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试验计划编制规定
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制度一、开工前质量检查1、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必须经过认真复核(会审)。
2、相关技术交底必须完成。
3、检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创优规划编制情况,质量计划制定情况.4、参与施工的各级管理人员到位,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特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
5、材料、机具、劳动力的配备必须满足开工需要。
6、各种原材料、半成品(配件)按照其相应质量保证措施检验合格。
7、施工界区用地、拆迁及临时设施等必须完成。
二、施工中质量检查1、测量放线必须复核签认无误。
2、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规范和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
3、严格执行“三检制",及时签认工艺流程卡,确保不合格品不转入下道工序。
5、商品混凝土、砂浆,进入施工现场,试验人员必须现场监督,按规定取样.6、施工现场和库房的原材料严格按规定堆码和标识。
7、工序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其相应质量保证措施督促检查.8、各项施工原始记录规范、齐全、签认手续完备.9、即时对已完工的分项、分部工程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质量等级评定,相关人员签认完备。
10、各级施工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要加强日常施工现场的巡检,随时掌握工程进展及质量状况,对不合格项要及时制定纠正措施,对影响质量的一些苗头及时制定预防措施,以防止、避免损失和影响的扩大.三、定期检查1、经理部每季度开展一次质量大检查,质量管理部每月25日进行一次专项质量检查.做好日常检查巡视,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制止整改并做好检查记录,原则上每周不低于3次.2、质量大检查由各级负责生产的领导主持,工程、安质、计划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检查后及时写出总结和整改措施,并上报下发。
3、在工程质量上,检查实体质量、操作水平、几何尺寸、净空断面等。
4、在保证手段上,查施工组织设计和创优规划的贯彻落实.5、在内业资料上,检查是否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和规定对资料进行建立、签认和归档.特别是技术文件资料、图纸的审核与交底,原材料凭证、试验报告、变更设计、验评资料、测量复核、工程日志等是否具有可追溯性。
检验和试验计划

检验和试验计划1目的为保证项目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建筑和安装工程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严格控制中间环节,让顾客满意,特制定本计划。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部所承担的建筑及安装工程在施工活动中,对施工管理、工程质量、环境管理活动的检验和试验。
3职责3.1 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检验和试验工作。
3.2 项目部质保部负责组织实施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报验工作。
3.3 项目部物质部负责进货检验和试验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3.4 项目部工程部负责组织实施分项、分部系统试验工作。
3.5 项目部经营部负责对分承包队伍动态管理。
3.6 试验中心负责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无损检验和理化试验。
3.7 各施工工地专责工程师负责组织本工地检验和试验工作的实施,填报工序交接单,填写工程施工记录表和检验评定表并向上级部门报检,。
4程序4.1产品的进货检验和试验物质部负责进货检验和试验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a)接收与工程有关的物资都必须进行验证,A类物资验证后必须填写《物资到货验证记录》,B类物资验证后可不填写;b)如确需在供货商处进行验证时,供应部门应在采购合同中作出规定并组织实施;c)当业主或其代表需要对供货商的物资进行验证时,在合同中应规定顾客进行验证的具体方式,不论业主是否参与对供货商物资的验证,都不能免除物资供应部门对物资的验证;d)验证方法采取观察外观质量、检查物资标牌、规格、型号、计量或点验物资数量、测量和度量物资的几何尺寸、审核物资质量/环境证明文件的符合性等办法。
重要的工程物资由供应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共同验证;e)随A类物资提供的有关质量/环境等证明资料应进行登记并妥善保存;f)必须出具物资质量证明文件的材料,如钢材、水泥、焊条、建材、油漆、保温材料等,未接到质量证明文件或质量证明文件不合格的材料禁止发放使用;g)对环境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物资(如放射源等),供货商需提供其环境性能和检测报告,否则作不合格处置;h)当发现质量/环境证明文件的内容有缺项或存在不合格项目时,该物资作不合格处置,执行物资供应过程管理程序条款4.11不合格物资的控制。
质量检验计划与试验计划

通州区台湖镇站前街南延(一标段)道路、雨水、污水、给水、再生水管线工程质量检验与试验计划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中建投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目录一、编制说明 (1)1、编制原则 (1)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2)2、各单位工程设计概况 (2)三、施工质量管理目标概述 (7)1、质量目标 (7)2、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 (7)3、工程协调组织 (8)四、施工准备 (9)1、施工技术准备 (9)六、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与质量验收分解 (13)6.2雨水管线工程 (13)6.3污水管线工程 (18)七、质量保证措施 (36)1、质量目标 (36)2、质量方针 (36)3、质量保证体系 (36)4、质量领导小组 (36)5、质量目标设计 (38)6、质量保证措施 (38)八、试验验收及计划 (41)一、编制说明1、编制原则1.1在详细阅读图纸和施工合同基础上,满足建设单位在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以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为依据,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经济科学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到先进科学。
1.2质量目标明确,施工中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严格管理,保证措施完善,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等级。
1.3安全目标明确,安全措施可靠,制度完善,确保施工安全。
1.4工期目标明确,统筹部署,合理高效安排施工进度,科学划分施工区段,协调统一,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1.5施工中做好保护环境、保护文物、文明施工等工作,整个工地达到北京市文明施工工地标准。
1.6根据当前形势认真落实执行国家及北京市有关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的要求。
2、编制依据2.1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工程施工合同、工程地址勘察报告2.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3《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2.4《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J01-13-20042.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71-20032.4《北京市城市道路施工技术规程》DBJ01-45-20002.5《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DB11/T1073-20142.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2.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8《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01-82-20052.9《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2.10《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2.11《北京市建设工程见证取样和送检管理规范(试行)》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1)工程名称:通州区台湖镇站前街南延(一标段)道路、雨水、污水、给水、再生水管线工程。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五篇)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一、质量检验实施细则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质量管理控制,现场质量工程师负责工序的检查,分部、分项、单位工程的验收,工程检查,报验和监理签证工作,组织职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及时发现质量隐患,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整改,把工程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1、项目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核施工图纸、设计文件,认真详细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错误及必要的设计变更,应及时向设计、监理单位提出2、施工测量放线,放线实行“双检”制,大中型建筑工程由公司、项目部双检,一般工程由经理部采用不同人或不同方法测量、核对结果,测量记录要规范,字迹工整清晰,主测人员要签字。
3、水泥、钢筋、砂石料等各种原材料进场,应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质量不合格或质量合格证明书,质量检验报告等凭证不全者,不得进场。
4、原材料应按指定地点设置,经试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____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北京地区试题广东地区试题江苏地区试题5、对施工中的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必须事先编制详细的质量措施和技术操作标准,施工中必须派技术人员6、试验人员须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做到各种试验数据齐全、真实、资料完整。
7、质检工程师根据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要求检查程序,配合监理工程师及时认真进行工序,隐蔽工程检查、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工作。
8、质检工程师认真阅读设计文件,掌握设计尺寸,每道工序完工后,会同技术人员及时进行自检,填写有关检查证,核定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专项检查,并及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签认。
9、质检工程师该经常深入现场,发现违反设计、施工规范或技术操作规程的行为,除向当事人进行教育、帮助和提出纠正意见外,还应填写“工程质量问题通知书”责成限期整改。
对问题严重的应进行必要的处罚,对因质量问题及人身安全或对以后工程质量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有权决定停止其施工作业,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工程质量试验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试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工程质量试验工作,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便于各单位、部门开展工程质量试验工作,提高工程质量试验管理水平。
二、试验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所有试验工作,包括材料试验、结构试验、施工工艺试验等方面的试验。
三、试验管理机构1. 筹备阶段:项目部成立试验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工程质量试验计划、编制试验方案、组织试验实施等工作。
2. 施工阶段:项目部设立试验室,配备试验工程师和专业试验人员,负责具体试验工作的实施。
3. 监督检验机构:由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试验监督与检测,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试验管理要求1. 试验前,项目部应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明确试验的目的、内容、方法、要求等,按时完成试验计划。
2. 试验过程中,应按照试验要求进行试验操作,在试验记录上准确记录试验过程、数据和结果。
3. 试验完成后,应及时整理归档试验记录和报告,做好试验结果的归档存档。
4. 试验工程师和试验人员应严格按照工程质量试验标准和规范进行试验操作,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试验管理程序1. 编制试验计划:项目部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试验计划,明确试验的目的、内容、方法、要求,报领导审批后实施。
2. 选派试验人员:项目部根据试验计划选派试验工程师和试验人员,确保试验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和经验,能够独立完成试验工作。
3. 实施试验操作:试验人员按照试验要求进行试验操作,确保试验程序的顺利进行,准确记录试验数据和结果。
4. 整理归档试验资料:试验完成后,试验人员应及时整理归档试验记录和报告,做好试验结果的归档存档工作。
5. 检验监督:项目部应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试验过程进行检验监督,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试验管理责任1. 试验工程师和试验人员应按照试验程序和要求进行试验操作,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项目部应对试验工程师和试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检验和试验计划编制方法

检验和试验计划编制方法1.确定研究目的和假设:在编制检验和试验计划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假设。
研究目的是研究的总体目标,而假设是对要验证的论断或者问题进行的假设。
2.确定变量和指标:在检验和试验中,需要确定独立变量和被试验变量。
独立变量是研究者可以控制和操作的变量,而被试验变量则是在研究中需要观测和测量的变量。
同时,需要明确指标,用以衡量和评估被试验变量的变化。
3.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实验的基本形式,如是实验还是观测、是纵向设计还是横向设计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实验的采样方案,包括取样的样本大小、样本的选择方法等。
此外,还需要确定实验的对照组设置等相关内容。
4.确定数据采集方法和工具:在进行检验和试验之前,需要确定数据的采集方法和采集工具。
数据采集方法可以选择直接观察、问卷调查、实验测量等形式,而采集工具则可以是已有的量表、问卷或者自行设计的测量仪器。
5.确定数据分析方法: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
在编制检验和试验计划时,需要确定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假设,选择相应的数据分析方法。
6.组织实施和管理实验:在实施检验和试验时,需要对实验进行组织和管理。
包括确定实验的时间、地点和过程,制定实验操作规程、实验流程等。
同时,还需要对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应对。
7.编制检验和试验报告:在完成实验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编制检验和试验报告。
检验和试验报告应包括研究目的和假设、实验方案、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及对结果进行的分析和讨论等内容。
总体而言,检验和试验计划编制方法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假设,确定变量和指标,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数据采集方法和工具,确定数据分析方法,组织实施和管理实验,并最终编制检验和试验报告。
这些步骤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逻辑性,需要严格按照科学原则进行操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质量检验、试验计划编制规定

单位工程验收的前提条件:完成该单位工程的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的验收;单位工程的全部工程量已经完成;竣工验收文件、记录资料完成,真实齐全。
4.3.8现场取样试验应有监理工程师在场见证或监理部书面批准确认的其他现场取样见证人在场见证。
4.3.9如果材料未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为检查和检验作好准备,或者监理工程师认为该材料检验的结果显示是有问题的或不符合合同的要求,监理工程师可拒绝这些材料并应立即通知项目部。通知应说明其拒收的理由。项目部将立即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使被拒绝的材料符合合同要求。
xxx试验计划表序号工程类别试验项目主要试验内容试验委托要求时间阶段备注土方工程回填土击实试验测量土料场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见证取样施工过程质控制回填砂灌入度试验或环刀取样测量压实系数见证取样施工过程质基础及上部结构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常规见证取样材料进场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养同条件600砂浆抗压强度见证取样施工过程质控制钢筋抗拉弯曲等见证取样材料进场时钢筋保护层厚度见证取样外委实体功能性检测防水材料常规见证取样外委材料进场时钢结构工程高强螺栓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复验见证取样外委材料进场时保温工程保温材料常规取样抽查外委材料进场时
4.2.5接受的外委加工件,接受委托方过程检查,完工后提交验收记录、试验报告、材料合格证(质保书)、出厂证明书等。
4.3施工过程报验及检验、试验
4.3.1分项工程验收。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一次或数次)由施工班组一级自检()、工地(队)二级复检、施工项目部三级验收。凡须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严守的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复查合格后,提前24小时将“工程质量报验单”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组织各方质检人员对该分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及签证(四级)。
工程施工试验计划

工程施工试验计划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进行的试验检测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和安排的重要文件。
它包括试验项目、试验参数、试验规格、代表批量、施工部位、计划检测试验时间等内容,旨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
一、试验计划的编制1. 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试验计划的编制单位应为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
2. 编制时间:工程施工试验计划应在工程施工前编制完成,并报送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和监督实施。
3. 编制依据:施工试验计划的编制应依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包括材料和设备的检验试验、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等内容。
二、试验计划的主要内容1. 试验项目名称:明确各项试验的名称,如水泥强度试验、混凝土试块试验、钢筋拉伸试验等。
2. 试验参数:包括各项试验所需检测的参数,如水泥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直径等。
3. 试验规格:明确各项试验的规格要求,如试验仪器设备的精度、试验方法等。
4. 代表批量:确定各项试验的代表批量,如每批水泥、每批混凝土、每批钢筋等。
5. 施工部位:明确各项试验的施工部位,如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工程等。
6. 计划检测试验时间: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各项试验的检测时间。
三、试验计划的调整1.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发生设计变更、施工工艺改变、施工进度调整、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型号或数量变化等情况,应及时调整施工试验计划。
2. 调整后的施工试验计划应重新报送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和监督实施。
四、试验计划的实施与监督1.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施工试验计划进行试验检测工作。
2.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试验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确保试验检测工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
3.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试验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重新进行试验检测。
总之,工程施工试验计划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试验检测工作的全面规划和安排,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能建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AEPC□口□□ J X-2014 徐州华美热电二期2X 350MW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工程
质量检验、试验计划编制规定
2014-02-22 发布2014-02-26 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0
2 术语和定义 0
3 职责 0
4 质量检验、试验计划的内容(参见附录A) 0
5 质量检验、试验计划的编制流程 (2)
6 报告和记录 (2)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质量检验、试验计划格式 0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建筑工程检验试验项目清单 (4)
附录C (资料性附录)试验计划表示例 (7)
本标准依据GB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配套国家标准、DL/T5210(所有部分)《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161(所有部分)、《徐州华美热电二期管理制度汇编》编写。
本标准由徐州华美热电项目质量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国辰
本标准审核人:崔北休
本标准批准人:程军
本标准于 2014年 02 月 20日发布,于 2014 年 02 月 25 日实施。
质量检验、试验计划编制规定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检验、试验计划的编制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承建的火电、循环流化床和送变电工程,其它工程项目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上级有关部门或业主对质量检验已有明确规定和要求的工程项目。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质量检验、试验计划对工程项目检查验收所涉及的活动、过程做出文件化的规定,以规范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检验、试验的有序进行。
3 职责
3.1 项目部
3.1.1 总工程师批准质量检验、试验计划。
3.1.2 质量部
3.1.2.1 负责组织质量检验人员及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质量检验、试验计划。
3.1.2.2 负责审核各专业编制的质量检验、试验计划并上载MIS。
3.1.3 专业科
3.1.3.1 负责确定本专业所依据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评价标准。
3.1.3.2 编制本专业的质量检验、试验计划。
4 质量检验、试验计划的内容(参见附录A )
4.1 检验、试验所依据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评价标准
4.1.1 检验、试验所依据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评价标准一般在工程合同中已明确,应严格执行。
如合同中没有对此项内容做出规定则由项目部总工与业主方协商确定。
4.1.2 质量检验评价标准中应包括特殊项目、业主指定的标准或公司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流程施工而自行制定的标准。
4.1.2.1 对未在合同中明确的业主指定的标准,项目部总工应召集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评审,以便确定标准是否超出合同规定的要求;若超出合同规定要求及时同公司合同管理部联系。
4.1.2.2 对于我公司自行制定的标准应充分征求业主(监理)方的意见并形成书面认可意见。
4.2 报验及检验的程序
4.2.1 明确各层级验收实施主体及报验程序,规定各级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422 监理设定的 W (见证)点、H (停工待检)点、S (旁站那)点、R (记录)点等各类质量控制
点的报验和实施。
4.2.3 明确向监理方报验的程序,规定质量验收参加的人员、质量等级评价的权限。
4.2.4 工程竣工验收的报验及实施程序。
4.3 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
4.3.1 根据质量检验评价标准中的验收范围划分与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的验收项目及验收项目的等级划分,编制“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 (参见附录 A)。
4.3.2 “项目验收等级划分表”应与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的专业篇相对应,分专业编制“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 。
4.3.3 质量控制点(W点、H点、S点、R点)的设置。
4.3.3.1 如果工程监理方的监理实施细则中已设置了质量控制点(W点、H点、S点、R点),则项目施工直接执行监理方提出的质量控制点。
4.3.3.2 如果工程监理方没有设置这些质量控制点,项目部则应在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中注明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点(W点、H点、S点、R点)。
4.3.3.3 质量控制点(W点、H点、S点、R点)的设置原则:
a) 见证点(W点)的设置原则:
1) 质量不稳定的工程项目或工艺;
2)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新流程的应用项目;
3) 单机、单系统设备的动、静态试验;
4) 工程实体和技术检验试验项目及报告的验证。
b) 停工待检点(H点)的设置原则:
1) 隐蔽工程项目;
2) 火电工程质量监督大纲中的重点项目;
3) 分部项目中的关键部位;
4) 业主和甲方有明确要求的项目。
c) 旁站点( S 点)的设置原则:
1) 工程关键工序或部位;
2) 容易产生质量隐患的关键操作;
3)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试点;
4) 隐蔽工程的重要工序;
5) 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容易产生问题的项目或工序。
d) 记录点(R点)的设置原则:
1) 分部项目中的关键部位,业主或监理需确认的部位;
2) 需要记录项目施工情况和相关数据的项目
4.3.3.4 如果设置的质量控制点与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中的验收项目相同,则质量控制点可在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中标示。
如果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超出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中验收项目的范围,则可在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的工程名称栏中添加相应的质量控制点名称。
4.3.3.5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充分征求工程监理方的意见,设置完成后应报送监理审核确认。
4.4 试验程序
4.4.1 明确送检试验室。
4.4.2 明确试验范围及要求,确定外委试验项目。
4.4.3 明确安全及功能性检测试验项目。
4.4.4 见证取样的实施及规定。
4.4.5 建筑、安装工程材料及构件取样抽查的实施及规定
4.5 试验计划表
4.5.1 根据检验、试验依据的技术标准及质量检验评价标准中的验收范围划分与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
确定工程试验项目及需外委试验项目,编制“试验计划表”(参见附录 C)。
4.5.2 试验计划表中需明确工程类别、主要试验项目、主要试验内容、试验委托要求及试验时间阶段。
工程类别的划分建筑工程可根据土方工程、基础与上部结构等分类划分,安装工程可根据钢结构、保温工程等分类划分;主要试验项目、主要试验内容依据检验、试验技术标准中要求填写,建筑工程项目可参照附录B“建筑工程检验试验项目清单”所列内容填写;试验委托要求需明确是一般材料及构配件的抽样或是见证取样、安全功能性检测试验(混凝土同条件、钢筋保护厚度等) 、外委试验;试验时间阶段需明确是材料进场检
测试验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检测试验等。
4.5.3 试验计划的编制应充分征求工程监理、业主方的意见,对试验室确定、见证取样、功能性检测试验等取样的部位、数量、时间等需明确,编制完成后应报送监理、业主方审核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