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中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一、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一)、列强的侵华史1、鸦片战争(1840.6----1842.8)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3、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19世纪70年代以后)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6、日本侵华战争(1931.9.18—1945.8.15)7、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1945—1949)8、美国发动朝鲜战争(1950—1953)(二)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

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中国西北和东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俄国强占,中国主权再次丧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3.中日《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及日本占领台湾,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商埠,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掠夺中国的财富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4.《辛丑条约》:经济上,巨额赔款使中国经济几乎崩溃,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及划定使馆区,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逐步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四)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综合(1)割地(6个):《南京条约》、《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伊犁条约》、《马关条约》。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侵略与反抗 期末总复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侵略与反抗 期末总复习

历史感悟
中 国 人 民 的 抗 争、 探 索 史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 国 近 代 化 的 探 索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 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赔款 2100 万元

开放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 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允许日本在中国 开设工厂
增辟通商口岸
划定北始沦为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 邓世昌 左宗棠 杨靖宇 左权等等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入北京的战争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7——1945年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名称 结果 及对台湾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胜利 割台湾给日本 台湾回归
(10)2.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 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 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 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造成这种 认识的根源是 B 】 【 A.中西方文化差异 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C.中西方人种差异 D.中国文人的偏见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0)22.(7分)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 魏源《海国图志》刊行 1861年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 京师同文馆创办 1888年 北洋海军正式建成 1894年 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 百日维新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 (1)简要说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历史背景。(2分)

...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

...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具有野蛮性,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又具有先进性,两者相辅相成,使近代中国的历史跌宕起伏。

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侵华的历史.是两种文明碰撞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断探索的历史。

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富强,是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脉络。

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应,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消极的代表中国的沉沦,积极的表示中国的崛起。

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由“天朝上国"和“世界中心"的自大态度转变为向西方学习;由单纯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到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中华文明在涤荡中得到发展,逐步向近代化转型。

本专题是中国近代现代史的主线索之一,与现实联系密切,史学功能体现明显,一直是高考命题重点。

各种题型均有涉及.特别是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战争与和平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考点,2005年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00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2006年也是朝鲜战争爆发55周年,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尤其应该高度关注。

考点一:近现代列强侵华的过程和阶段特征一、知识梳理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1840一l894)在这一时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开展并取得巨大成就.因而它们迫切要求开辟世界市场。

在长达54年的时间罩,西方列强利用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雄厚力量,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控制了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等。

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来越深地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地。

列强侵略中国史实归纳[整理]

列强侵略中国史实归纳[整理]

列强侵华史(1840~1953)一、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归纳列强侵华手段多种多样。

(一)军事侵略——发动侵华战争和制造军事侵华事变:掌握: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标志、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

1、发动战争①鸦片战争(1840.6-1842.8):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1894.7-1895.4):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⑤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1937.7-1945.8):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二)政治侵略:1、强签不平等条约:掌握各条约内容及危害并能根据各条约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如涉及割地、涉及通商口岸、涉及赔款、涉及关税和贸易、涉及传教的条约分别有哪些。

1)各时期列强强迫中国签定的条约(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俄《爱珲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二十一条”(6)解放战争时期:《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2)各个列强签定的条约(1)英国:《南京条约》(1842)、《南京条约》附件(1843)、《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辛丑条约》(1901)(2)法国:《黄埔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辛丑条约》(1901年)(3)美国:《望厦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辛丑条约》(1901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4)日本:《马关条约》(1895)、《辛丑条约》(1901)、《二十一条》(1915年)、(5)沙俄:《爱珲条约》(1858)、《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中俄改订条约》(1881)、《辛丑条约》(1901)、3)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类型:(1)割地类条约。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2015.春PPT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2015.春PPT

历史影响 社会性质变化
探索抗争
中国人民的抗争
鸦片 战争
鸦片 战争 后
边疆 危机
甲午 中日 战争 中
八国 联军 侵华 战争
中国 人民 的禁 烟运 动
太平 军抗 击洋 枪队
左宗 棠收 复新 疆
邓世 昌等 英勇 抗击 日军
义和 团抵 抗八各是: (1)“苟利国家生死已,岂 因祸富避趋之” ( )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 湘子弟满天山” ( )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 公足壮海军威” ( )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 争的继续和扩大”?
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 大”?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的
继 续
性质
结果
打开中国市场 列强侵华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约
“1840-1949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材料一中1900年 “西方列强的野蛮”指的是西方列强在1900年发动的一场侵华 战争,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
21
广安市2013年历史题材料分析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 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了。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 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 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改革开 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原因——根本、直接 爆发标志—— 战争结果—— 影响——
三大不平等条约
战争名称 条约签 订时间

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历程分析

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历程分析

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历程分析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发动侵华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领土、扶植侵华代理人、镇压破坏中国人民革命,在经济上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甚至日本对沦陷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在思想上利用传播宗教、开办学校、推行奴化教育进行文化侵略,他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和形式侵略中国。

我们在学习中不仅要注意到西方列强侵华的手段和形式,还要结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看到西方列强的侵华明显的阶段性。

一、列强侵华阶段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1840~1894)。

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19世纪中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各国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

所以西方列强侵华发生新的变化。

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不平等条约,巩固和扩大侵略成果,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商品输出成为这一时期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列强在对华进行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还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封建俄国。

英国在对中国的侵略中占优势地位。

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84~1901)19世纪80年代--20世纪早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美德迅速发展,英法发展相对缓慢,帝国主义各国加紧对外侵略扩张,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更加激烈。

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侵华与其自身的发展变化相适应。

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近代史之侵略与反抗

中国近代史之侵略与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反抗
林则徐虎门销烟 关天培抗击英军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海大战邓世昌抗击日军;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巩固练习
1、“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江泽民 称赞的是 。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
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
《改订条约》
地理范围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西北地区
面积
共计 150多 万平方 千米
巩固练习
根据要求说出不平等条约
赔款最多的条约 关税权沦丧的条约
——《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
割地最多的条约
——《瑷珲条约》
开设使馆界的条约 ——《辛丑条约》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约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
从1840年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 中国发动了哪几次侵略战争?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时间 1840-1842年
1856-1860年
甲午 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发动 国家
英国
英法联军 日本
八国联军
一 鸦片战争
原因
直接原因: 虎门销烟 (借口)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发动原因: 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侵略与反抗

侵略与反抗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专题解析: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及其影响从19世纪中期开始到20世纪初期,西方列强对中国主要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鸦片战争(道光帝时)时间:1840-1842年1.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这是根本原因,英国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向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2.过程: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8月清政府求和。

3.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不能抵御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6.落后就要挨打是深刻的历史教训。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时间:1856-1860年1.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在鸦片战争的基础上扩大侵略权益。

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过程: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

英法联军1860年火烧圆明园(罪行),说明了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3.结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俄国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4.中国遭受劫难的主观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

5.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

(三)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帝时)时间:1894-1895年1.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后,发动了侵华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愁
邱逢甲 1896年4月17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思考: 1、台湾人民为什么进行反割台斗争? 2、面对日本割占台湾,各界人士态度 如何? 3、反割台斗争中,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
馆内陈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文物史料,系统地介 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实。有三星旗、大刀长矛、缴 获的英军军服、伍紫垣印章等文物与资料。另外,村口山 岗上有纪念碑一座,该馆1997年被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
知识点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反映清朝官兵为收复新疆而作出的努力
资料:清光绪6年(1880年),69 岁的陕甘总督左宗棠,抬着自己的 棺材,挥师进驻哈密,表示和外国 侵略者决一死战的浩然正气。
避 战 自 保 政 策 ( 妥
观 : 中 国 武 器 装 备
对 抗 不 了 新 兴 的 资
的 原 因 :
根 因 :
原 因 ,
即 甲 午 中
“靖直远接号—”——日—军叶率祖先珪逃离,北洋水师主力尚协、 落存本;① 日
3、结

最终——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4、影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2.时间和地点: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村
3.经过:A当地人民奋起反抗,打死名英军,附近103乡群众包围英军,
进行猛攻,但这次英军得以侥幸逃脱。
B.5.31再次包围 C.英撤出虎门发出告示
四方炮台
4.特点: 自发性
5.意义:
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
揭开近代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
表现中国人民极力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精神
回顾与思考: 19世纪中期至20
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 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 战争,中国军民有何反 映?
面对列强侵华之 时,中国军民用自己 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 民族的尊严,维护国 家的主权。历史证明, 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 族,举例说明。
学习目标:1.读课前提示:本课中中 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有哪些? 揭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序幕的 是哪一件事?在这些事件中,哪些是 属于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斗争?哪些 是属于清政府爱国官兵(或中国军民) 的斗争?
黄海海战 知识点三:黄海海战和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投后主腐战 导
1、背景: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降 )
; ③ 李 鸿
义 制 度 ;
朽 的 封 建
争 中 国
致 这 一 结
2、概况: 主要战舰和爱国官兵
章②制战局 的客度败的
“定远号”—— “致远号” —— “经远号” ——
丁汝昌、刘步蟾 邓世昌 林永升
万寿盛典



寿












甲午海战前, “致远”舰部分官兵合影(图中央双 手交叉站立者为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 奋勇战斗,遭日舰围攻,仍毅然指挥已受重创的“致远” 舰向日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猛冲,决计与其同归于尽, 不幸在冲击中被击沉,与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
结合《名师》P17页 课后能力培训第1题
三元里前声若雷, 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 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 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 犁锄在手皆兵器。
——张维屏《三元里》
三元里的怒吼
1841年5 月29日,三元 里村民聚集庙 前商议抗击英 国侵略者,是 处为三元里人 民抗英誓师的 地方。1958年 11月辟为纪念 馆。
①1875年督办新疆军务。②1876年率军西征,收复北疆 大部。③1877年向南疆推进消灭阿古柏主力④1878年 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 利用阿古柏分裂的阴谋。
⑤以军事实力为后盾通过外交谈判收回伊犁。1880年, 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建 立抗俄军事基地。1881年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 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如何收回:1875年,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 军西征。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西征清军全歼阿古柏 军事势力。1878年初,收回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收回伊犁:曾纪泽以左宗棠的军事为后盾,通过外交谈 判收回伊犁。
黄海海战片段
1.黄海海战的地位是什么?
2.北洋水师中有哪些爱国官 兵和舰艇作英勇的抵抗? 结果怎样?导致这一结果 的原因有哪些?
1.新疆是中国领土为什么还要收复? 2.左宗棠如何用军事手段收复新疆(伊犁除外)? 伊犁是如何收回的? 3.清政府如何加强西北的防务和管理?
1、原因:
①(根因)19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 殖民地的高潮
②(直因)俄英勾结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
2、左宗棠收复新疆:
3、新疆设立行省(1884)
没有左宗棠,新疆难说。 ——毛泽东
“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 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 宗棠也”。
——曾国藩
“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 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给整个世界。”
——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
左宗棠在新疆的事迹:
1、收复新疆 2、收复伊犁 3、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
2.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原因、时间、 地点、经过、特点、意义分别是什么?
揭 开 了 近 代 中 国 人 民 反 侵 略 斗 争 的 序 幕
知识点一、三元里抗英 ——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反抗运动
1.原因:①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导火线) ②腐败的清政府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③中国人民内在的民族反抗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问答题:清政府为什么决策海防和塞防并重?左宗棠如何 用军事手段收复新疆(伊犁除外)?伊犁是如何收回的?
并重原因:中国东南沿海面临危机:日本在美国的支持 下侵略台湾。为解决危机,清政府内部出现“海防”和 “塞防”之争。清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一面加强海防, 同时于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致 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随 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邓世边昌; 左一号鱼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 并说“吾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 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犬 游到他的身边,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 他下沉,他将犬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 的发辫,使他的头露林永出升水面。邓世昌抱 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毅然抱住爱犬, 一同沉入滚滚波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