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板钢筋图识读解析
16G钢筋平法讲解ppt课件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
计算公式: 框架梁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2*0.1Ln 请注意标注方式
32
腰筋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 腰筋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搭接
33
34
35
拉筋
计算公式 拉筋长度= 梁宽-2*保护层
+2*11.9d+2*d
36
11.9d的推导
弯钩增加值=3/8*3.14*(2.5d +d)-(2.5d+2d)/2=1.9d
89
墙身竖向钢筋
• 长度 –基础层,需要增加插筋。(输入格式见下图) –中间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 –顶层=净高+锚固
• 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 柱边50mm开始布置)
90
墙身竖向钢 筋与洞口
91
92
93
94
墙身拉筋
• 长度=墙厚-保护层+(11.9*2+2*D)
3
怎样算好钢筋量
• 识图能力
图纸 图集
结构说明 配筋图
制图规则
图纸规范化
构造详图 增加识图难度
4
平法适用范围:
1、现浇钢筋砼梁、板
2、现浇钢筋砼柱
11G101-1
3、现浇钢筋砼剪力墙
4、现浇钢筋砼楼梯
11G101-2
5、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11G101-3
平法构成: 1、制图规则 2、构造详图
搭接:钢筋长度不够需要接长所发生的驳接,有绑
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
13
钢筋绑扎搭接
14
15
钢筋搭接图样
钢筋识图(手把手教你)

04
钢筋的加工与安装
钢筋的加工工艺
钢筋的切割:根据设计图纸, 使用切割机将钢筋切割成所 需的长度和形状。
钢筋的弯曲:使用弯曲机将 钢筋弯曲成所需的形状,如 直角、弧形等。
钢筋的焊接:使用焊接机将 钢筋连接在一起,形成钢筋 骨架。
钢筋的绑扎:使用绑扎丝将 钢筋固定在模板上,确保钢 Nhomakorabea的位置准确。
钢筋的防腐处理:在钢筋表 面涂刷防腐涂料,防止钢筋 腐蚀。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
钢筋绑扎:按照设计图纸,将钢筋绑扎成所 需的形状和尺寸
模板安装:安装钢筋后,安装模板,确保模 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确保混 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 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拆模: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拆除模 板,进行下一步施工
钢筋的符号和标注
钢筋的符号:表示钢筋的直径、长度、形状等 标注方法:包括平面标注法和立面标注法 标注内容:包括钢筋的型号、直径、长度、间距等 标注原则:清晰、准确、简洁,便于理解和施工
钢筋的连接方式
焊接:通过加热 使钢筋熔化,冷 却后连接在一起
绑扎:通过绑扎 丝将钢筋绑扎在 一起
机械连接:通过 机械手段将钢筋 连接在一起,如 螺纹连接、套筒 连接等
钢筋识图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钢钢钢钢钢 加筋筋筋筋筋 目的图的混识 录基纸加凝图 项本的工土的 标知识与结实 题识别安构践
装识应 图用
01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 标题内容
02
钢筋的基本知识
钢筋的种类和用途
钢筋种类:热轧钢筋、冷轧钢筋、冷拉钢筋、钢丝绳等 热轧钢筋:主要用于建筑结构、桥梁、隧道等工程 冷轧钢筋:主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冷拉钢筋:主要用于建筑结构、桥梁、隧道等工程 钢丝绳:主要用于吊装、牵引、捆绑等用途
2024版16G101图集讲解

条形基础
常用于墙下或柱下条形承载的情况,可调整不均匀沉降,适 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或上部结构荷载较大的情况。
筏形基础
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时,可采用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种,平板式筏形基础整体性 好,梁板式筏形基础刚度大。
2024/1/26
桩基础
适用于地基承载力很低或建筑物荷载很大的情况。桩基础类 型多样,可根据地质条件、荷载要求等因素选择。
05
2024/1/26
03
基础平面图
表示建筑物基础平面布置的图样,包 括基础的形状、大小、埋深、材料、 构造及与上部结构的关系等。
04
楼层结构平面图
表示建筑物各楼层结构平面布置的图 样,包括梁、板、柱、墙等构件的平 面位置、尺寸及配筋等。
24
结构施工图识读步骤和方法
了解工程概况
逐张阅读图纸
先阅读设计总说明,了解工程概况、设计要 求和施工注意事项。
基本锚固长度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直径 和钢筋类型等因素确定的基本锚 固长度,是钢筋锚固的最小长度
要求。
2024/1/26
抗震锚固长度
在地震区,根据抗震设防烈度、混 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直径等因素确 定的抗震锚固长度,比基本锚固长 度更长。
搭接长度
当两根钢筋需要搭接时,其搭接长 度应满足规范要求的搭接倍数与基 本锚固长度的乘积。
2024/1/26
平屋顶
坡度小于5%,常用结构形式有梁 板式、无梁楼盖、密肋楼盖等。选 型建议考虑荷载大小、跨度、空间 使用要求等因素。
坡屋顶
坡度大于10%,常用结构形式有木 屋架、钢屋架、钢筋混凝土屋架等。 选型建议考虑屋面材料、坡度、跨 度、荷载等因素。
16G101图集解析(一)使平法钢筋 识图通俗易懂

16G101图集解析(一)使平法钢筋识图通俗易懂根据16G101-1、-2、-3图集整理、解析,简述了平法结构钢筋图集的识图与算量。
将专业术语变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试供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及工程造价人员参考。
第一节柱纵筋变化钢筋计算1.上柱钢筋比下柱钢筋多(图4-1)图4-1 上柱钢筋比下柱钢筋多(绑扎搭接)多出的钢筋需要插筋,其他钢筋同是中间层。
短插筋=max(Hn/6,500,hc)+llE+1.2laE(4-1)长插筋=max(Hn/6,500,hc)+2.3llE+1.2laE(4-2)2.下柱钢筋比上柱多(图4-2)图4-2 下柱钢筋比上柱钢筋多(绑扎搭接)下柱多出的钢筋在上层锚固,其他钢筋同是中间层。
短插筋=下层层高-max(Hn/6,500,hc)-梁高+1.2laE(4-3)长插筋=下层层高-max(Hn/6,500,hc)-1.3llE-梁高+1.2laE(4-4)3.上柱钢筋直径比下柱钢筋直径大(图4-3)图4-3 上柱钢筋直径比下柱钢筋直径大(绑扎搭接)(1)绑扎搭接下层柱纵筋长度=下层第一层层高-max(Hn1/6,500,hc)+下柱第二层层高-梁高-max(Hn2/6,500,hc)-1.3llE(4-5)上柱纵筋插筋长度=2.3llE+max(Hn2/6,500,hc)+max(Hn3/6,500,hc)+llE(4-6)上层柱纵筋长度=llE+max(Hn4/6,500,hc)+本层层高+梁高+max(Hn2/6,500,hc)+2.3llE(4-7)(2)机械连接下层柱纵筋长度=下层第一层层高-max(Hn1/6,500,hc)+下柱第二层层高-梁高-max(Hn2/6,500,hc)(4-8)上柱纵筋插筋长度=max(Hn2/6,500,hc)+max(Hn3/6,500,hc)+500(4-9)上层柱纵筋长度=max(Hn4/6,500,hc)+500+本层层高+梁高+max(Hn2/6,500,hc)(4-10)(3)焊接连接下层柱纵筋长度=下层第一层层高-max(Hn1/6,500,hc)+下柱第二层层高-梁高-max(Hn2/6,500,hc)(4-11)上柱纵筋插筋长度=max(Hn2/6,500,hc)+max(Hn3/6,500,hc)+max(35d,500)(4-12)上层柱纵筋长度=max(Hn4/6,500,hc)+max(35d,500)+本层层高+梁高+max(Hn2/6,500,hc)(4-13)。
如何看懂配筋图

如何看懂配筋图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板配筋图识读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结构详图包括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
通常板的配筋用平面图来表示即可,必要时也可加画断面图。
每种规格的钢筋只需画一根并标出其规格、间距。
断面图反映板的配筋形式、钢筋位置及板厚。
板的配筋有分离式和弯起式两种:如果板的上下钢筋分别单独配置,称为分离式,如果支座附近的上部钢筋是由下部钢筋弯起得到就称为弯起式,下图中的配筋即为分离式配筋。
一、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
⑵φ10@100/200(4) 表示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150,。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一根Φ22。
钢筋图纸怎么看懂的最快

钢筋图纸怎么看懂的最快
受力钢筋:构件中承受拉应力和压应力的钢筋,用于梁、板、柱等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
•2
箍筋:在构件中承受一部分对角拉应力,固定纵向钢筋的位置,用于梁、柱中。
•3
架设钢筋:它与梁中的受力钢筋和箍筋一起构成钢筋的骨架。
•4
钢筋分布:与板中受力钢筋一起形成钢筋骨架,垂直于受力钢筋。
•5
结构:应提供钢筋用于施工和安装。
•6
钢筋的弯钩:标准的半圆弯钩。
•7
箍筋弯钩:箍筋分为三种:封闭式、开放式、老扭钉式。
•8
钢筋标注法:标注钢筋的根数和越跳搞顺角更告直径,d表示钢筋的直径,单位为mm;Φ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n表示钢筋的根数。
•9
标注钢筋的种类、直径和相邻钢筋的中心距离,s表示相邻钢筋的中心距离,单位为mm;@表示相等中心距离符介见号;d 表示钢筋的直径;Φ表为弦通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教你看懂钢筋图纸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⑶ 6Φ25 -2 /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五、标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φ10100/2002 2Φ25N4Φ18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4Φ25 2Φ25 4Φ25300×700N4φ10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表示梁上皮标高;N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纵向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G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2根12的纵向构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构造筋的意思7没有标注N 的就是构造钢筋G,G是15D,N是LaE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三、尾跨钢筋计算类似首跨钢筋计算四、悬臂跨钢筋计算1、主筋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 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2、箍筋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第二节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5d的判断值;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第二章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第一节剪力墙墙身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暗拄与墙身相平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端拄突出墙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顶层外墙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例:80003840/600600第二节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第三节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2、箍筋第三章柱KZ钢筋的构造连接第一章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第二章中间层一、柱纵筋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第三节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角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注意:在GGJ 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中,处理同上;第四章板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一、受力筋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二、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第五章常见问题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下面我们推导一下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梁中出现两种吊筋时如何处理在吊筋信息输入框中用“/”将两种不同的吊筋连接起来放到“吊筋输入框中”如2B22/2B25;而后面的次梁宽度按照与吊筋一一对应的输入进去如250/3002B22对应250梁宽;2B25对应300梁宽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软件是如何处理的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我们在软件直接输入当前跨右支座负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负筋的钢筋;软件计算的原则是支座两侧的钢筋相同,则通过;不同则进行锚固;判断原则是输入格式相同则通过,不同则锚固;如右支座负筋为5B22,下一跨左支座负筋为5B22+2B20,则5根22的钢筋通过支座,2根20锚固在支座;梁变截面在软件中是如何处理的在软件中,梁的变截面情况分为两种:1、当高差>1/6的梁高时,无论两侧的格式是否相同,两侧的钢筋全部按锚固进行计算;弯折长度为15d+高差;2、当高差<1/6的梁高时,按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的判断条件进行处理;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发生变化,我们如何处理柱纵筋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发生变化,柱纵筋的处理分两种情况:1、若柱纵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则按柱顶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置;2、若柱纵筋采用绑扎搭接,例如1~2层为C45,3~10层为C35,则柱要分开来建立两个构件:一个为C45,为3层,但3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目的是不让2层作为顶层计算锚固;另一个构件建立1~10层,1~2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钢筋信息自3层开始输入,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每米高圆形柱螺旋钢筋长度计算公式:L=NPP+D-2b+do^2π^2^+两个弯钩长度式中: N=螺旋圈数,N=L/PL为构件长即圆形柱长 P=螺距 D=构件直径do=螺旋钢筋的直径 b=保护层厚度. 另外:钢筋理论质量=钢筋计算长度该钢筋每米质量钢筋总耗质量=钢筋理论质量1+钢筋铁件损耗率钢筋理论质量计算捷径:钢筋理论质量=钢筋直径的平方以毫米为单位。
16板钢筋图识读解析

板钢筋种类
问题:
板里有哪些钢筋? 答:底筋(X方向、Y方向)、面筋(贯通、非贯 通)、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 筋)、撑脚钢筋(又称马凳筋,双层钢筋时支撑 上下层)。
负筋 端支座面筋 支座负筋 非贯通面筋 中间支座面筋 分布筋 负筋
分布筋
温度筋(X方向、Y方向)
“(2)” 说明这个 ⑥号筋在 相邻的两 跨之内设 置。
(2)非悬挑板的平法原位标注示例
图中原位标注的是2号筋,φ8间距150,“(2)”表 示连续布置的跨数为两跨,900、1000表示自梁支座 中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当两边对称延伸时,可仅在 一边标注(如B轴的2号筋)。
(3)一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示例
集中标注识图
集中标注: 板块编号 板厚 贯通纵筋(B——下部,T——上部) 板面标高高差
(底部X向贯通筋) (底部Y向贯通筋)
原位标注: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自支座中线 向跨内的延由“代号”+“序号”组成,板构 件代号,见下表:
建筑工程预算
板构件平法识图
一、板构件的分类: (1)从板所在标 高位置,可将板 分为楼板和屋面 板;
(2)根据板的组成形式,可以分为有梁楼 盖板和无梁楼盖板;
有梁楼盖板
无梁楼盖板
(3)根据板的平面位置,可以将板分为普 通板、延伸悬挑板、纯悬挑板。
注意:延伸 悬挑板和纯悬 挑板的外形一 致,钢筋构造 不同,延伸悬 挑板的上部受 力筋应与相邻 跨内板的上部 纵筋连通配筋。 而纯悬挑板的 上部受力筋则 是相对独立的。
(XXA)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一端的悬挑部位 (2A)表示板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一端悬挑部分
(4)两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A)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一端的悬挑部位 (2A)表示板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一端悬挑部分
(4)两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示例
(XXB)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两端的悬挑部位 (2B)表示板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两端悬挑部分
(5)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示例
这一侧伸至 尽端,不标 注延伸长度
伸至延伸板一侧的板顶非贯通筋,直接 伸至尽端,不再注写延伸长度。
板类型 楼面板 屋面板 延伸悬挑板 纯悬挑板 代号 LB WB YXB XB 序号 XX XX XX XX
2)板厚 板厚注写为h=XXX;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 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 h=xxx/xxx;当设计已在图中统一注明板厚时,此 项可不注。
3)贯通纵筋 贯通纵筋有下部贯通纵筋和上部贯通纵筋,注 写时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当板块上 部不设贯通纵筋时不注)。用B代表下部,T 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与上部;X方向的贯 通纵筋以X打头,Y方向的贯通纵筋以Y打头, 两个方向的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以X&Y打头。 如果为单向板时,另一向贯通纵筋的分布筋可 不必注写,在图中统一注明即可。 4)板面标高高差 此高差是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 将其注写在括号内,有高差时注写,没有高差 时不注写。
单层、双向配筋
原位标注识图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 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的上部受力筋。 原位标注的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包 括钢筋编号(如①、②等)、配筋值、 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注写在括号内, 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以及是否横向 布置到梁的悬挑端、自支座中心线向跨 内的延伸长度四项数据。 注意:集中标注按“板块”划分,原位 标注与“板块”无关,按梁跨布置。
集中标注识图
集中标注: 板块编号 板厚 贯通纵筋(B——下部,T——上部) 板面标高高差
(底部X向贯通筋) (底部Y向贯通筋)
原位标注: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自支座中线 向跨内的延伸长度,注写在线段的 下方位置。
1)板块编号 板构件的编号由“代号”+“序号”组成,板构 件代号,见下表:
二、有梁楼盖板平法识图
有梁楼盖板系指以梁为支座的楼面与屋面板。
板构件的平法表达方式为平面表达方式,即 在板平面布置图上,直接标注板构件的各项 数据项,具体标注时,按“板块”分别标注 其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数据项。 “板块”的概念:普通楼面,两向(X和Y方 向)均以一跨为一板块;密肋楼盖,两向主 梁(框架梁)均以一跨为一板块(非主梁密 肋不计)。
板钢筋种类
问题:
板里有哪些钢筋? 答:底筋(X方向、Y方向)、面筋(贯通、非贯 通)、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 筋)、撑脚钢筋(又称马凳筋,双层钢筋时支撑 上下层)。
负筋 端支座面筋 支座负筋 非贯通面筋 中间支座面筋 分布筋 负筋
分布筋
温度筋(X方向、Y方向)
纯悬挑板平法标注示例
说明:XB2是二号纯悬挑板,h=150/100表示板的 根部是150厚,端部是100厚,钢筋配置是:下部有 X方向的构造筋φ8间距150,Y方向的构造筋φ8间距 200;上部有X方向的贯通纵筋φ8间距150,Y方向按 ①号筋布置。
练习:集中标注识图
=
双层配筋;板底为双向 配筋,板顶为单向配筋 双层、双向配筋
板平法标注示例
说明:LB1表示是1号楼面板,板下部配置了X方向为 φ10间距100的贯通纵筋,Y方向为φ10间距150的贯通纵 筋。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延伸悬挑板平法标注示例
说明:YXB是一号延伸悬挑板,h=150/100表示 板的根部是150厚,端部是100厚,钢筋配置是:下 部有X方向的构造筋φ8间距150,Y方向的构造筋 φ8间距200;上部有X方向的贯通纵筋φ8间距150, Y方向不是贯通纵筋另一块“楼板3”
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块可 择其一做集中标注,其他仅注写置于圆圈 内的板编号及标高高差。 “X”和“Y”向的确定: (1)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 右为X方向,从下至上为Y方向。 (2)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方向,径 向为Y方向。
建筑工程预算
板构件平法识图
一、板构件的分类: (1)从板所在标 高位置,可将板 分为楼板和屋面 板;
(2)根据板的组成形式,可以分为有梁楼 盖板和无梁楼盖板;
有梁楼盖板
无梁楼盖板
(3)根据板的平面位置,可以将板分为普 通板、延伸悬挑板、纯悬挑板。
注意:延伸 悬挑板和纯悬 挑板的外形一 致,钢筋构造 不同,延伸悬 挑板的上部受 力筋应与相邻 跨内板的上部 纵筋连通配筋。 而纯悬挑板的 上部受力筋则 是相对独立的。
练习:原位标注识图
板平法标注和传统标注比较
不用画图, 直接写出。
画出底筋
支座负筋需 画出带弯折 的图,长度 须标出具体 位置(到梁 轴线或到梁 内边线), 支座两边数 值相同时都 需要标注。
支座负筋画 出不带弯折 的图,长度 均至到梁的 中心线,支 座两边相同 时只标注一 边。
注:未注明分布筋为φ8@200
③ φ 8@150
1800 1400
(1)当中间支座 上部非贯通纵筋向 支座两侧对称延伸 时,可仅在支座一 侧线段下方标注延 伸长度,另一侧不 注。
15.870-26.670
(2)当向支座两侧 非对称延伸时,应 分别在支座两侧线 段下方注写延伸长 度。
(1)相关规定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应在配置相同跨 的第一跨表达(当在梁悬挑部位单独配置 时则在原位表达)。
“(2)” 说明这个 ⑥号筋在 相邻的两 跨之内设 置。
(2)非悬挑板的平法原位标注示例
图中原位标注的是2号筋,φ8间距150,“(2)”表 示连续布置的跨数为两跨,900、1000表示自梁支座 中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当两边对称延伸时,可仅在 一边标注(如B轴的2号筋)。
(3)一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