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至二单元月考试卷(附答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至二单元月考试卷(附答案)

********学校 - 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四年级数学试题(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制题人:)注意: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座位号等信息填在答卷密封区内。

一、请你填一填。

(1-4题每空1分,第5题和第6题各2分,共16分)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 ) 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法,再算( )法;如果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 )的,再算( )的。

2.在右面的图中,小羊看到的是,小鸡看到的是,小象看到的是。

那么,小羊是从()看的,小鸡是从()看的,小象是从()看的。

3、请在式子中添加括号,使等式成立:2×8-16÷4=0。

4、计算120-5÷5×7时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

5、填上合适的数使等式成立。

①、42+()- 9 = 69②、230×2÷()= 20。

6、在内填上合适的符号,使等式成立。

①、5 5 5 5 5 = 5。

②、4 4 4 4 = 1。

二、请你当小法官。

(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6分)1、几个数相乘,改变它们原来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不变。

()2、因为0÷121=0,所以121÷0=0 ()3、 3、720-720÷15=0 ()4、 4、站在一个位置,一个物体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

()5、 5、关于算式365-25×8正确的表述是365减去25乘8的积,差是多少。

()6、6、25×4÷25×4=1 ()三、我会选(共5分)1、学校用120元买了1个篮球和5个足球,1个篮球是40元。

1个足球是多少元?()。

A、120-40B、120-40÷5C、(120-40)÷52、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1的是:()。

A、2÷2÷2B、2-2÷2C、2×2÷2D、没有3、28减去15的差乘10加上15的和,积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1)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1)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周考试卷四年级数学一、填空(22分)1、在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它们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2、0.08的计数单位是(),它里面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3、把4.2改写成“百分子一”为计数单位的小数是().4 、在括号里写出两个大于0.75又小于0.77的小数:()()。

5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35°,它的顶角是()度,这个三角形又是()三角形6、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

7、自行车的车架做成三角形的,这是应用了三角形的()的特征。

8、 5.36中的5在()位上,表示()个(),3在()位上,表示()个(),6在()位上,表示()个()二、判断(10 分)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长度相等。

()2、大于0.3而小于0.5的小数只有0.4 。

()3、0.7和0.70大小相等,意义不同。

()4、在等腰三角形中,只要有一个角确定是60°则其他两个角也是60°()5、0.65是由6个0.1和5个0.01组成的,也可以说是由65个0.01组成。

()三、对号入座。

(10分)1、在3.03中,最左边的“3”表示的数是最右边的“3”表示的数是()倍。

A .1B 10C 1002、一个三角形既是等腰三角形,同时又是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是()A 45°B 90°C 无法确定3、用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A 180°B 270 °C 360°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A 平行四边形B 梯形C 长方形5、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数是()A 2.810B 20.08C 200四、比较下列各数或数量,把它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8分)1、8.988 9.888 8.989 9.8782、2050米 2.5千米2千米5米2千米50厘米---------------------------------------------------------------------------------------------------- 五计算题1、直接写的数。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已知48+12=60,22×60=1320,把这两个算式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2.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40,被减数是.3.甲数是乙数的3倍,如果乙数是78,那么甲数是,如果甲数是78,那么乙数是.4.5人4天编竹筐100个,每人每天编筐个.5.一个八位数最高位是7,十万位是4,万位是9,百位是2,其他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6.甲乙两数的和是56,乙数比甲数少8,甲数是,乙数是.7.一个数四舍五入后得100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8.小马虎在甲数一道减法算式时,错把减数65看成了56,结果得到差是215,正确的差是.9.在计算145+99时,可以把99看作,这样结果多加了,要减.10.甲乙两数的和是120,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数是,乙数是.11.甲数是350,比乙数多50,甲、乙两数的和是.12.四年级男生比女生多24人,男生是女生的3倍,男生有人,女生有人.二、排序题把90990、90099、90900、90909按从小到大的排序.三、选择题1.被减数不变,当减数减少600时,差()A.不变 B.增加600 C.减少6002.487+145+113=145+(487+113),在计算过程中运用了()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3.甲数是40,比乙数的5倍少5,求乙数()A.40×5﹣5B.40×5+5C.(40﹣5)÷5D.(40+5)÷54.35与15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正确列式()A.35+15×35﹣15 B.35+15×35+15 C.(35+15)×(35﹣15)5.十位上的6比万位上的6少()A.1000 B.5940 C.59940四、判断题1.被减数一定比减数大..(判断对错)2.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3.甲数是20,是乙数的4倍,求乙数,列式是20×4..(判断对错)4.一个数比57多457,这个数是457+57..(判断对错)5.9989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99万..(判断对错)五、计算题1.口算:120+140= 320+370= 260﹣130= 53×60=25﹣15÷5= 5000﹣4400= 20﹣390+370= 950万﹣360万=365+149+251= 48万+26万=2.简算:296+215+204 198﹣89﹣11 425﹣(174+125)299+658 489﹣298 995+996+997+998+999+15.3.列综合算式并计算:(1)487加上713,再除以6,商是多少?(2)8除872的商再乘10,积是多少?(3)从369里减去45的4倍,差是多少?(4)某数减去457,差是846,这个数是多少?六、解答题1.爸爸带300元买化肥,买了6袋,剩了60元,每袋化肥多少元?2.一辆长途客车3小时行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5小时可行多少千米?3.红花有35朵,黄花比红花的2倍少10朵,两种花一共多少朵?4.一桶油连桶重52千克,倒出油的一半连桶还重27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5.同学们折纸花,四(1)班折了50朵,四(2)班比四(1)班少折12朵,四(3)班折的朵数是四(2)班的2倍,四(3)班折了多少朵花?6.小明期中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9分.英语比语文多6分,小明三门功课各多少分?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已知48+12=60,22×60=1320,把这两个算式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答案】22×(48+12).【解析】先用48加上12求出和,再用22乘上求出的和即可.解:已知48+12=60,22×60=1320,把这两个算式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22×(48+12).故答案为:22×(48+12).【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些数是运算出的结果,这些数不要在算式中出现.2.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40,被减数是.【答案】70.【解析】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被减数×2,那么用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除以2就是被减数.解:140÷2=70答:被减数是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了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根据被减数=减数+差得出三者的和是被减数的2倍,是解题的关键.3.甲数是乙数的3倍,如果乙数是78,那么甲数是,如果甲数是78,那么乙数是.【答案】234,26.【解析】甲数是乙数的3倍,如果乙数是78,那么甲数是78的3倍,即78×3;如果甲数是78,那么乙数的3倍是78,求乙数是多少,用78÷3.解:78×3=234;78÷3=26.答:如果乙数是78,那么甲数是234,如果甲数是78,那么乙数是26.故答案为:234,26.【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乘上倍数;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这个数除以倍数.4.5人4天编竹筐100个,每人每天编筐个.【答案】5【解析】先求1人4天编筐多少个,即:100÷5=20(个);然后再求每人每天编的筐数,即:100÷5÷4,问题得解.解:100÷5÷4=5(个).答:每人每天编筐5个.故答案为:5.【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1人4天(或5人1天)所编的筐数,然后再进一步解决问题.5.一个八位数最高位是7,十万位是4,万位是9,百位是2,其他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答案】7049 0200,七千零四十九万零二百,7049万.【解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要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带上“万”字.解:这个数写作:7049 0200;7049 0200:读作:七千零四十九万零二百;7049 0200≈7049万.故答案为:7049 0200,七千零四十九万零二百,7049万.【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分级读、写或借助数位表读、写数能较好的避免读、写错数的情况,是常用的方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6.甲乙两数的和是56,乙数比甲数少8,甲数是,乙数是.【答案】32,24.【解析】根据“甲乙两数的和是56,乙数比甲数少8”可知,两数和是56,差是8,根据和差公式:(和+差)÷2=大数,可求得甲数,进而求得乙数.解:甲数:(56+8)÷2=64÷2=32乙数:56﹣32=24答:甲数是32,乙数是24.故答案为:32,2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差公式的应用,即:(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或和﹣大数=小数.7.一个数四舍五入后得100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答案】1004999,995000.【解析】要考虑100万是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100万最大是1004999,“五入”得到的100万最小是995000,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解:“四舍”得到的100万最大是1004999,“五入”得到的100万最小是995000;故答案为:1004999,995000.【点评】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8.小马虎在甲数一道减法算式时,错把减数65看成了56,结果得到差是215,正确的差是.【答案】206.【解析】因为被减数没有变化,因此可求出被减数,即215+56,那么正确的结果是215+56﹣65,计算即可.解:215+56﹣65=271﹣65=206答:正确的差是206.故答案为:206.【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从后向前进行推算,根据四则运算的逆运算思维进行解答.9.在计算145+99时,可以把99看作,这样结果多加了,要减.【答案】100,1,1.【解析】计算145+99时,把99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100,这样多加上了1,要减去1.依此即可求解.解:在计算145+99时,可以把99看作100,这样结果多加了1,要减1.故答案为:100,1,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个数加上接近整百数的简便计算,要把接近整百数的数看成整百数,多加上几,结果减去几.10.甲乙两数的和是120,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数是,乙数是.【答案】90,30.【解析】设乙数为x,则甲数就是3x,根据甲乙两数的和120即可列出方程解决问题.解:设乙数为x,则甲数就是3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3x=120x=3030×3=90答:甲数是90,乙数是30.故答案为:90,30.【点评】此类问题一般都是利用表示倍数关系的等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利用另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来解答.11.甲数是350,比乙数多50,甲、乙两数的和是.【答案】650.【解析】先用甲数减去50求出乙数,再把甲乙两数相加即可.解:350﹣50+350=300+350=650;答:甲、乙两数的和是650.故答案为:650.【点评】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根据减法的意义先求出乙数是解题的关键.12.四年级男生比女生多24人,男生是女生的3倍,男生有人,女生有人.【答案】36,12.【解析】根据题意设女生是x人,那么男生就是3x人,又因为男生比女生多24人,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设女生是x人,那么男生就是3x人,列方程得3x﹣x=242x=24x=1212+24=36(人)答:男生有36人,女生有12人.故答案为:36,12.【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弄清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二、排序题把90990、90099、90900、90909按从小到大的排序.【答案】90099<90900<90909<90990.【解析】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首先要看它们的数位,如果数位不同,那么数位多的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从最高位开始,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据此判断即可.解: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得90099<90900<90909<90990.故答案为:90099<90900<90909<9099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三、选择题1.被减数不变,当减数减少600时,差()A.不变 B.增加600 C.减少600【答案】B【解析】利用赋值法,设被减数是1000,减数是800,先求出差;然后再把减数减少600,求出差,比较两个差即可.解:设被减数是1000,减数是800,那么:1000﹣800=200,减数减,600后是200,那么:1000﹣200=800,800﹣200=600;答:差增加600.故选:B.【点评】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或增加)几,差就是增加(或减少)几;减数不变,被减数增加(或减少)几,差就是增加(或减少)几.2.487+145+113=145+(487+113),在计算过程中运用了()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解析】487+145+113=145+(487+113),先把487与145的位置进行交换,再把487与113结合,所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据此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487+145+113=145+(487+113),在计算过程中运用了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故选:C.【点评】考查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然后再进一步解答.3.甲数是40,比乙数的5倍少5,求乙数()A.40×5﹣5B.40×5+5C.(40﹣5)÷5D.(40+5)÷5【答案】D【解析】先用甲数加上5求出乙数的5倍,再用除以5即可求出乙数.解:(40+5)÷5=45÷5=9答:乙数是9.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4.35与15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正确列式()A.35+15×35﹣15 B.35+15×35+15 C.(35+15)×(35﹣15)【答案】C【解析】先用35加上15求出和,再用35减去15求出差,最后用求出的和乘上求出的差,由此求解.解:(35+15)×(35﹣15)=50×20=1000答:积是1000.故选:C.【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5.十位上的6比万位上的6少()A.1000 B.5940 C.59940【答案】C【解析】根据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可知:十位上的“6”表示60,万位上的“6”,表示6个万即60000,再相减;进而得出答案.解:十位上的“6”表示60,万位上的“6”,60000﹣60=59940;答:十位上的6比万位上的6少5994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一个数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量也不同.四、判断题1.被减数一定比减数大..(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因为被减数﹣减数=差,当差等于0时,被减数=减数,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因为被减数﹣减数=差,当差=0时,被减数=减数,所以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2.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答案】×【解析】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因而本题说法是错误的.解:因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从左到右”,所以“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以此计算.”的说法是不对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比较简单,它是计算正确的基础.3.甲数是20,是乙数的4倍,求乙数,列式是20×4..(判断对错)【解析】甲数是乙数的4倍,求乙数,就用甲数除以4,即可求出乙数,由此判断.解:乙数是:20÷4=5;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4.一个数比57多457,这个数是457+57..(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加法的意义,比57多457的数是:57+457或457+57,依此计算即可求解.解:由加法的意义可知,一个数比57多457,这个数是457+57.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关键是理解整数加法的意义,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5.9989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99万..(判断对错)【答案】×【解析】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得到的近似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万位求它的近似数,要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同时带上“万”字.解:9989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100万,所以9989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99万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求近似数;求近似数时要注意去掉末尾的0,带计数单位.五、计算题1.口算:120+140= 320+370= 260﹣130= 53×60=25﹣15÷5= 5000﹣4400= 20﹣390+370= 950万﹣360万=365+149+251= 48万+26万=【答案】120+140=260 320+370=690 260﹣130=130 53×60=318025﹣15÷5=22 5000﹣4400=600 20﹣390+370=0 950万﹣360万=590万365+149+251=765 48万+26万=74万【解析】根据整数的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口算即可得解.解:120+140=260 320+370=690 260﹣130=130 53×60=318025﹣15÷5=22 5000﹣4400=600 20﹣390+370=0 950万﹣360万=590万365+149+251=765 48万+26万=74万【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的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2.简算:296+215+204 198﹣89﹣11 425﹣(174+125)299+658 489﹣298 995+996+997+998+999+15.【答案】①296+215+204=715②198﹣89﹣11=98③425﹣(174+125)=126④299+658=957⑤489﹣298=191⑥995+996+997+998+999+15=5000【解析】①根据加法交换律计算;②根据减法性质进行计算;③根据减法性质进行计算;④把299写成300﹣1,根据加法交换律及结合律计算;④把298写成300﹣2,根据减法性质进行计算;⑤995=1000﹣5,996=1000﹣4,997=1000﹣3,998=1000﹣2,999=1000﹣1,然后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得解.解:①296+215+204=296+204+215=500+215=715②198﹣89﹣11=198﹣(89+11)=98③425﹣(174+125)=425﹣174﹣125=425﹣125﹣174=300﹣174=126④299+658=(300﹣1)+658=300+658﹣1=958﹣1=957⑤489﹣298=489﹣(300﹣2)=489﹣300+2=189+2=191⑥995+996+997+998+999+15=(1000﹣5)+(1000﹣4)+(1000﹣3)+(1000﹣2)+(1000﹣1)+15=1000×5﹣(5+4+3+2+1)+15=5000﹣15+15=5000【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3.列综合算式并计算:(1)487加上713,再除以6,商是多少?(2)8除872的商再乘10,积是多少?(3)从369里减去45的4倍,差是多少?(4)某数减去457,差是846,这个数是多少?【答案】200;1090;189;1321【解析】(1)先用487加上713求出和,再用求出的和除以6求出的商即可;(2)先用872除以8求出商,再用求出的商乘上10即可;(3)先用45乘上4求出45的4倍,再用369减去求出的积即可;(4)根据被减数=减数+差,用457加上846即可.解:(1)(487+713)÷6=1200÷6=200答:商是200.(2)872÷8×10=109×10=1090答:积是1090.(3)369﹣45×4=369﹣180=189答:差是189.(4)457+864=1321答:这个数是1321.【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六、解答题1.爸爸带300元买化肥,买了6袋,剩了60元,每袋化肥多少元?【答案】40元【解析】先用总钱数减去剩下的钱数,求出6袋化肥一共花了多少钱,再用花的钱数除以购买的袋数,即可求出每袋的钱数.解:(300﹣60)÷6=240÷6=40(元)答:每袋化肥40元.【点评】解决本题先求出剩下的钱数,再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解.2.一辆长途客车3小时行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5小时可行多少千米?【答案】190千米【解析】“照这样的速度”说明速度不变,先根据“3小时行174千米”,用174千米除以3小时,求出不变的速度,再用速度乘上5小时即可求出行驶的路程.解:174÷3×5=58×5=290(千米)答:它5小时可行190千米.【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不变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解.3.红花有35朵,黄花比红花的2倍少10朵,两种花一共多少朵?【答案】95朵【解析】黄花比红花的2倍少10朵,先用红花的朵数乘上2,求出红花朵数的2倍是多少,再减去10朵,就是黄花的朵数,然后把红花和黄花的朵数相加即可.解:35×2﹣10=70﹣10=60(朵)60+35=95(朵)答:两种花一共95朵.【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4.一桶油连桶重52千克,倒出油的一半连桶还重27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答案】这桶油重50千克,桶重2千克.【解析】原来连桶重52千克,倒出油的一半连桶还重27千克,那么减少的质量就是油总质量的一半,即52﹣27=25(千克),再乘上2就是整桶油的质量,再用原来油和桶的总质量减去原来油的质量就是桶的质量.解:(52﹣27)×2=25×2=50(千克)52﹣50=2(千克)答:这桶油重50千克,桶重2千克.【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减少的质量就是油总质量的一半,由此求出油的总质量,进而求出桶的质量.5.同学们折纸花,四(1)班折了50朵,四(2)班比四(1)班少折12朵,四(3)班折的朵数是四(2)班的2倍,四(3)班折了多少朵花?【答案】76朵【解析】先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四(2)班折的朵数,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即可求出四(3)班折花的朵数.解:(50﹣12)×2=38×2=76(朵)答:四(3)班折了76朵花.【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用减法求出四(2)班折的朵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6.小明期中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9分.英语比语文多6分,小明三门功课各多少分?【答案】小明语文90分,数学99分,英语96分.【解析】根据“语文、数学、英语平均分是95分,”求出语文、数学、英语的总分,再根据“数学比语文多9分,英语比语文多6分,”从三科总分中减去数学多的9分,减去英语多的6分,就是和语文同样多时三科总分,再除以3,即可求出语文成绩,再用语文成绩加上9分就是数学成绩,再用语文成绩加上6分就是英语成绩.解:语文得分:(95×3﹣9﹣6)÷3=270÷3=90(分)数学得分:90+9=99(分)英语得分:90+6=96(分)答:小明语文90分,数学99分,英语96分.【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平均数的意义与和差公式解决问题.。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再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先算,再算.2.有关0的运算:①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②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③任何数与0相加,都是;④一个数减去0,得.3.图中,小强在小林的(偏)方向,相反,小林在小强的(偏)方向.4.先求出□中的结果,再根据算式列出综合算式,不用计算.(1)221×3=□208÷16=□663+13=□综合算式(2)综合算式.5.实践与操作.①从阿芳家到学校要向偏的方向走米.②小桥在姑姑家偏的方向距离米.二、选择题1.已知○+△=□,下列算式正确的是()A.○+□=△ B.△+□=○ C.□﹣△=○2.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A.58﹣27+3638÷2×7B.72﹣56÷8(72﹣12)÷6C.40÷5×840﹣5×83.李老师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和6个皮球,一共花了68元,一副羽毛球拍32元,一个皮球多少元?()A.(68﹣32)÷6 B.68÷6 C.68﹣32÷64.被减数()减数时,差是0.A.等于 B.大于 C.小于5.图中,山东省在北京市的()A.西偏南方向 B.东偏南方向 C.西偏北方向三、判断题1.在算式40﹣20÷5×10中,要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判断对错)2.算式中只有加、减运算的,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判断对错)3.综合算式:12×10÷0=0 .(判断对错)4.100﹣(5+5×4)与(100﹣5+5)×4的结果相同..(判断对错)5.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判断对错)6.2+12﹣6和3×15÷5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到右..四、解答题1.“1路公共电车从起点站向东偏北40°行驶3千米后向东行驶5千米,最后向东偏南30°行驶3千米到达终点站.”(1)根据上面的描述,把电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2)根据路线图,说一说电车回程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2.一台磨面机每小时磨面200千克,照这样计算,6台磨面机5小时能磨面粉多少千克?3.水果店运来香蕉、菠萝各8箱.香蕉每箱35千克,菠萝每箱20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4.从甲城到乙城的公路长3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9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60千米/时.从甲城去乙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5.学校举行冬季越野赛,比赛路线如图.(1)根据路线图,说说小明参加比赛所经过的方向和路程,完成表:(2)小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五、计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120×0= 0÷8= 25×4= 60+0=48+52÷4= 28÷7×5= 48+32﹣24= 64÷8﹣8=24+16×6= 100﹣5×4= (57﹣27)÷3= 80﹣80÷4=2.想好运算顺序,再算一算,可要细心哦!0÷32+32÷4200﹣(76+40×3)(37﹣15)×(8+14)1800﹣400÷25×100.3.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1)96减去35的差,乘63与25的和,积是多少?(2)42的7倍加上485除以5的商,和是多少?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再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先算,再算.【答案】括号里面的,括号外面的,乘除法,加减法.【解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填空.解: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故答案为:括号里面的,括号外面的,乘除法,加减法.【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2.有关0的运算:①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②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③任何数与0相加,都是;④一个数减去0,得.【答案】①0、0;②原数、原数.【解析】根据0在四运算中特性,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任何数与0相加,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解:①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②任何数与0相加,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故答案为:①0、0;②原数、原数.【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0在四运算中特性.3.图中,小强在小林的(偏)方向,相反,小林在小强的(偏)方向.【答案】西、南40°;北、东50°.【解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图上的其他信息,再据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即可描述二者的位置关系.解:据分析可知:小强在小林的西偏南40°方向,则小林在小强的北偏东50°方向;故答案为:西、南40°;北、东5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4.先求出□中的结果,再根据算式列出综合算式,不用计算.(1)221×3=□208÷16=□663+13=□综合算式(2)综合算式.【答案】(1)663、13、676,221×3÷(208÷16);(2)15、24,360÷(20﹣5);【解析】(1)首先根据整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分别求出221×3的积、28÷16的商,然后把三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2)首先根据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求出20﹣5的差,再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求出商,然后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解:(1)221×3=663,208÷16=13,663+13=676;综合算式:221×3÷(208÷16);(2)综合算式:360÷(20﹣5);故答案为:(1)663、13、676,221×3÷(208÷16);(2)15、24,360÷(20﹣5);【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5.实践与操作.①从阿芳家到学校要向偏的方向走米.②小桥在姑姑家偏的方向距离米.【答案】北,东60°,250;北,西60°,200.【解析】先找出图上距离,再依据“线段比例尺是1厘米表示50米”求出实际距离,进而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图上标注的其他信息,即可解答.解:(1)5×50=250(米)答:从阿芳家到学校要向北偏东60°的方向走250米.(2)4×50=200(米)答:小桥在姑姑家北偏西60°的方向距离200米.故答案为:北,东60°,250;北,西60°,2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二、选择题1.已知○+△=□,下列算式正确的是()A.○+□=△ B.△+□=○ C.□﹣△=○【答案】C【解析】○+△=□,可知:○是加数,△是加数,□是和,根据加法算式中的各部分的关系,写出可以变化出的算式,在选项中选出即可.解:○+△=□,可得以下算式:△+○=□,□﹣○=△,□﹣△=○;只有选项C符合要求.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2.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A.58﹣27+3638÷2×7B.72﹣56÷8(72﹣12)÷6C.40÷5×840﹣5×8【答案】A【解析】分析选项中的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找出相同运算顺序的即可.解:A,58﹣27+36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38÷2×7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相同;B,72﹣56÷8先算后面的除法,再算前面减法;(72﹣12)÷6先算前面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后面的除法;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C,40÷5×8,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40﹣5×8先算后面的乘法,再算前面的减法;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运算顺序相同的只有A.故选:A.【点评】1.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2.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3.李老师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和6个皮球,一共花了68元,一副羽毛球拍32元,一个皮球多少元?()A.(68﹣32)÷6 B.68÷6 C.68﹣32÷6【答案】A【解析】6个皮球的钱数=总钱数﹣一副羽毛球拍的钱数;由此先求出6个皮球一共花了68﹣32=36元,再根据除法的意义即可列式.解:(68﹣32)÷6,=36÷6,=6(元);答:一个皮球6元.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4.被减数()减数时,差是0.A.等于 B.大于 C.小于【答案】A【解析】被减数等于减数,就是说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解:被减数等于减数时,运算的差是0;如:9﹣9=0,3.8﹣3.8=0;102﹣102=0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0的计算:一个数减去它本身等于0.5.图中,山东省在北京市的()A.西偏南方向 B.东偏南方向 C.西偏北方向【答案】B【解析】根据方位的定义及图示,即可得出北京市与山东省的方向关系.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解:由题可知:山东省在北京市的东偏南方向,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向的判定,先找准以谁为观测点,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三、判断题1.在算式40﹣20÷5×10中,要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直接判定即可.解:在算式40﹣20÷5×10中,要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所以要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在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没有括号,含有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2.算式中只有加、减运算的,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判断对错)【答案】×【解析】算式中,只有加减法的,要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算式中,只有加减法的,要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所以,算式中只有加、减运算的,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只含有一级运算的,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3.综合算式:12×10÷0=0 .(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题意,综合算式,除数为0,根据0不能做除数,可以得出是错误的.解:在综合算式12×10÷0中,除数是0,由0做除数无意义,所以,12×10÷0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0的除法,根据0做除数无意义,然后再进一步解答.4.100﹣(5+5×4)与(100﹣5+5)×4的结果相同..(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分别计算出100﹣(5+5×4)与(100﹣5+5)×4的结果,然后再进行比较解答.解:100﹣(5+5×4)=100﹣(5+20)=100﹣25=75;(100﹣5+5)×4=(95+5)×4=100×4=400;75<400;所以,100﹣(5+5×4)<(100﹣5+5)×4.故答案为:×.【点评】关键是根据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分别求出它们各自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5.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此题的关键是要考虑到除法算式中对除数的特殊要求,除数不能为0,0做除数无意义,由此判定即可.解:因为0做除数无意义,所以0除以任何数都得0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解决这类问题要考虑仔细,思考对算式中一些数的特殊规定,避免不应出现的错误.6.2+12﹣6和3×15÷5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到右..【答案】√【解析】2+12﹣6只有加法和减法,先算左边的加法,再算右边的减法;3×15÷5只有乘法和除法,先算乘法,再算除法;由此求解.解:2+12﹣6,=14﹣6,=8;3×15÷5,=45÷5,=9;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故答案为:√.【点评】一个算式里,如果是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四、解答题1.“1路公共电车从起点站向东偏北40°行驶3千米后向东行驶5千米,最后向东偏南30°行驶3千米到达终点站.”(1)根据上面的描述,把电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2)根据路线图,说一说电车回程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答案】【解析】(1)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分别以起点、行驶3千米后的点、向东行驶5千米的点的位置为观察点,即可确定每次行驶的方向;根据每次行驶的实际距离确定线段比例尺,即可求出每次行驶的图上距离,据此即可画出电车行驶的路线图;(2)电车回程时所行驶的路线和去时路线一致,因此方向与去时的方向相反,拐弯的角度和去时拐弯的角度相同,据此得解.解:(1)确定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分别行驶的图上距离为:3÷1=3(厘米),5÷1=5(厘米),3÷1=3(厘米),即电车从起点站向东偏北40°行驶3厘米后向东行驶5厘米,最后向东偏南30°行驶3厘米到达终点站,据此画图如下:(2)电车回程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为:电车回程时,从终点站出发,向西偏北30°方向行驶3千米后向西行驶5千米,最后向西偏南40°方向行驶3千米到达起点站.【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方向与距离在平面图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线段比例尺的灵活应用.2.一台磨面机每小时磨面200千克,照这样计算,6台磨面机5小时能磨面粉多少千克?【答案】6000千克.【解析】我们用一台磨面机每小时磨面的重量乘以参与磨面机的台数乘以磨面的时间就可以了,即一台磨面机每小时磨面的重量×台数×时间=磨面粉的总重量.解:200×6×5,=(200×5)×6,=6000(千克);答:6台磨面机5小时能磨面粉6000千克.【点评】本题是一道归一问题中的较简单的归总问题,只要按照“台磨面机每小时磨面的重量×台数×时间=磨面粉的总重量”这一思路解答就可以了.3.水果店运来香蕉、菠萝各8箱.香蕉每箱35千克,菠萝每箱20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答案】440千克.【解析】分别用每箱香蕉的重量和每箱菠萝的重量,乘8,求出香蕉和菠萝的总重量,再相加.据此解答.解:35×8+20×8,=280+160,=440(千克).答:一共运来水果440千克.【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每种水果的总重量,再相加,也可列式为(35+20)×8.4.从甲城到乙城的公路长3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9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60千米/时.从甲城去乙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答案】2时【解析】根据除法的意义,分别用总路程除以走高速路的速度与普通公路的速度后求出分别需要多少时间,然后相减即得从甲城去乙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解:360÷60﹣360÷90=6﹣4,=2(小时).答:从甲城去乙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2时.【点评】首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走高速路的速度与普通公路各需要多少小时是完成本题的关键.5.学校举行冬季越野赛,比赛路线如图.(1)根据路线图,说说小明参加比赛所经过的方向和路程,完成表:(2)小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1)【解析】(1)根据示意图,从学校到公园,方向是北偏东60°,路程是500×3=1500(米);从公园到新村,方向是东偏南20°,路程是500×2=1000(米);从新村到学校,方向是南偏西75°,路程是500×4=2000(米);把求得的数据填入表格即可.(2)要求小明的平均速度,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可.解:(1)=4500÷15,=300(米/分);答:小明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300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利用图中已知的信息,结合给出的条件,求得各部分数据,填写表格,解决问题.五、计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120×0= 0÷8= 25×4= 60+0=48+52÷4= 28÷7×5= 48+32﹣24= 64÷8﹣8=24+16×6= 100﹣5×4= (57﹣27)÷3= 80﹣80÷4=【答案】120×0=0 0÷8=0 25×4=100 60+0=6048+52÷4=61 28÷7×5=20 48+32﹣24=56 64÷8﹣8=024+16×6=120 100﹣5×4=80 (57﹣27)÷3=10 80﹣80÷4=60【解析】根据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及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口算即可.解:120×0=0 0÷8=0 25×4=100 60+0=6048+52÷4=61 28÷7×5=20 48+32﹣24=56 64÷8﹣8=024+16×6=120 100﹣5×4=80 (57﹣27)÷3=10 80﹣80÷4=60【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的运用.2.想好运算顺序,再算一算,可要细心哦!0÷32+32÷4200﹣(76+40×3)(37﹣15)×(8+14)1800﹣400÷25×100.【答案】8;4;484;200.【解析】(1)先算除法,再算加法;(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3)先算加法和减法,再算乘法;(4)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解:(1)0÷32+32÷4=0+8=8;(2)200﹣(76+40×3)=200﹣(76+120)=200﹣196=4;(3)(37﹣15)×(8+14)=22×22=484;(4)1800﹣400÷25×100=1800﹣16×100=1800﹣1600=200.【点评】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3.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1)96减去35的差,乘63与25的和,积是多少?(2)42的7倍加上485除以5的商,和是多少?【答案】5368;391.【解析】(1)最后算的是积,一个因数是96减去35的差,另一个因数是63与25的和;(2)最后求的是和,一个加数是42的7倍,另一个加数是485除以5的商.解:(1)(96﹣35)×(63+25)=61×88=5368;答:积是5368.(2)42×7+485÷5=294+97=391;答:和是391.【点评】列式计算的关键是理解语言叙述的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列式计算即可.。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附答案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附答案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填空。

(第1 题5 分,其余每空1 分,共17 分)1. 在使用普通计算器计算13973÷89 时,下列计算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

①开机按键;②按键;③依次按键;④按键;⑤依次按键。

2. a×8 省略乘号写作( );b×b省略乘号写作( )。

3. 学校买来a盒彩色粉笔,买来的白色粉笔的数量是彩色粉笔的10 倍,学校一共买来( )盒粉笔。

4. 龙龙骑车每分钟行a千米,他骑了6 分钟,行了( )千米,他行b千米,需要( )分钟。

5. 张师傅每小时加工m 件防护服,李师傅每小时比张师傅多加工4 件防护服。

8m表示( ),m+4表示( ),当m=10 时,李师傅每小时加工( )件防护服。

6. 右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用C表示,则C=( )。

7. 华华有a本课外书,典典的课外书数量比华华的3 倍还多b 本,典典有( )本课外书。

8.【潍坊市真题】用计算器计算59×36 时,按键坏了,我们可以用( )(写算式)计算,结果是( )。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 分,共5 分)1. 我国最早使用并且至今仍然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 )2. 9×5 可以简记为95。

( )3. m与n的3 倍的和是3m+n。

( )4. x×x×6=6x2。

( )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 厘米,它的面积是4a平方厘米。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 分,共10 分)1.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34 cm,宽是b cm,它的长是( )cm。

A.(34+b)÷2B. 34-2bC.(34-b)÷2D. 34÷2-b2. 【潍坊市真题】下列各组式子,结果不一定相同的是( )。

A. 2×2 和22B. a2和2aC. 3x和x+x+xD. 42和4×43. 下面选项中,可用2a+8 表示的是( )。

2021年-有答案-新人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15)

2021年-有答案-新人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15)

2021学年新人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15)一、填空.(22分)1. 在计算45−5+4时,应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

2. 在计算45÷5+4时,应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

3. 在计算45÷(5+4)时,应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

4. 把两个数________成一个的运算,叫做加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________与其中一个________,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5. ________是加法的逆运算;________是乘法的逆运算。

6.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8=________;3043−575=________.7. 16+8=24,105÷5=21,24×21=504,这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________.8. 当被除数等于除数时,它们的商是________.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________.9. 根据运算定律,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________;25×7×4=________×________×7;64×64+36×64=(+)×________.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8×0=0÷8=8÷0________.(判断对错)25+75÷75−25与(25+75)÷(75−25)的运算顺序相同。

________.(判断对错)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________.(判断对错)25×11×4=11×(25×4).________.(判断对错)计算35×201时,小明想到了这样的方法:35×200+35,这是依据乘法分配律。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口算160×30时,可以先算乘得,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得.2.7升= 亳升; 6000亳升= 升.3.365的14倍是175是5的倍120个54相加的和是.4.在横线上填上“>”“<”“=”.93×84 100×84 240×5 24×50301×70 300×70+1 37×804 2400030×60 20×90 48×98 99×4836×25 8×4×25 6升50毫升 6500毫升9000毫升 9升900毫升 4升400毫升 4400毫升.5.三位数乘二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6.45×□,如果要使积的末尾有2个0,□内最小应填.7.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一瓶酒的容量是500(2)一大瓶可乐的容量是2(3)一个奶瓶能装牛奶200(4)一个浴缸的容量大约是20 .8.1个纸杯可盛水250毫升,4个纸杯可盛水1 ,4升水倒入500毫升的量杯中,可倒入杯.9.一批货物3吨,小明每次只能运走150千克,小明20次能运完吗?.二、选择题1.计算□21×31,要使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A.4 B.5 C.32.380×50的积的末尾有()个0.A.1 B.2 C.33.王老师要买40个鼠标,他带了4000元买单价是()元的鼠标最合适.A.99 B.101 C.2054.在一道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各扩大10倍,积就()A.扩大100倍 B.扩大10倍 C.不变三、计算题1.口算.210×40= 53﹣35= 28×30= 125×8= 400×30=40×18= 320×30= 60×80= 25×40= 7﹢3×9=300÷60= 1800÷20=2.估算.503×18≈39×195≈28×204≈398×12≈3.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120×56= 600×35= *284×15=208×42= 42×270= *350×24=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602×30125×4×8250×3248×125.5.列式计算.(1)比97的105倍少72的数是多少?(2)147与53的和再乘12,积是多少?四、解答题1.有三个容器,第一个装水3000毫升,第二个装水2500毫升,第三个装水3500毫升.这三个容器里的水合起来比1升多还是比1升少?用计算说明.2.李华买来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2个星期,平均每天看35页.李华已经看了多少页?3.粮店新购进235袋大米,每袋28元.(1)粮店购进这批大米一共要用多少元?(2)如果以每袋30元的价格全部卖出,这批大米的销售额一共是多少元?(3)按上面的计划,粮店从这笔生意中一共可以赢利多少元?4.动物园的游园票价规定如下: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口算160×30时,可以先算乘得,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得.【答案】16,3,48,2,4800.【解析】计算160×30时,把160看作16个十,30看作3个十,先算16×3=48,然后再在48的末尾添上2个0,据此解答.解:计算160×30时,可以先口算16×3=48,再在48的末尾添上2个0,就是4800.故答案为:16,3,48,2,4800.【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口算,把因数看作几个十或几个百,然后再进一步计算.2.7升= 亳升; 6000亳升= 升.【答案】7000,6.【解析】把7升化成毫升数,用7乘进率1000;把6000毫升化成升数,用6000除以进率1000;即可得解.解:7升=7000亳升; 6000亳升=6升;故答案为:7000,6.【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3.365的14倍是175是5的倍120个54相加的和是.【答案】5110,35,6480.【解析】(1)求365的14倍是多少用360乘以14即可;(2)求175是5的几倍用175除以5即可;(3)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直接计算,即用120乘54,列式解答即可.解:(1)365×14=5110;(2)175÷5=35;(3)120×54=6480.故答案为:5110,35,648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及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计算.4.在横线上填上“>”“<”“=”.93×84 100×84 240×5 24×50301×70 300×70+1 37×804 2400030×60 20×90 48×98 99×4836×25 8×4×25 6升50毫升 6500毫升9000毫升 9升900毫升 4升400毫升 4400毫升.【答案】<,=,>,>,=,<,>,<,<,=.【解析】(1)~(7)分别计算出两边算式的结果再判断;(8)6升=6000毫升,6000毫升+50毫升=6050毫升,6050毫升<6500毫升;(9)9升=9000毫升,9000毫升+900毫升=9900毫升,9000毫升<9900毫升;(8)4升=4000毫升,4000毫升+400毫升=4400毫升,4400毫升=4400毫升.解:(1)93×84<100×84 (2)240×5=24×50(3)301×70>300×70+1 (4)37×804>24000(5)30×60=20×90 (6)48×98<99×48(7)36×25>8×4×25 (8)6升50毫升<6500毫升(9)9000毫升<9升900毫升(10)4升400毫升=4400毫升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5.三位数乘二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答案】4,5.【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可知,三位数乘二位数,积可能是4位数也可能是5位数.如200×30=6000,积是四位数;如200×60=12000,积是五位数.解:据整数乘法意义及计算法则可知,三位数乘二位数,积可能是4位数也可能是5位数.故答案为:4,5.【点评】三位数乘二位数,积的位数是由两个因数的大小决定的.三位数乘二位数,积最小是100×10=1000;最大是999×99=98901.6.45×□,如果要使积的末尾有2个0,□内最小应填.【答案】20【解析】45的末尾是5,要使积的末尾有0,那么方块内的数为偶数,找出1位的偶数,与45相乘,看积的末尾有2个0的数字,找出最小的.解:45×2=90;45×4=180;45×6=270;45×8=360;45×10=450;45×12=540;45×14=630;45×16=720;45×18=810;45×20=900.所以积的末尾有2个0时,方框内最小是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积末尾0的情况,根据第一个因数的末尾是5,只有乘偶数,积的末尾才是0.7.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一瓶酒的容量是500(2)一大瓶可乐的容量是2(3)一个奶瓶能装牛奶200(4)一个浴缸的容量大约是20 .【答案】毫升,升,毫升,升.【解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瓶酒的容量用“毫升”做单位;可知计量一大瓶可乐的容量用“升”做单位;计量一个奶瓶能装牛奶用“升”做单位,计量一个浴缸的容量用“升”做单位.解:(1)一瓶酒的容量是500 毫升(2)一大瓶可乐的容量是2 升(3)一个奶瓶能装牛奶200 毫升(4)一个浴缸的容量大约是20 升;故答案为:毫升,升,毫升,升.【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8.1个纸杯可盛水250毫升,4个纸杯可盛水1 ,4升水倒入500毫升的量杯中,可倒入杯.【答案】升,8.【解析】1个纸杯可盛水250毫升,4个纸杯可盛水4个250毫升,即250×4=1000毫升,再化成升就是1升;4升是4000毫升,4000里面有几个500,就可以倒入几杯,即4000÷500.解:250×4=1000(毫升);1000毫升=1升;4升=4000毫升;4000÷500=8(杯).答:4个纸杯可盛水1升;可倒入8杯.故答案为:升,8.【点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9.一批货物3吨,小明每次只能运走150千克,小明20次能运完吗?.【答案】能【解析】小明每次只能运走150千克,小明20次能运20个150千克,即150×20,然后再与3吨进行比较解答.解:150×20=3000(千克);3000千克=3吨.答:小明20次能运完.故答案为:能.【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小明20次运的质量,再与货物的质量进行比较解答.二、选择题1.计算□21×31,要使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A.4 B.5 C.3【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把每个选项中的数分别代入□21×31,求出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A、把4代入□21×31可得,421×31=13051,13051是五位数;B、把5代入□21×31可得,521×31=16151,16151是五位数;C、把3代入□21×31可得,321×31=9951,9951是四位数;由以上可得,□中填4与5所得的积都是五位数,最小填4.故选:A.【点评】根据题意,用代入法能比较容易解答此类问题.2.380×50的积的末尾有()个0.A.1 B.2 C.3【答案】C【解析】先计算出380×50的积,进而观察积的末尾有几个0,再进行选择.解:因为380×50=19000,所以380×50的积的末尾有3个0.故选:C.【点评】解答这类题一般不能直接根据因数末尾0的个数,就断定积末尾0的个数,要先计算出积,再确定积末尾0的个数.3.王老师要买40个鼠标,他带了4000元买单价是()元的鼠标最合适.A.99 B.101 C.205【答案】A【解析】根据总钱数÷数量=单价,单价最多是100元,所以鼠标的价格不能超过100元,据此解答.解:4000÷40=100(元)99<100所以买价格是99元的鼠标最合适.故选:A.【点评】掌握总钱数、数量和单价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在一道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各扩大10倍,积就()A.扩大100倍 B.扩大10倍 C.不变【答案】A【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两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扩大的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两个因数都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缩小的倍数等于两个因数缩小倍数的乘积;由此解答..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在一道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同时乘10,则积会扩大100倍.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三、计算题1.口算.210×40= 53﹣35= 28×30= 125×8= 400×30=40×18= 320×30= 60×80= 25×40= 7﹢3×9=300÷60= 1800÷20=【答案】210×40=840 53﹣35=18 28×30=840 125×8=1000 400×30=12000 40×18=720 320×30=9600 60×80=4800 25×40=1000 7﹢3×9=34300÷60=5 1800÷20=90【解析】根据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进行口算即可.解:210×40=840 53﹣35=18 28×30=840 125×8=1000 400×30=1200040×18=720 320×30=9600 60×80=4800 25×40=1000 7﹢3×9=34300÷60=5 1800÷20=90【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的运用.2.估算.503×18≈39×195≈28×204≈398×12≈【答案】10000;8000;6000;4000;【解析】把数凑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利用乘法法则计算即可.解:503×18≈500×20=1000039×195≈40×200=800028×204≈30×200=6000398×12≈400×10=4000【点评】取整注意要是最接近的数值,且注意计算结果末尾的0的个数.3.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120×56= 600×35= *284×15=208×42= 42×270= *350×24=【答案】120×56=6720600×35=21000*284×15=4260208×42=873642×270=11340*350×24=8400【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解:120×56=6720600×35=21000*284×15=4260验算:208×42=873642×270=11340*350×24=8400验算:【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602×30125×4×8250×3248×125.【答案】18060;4000;8000;6000;【解析】①602×30,转化为:(600+2)×30,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②125×4×8,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③250×32,把32拆分为4×8,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④48×125,把4拆分为6×8,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解:①602×30=(600+2)×30=600×30+2×30=18000+60=18060;②125×4×8=4×(125×8)=4×1000=4000;③250×32=250×4×8=1000×8=8000;④48×125=6×8×125=6×(8×125)=6×1000=600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5.列式计算.(1)比97的105倍少72的数是多少?(2)147与53的和再乘12,积是多少?【答案】10113;2400【解析】(1)顺序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出97的105倍,再根据求倍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解答;(2)因为最后求积,首先确定第一个因数是147加上53的和,第二个因数是12,然后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解答;解:(1)97×105﹣72=10185﹣72=10113;答:比97的105倍少72的数是10113.(2)(147+53)×12=200×12=2400;答:积是240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法则及应用.四、解答题1.有三个容器,第一个装水3000毫升,第二个装水2500毫升,第三个装水3500毫升.这三个容器里的水合起来比1升多还是比1升少?用计算说明.【答案】1升多【解析】根据题意,用加法求出3个量杯里的水合起来是多少升,然后和1升进行比较即可.解:3000+2500+3500=9000(毫升)9000毫升=9升9升>1升答:这三个容器里的水合起来比1升多.【点评】考查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大小的比较,求得3个量杯里的水合起来是多少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李华买来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2个星期,平均每天看35页.李华已经看了多少页?【答案】490页.【解析】根据题意,可用2乘7计算出已经看的天数,然后再乘35即可得到答案.解:2×35×7=70×7,=490(页),答:李华已经看了490页.【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2个星期是几天,然后再利用乘法的意义进行列式计算即可.3.粮店新购进235袋大米,每袋28元.(1)粮店购进这批大米一共要用多少元?(2)如果以每袋30元的价格全部卖出,这批大米的销售额一共是多少元?(3)按上面的计划,粮店从这笔生意中一共可以赢利多少元?【答案】6580元;7050元;470元.【解析】(1)每袋28元,235袋大米一共要用235个28元,即28×235;(2)如果以每袋30元的价格全部卖出,这批大米的销售额一共是235个30元,即30×235;(3)要求粮店从这笔生意中一共可以赢利多少元,用销售额减去购进的钱数即可.解:(1)28×235=6580(元).答:粮店购进这批大米一共要用6580元.(2)30×235=7050(元).答:这批大米的销售额一共是7050元.(3)7050﹣6580=470(元).答:粮店从这笔生意中一共可以赢利470元.【点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计算;注意赢利,用销售额减去进价.4.动物园的游园票价规定如下:【答案】三个班一起买最省钱,一共要花1740元.【解析】由图表可知,一班有50人,二班有47人,三班有48人,由于三个班共有50+47+48=145人,超过100人,可每人票价12元,共需要12×145元.解:(50+47+48)×12=145×12=1740(元)答:三个班一起买最省钱,一共要花1740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结合人数,确定票的单价,进而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月考试卷(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下边的几何体是由至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A.7B.8C.10D.112.下图的物体是由至少()小正方体搭成的。

(如果有困难可以动手摆一摆再数)A.5个B.6个C.7个D.8个3.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这个立体图形是()。

A.B.C.D.4.下面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有()个。

①鼓楼小学有女生128人,比男生多4人,男生有多少人?①一箱医用口罩用去558个后还剩442个,这箱医用口罩原来有多少个?①福州动物园全天共卖出门票956张,上午卖出496张,下午卖出多少张?①地上原来有158个桃子,小猴又摘来了98个桃子,现在有多少个桃子?A.1B.2C.3D.45.四(1)班36名师生去故宫博物院参观,最省钱的租车方案是()。

大车限乘客8人,320元/辆小车限乘客6人,300元/辆A.租5辆大车B.租4辆大车和1辆小车C.租3辆大车和2辆小车D.租6辆小车6.3100-(58+42)×9=()。

A.456B.900C.2200D.1007.有两袋糖,一袋84粒,一袋20粒。

每次从多的一袋里取出8粒放到少的一袋里,经过()次,能使两袋糖的粒数相同。

A.3B.4C.5D.8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8.已知乘数×乘数=积;被除数÷除数=商,那么一个乘数=( ),被除数=( ),除数=( )。

9.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减少3厘米,面积就减少18平方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是正方形,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的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则算式应10.若要改变2310505变为( )。

11.数一数,下面的物体至少是由( )个正方体摆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5、红红买 5 本数 ; 每本 m元; 付了 30 元; 应找回 ( 30 - 5m ) 元.
6、一个等边三角形 ; 每边长 b 米。它的周长( 3b
)米。
7、一辆汽车 t 小时行了 200 千米 ; 平均每小时行( 200÷t
)千米。李师傅
每小时加工 40 个零件 ; 加工了 a 小时 ; 一共加工了( 40a )个。
3、 91×101=91× 100+91 这是应用了 (
)
律。
4、长方形的计算公式是 c=2(a+b); 根据乘法分配律还可以写成 c=(

5、红红买 5 本数 ; 每本 m元; 付了 30 元; 应找回 ( ) 元.
6、一个等边三角形 ; 每边长 b 米。它的周长(
)米。
7、一辆汽车 t 小时行了 200 千米 ; 平均每小时行(
(2)这次旅游他们一共花费多少元钱?( 3 分) 6、王叔叔家有一片果园 ; 如下图。
苹果园
a米 梨园
30 米
8米
(1)王叔叔家苹果园的面积比梨园的面积大多少平方米?( 3 分)
( 2)当 a=13 时; 王叔叔家的苹果园和梨园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 3 分)
2/5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月检测题答案
C 、502- 198=500- 200+2
5.一个电子车间计划今年生产电子元件 4 万个 ; 实际每月生产 x 个; 照这样计算 ;
全年可超产(
C )个。
A、 40000+x
B、40000+12x
C、12x-40000
D、40000- X
6 如 果 用 S 表 示 路 程 ;V 表 示 速 度 ;t 表 示时 间 ; 那 么 下 列 等 式 正 确 的 是
4、光明服装店一天共卖出 80 件服装 ; 上午卖出了 50 件; 每件 160 元。照这样计 算; 上午比下午多卖多少元?( 8 分)
5、学校组织四年级同学去旅游 ; 租了 2 辆汽车 ; 每辆乘坐 24 名学生 ; 租车费一共 是 960 元。进山时 ; 没人买门票 15 元 ; 乘坐索道上山 ; 每人交费 25 元钱。 (1)平均没人分摊多少元租车费?( 3 分)
4、光明服装店一天共卖出 80 件服装 ; 上午卖出了 50 件; 每件 160 元。照这样计
算; 上午比下午多卖多少元?( 8 分)
=2880 (元) 答:这次旅游一共花费了 2880 元。 6、王叔叔家有一片果园 ; 如下图。
苹果园
a米 梨园


385+195+105+415 643-48-12-40
25
×32
8 ×48×125
5400
÷45÷ 2
12
× 102
148×8+152×8
99
×34
25
×201-25
五、解决问题(你能行) 。(38 分) 1、小军在去游乐宫的路上 ; 上坡用了 5 分钟 ; 平均每分钟走 a 米; 下坡用了 4 分 钟; 平均每分钟走 b 米。 ⑴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小军一共走了多少米?( 3 分)
×4 = 65 × 4+13×4
34×(50 - 3) < 34 ×50+32× 3 720 ÷ 36÷2 < 720 ÷(36 ÷2)
12.四年级有男生a人 ; 女生比男生少 35 人 ; 四年级共有学生( a -35+a )
人。
二、选择。(9 分) 1、与 2a2相等的式子是( D )
A 、 2× a× 2 B 、 2× a×a c 、2a+2a D 、 2a×2a 2、 2x 一定( D ) x2。
(
√)
4、 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 ( × )
5、 101×98=(100+1) × 98
(
√)
6、 125×8÷125×8= 1
(×

7、 180÷5÷4=180÷ (5 ×4)
(
√)
a2
8、
读作“ a 的平方”表示 2 个 a 相加。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 27 分)
×201-25 ×( 201- 1) ×200
=3366
五、解决问题(你能行) 。( 38 分) 1、小军在去游乐宫的路上 ; 上坡用了 5 分钟 ; 平均每分钟走 a 米; 下坡用了 4 分 钟; 平均每分钟走 b 米。 ⑴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小军一共走了多少米?( 3 分)
(5a+4b) 米
⑵ 当 a=30 米 ;b=40 米时 ; 小军一共走了多少米?( 3 分) ( 5a+4b)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
3、丽丽比平平小 ; 丽丽今年 a 岁 ; 平平今年 b 岁;2 年后丁丁比平平小 ( B )岁。
A 、2 B 、 b- a C 、a-b D 、b-a+2
4、下列变换正确的是 ( B ).
A 、502- 198=500- 200-4 B 、502- 198=500- 200+4

二、 填空。(18 分)
1、苹果每千克 a 元; 买 3 千克( 3a
)元。
2、 63×a=a× 63 这是应用了 ( 乘法交换 ) 律。
3、 91×101=91× 100+91 这是应用了 ( 乘法分配
) 律。
4、长方形的计算公式是 c=2(a+b); 根据乘法分配律还可以写成 c=( 2× a+2×
)元 ; 上午
比下午少卖出(
)元。
10、一个粮店运来面粉 800 袋 ; 平均每天售出 a 袋 ;5 天后 ; 还剩(

袋. 当 a=50 时 ; 还剩(
)袋。
11、在○里填上“﹥” 、“﹤”或“ =”。
60×2+5 ○ 60 × (2+5)
(65+13)
×4 ○ 65 ×4+13×4
34×(50 - 3) ○ 34 ×50+32× 3 720 ÷ 36÷2 ○ 720 ÷(36 ÷2)
()
4、 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 ( )
5、 101×98=(100+1) × 98
()
6、 125×8÷125×8= 1


7、 180÷5÷4=180÷ (5 ×4)
()
a2
8、
读作“ a 的平方”表示 2 个 a 相加。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 27 分)


A.V =S÷t
B.V= St
C.S=V÷t
D.t=SV
7、用字母表示比 a 的 4 倍少 36 的数是( )
A 、36-4a B 、36+4a C 、4a-36 D 、 4a+36
8、甲数是 a; 乙数比甲数的 3 倍少 b; 乙数是(
)。
A、3a-b B 、(a-b)÷ 3 C 、(a+b)÷ 3
a
)元 ; 上午比下午少卖出( (136 -120) ×a
)元。
10、一个粮店运来面粉 800 袋 ; 平均每天售出 a 袋 ;5 天后 ; 还剩( 800-
5a
)袋 . 当 a=50 时; 还剩( 550
)袋。
11、在○里填上“﹥” 、“﹤”或“ =”。
60×2+5 < 60 × (2+5)
(65+13)
3、丽丽比平平小 ; 丽丽今年 a 岁; 平平今年 b 岁 ;2 年后丁丁比平平小( )岁。
A 、2 B 、 b- a C 、a-b D 、b-a+2
4、下列变换正确的是 (
).
A 、502- 198=500- 200-4 B 、502- 198=500- 200+4
C 、502- 198=500- 200+2
9、有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24 厘米 ; 宽是 3 厘米 ; 长是(
)cm。
A、8 B 、6 C 、10 D 、9
三、判断。(8 分)
1、比 x 的 3 倍多 3 的数是 3x-3
()
2、边长是 c 的正方形 ; 面积一定比周长大。
()
3、 125×4×25× 8=(125×8)+ (25 × 4)
)千米。李师傅每小时
加工 40 个零件 ; 加工了 a 小时 ; 一共加工了(
)个。
8、每袋面粉重 a 千克 ; 每袋大米重 b 千克 ;8 袋面粉和 5 袋大米共重(
)千
克。
9、平板电脑专卖店在 5 月 7 日这一天 ; 某品牌的手机十分畅销 ; 上午卖出 120 部;
下午卖出 136 部; 已知每部手机 a 元; 这一天一共卖出(
答:不够。
3、李明和小王军在学校环形跑道上跑步 ; 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 ; 反向而行 ; 李明 每秒跑 2 米; 王军每秒跑 3 米; 经过 1 分 20 秒两人相遇 ; 跑道的周长是多少
4/5
米?( 6 分)
1 分 20 秒=80 秒
(2+3)× 80
=5×80
=400(米)
答:跑道的周长是 400 米。
(A

A.V =S÷t
B.V= St
C.S=V÷t
D.t=SV
7、用字母表示比 a 的 4 倍少 36 的数是( C )
A 、36-4a B 、36+4a C 、4a-36 D 、 4a+36
8、甲数是 a; 乙数比甲数的 3 倍少 b; 乙数是(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