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华侨联考文学文本类文章阅读05~13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华侨港澳台联考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年华侨港澳台联考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年华侨、港澳、台联考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没有小岗位,只有大事业”,干任何一行,只要..始终抱有热情,愿意钻进去,就一定能干出一番成就。

B. 有人说,人心是个无底的洞,探之不尽,人往往连自己都不能完全了解,更况且..去了解别人呢?C. 山药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吸水后体积膨胀,能增加人的饱腹感,对于..控制食欲、瘦身减肥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D. 为了..方便读者,不少书店准备了书桌、椅子,还开了空调,让大家在炎炎夏日有一个清爽的环境,享受阅读的乐趣。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铁树为常绿乔木,不易开花,民间______着“千年铁树难开花”的说法,故常用“铁树开花”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

②一名运动员从启蒙训练到崭露头角,从跨入奥运赛场到一举成名,这中间要洒下多少汗水,体尝多少______!③发现家中起火后,他十分______,第一时间让妻子带着老人和孩子离开,自己则冲进厨房,拿出灭火器灭火。

A. 流传艰辛冷静B. 留传艰难冷静C. 流传艰难平静D. 留传艰辛平静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那天晚上狂风肆起,暴雨醍醐灌顶....,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两百多名官兵连夜赶来投入抗洪救灾的战斗。

B. 政府大手大脚....地克服改革中遇到的重重困难,狠抓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促使老企业焕发生机,新企业迅速崛起。

C. 晾至半干的榆钱儿加上些黄豆面,再撒上点儿花椒盐,放到笼屉里蒸熟,掀开锅盖,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港澳台联考语文真题及答案PDF版

港澳台联考语文真题及答案PDF版

绝密★启用前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本部分为选择题,有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语文基础知识(3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________A.报告对环境污染问题做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对于..环境科学,他概括地介绍了有关的基础知识,引起了与会者的一致重视。

B.要说爱,这就是我对她的爱!我爱整个儿的她,不只是..爱她的贤惠,尤其还爱她...爱她的美丽,而是的独特个性。

C.由于山区森林资源大量减少,致使..森林蓄水功能弱化,水土流失加剧,其他相关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

.D.这次运动会把全校的师生员工都动员起来了,许多老师,以致..学生都当上了运动员,从开幕式到闭幕式始终热闹非凡。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①“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红楼梦》一书______了曹雪芹的全部心血。

②许多人都意识到,从传统沿袭下来的______态度已经跟现代社会有点格格不入了。

③各地大饭店越来越多,大厨师供不应求,于是不少店家争相出髙价_____厨师。

A.贯注处事招聘B.倾注处世招聘C.贯注处世招募.D.倾注处事招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_________A.在新赛季里,这支去年的冠军队完全丧失了昔日的王者风范,只有这一场球打得还算差强人意....B.为了写好这篇论文,陈教授到处查找文献、断章取义....,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吋间和精力。

C.英国女作家远尔夫著作等身,是意识流文学的始作俑者....,应当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D.在互联网知识竞赛颁奖会上,小李说的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得在场的专家们都惊叹不已。

4.下列各句重,有语病的―句是________A.根据初步的统计,目前社会上已有近20%的人把存在银行的储蓄视为将来退休以后的养老金。

华侨生联考真题及答案解析语文

华侨生联考真题及答案解析语文

华侨生联考真题及答案解析语文近年来,已成为许多华侨家庭的关注焦点。

是指中国针对海外华侨子女举办的高中毕业生招生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

本文将重点讨论语文部分的真题以及相应的答案解析。

语文部分试卷难度较大,考查的内容涵盖了古代文化、现代文学、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道真题:李白在《将进酒》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李白在诗中的目的是什么?(2)李白通过哪些修辞手法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文言诗的理解以及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这道题的答案解析:(1)李白在诗中的目的是表达自己勇猛豪放、豪情壮志的人生态度。

他以饮酒作为诗的主题,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不断进取、豪饮一番的场景,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2)李白通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首先,他运用了夸张手法,将自己的豪情壮志通过骇浪的形容词和庞大的场面描绘得更为生动。

其次,他运用了反问手法,通过反问自己“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方式,突出了自己的豪气和坚毅。

此外,他还使用了排比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的语言更具韵律感和节奏感。

可以看出,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理解以及对于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对诗歌的整体理解和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准确把握诗人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一道真题:下面这段文字篇幅较长,请综合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红楼梦》中的黛玉是一个矛盾而复杂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文中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黛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2)黛玉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性格?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以及对角色性格的分析能力。

下面是这道题的答案解析:(1)黛玉的性格特点是矛盾而复杂。

她既是一个善良、聪明、才情出众的女子,又是一个忧郁、敏感、自卑的人。

她独立、坚强又有情感,她爱家庭、爱朋友又痛恨虚伪和伪善。

全国港澳台联考中文真题

全国港澳台联考中文真题

20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部分为选择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一、语文基础知识(3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曹雪芹和莎士比亚对社会形态和人性特征的描述,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地球村”的存在,以至于让我们看到世界文学的亲和力。

B.喝茶也是波兰人的最爱,为了追求更多的口感香味,居然..开发出一系列草药茶,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对茶的开发也得与时俱进了。

C.陶行知先生用毕生精力办教育,它既.是孩子的老师、长辈、又.善于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还花了大量时间到城乡学校作调查。

D.一位网友认为,世界上的文学巨匠由于所处的国家不同,生活背景不一样,影响力也有大小,于是又...有什么可比性要研究呢?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融合移动通信、互联网技术的位置服务应用,将有力卫星导航产业结构升级。

②中医药管理部门建立了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可以定位采集药材的经纬度。

③中学文科实验班的同学都有自己的习作集,他们以不懈的努力换来成绩斐然。

A.拉动精确编篡B.推动精密编篡C.拉动精密编辑D.推动精确编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了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又博采众长....,提出了有序人力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框架。

B.诺贝尔奖虽然不代表一国科研的整体实力,但毕竟是独树一帜....的标志。

专家指出,要培养出能获奖的人才尚需克服弊端,快马加鞭。

C.学校组织的“田间课堂”活动让三百多名学生蠢蠢欲动....,他们在老师和当地农业工人的引领下高兴地开始了采摘棉花的劳动。

D.有些人名往往很难在电脑上打出来,这给办理证件带来了不少麻烦。

《通用规范汉字表》发布之后,这些问题将瑕瑜互见....。

港澳台华侨生联考试卷语文

港澳台华侨生联考试卷语文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沉默、沉寂、沉沦B. 峰回路转、峰回路折、峰回路绝C. 莫名其妙、莫名其妙、莫明其妙D. 漫不经心、漫不经意、漫不经心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昨天买了一本关于文学的书,这本书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B. 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成绩还是下降了。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减少浪费。

D. 那个城市虽然很美,但是我更喜欢家乡的风景。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错误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让人担忧。

B. 她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女子,深得大家的喜爱。

C.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负韶华。

D.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妩媚、倩影、妩媚B. 漫步、蜿蜒、漫步C. 沉默、沉寂、沉沦D. 峰回路转、峰回路折、峰回路绝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那个湖面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的美丽。

B.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得让人陶醉。

C. 他努力学习的样子,让人感到敬佩。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让人爱不释手。

二、阅读题(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

然而,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战胜困难,收获成功。

以下是一则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叫小明。

他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山区,每天都要为了生计而奔波。

有一天,小明听说了一个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深受启发。

故事中讲的是一位勇士,他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畏惧,勇敢地与之战斗。

勇士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最终战胜了敌人,赢得了胜利。

小明深受鼓舞,决定要像那位勇士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于是,他开始努力工作,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在成长的过程中,小明遇到了许多挫折,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坚持下去。

终于,经过多年的努力,小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他不仅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帮助了许多和他一样贫穷的人。

华兴教育港澳台联考试卷语文

华兴教育港澳台联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骄傲(jiāo)剥削(bō)贪婪(tān)B. 沉默(mò)谨慎(jǐn)混乱(hùn)C. 振奋(zhèn)混乱(hùn)剥削(bō)D. 沉默(mò)振奋(zhèn)贪婪(t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C.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今天下午的比赛推迟到明天进行。

D. 老师对我们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让我们倍感鼓舞。

3. 下列词语中,与“得意洋洋”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喜出望外B. 满载而归C. 喜形于色D. 欣喜若狂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听音乐、看书、画画,这些爱好让我生活丰富多彩。

B. 他说:“明天要去公园玩,你愿意一起去吗?”C. 老师说:“这次考试,你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D. 他一边走路,一边看着手机,结果不小心撞到了电线杆上。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我国古代文学中,诗词曲赋等体裁丰富多彩,其中词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形式。

词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以表达感情、抒发思想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抒情性。

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诗情画意: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常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作者的情感。

2. 抒情性:词以抒情为主,通过描绘景物、叙述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 音乐性:词在创作时注重音乐性,常常采用五言、七言、六言等句式,具有鲜明的音乐节奏。

4. 结构紧凑:词的结构相对紧凑,通常由上片、下片组成,每片四句,共八句。

5. 修辞手法丰富:词在修辞手法上运用广泛,如比喻、拟人、对仗等,使词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023年高考语文香港卷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香港卷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香港卷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2023年高考语文香港卷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共有四道阅读理解题,分别涉及文学、历史、社会现象等不同领域。

该篇文章将为您逐一介绍每道题目的内容及正确答案。

第一篇:古文诗词理解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瑰宝,通过对古文诗词的理解,能够更好地领悟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本文选自北宋诗人苏轼的《赤壁赋》,讲述了他在世事变迁中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请阅读以下短文并回答问题:(短文内容省略)问题:1.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2. 下列哪一句诗词是表达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3. 作者在赤壁之战中的遭遇让他有什么深刻的感悟?答案:1.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2. "披云揽月,拥雾抱烟"。

3. 作者在赤壁之战中的遭遇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人事如梦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第二篇:历史故事理解历史故事是了解过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讲述历史人物和事件,可以增加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请阅读以下历史故事并回答问题:(历史故事内容省略)问题:1.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哪位历史人物的生平?2.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3. 这个故事中的历史人物表现出了什么样的品质?答案:1.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明朝著名医学家李时中的生平。

2.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要表达励志向上、不畏困难的精神。

3. 这个故事中的李时中表现出了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三篇:社会现象分析社会现象是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于理解社会变革和人心动向具有重要意义。

请阅读以下社会现象并回答问题:(社会现象内容省略)问题:1. 这个社会现象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2. 作者对这个社会现象的态度是怎样的?3. 作者提出了哪些解决这个问题的建议?答案:1. 这个社会现象主要反映了当代社会人际关系淡薄、社交活动减少的问题。

2. 作者对这个社会现象持有担忧和批评的态度。

3. 作者提出了加强社会交往、提高社交意识和培养人际关系的建议。

2013年港澳台联考语文答案

2013年港澳台联考语文答案

2013年真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1、C 2、B 3、A 4、D 5、B 6、B 7、C 8、C 9、A 10、B
二、(12分)
11、A 12、B 13、C 14、D
三、(12分)15、B 16、C 17、D 18、B
第二部分(96分)
四、(13分)19、(10分)
(1)(5分)有千万资财的家产,父亲荀越死后,全部分散给九族亲属。

自己隐居到山林水泽处,以求实现他的志向。

(译出大意给3分;“卒”死。

“厥志”有指示代词“其”之意,“厥志”是“他的志向”之意。


(2)(5分)魏桓感慨地叹息说:“假如我活着前去,死了回来,对各位又有什么好处呢!”于是隐居不再出来
(译出大意给3分;“使”假使;“何有”又有什么好处呢。


20、(3分)
(1)知耻近乎勇(2)成由勤俭败由奢(3)落红不是无情物
每答对一小题,给1分;如有错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五、(23分)
21、(6分)
①明亮、透彻
②动情
③充满智慧
22、(6分)
作者通过三幅画面来写冬天。

①暗夜之后的日出;重逢的喜悦。

②严冬之后的春天。

友情的温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复习方法
1. 按模块过基础
①由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部分考得范围太广,建议较早准备,重视平时积累;在时间不充裕情况下,不要在此花费过多的时间
②背诵默写同上(学姐在这方面自认为有充足准备,但最终联考3分还是只得1分,这1分还是像大海捞针般在《百题》中看到的句子,所以即使是大海捞针也不要轻易放弃,务必注重平时积累,事半功倍!!!)
2. 过阅读、作文、真题
①刷真题:
(1) 阅读总结答题套路(2)作文练写真题目,积累素材,记叙文和议论文的体裁都要积累,今年的题目就有点偏议论文
②当然也不能忘了基础训练,比如文言文就用《五三》练,阅读也可做些高考题(文学类文体的阅读),无论是文言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和高考题都大同小异;还有,作文勤练(这些放在一轮就刷完)
③通过过完一阶段的全部和二阶段的以上部分,你会发现12套真题基本做完,真题剩下的一点内容要在这一阶段完成
④作为辅助,也要刷刷高考全国卷
3整理和回顾错题;保持题感,
(PS:保留好每次考试的试卷,最好能把每次做的错题记在错题本上,以后在最后的总复习当中,把错题一定要过一至两遍)
港澳台联考考点十诗歌鉴赏真题答案
上海心叶教育语文组
2000年 D 2001年 C 2002年 D 2003年
D 2004年 A 2005年 D
2006年 B 2007年 D 2008年 C 2009年
D 2010年D 2011年 D
2012年 B 2013年 B
文学文本类文章阅读答案(一)
答题步骤
1.把握主旨
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思想,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标题、开头和结尾、文中议论、抒情句等
2.概括写作思路
概括大概段落大意
3.注意
(1)尽量从原文中寻找答案,先找范围,再抽取归纳。

(2)用自己的答案多比较,使自己的答案规范化。

(3)力求分条作答。

储足知识
1.谋篇布局(构思技巧)
承上启下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过渡自然首尾呼应伏笔照应制造悬
念照应开头总结上文卒章显志详略主次
文章或段落开头
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③为下文做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⑤制造悬念⑥与结尾相照应
文章或段落中间
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铺垫、引起下文④照应上文,转化话题
文章或段落结尾
①升华感情②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⑤呼应开头,是文章结构首尾圆融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2.表达技巧
(1)修辞
比喻,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达了(情感)。

拟人,把()拟人化,赋予()以人的情感,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情感),使文章清新活泼有趣。

排比,①增强语言气势,气势磅礴。

②更强烈的表达了……的感情。

③说理更透彻,增强语势。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①叙述技巧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严密,内容充实。

倒叙,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引起阅读兴趣。

②描写技巧
侧面描写(烘托):使……更鲜明,更突出
正面描写:使……更鲜明,更突出
白描:简笔勾勒,生动传神
景物、环境描写:①渲染气氛②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④交代事情发生地点、背景⑤推动情节发展
细节、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

③叙述人称的技巧
第一人称:“我”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

第二人称:“你”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他”客观,不受时空限制。

④议论的技巧
在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间起过度、引出主旨的作用。

⑤抒情的技巧:直接抒情、简洁抒情。

在开头能奠定文章基调。

在结尾能升华主题。

2005年
21、①作者本来以为随着我国的建设发展,驮马队将会消失,但没想到爆发了战争,以致人们还在使用驮马。

②作者没有料想到抗日战争会这样艰苦漫长,以致我们还需要大量依靠驮马队。

22、①第一匹是领队的马,比较高大,额上有小镜子和流苏,后面的马就容易看到他,从而跟上队伍。

②第一匹马是领队的马,头顶上挂一串大马铃,后面的马就容易听到铃声,从而跟上队伍。

23、①驮马队需要人管理,写驮马队不能不涉及马哥头②作者写驮马的目的,就是要表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也体现在马头哥身上。

24、①对十万匹驮马和管理它们的马哥头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②歌颂了我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2006年
21①便于探讨“沙之聚”的成因②便于引出“风聚沙”中蕴含的关于“人心之聚”的道理。

22①起推动、发展、揭示的作用。

②拿沙子是如何一粒粒汇拢堆积聚合又浑然一体地异常壮大的呢?每日里流失的沙子,为什么竟没有使它低矮下去呢?(沙之聚,有自由的风之手。

)那么人心呢?
23①并不离题。

②本文写“沙之聚”重在写沙的坚实、刚硬、有棱有角、轮廓分明。

中间写“沙山的温情”,则强调沙的细致、柔软、温热、坦率、优美、柔韧、羞怯等特点。

这样写能更全面表现沙的特征。

③与首尾的描写形成对照,刚柔相济,使结尾的点题更有力。

24、①借“沙之聚”写“人心之聚”,沙之聚需要风,人心之聚则需要一种精神力量。

②风能使沙聚合成山,精神同样可以使人心凝聚,“最后完成他的屹立”
2007年
21、①亲切自然②让“你”有些急于与作者共享山居之妙。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22、在作者看来,牧童这几种人的服色体态是最无拘无束,最接近大自然、最自由的,而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不像这类人,所以要“你”去“装扮”成这类热人。

(意思对即可开)
23、①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②不约玩伴、只许独身③尽管书是理想伴吕,但不必带书
24、①大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她既深奥,又人人能读懂②要读懂她要暂离尘俗,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③只要我们心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就可享受自然④大自然使我们不寂寞,不穷困,能安慰、鼓励、督责我们,为我们指明方向
2008年
21、①带着寒意的凌厉的风②比故乡大而深红的落日③落日背景下那卸去累累果实的无垠原野
22、①品味出碑文深处的内涵②看出旧日创造的美丽辉煌的闪耀③领悟上苍的一点暗喻、一点象征、一点意趣
23、①安静、荒凉②雄浑、宽博③桀骜不驯
24、①自然景物②文化积淀③黄河
2009年
21、(1)因为没人打扰,能安心写作而自得其乐。

(2)因担心随时可能开会而提心吊胆。

22、(1)因能闻到马樱花发出的幽香而神清气爽,乐不可支。

(2)因耸入云天的塔尖带给人以希望和上进的劲头而乐不可支。

(3)因透过窗子看到接天莲叶,荷花的香气也悠然袭来,顾而乐之。

23、①美②能让我安安静静地写作,很快进入“角色”,文思如泉涌。

记忆力像刚磨过的刀子,锐不可当。

24、①珍惜时间②勤奋刻苦③朴实亲切④真实自然
2010年
21、(1)这里形容青年翻译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2)这里形容苗教授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22、苗教授向英国旅行者讲述圆明园的历史。

23、用青年翻译的无知和媚外,衬托苗教授的正值和对史上帝国主义侵略分子的仇恨。

24、苗教授是一个有强烈爱国情感的知识分子,他看到青年翻译对圆明园的无知。

情不自禁地用英语向外国人讲述圆明园的历史,表现一种对历史的清醒的认识。

2011年
21、少年时的感受:只会背诵而不知其意。

青年时的感受:自以为已经读懂,认为自己有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其实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

中年时的感受:才真正悟出了人生的哲理。

22、①对“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厌恶和不屑。

②小人的得逞是短暂的。

23、①借爱因斯坦来衬托王维的人品和学识②赞扬王维的坦诚、执着、自识
24、作者①借明月和清泉,②寄托了自己对高远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2012年
21、要铺染的是“热”的气氛。

是为了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

22、作者通过三幅画面来写冬天。

①儿时冬夜冬夜父子围坐吃白煮豆腐的画面。

②与友人冬夜泛舟静谧西湖的画面。

③十年前与妻儿在寂寞的山城台州相处一室的画面。

23、①白煮豆腐。

“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这儿将沸腾着的水泡比作鱼眼珠,将豆腐比作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十分生动形象,将水泡的翻腾,豆腐嫩而滑的特色都形容得惟妙惟肖。

②荡漾在湖水中的月光。

“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把倒映在湖水中的月色,描摹成刚碾磨成的银子,闪耀着银色,恰到好处。

24、题目虽是“冬天”,但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却是人情的温暖,作者通过写自己与父亲、朋友、妻子之间温暖的亲情友情,将三幅画面所反映的生活片段连接了起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亲情、友情和爱情,抒发了其暖如春的人情。

2013年
21、①明亮、透彻②动情③充满智慧
22、作者通过三幅画面来写冬天。

①暗夜之后的日出;重逢的喜悦。

②严冬之后的春天。

友情的温暖③黑夜到来前的黄昏,短暂离别的愁绪。

23、①光明②温暖③向上④力量
24、①做阳光的朋友②用心把握③真切感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