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读后感500字

合集下载

读论语心得体会500字(精选13篇)

读论语心得体会500字(精选13篇)

读论语心得体会500字(精选13篇)读论语500字篇1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论语流传至今,这位清廉的圣人教给了我们知识和各种礼节、学习方法、交友之道、处世之道等,他从7个方面将这些写得淋漓尽致、由浅而深,而且适用现代社会,会给我们以启发。

例如学而篇(学习之道)是给我最大启发和教育的。

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要经常去温习功课,每次都要用心去学。

每天提醒自己为他人办事是否尽心,同人相守是否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用于实践,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写字而是如何在学习中领悟文章深处的真谛,所以孔子提倡实践,将所学到的东西反复揣摩真正掌握才能体会到喜悦。

真正好学的人,应该多与他人切磋,与远道而来的朋友一起讨论、交流,我认为这样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这一位智慧老人在中国悠久文明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通过历史的镜子照亮了我们。

读论语心得体会500字篇2论语中有很多论述在今天看来,仍然非常有现实意义,小到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大到一个地区的管理,都有指导意义。

《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的行动准则,孔子说,那就是宽恕、原谅,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如果现在的人能够按照孔子所说的那样去要求自己,我相信很多事情是万万不能发生的,比如暴力强拆,又比如抢劫,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会发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不论社会地位是卑贱,还是高贵,我们都应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越来越和谐、安定,人们的生活才更加幸福安康。

读论语心得体会500字篇3今天,我读了《论语》的乡党篇十。

其中有一则很吸引我,令我读了许多遍。

”执圭,鞠躬如此,如不胜,上如辑,下如授。

勃勃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关于《论语》读后感500字6篇

关于《论语》读后感500字6篇

关于《论语》读后感500字6篇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文学家,我读了他的《论语》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孔子诲人不倦、才高八斗的智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论语》读后感,欢迎借鉴参考。

《论语》读后感一读了《论语》一书,我感触很深,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

所谓《论语》,即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判家,还是我国第一个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论语》一书是孔子学说的体现,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

其中几则令我印象颇深。

第一则当然就是开篇第一章的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嘛!多么勤奋的人,多么乐观的人,多么大度的人,这样的人不为君子谁为君子?这值得我们学习。

学后复习,不仅会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会从旧的知识中领悟到新的东西,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而来,大家在一起讨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学习,真的是很快乐。

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去为此恼恨、恼怒,应该用宽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别人,去原谅别人,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得“君子”。

孔子不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谦虚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很多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重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6篇)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6篇)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6篇)《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6篇)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500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论语》读后感500字篇1不知道哪天开始,班级里同学们开始满口的之乎者也,一会儿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会儿有一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得我一头雾水。

好不易知道了这都是同学们从《论语》中引用来的,我怀着满腹的好奇找来了这本书,薄的一本,寥寥几千字。

可就是本书,去让我从中获益良多,受益匪浅。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他这样一个学识渊博的大文学家、大教育家眼中,每个人也都有他们自身的长处。

孔子尚且如此,那更何况我们呢?从这里让我明白了,与人交往相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更应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些那些好的,摒弃那些不好的。

在学习方面,《论语》这本书里我更是看到一句句好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孔子告诉我们学习要多思考,要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要时常回顾自己所学过的,要温故知新。

而在整本《论语》当中,孔子对”孝“阐述最使我难忘。

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这是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否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是啊,一个人如果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了,那他有再大的学问,再多的金钱又有什么用呢?那他有如何能被称之为人呢?《论语》就像一位谆谆善诱的长者,耐心而仔细的教着我们,怎样和朋友相处,怎样做人,如何尽孝,如何学习。

每每翻阅都有新的收获,我想这本书会一直陪伴我,人生的道路上它势必会为我的扬帆起航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论语读后感500字优秀作文6篇

论语读后感500字优秀作文6篇

论语读后感500字优秀作文6篇论语读后感500字优秀作文1其实论语这本书我已经读了整整一个学期了,因为他是文言文的,而且道理都很深奥,内容也很多,所以读起来很慢,但是却很上瘾,因为他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正如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这样的语句,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当然也有一些是我不能接受的一些知识,任何一本书都有它的局限性,论语是春秋时期孔子写的一部儒家经典,有一些东西还是不适合现今这个时代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

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

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

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

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读后感500字优秀作文2在春秋那个年代,能出现一本论语真的是超越时代的,之所以这本书呢能两千年来都能一直受到大家的人口,其魅力可想而知。

《论语》读后感500字五篇

《论语》读后感500字五篇

【导语】读书不但可以滋润读者的⼼灵,充实读者的精神世界,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对⽣活的状态,多读⼀些好的书籍吧,它会让你受益终⾝。

相信不久的以后你也会爱上读书!以下“《论语》读后感500字五篇”由⽆忧考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篇⼀】《论语》读后感500字 《论语》是孔⼦弟⼦及后⼈记述孔⼦⾔⾏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

《论语》记述了孔⼦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甚⾄记载了他的⽣活习惯和细节。

《论语》成书时间⼤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弟⼦及其再传弟⼦。

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必读的教科书。

全书⼤体是孔⼦弟⼦及其后⼈所记,是研究孔⼦的基本资料。

我在《论语》这部书中认识了⼀个博学多才、诲⼈不倦的孔⼦。

孔⼦⼀个伟⼤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论不⼀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千年的中国⽂化的经书,是有必要⼀读的。

讲孝道是我在读《论语》后感受最深的。

孔⼦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们却在褪⾊,对其讲孝是⾮常必要的,让他们明⽩孝是为⼈之本。

⼦⽈:“⽗在,观其志;⽗没,观其⾏;三年⽆改于⽗之道,可谓孝矣。

” “事⽗母能竭其⼒;”等。

即孔⼦说;“当他⽗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亲死后,要考察他的⾏为;若是他对他⽗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讲了什么是孝,同“事⽗母能竭其⼒”有些不同。

虽然事⽗母能竭其⼒,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母担⼼、忧⼼,这也不能算是孝。

⽗母都希望⼦⼥⽐⾃⼰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母教育⼦⼥的出发点。

所以为⽗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母的意愿、教诲⾏事做⼈,对得起⽗母才是真正的孝。

论语读后感范文500字(通用18篇)

论语读后感范文500字(通用18篇)

论语读后感500字论语读后感范文500字(通用18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范文5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语读后感500字篇1这几天我读了《论语》,觉得这句话不错,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友,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对品德高尚的人肃然起敬;侍奉父母能尽全力;服侍君主可以不惜生命;与朋友交往,能言而有信。

这样的人即使没读过书,别人也会认为他读过书。

在我们生活中,也要讲文明、讲礼貌,这样的话,别人才会认为你是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论语》要这么说的原因吧。

我们每天走进校园时,都要向在大门口值勤的老师问声好,以表达谢意;老师也微笑着点着头表示赞许。

不管在校园内外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的心理便会有丝丝暖意,就像被春天暖暖阳光照过一样。

我认为同学之间也要讲礼貌,有一次,一个同学撞倒了我,却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大家都认为他没教养。

还有一次,在餐厅排队吃饭时,一个同学突然插了队,别的同学让他按秩序排队,他竟然还动手打人;这时,他在大家心中的位置就大打了折扣。

作为一个学生,不光要学习好,还要思想品德好,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在家要孝敬父母,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生活中,处处有文明,处处讲礼貌,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争做一个文明人吧。

论语读后感500字篇2《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历代的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在这众多的千古名句中,我最欣赏的一句是:“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意思是告诉人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当这样做时还有余力时,才可以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它以“孝悌”为根本,“谨”“信”“爱”为行为规范,以“仁”为核心,以“仁”为奋斗目标。

论语的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论语的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论语的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等,看完论语,写好一篇论语读后感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论语的读后感5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论语的读后感500字(篇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我的感悟:这段话,是文与质交织结合的意义;是君子的品格所在;同时,也是孔子——这位伟大思想家对于品行和行为的极大影响所在。

我觉得,外在的文采和内在的思想,一个是礼乐之仪,落落大方,行为得体;一个是仁义之师,心中坦荡,心有对向。

二者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一个“心”字,过分追求内心的满足,丢了礼节,只会令人不安,失去了相互间的信任感;过分拘于礼数,装腔作势,实则空心一颗,披着一层虚伪面皮,令人生恶。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心”和无“心”的人也会经常存在。

有心者助人为乐,爱打抱不平,却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到他人;无心者表面平静,对旁人尽是迎合、恭维,暗地里却处处机关算计……我们无法判断一个人的文与质的多少,但我们,一定不要变成上面所说的那样。

我很害怕变成那样。

文与质,外表与内含,绝不像鱼或熊掌,不可兼得。

因为这是两个相互依存的词语,而不是不同的等量事物。

等量事物分轻重,文质的世界却害怕偏执。

只有当文与质平衡的时候,你才做到“然后君子”。

论语的读后感500字(篇2)我捧着这本厚实而蕴含着生命真谛的《论语》,轻轻地翻开,那淡雅而古老的书香,便扑面而来。

掸掸灰尘,感悟一页页间,演奏生命哲理的乐章。

一面面,洗涤着我心中的浮躁与狂妄……有人从《论语》的字里行间,读出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

有人却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

而我读《论语》仿佛看到一位长者语重心长地教育着我,同我畅谈人生,让我懂得如何度过人生中的喜怒哀乐。

孔子曾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在风和日暖的季节,其他树木和松柏没有区别,郁郁葱葱,一身碧绿。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500字左右10篇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500字左右10篇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500字左右10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论语读书心得体会500字左右,希望大家喜欢!论语读书心得体会500字左右1读论语,感到收获颇多,让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

其一:学,然后知不足。

学,然后知不足,由此,我要进一步端正态度,持之以恒,在通读的基础上再加以精读,并学会结合实际进行研读,提升自我。

其二:思,然后明目标。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有了知识,没有思想,就是不切实际的罔。

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

透过学习获得知识,不是最终目标。

我们还务必学会思考人生,人应当成为怎样的人?一部《论语》,清晰地证明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人,应当成为君子。

君子,作为理想人格,孔子把它界定为内圣外王,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能够弗畔矣夫、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等,强调了作为君子既要有学问学识,还要有气魄修养,学问加修养――所谓内圣才是君子。

用这天的语言来表达,我把它理解为德才兼备。

思,然后明目标,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这天我们重温《论语》,应思考立身和处世的原则。

内圣外王的君子,是我们做人做事的目标和准则,也许也是需要用毕生努力不断去接近的一个目标。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500字左右2《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大家明白,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

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与感悟。

这句话,我们能够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

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心得读后感500字
网为大家整理编辑了论语心得读后感500字,欢迎收藏参考。

关注聘才网可获得更多内容。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之文人,其作《论语》流芳百世,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鬼不晓。

《论语》,封面精致,外壳鹅黄,厚厚的,正上方用宋体写着“论语”二字,下面写着“孔子的智慧”几个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画,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

翻开书页,一股油墨香味扑鼻而来,啊!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
这本书中字字珠玑,其中我认为最精辟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两句话。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告诉了我们:“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应手。

如果别人对你有误会时,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我选择他们
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

””告诉了我们:“朋友或同学当中,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两句话写得真好,我们大家也要好好读读哦!
《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

做人,就应该要不能只修饰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做人,就应该要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爱心对待,也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应该要假若发现了自己的任何缺点和过失,必须得勇于改过,不能故意不改,并装作没发现;做人,就应该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态度来做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是我最喜欢的名言之一。

每当读起这些古典名着时,都不禁会赞叹起瑰丽的中国文化,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这些灿烂的瑰宝已经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意思是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这句话教导我们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
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虚心求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遇见不懂的要及时请教别人,努力与别人看齐。

如果人们没有“见贤思齐”这种精神,那么你,你还是原来的你,不会有任何前进的步伐,生活也就不会有动力,而动力决定着你的成败!
因此,我们应该有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这种精神!
今年假期,我就有幸拜读了一下。

说它是薄薄的一本小书,实在不假。

虽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注释,翻译,总共也不过220页。

想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的一本小书。

若是摆在那些厚似馒头,重似砖头,印刷精美似绣花枕头的大部头巨着之中。

实在是不起眼之极了。

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个薄薄的小书,却统治了中国近二十个世纪,是中国的立世的历史呢?可见《论语》是一本应百读、细读的好书。

其中灵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就是第一篇:“学而实习之,不意乐呼,有朋自远方来,不意乐呼,人不知而不蕴,不亦君子呼?”这句话的意思是:意思为学习之后经常去温习,不也是快乐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值得高兴么?别人不理解你,而你不生气这不是君子么?
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把学习同样当成一件快乐的
事情,好好学习。

而当朋友来到你家里,你也应当非常高兴,该热情款待才成。

当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你不能生气,而应该耐心的对别人讲明你的理解,这样你才是个君子。

《论语》这本书非常好,他告诉我们许多人事间的道理,它能让你品德高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普通人把《论语》作经书看,认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学论。

但以文学眼光看来,《论语》一书的文学价值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