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清朝的文化精选课件PPT

合集下载

清朝历史.pptx

清朝历史.pptx

康熙帝即位及盛世治理
01
1662年,康熙帝即位,这一事件标志着清朝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02
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实行一系列英明的政策,推 动了清朝的快速发展。
03
他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发展经济,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同时,他 还注重文化教育,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他的治理下,清朝迎来了一个 盛世时期,国力达到了鼎盛。
02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标志着女真族正式脱
离明朝的统治,开始走向独立发展之路。
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强化了军事力量,为后金的稳固和扩
03
张奠定了基础。
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大清,这一事件 标志着清朝的正式建立。
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的遗志,继续推动清朝的发 展,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家行政效率。
民族融合与边疆治理
民族政策
清朝政府实行了多种民族政策,如满蒙联姻 、改土归流等,加强了中央政权与边疆少数 民族的联系。
边疆开发
清朝政府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通过设立行政机构 、驻军屯垦等措施,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 发展。
民族融合
在清朝的长期统治下,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 化交流日益频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的民族融合局面。
民族矛盾与列强侵略
清朝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加之列强不断侵略中国领土和主权,使 国家陷入深重危机。
革命力量崛起与推动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长期致力于推翻清朝统治,发动多次武装 起义,最终成功推翻清朝。
民国时期对清朝历史遗产处理
政治制度变革
民国时期废除了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实行三权分立和议会制度 。

历史八年级上北师版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件(48张)

历史八年级上北师版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件(48张)

二、废科举,开学堂
1、教育改革的背景
(1)、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以及社会上 存在的教会学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国 人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落后面貌;
(2)、中国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的起步 迫切需要先进的科技人才。
(3)、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决定在教 育上采取一些改革的手法。
2、教育改革的内容
制定新学制
人才培养
因而,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5、废除科举制度的意义
废除科举制度,捣毁了封建官僚制度 的基础;
极大地冲击儒家学说灌输在国民头脑 中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促进了教育的 发展。
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 上的一件大事。
最科 好举 的制 制度 度世 。界
最 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之废 废科 封举 建, ,无 开异 阡古 陌者 。
清朝 唐朝 隋朝 明朝
知识卡片——科举制度 1、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唐朝科举常设的有明经和进士,武则天创立殿试, 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重要考试内容; 3、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范围是四书五经,答卷文体, 成为八股文,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 4、1898年,废除八股文;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现在我们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哪些是清末 课程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今天的课程设置有什么特 点?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清末课程:修身、讲经读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 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 体操12门。
现在课程: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 历史、生物、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计 算机、地方与学校课程。
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和人文科学; 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 进步的表现。

清朝的文化(二)PPT课件

清朝的文化(二)PPT课件

2
二、龚自珍和魏源
1.龚自珍 介绍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是道光时候的思想家和诗人。他支持林则
徐严禁鸦片,主张用武力抵抗外国侵略。他敢于
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预言社会改革的必然性。
他大声疾呼社会的改革必须“不拘一格”地重用
人才。
2020年10月2日
不我万九 拘劝马州 -一天齐生 -格公喑气 龚降重究恃 自人抖可风 珍才擞哀雷 。,!,
2020年10月2日
1
一、《四库全书》
清朝乾隆年间,政府组织大批学者编纂《四库全书》,这是我国 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共收录典籍3000多种。这部丛书, 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但在修书的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删 改、销毁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使祖国的文化遗产遭到很大破 坏。
3
2.魏源
魏源是道光、咸丰年间的著名思想家。 介绍
1842年,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 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且说明编这 部书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意思是说,学习外国 的长处,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
他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和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 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增设水师科;改革 考试制度。
欲 推 广 学 校 , 必 自 停 科 举 始 。
欲 补 时 艰 , 必 自 推 广 学 校 始 。
2020年10月2日
《奏定学堂章程》把整个学程分 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 个阶段,规定儿童七岁入学。学堂开 设的科目有文学、算术、历史、地理、 物理、化学、图画、体操、外语等, 还有以讲《四书》为主的修身、讲 《五经》的经学。
7
1.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我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是

清代历史ppt课件

清代历史ppt课件

法律的完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 需要,清代对法律制度进 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以 适应时代的变化。
PART 04
清代经济文化
经济制度与经济繁荣
经济制度
清代实行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同 时也有一些商业和手工业活动

农业发展
在清代,农业技术得到了很大 的发展,大量兴修水利、改进 农具,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科举制度是清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通 过乡试、会试、殿试等层层选拔,选拔出 优秀的人才。
八股文
教育内容
科举考试主要采用八股文的形式,这种形 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教育的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同时也 涉及一些实用的知识。
PART 05
清代社会生活
城市与乡村生活
城市生活
清代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市民阶层壮 大,商业繁荣,市井文化兴盛。城市 中出现了许多娱乐场所,如戏园、茶 楼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
PART 07
清代历史的影响与意义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政治制度
清代巩固和发展了君主专制制度 ,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政治
制度的发展承前代的基础上 有所创新,如农业、手工业、商业 的繁荣,以及文化艺术的兴盛。
思想观念
清代思想观念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逐渐走向开放和多元,对近现代 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 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 号为大清。
清朝的巩固
通过征服蒙古、平定三藩之乱、 统一台湾等事件,巩固了清朝的 统治地位。
清朝的发展与繁荣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摊丁入亩、改 土归流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清朝的课件ppt

清朝的课件ppt

03
甲午战争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最终以清朝战败告终,签订《马关
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与朝鲜的外交关系
清朝与朝鲜保持宗藩关系,对朝 鲜进行册封和干涉内政。
与越南的外交关系
清朝与越南保持宗藩关系,对越南 进行册封和干涉内政。
与蒙古的外交关系
清朝与蒙古保持盟旗制度,通过册 封和会盟等方式加强与蒙古的联系 。
需求。
手工业发展
手工业在清朝也取得了长足的进 步,纺织、制瓷、冶炼、造纸等 传统手工业部门得到了进一步的 发展,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都有
所提高。
农业政策
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清朝政府采 取了一系列农业政策,如减轻农 民负担、兴修水利、鼓励垦荒等 ,为农业生产的繁荣提供了有力
保障。
商业与贸易的繁荣
商业繁荣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清朝的商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 步,城市和乡村市场网络逐渐形成,商品流通范围不断扩 大。
贸易繁荣
清朝的对外贸易也十分活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 泛的贸易往来,尤其是与俄罗斯、日本、东南亚等地的贸 易往来尤为频繁。
商业政策
为了促进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清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商业 政策,如减轻商税、开放海禁、设立商行等,为商业和贸 易的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化渗透
西方传教士等势力通过办医院、学校等方式,对清朝进行文化渗透,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清朝灭亡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被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
政治改革
中华民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如颁布宪法、实行内阁 制等,但未能彻底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件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件 北师大版

1.兴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地位
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 行的学制。
内容 初等阶段、中等阶段、高等阶段; 学校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学校管理等。
2.废科举:
材料: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
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想一想: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
维新变法 1898年
辛亥革命 1911年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1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2 废科举,兴学堂 3 《申报》的创办 4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1.掌握京师大学堂的相关知识,认识京师大学堂的创 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状况,把握废除科举制的 重大意义;
方的学术著作为主
京师大学堂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清 教育
末 民 初 的
文化
《奏定学堂章程》 废科举兴学堂
废除科举制 申报 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商务印书馆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1.右图中这所学府的创办得益于( B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 小明在互联网上发现了这样一张旧报纸的图片 ,如果我想了解这一报纸早期创办的历史,我应该
去( B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3.下图为1897年成立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 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的老照片,此照片拍摄的地点是
在( A )
A.上海 B.北京 C.南京 D.天津
3.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的创办情况,把握大众 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点: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早期的大众 传媒产生的基本史实,了解它们对近代社会生 活的影响。

清朝文化PPT课件

清朝文化PPT课件
另一方面,则搞文化专制主义, 对文化发 展造成消极影响。
清代对儒家正统思想的尊崇,起初曾对延续中国传统 文化、缓和汉族士大夫的民族情绪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和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的日益 强化,这种尊奉的僵化性质和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 是到了乾隆皇帝统治时期,为了强化封建纲常伦理的权威 和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效力,他竟然把忠于明朝、反对奉清 朝正朔的臣子列为忠臣加以褒扬,同时不惜把投降清朝、 为清朝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明朝叛臣统统列入所谓“贰臣 传”,给以贬斥。
清朝,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 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 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 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清太祖努尔哈 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 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 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 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 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
朱耷《花鸟四屏》 1320万元 中贸圣佳春拍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 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 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
京剧
京剧源于明朝的昆曲和京腔,形成于乾 隆、嘉庆年间。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 200年历史。
建筑艺术
清代的园林建筑在世界上是享有盛名的。如北 京西郊的圆明园,周围广达三十里,拥有150多座精美的 宫殿、台阁、宝塔等建筑。从康熙时开始营建,乾隆时基 本完成,道光时又有所增修,前后经历一百余年,耗费白 银约二亿两。

八年级历史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件

八年级历史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件
清末民初时期,一些知识分子认为教 育可以救国,提出“教育救国”的口 号,认为通过发展教育可以培养国民 素质,提高国家竞争力。
爱国教育的兴起
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爱国 教育逐渐兴起,学校开始注重爱国主 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发学生 的爱国热情。
Part
04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影响
对现代中国的启示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 并不顺利。
社会动荡
清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农 民起义和民族起义不断。
辛亥革命后,虽然建立了中华 民国,但由于政治和经济的不 稳定,社会动荡依然存在。
这一时期,各种思潮和运动兴 起,如民主主义、科学主义、 创新
01
02
03
绘画变革
清末民初时期,绘画艺术 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 “岭南画派”、“海派” 等新的绘画流派。
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在清末民初也有 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很多 优秀的音乐家,如聂耳、 冼星海等。
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在清末民初也有 很大发展,出现了很多优 秀的工艺品,如景泰蓝、 紫砂壶等。
学术进步
女子教育的进步
女子学堂的创办
清末民初时期,一些开明人士开始认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创办了如上海女子学校、 苏州景海女塾等女子学堂,开启了女子教育的先河。
女权运动的兴起
随着女子教育的发展,女权运动逐渐兴起,女性开始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进一步推 动了女子教育的发展。
教育与救国思潮的结合
教育救国思想的提出
聚力和向心力。
03
推进教育改革
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改革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代中国
应借鉴历史经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
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
清政府制定的《钦定大学堂章 程》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1/02/25
11
严复的主要译著
四、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时间
代表型学校 课程
培养目标
洋务运 京师同文馆 西文 动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 西艺
不在培养封建官吏 为主要目标,中国 教育进入近代化
维新变 法时期
20世纪 初期
万木草堂 时务学堂 京师大学堂
近代最早的体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备的高等学府
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第20课 清朝的文化(二)
——进步的思想家和新教育制度
一、《四库全书》
文渊阁
二、魏源和《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三、严复和《天演论》
严复(1854--1921)
严复在〈天演论〉中,运 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宣传 “优胜劣汰”,“世道必 进”的社会进化理论,呼 吁救亡图存,自强保种。 对维新变法运动起了巨大 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