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波特的竞争力量读后感

合集下载

竞争战略读后感1500字

竞争战略读后感1500字

竞争战略读后感1500字竞争战略读后感1500字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竞争战略读后感1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竞争战略》是迈克尔·波特最有名的一部作品,正是这部作品的出版令其登上世界管理思想领域巅峰。

此时,他年仅33岁,这部作品也使得波特成为哈佛炙手可热的教授,他的理论更是商学院必修的课程。

在学校,他为大企业新任经理人开大师班;出了校门,他的竞争理论影响了全球的跨国公司及世界各国的政府。

这本书以一组用以对产业和竞争者进行分析的综合性方法和技巧的介绍开篇,进而逐个剖析了零散型产业、新兴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和全球性产业中的竞争战略。

书的最后部分介绍了企业面对重大战略决策时所需的分析技巧:纵向整合、业务能力扩展、放弃通讯进入新业务领域等,有助于经理们对竞争者的突然行动、自身产业的新闯入者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化做出预测并做好准备。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思想的精髓在于他总结了三种竞争的战略模式:“差异化”、“成本领先”和“集中一点”,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类型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营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产业中,这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的收益;而在另外一些产业中,一种战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业在绝对意义上能获取些微收益的必要条件。

有时企业追逐的基本目标可能不止一个,但波特认为这种情况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因为要贯彻任何一种战略,通常都需要全力以赴,并且要有一个支持这一战略的组织安排。

如果企业的基本目标不只一个,则这些方面的资源将被分散。

但是,随着技术的变革和各行业竞争情况的变化,主要是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增加,波特的竞争战略也表现出一定的不足。

在逻辑上,当我们在一个更加宽阔的视野内考察时,可以发现,波特理论的中心是“产品”——顾客是因为低价格,或是某种独特之处,才选择这种产品的。

在实践上,仔细观察当今成功企业的战略,就能够发现有些是波特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竞争战略读后感

竞争战略读后感

竞争战略读后感导语:竞争战略读后感(一)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波特从产业结构、组织的观点和市场结构论的观点出发,以产业结构和竞争优势为基础,阐述了如何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全局的和纲领性的谋划和竞争力量的优势地位,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因素和市场竞争环境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产业结构分析的规范方法,指出企业赢利能力取决于其竞争优势,而企业竞争优势又一定程度地取决于企业所在产业基本的竞争结构。

这种竞争结构便是波特的着名的5种竞争力模型。

这5种竞争力的综合作用随产业不同而不同,随产业发展变化而变化,结果就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

企业可以通过其战略对5种竞争力发生影响,并影响产业结构,甚至改变某些竞争规则,进而赢得竞争优势。

他认为,企业获取超过行业的平均利润,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以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格,或者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来实现。

为此,企业可以采取获得竞争力的三种基本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

波特的产业结构论实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创新性融合,并把战略制定过程和战略实施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通过对产业演进的说明和各种基本产业环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战略决策。

这书是迈克尔·波特在管理理论方面的经典着作。

作为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和竞争战略方面公认的权威,他在此书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五种竞争力模型"。

他认为这五种竞争力(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他还指出,企业战略的核心必须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迈克尔·波特还提出与产业结构相对应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标新立异以及目标集聚,并说明由于企业资源的限制,企业往往难于同时追求一个以上的战略目标。

中国企业家已经非常善于以低价成本的方式进行竞争。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的读书笔记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的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的读书笔记篇一:竞争优势读书笔记迈克尔竞争优势读书笔记迈克尔、波特波特在“竞争三部曲”中提出的五力竞争模型、三种基本战略、价值创造活动、完整钻石体系等,其中所体现的指导思想对于进行战略环境分析极具参考价值。

他前两部著作实际是将以结构--行为--绩效(SCP)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领域中,借鉴产业组织的经济学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公司战略展开研究。

他以产业结构、产业内优劣对比、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壁垒后的行为等概念和相关理论为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以获得持续超额利润。

在他看来,企业经营活动所处的市场结构(企业的外部环境)是竞争战略的基础,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一般竞争战略。

他认为,企业获得高于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主要有两个中心问题:1、所选行业要有吸引力,即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由影响竞争的五种力量构成,它们是新的竞争对手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相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这五种力量决定了行业的吸引力。

2、在该行业中获取有利地位,即产业定位。

它的核心就是竞争优势,它有两种基本形式:成本领先和差异化。

总成本最低战略是指在一个产业中,企业采取一系列的手段高度重视成本控制,实现以低成本取得领先地位的目标。

差异化战略也称差别化战略。

则是指以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不同客户群的不同需求,以求因其独特的地位而获得溢价报酬,它主要是因为需求的多样化。

竞争优势来源于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优势积累,价值链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

企业能通过创新获取竞争优势,主要是技术或经营方法的改进。

他认为有三种一般竞争战略可供选择。

1、低成本战略:它要求积极建立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管理费用控制,最大限度减少研发费用、销售等方面的成本费用,提高效率性。

2、差异化战略:它要求选择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特色,并溢价超过追求差异化成本。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读后感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读后感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读后感《竞争战略》是迈克尔·波特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揭示了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从中汲取了一些有关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宝贵经验。

首先,波特在书中提出了五种竞争力的力量,即供应商的谈判能力、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谈判能力、潜在竞争者的威胁以及行业内的竞争程度。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力量,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

例如,如果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强,企业可以考虑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取更有利的采购条件。

其次,波特还深入探讨了不同的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注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则是通过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而专注战略则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特定的市场细分上。

波特提出了这些战略的优缺点,并指导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竞争战略。

此外,波特还重点强调了价值链的重要性。

他认为企业应该将价值链视为一个整体,在不同的环节中寻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加附加值的机会。

通过深入理解自身的价值链,企业可以找到创新的空间,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最后,波特在书中还提到了竞争战略的实施和持续改进。

他认为,战略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其制定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能否有效地实施。

波特提出了一系列的实施原则和建议,包括明确的目标、有效的组织结构、合适的激励机制等。

此外,他还强调了战略的持续改进和灵活性,因为市场竞争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必须及时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总之,波特的《竞争战略》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企业竞争的本质和战略制定的关键要素。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竞争战略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性,并学到了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

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管理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新《迈克尔·波特竞争三部曲》读后感

最新《迈克尔·波特竞争三部曲》读后感

《迈克尔·波特竞争三部曲》读后感作者陶佳指导教师胡亚林摘要:本文从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经典著作出发,结合其发表的相关论文,对其竞争战略理论进行介绍和评论。

本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基本概况以及《竞争三部曲》的基本内容;其理论的贡献和局限。

首先,本文对迈克尔·波特教授竞争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进行了介绍。

其次,本文概括了《竞争三部曲》主要内容包括:五力模型、三种竞争战略、产业环境分析和竞争决策等。

然后,本文论述了波特竞争战略理论在学术和企业实践方面的贡献,同时指出了该理论存在的不足之处。

还针对学术界对该理论的批评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一、作者简介: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1969年,于普林斯顿大学取得航空航空及机械工程系学士学位。

1971年,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取得MBA学位。

1973年,于哈佛大学取得企业经济学(business economics)博士学位,著名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竞争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竞争力方面的权威,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第一权威。

目前,他拥有瑞典、荷兰、法国等国大学的8个名誉博士学位。

2000年12月,迈克尔·波特获得哈佛大学最高荣誉“大学教授”资格,成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第四位得到这份“镇校之宝”殊荣的教授。

作为最受推崇的商学大师之一,波特教授撰写过17部书及100多篇文章。

他提出的“竞争五力模型”、“三种竞争战略”在全球被广为接受和实践,其竞争战略思想是哈佛商学院的必修的科目之一。

波特教授的书籍风靡全球,其中,《竞争战略》一书已经再版了53次,并被译这17种文字:另一本著作《竞争优势》,至今也再版32次。

波物教授不仅担任杜邦、宝洁、壳牌、瑞士信贷波士顿第一银行、英特尔、爱德华·琼斯等著名跨国公司的顾问,也在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政策制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竞争优势》读后感

《竞争优势》读后感

《竞争优势》读后感
《竞争优势》是由迈克尔·波特所著的一本经典管理学著作,
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企业如何通过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来取得成功。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于企业经营和竞争优势有了更深
刻的理解。

首先,书中强调了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要有清晰的定
位和策略。

企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体,然后通过
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建立起竞争优势。


让我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
独特的定位和战略规划。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要有高效的
价值链管理。

企业需要对自己的价值链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优化,找
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然后不断地提升和创新,从而实现成本
优势和差异化优势。

这让我明白了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要有创新意
识和文化。

企业需要鼓励员工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不断地寻求
突破和突破。

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让我明白了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积极的创新文化和氛围。

通过阅读《竞争优势》,我对于企业竞争优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于企业经营和管理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我相信这些思想和理念会对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竞争论读后感1

竞争论读后感1

一、竞争造就了什么坦率的讲,我并不是一个竞争论支持者,在更大程度上,我依旧保持着双赢的思维。

但读完迈克尔·波特的《竞争论》后,我对竞争又有了新的更深一步的认识。

谈到竞争,我想说为什么一定需要竞争。

从经济角度讲,竞争是为了最优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是为什么政府需要放开管制,为什么要实行反托拉斯政策的原因,只有拥有激烈竞争的市场,国家才能充满活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其次,竞争是为了产生更好的社会服务。

竞争不仅是各企业,同时也是人类不断反思自己以提高自我技能的动力之源,持续的竞争有利于个体和企业为了生存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1953年创办KDDI时,曾不断质问自己对通信领域一窍不通的他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最后他给出了这样一个了无私心的“大义名分”:为了引入竞争为日本国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正是这样的理念,让稻盛创办了第二家世界五百强。

最后,创新来源于竞争,竞争可以激发创新。

世界花样滑冰冠军,有“冰王子”美称的俄罗斯名将普鲁申科在跟他的同门师兄亚古金不断的冠军争夺中,两人共同提升了世界花样滑冰的水平,同时也将普鲁申科个人的水平和表现展现到了淋漓精致,在这样的竞争过程中,不断激发了他们两人各自的创新精神和表演水平。

也正是和微软的竞争,才让乔布斯一次次创造出了让人惊叹的产品。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熊彼特曾说:“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

”当今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积极的参与竞争,并从竞争中不断取得创新和发展。

所以,我们离不开竞争,必须要面对并积极参与竞争,竞争是创新和成长的原动力。

但尽管如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竞争并不是单纯的为了竞争,可以有竞争中的合作,也可以有合作中的竞争,竞争的结果也并非只有一个,竞争可以是追求双赢的,这是我一贯秉持的理念。

二、波特《竞争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本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讲述了竞争与战略的核心概念,着重于讨论与企业有关的竞争与战略,从单一产业层面,延伸到多种业务或多元化经营的企业。

《竞争优势》读后感

《竞争优势》读后感

《竞争优势》读后感
《竞争优势》是迈克尔·波特的经典著作,通过对企业竞争优
势的分析,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企业竞争优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波特在书中提到了竞争优势的五种来源,包括低成本、差异化、集中度、进入壁垒和规模经济。

他指出,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
得成功,就必须在这些方面建立起优势。

这让我意识到,企业成功
的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并且不断加以巩固和发展。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价值链分析和战略定位的重要性。

通过对
价值链的分析,企业可以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从而更好地
进行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

而战略定位则是指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
位置,通过差异化来实现竞争优势。

这些理论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战
略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读完《竞争优势》让我对企业竞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了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这本书不仅适合企业管理者和市场人员阅读,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
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受益,实现自己的竞争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名著选读课程大作业题目: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读后感
班级:
学号: 1
姓名:
完成日期2013年6月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读后感
一、作者简介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47—),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第一权威,是商业管理界公认的"竞争战略之父"。

他曾在1983年被任命为美国总统里根的产业竞争委员会主席,开创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并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竞争力讨论。

他先后获得过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亚当·斯密奖、五次获得麦肯锡奖,拥有瑞典、荷兰、法国等国大学的8个名誉博士学位,在2005年世界管理思想家50强排行榜上,他位居第一位。

二、著作与影响:
到现在为止,迈克尔·波特已有十四本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品牌间选择、战略及双边市场力量》(1976)、《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国家竞争力》(1990)等。

管理学领域堪称经典的“竞争”三部曲
《竞争策略》,(1980年)
《竞争优势》,(1985年)
《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
美国东海岸,一个又一个的研究中心标志着波特在学术上的扩张,全职的研究人员在这些中心里经手着应接不暇的项目,从竞争力研究,到内地城市的发展,这一切满足着他那颗学者的心灵。

三、主要理论
迈克尔·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和“三种竞争战略”的理论观点。

四、读后心得:
选择这本读物,是因为上学期学过《战略管理》这门课程而起的。

不过上学期学的是双语的,而且学得不很透彻,很多基本的理论与知识都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这次把译本拿过来又看了一下,确实很有收益。

谈到迈克尔波特,他的许多光彩夺目的思想,值得我们留恋。

例如关于竞争
的五种作用力、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以及价值链的分析框架是如此地强有力,在行业分析、市场营销策略,管理学等领域也都全面地融入并吸收了这些思想。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这本书中总结出了五种竞争力:它们分别是行业中现有对手之间的竞争和紧张状态、来自市场中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的商品或服务、供应商的还价能力以及消费者的还价能力,这就是著名的"五力模型"。

而现代社会的激烈商业竞争之中,只有灵活运用战略才能胜出,因此,波特为商界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战略,它们是成本优势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公司应视具体情况和自身特点来选择战略方针,同时还应该考虑连接产品或者供给的系列通道,波特首次将这种通道称为价值链,他在每一条价值链上区分出内部后勤、生产或供给、外部物流及配送、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五种主要的活动,而每一项活动都伴随着各自的派生活动,每一家公司的价值链相应地融入一个更为广阔的价值体系。

《竞争优势》前两章阐述了企业可以选择和推行一种基本战略以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方法。

它论述了竞争优势的不同类型——成本和歧异——与企业活动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用于判定竞争优势和寻找方法以增强竞争优势的基本工具是价值链。

(一)、五种作用力
五力模型对于每一个企业参与竞争作出全面的分析。

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

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

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如下图所示: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在于使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定位、保卫自己,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或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影响这五种竞争作用力。

由于五种竞争作用力的合力对于所有竞争者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于每一个竞争企业来说,战略制定的重点在于要深入到表面现象之后分析竞争压力的来源。

企业应该尽可能地将自身的经营与竞争力量隔绝开来、努力从自身利益需要出发影响行业竞争规则、先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再发起进攻性竞争行动等手段来对付这五种竞争力量,以增强自己的市场地位与竞争实力。

(二)、三种基本战略
波特为商界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竞争战略,它们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

如下图:
图2 三种基本战略
战略优势
被顾客觉察到的独特性 低成本地位
1、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
2、差异化战略又称别具一格战略(differentiation)
3、集中化战略又称目标集中战略、目标聚集战略、专一化战略(focus) 第一种战略就是最大努力降低,通过低成本降低商品价格,维持竞争优势。

要做到成本领先,就必须在管理方面对成本严格控制,尽可能将降低费用的指标落实在人头上,处于低成本地位的公司可以获得高于产业平均水平的利润。

在与竞争对手进行竞争时,由于你的成本低,,对手已没有利润可图时,你还可以获得利润。

你就主动,你就是胜利者。

第二种战略是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别具一格,或功能多,或款式新,或更加美观。

如果别具一格战略可以实现,它就成为在行业中赢得超常收益的可行战略,因为它能建立起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的防御地位,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而处于竞争优势。

最后一种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客户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

其前提是:公司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更广阔范围内竞争对手,可知该战略具有赢得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收益的潜力。

波特认为,成本优势与标歧立异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

(三).价值链
价值链被波特视为判定竞争优势的基本工具。

波特认为,价值链活动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可以通过价值链活动和价值全产业
范围 仅特定细
分市场 战



链关系的调整来实施其基本战略。

因此,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时,必须要有一套系统化的方法,来检视企业内部的所有活动及活动问的相互关系。

为了系统识别和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波特提出了“价值链”这一重要的理论概念。

一个企业与其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差异就代表着竞争优势的一种潜在来源。

对此,波特强调指出:“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的。

”显而易见,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对于我们全面加强企业管理,大幅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因而,现代企业应该充分了解自身的组织结构与价值链、价值链内部的联结,以及它与供应商或营销渠道间的联结关系,制定一套适当的协调方式,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其实竞争并不是要成为最佳,而在于你要具有独特性,通过这种独到之处向客户提供价值。

竞争有多种方法,无论在哪个行业都会有多种客户的需求。

因此我们就有多种方法增加价值。

作为一个企业,你不是要找出唯一的灵丹妙药,而是要寻找一种适合你的方法,使你做到在业界与众不同。

在波特看来,竞争优势是所有战略的核心,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做出选择。

三大基本战略让许多企业找到了依据。

但在具体的应用中,要注意适可而止,当只剩下价格竞争一种途径时,就要适时的退出了。

比如,2002年,IBM 通过收购的专业咨询服务公司普华永道使其咨询服务能力加强,公司越来越把重点放在推动企业解决咨询、服务及软件,并且着重硬件和高价值的芯片技术。

2003年,IBM把个人电脑业务卖给联想,其实,从IBM剥离PC业务以来,其战略重点已经转向软件和“服务”(甚至可以说是“咨询”)。

事实证明,软件和服务已经成为IBM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成为其利润的主要来源,而且带动其硬件业务的发展,目前,IBM软件集团依然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实体。

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追求成长的同时,往往让自己的独特性变得越来越模糊,而成本和专一也都抛之脑后,从而最终损害到自身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这种情况往往很难避免,因为高速成长本身就意味着暂时的成功,而成功的企业又往往难以面对各种诱惑。

这个时候,如果战略上决策失误,就会满盘皆输。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对于理解各行业、企业之间展开竞争,保持持续
的竞争优势有很大的帮助。

其中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品味,只有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好内外环境因素,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竞争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长期而持续的竞争优势。

同时,联想到我们自己,马上就要面临就业,随着大学的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越来也多,我们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如何在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做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析,找出自己的竞争优势,避免与比自己有明显优势的人竞争。

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后,然后运用专一化战略,集中精力去发挥自身的优势,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