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分数教案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小数乘分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学会小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与合作,总结小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辨析优选运算方法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重点难点重点:小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难点:归纳总结小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教具学具关于例题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1.运算下面各题:7 12×58750×259×3252.通过运算引导学生回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并强调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运算会更简便。
(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与整理。
)3.教师导语: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今天,我们连续学习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阅读明白得出示出现例5情境图(数学信息),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依照这些数学信息你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选择问题板书。
)(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二)探究解答:例5(1)1.自主解答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如何样列式?你能运算出来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板书:学生尝试运算,教师巡视,请不同做法的学生板演。
)2.1×342.交流探讨,体会不同算法先在小组内交流运算方法,再全班交流,一一展现,分析显现的不同运算方法。
(1)能够先把2.1化成分数2110,再跟34相乘,结果是6340,最后化成带分数12340。
2.1×34=2110×34=6340=12340(dm) (2)能够先把34化成小数0.75,再跟2.1相乘,结果是1.575。
2.1×34=2.1×0.75=1.575(dm)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专门不错,这道分数乘小数的题目我们要紧采纳两种方法来运算,既能够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运算,也能够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运算,这两种方法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分数乘分数和小数乘小数的知识。
小数乘分数教案

小数乘分数教案【篇一:《小数乘分数(例5)》参考教案】《小数乘分数》参考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页例5及相关练习。
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1.计算下面各题:;;2.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回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会更简便。
(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与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学习技能,为学习分数乘小数埋下伏笔。
同时,简明扼要地导入新课,让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阅读理解1.出示呈现例5情境图(数学信息),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选择问题板书。
)(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设计意图:由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的知识引出例5,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了解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探究解答:例5(1)1.自主解答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你能计算出来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板书:,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请不同做法的学生板演。
)2.交流探讨,体会不同算法先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再全班交流,一一展示,分析出现的不同计算方法。
(1)可以把2.1化成分数,再跟相乘,结果是,化成带分数。
(dm)(2)可以把化成小数0.75,再跟2.1相乘,结果是1.575。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交流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在小组内交流,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使交流活动不至于成为个别学生的专场展示,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二是全班交流,使全体学生在理解自己算法的同时,知道解决同一道题目还有不同的思路,享受不同算法带来的快乐,并掌握自己未考虑到的计算方法,逐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小数乘分数教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1.4小数乘分数教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在本教案中,我将详细阐述1.4小数乘分数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6页,主要包括小数乘分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小数乘分数的基本运算技巧,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一瓶饮料,含量为3.5升,他想把它平均分成0.2升的小份,请问可以分成多少份?”2. 新课讲解:讲解小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举例说明,如3.5×1/2=1.75。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典型的例题,如4.8×2/5,引导学生跟随解题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题目,如5.2×3/4,6.7×1/4等,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家超市正在进行特价促销,买4.5千克的苹果,每千克3元,请问买5千克的苹果需要多少钱?”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和步骤,以及一些关键的点和提示。
七、作业设计(1)2.5×3/5(2)7.8×1/6(3)小明有一瓶饮料,含量为5.6升,他想把它平均分成0.3升的小份,请问可以分成多少份?2. 答案:(1)2.5×3/5=1.5(2)7.8×1/6=1.3(3)5.6÷0.3≈18.6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小学教学案分数分数乘小数

小学教学案分数分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与小数相乘的概念,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白板、黑板笔、教材、练习题
教学步骤:
步骤一:复习
温习分数的概念和小数的概念,复习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方法。
步骤二:引入
介绍分数与小数相乘的概念,例如:2/3 乘以 0.5 等于多少。
步骤三:解释规则
解释分数与小数相乘的计算规则,先将小数化为分数形式,然后按照分数相乘的规则进行计算。
步骤四:示范计算
在黑板上示范计算几个例子,例如:2/3 乘以 0.5,3/4 乘以 0.25,让学生观察规律。
步骤五: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练习题,检查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步骤六:讨论和总结
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答案,并与整个班级进行交流和总结,引导他们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乘的规律。
步骤七:拓展
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思考更复杂的分数与小数相乘的情况,例如:分数乘以循环小数等。
步骤八:小结
对分数与小数相乘的方法进行总结,梳理重点和难点。
步骤九:作业
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和练习所学的知识。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参与情况,检查他们完成的练习题和答案。
通过学生的表现来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分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分数》教案【教学阶段】小学【教学主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分数》【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推理能力。
3、渗透转化和迁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结合实际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课时】1课时(约40分钟)【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小数乘分数的示例、动态演示和练习题。
2、实物教具,如分数卡片、小数卡片等,用于学生动手操作。
3、学生预习小数和分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规则。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乘法运算,以及处理计算结果的小数位数。
【课前导入】1、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小明买水果的故事,小明用小数表示的钱买了用分数表示的水果重量,引出小数乘分数的问题。
2、复习旧知:回顾小数和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授课环节设计】环节一:新知探究1、提出问题:展示小数乘分数的例子,如“0.5 ×1/2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2、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出小数乘分数的算理: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再进行乘法运算。
4、示范讲解:教师演示小数转化为分数及乘法运算的过程,强调注意事项,如分数约分、小数位数处理等。
环节二:巩固练习1、基础练习:出示一系列小数乘分数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2、提升练习:增加难度,出示含有复杂小数和分数的乘法题,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动游戏:设计“数学接龙”游戏,学生轮流说出一个小数乘分数的题目,下一位学生迅速给出答案,增强课堂趣味性。
环节三:拓展应用1、生活实例:结合生活实际,出示小数乘分数的应用场景,如购物、测量等,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小数乘分数》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小数乘分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乘分数》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发现小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小数和分数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小数和分数的乘法运算。
但是,对于小数乘以分数的情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小数乘以分数的形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动实例引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发现小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在练习环节,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括实例、练习和拓展环节的内容。
2.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小数乘以分数的问题。
3.小组合作卡片:用于小组合作练习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小数乘以分数。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中有一个长方形,长为2.5米,宽为0.2米,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引出小数乘以分数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小数乘以分数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计算方法。
例如,展示2.5乘以0.2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规律。
通过几个类似的例子,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小数乘以分数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乘以分数的知识。
《小数乘分数》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数乘分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小数与分数相乘的情况?”(如购物时计算折扣)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数乘分数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小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小数乘分数的基本概念,明确其运算的意义。
-计算方法:掌握小数转换为分数的方法,熟练运用分数乘法运算规则。
-实际应用:能够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举例:
-重点讲解小数乘分数的基本步骤,如将小数0.5转换为分数1/2,然后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数乘分数的基本概念。小数乘分数是指将小数与分数进行相乘的运算。它在日常生活和数学计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计算1.2乘以2/5,这个案例展示了小数乘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操作。
-强调在实际题目中,如何判断小数与分数的乘积是否需要化简,以及如何进行化简。
2.教学难点
-小数转换为分数:学生容易在小数与分数的转换过程中出错,尤其是小数位数与分数的关系。
-分数乘法运算:在分数乘法运算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分子与分母的乘积,以及结果的化简。
-复合题型的处理:对于小数乘带分数、小数乘假分数等复合题型,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解题思路。
-单纯小数乘分数;
-小数乘带分数;
-小数乘假分数。
3.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运算步骤,并能熟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方案】分数乘小数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方案】分数乘小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掌握分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步骤。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与小数的乘法运算规则。
2.掌握分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
教师通过实际例子引入分数乘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引
发学生思考。
2. 概念讲解
•介绍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说明乘法的意义。
•给出分数乘以小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步骤。
3. 计算练习
让学生进行练习,掌握分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4. 拓展应用
提供更多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数乘以小数的计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
用能力。
5. 总结回顾
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分数乘以小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
所学知识。
四、教学工具
1.教科书
2.黑板/白板
3.计算器
4.练习册
五、教学检查
1.在练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通过课堂练习和小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及时解答。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乘以小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上为教学方案,希望学生们认真学习,掌握好这一知识点,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乘法:小数乘分数》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8页“分数乘法”例5“小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 在计算、观察、对比、交流等学习活动中理解小数乘分数的含义、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2.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运用转化、迁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运算能力、数感等数学核心素养。
3. 在计算训练过程中,积累计算学习活动经验,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得出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特征选择合理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性黑板若干。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1.口算下面各题
21×3
2
53×31 85×54
2.4X0.5 35×109 12
5
×36
2.列式计算
94吨的43是多少吨? 一天的6
5
是多少小时? 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例5,创设问题情境
(2)学生独立思考,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观察这两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板书:小数乘分数 2. 转化迁移,探究算法 (1)如何计算2.1x
4
3 A 同位说一说:可以怎样算? B 试着算一算 C 全班汇报交流
(2)如何计算2.4X
4
3 A.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B. 比一比:哪种算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3)对比优化,完善算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P8做一做(先观察,再独立计算) 1.2×
53 2.5×53 1.4×65 2.4×6
5
2.观察算式特点,你认为怎样算比较简便?(自选两题完成)
187X0.36 0.1X 72 7.8X 3920 118X1.25 169X3.2 16
9
X3.5
3. 解决问题
P10 .2 美国人均淡水资源量约为1.38万立方米,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美国的
6
1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是多少万立方米? 四、全课总结,综合评价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2.在计算时,你对同学们有什么温馨提示? 五、独立作业
书P10. 第1题、第3题。
第4题
六、课堂自我评价(在选项中为自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