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汽蚀及汽蚀余量计算汽蚀分析及处理

合集下载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分析及处理措施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分析及处理措施

20 0 7年 第 2 2卷 第 6 期
根据顾毓 珍等公 式 , 道 的摩 擦 因数( ) 管 入:

减 小流量 。通过 对 比 , 决定 采用第 5种方法 较为
0 0 56+ 0 5 0 Re .0 . 0  ̄ 驼
() 4
经济 实用 。 由于切 割定 律 的适 用 范 围最 大 为 2 % , 0 将
列 柏努 利方 程 :
Ps 一 ^

+ 丝 + 2
F g Z g
+ ∑ ^ r
() 1
yg
液体 的雷 诺数 n : ]
Re 一 — 7 d u

式中: —液 面 处 压力 , 常 为 大 气 压 , P— 通 即
P 一 1 0 3× 1 Pa .1 0 ;
( 3)
线 的阻力 损 失 、 体在 叶轮 人 口处 的速度 。 液 该泵 由于设计 原 因 , 际运行 时 的压力 远小 实
m/, h 额定 扬 程 为 2 轴 功率 为 9 w , 率 5m, 2k 效
为 7 。该 泵 在 运 行 中经 常 出 现 叶 轮 中有 异 4 响, 流量 不稳 定 的现象 。检 修 时发现 叶片 局部 呈
蜂 窝状 , 可判 断运 行 时出现 了汽 蚀 。
1 汽 蚀 原 因 分 析
于 额定 工况 点的 压力 , 从而 导致 实际运 行 时的流
量 远 大 于 额 定 流 量 。 运 行 时 出 口 压 力 为
0 0 a 流量 为 16 0m。 h . 4MP , 0 / 。可 以初 步判 断 : 该泵 长期 处 于大流 量工 况下 运行 , 引起汽 蚀 的 是
进 口管线长 l d=0 4 Om, . 5mm, 1 标 有 个

凝结水泵汽蚀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改03)(2)(3)

凝结水泵汽蚀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改03)(2)(3)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No.2007AA05Z251)作者简介:张凯(1964-),男,河南洛阳人,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

1水泥厂余热电站凝结水泵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张凯仝伟峰郭建伟(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洛阳471039)摘要:凝结水泵是水泥厂余热电站的重要辅机设备。

在水泥生产线余热电厂运行中,由于受水泥生产线运行工况变动的影响,发电系统经常处于变工况运行状态,这就要求凝结水泵在各种变工况下均能稳定运行,从而满足余热发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

本文结合我院设计的某5000t/d水泥生产线余热电站,分析了导致凝结水泵发生汽蚀的原因,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余热电站凝结水泵气蚀1 前言近年来,随着水泥工业技术进步和节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泥熟料热耗已由原来的4600~6700kJ/kg降低到3000~3300 kJ/kg,即使如此,由于受煅烧技术和工艺流程的限制,代表着水泥行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仍然有大量的350℃以下(约占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总热耗量的35%以上)的中、低温热量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

为了达到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水泥厂一般通过建设纯低温余热电站,利用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窑尾排放的废热资源进行发电。

在设计水泥厂纯低温余热电站时,各设计院一般套用电力行业设计规范。

水泥厂余热电站由于受熟料生产的原料水分、煤质成分和发热量、熟料产量以及窑的运行工况等因素的影响,进入余热锅炉的废气参数发生变化,导致汽轮发电机组负荷也相应变化,凝汽器的凝结水量发生变化,若设计时考虑不周,则凝结水泵容易发生汽蚀,从而影响到整个余热电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凝结水系统设计计算某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余热电站的补汽凝汽式汽轮机为BN9-1.6/0.35型,配套1200m2凝汽器,正常运行工况凝汽量46.3t/h,设计工况凝汽量47.2t/h,汽轮发电机组最大凝汽量55 t/h,凝汽器压力0.007MPa,凝汽器的正常水位标高 1.272米,水位变动范围-200-+150mm。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其防范措施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其防范措施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其防范措施离心泵的用途十分广泛,如化工、采矿、火力发电,建筑消防、给排水等。

水泵的汽蚀、磨蚀及其联合作用的破坏一直是水泵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合理、吸入口压力过低或输送液体温度过高等原因,会发生气蚀。

汽蚀对水泵危害很大,使离心泵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停运。

一、汽蚀现象由于水的物理特性,我们知道,水和汽可以互相转化,转化的条件即温度与压力。

一个大气压下的水,当温度上升到100℃时就开始汽化。

但在高原地区,水在不到1O0℃就开始汽化。

如水温一定,降低水的压力,当压力下降到某一数值时,水就开始汽化并产生汽泡,此时的压力就称作该对应水温下的汽化压力。

汽化发生后,就有大量的蒸汽及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逸出,形成许多蒸汽与流体混合的小汽泡。

当汽泡随水从低压区流向高压区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凝结而破裂。

在破裂瞬间,产生局部空穴,高压水以极高的速度流向原汽泡占有空间,形成一个冲击力。

由于汽泡中的气体和蒸汽来不及在瞬间全部溶解和凝结,在冲击力作用下又形成小汽泡再被高压水压缩凝结,如此多次反复,在流道表面极微小的面积上,冲击力形成的压力可高达几百甚至上千兆帕,冲击频率可达每秒几百万次。

材料表面在水击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疲劳而遭严重破坏,从开始的点蚀到严重的海绵状空洞,甚至蚀穿材料壁面。

另外,产生的汽炮中还夹杂着某种活性气体如氧气,它们借助气泡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可使局部温度升至200—300℃,对金属起化学腐蚀作用。

我们把这种汽化产生汽泡,汽泡进入高压区破裂以致材料受到破坏的全部过程称为汽蚀现象。

关于汽泡形成机理的研究发现,如果液体与固体的接触面上的缝隙中存在微波的气核,在汽化发生时,缝隙中的这些微笑气核首先迅速成长成为肉眼可见的气泡(或称空泡),而汽核的存在对汽化产生的压力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无气核条件下,汽化发生于热力学平衡态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气核越大对应的汽化压力也比热力学饱和蒸汽压力高出越多。

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的计算公式

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的计算公式

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是液体泵设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运行安全和效率。

在液体泵的设计和选择中,必需要计算出这两个参数,以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汽蚀现象,同时也要保证设备能够正常、高效地工作。

在液体泵设备运行过程中,液体的流动速度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压力、液体性质和泵的设计结构等因素。

在液体的流动速度超过一定数值后,液体中的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界面会产生泡沫,使得泵的效率下降甚至造成气蚀。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就需要根据液体的性质和泵的设计参数来计算出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

对于计算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最常用的方法是根据泵的设计参数和液体的性质来确定。

其中,有效汽蚀余量是指在泵的正常工作条件下,液体的流动速度达到一定数值后,泵的进口压力低于液体饱和蒸汽压力的余量。

而必需汽蚀余量则是指在泵的设计工况下,液体的流动速度达到一定数值后,泵的进口压力低于气蚀能够发生的压力的余量。

通常情况下,计算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需要根据具体的泵的设计参数和液体的性质来确定相应的计算公式。

在一般情况下,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1. 有效汽蚀余量计算公式:有效汽蚀余量 = (Ps - Pv) / ρg其中,Ps为液体在泵进口处的静压;Pv为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力;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2. 必需汽蚀余量计算公式:必需汽蚀余量 = (Ps - Pv') / ρg其中,Pv'为液体在泵进口处的蒸汽压力。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上述公式的计算,可以得到液体在泵中运动时的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的数值。

这些数值可以为设备的选择和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从个人角度来看,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的计算是液体泵设备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只有在有了准确的计算结果之后,才能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汽蚀现象,并且能够满足工作要求。

水泵的汽蚀现象及其防治措施

水泵的汽蚀现象及其防治措施

水泵的汽蚀现象及其防治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水泵的汽蚀现象及其防治措施1.水泵汽蚀的概念水泵运行过程中,如果泵内液体局部位置的压力降低到水的饱和蒸汽压力(液化压力)时,水就开始汽化生成大量的汽泡,汽泡随水流向前运动,流入压力较高的部位时,迅速凝结,溃灭。

泵内水流中汽泡的生成,溃灭过程涉及许多物理,化学现象,并产生噪音,振动和对过流部件材料的侵蚀作用。

这些现象统称为水泵的汽蚀现象。

1.1水泵汽蚀的类型:1)叶面汽蚀:水泵安装过高,或流量偏离设计流量时,产生的汽蚀现象,其汽泡的形成和溃灭基本上发生在叶片的正面和反面。

2)间隙汽蚀:在离心泵密封环与叶轮外缘的间隙处,由于叶轮进出水侧的压力差很大,导致高速回流,造成局部压降,引起间隙汽蚀,轴流泵叶片外缘与泵壳之间很小的间隙内,在叶片正反面压力差的作用下,也因间隙中的反向流速大,压力降低,在泵壳对应叶片外缘部位引起间隙汽蚀。

3)水流经过泵内粗糙凹凸不平的内壁面和过流部件时。

在凸出物下游发生的汽蚀,称为粗糙汽蚀。

1.2汽蚀的危害:1)使水泵性能恶化。

泵内发生汽蚀时,大量的汽泡破坏了水流的正常流动规律,流道内过流面积减小,流动方向改变,从而叶轮和水流之间能量交换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能源损失增加,从而引起水泵流量,扬程和效率的迅速下降,甚至达到断流状态。

2)损坏过流部件。

当汽泡被水流带到高压区迅速凝结,溃灭时,汽泡周围的水流质点高速地向汽泡中心集中,产生强烈的冲击。

如果汽泡在过流部件附近溃灭,就形成对过流部件的打击,容易引起过流部件的塑性变形和局部硬化,产生疲劳,性能变脆,很快就会发生裂纹与剥落,形成窝蜂状孔洞。

振动和噪音。

在汽泡凝结溃灭时,产生压力瞬时升高和水流质点间的撞击以及对泵壳和第 2 页共 6 页叶轮的打架,使水泵产生噪音和振动现象。

当汽蚀振动频率与水泵自振频率接近时,会引起共振,从而导致整个机组甚至整个泵房振动。

在这种情况下,机组就不应该继续工作了。

泵的汽蚀余量和安装高度计算

泵的汽蚀余量和安装高度计算

泵的汽蚀余量和安装高度的计算一、气蚀的发生过程液体汽化时的压力称为汽化压力(饱和蒸汽压力),液体汽化压力的大小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由于分子运动更剧烈,其汽化压力越大。

20℃清水的汽化压力为,而100℃水的汽化压力为101296Pa(一个大气压)。

可见,一定温度下的压力是促成液体汽化的外界因素。

液体在一定温度下,降低压力至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时,液体便产生气泡,把这种产生气泡的现象称为气蚀。

气蚀时产生的气泡,流动到高压处时,其体积减小以至破灭。

这种压力上升,气泡消失在液体中的现象称为气蚀的溃灭。

为保证泵不汽蚀,泵叶轮进口处单位重量的液体所必须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

浅释如下:当离心泵的吸入高度过大和液体温度较高时,以致使吸入口压强小于或等于液体饱和蒸汽压,则液体会在泵进口处沸腾汽化,在泵壳内形成一个充满蒸汽的空间,随着泵旋转,气泡进入高压区,由于压差的作用,气泡受压破裂而重新凝结,在凝结的一瞬间,质点互相撞击,产生了很高的局部压力,如果这些气泡在金属表面附近破裂而凝结,则液体质点就象无数小弹头一样,连续击打在金属表面,使金属表面产生裂纹,甚至局部产生剥落现象,使叶轮表面呈蜂窝状,同时气泡中的某些活泼气体如氧气等进入到金属表面的裂纹中,借助气泡凝结时放出的热量,使金属受到化学腐蚀作用,上述现象即为汽蚀。

汽蚀现象产生时,泵将产生噪音和振动,使泵的扬程、流量、效率的性能急剧下降,同时加速了材料的损坏,缩短了机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限制泵的吸入高度,防止液体大量汽化,以免发生汽蚀现象。

一台泵在运转中发生了气蚀,但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换上另一台泵可能就不会发生气蚀,这说明是否发生气蚀和泵本身的抗气蚀性能有关。

反之,同一台泵在某一条件下(如吸上高度7米)使用发生气蚀,改变使用条件(如吸上高度5米)则不会发生气蚀,这说明是否发生气蚀还与使用条件有关。

这就是泵汽蚀余量或必需气蚀余量NPSHr(又称必需的净正压头)和装置气蚀余量或有效气蚀余量NPSHa(又称有效的净正压头).二、泵安装高度的计算:泵之所以吸上液体,是因为叶轮旋转在叶轮进口造成真空,吸入液面的压力P0把液体压入泵的结果。

泵的汽蚀实验

泵的汽蚀实验

水泵的汽蚀实验一、实验目的1.确定泵在工作范围内,流量Q与NPSH扬程H与NPS a的关系,并绘制其关系曲线NPSHQ、H-NPSH。

2.掌握泵汽蚀原理、方法和技巧。

3.学会使用实验设备、仪器仪表,掌握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由泵的汽蚀理论可知,在一定转速和流量下,泵的必需汽蚀余量NPSH是一个定值。

但装置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却随装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吸入装置情况来改变NPSH。

当泵发生汽蚀时,NPSH=NPS岸NPSH NPSH 就是求得的临界汽蚀余量。

汽蚀实验宜采用改变水泵进出口阀门开度两个调节参数而使流量保持不变的方法进行实验,并规定在给定流量下实验扬程(或效率)下降(2+K/2)%寸的NPSH值作为该流量下的NPSK。

其中,K为型式数。

型式数是一个无因次量,由下式定义:2 n QKK360(gH)4式中:n --- 转速,r/min;Q 泵设计工况点流量,m/s ;H --- 泵设计工况点扬程,mg --- 重力加速度,9.806m/s2。

注:型式数按泵设计工况点计算。

在开式实验台上,改变泵进口节流阀的开度,实际上是改变吸入管路阻力,使NPSH改变,为了流量保持不变,同时也须调节出口阀门的开度。

三、实验装置及操作实验装置见下图。

汽蚀实验具体操作就是操作进、出管路上的两只球阀,操作时须配合同时调节,阀门的开闭切不可幅度大,因为汽蚀试验时,压力表、真空压力表非常灵敏。

o水箱12. it 口味恫1肌朮虽帝14、进口取圧阀15. B空圧力表16,圧力盂17.出口锻圧關18.出口管四、实验数据的测量汽蚀实验要测取的参数有Q H n和NPSH其中Q H n的测量与性能实验相同,主要是NPSH勺测量。

2NPSH a (F>mb Pz)/ g * H i 2g式中NPS ——有效汽蚀余量,mP am 环境大气压力,Pa (可查表);P V——实验温度下的水汽化压力,Pa (可查表);H 1――真空压力表读数,mP――液体密度,kg/m3(可查表);v i ――液体入口平均流速,m/s。

水泵汽蚀原因分析及其防护措施

水泵汽蚀原因分析及其防护措施

汇报人:2023-12-08•水泵汽蚀现象概述•水泵汽蚀原因分析•汽蚀防护措施目•汽蚀的预防性维护•结论录01水泵汽蚀现象概述0102水泵汽蚀定义水泵汽蚀通常发生在水泵的叶轮叶片、导流器以及进水口等部位。

水泵汽蚀是指在水泵的进出水口附近形成的气穴现象,是由于水在压力作用下发生汽化而形成的。

水泵汽蚀产生大量的气泡和冲击波,导致水泵产生强烈的噪音和振动。

产生噪音和振动降低水泵效率损坏设备汽蚀导致水流不畅,水泵的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汽蚀现象会导致水泵的叶片、导流器和进出水口等部位受到损坏,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030201进水口处水流速度变化大,压力降低,容易形成汽蚀。

水泵进水口叶轮叶片处水流产生涡流,压力不稳定,容易产生汽蚀。

水泵叶轮叶片导流器设计不合理或安装不当,容易造成水流不畅,进而产生汽蚀。

导流器02水泵汽蚀原因分析水泵安装高度和吸入管路阻力等参数都会影响汽蚀余量,因此需要合理设计水泵的安装和吸入管路。

在水泵选型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汽蚀余量的要求,确保水泵能够在给定的条件下正常运行。

汽蚀余量是水泵运行的重要参数,如果实际汽蚀余量小于水泵的必需汽蚀余量,会导致水泵汽蚀。

汽蚀余量不足吸入管路阻力过大是水泵汽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吸入管路阻力过大时,液体在吸入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能量损失,使得实际汽蚀余量降低,进而导致水泵汽蚀。

需要对吸入管路进行合理设计,减少管路弯头和阀门等阻力元件的数量,降低液体流动的阻力。

吸入管路阻力过大液体温度过高01液体温度过高会使水的饱和蒸汽压升高,使得实际汽蚀余量降低。

02在高温环境下运行水泵时,需要考虑到液体的温度对汽蚀余量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液体温度。

03可以采用冷却器等装置来降低进入水泵的液体温度,以避免水泵汽蚀的发生。

水泵的结构也会影响其汽蚀性能。

如果水泵的叶轮形状不合理,或者叶片表面粗糙度过大,都会导致水泵的汽蚀性能下降。

需要对水泵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选择合适的叶轮形状和叶片表面处理方式,以提高水泵的汽蚀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泵
思考题:
1.泵如何分类?
2.离心泵的主要过流元件有哪些?功能是什么?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叶轮、转轴、吸人室、蜗壳、轴封箱和密封环等。

吸入室:吸人室位于叶轮进口前,它把液体从吸入管吸入叶轮。

要求液体流过吸人室的流动损失较小,液体流人叶轮时速度分布均匀。

叶轮:旋转叶轮吸入液体转换能量,使液体获得压力能和动能。

要求叶轮在流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使液体获得较多的能量。

蜗壳:蜗壳亦称压出室,位于叶轮之后,它把从叶轮流出的液体收集起来以便送人排出管。

由于流出叶轮的液体速度往往较大,为减少后面的管路损失,要求液体在蜗壳中减速增压,同时尽量减少流动损失。

3.离心泵的流量、扬程、功率(输入功率)、轴功率的定义是什么?
流量:泵在单位时间内输送出去的液体量。

扬程:这里将欧拉方程表示为旋转叶轮传递给单位重量液体的能量,亦称理论扬程。

功率:泵的功率通常指输入功率,即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轴功率。

4.灌泵的原因是什么?
若不灌泵,因泵内空气密度远小于液体,在一般离心泵的运行条件下,气体通过离心泵所得到的压升很小。

也就是叶轮入口处真空度很低,不足以吸进液池的液体
5.离心泵的欧拉方程是什么?
6.汽蚀的原因是什么?(或汽蚀的机理、现象是什么?)
液体汽化、凝结、冲击,形成高压、高压、高频冲击载荷,造成金属材料的机械剥裂与电化学腐蚀破坏的综合现象称为汽蚀。

7.汽蚀的危害是什么?
1、汽蚀使过流部件被剥蚀破坏;
2、汽蚀使泵的性能下降;
3、汽蚀使泵产生噪音和振动;
4、汽蚀也是水力机械向高流速发展的巨大障碍。

8.判断汽蚀的判据是什么?
NPSHa > NPSHr泵不发生汽蚀
NPSHa = NPSHr泵开始发生汽蚀
NPSHa < NPSHr泵严重汽蚀
9.提高离心泵本身抗汽蚀性能的措施有哪些?
1、提高离心泵本身抗汽蚀的性能:
a、提高离心泵的吸入口至叶轮叶片入口附近的结构设计;
b、采用前置诱导轮;
c、采用双吸式叶轮;
d、设计工况采用稍大的正冲角;
e、采用抗汽蚀的材料。

2、提高进液装置汽蚀余量的措施:
a、增加泵前储液罐中液面上的压力PA来提高NPSHa;
b、减小泵前吸上装置的安装高度坑Hg,可显著提高NPSHa;
c、将吸上装置改为倒灌装置,并增加倒灌装置的安装高度;
d、减小泵前管路上的流动损失△HA-S,亦可提高NPSHa.
10.提高离心泵进液装置抗汽蚀性能的措施有哪些?
11.离心泵调节中,改变泵的特性曲线的调节方法有哪些?
转速调节、切割叶轮外径调节、改变前置导叶叶片角度的调节、改变半开式叶轮叶片端部间隙的调节、泵的并联或串联调节。

12.离心泵调节中,改变装置的特性曲线的调节方法有哪些?
闸阀调节、液位调节、旁路分流调节。

13.启动泵之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启泵的顺序(或程序)实怎样的?
准备工作:启动前检查、充水、暖泵。

启泵的程序:灌泵、关闭出口阀、开泵、开出口阀。

14.泵流动相似的条件是什么?
两泵流动相似应具备几何相似和运动相似,而运动相似仅要求叶轮进口速度三角形相似。

15.什么是相似工况?
16.写出泵的相似定律、比例定律的表达式.它们有什么作用?
17.写出比转速公式.
18.比转速有什么作用?
19.写出切割定律表达式.它有什么作用?
为了扩大其工作范围,可采用切割叶轮外径的方法,使工作范围由一条线变成一个面。

20.什么是切割对应工况?
21.离心泵叶轮被切割后,其抗汽蚀性能是否变化?
22.两台离心泵若流动相似,则其抗汽蚀性能是否一样?原因是什么?
23.离心泵叶轮的出口安装角一般取多少?
24.按比转速是如何进行泵的分类的?
计算题:
1.掌握比转速的计算.
2.掌握叶轮切割后流量、扬程、功率、效率的变化计算(切割定律的应用).
3.掌握汽蚀的判断计算(或汽蚀余量计算、最大吸上真空度计算).
作业习题:
1.某化工厂需要三台水泵,其性能要求是:第一台qv1=50m3/h,H1=100m,第二台qv2=400m3/h,H2=40m,第三台qv3=800m3/h,H3=18m,均选用n=1450r/min的叶轮外径,试问叶轮交流电动机驱动,试问如何初选泵型?又若选出的第二台泵的扬程偏大,需要切割外径允许的最大切割量是多少?相应的流量、扬程和效率约降低多少?
解:
(1)
第一台qv1=50m3/h,H1=100m,
第二台qv2=400m3/h,H2=40m,
第三台qv3=800m3/h,H3=18m,
均选用n=1450r/min
那么,由得:
第一台,选用活塞泵,
第二台,选用离心泵,
第三台,选用轴流泵。

(2),那么由表4-3得:
叶轮外径允许的最大切割量为15%,即:
则,流量降低15%,扬程降低27.75%,效率降低1.5%。

2.某化工厂由储水池清水输送到高位水槽中,要求供水量为100m3/h。

储水池至泵的高度为2.5m,泵至高位水槽的高度为26m,其上装有带滤网的底阀1个,闸板阀1个,90°弯头2个,锥型渐缩过渡接管1个,压水管长40m,其上装有止回阀1个,闸板阀1个,90°弯头2个,锥型渐扩过渡接管1个。

要求选用恰当的水泵。

解:
选定管道直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