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1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全
实验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所 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
质量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 吸收相同 的热量多。 水吸热能力强。
小结 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物体
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问题: 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一、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的概念: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
蒸汽机车 火电站的汽轮机
蒸汽机车
喷气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
二、汽油机 1.构造
火花塞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气缸 排气门
曲轴
热机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工作过程 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
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
汽 油
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
和 空
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 气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氮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
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分子运动)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证明了什么?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 希腊数学家希罗于 1 世纪发明 的汽转球,但它只不过是一个玩 具而已。
瓦特在前人的启迪下,对蒸 汽机作出一系列重大改进,在工 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 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 革命的开始。
其实,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 烧开,推动壶盖,从而发明了蒸 汽机,是一个善意的杜撰。
求: t0 =?
解: 由Q吸=cm(t - t0)得 (t - t0) =Q吸/cm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PPT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PPT
3 即折射角 大于入射角。
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不改变。
法线
空气 水
入射点O
7
(四)透镜及其应用
重点解读
凸透镜 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光路可逆 。
3 凹透镜 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光路可逆。
8
(五)透镜成像规律
重点解读 应用 照相机
幻灯机
3 投影仪
典题赏析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振动而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
,它
可以介在质__
中固传体播、,液体、气—体不能传声。声音以
的形式传真播空,它有 。
声波
2.在1能5℃量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声音在金属
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 340m/s
2

真题再现
声3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 米/秒。北宋时代
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
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2.知道动能、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
功率是表示做功 快慢的物理量。做功 的快慢与做功的多少 是不同的。
做的功多,做功 不一定快,即功率不 一定大,因为这个功 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 完成;功率大,做的 功不一定多,因为做 功的时间可能很短。
(四)压强
复习目标
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 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解读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 越明显。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越明显。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课件-精品课件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课件-精品课件

23、(多选题)下面实例中,通过做功使
物体内能发生变化的是( ACD )
A、锯木头时锯条发烫 B、冬天把手放在炉子旁边取暖 C、卫星残骸坠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 D、划火柴取火
24、下面是在小宇同学“物理学习笔记本”
中的部分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C )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 效的 B.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 C.物体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 在的
应该采用 和 两种方法。
将200克、80℃的热水和20℃的水相混合,混 合后水的温度为40℃,不计热量损失,求:(1) 混合过程中热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混合时 加入的冷水是多少克?
一、 热机 二、 热机的效率 三、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知识点1:热机
1、热机是把内能转 化为机械 能的机器。 (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如果用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用c 表示比热容,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 用t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用t表示物
体后来的温度,则:
吸收热量的公式为:
Q吸=cm(t - t0)
放出热量的公式Q为=:cmΔt
Q放=cm(t0- t )
例一: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B )
A、扫地时,灰尘满屋 B、炒菜时,满屋飘香 C、洒水时,水雾飞舞 D、煮饭时,米粒翻滚
小关系是cA < cB.(填
“<” 、“>”或 “=”)
例四:
10g的冰从-10℃升高到0℃,需要吸 收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由从5℃降到 0℃(水未凝固)的水来提供,需要多 少克的水? [已知c冰=2.1×10 J/(kg·℃),c 水=4.2×10 J/(kg·℃)]

初三物理总复习课件完整版

初三物理总复习课件完整版

初三物理总复习课件完整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初三物理总复习课件完整版,主要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四个部分。

其中力学部分涵盖牛顿运动定律、功与能量、压力与浮力等内容;热学部分包括温度与热量、热传导、热机等知识点;光学部分涉及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概念;电学部分则有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等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初三物理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物理的热情。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各章节基本概念、公式和原理的掌握。

难点:力学中的压力与浮力、电学中的电流与电压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用力拉弹簧,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力学知识。

二、知识讲解与例题解析(20分钟)1. 力学部分:讲解牛顿运动定律、功与能量、压力与浮力的概念和公式,通过例题展示这些知识点的应用。

2. 热学部分:阐述温度与热量、热传导、热机等概念,分析相关例题。

3. 光学部分:介绍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现象,解析相关例题。

4. 电学部分: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等概念,通过例题展示这些知识点的应用。

三、随堂练习与讲解(15分钟)针对讲解的知识点,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四、板书设计(10分钟)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和公式进行板书,以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五、作业布置与答案解析(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包括理论知识巩固和实际应用题,并提供答案解析。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初三物理各章节内容,使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公式,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通过随堂练习和作业布置,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理化生]初三物理上册总复习ppt课件

[理化生]初三物理上册总复习ppt课件
光物质_发_光__,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____合_成__维__生_素__D__________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__有_害____。
4、在近期美英联军对伊拉克作战中,美英军人在夜间都佩戴红外
线夜视镜,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发现敌方。红外线夜视镜是根据夜间 人 的 __体__温___ 比 周 围 草 木 或 建 筑 物 的 温 度 _要__高____ , 人 体 辐 射 的 __红__外_线__比它们的__强_____的原理制成的。
51
投影仪的使用
B‘ A‘
AB
52
放 大 镜
A’
A
F B’ B
F
53
4.实像和虚像
• ①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 光屏能接到,凸透镜成像中物像异侧 • ②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虚像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相交而成) • 光屏不能接到,凸透镜成像中物像同侧
• ③注意区别: • 面镜由反射成像,透镜由折射成像。
40
1、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为__七__种不同的颜色的光,把它们按
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红_、__橙_、__黄_、__绿__、_蓝__、_靛__、_紫_________。
2、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 温度_升_高___,任何物体均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较高的物体发出的
红外线也__较_强____。 3、紫外线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光,紫外线能杀死_微__生_物___,能使荧
t=5min=300s
V=
S t=
7500m 300s
=25m/s =90km/h
答: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90km/h
2
即学即练
一列长200m的火车通过隧道用了90s。已知火车 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6km/h,求这个隧道 的长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完整版》精品PPT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完整版》精品PPT优质课件
3.分子热运动:大量分子的_无__规__则__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分 子的热运动与_温__度___有关.__温__度__ 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4.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引__力和__斥__力.固体、 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大到小的排列次序是_气__体__、__液__体__、__固__体__; 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大到小的排列次序是_固__体__、__液__体__、__气__体__.
实验二 液体扩散
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 的水溶液。(本实验用玻璃桶代替量筒完成)
实验观察 液体扩散现象(硫酸铜和水的扩散)
10日后
20日后 30日后
实验三
固体扩散(铅块和金块的扩散)
生活中的固体扩散现象
长时间堆放煤的 墙角会变黑,用笤帚 扫都扫不干净。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的运动。
物质由分子组成
1.分子很小,直径大约10-10m ; 2.数目巨大。
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罐表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分子如此之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分子是保持了物质原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来性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秋天,落叶纷飞 机械运动 D、冬天,瑞雪飘飘 机械运动
分子间的作用力
8.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斥__力___,又很难被 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_引__力___。
9.常言道:“破镜不能重圆”,这是由于镜子被打破后, 再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之间距离变__大____, 分子之间几乎没有__分__子__力___的作用的缘故.

新人教版初三上册物理(全一册)期末全套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初三上册物理(全一册)期末全套复习课件

11.(2019·攀枝花)我国在南海海底开采出的天然气水合物, 俗称“可燃冰”,1 m3可释放出约0.8 m3的水和164 m3的 天然气。居民使用天然气烧水是利用________(填“热传 递 ” 或 “ 做 功 ”) 的 方 式 改 变 水 的 内 能 。 天 然 气 热 值 为 1.9×107 J/m3,完全燃烧50 m3的天然气释放的热量为 ________J。
【解析】居民使用天然气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 水的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完全燃烧50 m3的天然气释放的热量:Q放= Vq=50 m3×1.9×107 J/m3=9.5×108 J。 【答案】热传递;9.5×108
12.某同学学习了“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后,为了探究 其他改变内能的方式,他在广口瓶内装入一些细沙,用 带孔的软木塞堵住瓶口,并在木塞的小孔中插入一支温 度计,如图所示,然后用干燥的厚棉布裹住广口瓶,用 力迅速上下摇动瓶内细沙。
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中物理
全套期末专题复习课件
第1讲 内能及其利用
1.(2019·徐州)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 甜了。这个现象说明( A )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可以再分
2.(2019·福建)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是( A ) A.搓手会发热 B.用冷水冷却热鸡蛋 C.晒太阳取暖 D.给热咖啡加冰降温
14.(2018·枣庄)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 煤油的吸热能力。
(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天平和__停__表__(或__秒__表__)_。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 量的多少是通过___加__热__时__间_____来判断的。
(4)正确组装实验装置后,小林用(1)中所称量的碎纸片和酒 精分别进行实验,正确采集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件》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件》ppt

随堂训练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B.物体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C.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 比热容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同一时刻,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作分子或者原子。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 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讲授新课
二 分子热运动
观察与思考
思考:打开香水瓶后,不久就会闻到香味,为什么?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 直径大小 。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识 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讲授新课
一 物质的构成
观察与思考
想一想:如果把此杯子打碎,碎片是否还是玻璃?如果经过 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 个限度?
讲授新课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1. 热量是过程量;温度、内能是状态量
2.单位区别
3.表述区别 温度只能说“是、降低、升高” 热量只能说“吸收、放出” 内能只能说“有、具有、改变”
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内能增加或减少,但
温度不一定改变。
课堂小结
一、内能 二、热量 三、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 2.做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拨】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征,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 比热容,它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 吸收的热量、温度的变化量无关。
2020年9月28日
2020年9月28日
11
• 2、温度计
• 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 常用的三种温度计(以下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 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 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 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熔点与沸点
• 3、熔化的条件:(1)达到(2)继续 •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非晶体
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 5、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 6、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过程): 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②特点:吸热致冷
误区警示:“白气”和“水蒸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而“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 形成的小水滴。
【点拨】根据物质熔化的条件可得,晶体 凝固的条件:一是达到凝固点;二是能够 继续放热。
2020年9月28日
7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及放热过程
固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熔化 凝固
() ()
升华 凝华
() ()
液态
•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晶体(内部的原子按一定规 律排列的物质)(例如:冰,水晶石,钻石,铜) 和非晶体(内部的原子排列无规律的物质)(例如 :玻璃,塑料)两大类,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 为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 固点),非晶体不是在固定的温度下融化成液体, 而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由硬变软,最终变成液体。 误区警示:“熔化”和“溶化”不要混淆,熔化指物 20态20年变9月2化8日过程,而溶化指溶质溶化在溶剂中的过程。3
(2)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①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② 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020年9月28日
4
• 7、
2020年9月28日
5
熔点与沸点
2020年9月28日
6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及放热过程
• 1.吸热过程:熔化;汽化;升华; • 2.放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
• 1、定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
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 2 、单位: J/(Kg℃); • 3、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2020年9月28日
18
第二节 物质的比热容
• 4、意义:
1kg水温度升高1℃要吸收热量4.2×103J ;温度降低1℃要放出热量4.2×103J。
九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
(一)
2020年9月28日
1
学习目标:
• 1、复习和回顾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等内容。 •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这两单元内容

2020年9月28日
2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熔点与沸点
• 1、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它们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 动。
2020年9月28日
15
•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
①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 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点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 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改变物体内 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 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能量的种类没有改变。
②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 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 量。)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热 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2020年9月28日
16
• 6、热量:
(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2)单位:焦耳(J) (3)内能的变化:物体吸热,内能会增大;物体放热,内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 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020年9月28日
14
• 4、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 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 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物体,温度 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 一定升高(晶体熔化)。对于不同物体,温度高 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 ) 汽化 () 液化
气态
2020年9月28日
8
水资源与水危机
• 1、资源危机的原因: 水污染
• 2、水污染的罪魁: 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 工业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2020年9月28日
9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 第二节 物质的比热容 • 第三节 内燃机 • 第四节 热机效率与环境保护
2020年9月28日
10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 1、温度:
①意义: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②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 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 号是℃。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T=273+t )【点拨】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
定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把0℃到100℃之间分为 100等份,每一份是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 20℃~50℃,最小刻度值为1℃。
2020年9月28日
12
• 2、温度计
2020年9月28日
13
• 3、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 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 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
能会减小。
(4)计算公式: ①物体的温度由t0℃升高到t℃时吸收的热量:
Q =cm(t- t0) ②物体的温度由t0℃降低到t℃时放出的热量:
Q 吸=cm(t0-t)
【点拨】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鱼物体温度变 化量有关,跟放温度的高低无关。
2020年9月28日
17
第二节 物质的比热容
7、比热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