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建筑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宗教建筑

单层塔多做墓塔,或在其中供奉佛像,最早建于北齐,至唐代时,已大力 模仿木构,隐出柱、枋、斗栱等各种构件,平面呈方、圆、六角、八角等多种。 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是国内已知最早的八角形塔。在登封西北10千 米会善寺山门以西,建于唐大宝五年(746年),全由砖砌。平面为八角形, 单层重檐,全高9米多。塔壁南向辟圆拱门,北面嵌铭石一块,东、西面各置 假门,其余四面均隐出直棂假窗。
4.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一座举世瞩目的伟大建筑群,是一座集宫殿与喇嘛寺庙于一身 的独特建筑群,也是现存一座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更是藏式 建筑的杰出代表,耸立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红山上。布达拉宫占地总面积36 万平方米,海拔3700多米,建筑有宫殿、佛殿、灵塔殿、经堂、僧舍、庭院等, 主体楼群共有13层,气势磅礴。整个建筑群依山而筑,建筑层叠,墙体敦厚坚 实,红白相映,金顶辉煌耀眼。布达拉宫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的中心,也是历 代达赖喇嘛的宫室,又是供奉达赖喇嘛陵塔的地方
四、喇嘛塔
喇嘛塔分布在西藏、内蒙一带为多,多作为寺的主塔或僧人塔。内地始见 于元代。北京妙应寺白塔在西城阜成门内,又称白塔。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 年),是尼泊尔著名工匠阿尼哥的作品,全高约53米。塔建在凸字形台基上。 台上再设亚字形须弥座2层,座上置覆莲与水平线脚数条,承以肥短的塔身、 塔脖子、十三天与金属的宝盖。塔体为白色,与上部金色宝盖相辉映、外观甚 为壮观。
三、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 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 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四、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坐落在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位 45 公里的麦积山上, 其山 的形状和堆积的麦垛相似, 故称为麦积山。麦积山石窟是在后秦时期开始开 凿的。麦积山在后秦、 北魏、 西魏、 隋、 唐、 五代、 宋元、 明、 清历 代都不断地开凿和修缮, 有 1 500 多年的历史。现保存洞窟 194个, 佛像 7 000 多尊, 壁画 1 300 多平方米。因历代地震的缘故,麦积山中部山崖崩 塌陷落, 山崖分为东崖和西崖两个部分。东崖主要以北朝时期开凿的上中下 三层和七佛阁组成,西崖主要是以很密集的十几层窟组成,栈道与窟内外相互 连通。麦积山石窟是凌空凿于 20 至 70 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的,其建筑的雄伟 险峻是罕见的。麦积山石窟的窟龛,总体可归纳为崖阁、人字披、方楣锥顶、 拱楣穹窿顶、方楣平顶,方楣覆头号藻井以及摩崖这七种最有代表性的空间结 构类型。
宗教建筑

宇の製造何宇の制造 何宇の制造
目录
• 基督教建筑 • 伊斯兰教建筑 • 佛教建筑
宇の製造何宇の制造 何宇の制造
基督教建筑
• 含义: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罗马 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三种。罗马 式教堂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 教以后,一些大教堂普遍采用的建 筑式样。
宇の製造何宇の制造 何宇の制造
基督教建筑
宇の製造何宇の制造 何宇の制造
佛教建筑之石窟
• 佛教最早是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入的,丝绸 之路既是一条古代的贸易通道,同时也是 一条文化交流之道,所以中国早期的石窟 寺也随着佛教的流布出现在这条古道的沿 途。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 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分布在中国从北 到南广大地区的佛教石窟寺,不仅记录了 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这些石窟里大量的 壁画、雕塑以及其他文物还反映了中国古 代的艺术与文化。
宇の製造何宇の制造 何宇の制造
伊斯兰教建筑之回族清真寺
• 回族清真寺:是吸收汉族传统建筑的技艺而发展 形成的,也可以说是最具东方情调的伊斯兰教建 筑。首先,它采用了汉族建筑的院落式布局原则 ,组合成封闭形的院落,并且有明确的轴线对称 关系。如四川成都鼓楼街清真寺、天津大夥巷清 真寺。其次,大量应用了中国特色小品建筑,如 牌楼、影壁、砖门楼、屋宇式门房,甚至作为伊 斯兰教的特色建筑邦克楼,亦做成亭阁式样。有 些清真寺重复应用上述小品建筑于总体布局中, 更强调出中国的传统特色。如济宁东大寺在大殿 前布置了四道门才达到主体建筑。
宇の製造何宇の制造 何宇の制造
基督教建筑之拜占庭式建筑
• 拜占庭式建筑的主要成就与特征是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 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 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 建筑。其堂基与罗马式的一样,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 分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 成。东正教教堂的特征是堂基由长方形改为正方形,但在 建筑艺术上仍保留拜占庭式风格。东欧的教堂是突出穹顶 ,提高鼓座,使穹顶更加饱满。现在苏联红场上的华西里· 伯拉仁内教堂就是著名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其特点是中 央一个大墩,周围八个小墩排成方形,上面各有一个大小 不一的穹顶。该建筑是世界宗教建筑中的珍品。
目录
• 基督教建筑 • 伊斯兰教建筑 • 佛教建筑
宇の製造何宇の制造 何宇の制造
基督教建筑
• 含义: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罗马 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三种。罗马 式教堂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 教以后,一些大教堂普遍采用的建 筑式样。
宇の製造何宇の制造 何宇の制造
基督教建筑
宇の製造何宇の制造 何宇の制造
佛教建筑之石窟
• 佛教最早是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入的,丝绸 之路既是一条古代的贸易通道,同时也是 一条文化交流之道,所以中国早期的石窟 寺也随着佛教的流布出现在这条古道的沿 途。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 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分布在中国从北 到南广大地区的佛教石窟寺,不仅记录了 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这些石窟里大量的 壁画、雕塑以及其他文物还反映了中国古 代的艺术与文化。
宇の製造何宇の制造 何宇の制造
伊斯兰教建筑之回族清真寺
• 回族清真寺:是吸收汉族传统建筑的技艺而发展 形成的,也可以说是最具东方情调的伊斯兰教建 筑。首先,它采用了汉族建筑的院落式布局原则 ,组合成封闭形的院落,并且有明确的轴线对称 关系。如四川成都鼓楼街清真寺、天津大夥巷清 真寺。其次,大量应用了中国特色小品建筑,如 牌楼、影壁、砖门楼、屋宇式门房,甚至作为伊 斯兰教的特色建筑邦克楼,亦做成亭阁式样。有 些清真寺重复应用上述小品建筑于总体布局中, 更强调出中国的传统特色。如济宁东大寺在大殿 前布置了四道门才达到主体建筑。
宇の製造何宇の制造 何宇の制造
基督教建筑之拜占庭式建筑
• 拜占庭式建筑的主要成就与特征是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 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 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 建筑。其堂基与罗马式的一样,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 分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 成。东正教教堂的特征是堂基由长方形改为正方形,但在 建筑艺术上仍保留拜占庭式风格。东欧的教堂是突出穹顶 ,提高鼓座,使穹顶更加饱满。现在苏联红场上的华西里· 伯拉仁内教堂就是著名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其特点是中 央一个大墩,周围八个小墩排成方形,上面各有一个大小 不一的穹顶。该建筑是世界宗教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建筑史-ch04宗教建筑

木牌坊和石牌坊
碑亭
省心楼
礼拜殿内景
新疆喀什艾提卡尔礼拜殿
艾提卡尔礼拜殿 拱门装饰
艾提卡尔礼拜殿内景
第三节 佛塔、经幢(chuang)
一、佛塔
佛塔原是佛徒膜拜的对象, 根据用途不同分为经塔、 墓塔。 类型可分为:
– 楼阁塔:可登高远眺,平面 唐以前为方形,五代起为八 角形。(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西安大雁塔) – 密檐塔:一般不用作登高远 眺,建筑材料一般用砖、石。 (西安小雁塔) – 单层塔:多用作墓塔,或在 其中供奉雕像。(山东历城 神通寺四门塔)
– 喇嘛塔:多作为寺的主 塔或僧人墓。分布在西 藏、内蒙。(北京妙应 寺白塔) – 金刚宝座塔:在高台上 建塔5座,中央的高大, 四隅的矮小。 – 小乘佛教佛塔:见于云 南傣族地区,外观较细 高、秀逸。
(一)楼阁塔 1、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应州塔)
前塔后殿 金厢斗底槽 “双套筒” 副阶周匝
观音阁:
– 外观2层,内部3层, 面阔5间、进深8间, 九脊殿。 – 平面为金厢斗底槽, 上下层采用叉柱造, 外观稳定。
(五)山西大同善化寺
大雄宝殿为辽代建筑, 山门、三圣殿、普贤阁为金代建筑。
普贤阁 大雄宝殿
三圣殿
山门
三圣殿
金代
单檐四阿顶, 面阔5间,进深4间。 减柱造
普贤阁
大雄宝殿,辽代 单檐四阿顶, 面阔7间,进深5间 减柱造
是一组保存较完整的元代道教建筑
无极门
无极殿(三清殿)
单檐四阿顶,面阔7间、进深4间。 减柱造 檐柱有生起和侧角,檐口和正脊呈曲线。
纯阳殿
第十六章中国宗教建筑

建筑赏析
中国宗教建筑
概述
• 一、起源 1.佛教 佛教 • 产生于公元前六 产生于公元前六——五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悉达多。 五世纪的古代印度, 五世纪的古代印度 创始人悉达多。 乔达摩。乔达摩,是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释迦族的王子, 乔达摩。乔达摩,是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释迦族的王子, 后来被信徒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贤者” 后来被信徒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贤者”。 • 佛教认为:现实人生是一种常无我的苦难,只有皈依佛祖, 佛教认为:现实人生是一种常无我的苦难,只有皈依佛祖, 通过修持,才能到达彼岸, 通过修持,才能到达彼岸,获得解脱 . • 经过长期演变 佛教流传至今主要分三大系:大乘佛教、 经过长期演变,佛教流传至今主要分三大系 大乘佛教、 佛教流传至今主要分三大系: 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 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
• • • •
二、类型 1、 塔院式(支提窟);以塔为窟的中心。 );以塔为窟的中心 、 塔院式(支提窟);以塔为窟的中心。 2、 佛殿式;以佛像为中心,较普遍。 、 佛殿式;以佛像为中心,较普遍。 3、 僧院型(毗诃罗),窟中置佛像,周围造小窟供僧打坐。 ),窟中置佛像 、 僧院型(毗诃罗),窟中置佛像,周围造小窟供僧打坐。
• 2.道教 道教
•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我国的历史文化产生过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长久的重大影响。道教是以“ 为最高信仰而得名, 长久的重大影响。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而得名, 相信人们经过一定修炼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死。 相信人们经过一定修炼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死。道教 以老子所著《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尊老子为道祖。 以老子所著《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尊老子为道祖。 • 道家思想是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此外,道教还吸收阴 道家思想是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此外, 阳家、墨家、战国时期以来的神仙方术、 阳家、墨家、战国时期以来的神仙方术、秦汉时期的黄 老木和汉代的谶纬迷信思想。 老木和汉代的谶纬迷信思想。 • 道教有 三十六洞天 和"七十二福地 ,是传说中仙人居 道教有"三十六洞天 三十六洞天"和 七十二福地 七十二福地", 住游憩的地方。世人认为这些地方能够通到天上, 住游憩的地方。世人认为这些地方能够通到天上,祥瑞 多福,因而在这些地方兴建宫观,期望能有"荫仙风 荫仙风"而 多福,因而在这些地方兴建宫观,期望能有 荫仙风 而 功德圆满。 功德圆满。
中国宗教建筑
概述
• 一、起源 1.佛教 佛教 • 产生于公元前六 产生于公元前六——五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悉达多。 五世纪的古代印度, 五世纪的古代印度 创始人悉达多。 乔达摩。乔达摩,是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释迦族的王子, 乔达摩。乔达摩,是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释迦族的王子, 后来被信徒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贤者” 后来被信徒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贤者”。 • 佛教认为:现实人生是一种常无我的苦难,只有皈依佛祖, 佛教认为:现实人生是一种常无我的苦难,只有皈依佛祖, 通过修持,才能到达彼岸, 通过修持,才能到达彼岸,获得解脱 . • 经过长期演变 佛教流传至今主要分三大系:大乘佛教、 经过长期演变,佛教流传至今主要分三大系 大乘佛教、 佛教流传至今主要分三大系: 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 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
• • • •
二、类型 1、 塔院式(支提窟);以塔为窟的中心。 );以塔为窟的中心 、 塔院式(支提窟);以塔为窟的中心。 2、 佛殿式;以佛像为中心,较普遍。 、 佛殿式;以佛像为中心,较普遍。 3、 僧院型(毗诃罗),窟中置佛像,周围造小窟供僧打坐。 ),窟中置佛像 、 僧院型(毗诃罗),窟中置佛像,周围造小窟供僧打坐。
• 2.道教 道教
•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我国的历史文化产生过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长久的重大影响。道教是以“ 为最高信仰而得名, 长久的重大影响。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而得名, 相信人们经过一定修炼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死。 相信人们经过一定修炼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死。道教 以老子所著《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尊老子为道祖。 以老子所著《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尊老子为道祖。 • 道家思想是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此外,道教还吸收阴 道家思想是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此外, 阳家、墨家、战国时期以来的神仙方术、 阳家、墨家、战国时期以来的神仙方术、秦汉时期的黄 老木和汉代的谶纬迷信思想。 老木和汉代的谶纬迷信思想。 • 道教有 三十六洞天 和"七十二福地 ,是传说中仙人居 道教有"三十六洞天 三十六洞天"和 七十二福地 七十二福地", 住游憩的地方。世人认为这些地方能够通到天上, 住游憩的地方。世人认为这些地方能够通到天上,祥瑞 多福,因而在这些地方兴建宫观,期望能有"荫仙风 荫仙风"而 多福,因而在这些地方兴建宫观,期望能有 荫仙风 而 功德圆满。 功德圆满。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ppt课件

• "基督"一词在希腊文作"Christos",意为"受膏者",即希伯来文"弥 赛亚"的对应词。在《新约》圣经中,常同耶稣连用或换用。但近代 研究者常将耶稣同基督分开。有的还将"历史的耶稣"和"信仰的基督" 加以区分。
.
9
发展
•
在起初的一二百年间,基督教是作为异教被政府(罗马帝国)禁
止的,基督教信徒受到迫害,甚至被处死。直到313年,罗马帝国皇
罗马地区的教会和国家为解放圣地耶路撒冷在1095年-1291年间先
后八次十字军东征。
16世纪,德国、瑞士、荷兰、北欧和英国等地发生了宗教改革运
动,它产生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新教教会。领导人物是马丁·路
德、加尔文等人,他们建立了新教和圣公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中
国所称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新教。
在蛮族之间传播基督教,具有开化功能并能确保罗马法的精髓和
拉丁语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区流行。只有英国视罗马基督教为
异教信仰。在克洛维的统治之下,法兰克人成为基督教徒,尔后并渡
过莱茵河把基督教基督教传播给日耳曼人。拜占庭人则在保加利亚人
和斯拉夫人之间传播东正教。在公元第五世纪初期,圣巴特瑞克把基
督教带到爱尔兰,然后传播到苏格兰,再从北方返回英格兰。在第六 世纪后期,教皇格列哥里(伟大者)派传教士由南部进入英格兰。在同 一个世纪,英格兰人再一次皈依基督教。
帝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从而使基督教成为政府所允许的宗教。
325年,尼西亚信经在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上通过,并成为基督教的
最基础的原则,现在几乎所有的基督教教派都接受这一原则。392年,
世界三大宗教建筑 ppt课件

ppt课件
22
圣保罗大教堂
ppt课件
23
拓展
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
• 它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国第一大教堂,教堂 也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
世界三大宗教建筑
佛教建筑 基督教建筑 伊斯兰教建筑
ppt课件
1
一、佛教建筑
1.特点 • 佛教建筑包括佛寺、
佛塔和石窟。 • 塔庙里,以塔为中心,
周围建以殿堂、僧舍。 塔中供奉着舍利、佛 像等,是寺院的中心 建筑。
ppt课件
2
一、佛教建筑
2.布局 寺院坐北朝南,主要 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轴 线上,层次分明,布 局严谨。
• 到了12世纪路易七世时期,原有的罗马式教堂已经毁损不堪,在1160年被选 任为巴黎主教的莫里斯·德·苏利(Maurice de Sully)决定在这个地方建造一 座可以和圣坦尼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St. Etienne)媲美的宏伟教堂。
• 现在的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在1345年建成。该教堂曾经是全欧洲工匠 组织和教育组织集会的地方。因为这些历史渊源,巴黎最著名的索邦大学 (Sorbonne),便坐落于此。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教堂的大部分财 宝都被破坏或者掠夺,处处可见被移位的雕刻品和砍了头的塑像,唯一的大 钟幸免没有被熔毁,此时圣母院已是千疮百孔了。之后教堂改为理性圣殿, 后来又变成藏酒仓库,直到1804年拿破仑执政时,才将其还为宗教之用。
ppt课件
3
一、佛教建筑
3.典型建筑 • 敦煌莫高窟 • 仰光大金塔(缅甸) • 拘尸那迦(为释加牟尼圆寂地,也是印度
佛教圣地)
课件2-宗教建筑2:白云观

元辰殿
文昌殿简介 殿内供奉文昌梓潼帝君,两旁供孔子、朱熹 及文昌帝君的侍神,殿外供魁星,皆为主宰人间 功名利禄、读书考学之神。善信乞求,皆能开启 智慧,金榜题名,一举夺魁。殿高宗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又称 “娘娘殿”。中座供奉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左为 送子娘娘和催生娘娘,右为眼光娘娘和天花娘娘, 皆能保佑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为妇女送子、助 生,保佑小孩易养成人。
救苦殿
药王殿简介 殿内供奉三位药神,中间药王孙思邈,左边 药神华佗,右边医圣张仲景,皆为中国历史中的 医药祖师。
药王殿
慈航殿简介 殿内供奉慈航普渡圆通自在天尊,又称观音 大士,其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大慈大悲,救苦 救难,有求必应,普济世间苦难之人。
慈航殿
元辰殿简介 始建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原名“丁 卯瑞圣殿”,又名“六十甲子殿”。今殿内奉祀 六十甲子神和斗姥元君。 此殿原是金章宗为其母亲所建,奉祀太后本 命之神。中间供奉的是斗姥元君,为道教一女神, 尊称为“圆明道母天尊”。
清康熙四十五年在原来基础上重新大规模重修与扩建, 白云观的整体布局和主要殿阁规制即形成于此时。白云观 内最著名的有“三宝”:明版《正统道藏》、唐石雕老子 坐像及元大书法家赵孟頫的《松雪道德经》石刻和《阴符 经》附刻。
2001年,白云观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北京市园林学校古建科普系列课程素材收集整理项目(宗教建筑类)
白云观照片集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城区西便门外白云观街道。始建于 唐,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圣地,名天长观。元初道教全真 派长春真人丘处机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诏驻太极宫掌管全 国道教,为中国北方道教的中心。明正统八年(1443), 正式赐额“白云观”。
宗教建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哥特建筑
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 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 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词则 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 哥德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 肋状拱顶与飞拱。
(公元1200年至1500年古典宗教建筑的感召巅峰) 哥特式建筑的产生,是历史上的奇迹,而这种风格的建筑, 恰是为基督教量身打造的天国。在黑暗和压抑的中世纪, 哥特堂如荆棘中的玖瑰,疼痛的,但是绝美! 宗教建筑,有其特有的灵魂形制,而灵魂负于形体之中, 可以飞升到多大的高度,哥特堂便是最好的例子,一如无 法忍受地底的幽暗,一如无法忍受对其所睥异神庙的模仿, 哥特式教堂冲天而出,犹如王者的冠冕,傲视着冥冥众生。 著名的哥特堂如巴黎圣母院,索尔兹伯里主教 堂,米兰大教堂已成为法兰西,英吉利和意大 利的国教标志。这样的感召甚至跨越千年,直 到现在,它还主宰着人们心中天国的样子。 这是3000年来宗教建筑的最高峰,一座哥特堂 所发散的感召犹如阳光,使整个所辖教区笼罩 在它的荫护之下,已不单是只为走入它的人们。
中楣饰带是由92块白色大理石装饰而成的,上面有描述希腊神话的浮雕。东西庙顶的山墙上也 有精美的浮雕。巴特农神庙被认为是多立克式建筑艺术的极品,有“希腊国宝”之称。
罗马神庙 (公元前100年,先进技术感召的最初体现) 罗马神庙的外貌,型制和希腊神庙很相似,但比起希腊神庙,罗马神庙更加灵活多变 [4],神明在其中有了人性,比起前两个时期,神庙再不只是祭司和王室成员接触神灵 的私密场所,而是一种相当于会所的公共建筑。
哥特建筑
哥特式建筑或译作 歌德式建筑,是一 种兴盛于中世纪高 峰与末期的建筑风 格。它由罗曼式建 筑发展而来,为文 艺复兴建筑所继承。
哥特建筑
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 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 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词则 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 哥德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 肋状拱顶与飞拱。
(公元1200年至1500年古典宗教建筑的感召巅峰) 哥特式建筑的产生,是历史上的奇迹,而这种风格的建筑, 恰是为基督教量身打造的天国。在黑暗和压抑的中世纪, 哥特堂如荆棘中的玖瑰,疼痛的,但是绝美! 宗教建筑,有其特有的灵魂形制,而灵魂负于形体之中, 可以飞升到多大的高度,哥特堂便是最好的例子,一如无 法忍受地底的幽暗,一如无法忍受对其所睥异神庙的模仿, 哥特式教堂冲天而出,犹如王者的冠冕,傲视着冥冥众生。 著名的哥特堂如巴黎圣母院,索尔兹伯里主教 堂,米兰大教堂已成为法兰西,英吉利和意大 利的国教标志。这样的感召甚至跨越千年,直 到现在,它还主宰着人们心中天国的样子。 这是3000年来宗教建筑的最高峰,一座哥特堂 所发散的感召犹如阳光,使整个所辖教区笼罩 在它的荫护之下,已不单是只为走入它的人们。
中楣饰带是由92块白色大理石装饰而成的,上面有描述希腊神话的浮雕。东西庙顶的山墙上也 有精美的浮雕。巴特农神庙被认为是多立克式建筑艺术的极品,有“希腊国宝”之称。
罗马神庙 (公元前100年,先进技术感召的最初体现) 罗马神庙的外貌,型制和希腊神庙很相似,但比起希腊神庙,罗马神庙更加灵活多变 [4],神明在其中有了人性,比起前两个时期,神庙再不只是祭司和王室成员接触神灵 的私密场所,而是一种相当于会所的公共建筑。
哥特建筑
哥特式建筑或译作 歌德式建筑,是一 种兴盛于中世纪高 峰与末期的建筑风 格。它由罗曼式建 筑发展而来,为文 艺复兴建筑所继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斗拱硕大,出檐深远。 几个名词 侧脚:平面上各檐柱柱头向内倾斜。 生起:立面上,檐柱自中央当心间向两侧逐 渐升高。 金厢斗底槽:平面由檐柱一周及内柱一周合 成,分为内外两槽
如来佛
2、隆兴寺
摩尼殿: 结构特点:殿平面呈十字形,重檐歇山顶,四面抱 厦(即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1间或3间)。 佛香阁(大悲阁) 结构特点: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 阁。 意义:高大佛像,菩萨像的出现,促使佛殿突破了 旧的形式,产生了一种新的楼阁式的佛殿,丰富 了传统殿堂的形式。
敦煌石窟(开凿于公元366年 )
发展特点:窟中塑像与画像反映的人物形象、 服饰、装饰纹样有一个逐步汉化的过程。 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本身是建筑的一个类别, 更重要的是在它的雕刻与壁画中反映了我国 早期的建筑活动与形象。
云冈石窟(公元460 )
地点:山西大同,这里是北魏迁都洛阳前的都 城,古称平城。 发展阶段: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反映印度风格, 后期逐渐中国化,每个阶段都创造出具有代表 性的形式而成为北方各地石窟的典型,称为 “平城模式”。
龙门石窟 (公元500年 )
奉先寺-卢舍那佛像 (龙门石窟最大的石刻 )
摩崖造像
四川乐山凌云寺的大佛
云岗石窟中心塔柱
返回
克孜尔千佛洞
鸠摩罗什(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返回
返回
敦煌石窟内景
返回
卢舍那佛像
返回
返回
2、佛寺
中国第一座佛寺建筑 ——白马寺
佛寺的组合形式可分为两种类型 1、以佛塔为主的佛寺: 在我国出现最早,是随“天竺”制式。这类寺院以一座 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 门殿,如东汉洛阳白马寺、汉末徐州的浮屠祠以及北 魏时洛阳的永宁寺。 2、以佛殿为主的佛寺: 基本上采用了我国传统宅邸的多进庭院布局。它的出 现最早可能源于南北朝时王公们的“舍宅为寺”。为了 利用原有房屋,多采取“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佛堂” 的形式
苏州的报恩寺塔
其他: 楼阁式琉璃塔者-河南开封佑国寺塔 楼阁式石塔-泉州开元寺石造双塔 楼阁式铁塔-湖北当阳玉泉寺的铁塔
河南开封佑国寺塔
河南开封佑国寺塔细部
泉州开元寺石造双塔之一
湖北当阳玉泉寺的铁塔
塔的类型:
楼阁塔 密檐塔 喇嘛塔 金刚宝座塔 单层方塔
密檐塔
楼阁式演变而来的新式佛塔 特点:楼阁的底层尺寸加大升高,以上各层高 度缩小,各层屋檐呈密叠状 组成:全塔分为塔身、密檐与塔刹三个部分 代表: 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十二边形,最早 西安的小雁塔 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河南登封法王寺塔 北京天宁寺塔-八角实心,高须弥座
云南傣族佛寺
特点: 1)屋顶高耸,上下分作几层,左右分作 若干段,中央部分突起。 2)屋脊布满小装饰 3)佛寺以佛殿为中心,布局灵活
3、佛塔
佛塔—埋葬佛骨舍利的纪念物,它作为佛的 象征,供信徒们顶礼膜拜。 “浮图”与中国塔 1)木构楼阁塔:多层的楼阁在下,楼阁顶 上置放“浮图”形式的屋顶,称为刹顶,这 就是中国最初的楼阁式佛塔的形象。 代表:山西应县佛宫寺的释迦塔(应县木塔) 平面为八角形
3)唐朝: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盛期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 “禁佛事件”
二、佛教建筑
1、佛教石窟 特点: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 建筑的一种形式。
类型:1)精舍式僧房
2)支提窟
分布:丝绸之路-新疆克孜尔石窟(最早的石窟)
敦煌石窟(规模最大、持续时 间最长 )
黄河流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大足北山石窟、宝顶山石窟 等 意义:壁画、雕塑以及其他文物反映了外来的佛教艺 术与文化与中国本土艺术、文化相融合的过程。 典例: 敦煌石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布局 :
以南北向的中轴线作左右对称布置 纵轴上的主要建筑: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 藏经阁 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左右二金刚力士 天王殿:中弥勒佛,背面韦驮天,左右四大天王 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两侧多塑十八罗汉 法堂:诵经修行的地方 藏经阁:珍藏佛经与文物的地方 大雄宝殿两旁东西配殿:东-伽蓝殿,西-祖师殿 其他:斋堂、客堂、寝堂、延寿堂、库房、浴室——东 内西外
佛香阁
千手千眼观音像
布达拉宫
1)依地势而设置殿堂,不强调中轴对称 的合院形式; 2)在个体殿堂建筑上,既用汉地宫殿的 木构架又结合当地碉楼石结构的形式; 3)在建筑外部与室内装饰上吸取了尼泊 尔宫殿与寺庙的装饰;
全宫分作白宫、红宫和山脚下的方城与 龙王潭四个部分。 白宫:西藏最高领袖达赖的宫殿,喇嘛 诵经殿堂与住所 红宫:历世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 方城:地方政府机构 龙王潭:宫中的后花园
应县木塔塔刹楼梯栏杆
应县木塔塔刹
2)砖构楼阁塔
代表: 长安兴教寺玄奘塔 西安大雁塔 苏州云岩寺塔 苏州罗汉院双塔 河北定州开元寺塔
苏州罗汉院双塔
长安兴教寺玄奘塔
西安大雁塔
3)砖、木结合楼阁塔
特点:砖筑塔身;外面用木屋檐、木栏 杆 代表: 上海的龙华寺塔 苏州的报恩寺塔
上海的龙华寺塔
第五章 宗教建筑
第一节 佛教及其建筑
一、佛教 1、概说
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特点:延续时间较长和传播地域最广 影响:留下了丰富的建筑和艺术遗产;对我国 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几个阶段 1)汉朝 :自西域传入中国 2)魏晋南北朝 :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个高潮 。 南梁佛寺2846所,僧尼82700余人;北魏寺院3 万余座,僧尼200余万人
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
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上部
代表:
1、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佛光寺东大殿(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是 该寺的主殿,位于最上一层院落,在所有建筑 中位置最高。 结构上特点: 1)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 2 )檐柱头微侧向内,角柱增高,因而侧脚和生 起都很显著。殿的平面由檐柱一周及内柱一周 合成,分为内外两槽。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 式》中称为“金厢斗底槽”。 3 )殿的梁架,分为明栿和草栿两大类,明栿在 天花板以下,草栿不加工,在天花板以上。 4 )平梁上面用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承托脊檩。
如来佛
2、隆兴寺
摩尼殿: 结构特点:殿平面呈十字形,重檐歇山顶,四面抱 厦(即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1间或3间)。 佛香阁(大悲阁) 结构特点: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 阁。 意义:高大佛像,菩萨像的出现,促使佛殿突破了 旧的形式,产生了一种新的楼阁式的佛殿,丰富 了传统殿堂的形式。
敦煌石窟(开凿于公元366年 )
发展特点:窟中塑像与画像反映的人物形象、 服饰、装饰纹样有一个逐步汉化的过程。 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本身是建筑的一个类别, 更重要的是在它的雕刻与壁画中反映了我国 早期的建筑活动与形象。
云冈石窟(公元460 )
地点:山西大同,这里是北魏迁都洛阳前的都 城,古称平城。 发展阶段: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反映印度风格, 后期逐渐中国化,每个阶段都创造出具有代表 性的形式而成为北方各地石窟的典型,称为 “平城模式”。
龙门石窟 (公元500年 )
奉先寺-卢舍那佛像 (龙门石窟最大的石刻 )
摩崖造像
四川乐山凌云寺的大佛
云岗石窟中心塔柱
返回
克孜尔千佛洞
鸠摩罗什(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返回
返回
敦煌石窟内景
返回
卢舍那佛像
返回
返回
2、佛寺
中国第一座佛寺建筑 ——白马寺
佛寺的组合形式可分为两种类型 1、以佛塔为主的佛寺: 在我国出现最早,是随“天竺”制式。这类寺院以一座 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 门殿,如东汉洛阳白马寺、汉末徐州的浮屠祠以及北 魏时洛阳的永宁寺。 2、以佛殿为主的佛寺: 基本上采用了我国传统宅邸的多进庭院布局。它的出 现最早可能源于南北朝时王公们的“舍宅为寺”。为了 利用原有房屋,多采取“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佛堂” 的形式
苏州的报恩寺塔
其他: 楼阁式琉璃塔者-河南开封佑国寺塔 楼阁式石塔-泉州开元寺石造双塔 楼阁式铁塔-湖北当阳玉泉寺的铁塔
河南开封佑国寺塔
河南开封佑国寺塔细部
泉州开元寺石造双塔之一
湖北当阳玉泉寺的铁塔
塔的类型:
楼阁塔 密檐塔 喇嘛塔 金刚宝座塔 单层方塔
密檐塔
楼阁式演变而来的新式佛塔 特点:楼阁的底层尺寸加大升高,以上各层高 度缩小,各层屋檐呈密叠状 组成:全塔分为塔身、密檐与塔刹三个部分 代表: 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十二边形,最早 西安的小雁塔 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河南登封法王寺塔 北京天宁寺塔-八角实心,高须弥座
云南傣族佛寺
特点: 1)屋顶高耸,上下分作几层,左右分作 若干段,中央部分突起。 2)屋脊布满小装饰 3)佛寺以佛殿为中心,布局灵活
3、佛塔
佛塔—埋葬佛骨舍利的纪念物,它作为佛的 象征,供信徒们顶礼膜拜。 “浮图”与中国塔 1)木构楼阁塔:多层的楼阁在下,楼阁顶 上置放“浮图”形式的屋顶,称为刹顶,这 就是中国最初的楼阁式佛塔的形象。 代表:山西应县佛宫寺的释迦塔(应县木塔) 平面为八角形
3)唐朝: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盛期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 “禁佛事件”
二、佛教建筑
1、佛教石窟 特点: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 建筑的一种形式。
类型:1)精舍式僧房
2)支提窟
分布:丝绸之路-新疆克孜尔石窟(最早的石窟)
敦煌石窟(规模最大、持续时 间最长 )
黄河流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大足北山石窟、宝顶山石窟 等 意义:壁画、雕塑以及其他文物反映了外来的佛教艺 术与文化与中国本土艺术、文化相融合的过程。 典例: 敦煌石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布局 :
以南北向的中轴线作左右对称布置 纵轴上的主要建筑: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 藏经阁 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左右二金刚力士 天王殿:中弥勒佛,背面韦驮天,左右四大天王 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两侧多塑十八罗汉 法堂:诵经修行的地方 藏经阁:珍藏佛经与文物的地方 大雄宝殿两旁东西配殿:东-伽蓝殿,西-祖师殿 其他:斋堂、客堂、寝堂、延寿堂、库房、浴室——东 内西外
佛香阁
千手千眼观音像
布达拉宫
1)依地势而设置殿堂,不强调中轴对称 的合院形式; 2)在个体殿堂建筑上,既用汉地宫殿的 木构架又结合当地碉楼石结构的形式; 3)在建筑外部与室内装饰上吸取了尼泊 尔宫殿与寺庙的装饰;
全宫分作白宫、红宫和山脚下的方城与 龙王潭四个部分。 白宫:西藏最高领袖达赖的宫殿,喇嘛 诵经殿堂与住所 红宫:历世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 方城:地方政府机构 龙王潭:宫中的后花园
应县木塔塔刹楼梯栏杆
应县木塔塔刹
2)砖构楼阁塔
代表: 长安兴教寺玄奘塔 西安大雁塔 苏州云岩寺塔 苏州罗汉院双塔 河北定州开元寺塔
苏州罗汉院双塔
长安兴教寺玄奘塔
西安大雁塔
3)砖、木结合楼阁塔
特点:砖筑塔身;外面用木屋檐、木栏 杆 代表: 上海的龙华寺塔 苏州的报恩寺塔
上海的龙华寺塔
第五章 宗教建筑
第一节 佛教及其建筑
一、佛教 1、概说
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特点:延续时间较长和传播地域最广 影响:留下了丰富的建筑和艺术遗产;对我国 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几个阶段 1)汉朝 :自西域传入中国 2)魏晋南北朝 :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个高潮 。 南梁佛寺2846所,僧尼82700余人;北魏寺院3 万余座,僧尼200余万人
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
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上部
代表:
1、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佛光寺东大殿(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是 该寺的主殿,位于最上一层院落,在所有建筑 中位置最高。 结构上特点: 1)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 2 )檐柱头微侧向内,角柱增高,因而侧脚和生 起都很显著。殿的平面由檐柱一周及内柱一周 合成,分为内外两槽。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 式》中称为“金厢斗底槽”。 3 )殿的梁架,分为明栿和草栿两大类,明栿在 天花板以下,草栿不加工,在天花板以上。 4 )平梁上面用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承托脊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