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复习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毛概第六章 复习题测试题重点测试题章节测试题

毛概第六章 复习题测试题重点测试题章节测试题

毛概第六章复习题测试题单项选择题1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确答案:B2 进入21 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作出了()的决策A、科教兴国B、人才强国C、建设创新型国家D、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我的答案: C 正确答案:C3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是()A、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体现B、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C、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D、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阶段的理论正确答案:B4 确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的是()A.党的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我的答案: B 正确答案:B5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2020 年力争比2000 年()A.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B.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番一番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我的答案: D 正确答案:D6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A、发达国家水平B、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发展中国家水平D、世界领先水平√我的答案: B 正确答案:B7 2000 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 年的6 倍以上,超过原定20 年翻两番的目标;商品供应普遍短缺的状况根本改观;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这段材料表明( ) A、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B、“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已基本实现C、“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已基本实现D、“三步走”战略已基本实现√我的答案: C 正确答案:C8 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到“第三步”目标实现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A、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接近发达国家水平D、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的答案: B 正确答案:B9 世纪第一个10 年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第三步目标关键的10 年,在这10 年中,我们要()A、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 年翻一番B、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 年翻两番C、建成全面小康社会D、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正确答案:A10 发展之所以成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归根到底是因为( )A、党在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B、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C、党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和表现D、党在政治稳定中的作用√我的答案: A 正确答案:A多项选择题1 实现共同富裕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D、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我的答案: A,B,C,D 正确答案:A,B,C,D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的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目的与手段的统一C、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D、根本任务与根本目标的统一E、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正确答案:A,B,C,D,E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A、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B、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D、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E、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我的答案: A,B,C,D,E 正确答案:A,B,C,D,E4 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是()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D、坚持共同富裕E、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正确答案:A,D5 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A、同等富裕B、同步富裕C、两极分化D、平均发展√我的答案: A,B,C,D 正确答案:A,B,C,D6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指明了()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C、从生产力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D、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E、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正确答案:A,B,D,E7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认识不清楚,因此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包括()A、离开生产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B、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发展生产力C、以为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提高公有化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D、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E、没有认识到在经济领域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要性正确答案:A,B,C,D8 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不可缺少的飞轮。

6-10复习题及答案.

6-10复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基本放大电路一、填空题1、当NPN半导体三极管的正向偏置,反向偏置偏置时,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即极电流能控制极电流。

(发射极,集电极,基,集电)2、根据三极管的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公共端的不同,可将三极管放大电路分为,,三种。

(共基电路,共射电路,共集电路)3、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主要有曲线和曲线两种。

(输入特性,输出特性)4、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指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所加电压V CE一定时,与之间的关系。

(IB,VBE )5、为了保证不失真放大,放大电路必须设置静态工作点。

对NPN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如果静态工作点太低,将会产生失真,应调R B,使其,则I B,这样可克服失真。

(截止,减小,增大)6、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是电流的微小变化控制电流的较大变化。

(基极,集电极)7、共射组态既有放大作用,又有放大作用。

(电压,电流)8、画放大器交流通路时,和应作短路处理。

(电容,电源)二、选择题1、工作在放大区域的某三极管,当I B从20μA增大到40μA时,I C从1mA变为2mA则它的β值约为。

(B)A、10B、50C、80D、1002、当晶体三极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反偏时,则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将(D)A、增大B、减少C、反向D、几乎为零3、为了使三极管可靠地截止,电路必须满足(D)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C、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正偏D、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反偏4、测得三极管IB=30μA时,IC = 2.4mA ;IB=40μA时,IC = 1mA,则该管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为。

(B)A、80B、60C、75D、1005、晶体管共发射极输出特性常用一族曲线表示,其中每一条曲线对应一个特定的。

(C)A、iCB、uCEC、iBD、iE6、下列各种基本放大器中可作为电流跟随器的是。

(B)A、共射接法B、共基接法C、共集接法D、任何接法7、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

(C)A、都有电压放大作用B、都有电流放大作用C、都有功率放大作用D、只有共射极电路有功率放大作用8、晶体管构成的三种放大电路中,没有电压放大作用但有电流放大作用的是(D)A、共集电极接法B、共基极接法C、共发射极接法D、以上都不是三、问答题:1. 放大电路中为什么要设立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的高、低对电路有何影响?答:为了不失真地放大交流信号,必须在电路中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第六章 圆周运动 章节复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圆周运动 章节复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圆周运动章节复习题一、单选题(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多选、错选或不选,该小题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关于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C.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是恒定的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和角速度是不变的2、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C点位于大轮半径的中点,大轮的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接触面不打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线速度大小相等 B.B与C线速度大小相等C.A的角速度是C的2倍 D.A与B角速度大小相等3、如图所示,为一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锥摆,关于摆球A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摆球A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摆球A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C.摆球A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D.摆球A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4、如图四幅图中,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汽车通过拱形桥最高点时,车速越大,车对桥面的压力越大B.图乙中,做圆锥摆运动的物体,转速越大,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C.图丙中,火车转弯速度较大时,火车内侧的车轮轮缘挤压内轨D.图丁中,洗衣机脱水时衣物附着在桶内壁上,转速越大,衣物所受筒壁的静摩擦力越大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筒,绕竖直中心轴OO'转动,小物块a靠在圆筒的内壁上,它与圆筒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要使小物块a不下滑,则圆筒转动的角速度ω至少为()A.grμB.gμ C.grDgrμ6、如图,A、B两小球沿倒置的光滑圆锥内侧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则()A.A球质量大于B球 B.A球线速度大于B球C.A球转动周期小于B球 D.A球向心加速度小于B球7、智能呼啦圈轻便美观,深受大众喜爱,如图甲,腰带外侧带有轨道,将带有滑轮的短杆(大小忽略不计)穿入轨道,短杆的另一端悬挂一根带有配重的轻绳,其简化模型如图乙所示,可视为质点的配重质量为0.5kg,绳长为0.5m,悬挂点P到腰带中心点O的距离为0.2m,水平固定好腰带,通过人体微小扭动,使配重随短杆做水平匀速圆周运动,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运动过程中腰带可看成不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使用者觉得锻炼不够充分,决定增大转速,腰带受到的合力变大B.当使用者掌握好锻炼节奏后能够使θ稳定在37°,此时配重的角速度为5rad/s C.使用者使用一段时间后成功减肥,再次使用时将腰带调小,若仍保持转速不变则θ变小D.当用力转动使θ从37°增加到53°时,配重运动的周期变大8、如图,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B、C都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C 的质量分别为3m、2m、m,A与B、B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C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A和B、C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5r。

第六章 建筑统计总复习及答案

第六章 建筑统计总复习及答案

第六章:一、单项选择题1.十年内每年末国家黄金储备量是( D )。

A .发展速度B .增长速度C .时期数列D .时点数列2.假定某产品产量2009年比2004年增长了35%,那么2004 ~ 2009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B )。

A .5%35B .5%135C .6%35D .6%1353.时期数列的每一项指标数值( D )。

A .无须连续统计B .不能相加C .与时期长短无直接关系D .可以相加4.某地区2005 ~ 2009年历年年底生猪存栏头数在2004年基础上增加20万、30万、40万、30万和50万,则5年间平均生猪增长量为( B )。

A .6万头B .10万头C .13万头D .34万头5.我国1949年末总人口为54167万人,2004年末为129988万人,则年平均增长速度是( D )。

A .1.634 %B .4.623 %C .1.575 %D .1.604 %6.200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2.67亿人,2004年末为12.99亿人,根据这两项数据,估计2008年我国人口将达到( D )。

A .5567.1299.1299.12⎪⎪⎭⎫ ⎝⎛⨯B .4567.1299.1299.12⎪⎪⎭⎫ ⎝⎛⨯C .5467.1299.1299.12⎪⎪⎭⎫ ⎝⎛⨯D .4467.1299.1299.12⎪⎪⎭⎫ ⎝⎛⨯ 7.假定某一现象每年绝对增长量是稳定的,则年增长速度( C )。

A .稳定不变B .有所增加C .下降D .有升有降8.某商店一、二月月初职工人数分别为42人、32人;二、三月职工平均人数分别为35人、36人,则该商店一季度月平均职工人数为( A )。

A .36人B .37人C .34人D .35人9.某厂工业总产值逐年有所增加,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增长4%、8%和10%,三年来工业总产值总共增长(D )。

A .10%B .22%C .11.2%D .23.6 %10.某厂工业总产值2008年比2007年增长8%,2009年比2008年增长12%,则2007 ~ 2009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 )。

第六章:网络应用层复习题(答案)

第六章:网络应用层复习题(答案)

第六章:网络应用层习题一名词解释1. ______ DNS2. ______ Telnet3. ______ E mail4. ______ FTP5. ______ SNMP6. ______ Page7. ______ Browser8. ______ URL9. ______ SMTP10. ______ NFSA利用Internet实现互联网络中的远程登录功能的服务。

B利用Internet发送与接收邮件的Internet基本服务功能。

C用来浏览Internet上的主页的客户端软件。

D利用Internet实现互联网中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

E用于实现互联网中电子邮件传送功能的协议。

实用文档F信息资源在WWW服务器中存储的形式。

G用于实现网络设备名字到IP地址映射的网络服务。

H对能从Internet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方向方法的一种表示。

I用于管理与监视网络设备的协议。

J用于网络中不同主机之间的文件共享的协议。

二单项选择1远程登陆协议Telnet、电子邮件协议SMTP、文件传送协议FTP 依赖_______ 协议。

A TCP B UDP C ICMPD IGMP2在电子邮件程序向邮件服务器中发送邮件时使用的是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 而电子邮件程序从邮件服务器中读取邮件时可以使用_______ 协议。

A PPP B POP3 CP-to-P D NEWS3主页一般包含以下几种基本元素Text、Image、Table与_______ 。

A NFS B IPSec C SMTP D Hyperlink4标准的URL由3部分组成服务器类型、主机名和路径及实用文档_______ 。

A客户名B浏览器名C文件名D进程名5WWW浏览器是由一组客户、一组解释单元与一个_______ 所组成。

A解释器B控制单元C编辑器D 差错控制单元6从协议分析的角度WWW服务的第一步操作是WWW浏览器对WWW服务器的_______ 。

普通遗传学 第六章 复习习题1

普通遗传学 第六章 复习习题1

一、名词解释染色体组同源染色体组整倍体多倍体单倍体非整倍体亚倍体超倍体单体三体二、判断题1.倒位片段提高了染色体重组几率。

(×)2.所有三倍体都是不育的。

(×)3.三体联会形成n个二价体和一个单价体。

(×)4.一条染色体的一段搭到一条同源染色体上去的现象叫易位。

(×)5.易位杂合体所联合的四体环,如果在后期Ⅰ发生交替分离,则所产生的配子都是可育的。

(√)6.同源四倍体由于四条染色体都是完全同源的,因此减数分裂前期Ⅰ会紧密联会成四价体。

(×)7.单倍体就是一倍体。

(×)8.易位杂合体必然都是半不孕的。

(×)三、填空题1.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

(倒位、易位)2.在人类,缺失会造成缺失综合症,如猫叫综合症是由第短臂缺失导致的。

(五号染色体)3.在臂间倒位情况下,如果倒位环内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一次交换,则后期将形成四种形式的染色体即正常染色体,染色体,缺失染色体,染色体。

(倒位,重复)4.臂内倒位的倒位环内,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一次交换,其结果是减数分裂的后期分离出四种形式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无着丝粒染色体,正常染色体,染色体。

(双着丝粒,倒位)5.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的多倍体为,而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的多倍体为。

(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6.茶树二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0条,下列个体中的染色体数为:单体29 条,四倍体60 条。

(29,60)7.基因的表现型因其所在位置不同而不同的现象称,因基因出现的次数不同而不同的现象称。

(位置效应,剂量效应)8.染色体abc.defgh 发生结构变异成为abfed.cgh ,这种结构变异称为。

(臂间倒位)四、选择题1. 染色体增加了两个不同的染色体,这类个体称为(D)A、单体B、缺体C、三体D、双三体2.下列写法表示单体的是BA、n-1)II +IIIB、(n-1)II +IC、(n+1)II +ID、(n-1)II3.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C)A、三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4.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导致染色体畸变? ( D )A、化学物质B、辐射C、正常细胞的生物化学反应D、以上所有5. 结果导致DNA数量增加的染色体畸变是哪一种?( A )A、重复B、倒位C、缺失D、A和C均是7.八倍体小黑麦种(AABBDDRR)属于(D)A、同源多倍体B、同源异源多倍体C、超倍体D、异源多倍体8.二倍体中维持配子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染色体称(A)。

(必考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

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①Si+O2ΔSiO2②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③SiO2+2C 高温Si+2CO↑④Si+2NaOH+H2O ΔNaSiO3+2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属于化合反应B.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可燃性气体C.Na2SiO3中Si 为+4价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因此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B.金刚石、石墨和C60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因此它们的性质相似C.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则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软水,则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一定是硬水3.地表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水量的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B.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C.软水一定是纯净物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4.下列除去括号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2(CO)往集气瓶中伸入一根燃着的小木条B.CO(CO2)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CuO(C)把固体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D.N2(O2)往集气瓶中伸入一根燃着的小木条5.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C.铜丝用于作导线D.用氢气填充气球6.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7.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一致的是()A.A B.B C.C D.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有氧气C.将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液体变红,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集气瓶中不一定是纯氧9.碳的单质除了金刚石、石墨和C60外,科学家们还合成了C90、C240、C540等系列物质,据此可作出的推测是()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④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间可能存在更多的互相转化。

2022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复习1(附答案)

2022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复习1(附答案)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B.对冷饮市场上冰淇淋质量情况的调查C.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D.以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各零部件的检查2.以下的调查中,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 ).A.为了解某地区居民的防火意识,对该地区的初中生进行调查B.为了解某校1 2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抽取该校120名学生进行调查C.为了解某商场的平均日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D.为了解全校学生课外小组的活动情况,对该校的男生进行调查3.为了解某市参加中考的32 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抽查了其中1 6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下面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32 000名学生是总体B.1 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D.以上调查是普查4.数据1,1,2,2,3,3,3的极差是( ).A.1 B.2 C.3 D.65.某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七(3)班同学积极响应,全班参与,晶晶绘制了该班同学参加体育工程情况的扇形图(如下图),由图可知参加人数最多的体育工程是( ).七(3)班同学参加体育工程情况的扇形统计图A.排球B.乒乓球C.篮球D.跳绳6.体育老师对九年级(1)班学生“你最喜欢的体育工程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把所得数据绘制成频数直方图(如图).由图可知,最喜欢篮球的学生的人数是( ).九年级(1)班学生最喜欢体育工程的频数分布直方图A.8 B.12 C.16 D.207.一次考试中,某班级的数学成绩统计图如下.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B.该班的总人数为40C .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D .及格(≥60分)人数是268.2021年12月份,某市总工会组织该市各单位参加“迎新春长跑活动〞,将报名的男运发动分成3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各组人数所占比例如下图,青年组有120人,那么中年组与老年组人数分别是( ).A .30,10B .60,20C .50,30D .60,10 9.如图是某校初一学生到校方式的条形图,根据图形可得出步行人数占总人数的( ).A .20%B .30%C .50%D .60%10.随着经济的开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下图分别是某景点2021~2021年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增长率统计图.该景点2021年旅游收入4 500万元.以下说法:①三年中该景点2021年旅游收入最高;②与2021年相比,该景点2021年的旅游收入增加[4 500×(1+29%)-4 500×(1-33%)]万元;③假设按2021年游客人数的年增长率计算,2021年该景点游客总人数将到达280×2802551255-⎛⎫+ ⎪⎝⎭万人次.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二、填空题(此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1.为了解一批炮弹的爆炸半径,宜采用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调查.(填:“普查〞或“抽样调查〞)12.为了反映某交通路口在某一天各个时段车流情况,应该采用__________统计图. 13.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用__________统计图表示比拟适宜.14.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中,为更好地了解各选手所获票数的多少,应用__________统计图表示;要更好地了解各选手观众支持率的变化趋势,应用__________统计图.15.某校为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制定了“阅读奖励方案〞.方案公布后,随机征求了100名学生的意见,并对持“赞成〞、“反对〞、“弃权〞三种意见的人数进行统计,绘制成如下图的扇形图.假设该校有1 000名学生,那么赞成该方案的学生约有__________人.16.赵老师想了解本校“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大赛的成绩分布情况,随机抽取了100份试卷的成绩(总分值为120分,成绩为整数),绘制成如下图的统计图.由图可知,成绩不低于90分的共有__________人.100份“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大赛试卷的成绩频数直方图三、解答题(此题共4小题,共46分)17.(10分)蔬菜种植专业户种西红柿80公顷,土豆56公顷,茄子24公顷,各占总种植面积的百分之几?制成扇形图.18.(12分)第15中学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调查了500位杭州市民某天早上出行上班所用的交通工具,结果用如下扇形图表示.(1)请你将这个统计图改成用折线图表示的形式;(2)请根据此项调查,对城市交通给政府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500位杭州市民出行根本交通工具19.(12分)为了解某中学男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假设干名男生进行身高测量,将所得到的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直方图(如图),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第1,2,3,4,5组.(1)求抽取了多少名男生测量身高.(2)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男生人数最多?(答出是第几个小组即可)(3)假设该中学有300名男生,请估计身高为170 cm及170 cm以上的人数.20.(12分)某市“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活动已开展了一年,为了解该市此项活动的开展情况,某调查统计公司准备采用以下调查方式中的一种进行调查:①从一个社区随机选取200名居民;②从一个城镇的不同住宅楼中随机选取200名居民;③从该市公安局户籍管理处随机抽取200名城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然后进行调查.(1)在上述调查方式中,你认为比拟合理的一种是__________(填序号).(2)由一种比拟合理的调查方式所得到的数据制成了如下图的频数直方图,在这个调查中,这200名居民每天锻炼2小时的人数是多少?(3)假设该市有100万人,请你利用(2)中的调查结果,估计该市每天锻炼2小时及以上的人数是多少?(4)你认为这个调查活动的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谈谈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B 点拨:样本的选取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不能带有感情色彩去选取样本中的个体,当总体中个体数目很多时,样本个体的数量不能偏少.选项B中样本的选取具有代表性,故应选B.3答案:B 点拨:统计中所要考察的对象是一个数量指标,而非人或物.故应选B.4答案:B 点拨:这组数据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所以极差是3-1=2,应选B.5答案:C6答案:D 点拨:由图知,九年级(1)班共有学生50人,最喜欢篮球的人数是20,应选D.7答案:D 点拨:及格人数是12+14+8+2=36,所以错误的选项是D.8答案:B 点拨:×30%=60,老年组的人数是200×10%=20,应选B.9答案:C 点拨:观察条形图可知,步行人数是150,总人数是60+90+150=300,所以步行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150÷300×100%=50%.应选C.10答案:C 点拨:正确的选项是①③.11答案:抽样调查点拨:要了解一批炮弹的爆炸半径,因为调查具有破坏性,所以宜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12答案:条形13答案:折线14答案:条形折线15答案:700 点拨:赞成该方案的学生约有1 000×(1-20%-10%)=700(人).16答案:27 点拨:由图可知,成绩不低于90分的共有24+3=27(人).17解:西红柿:80805624++=50%,50%×360°=180°;土豆:56805624++=35%,35%×360°=126°;茄子:24805624++=15%,15%×360°=54°.扇形图如下图.18解:(1)步行人数为500×6%=30;骑自行车人数为500×20%=100;骑电动车人数为500×12%=60;坐公交车人数为500×56%=280;开私家车人数为500×6%=30.所画的折线图如下图.(2)从统计图来看,坐公交车上班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政府应保证公交线路的畅通.19解:(1)抽取测量身高男生数为6+10+12+16+6=50.(2)第3小组男生人数最多.(3)图中身高为170 cm及170 cm以上的人数为18,占全体男生的百分比为1850×100%=36%,所以300名男生,身高为170 cm及170 cm以上的人数约为300×36%=108.20解:(1)③(2)52 (3)523816200++×100万=53万(4)由于全市有100万人,而样本只选取了200人,样本容量较小,不能准确地表达出真实情况【分析】根据图形中数字规模:每个数字等于上一行的左右两个数字之和,可得a、b、c的值.【解答】解:根据图形得:每个数字等于上一行的左右两个数字之和,∴a=1+5=6,b=5=10=15,c=10+10=20,应选:B.【点评】此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局部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二、填空题11.〔2021•株洲〕单项式5mn2的次数3.【分析】根据单项式次数的定义来求解.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解答】解:单项式5mn2的次数是:1+2=3.故答案是:3.【点评】考查了单项式,需注意: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12.〔2021•岳阳〕a2+2a=1,那么3〔a2+2a〕+2的值为5.【分析】利用整体思想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a2+2a=1,∴3〔a2+2a〕+2=3×1+2=5,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考查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整体代入的思想解决问题,属于根底题.13.〔2021•荆州〕如下图,是一个运算程序示意图.假设第一次输入k的值为125,那么第2021次输出的结果是5.【分析】根据运算程序可找出前几次输出的结果,根据输出结果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第2n次输出的结果是5,第2n+1次输出的结果是1〔n为正整数〕〞,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第1次输出的结果是25,第2次输出的结果是5,第3次输出的结果是1,第4次输出的结果是5,第5次输出的结果是1,…,∴第2n次输出的结果是5,第2n+1次输出的结果是1〔n为正整数〕,∴第2021次输出的结果是5.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以及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类,根据输出结果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4.a是不为1的数,我们把称为a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为=﹣1;﹣1的差倒数是=;a1=3,a2是a1的差倒数,a3是a2的差倒数.a4是a3差倒数,…依此类推,那么a2021=﹣.【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倒数.【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差倒数定义表示出各项,归纳总结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a1=3,a2是a1的差倒数,即a2==﹣,a3是a2的差倒数,即a3==,a4是a3差倒数,即a4=3,…依此类推,∵2021÷3=672…2,∴a202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以及新定义,找出题中的规律是解此题的关键.15.〔2021•德阳〕如下表,从左到右在每个小格子中都填入一个整数,使得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那么第2021个格子的数为﹣1.3a b c﹣12……【分析】根据三个相邻格子的整数的和相等列式求出a、c的值,再根据第9个数是3可得b=2,然后找出格子中的数每3个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再用2021除以3,根据余数的情况确定与第几个数相同即可得解.【解答】解:∵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a+b+c=b+c+〔﹣1〕,3+〔﹣1〕+b=﹣1+b+c,∴a=﹣1,c=3,∴数据从左到右依次为3、﹣1、b、3、﹣1、b,∵第9个数与第3个数相同,即b=2,∴每3个数“3、﹣1、2〞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21÷3=672…2,∴第2021个格子中的整数与第2个格子中的数相同,为﹣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以及有理数的加法,仔细观察排列规律求出a、b、c的值,从而得到其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6.〔2021•金华〕对于两个非零实数x,y,定义一种新的运算:x*y.假设1*〔﹣1〕=2,那么〔﹣2〕*2的值是﹣1.【分析】根据新定义的运算法那么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1〕=2,∴2即a﹣b=2∴原式〔a﹣b〕=﹣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代数式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体的思想,此题属于根底题型.17.〔2021•荆门〕将数1个1,2个,3个,…,n个〔n为正整数〕顺次排成一列:1,,…,记a1=1,a2,a3,…,S1=a1,S2=a1+a2,S3=a1+a2+a3,…,S n=a1+a2+…+a n,那么S2021=63.【分析】由1+2+3+…+n结合2=2021,可得出前2021个数里面包含:1个1,2个,3个,…,63个,2个,进而可得出S2021=1×1+2363263,此题得解.【解答】解:∵1+2+3+…+n,2=2021,∴前2021个数里面包含:1个1,2个,3个,…,63个,2个,∴S2021=1×1+236321+1+ (163)故答案为:63.【点评】此题考查了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类,根据数列中数的排列规律找出“前2021个数里面包含:1个1,2个,3个,…,63个,2个〞是解题的关键.18.〔2021•淄博〕将从1开始的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例如位于第3行、第4列的数是12,那么位于第45行、第8列的数是2021.【分析】观察图表可知:第n行第一个数是n2,可得第45行第一个数是2025,推出第45行、第8列的数是2025﹣7=2021;【解答】解:观察图表可知:第n行第一个数是n2,∴第45行第一个数是2025,∴第45行、第8列的数是2025﹣7=2021,故答案为2021.【点评】此题考查规律型﹣数字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观察,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19.〔2021•枣庄〕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第1行1第2行234第3行98765第4行10111213141516第5行252423222120191817…那么2021在第45行.【分析】通过观察可得第n行最大一个数为n2,由此估算2021所在的行数,进一步推算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442=1936,452=2025,∴2021在第45行.故答案为:45.【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20.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一定的规律,按此规律得出a+b+c= 110.【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观察不难发现,左上角+4=左下角,左上角+3=右上角,右下角的数为左下和右上的积加上1的和,根据此规律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左上角+4=左下角,左上角+3=右上角,右下角的数为左下和右上的积加上1的和,可得6+4=a,6+3=c,ac+1=b,可得:a=10,c=9,b=91,所以a+b+c=10+9+91=110,故答案为:110【点评】此题是对数字变化规律的考查,仔细观察前三个图形,找出四个数之间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1小题〕21.〔2021•河北〕嘉淇准备完成题目:发现系数“〞印刷不清楚.〔1〕他把“〞猜成3,请你化简:〔3x2+6x+8〕﹣〔6x+5x2+2〕;〔2〕他妈妈说:“你猜错了,我看到该题标准答案的结果是常数.〞通过计算说明原题中“〞是几?【分析】〔1〕原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得;〔2〕设“〞是a,将a看做常数,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后根据结果为常数知二次项系数为0,据此得出a的值.【解答】解:〔1〕〔3x2+6x+8〕﹣〔6x+5x2+2〕=3x2+6x+8﹣6x﹣5x2﹣2=﹣2x2+6;〔2〕设“〞是a,那么原式=〔ax2+6x+8〕﹣〔6x+5x2+2〕=ax2+6x+8﹣6x﹣5x2﹣2=〔a﹣5〕x2+6,∵标准答案的结果是常数,∴a﹣5=0,解得:a=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加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法那么.22.〔2021•贵阳〕如图,将边长为m的正方形纸板沿虚线剪成两个小正方形和两个矩形,拿掉边长为n的小正方形纸板后,将剩下的三块拼成新的矩形.〔1〕用含m或n的代数式表示拼成矩形的周长;〔2〕m=7,n=4,求拼成矩形的面积.【分析】〔1〕根据题意和矩形的性质列出代数式解答即可.〔2〕把m=7,n=4代入矩形的长与宽中,再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矩形的长为:m﹣n,矩形的宽为:m+n,矩形的周长为:4m;〔2〕矩形的面积为〔m+n〕〔m﹣n〕,把m=7,n=4代入〔m+n〕〔m﹣n〕=11×3=33.【点评】此题考查列代数式问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和矩形的性质列出代数式解答.23.〔2021•安徽〕观察以下等式:第1个等式:1,第2个等式:1,第3个等式:1,第4个等式:1,第5个等式:1,……按照以上规律,解决以下问题:〔1〕写出第6个等式:;〔2〕写出你猜测的第n个等式:〔用含n的等式表示〕,并证明.【分析】以序号n为前提,依此观察每个分数,可以用发现,每个分母在n的根底上依次加1,每个分子分别是1和n﹣1【解答】解:〔1〕根据规律,第6个分式分母为6和7,分子分别为1和5故应填:〔2〕根据题意,第n个分式分母为n和n+1,分子分别为1和n﹣1故应填:证明:∴等式成立【点评】此题是规律探究题,同时考查分式计算.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各式中相同位置数字的变化规律,并将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相平衡一、填空题1.蒸馏时,组分和温度均不发生变化的溶液叫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恒沸溶液2.将一定量的NH4Cl(s)置于真空容器中, 加热分解达平衡, 系统的组分数为 _____ , 相数为______ , 自由度数为________ 。

答案:1;2;13.如果完全互溶的二组分液体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有较大的正偏差, 在T - x 相图中就有一个, 此点组成的混合物称为, 具有相等和恒定的特征。

答案:最低恒沸点;恒沸混合物;气液两相组成;沸腾温度。

4.FeCl3和 H2O形成四种水合物: FeCl3⋅6H2O; 2FeCl3⋅3H2O; 2FeCl3⋅5H2O; FeCl3⋅2H2O, 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为 _______, 在恒压下最多能有______相共存.答案:2;3 F= C-P+15.在80℃下,将过量的NH4HCO3(s)放入真空密闭容器内,NH4HCO3(s)发生下列分解反应NH4HCO3(s) =NH3(g)+ H2O(g)+ C2O(g)达平衡后,系统的C= 、 P= 、F= 。

答案:(1;2;0)。

该系统中物质数S =4,化学反应数R =1,独立的浓度关系式数R’=2,因为p(NH3)=p(H2O)=p(CO2)。

故组分数C =4-1-2=1,相数P =2,温度一定,所以自由度数F =1-2+1=0。

6.下列化学反应,同时共存并到达平衡(温度在900K~1200K范围内)CaCO3(s)↔CaO(s)+ CO2(g)CO2(g)+ H2(g)↔ CO(g)+ H2O(g)H2O(g)+ CO(g)+ CaO(s)= CaCO3(s)+ H2(g)该系统的自由度F为。

答案:S=6、R=2、R`=0,∴C=S-R-R`= 4,F= C-P+2 = 4-3+2=37. CaCO3(s)、BaCO3(s)、BaO(s)和CO2(g)构成的多相平衡系统的组分数为、相数为、自由度数为。

答案:S=4、R=1、R`=0,∴组分数C=S-R-R`= 3,相数P= 4,自由度数F = C-P+2 = 3-4+2=18.水在三相点附近的蒸发热和熔化热分别为45和6kJ ·mol -1,则此时冰的升华热为 ________ kJ ⋅mol -1。

答案:m g S H ∆=H (g)-H (s)=H (g)-H (l )+H (l )-H (s)= m g l H ∆+m lS H ∆=(45+6)kJ ⋅mol -1 = 51 kJ ⋅mol -19. 右图为二组分A 和B 的T —x 图,当 组成为M 的溶液缓缓冷却至温度T 1时, T 溶液中A 的活度随标准态的选择而异。

当以纯固体A 为标准态时a A 1,当 以过冷液体为标准态时,a A 1(填>、=、<)。

答案:由相图看出,当组成为M 的溶液缓缓冷却至温度T 1时,系统处于液-固两相平衡。

根据相平衡原理,A 物质在两相中的化学势相等,即:μA *(s ) = μA (l )= μA *(l ) +RT ln a A , 当以纯固体A 为标准态时因 μA *(s )= μA *(l ) ∴ RT ln a A =0,a A =1;以过冷液体为标准态时,μA *(s ) = μA (l )= μA Θ(l ) +RT ln a A ,因过冷液体为热力学不稳定状态,其化学势高,即μA Θ(l )>μA *(l ) ∴ RT ln a A < 0,a A < 110. 温度T 下,A 、B 两组分液态完全互溶,其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p ﹡A 、p ﹡B ,且p ﹡A >p ﹡B .在A 、B 组成的气-液平衡系统中,当系统组成x B <0.3时,向系统中加入B (l )会使系统压力增大;反之,当系统组成x B >0.3时,向系统中加入B (l )会使系统压力降低,则该系统具有 ________ 恒沸点。

答案:最低。

由p-x 图分析,当x B <0.3时,加入B 使系统压力增大,而x B >0.3时,加入B使系统压力降低,说明在x B =0.3时系统压力最大,即该系统具有最大正偏差,也就具有最低恒沸点。

二、单项选择题1. 某种物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度 _____。

A. 仅是温度的函数B. 仅是压力的函数C. 同时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D. 是温度, 压力及其它因素的函数答案:C 。

F = C -P + 2当 C = 2; P = 2时, F = 2 (温度,压力)2.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A) 1 (B) 2 (C) 3 (D) 4答案:D。

F=2-P+2=4-P,F不能为负值,最小为零。

当F=0时P=4。

3.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A) ΔS=0 (B) ΔG=0 (C) ΔH=0 (D) ΔU=0答案:B。

此为可逆过程故ΔG=0。

4. NaCl(s), NaCl水溶液及水蒸汽平衡共存时, 系统的自由度(A) F=0 (B) F=1 (C) F=2 (D) F=3答案:B。

F=C-P+2,C=2,P=3,故F=2-3+2=1。

5.碳酸钠与水可形成下列化合物NaCO3⋅H2O,NaCO3⋅7H2O, NaCO3⋅10H2O,试指出在常压下与碳酸钠水溶液和冰共存的含水盐最多有几种?(A) 1种(B) 2种(C) 3种(D) 0种答案:(A),根据相律:S=5、R=3、R`=0,∴组分数C=S-R-R`= 2, F(最小)= C-P+1 = 3-P=0,则P (最大)=3,已经存在碳酸钠水溶液和冰共两相,所以与其共存的含水盐只有一种。

6.纯物质的三相点,其自由度为多少?(A) 4 (B) 3 (C) 2 (D) 1 (E) 0答案:(E),F=C-P+2 = 1-3+2 = 0。

7.单组分系统的固液平衡线的斜率d p/d T的值(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不确定答案:( D) dp/dT=∆H/(T∆V),任何单组分物质,熔化时都吸热∆H>0,凝固时放热∆H<0,但∆V的符号不确定,有的物质凝固时体积增加,有的物质相反体积减小。

固液平衡线的斜率也不确定。

8.A、B两液体混合物在T—x图上出现最高点,则该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产生(A)正偏差(B)负偏差(C)没偏差(D)无规则答案:(B)。

9. 关于三相点,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纯物质和多组分系统均有三相点(B) 三相点就是三条两相平衡线的交点(C) 三相点的温度可随压力改变(D) 三相点是纯物质的三个相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所决定的相点答案:D10. 关于杠杆规则的适用对象,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不适用于单组分系统(B) 适用于二组分系统的任何相区(C) 适用于二组分系统的两个平衡相(D) 适用于三组分系统的两个平衡相答案:B11. FeCl3和H2O能形成FeCl3⋅6H2O, 2FeCl3⋅7H2O, 2FeCl3⋅5H2O,FeCl3⋅2H2O四种水合物,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C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的平衡共存相数P分别为(A)C = 3,P = 4(B)C = 2,P = 4(C)C = 2,P = 3(D)C = 3,P = 5答案:C.S=6、R=4、R`=0,∴组分数C =S-R-R`= 2,F (最小)= C-P +1 = 2-P +1= 3-P= 0,则P (最大)=3。

12. 对于三组分系统, 在相图中实际可能的最大自由度数是(A) f=1 (B) f=2 (C) f=3 (D) f=4答案:C。

F=C-P+2=3-P+2,P最小为1,F=3-1+2=4。

因三组分系统相图无法表达出4个自由度,故取答案C。

13. 对于下述结论, 正确的是(A) 在等压下有确定沸点的液态系统一定是纯物质(B) 任何纯固体物质都有熔点(C) 在一定温度下, 纯液体的平衡蒸气压与液体所受外压力无关(D) 纯固体物质的熔点可以有很多个答案:D。

因熔点是与压力有关。

14. 下面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在定压下, 纯固体物质不一定都有确定的熔点(B) 在定压下, 纯液态物质有确定的唯一沸点(C) 在定压下, 固体混合物都不会有确定的熔点(D) 在定温下, 液体的平衡蒸气压与外压有关答案:C。

共熔混合物在定压下有确定的熔点。

15.在410 K,Ag2O(s)部分分解成Ag(s)和O2(g),此平衡体系的自由度为:(A) 0 (B) 1 (C) 2 (D) -1答案:A。

F=C-P+1=2-3+1=0。

16.下图中,从P点开始的步冷曲线为:图 1答案:D17.图1中,生成固体化合物的经验式为:(A) CCl4·C4H10O2 (B) CCl4·(C4H10O2)2(C) (CCl4)2·C4H10O2 (D) CCl4(C4H10O2)3答案:C18.图1中,区域H的相态是:(A)溶液 (B)固体CCl4 (C)固体CCl4 +溶液 (D)固体化合物+溶液答案:C19.对于与本身的蒸气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通过下列哪种作图法可获得一直线:(A) p对T (B) lg(p/Pa) 对T (C) lg(p/Pa) 对1/T (D) 1/p对lg(T/K)答案:C。

由克劳修斯_克拉贝龙方程可以看出:*1ln(/[])evp mHp p CR T∆=-+20.已知苯一乙醇双液体系中,苯的沸点是353.3K, 乙醇的沸点是351.6K, 两者的共沸组成为:含乙醇47.5%(摩尔分数),沸点为341.2K。

今有含乙醇77.5%的苯溶液,在达到气、液平衡后,气相中含乙醇为y2,液相中含乙醇为x2。

下列结论何者正确?(A) y2 >x2 (B)y2 =x2 (C) y2<x2 (D) 不确定答案:C21.如上题,若将上述溶液精馏,则能得到:(A) 纯苯 (B) 纯乙醇(C) 纯苯和恒沸混合物 (D) 纯乙醇和恒沸混合物答案:D三、简答题1.如何用相律来说明恒沸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答:恒沸混合物的特点是其气相和其平衡的液相组成相同,故R’=1。

对这种两相平衡系统来说F=(N-R-R’)-P+2F=(2-0-1)-2+2=1压力一经指定,其平衡系统中的温度、气相及液相的组成亦恒定,但若压力改变,平衡系统的温度及各相组成亦改变,可见恒沸混合物的组成随压力而变,它不是化合物。

2.不同温度下溶液的蒸气压可以用克-克方程来计算吗?答:不能。

克-克方程只适用于纯物质的蒸汽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3. 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的物种数、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数:(1)Ca(OH)2(S)与CaO(S)和H2O(g)呈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