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班主任的协调能力

浅谈如何提升班主任的协调能力
浅谈如何提升班主任的协调能力

浅谈如何提升班主任的协

调能力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十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浅谈如何提升班主任的协调能力

付鑫电话:1

重庆市北部新区重庆经开育才中学

论文类别:班主任工作类学段:初中学科:班主任工作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执行者,是班级的灵魂。当然也是班级学生和班级科任老师的纽带,联系两者的中间力量。良好的班级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离不开班主任沟通和协调的。同时,班主任也是学校开展工作的执行者,也是学校、学生联系的纽带。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在“创和谐社会,建和谐家园”的大背景下,班主任也应该将“和谐”理念引入班级的建设和管理上来。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理顺、协调各方面、各人员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达到优化教育教学坏境,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当班主任的工作经历中,我感受着在协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下班级协调工作中必备的能力,那就是协调能力。以期共同建立“和谐班级,和谐校园”。

关键词:班主任协调能力德育管理

有人说:班主任是班级的保姆。的确,班主任面对的是50多位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地方,所以班主任工作十分琐碎但又十分重要。是连接学校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十分重要的纽带。当然,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是班级学生的引路人。班主任的言语和行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班主任起的协调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协调的好,可以让班级良性发展,对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班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既然班主任的协调工作这么重要,那班主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应该协调哪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优化教育教学坏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想在这里通过班主任工作协调方面来谈谈如何提升班主任的协调能力。

一、要明确班主任协调工作的方面和班主任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要明确:班级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班级的每一个学员都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建立良好的班风和班级,对于班主任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感觉班级又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每天有不同的关系和矛盾产生。老师、学校、学生形成了这个小社会重要的元素。

一个社会是否可以良性的发展,对于班主任这个领导者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班主任要明确,班级不是简单的管理。在这个小社会里,班主任要处理各种关系,五十几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坏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做的更好。

学生最后从学校走入到社会,对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影响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和管理的过程中做好协调工作,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健全心里和学生的健康都有非常大的贡献。

总之从各个方面都可以体现出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要明确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二、班主任需要协调哪些方面的工作

班主任协调能力这么重要,那么班主任需要在哪些方面去协调,该怎么做呢

1、协调好班主任自身与学生的关系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一视同仁,不在言语和行为上歧视、刁难和体罚学生;对学生的爱要纯洁、坦率,使之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实行教育教学民主,不搞包办代替,不搞家长式教育。那么,班主任应怎样协调自身与学生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呢

首先,班主任得充满爱心、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须加强自身修养,让你的学生信

任、尊敬甚至崇拜你,让他们都被你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此时,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关心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也就顺利了。据说,魏书生的学生敬仰、崇拜魏书生,就像基督徒敬仰、崇拜上帝一样!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达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工作做不好呢

其次,班主任应该对自己学生的性格、志趣、学习状况、家庭及学习习惯了若指掌,对班级的奋斗目标胸有成竹。在形成勤奋学风的过程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差异,把握好教学基准点,分类辅导,并结合目标,实施教育和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毅力,使每个学生乐学善学。

班主任对学生长期的、真心的付出定会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苦心和用心,当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真正为自己好并按照老师的期望去塑造自己的言行甚至是灵魂时,教育的目的便达到了。

2、协调好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科任教师同样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他们与学生间的关系也应是和谐、亲密的。但科任教师不如班主任与学生那样朝夕相处、交往频繁,也不如班主任与学生那样关系密切,再加上各科任教师在个性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因而他们与学生的关系也会存在程度上的差异。班主任所要做的,是力争使每个科任教师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能出现学生对科任教师感情上的隔阂。班主任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各科任教师多一些亲近学生的机会和氛围,如班队课,有时可让学生邀请一位或几位科任教师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参加,让老师讲讲学习方法,或对班级的期望等等,从而缩短师生感情上的距离。学生喜欢你这个人,他便会对你所教的这门课感兴趣。班主任所创造的时机,也正是为使学生对每门功课的学习都保持应有的热情,不至于出现偏废现象。

3、协调好班主任自身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马卡连柯说:“哪里教师没有结合成一个统一的集体,哪里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教育过程。”任何学生的成长,都是教师集体努力的结果。班主任要协调好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这是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不可或缺的条件。班主任要虚心听取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反应,尊重科任老师的意见。班主任要虚心听取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反应,维护科任教师的形象,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要志同道合、步调一致、目标统一,这样才有共同的目标。为班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协调好学生与他人的关系

人是集体的人、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势必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人的情绪与生存的质量。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班主任要善于做好这一方面的协调工作。

首先要协调好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工作中,班主任常容易走进两个误区,一是班主任为树立干部威信而一味批评普通同学,这样会造成学生不服;二是班主任为从严要求干部而随意指责,这样会造成干部心思涣散,失去学习与工作的信心与动力。此时班主任要做的,应是弄清事实真相,实事求是,重点在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协调好干群关系,使之更加团结,以有利于班级的发展。

其次协调好一般同学之间的关系,班上同学之间不正常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个或少数几个同学关系过于密切,以兄弟姐妹相称,言行充满江湖义气,甚至形成帮派;二是由于某些原因,同学之间闹意见,互不理睬。这两种现象都是消极的人际关系,班主任应予以重视。

再者要协调好本班学生与其他人员的关系,学生与本班同学及老师以外的人员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修养、心理健康等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亦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波动,消除对学生不利的消极因素。同时,班主任也要聆听家长的合理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处事态度和工作方式。至于本班学生与外班学生等的关系,主要是教育学生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学会有原则地谅解或忍让,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思想素养,让他们努力做一个完善的人。

三、班主任在协调工作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要明确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工作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素质涵养。所以班主任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其次,班主任要借助协调工作,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让每个学生对这个班级体有良好的归属感。这样才会有优秀的班集体。

另外,班主任在协调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可以按照自己的情绪来做事情,这样会给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班级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总之,班主任不要以感情来做事,只有提高自己的素养才能够真正的做好班主任工作。

当今社会,班主任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建设好、管理好班级一个班级。班主任通过协调各个方面的工作可以更好的让每一个学生健全发展。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班主任的协调能力的提升也能够更好的利于自己开着各方面的工作。

班主任要多观察,多了解,多学习,包括向别人学习,向书本学习,通过多渠道学习。才能真正的提升自己的协调能力。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搞的有声有色而又实实在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柳斌《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年

[2]、马立《全国模范班主任教育思想和管理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1997年4月

[4]、彭德昭《中小学素质教育新探》海天出版社 1998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