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果蔬清洗剂》国家标准制定
果蔬清洗剂国标检测GBT24691标准

果蔬清洗剂国标检测GBT24691标准
果蔬清洗剂产品配方中所用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应不低于90%;所用材料应使果蔬清洗剂产品配方的急性经口毒性LD50大于5 000 mg/kg。
果蔬清洗剂国标检测标准:GBT24691
GB/T 24691-2009 果蔬清洗剂
本标准规定了果蔬清洗剂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以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等配制而成,用于清洗水果和蔬菜的洗涤剂。
果蔬清洗剂国标检测项目:
清晰度、腐蚀性、纯度、活性检验、有毒物质、适用性能、PH值、含量、含水量、沸点、浓度、表面张力、粘度、化学稳定性、环保检测、KB值(贝壳松脂丁醇值)、AP(苯胺点)、SP(溶解参数)。
其他清洗剂检测标准:
GB9985 手洗餐具用洗涤剂
GB/T21241 卫生洁具清洗剂
GB/T1224 衣料用液体洗涤剂
GB/T23436 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
QB/T4086 玻璃清洗剂
QB/T4313 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清洗剂
QB/T4532 硬质地板清洗剂
QB/T4348 厨房油垢清洗剂
QB/T4525 汽车清洗剂
办理果蔬清洗剂检测流程:
1、项目申请——向检测机构监管递交申请。
2、资料准备——根据要求,企业准备好相关的认证文件。
3、产品测试——企业将待测样品寄到实验室进行测试。
4、编制报告——认证工程师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编写报告。
5、递交审核——工程师将完整的报告进行审核。
6、签发证书——报告审核无误后,颁发报告。
蔬菜用洗涤剂(蔬菜安全国家标准)

蔬菜用洗涤剂(蔬菜安全国家标准)蔬菜用洗涤剂(蔬菜安全国家标准)
简介
本文档旨在制定蔬菜用洗涤剂的安全国家标准,以确保蔬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洗涤剂是一种用于清洁蔬菜的化学物质,在蔬菜种植和加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不当使用或含有有害成分的洗涤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制定明确的安全标准对蔬菜用洗涤剂的生产和销售至关重要。
标准内容
1. 成分要求:蔬菜用洗涤剂的成分应符合以下要求:
- 不得含有重金属、农药残留或其他有害物质;
- 使用的化学物质应经过严格评估,确保其安全性和无害性;
- 成分应清晰标注于产品包装上,方便消费者了解。
2. 作用机制:蔬菜用洗涤剂应具备有效清洁蔬菜表面的作用机制,包括:
- 去除蔬菜表面的土壤、沙粒和其他污物;
- 去除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
- 清洁蔬菜表面的细菌和病原体。
3. 安全性评估:生产和销售蔬菜用洗涤剂的企业应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
- 对洗涤剂的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
- 评估洗涤剂对蔬菜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 评估使用洗涤剂后对蔬菜残留的影响。
4. 标签和包装:蔬菜用洗涤剂的标签和包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 标签上应清晰标示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食品安全警示;
- 包装应当为密封状态,确保洗涤剂在使用前保持干燥和无污染。
总结
蔬菜用洗涤剂的安全国家标准对于保障蔬菜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标准旨在规范蔬菜用洗涤剂的成分、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估以及标签和包装要求。
生产和销售企业应遵循本标准,并确保洗涤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消费者应选择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蔬菜用洗涤剂,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健康。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洗涤剂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标准起草工作组二〇一七年九月十二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起草单位、起草人根据国卫办食品函【2016】1358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第68号,由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对GB14930.1-2015进行修订。
任务下达后,起草单位会同行业内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和黄白猫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起草小组,共同开展本标准的修订工作。
(2) 简要起草过程2017年1月4日~5日在福州召开的SAC/TC395全国食品用洗涤消毒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对起草小组提交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讨论稿)进行了研讨,并确定了文本框架和工作进度。
2017年5月19日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业内重点骨干企业对起草单位依据前期工作提出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讨论二稿)进行进一步研讨,在此基础上,起草单位完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目前,我国现行的与食品相关的洗涤剂标准有:GB/T 9985《手洗餐具用洗涤剂》、GB/T24691《果蔬洗涤剂》、QB/T2967《饮料用瓶清洗剂》、QB/T4313《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酸性清洗剂》、QB/T4314《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等,以上标准属食品用洗涤剂的产品质量标准,本标准发布后,上述各项标准将由具体负责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进行修订工作,以便与本标准协调一致。
三、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1) 美国与产品安全有关的管理,是企业内部在安全数据与安全评估的基础上,通过控制产品所使用的化学成分和规范产品标签, 让消费者意识到该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
对化学成分的控制是通过《有毒物质控制法》[ 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 ]来进行。
水果用洗涤剂(水果安全国家标准)

水果用洗涤剂(水果安全国家标准)水果用洗涤剂(水果安全国家标准)本文档旨在介绍水果用洗涤剂的国家标准,以确保水果的安全和卫生。
以下是相关标准的概述:1. 产品定义和分类水果用洗涤剂是专为清洗水果表面而设计的清洁产品。
根据其成分和用途,水果用洗涤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基于植物提取物的洗涤剂- 基于合成化学物质的洗涤剂- 其他特殊用途的洗涤剂2. 成分要求水果用洗涤剂应符合以下成分要求:- 成分应安全无害,不得包含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 洗涤剂成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 应避免使用对特定果种有害或有副作用的成分。
3. 功能要求水果用洗涤剂的功能要求如下:- 能有效去除水果表面的污垢、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 清洗后不留下有害残留物;- 不影响水果的质量、口感和食用安全;- 适用于各种水果类型。
4. 使用和贮存要求使用水果用洗涤剂时应遵循以下要求:- 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洗涤剂应保存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5. 检测和监督对水果用洗涤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应进行定期检测和监督,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监督部门应定期抽样检测,并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
6. 标签和包装要求水果用洗涤剂的标签和包装应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标签上应包含以下信息:- 产品名称和分类- 成分列表-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生产日期和批号- 生产厂商信息- 保质期限7. 处理未使用的洗涤剂水果用洗涤剂使用后,未使用完的洗涤剂应妥善保存。
如洗涤剂已过期或出现异常情况(如变色、异味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妥善处理未使用的剩余洗涤剂。
8. 法律责任未按照国家标准生产、销售或使用水果用洗涤剂的相关各方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监督部门将加大对水果用洗涤剂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水果用洗涤剂国家标准的概述。
更为详细的标准内容和要求,请查阅相关法规和标准文件。
果蔬清洗剂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年

果蔬清洗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果蔬清洗剂的原料及要求、生产工艺、产品分类及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包装、运输、储存和有效期。
本标准适用于安侯生产的以碱性电解水为主要原料的果蔬清洗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558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钾GB 4789.2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中国药典》纯化水第二部GB/T 9985 手洗餐具用洗涤剂GB/T 24691 果蔬清洗剂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QB/T 2951 洗涤用品检验规则QB/T 2952 洗涤用品标识和包装要求3.原料及要求主原料:碳酸钾、纯化水;原料应符合以下规定。
a.碳酸钾应符合GB25588 的规定;b.纯化水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的规定;c.添加的香精等辅助原料应无毒、无害,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4.生产工艺碳酸钾溶解在纯化水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经电解装置电解,形成碱性溶液,按要求添加辅助原料,再包装成特定规格的产品。
5.产品分类及规格产品分类及其规格,应符合表1 规定。
6.技术要求6.1 外观、气味无色或特定颜色的透明液体,无味或特定的香味。
6.2 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 规定。
6.3 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3 规定。
6.4 微生物学指标应符合表4 规定。
6.5 净含量应符合JJF 1070 相关规定。
7.试验方法7.1 外观、气味用200ml 烧杯取样品100mml,在自然光下、距离30cm,目测外观;距离 15cm,闻气味。
7.2 性能指标7.2.1PH 值用200ml 烧杯取100ml 样品,(20±1)℃温度下,用 PH 计(精至0.1)检测,每次取2 个平行样,检测数据不超过0.2 PH 值,平均值为报告值。
《果蔬清洗剂》(GB/T24691-2009)标准即将实施

收稿 日期 :2010—03—02
. S — .址 .址 —址 .S .址 —址 .址 —S .址 艇 .S .址 .址 —S
—S 止 .S —址 —S
—址 . J -. —S .址 —S屯.址 .址 .S —址 .址 —S .址 . J 1.9乞.S . .S止 ;l 上 .S .址 .S
市场 调查 ,果 蔬 清洗 剂 商 品 中有 80%以上 在 说 明具 保证 了产 品的使 用安 全性 。针对 产 品 的功能性 宣 称 ,
有去除表 面污渍 的同时 ,还可有 效去除农 药残 留 。在 标 准 中给 出 了相应 的技 术上可行 的验证 方法 。标 准 中
餐 具洗 涤剂 商 品中也有 近 30%宣称 可 用 于果蔬 清洗 , 各项 目指标 的有机结 合基 本达到 了对产 品品质 的全 面
中 图分 类 号 :TQ658
文 献标 识 码 :D 文 章编 号 : 1006—7264(2010)03—0032—01
根 据 《国务 院关 于加 强产 品质 量 和食 品安全 工 作 境 安全 、对人体 也要 无毒无 害 。鉴 于我 国 目前还没有
的通知 》 中对 涉 及健 康 安 全领 域 标 准 制定 工 作 的要 较系统的材料毒性评价数据供采纳,本标准参考《消
· 32·
第 33卷第 3期 2010年 3月
日用化 学品科 学
DETERGENT & COSMETICS
V01.33 No.3 M ar.20l0
《果蔬清洗剂》(G B/T 24691-2009)标准即将实jl
张 宝莲 (全 国表 面活性 剂和 洗涤用品标 准化 中心 ,山 西 太原 030001)
并有 去除农 药残 留的功效 。由于果蔬 清洗剂 接触 的是 有效监 控 。
使用蔬果清洗剂先看环保标志

般情况下,在洗菜池或盆中先将瓜果蔬菜
表面的泥土洗去,然后在清水中滴几滴餐具洗涤 剂,使之配成浓度为 O1 左右的水溶液,搅拌 .%
一
去除残留农药,其成分的安全性要求更高一些。
下, 将瓜果蔬菜温和的表面活性剂。
该类产品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不刺激皮肤, 也不损害蔬菜水果的外观和1味。 3
大部分 蔬果清洗剂包装上 ,都有环境认证标
而餐具洗涤剂中含有多种活性物和乳化剂,能把
各种污渍和有害物质变成溶解于水的乳化物,漂 洗时随水冲走。此外,消毒类餐具洗涤剂还含有
志,此标志代表蔬果清洗剂除符合 G98 - B95(- T 洗餐具用洗涤剂)国家标准外 ,还符合 HB8 JZ 椰 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洗涤剂>标准 ,可以说
面污垢。
蔬果 清洗荆与餐具洗涤 剂的比较
瓜果蔬菜 在清洗 时 ,也可使 用餐具 洗涤剂。
关于蔬果清洗剂
蔬果清洗剂是一种特别配制用来洗涤蔬菜水 果的专用清洗剂。其主要功能是有效清除蔬菜水
果表 面的污垢和残 留农 药,也可用 于餐具洗涤 。
由于农药等有毒物质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入一些 油性载体,以便喷洒和使用时能有效地粘附在农 作物表面,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这些有毒残余 附着物和其他病菌,光用清水是无法洗干净的。
厦互工卫圃
吃时令瓜 果蔬 菜 ,如 何清 洁和 清洗 才安全
由于蔬果清洗剂主要用于洗涤E常食用的蔬 l 菜水果,购买时应选择安全性高的环保型产品, 优先选用通过环保标志认证的蔬果清洗剂。
呢?不少家庭目前依旧选择清水多次冲洗方式, 不过,对于一些有残留农药或泥土较多的蔬果来 说,使用蔬果清洗剂能更有效去除残留农药和表
蔬菜用洗涤剂(蔬菜安全国家标准)

蔬菜用洗涤剂(蔬菜安全国家标准)蔬菜用洗涤剂(蔬菜安全国家标准)摘要本文档旨在制定蔬菜用洗涤剂的国家标准,以确保蔬菜在处理和消费过程中的安全性。
通过建立规范的标准和要求,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
引言蔬菜是人类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它们可能受到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为了确保蔬菜的安全性,本文档制定了蔬菜用洗涤剂的国家标准。
1. 蔬菜用洗涤剂的定义蔬菜用洗涤剂是指用于去除蔬菜表面杂质、化学残留物和细菌的清洁剂。
它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含有害物质。
2. 蔬菜用洗涤剂的安全性要求蔬菜用洗涤剂应满足以下安全性要求:2.1 成分安全性洗涤剂的成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包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致癌物质等。
2.2 清洁效果洗涤剂应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能够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污垢、农药残留和细菌。
2.3 洗涤剂残留物使用蔬菜用洗涤剂后,蔬菜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洗涤剂残留物,保证蔬菜的食用安全。
2.4 适用性洗涤剂应适用于各种蔬菜的清洗,不损害蔬菜的质量和口感。
3. 蔬菜用洗涤剂的使用方法使用蔬菜用洗涤剂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将蔬菜浸泡在清水中,去除大部分杂质。
2. 按照洗涤剂使用说明,将适量的洗涤剂加入清水中。
3. 将蔬菜放入含有洗涤剂的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4. 使用手或洗菜刷轻轻擦洗蔬菜表面。
5. 冲洗蔬菜,确保洗涤剂残留物彻底清洗干净。
6. 将清洗干净的蔬菜置于干净的中备用。
4. 蔬菜用洗涤剂的包装和标识蔬菜用洗涤剂的包装和标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明确标注成分、使用方法、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保证消费者获得充分的知情权。
结论通过制定蔬菜用洗涤剂的国家标准,可以确保蔬菜在消费过程中的安全性。
消费者在使用洗涤剂时应按照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同时注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三: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化妆品)》(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日用化学工业(化妆品)》编制组清洁生产标准二00 九年四月目次1项目背景 (3)2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 (3)2.1行业现状和国内外发展趋势 (4)2.2化妆品生产工艺及污染分析 (5)2.3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 (5)2.4化妆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行业清洁生产潜力、趋势分析 (6)3适用范围 (7)4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7)4.1编制依据和工作基础 (7)4.2主要参考资料 (8)5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 (8)6指标确定说明 (9)6.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指标 (9)6.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9)6.3产品指标 (9)6.4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10)6.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11)6.6环境管理要求 (11)7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1)7.1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11)7.2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13)8标准实施的污染减排潜力分析 (13)9标准实施建议 (14)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化妆品)》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1)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关于开展2008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8]44 号)文下达了标准制订任务,项目统一编号:713。
(2)标准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1.2工作过程(1)通过文献资料查阅、企业历史数据收集、企业现场调查等基础性技术工作,课题组于2008 年5 月初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按环境保护部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技术框架要求,起草了开题报告和征求意见草稿。
期间课题组成员多次参加相关行业会议,并对日化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准入进行宣传,下发“化妆品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清洁生产情况调查表”数十份,涉及国内有代表性的企业20 多家。
(2)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课题组于2008年5月下旬召开了化妆品清洁生产标准制定研讨会,邀请有代表性的相关单位10余家,相关专家及企业环保工作技术主管代表10 余名。
会上对课题组提交的标准草稿中有关技术内容进行了重点讨论,课题组共计收到调查表13份,有效数11 份,提供有效数据企业的生产规模包括了大、中、小类别,其生产工艺,装备情况基本代表了化妆品行业的现状。
根据标准起草研讨会,汇总调查表数据,以及咨询行业专家意见等综合研究工作,对征求意见稿草稿进行修改。
(3)2008年7月对本标准项目进行了开题论证,并对初稿进行了讨论。
(4)2008 年8 月~2009 年4 月间,课题组按工作计划进入了本标准的起草阶段,根据HJ/T 425-2008《清洁生产标准制定技术导则》[8]的编制原则和要求,分别完成了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内容框架中的各项要求;根据前期的调研工作,确定了清洁生产指标的分级、分类,以及指标的选定内容等,结合开题论证时专家意见形成了本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2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清洁生产是人类社会和世界工业发展的趋势,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因此清洁生产已是我国当前以至今后实现循环经济及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如何引导化妆品生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从而有效降低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消耗,减少和避免各种资源的浪费,在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目的的同时,仍然可保证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为此,制定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是最佳方式和最有力的手段。
清洁生产标准可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使企业在实现清洁生产的过程中有努力的方向,为企业清洁生产的实施效果提供保障,同时使企业清洁生产绩效的评估有了判断的依据和原则。
2.1行业现状和国内外发展趋势化妆品是一门新兴的精细化学品工业。
从80 年代初至今,我国化妆品行业经历了快速起步、高速发展以及稳步发展等几个阶段。
至2008 年,化妆品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有四千余家。
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2008 年的产值达538.5 亿元。
我国化妆品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和东部沿海省份,以珠江三角洲最密集,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分布在广东省、其次是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等。
这些地区的合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化妆品行业近几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见图1。
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数据和海关总署统计数据图1 化妆品行业2004 年~2008 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图示从全球分析,化妆品工业目前已发展成为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它涉及的面很广,不仅与物理化学、表面化学、胶体化学、有机化学、染料化学、香料化学、化学工程等有关,而且与微生物学、皮肤科学、毛发科学、生理学、营养学、医药学、美容学、心理学等密切相关。
因此,优质、高效的化妆品是多种学科交叉综合技术运用的结晶。
近些年来,我国化妆品工业在新理论、新原料、新配方以及与化妆品生产有关的技术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革。
随着我国化妆品行业各项法规的逐步完善,化妆品企业的生产环境,设备水平、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均有了更快速的提高和增长,一些大型化妆品企业的设备及生产线实现了与国际水平接轨。
近25000 余种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产品品种,满足着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当前,化妆品“回归大自然”的倾向已波及全球化妆品行业。
因此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趋势是:要利用配方技术,解决原料的选择问题,以达到化妆品的生产废水和化妆品被使用时随盥洗水直接排放后其成分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要利用工艺技术,降低化妆品生产时对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要研究开发能被回收综合利用的包装材料。
因此化妆品制造业要实行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清洁生产,这将是化妆品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2.2化妆品生产工艺及污染分析2.2.1化妆品生产工艺化妆品的效果主要取决于配方技术,其产品主要填充物是水,生产工艺过程相对比较简单。
化妆品虽品种繁多,配方工艺涉及面广、组成体系复杂,但根据产品生产配制工艺分类,则主要为两大类,即:液体、乳、膏状类和固体粉状类[1],以下是两种典型生产工艺的示意图。
图2 液体、乳膏状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3 固体粉状产品生产工艺流程2.2.2化妆品生产污染分析化妆品生产是一个混合复配的物理过程,基本没有化学反应,因此其工艺过程中基本不产生废水和废气,企业的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一是生产过程中更换产品品种时对设备和容器的清洗水,这类污水中的主要成分是残留产品的原材料;另一部分废水是制备软化水时产生的外排水,这部分水中污染物指标较低,主要是无机盐类;再就是清洁生产区时的冲洗水,即对生产区地面散落的原料、中间产物、成品等在地面清洗过程中进入污水。
由于地面冲洗水水量往往较大,水质会较差,其污染物总量会在整个废水系统中占一定的比例[2],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环境管理较差的企业中。
图4 是化妆品生产工艺中污染物产生环节和特征污染物示意图。
图4 化妆品生产工艺中污染物产生环节和特征污染物2.3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针对本行业而言,在国外,世界各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行业专门的清洁生产规范,在国内,本行业清洁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我国的化妆品行业产品标准有两大部分:一是产品质量(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二是卫生规范。
前者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发布,并进行监督实施管理;后者由国家卫生部组织制修订发布,并进行监督实施管理。
其中《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从化妆品生产、销售、使用以及化妆品引起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是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行为的一部法律法规[3];《化妆品卫生规范》对化妆品原料、产品的卫生、化妆品包装以及化妆品组份中禁用物质、限用物质进行了规定,同时规定了相应的卫生化学检验方法、毒理学试验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检验方法[4];《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选址、设施和设备、原料、包装材料、生产过程、成品贮存和出入库、卫生管理及人员等的卫生要求给予了规定[5]。
另外,还有《化妆品生产许可实施通则》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准入条件给予了规定[6]。
有关化妆品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及清洁生产方面的标准现正在制定中。
根据各地区环保要求,目前化妆品企业执行综合排放标准的基本项目及指标限值见表1[7]。
生产企业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一般按当地环保部门要求执行。
表1 化妆品企业执行综合排放标准的基本项目及指标限值mg/L2.4 化妆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行业清洁生产潜力、趋势分析2.4.1化妆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a.化妆品制造业不仅产品类别较多,而且各种产品产量差异很大,企业规模以小型企业为主,估计占90%以上。
根据调查得知:小型企业其清洁生产管理水平远不及大、中型企业,因此需要有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
b.化妆品制造业与其它行业相比较(如皮革、造纸、食品酿造等),其能源资源消耗较低,污染相对较小。
但根据调研得知:化妆品企业的能源资源消耗、水资源利用等清洁生产重要指标与企业的管理密切相关,且差异很大。
由于化妆品生产使用原料种类繁多,从而使得其废水中成分复杂,存在一定的污染。
c.目前,化妆品制造业执行有关环保的标准为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另有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化妆品卫生规范等对行业企业进行管理。
但以上标准和规范中均未涉及生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工业污染物限制及废物综合利用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化妆品清洁生产标准,拟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为行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2.4.2行业清洁生产潜力、趋势分析化妆品行业清洁生产趋势是:从原料到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水量,降低综合能源的消耗、提高废水的综合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量,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的目的。
实现这一目标的潜力和机会分析如下:a.企业要建立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环保意识,杜绝日常生产中由人为造成的资源能源浪费和污染;b.对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清洗方式进行改进,该环节的治理即可大量减少新鲜水用量,又可降低废水的排放量;c.生产废水要实行清浊分流,充分提高废水的综合利用率,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
d.生产多种类产品的企业,其工艺废水可采用内部闭路循环或工艺间循环使用的方式,以达到废水的少排放或零排放。
e.依靠技术手段,实现生产工艺的每一环节要合理使用、利用能源,从而有效降低综合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3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清洁类化妆品(不包括香皂类产品)、护理类化妆品、美容/修饰类化妆品企业的清洁生产。
用于化妆品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化妆品企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