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汇总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四)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课题:中国古代史(四)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教学目标:1、识记: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②金与南宋的对峙;③宋代经济的发展;④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⑤宋元时期的都市。
2、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认识到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交融是历史主流。
教学重难点:北宋的中央集权政治和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导入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该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9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第6-11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9—11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大金。
(2)澶州之战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为“澶渊之盟”。
之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北宋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3)金灭辽后,对北宋发动了战争,北宋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北宋灭亡后,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
之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代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领先于世界地位,南宋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杭州;还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第1讲 走向近代

麦哲伦
葡萄牙
向西
15191522年
西班牙
回欧洲。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 次创举,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 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5、影响: (1)对欧洲: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欧洲航运 中心,商业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加速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同时,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 来日益密切。
4、过程:
航海家 国别 航向 航行时间 资助国
到达地区
迪亚士
葡萄牙
向东
14871488年
葡萄牙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好望角
达·伽马
葡萄牙
向东
1度西海岸
哥伦布 意大利 向西 1492年
西班牙
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 尔瓦多岛、古巴和海地等地
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
(2)对世界: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起步或世界市场 雏形初现——最大的影响),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人 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3)对亚非拉: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给殖民地、半殖民 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4)对中国: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面临严重的海疆危机, 政府日益闭关锁国。
走向近代
01
时空坐标
02 知识梳理
考点一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背景: (1)11世纪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使具有独立司法和行 政自治权的地区不断扩大。 (2)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实物地租,西欧庄园经济逐渐衰落和瓦解, 农民也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3)在一些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考点聚焦考点1九一八事变(1931 年9 月18 日)1.原因(1)日本方面:1929 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激化了日本社会矛盾,造成政局的动荡。
(2)国际方面:英美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3)国内方面:蒋介石的大规模内战,给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2.借口:___柳条湖事件_________。
3.地点:沈阳。
4.结果:蒋介石实行___不抵抗政策_________致使东三省沦亡。
5.影响:东北人民的反抗(局部抗战开始)(1)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考点2西安事变(1936 年12 月12 日,又称“双十二事变”)1.背景:日本加紧入侵华北,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2.目的:为了逼蒋抗日。
3.领导者:_张学良_______(东北军将领)和_杨虎城______(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将领)。
4.结果:在周恩来的调停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了__和平______解决。
5.意义: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考点3抗日战争(1937—1945 年)1.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 年7 月7 日,日本发动___卢沟桥事变________(又称七七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2.国共第二次合作:七七事变后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八一三事变:1937 年8 月13 日日本大举进攻上海。
6.中共七大(1945 年4 月,延安)(1)背景:抗战即将胜利,中国人民面临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2)内容:毛泽东作了《___论联合政府_____________》的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世界历史核心知识点考点提纲(全面!)

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世界历史核心知识点考点提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1.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誉为(尼罗河的赠礼)意思是(是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
2.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
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帝国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但是古埃及帝国的版图(只涵盖亚非,没有欧洲领地)。
3.古埃及帝国最终在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灭亡。
后来又先后被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占领,最终导致(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来)。
4.古埃及的科学文化取得了很高成就。
古埃及天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是(太阳历);古埃及创作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象形文字主要刻在(石壁)上。
5.金字塔被称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只有(中国人)才称它为金字塔。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结晶。
6.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
他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古代两河流域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2.两河流域产生文明的时间是(公元前3500年),和古埃及产生文明几乎同步。
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3.两河流域使用的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天文学上,苏美尔人还根据月亮的变化制定了(阴历)。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5.汉谟拉比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就是《汉谟拉比法典》。
该法典的历史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名师导航】人教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总复习学案 七上第1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卷版)

【2019名师导航】人教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元谋人距今的年代,北京人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天然火、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距今年代、地点,山顶洞人石器、和人工取火、氏族生活。
2.了解和掌握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距今年代、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3.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黄帝和尧舜禹。
知识点一: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距今时间发现地点体貌特征生产生活地位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知道使用火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会使用天然火;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群居生活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山顶部的洞穴里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懂得爱美,按照血缘关系结成氏族,比北京人更进了一大步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知识点二:原始农耕生活生活时期生活地点生活状况房屋样式贡献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干栏式房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制造彩陶,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半地穴式房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1.炎黄联盟(1)形成。
①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打败炎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②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
(2)影响: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黄帝时期黄帝(轩辕)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第5讲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近代科学文化

01
时空坐标
02 知识梳理
考点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20初 背景与条件: ①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②科学技术——19世纪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③资金——资本的进一步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④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人物 列夫·托尔斯泰
国家 俄国
代表作
《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 》
艺术特色: 这些作品在宏阔的社会背景下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反 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揭示了 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人 物 国家 美术 凡·高
(4)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现代 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科技是一柄双刃剑”: (1)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积极作用: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给人们带来交通 的便利;有利于人们物质文化的交流;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弊端:带来了环境污染; 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安全(战争、车祸、空难等)等。
代表作 荷兰
艺术特色: 他是后期印象派画家。画面艳丽而又和谐、 优美,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表达了作 者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物 贝多芬
国家
代表作
德国 《英雄交响曲》(即第三交响曲)
艺术特色: ①创作背景:1804年,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当 他得知拿破仑正在恢复封建贵族特权,并为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进行掠 夺战争时,愤然把原来的字迹涂掉,改写成“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 而作的英雄交响曲”。 ②特点: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宏大。 ③地位: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表达 了他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 成熟。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全三年完整版(精品)

※中国古代史(上)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改动考点,删除了“元谋人”】(一)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七上第1课)1、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生活在约170万年前。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会使用粗糙的石器和使用天然火。
(长江流域)2、北京人:发现于北京西南的周口店的山洞里,生活在约70万年—20万年前。
能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使用天然火,采集、狩猎,群居;具备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
3、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生活在约18000年前,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会用兽皮缝制衣服,氏族群居,采集、狩猎、捕鱼。
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二)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七上第3课)1、炎帝、黄帝的传说:(1)三大部落:活动于黄河流域的黄帝和炎帝部落;东方的蚩尤部落。
(距今四五千年)(2)阪泉之战:为争夺土地和财富,炎帝和黄帝激战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黄帝取得胜利,炎帝服从黄帝的领导。
(3)涿鹿之战:黄炎联盟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
(4)华夏族形成: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族的主干。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5)炎帝:相传炎帝姓姜,他制作耒耜,与民耕作;尝百草,发现许多可以治病的药物,被尊为“炎帝神农”。
(炎帝陵:湖南省炎陵县鹿原坡)(6)黄帝:相传黄帝姓姬,号轩辕氏,他创制历法,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制作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指南车)等;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下属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
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始祖”。
(黄帝陵:今陕西省黄陵县桥山。
)2、禅让的传说:(1)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他们所创立的,由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推选标准:德才兼备。
)(2)“禅让”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理洪水,三过家门不入)。
2019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主题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外交成就科技文化社会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ຫໍສະໝຸດ ood bye!研考点·学易
渗透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从民族关系、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外交成就、科技文化和社会 生活各个方面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各个领域的成就,坚定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考点1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识记、理解)
(对应本主题“教学活动建议4.1,4.2”,见P80 “研活动·行易”栏目)
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活动建议4.5】谈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 命题角度 中考命题时此类试题大多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走访或调查,也 可以问问长辈,记录社会生活的变化。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 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B )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 时间
4.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掀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我国始 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 共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科技文化: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从杂交水稻到青蒿素,我国在科技领 域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文化事业也不断发展,体现出无比强大的文化自 信。 6.社会生活: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 住、行、用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进步。
考点2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识记、理解) 「3年3考」
(对应本主题“教学活动建议4.3,4.4”,见P80-81 “研活动·行易”栏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汇总
2019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汇总2019年中考历史高频考点整理2019年中考: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2019年中考:中考历史综合体训练题2019年中考:中考历史选择题训练题2019年中考:往年中考历史高频考点总结2019年中考:中考必备锦囊(1)2019年中考:中考必备锦囊(2)2019年中考:中考必备锦囊(3)2019年中考:中国历史年表记忆口诀2019年中考:世界古代史易错点2019年中考:历史题目四步法攻克选择题2019年中考:历史选择题必会的重要知识点2019年中考:中考历史试题解析2019年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类型2019年中考:世界历史风云人物2019年中考:中外重大历史改革比较2019年中考:启示类题型之中日关系2019年中考:历史选择题必会的重要知识点2019年中考历史知识归纳之三大宗教相关推荐:2019年中考各科目一轮复习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