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绪论2概论
第一章 比较公共行政绪论2

1)传统社会:传统社会是一个分化为各种互相对立的社会集团的多 元化社会中,行政机关所面对的是许多敌对的竞争团体,各个团体都 以能代表“功能利益”而自居。尽管这种情形可以增加官僚机关的权 力,但却也会阻碍有效的计划之执行。 行政机关在任用、选拔官吏时也遇到同样的情况,由于不同的语言及 宗教团体的存在,社会中充满了斗争和猜疑,因此政府用人可能必须 运用一种“分配制度”来保证各个团体的代表额,或者明白地把有些 区社排除。在这两种情形里,甄拨工作就要受到妨害,而行政中不免 渗入了摩擦与误解的因素。
(4)行政生态要素与公共行政 经济要素与公共行政 1)工业社会:“市场—企业”结构及其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价值规律与市场原则:等价交换,功利、理性,契约自由。 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专业化,职业化,公开,竞争。
2)农业社会:互惠—重配结构及其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互惠:国王与贵族之间--进贡与纳贡;普通民众之间--以物易物, 互补不足;由政治权威进行经济分配,在互惠中完成社会财富的重 配。 对行政的影响:一元结构:不能清楚地划分政治制度与行政制度。
D、符号系统:指包括政治神话、政治法则、政治典章在内的一整套 政治符号系统。
E、政治构架:指政治与行政应是相对分离的,政治是决定政策的过 程,行政是执行政策的过程,政治与行政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功能依 存关系”。
(3)对三种模式的分析 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融合型行政模式 特点: 1)以农业生产力为经济基础; 2)土地的分配与管理是政府的最重要事务; 3)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 4)家族与亲族主义的行政风范; 5)世卿世禄制度; 6)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于君主,行政官吏在政治经济上都是特权阶层; 7)政府与民众沟通少,同一阶级间交往也受空间限制; 8)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绪论

公共行政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社会公平与正义
详细描述
公共行政学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为目标, 通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保障公民的基本权 利。
公共行政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全球公共治理
详细描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共行政学对于推动全 球公共治理的发展,解决全球性挑战具有重
公共部门财务管理
总结词
公共部门财务管理是公共行政学实践应用的又一重要领域,涉及公共部门的资金筹措、预算编制、资金使用和财 务监督等方面。
详细描述
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公共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保障公共利益。公共行政学为财务 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规范,帮助管理者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要意义。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古典时期
详细描述:古典时期的公共行政学强 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以威尔逊和古 德诺为代表,主张通过专业化的管理 提高行政效率。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要点一
总结词
行为科学时期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行为科学时期的公共行政学开始关注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 对行政效率的影响,强调对行政过程的研究。
技术创新也对公共行政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大数据 技术的应用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为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人工智能的应用则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一些重复 性、繁琐性的行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社会变革对公共行政学的影响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公共行政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例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政府需要更加关注老年 人的福利和权益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治理 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公共行政学概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述一、公共行政学的涵义公共行政学,亦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相近的学术称谓另有公共事务管理学、公务管理学、政府管理、公共管理等。
英文名称为Public Administration早期的公共行政学1911年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Taylor)《科学管理原理》20世纪初期弗兰克·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60年代以后,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为代表的全新决策理论的提出及其应用,不仅从理论上对提出了挑战,而且拓宽了行政研究的领域,提高和强化了“管理”在行政研究中的重要性。
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和方法的体系。
在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反映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开掘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时代化的进程。
值得强调的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在宪法意义上具有明确无误的公共属性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与此相一致,“合法性”和“有效性”构成了政府一切行政管理思想和行政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
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第一,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根本目的在于如何确保政府的行政宗旨,确保政府及其官员依法行政,防止政府及其官员侵权、越权甚至实行行政专横,同时确保政府及其官员积极而有效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共行政职能。
第二,研究关于提升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
其基本任务集中在4个方面,即如何不断地提升政府公共政策的质量,不断地提升政府社会管理的水准,不断地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功能,不断地提升政府的“与时俱进”和自律的能力。
公共行政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目录
1
公共行政概述
2
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3
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范畴
LOGO
第一节 公共行政概述
LOGO
一、行政与公共行政的语义
(一)行政的含义
行政即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活动 主体---政府
(二)行政与公共行政
外文语言的转换 行政,行政管理,政府管理,公共行政这些名 称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关于政府公共行 政现象的研究,但却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公共 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研究理念和研究侧 重点的差异。
第三节 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范畴
LOGO
一、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I. 需要关注行政体制与组织---谁来做的问题
II. 研究在一定的行政体制条件下,行政组织如何 依靠公共资源,运用各种手段对社会事务进行 管理和提供服务---怎么做的问题
III.行政组织凭借与运用国家行政权力的一种管理 与服务活动---要遵守的原则
第一节 公共行政概述
LOGO
一二、公共行政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政府依法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行使行政权力 ,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
(二)特征
以政府或者行政机关为基本形 式,但不以此为限
主公合体共法的 性 性特定公配性共置行效主 依 行 行政 率以 公 资 公 和体 法 政 政的 的国 共 金 共 发合 进 机 争根 基家 行 来 行 展法 行 关 议本 础的 政 源 政财 在 应目 上名 组 或 是政 公 依标 ,义 织 者 因预 共 法是 不行 所 国 为算 行 解如 断使 在 家 社与 政 决何 地公 地 的 会审 活在 满共 域 预 公计 动最 足权 内 算 共等 中大 公力 的 或 需工 的化共居者求作职的需民公及权实求都共其、现、是资变程社实平金化序会现等渠发应资公的道展有源共个而法体存可在依 变动性 利益。因此各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时间所采
公共行政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一、管理是指一定社会组织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内部要素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活动,以及对外部关系进行的处理和协调活动。
行政是政府中的机构和人员为了政府运转的有序化和条理化以及社会运行的稳定和安全而作出的程序化、制度化行为选择的总和。
行政管理的概念(P2)二、公共行政是为国家行政机关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通过制定和实施政府政策,对国家、社会以及自身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这个界定包含如下内容:•其一,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系统中的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
•其二,公共行政的客体是全社会范围的公共事务。
•第三,公平、公正是公共行政的最高价值取向。
•第四,宪法和法律是公共行政的依据。
•第五,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基本方式。
三、公共管理的概念(P6)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P6)四、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1、建构阶段◆行政学诞生的标志性文献是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一文。
◆古德诺在1900年发表了《政治与行政》一书。
◆马克斯•韦伯通过他的官僚制理论的建构,解决了威尔逊思想付诸实施的一切技术性问题。
◆泰勒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对公共行政学的形成都发生过重大的影响。
古典管理理论把人视为机械的“经济人” ,过于强调科学因素而忽视人文因素。
◆最早对公共行政学这门独立学科的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的则是美国学者——怀特和威洛比。
2、行为主义阶段◆随着行为科学理论被引入行政学研究中来并被人们逐步接受,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进入了行为主义阶段。
◆从理论渊源上讲,行为科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的早期人际关系学说。
1927年到193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E. Mayo)等人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
◆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直接影响了行政研究的进程,许多行政学者开始使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行政现象,其中,以西蒙(H. A. Simon)的行为主义行政学派较具影响。
公共行政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一、公共行政学涵义:又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方法的体系。
二、行政国家在行政制度充分发展的国家,行政事务、政府职能、官员制度都相当发达,以自由裁量权、委任立法权和行政司法权为主要内涵的行政权力扩张,使得国家活动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于这种情况,英美法学家形象地将其概括为“行政国家”,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多又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系统描述。
三、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式1.行政立法、行政司法、行政管理法规。
行政立法是行政国家兴起以后比较常见的一种行政现象。
它是指政府依据立法机关授权而自行制定的行政法规,其效力等同于立法,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委任立法,即立法机关委托政府制定和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法规。
委任立法是行政职能扩展的主要标志之一;二是管辖立法,主要指依据政府职权而订立的规章制度。
行政司法则是指行政机关兼掌一部分审判事务的行政现象,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一些行政法规适用、行政机关熟悉的专业性、技术性的纠纷或事件。
行政管理法规简称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具有行政法规范性的文件的总称。
具体说来,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自主性行政管理法规;(2)执行性行政法规;(3)补充性行政管理法规。
三种情况都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2.行政决策、行政决定、行政政策。
所谓行政决策,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即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发挥行政管理的职能,为解决行政管辖范围内诸种公共事务而做出的价值选择或行动对策。
行政决定在本质上等同于行政决策,但在裁处对象、适用范围和层次上存在着差别。
行政政策是政治政策的对称,主要指政府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出发,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或解决一定的行政管理问题而具体规定的行动准则或方案。
3.行政领导、行政指导、行政引导。
行政领导是国家行政机关中的行政行为主体、主要是领导者,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行使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组织和管理公共行政事务所进行的各种行政活动的通称。
公共行政学

公共行政学第一章绪论学习重点:一、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含义。
1、行政:顾名思义,就是指政府处理政务,也就是处理社会公共事务。
2、公共行政:是指公共组织的行政,即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也可以说,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二、公共行政的特点。
1、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指公共行政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
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
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
公共行政必须忠于宪法,维护并执行宪法。
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
公民参与和行政公开是民主行政的重要标志。
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
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三、公共行政的作用。
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
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保证。
3、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
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
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
四、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1、科学管理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30 年代)。
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尔逊、古德诺、韦伯、泰勒、法约尔、古立克、魏劳毕等。
2、行为科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
这个时期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用动物学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人类行政行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并且试图抽象出一些共同的行政原则和方法。
3、新公共行政学时期。
所谓新公共行政学(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是相对于传统公共行政学而言的。
但是它也仅是在某些价值观念上与传统公共行政学有所区别,并且也无法根本改变官僚制的管理体制。
4、新公共管理时期(20 世纪70 年代至今)。
新公共管理主张市场至上,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管理;主张企业家型政府;主张将一些公共部门私有化,或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认为只要这样才能解决公共部门效率低下问题;主张权力下放,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还主张引进竞争机制,顾客至上等。
《公共行政学》要点及主要内容

《公共行政学》各章要点提示及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公共行政的含义、特点。
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同时,本章界定了公共行政学的概念、特点与研究方法,也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状况。
要点提示公共行政的含义行政是指政府处理国家的公共事务。
公共行政是指公共组织(政府)的行政,即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公共行政的特点与作用特点: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公共性、法则性、民主性、公平性、高效性。
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的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作用:第一、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第二、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第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第四、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第五、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科学管理时期二、行为科学时期三、新公共行政学时期四、新公共管理时期五、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与发展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政府能够管什么;应该管什么;政府管理由谁来管;政府管理怎么管;政府管理为什么管。
第二章行政环境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共行政管理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总和。
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的关系是辨证的关系。
要点提示行政环境的含义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作用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行政环境的特点(1)复杂性(2)约束性(3)特殊性(4)不稳定性一般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
(1)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行政(2)社会环境与公共行政具体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
它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的凝聚力、管理对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西方的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
肇端: 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行政研究》 1926年罗纳德怀特《行政学导论》 1927年魏洛比《公共行政原理》
1.古典学派
研究出发点和目标是“效率和经济”,注重行 政程序、组织结构和行政原理研究,研究着重 于规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
直接推动力:西方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 挑战,即社会转型和社会危机
“管理主义”、”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 “企业家政府”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
1.偏离传统的公共行政 2.以市场取代官僚组织 3.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 4.政府的某些功能通过市场的测试而承包出去 5.把公众视为公共管理机构的客户 6.在资源使用中强调节省 7.在公共部门引入更多的竞争性
公共行政的功能
四大功能: 1.管制功能; 2.服务功能; 3.维护功能; 扶助功能。 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功能的方式变化:从消极的运作走向积极
的运作;从直接的运作走向间接的运作;从集 权的运作走向分权的运作。
公共行政的原则
1.法制原则; 2.服务原则; 3.效率原则; 4.责任原则。
二、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5、英国文官制度(merit system)、美国三权分立制公共管理实践
(二)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
1、 1865年,德国学者冯.史坦因: 《行政学》,最早使用 “行政学”一词,主要是在行政法的意义上使用;
2、 1887年,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 《行政学之研究》一文,“行政学”作为一个行政管理学的 概念,标志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学在西方的产生;
5.经济学家的贡献
公共选择理论:布坎南,人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 自身利益最大化,选举制度的良性运转,强调选择 的自由、相互交易和合作的自由
代理理论 新制度经济理论:四大部分:制度的构成、制度的
起源、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概念: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
制性制度变迁、制度需求、制度供给、制度均衡与 制度非均衡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行政学
绪论
一、公共行政概述 二、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三、公共行政学研究 复习题 案例与思考
一、公共行政概述
行政学、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务管理 学、政府管理学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分法 3.从管理的角度 :古立克的POSDCORB。
公共行政的含义
公共行政就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 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
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 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活动是依法进行且有效的
(二)公共行政的产生及其功能
产生: 一是民族国家的建立为公共行政奠定了基本框
架:分权制衡原则;官僚制度;劳动分工和专 业化。 二是与现代公共行政精神相联系:主权在民思 想;法制精神;效率概念。
公共行政的规范性意涵
管理的认知途径:公共行政关注的是效能、效 率和绩效。
政治的认知途径:行政应以回应民众需求与善 尽民主责任为依归,行政机关应以更积极的态 度涉入公共政策制定的政治过程。
法律的认知途径:公共行政是:“执法过程中 对宪政价值的实践”
(一)公共行政的含义
三个角度: 1.政府的组织结构。 两种观点:小政府和大政府 W.魏洛比,菲利克斯.尼格罗和劳埃德.尼格罗 2.从政治与行政的关系角度:古德诺的行政二
3、1900年,美国学者F.J.古德诺(Franc J. Goodnow ): 《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一书,提出应政治与行政分 离的主张,促成了行政学从政治学母体中的分离;
(三)、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三个阶段
1、 传统管理时期(1900-1930):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X理论时期”
三位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 泰勒
古立克和厄威克《行政学散论》对古典理论基 本原理的归纳
古立克的POSDCORB七要素说
Planning Organizing Staffing Directing Coordinating Reporting Budgeting
2.行为学派
“行政是有关政府或公共团体的一切活动”
1. 与公众有关的事务,需由政府或公共团体 来处理者;2.涉及政府部门的组织与人员;3. 政策的形成、执行与评估;4.运用管理的方法 以完成政府机关(构)的任命与使命;5.以公 法为基础的管理艺术;6.以达成公共福祉与公 共利益为目的。
古德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 家意志的执行”。
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的《改革政府》 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批评:新公共服务理论。
对新公共管理的评价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完成了产业革命; 2、工业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 3、城市膨胀、政府职能扩大,管理内容增加,行政机构和行政人 员激增; 4、管理科学的产生为行政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1)1911年:美国工程师, “科学管理”之父, F.W.泰勒 《科学管理原理》,把管理的理论和原则、方法移植到行政理论中
A. 任务管理:单位时间里工人完成的工作量; B. 标准化管理:将计划和执行分开,成立“计划室”,完成标准化管 理 C. 管理阶层的出现:所用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梅奥的霍桑实验 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说 麦克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3.决策学派
西蒙《行政行为: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 究》,管理就是决策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埃佐尼德综视(混合扫描)模式是将理性模式
与渐进模式结合起来的模式。
4.系统学派
切斯特巴纳德:结构性概念和动态性概念 生态理论和权变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