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记录

合集下载

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登记表

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登记表

附表1
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表
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报告类型:新的□严重□一般□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个人□其他□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 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报告时限
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或者获知之日起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30日内报告。

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其他说明
怀疑药品:是指患者使用的怀疑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药品。

并用药品: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的其他用药情况,包括患者自行购买的药品或中草药等。

用法用量:包括每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每日给药次数,例如,5mg,口服,每日2次。

报告的处理
所有的报告将会录入数据库,专业人员会分析药品和不良反应/事件之间的关系。

根据药品风险的普遍性或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如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警示信息,更新药品如何安全使用的信息等。

在极少数情况下,当认为药品的风险大于效益时,药品也会撤市。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医疗器械不合格品记录

医疗器械不合格品记录

引言概述: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医疗行业至关重要。

由于各种原因,医疗器械市场上不时会出现不合格品。

不合格品不仅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会给医疗机构和医疗行业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对医疗器械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和跟踪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阐述医疗器械不合格品记录的目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希望能为医疗机构提供指导和建议,以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正文内容:一、不合格品记录的目的1.保障患者的安全:记录医疗器械不合格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

通过记录不合格品,可以追溯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提高医疗机构的品牌声誉:不合格品对医疗机构的声誉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记录不合格品并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品牌声誉,增强患者和社会的信任感。

3.促进医疗器械质量的改进:通过记录不合格品,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器械质量问题,促进医疗器械质量的改进和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治疗效果。

二、不合格品记录的内容1.不合格品基本信息:记录不合格品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型号、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等。

2.不合格品的问题描述:详细描述不合格品存在的问题,包括外观、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3.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造成不合格的原因,例如生产工艺、原材料质量、设备故障等。

4.不合格品的处置措施: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过程和措施,包括是否退回供应商、是否追溯到其他相关产品等。

5.不合格品的改进措施:记录针对不合格品的改进措施,包括产品设计的修改、生产工艺的改进、设备的维修或更换等。

三、不合格品记录的实施方法1.建立不合格品记录的标准和流程:制定不合格品记录的标准和流程,明确不合格品的定义、记录的内容和要求,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设立不合格品记录的责任部门:确定具体负责不合格品记录的部门,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职责,保证记录工作的顺利进行。

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登记表

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登记表

附表1
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表
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报告类型:新的□严重□一般□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个人□其他□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 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报告时限
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或者获知之日起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30日内报告。

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其他说明
怀疑药品:是指患者使用的怀疑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药品。

并用药品: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的其他用药情况,包括患者自行购买的药品或中草药等。

用法用量:包括每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每日给药次数,例如,5mg,口服,每日2次。

报告的处理
所有的报告将会录入数据库,专业人员会分析药品和不良反应/事件之间的关系。

根据药品风险的普遍性或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如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警示信息,更新药品如何安全使用的信息等。

在极少数情况下,当认为药品的风险大于效益时,药品也会撤市。

精品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表格和例子

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表格和例子

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表格和例子
(1)!203
患者信息:张三,男,45岁,身高175cm,体重80kg,诊断为高血压。

使用器械为某某降压仪,使用时间为3天。

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

分析:张三使用某某降压仪后出现头痛、恶心的不良反应,可能与该器械的使用有关。

可能是因为器械的某种成分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了不良反应,或者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当导致的。

此病例提醒医生在使用该器械时应充分了解其成分和使用方法,并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建议:医生应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

如果不良反应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医生应认真阅读器械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在选用降压仪时,医生应充分了解其成分和作用机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表格和例子(1)

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表格和例子(1)

附件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编 码:报告来源:生产企业 经营企业使用单位 单位名称:联系地址: 邮 编: 联系电话:报告人签名:A .患者资料1.姓名:2.年龄:3.性别男女4.预期治疗疾病或作用:B .不良事件情况5.事件主要表现:6.事件发生日期: 年 月 日 7.发现或者知悉时间: 年 月 日 8. 医疗器械实际使用场所: 医疗机构 家庭其它(请注明):9.事件后果死亡 (时间); 危及生命;机体功能结构永久性损伤;可能导致机体功能机构永久性损伤; 需要内、外科治疗避免上述永久损伤; 其它(在事件陈述中说明)。

10.事件陈述:(至少包括器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依据、使用情况、出现的不良事件情况、对受害者影响、采取的治疗措施、器械联合使用情况)报告人: 医师 技师 护士 其他 C .医疗器械情况11.产品名称: 12.商品名称: 13.注册证号: 14.生产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企业联系电话: 15.型号规格: 产品编号: 产品批号: 16. 操作人: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患者其它(请注明):17. 有效期至: 年 月 日 18.生产日期: 年 月 日 19. 停用日期: 年 月 日 20. 植入日期(若植入): 年 月 日 21. 事件发生初步原因分析:22. 事件初步处理情况:23.事件报告状态: 已通知使用单位 已通知生产企业 已通知经营企业已通知药监部门D. 不良事件评价24.省级监测技术机构评价意见(可另附附页):25.国家监测技术机构评价意见(可另附附页):例子:附件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日期:2010年10月25日编码:报告来源: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单位名称:按实际填写联系地址: 按实际填写邮编:联系电话:A.患者资料1.姓名:2.年龄: 3.性别男女√4.预期治疗疾病或作用:输液B.不良事件情况5.事件主要表现:穿刺部位红肿6.事件发生日期:2010 年10 月22 日7.发现或者知悉时间:2010 年10 月22 日8. 医疗器械实际使用场所:√医疗机构家庭其它(请注明):9.事件后果死亡(时间);危及生命;机体功能结构永久性损伤;可能导致机体功能机构永久性损伤;需要内、外科治疗避免上述永久损伤;√其它(在事件陈述中说明)。

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登记表

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登记表

附表1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报告类型:新的□严重□一般□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个人□其他□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出生日期:年月日或年龄:民族:体重(kg):联系方式:原患疾病:医院名称:既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有□无□不详□病历号/门诊号:家族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有□无□不详□相关重要信息:吸烟史□饮酒史□妊娠期□肝病史□肾病史□过敏史□其他□药品批准文号商品名称通用名称(含剂型)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用法用量(次剂量、途径、日次数)用药起止时间用药原因怀疑药品并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名称: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年月日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等)及处理情况(可附页):不良反应/事件的结果:痊愈□好转□未好转□不详□有后遗症□表现:死亡□直接死因:死亡时间:年月日停药或减量后,反应/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是□否□不明□未停药或未减量□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事件?是□否□不明□未再使用□对原患疾病的影响:不明显□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导致后遗症□导致死亡□关联性评价报告人评价: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签名:报告单位评价: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签名:联系电话:职业:医生□药师□护士□其他□报告人信息电子邮箱:签名:报告单位信息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报告日期:年月日生产企业请填写信息来源医疗机构□经营企业□个人□文献报道□上市后研究□其他□备注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导致死亡;2)危及生命;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范本(3篇)

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范本(3篇)

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范本尊敬的领导:我根据《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要求,就近期发生的器械不良反应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现将报告如下:1. 器械名称:XXXXX简要描述:XXXXX是一种用于治疗血压异常的药物。

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起严重的过敏反应,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皮肤潮红、心悸等症状。

添附患者病历和医院护理记录。

处理情况: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并密切监测患者情况。

后续随访显示症状缓解。

2. 器械名称:XXXXX简要描述:XXXXX是一种外科手术器械。

使用过程中,医生反馈该器械存在操作不便、易滑脱等问题。

这导致手术过程中的不稳定情况。

处理情况:经过与生产商的沟通和反馈,生产商承诺对器械进行改进,并提供了使用手册的更新版本。

医院将与生产商密切合作,确保新版本的器械安全使用。

3. 器械名称:XXXXX简要描述:XXXXX是一种心脏搏动监测仪器。

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起数据显示不准确的情况,导致医生误判了患者的心脏状况。

处理情况:立即停止使用该监测仪器,并通知生产商进行检修。

同时对患者进行其他检查以确保病情的准确评估。

以上是近期发生的几起器械不良反应报告,根据《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我已将这些情况上报给相关部门,并与生产商进行了沟通,以取得进一步解决的方案。

我将继续密切关注器械的使用情况,并推动完善器械安全管理制度。

谢谢!XX医院器械不良反应报告人XX日期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范本(2)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器械在诊断、治疗和康复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与之相对应的也是器械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以及推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质量的提升,建立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意义、目标、程序、评估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制定、完善和落实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提供参考。

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意义制定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意义在于:1. 保障患者权益。

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表格和例子

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表格和例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日期:报告来源: 联系地址:A. 患者资料1.姓名:2 .年龄: 3•性别 男 女4 .预期治疗疾病或作用:B. 不良事件情况5. 事件主要表现: 6 .事件发生日期: 年 月曰 7 •发现或者知悉时间: 年 月曰8. 医疗器械实际使用场所:医疗机构 家庭 其它(请注明):9. 事件后果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危及生命;机体功能结构永久性损伤; 可能导致机体功能机构永久性损伤; 需要内、外科治疗避免上述永久损伤; 其它(在事件陈述中说明)。

10. 事件陈述:(至少包括器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 用依据、使用情况、出现的不良事件情况、对受害者影 响、采取的治疗措施、器械联合使用情况)报告人: 医师 技师 护士 其他邮 编:联系电话:报告人签名:附件1:年 月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例子:附件1: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日期:2010年10月25日 编 码:邮 编:联系电话:A. 患者资料1.姓名:2 .年龄:3•性别男女"4 •预期治疗疾病或作用:输液B. 不良事件情况5•事件主要表现:穿刺部位红肿 6.事件发生日期: 2010年10 月22日7 .发现或者知悉时间: 2010年10月22日8. 医疗器械实际使用场所:V 医疗机构 家庭 其它(请注明):9. 事件后果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危及生命;机体功能结构永久性损伤; 可能导致机体功能机构永久性损伤; 需要内、外科治疗避免上述永久损伤;V 其它(在事件陈述中说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报告来源: 生产企业 经营企业 "使用单位 单位名称:按实际填写联系地址:按实际填写10. 事件陈述:(至少包括器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依据、使用情况、出现的不良事件情况、对受害者影响、采取的治疗措施、器械联合使用情况)患者于2010年10月20日在我院留医治疗使用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于穿刺输液后2天出现皮肤红肿,无发热等现象,拔除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1天后症状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