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音乐鉴赏感想
中外音乐赏析课心得体会

中外音乐赏析课心得体会第一篇:中外音乐赏析课心得体会中外音乐赏析课心得体会姓名:李嘉威学号:2013124031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们的中外音乐鉴赏的课程就要结束了。
回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我发现自己真的收获良多。
还清晰地记得,在第一堂课时,老师就郑重地对我们说,学生绝不可以带笔记本电脑到课堂上并且在欣赏音乐时不可以聊天。
或许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我却从中看到了一位老师对音乐的尊重。
而这也让我明白了,欣赏音乐的最重要的前提并不是你要有多好的音乐素养和专业知识,而是要首先学会尊重音乐。
在随后的课程中,老师让我们欣赏了《红色娘子军》音乐剧《钟楼怪人》《圆舞曲》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中外经典作品。
其中《红色娘子军》让我知道了如何利用音乐来表现南霸天的坏人形象。
而让我印象最深的则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作品首先以长笛的柔和以及竖琴的甜蜜展现了两人相爱的美好与动人;接着利用钢管演奏出严峻节奏和阴森的音调完美的表现出压迫与无奈的感情;最后以小提琴的与快板交替深刻表现出一种悲伤并夹杂着反抗与哭诉。
通过这部作品让我深刻的明白了原来不同的乐器不同的声调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感情主题,并通过它们的有机结合,让人们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一个触碰心灵最柔软处的故事。
也许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吧。
通过音乐欣赏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使我对音乐剧歌剧民族音乐西方古典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音乐风格和背景都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
同时充实了我们的音乐感性认识,丰富了音乐知识,开阔了音乐视野,提高了音乐鉴赏的审美能力。
总的来说,这门课程让我懂得了音乐的美。
最后向老师提一个小小的建议,我觉得老师可以将所有的学生统一分成一个小组,然后欣赏完一个作品后,可以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话既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也可以让我们的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第二篇:中外经典电影音乐赏析中外经典电影音乐赏析作业题目:一、说出感动你的一部电影中的音乐及原因(课内外均可)二、结合自己的体会浅析电影音乐欣赏对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产生的影响与意义(分若干小标阐述,不少于1000字)一、《August Rush》(《八月迷情》)翻看各个权威电影网站的影评,对《August Rush》一片的评价不甚良好,我却固执地以为这是我看过最打动人的电影,它有着催促我相信奇迹、相信自己的神秘力量。
中外音乐鉴赏总结

中外音乐鉴赏总结篇一: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课程,音乐鉴赏这门课终于圆满的结束了,可以说这门课对我的影响与改变是特别大的。
她不仅让我了解到了一些音乐的基本基础、种类、历史发展等等的,而且每次课都能欣赏到很多很多优秀动人的旋律,使我心情愉快,特别是在结束了一周忙碌的课程后能够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同时这门课更是改变了我对音乐以前的一些看法,甚至是一些人生的态度。
另外,在这门课上我还真正的体会到了大学课堂的感觉,很轻松,很教会人东西。
总之,我很是喜欢这门课。
记得刚开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介绍自己,说自己有40年的教龄。
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完了,这门课肯定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可能是上世纪的教学方法甚至古板死眼的,我不禁对我的选择充满了后悔………可是后来我发现,这门课不是我想象这个样子的,老师上课的方法十分符合我们的上课方式,课堂上轻松又自在,每次课除了讲一少部分的精辟的内容后,一般都是给我们欣赏一些美妙的音乐和精彩的电影,让我们自己去学习体会,我个人一直认为,大学就应该摆脱高中时那种醍醐灌顶的施教方法,提倡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才会更加锻炼学生个人能力。
同时呢,老师在给我们欣赏之后,还会给我们一些简单而精彩的赏析,让我们更好地去学习发现。
我认为这一点是其他很多课所不具备的。
我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喜欢音乐和电影的人,我喜欢听音乐,流行歌曲,经典老歌,钢琴曲都有涉猎,我也喜欢唱歌,是我们寝室的麦霸,我认为好的音乐不单要听,还要亲身体会,因为好的音乐可以诗人心情愉快,甚至是改变人生;我爱看电影,不管片,军事片,舞台剧,历史剧,武侠剧还是什么的,我都喜欢看,可以说我家里的各种碟片足以开一家小型音像店的了。
但是在这门课上,我欣赏很多曾经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历史悠久,有的是最近流行的,不过不管是哪一样,都深深的吸引着我,看那场面宏伟的交响曲,动人心魄的舞台剧,历史悠久却是当时中国文化的瑰宝的思路飞雨,每一件都是那么的动人心弦,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个人感受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个人感受
西方古典音乐是一种充满魅力和深度的艺术形式,对我个人来说,它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妙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
首先,西方古典音乐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情感共鸣。
每当我听到悠扬的小提琴声或雄壮的交响乐,我常常感到自己被音乐所打动。
音乐家们通过各种乐器和旋律创造出了令人心醉神迷的音乐,让我沉浸其中。
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表达让我感同身受,让我能够放松心情,平静思绪。
其次,西方古典音乐激发了我的想象力。
无论是浪漫时期的贝多芬音乐还是巴赫的管风琴曲,每一段音乐都能够勾勒出一个独特的故事或情境。
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我能够想象出各种情景,感受到音乐带来的色彩与画面。
这种想象力的激发让我在音乐中找到了一种无尽的创造力和乐趣。
最后,西方古典音乐教会了我欣赏不同风格和时代的音乐。
从巴赫到莫扎特,从贝多芬到肖斯塔科维奇,每个作曲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
通过研究和欣赏这些不同的音乐作品,
我不仅能够了解音乐史的发展,也能够欣赏到不同风格的美妙之处。
这种多样性让我对西方古典音乐产生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尊重。
总之,西方古典音乐对我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
带给我情感共鸣和想象力的激发,还让我能够欣赏不同风格和时代
的音乐。
通过欣赏西方古典音乐,我愿意去探索更多的作曲家和作品,体验更丰富的音乐之旅。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必备16篇)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必备16篇)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第1篇一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即将结束,在此感谢老师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概念的转变。
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通过聆听这种方式,阅读并分析有关音乐的背景和材料,从而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当初选这门课完全是由于学校要求必须选择一门鉴赏课,我由于写字很丑,其他的课又不是很喜欢,就选了音乐鉴赏。
更由于这学期专业课太多,所能选择的机会不多,就选择了周二下午的这节课。
我以为的音乐鉴赏就是老师给我们放放歌,只是需要带个耳朵即可。
并且自己由于五音不全,又不是很喜欢唱歌,完全是修个学分就好。
但是当我上课时我就觉得不是自己所想的这样。
老师应该是对音乐是非常的喜欢,所以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
所欣赏的也不是什么流行音乐,而是古典的音乐会。
这的确让我认识很多。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音乐的世界是一种虚拟中的征服,它用不同的方式征服着不同种类的人的心情。
再普通的人,不管他的知识层面如何,不管他的地域文化所带来的差异如何,他都具有一样与生俱来的能力,那就是音乐鉴赏的能力。
音乐对于喜欢他的人来说只限于欣赏的品位和能力。
对他的了解并不仅仅限于听上,要从各方全面了解。
具有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情感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所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分辨出来的。
虽然音乐欣赏课是在每个周二的下午,但仅有的几次课上我学会了如何去欣赏乐曲。
过去听歌曲的时候,往往需要反反复复的听好几遍才能品味出其中的精华,而且听完了之后印象不深刻。
现在,学会了用节奏、结构去解析音乐,能融入到音乐优美的意境中去,真正的去欣赏。
这样,音乐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对音乐的了解也更进了一层。
每次上课的时候,一听起优美的音乐感觉时间都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意犹未尽。
国外音乐鉴赏课总结范文

作为一名热爱音乐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国外的音乐鉴赏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我深入了解了西方音乐的精髓,拓宽了自己的音乐视野,对音乐鉴赏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总结。
一、课程概述这门音乐鉴赏课程主要介绍了西方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
课程分为四个部分:音乐基础理论、音乐作品赏析、音乐创作技巧以及音乐与文化的交融。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堂实践,我对西方音乐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二、课程收获1. 音乐基础理论:在课程中,我学习了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了解了不同音乐风格的产生背景和特点。
这使我能够更加准确地鉴赏音乐作品。
2. 音乐作品赏析:课程中,我们欣赏了众多经典的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爵士乐大师路易·阿姆斯特朗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等。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我领略了不同音乐风格的魅力,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3. 音乐创作技巧:在课程中,老师讲解了音乐创作的技巧,如旋律创作、和声处理、节奏编排等。
这使我认识到,音乐创作并非易事,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想象力。
4. 音乐与文化的交融:课程中,我们了解到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过程,以及音乐在各个历史时期所承载的社会意义。
这使我认识到,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它能够跨越国界,传递情感。
三、个人感悟1. 音乐的魅力: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刻体会到音乐的魅力。
它能够触动人心,激发情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审美能力的提升:在课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欣赏音乐,如何从音乐中汲取营养。
这使我认识到,提高审美能力是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
3. 文化素养的拓展: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不同文化的音乐特点,拓展了我的文化视野。
我相信,这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这门国外音乐鉴赏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音乐,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让音乐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精选5篇)

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精选5篇)第一篇: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的心得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故我选修了《20世纪西方音乐》,乘此机会,陶冶我的情操,从中学习到些知识,音乐中美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对人的精神、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力量。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乐,大多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道德、意志、品格和情操。
什么是音乐,生理上是种种机能,物理上是种种声音,心理上是种种情感,道理上是种种人生。
归结为一句话,人类用声音表情的听觉艺术!20世纪是人类音乐史上最具表现力的一百年,人类音乐风格上最多元意义的一百年,人类美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一百年......20世纪是西方音乐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在这看似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表象之下,音乐思想中的建构与解放运动的交织形成了20世纪音乐发展的基本结构.现代音乐中的这种建构与解放首先始于19世纪末,当时西方世界的历史背景、人文思想和科技发展对音乐形式、内容及风格产生的巨大影响,促使传统的浪漫主义音乐结构逐渐瓦解并在其中孕育了新现代音乐结构的萌芽.在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音乐思想呈现出建构与解放双线交织的发展脉络,并分别从音乐本体形式、时代背景及哲学美学思潮、不同流派风格及受众群体三个方面体现出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思想中建构与解放的对立关系、并存关系、继承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现代音乐逐渐进入后现代时期,在全球化经济与反文化潮流冲击下西方音乐思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彻底解构,并逐渐建构起一种新的多元化开放性的音乐思想结构,这种新音乐思想结构也将继续影响21世纪音乐发展.西方音乐是历史与地理共同作用下的文化体,全球学界公认七个阶段: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11世纪荷马时代—公元5世纪)2.中世纪时期(公元5—16世纪)3.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6—17世纪)4.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5.古典主义时期(1750年—1810年)6.浪漫主义时期(1810年—1900年)7.二十世纪(1900年至今)就西方音乐这样一个文化体发展的总体情态来说,从文化体发展的时空连续性来看,相比文化的发展则表现出散而有序的特点。
学习西方音乐和艺术欣赏的感想(小编整理)

学习西方音乐和艺术欣赏的感想(小编整理)第一篇:学习西方音乐和艺术欣赏的感想学习西方音乐和艺术欣赏的感想当拿到这学期的课程表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艺术欣赏到底是学什么,没有上课之前我都非常的期待。
一直就很喜欢欧阳老师,因为我认为老师是个很温柔并且很有才华的人,我一直觉得做艺术的人都是很特别的。
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不能说自己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可能还只能从节奏的快慢来感受,而不能真正把握音乐家想表达的主题。
但是在音乐的广度方面,我真的领略了很多,可以说了经历了一次音乐之旅,享受了一次音乐的盛宴。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欣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我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的音乐文化只是增长了许多,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
同时,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以前我不知道音乐是怎么分类的,只知道经典歌曲和流行乐。
这一学期,欧阳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四类音乐。
一,布鲁斯;二,爵士;三,摇滚;四,乡村音乐。
为了更好的使我们欣赏音乐,了解音乐家的故事。
老师也为我们准备了几部以音乐或音乐家为主题的电影。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布鲁斯《骚灵乐父》,讲述了主角雷一生的事迹。
他对音乐的热爱让我震撼,还有他的才华,在那个年代他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是很不容易的。
尤其他还是个瞎子,虽然收到很多不公平待遇,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最后成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
他的每一首歌曲我都非常的喜欢,虽然那个年代的很多歌曲都不是我们所喜爱的,尤其像布鲁斯。
我以前从来没有看过关于音乐方面的电影,想到的话也觉得是枯燥的,但是老师给我们放的电影都很不错,让我们可以从电影中了解到当时产生那种音乐的社会和背景,使人印象深刻。
说到爵士我就会想起爵士舞,我很喜欢那种舞蹈,让人觉得很奔放,可以放飞心情。
有时我会分不清布鲁斯和爵士,现在音乐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很多音乐都混合在了一起,有时我真的辨别不清。
但是老师和我们讲了每种音乐里面所具备的乐器,所以通过辨别乐器我也能够辨别了。
浅谈欣赏中外艺术歌曲之感想

浅谈欣赏中外艺术歌曲之感想艺术歌曲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在西方音乐文化蓬勃发展时期产生的一个重要音乐品种。
是19 世纪欧洲音乐社会生活中最为短小、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融诗歌、音乐、钢琴伴奏为一体。
诗歌因音乐的表现使内涵、意境得以升华,音乐因诗歌的启迪而更能引发作曲家和听众美妙的遐想,而钢琴伴奏则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它的艺术表现力。
这种“三位一体”的创作方法,已成为中外艺术歌曲的主要创作特征。
艺术歌曲创作水平的高低,在当今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时代,是衡量一个国家歌曲创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回顾西洋艺术歌曲进入中国的过程,是一个从徘徊到交融、根植、结果的过程,是西方音乐文化为中国音乐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近百年来,经过几代作曲家的不断努力,我们已经拥有一个非常丰富的艺术歌曲宝库。
最近,一个提倡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及欣赏艺术歌曲的热潮正在兴起,大家崇尚高雅艺术,更需要作曲家们创作出适应时代需要的艺术歌曲。
在热情的听众面前,鉴借先进的,摒弃落后的、运用创新的技术手法写作艺术歌曲就成为当前每一位词、曲作家应重视的问题。
下面,我从歌曲创作的角度谈谈中外艺术歌曲名作中做融合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
一、旋律中的民族主题" 民族,是我们的理想。
"---勃拉姆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对后世中、外作曲家有着直接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与当时德国民族诗人的诗歌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与奥地利、德国的民间音乐有着血缘关系。
在舒伯特最优秀的歌曲旋律中,融合了奥地利、德国民族音乐音调的主题,并把它们纳入到作品中去,使富有民族特点的抒情性旋律成为当时音乐会上的主要抒情形式。
同样,与舒伯特同时代的舒曼、勃拉姆斯、以及所有从事艺术歌曲创作的作曲家都喜爱运用本民族音调作为旋律主题进行创作,用以表达他们的民族情怀。
如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去看望爱人的路上》,就是根据莱茵河下游的民歌主题创作的;《徒劳小夜曲》的主题旋律则取自波西米亚民歌音调;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别唱,美丽的人儿》是一首充满了格鲁吉亚民歌风情的艺术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音乐鉴赏感想
外国音乐欣赏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来了解和欣赏一下外国音乐的发展史和优秀作品,而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自觉这门课程真的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虽说不上大有长进,但总的来说已经对外国音乐发展史上赫赫有名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有了起码的印象,不会再是一问三不知的囧样了,这就是我上这门课程的最大收获吧。
外国音乐发展史可说的上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人物传记。
首先登场的是巴洛克时期。
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萌芽和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政治与思想意识的转变,巴洛克音乐应运而生,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
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
复调音乐(复音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
於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
巴洛克音乐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名得益于这个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
巴洛克时期最早的著名作曲家应该是意大利人蒙特威尔蒂,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向巴洛克时期过渡中显赫的人物”、“歌剧改革之父”以及“十七世纪最出色的作曲家”。
但是说到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不得不提J.S.巴赫,他被誉为“音乐之父”,他的功绩自然非同一般,作品之多、水平之高也是亘古罕见的。
亨德尔则具有天才的旋律大师,从他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愉悦、优雅,他的协奏曲作品、歌剧、神剧都是巴洛克时期最为宝贵的音乐财富。
而这个时期的演奏乐器——管风琴最令我为之惊艳,印象深刻。
管风琴的体积之大,声音之洪亮,气势之磅礴都是那么的独树一帜,让人深深着迷。
另外,亨德尔的清唱剧和歌剧闻名遐迩。
然后要介绍的是古典主义时期。
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
艺术已不再仅仅是贵族所欣赏的高雅艺术,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了剧场和音乐厅的观众。
因此,来自民间的喜歌剧和平易生动的器乐音乐大量涌现,而这就是古典主义音乐的萌芽。
古典音乐的风格表现为在艺术上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
这一时期堪称欧洲音乐史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音乐大家个个都是声名显著——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被世人尊称为乐圣的一代音乐巨子,他在命运上的坎坷经历与他的音乐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强烈对比,让世人对他更加充满了尊进和崇拜。
他流传于世的著名作品有《月光》《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悲怆鸣奏曲》……其中,《第九交响曲》更是被公认为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
最后出场的是浪漫主义时期。
十九世纪初的艺术家在创作上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在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
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音乐,它以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浪漫主义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舒伯特、肖邦、柴可斯夫基也都是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家。
舒伯特的创作中心是歌曲,有“歌曲之王”的美称,他的歌曲优美、质朴而深刻,充分体现了诗歌的意境。
作品中折射出那个时代小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压抑、欢乐与痛苦,成为浪漫主义艺术的典范。
另外,肖邦他的音乐潇洒、飘逸、含蓄、柔情,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浓郁、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热烈、深沉的富爱国热情中表现出来的,所以人们称他为“钢琴诗人”。
他为后世留下了二百余首钢琴珍品,其中的圆舞曲和夜曲更是不能不知的代表作。
在这之后,外国音乐还经历了印象主义时期、表现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等多个阶段的发展壮大,才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和听到的外国音乐。
在这一整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不仅对外国音乐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整体的简单认识,知道了许多世界知名的音乐家,听到了他们的成名乐曲,而且通过老师不时播放给我们欣赏的音乐,也让我为音乐的魅力所折服。
通过这门课程,我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开拓了自己的艺术视野,让自己在学习之余有了一个释放压力的爱好,同时还提升了自己的品味和气质,这就是我在这门课程中所得到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