呼吸,丑陋是永远打不赢的“官司”。
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展示出自己的书写水平:一要端正,二要清楚。
三要美观。
标点也是文章准确表情达意的工具。
不要只是“一点到底”。
不要只会单纯地使用逗号、句号,一篇文章,应该能够准确、灵活、生动地使用六七种标点符号。
书写美观了,“感情分”也就上去了!
二、新鲜的素材,完善的知识储备是关键
同学们都想做到作文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冲击力和震憾力。
这就要求同学们不断感知和体验。
有意识地在生活实践和课外阅读中仔细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尤其是多观察各种各样的人,深入细致地体验生活、体验“喜怒哀乐忧”等各种情感,并把自己拥有的新鲜材料激活。
从阅读和生活中尽可能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增加积累、提高自身的素养和知识面的深度,深入体验,才可能做到临场发挥“左右逢源”、“为我所用”。
作文,追求和表现自己的个性,有了新鲜的材料,还要下功夫联系自己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来立意,做到这一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就很容易了。
三、反复锤炼语言是重点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但是,运用的语言鲜活而富有个性风格,就会使文章大放异彩。
写作训练中要学会反复锤炼,努力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方法恰当。
概念化的、抽象的、生涩的词语尽可能少用,多用富有色彩、动感和情绪体验,能诉诸人的感官,调动人的形象思维,撞击人的情感世界的词语,学会用近义词和反义词来体现事物细微的差异和鲜明的对比。
学会灵活得体地交替使用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等。
锤炼语言,要学着恰当引用诗词佳句来增添文章的文字情趣,增添新意。
可妙引经典句式,以此来优化文章语言,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如“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没有……就没有……更没有……”等经典句式。
还可以妙引流行词句,增添语言情趣。
如广告词“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快乐,你懂得”等。
学着巧用修辞。
多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句子生动形象,耐人咀嚼。
如此一来,整篇文章也就有了生命力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再加上写作上的技巧,何愁不能“妙笔生花”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