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矿物成因、分类
第二章 土壤的矿物组成

非晶体石英(蛋白石)
2、正长石和斜长石
--长石类是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可占地壳重量的50%
正长石
斜长石
正长石:因为二组解理成90度而得名 斜长石:则因为二组解理成86度而得名
正长石(钾长石)
• 晶体短柱状,肉红色、浅 黄色、浅黄红色等,完全 解理,硬度6.0。正长石在 岩石中呈晶粒,长方形的 小板状,板面具有玻璃光 泽。
4
5
6
7
8
9
10
指甲:2-2.5,铜具:3 小刀:5-5.5 钢锉:6-7
注:摩氏硬度计仅是硬度的一种等级,它只表明硬度的相对大小,不表示 其绝对值的高低,根据力学数据,石英的硬度是滑石的3500倍,而金刚石的 硬度是石英的1150倍。
5 解理和断口
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 性能为解理。 裂开后形成的光滑面称解理面。
• 橄榄石呈粒状集合体出现, 橄榄绿色?,玻璃光泽或油 脂光泽。
以上(1-6)介绍的是常见的原生矿物
7 方解石和白云石
• 方解石成分是CaCO3 • 白云石的成分为CaCO3·MgCO3 ✓ 方解石和1:3稀HCl有气泡反应,反应剧烈(此可作为野外
鉴定矿物的简便方法)。 ✓ 白云石遇稀盐酸反应微弱,其粉末加盐酸起泡末反应,这是
闪长岩。
风化比较容易,形成的土壤 一般砂质的,褐色或者红色, 含磷较丰富,钾较少.
(4)安山岩
中性喷出岩,斑状结构(斑晶为 中性斜长石、基质为隐晶质), 块状或气孔构造,灰、灰绿等。
容易风化,形成的土壤多 为壤土和黏壤土.
(5)正长岩
深成岩,几乎全部由肉红色或灰 白色的正长石组成 ,暗色矿物常有 黑云母、角闪石和辉石,一般无 石英,副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 等。正长岩的颜色多为肉红色、 灰白色,多半是中粒结构,块状 构造。
矿物学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一、绪论1.什么是矿物?2.什么是晶体?晶体和非晶体有何本质区别?3.现代结晶学有哪几个分支?4.判断下列物质中哪些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哪些是矿物,哪些不是矿物?冰糖金刚石沥青水晶玻璃水空气方解石二、晶体的基本性质1.什么是晶体结构中的等同点?2.面网密度大的面网,其面网间距也大,这种说法对不对?试画简图加以定性的说明。
3.为什么晶体被面网密度大的晶面所包围?4.晶体有哪些基本性质?5.为什么形态各异的同种晶体,其对应晶面夹角恒等?三、晶体的发生与成长1.形成晶体有哪些方式?2.成核作用分为哪几种类型?3.在溶液中,过饱和度为低、中、高的情况下,晶体的生长分别以什么方式?4.为什么晶核一定要达到一个临界尺寸才可以继续生长?5.阐述布拉维法则的内容,并加以定性论证。
6.影响晶体生长的外部因素有哪些?四、晶体的宏观对称1.对称的概念。
晶体的对称和其它物质的对称有何本质区别?2.什么是晶体对称定律?证明之。
3.怎样划分晶族和晶系?下列对称型各属何晶族和晶系?L2PC 3L2PC L 44L25PCL 66L27PC C 3L44L36L29PCL 33L 2 L 33L23PC 3L24L33PC4.对称面、对称轴可能出露的位置。
5.中级晶族晶体中能否有或P与唯一的高次轴(、、)斜交?为什么?6.能否说,当晶体中有而无对称中心时,此必为,当晶体中有P与垂直时,此L3必为L i6?五、晶体定向和晶面符号1.晶体定向的原则,各晶系晶体定向的方法和晶体几何常数的特点。
2.为什么四方晶系和三、六方晶系的晶体的轴单位具有a=b≠c的特征?3.{111}、{100}和{110}在等轴、四方、斜方、单斜(L2PC)和三斜晶系中分别代表什么单形?4.{10-11}、{11-20}和{11-21}在三方和六方晶系中各代表什么单形?5.简述整数定律的内容。
6.证明四轴定向的晶面符号中h+k+i=0。
7.晶面()是否肯定在c轴上的截距最短?对于三个水平结晶轴来说,是否肯定在d轴上的截距最短?为什么?六、单形和聚形1.单形和聚形的概念。
第八章沉积矿床的成因类型

• 3.海滨砂矿 • 海滨砂矿平行海岸分布,是海流和岸流作用下有用矿物聚 集的结果。岸流把物质带到海滨,本身就有分异轻、重矿 物的作用:海浪又把碎屑物质抛回海滩,回流和底流带走 轻的和细粒物质。因此沉积物的分选性极好。大而重的物 质聚集在海滩上,即形成海滨砂矿。 • 现代海滨砂矿一般位于潮间带。较老的砂矿,随着岸边部 分一同抬升,就形成阶地砂矿:若岸边部分相对下降,即 形成被埋藏的砂矿。 • 海滨砂矿富集的有用矿物,主要是一些比重不大(3.2— 3.6)、硬度较高(5.5—7.5)、稳定耐磨的矿物。如锆 英石、独居石、钛铁矿、金红石、磁铁矿、钛磁铁矿等。 有时有锡石和金刚石。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海滨砂矿,从纽 卡斯尔到弗列则尔岛,南北延伸近千公里,可分海滩砂矿 和砂丘矿两种类型。
• (二)铝土矿床成矿机理、成矿模式 • 1.成矿机理 • 根据许多证据和特征(诸如氧同位素分析结果、层 矿中高岭石结晶度指数、矿层及矿石碎屑物质特 征等)证明铝土矿层是基底风化、含铝物质原地或 异地堆积,而后经过埋藏和表生富集而最终形成。 根据廖士范等(1989)的研究,这个过程经历了三 个阶段: • (1)风化陆生阶段 • (2)水体淹没和埋藏阶段 • (3)表生富集阶段
• 1.残积-坡积砂矿 • 露头附近残积层中,较重和较稳定的有用 矿物相对富集,形成残积砂矿。由于重力 作用而沿山坡移动。有用矿物在坡积层中 的相对集中,即为坡积砂矿。二者空间上 毗连,均离母岩或原生矿体不远。
•
残坡积极砂矿的有用矿物,可以是母岩中的 造岩矿物或副矿物,也可以是有工业价值或无工 业价值的原生矿体。风化、搬运过程中,轻矿物 先迁移和不稳定矿物被淘汰,而使有用矿物相对 富集,使之由贫变富或由非矿而成矿。 • 发育在含稀有金属花岗岩和碱性岩体上的残积砂 矿(包括部分冲积砂矿),往往具有较大的工业价 值。有用矿物来自岩体的副矿物、伟晶岩脉。这 类砂矿距蚀源区近,故成分复杂。按成分可分为: 与锡石、独居石共生的铌钽铁矿砂矿;独居石砂 矿;斜锆石砂矿;某些风化成因的红土型铝土矿 中,也可含铌、钽、钛的重砂矿物。
矿物成因机理研究

矿物成因机理研究一、矿物成因机理的定义矿物成因机理是指矿物形成的原因和机理,包括矿物结晶、物理化学条件、地质结构、变化和地球化学过程等多方面的因素。
二、矿物形成的方式矿物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晶体化:高温高压下,矿物成分会在热液中结晶,并在逐渐降温的过程中形成矿化产物。
2. 沉积成因:矿物沉积产生在海水或湖泊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质结构的变化,因沉积物和生物残骸的深埋而形成。
3. 热液成因:地幔破裂后,形成高压高温的地表热液,这些热液中的溶液在运动中进行化学反应,逐渐降温,形成矿物。
4. 变质成因:矿物在地壳岩石中经受高温高压的作用而形成。
5. 热润滑成因:是指由于地球内部的地热作用导致地下岩石的变化,使岩石内部的矿物与液态热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热润滑。
三、矿物成因机理的分类根据矿物成因的不同分类方式,矿物成因机理可被划分为以下几类:1. 成岩成矿作用:在岩浆和与地表岩石接触的地方形成金属矿物的作用。
2. 沉积成矿作用:在海洋、湖泊和河流中沉积物的过程中形成的矿物。
3. 热液成矿作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状态会形成热液,这些热液中含有溶解的金属离子,形成天然金属矿。
4. 变质作用成矿作用:变质岩内形成的矿物。
5. 热流体成矿作用:为了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经常进行高压注水或采用地热能等方法,来促进油气、煤、烟煤、化石燃料等地下矿物的产出。
四、矿物成型过程不同的矿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
在形成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经历以下的过程:1. 溶蚀作用:各种矿物长期在水、空气中进行分解反应,最终会产生溶蚀过程,不同的化学矿物具有不同的溶蚀特性。
2. 合成作用:多种矿物反应为新的化合物,并逐渐形成新矿物。
3. 沉淀作用:由于环境中一些元素浓度过高,形成一定的重量,使其沉积在水或空气中,形成矿物。
4. 热液交代作用:在热液介质中,一些矿物质晶体形成,热液中的离子和矿物显著变化。
5. 围岩反应作用:在矿体与围岩接触的过程中,由于双方相互渗透和溶解,产生了多种反应,创造了许多新矿物。
成因矿物学矿物共生组合

3
角闪石、云母和石榴子石共生
在酸性火成岩中,角闪石、云母和石榴子石常常 共生在一起,形成一种常见的矿物组合。
变质岩中的矿物共生组合
01
绿泥石、黑云母和白云母共生
在变质岩中,绿泥石、黑云母和白云母常常共生在一起,形成一种常见
的矿物组合。
02
石榴子石、透辉石和硅灰石共生
在变质岩中,石榴子石、透辉石和硅灰石常常共生在一起,形成一种常
沉积岩中的矿物共生组合会受到沉积环境的影响,通过分析矿物共生组合,可 以推断出沉积环境的水深、水动力条件、氧化还原状态等信息。
指示成矿作用的意义
指示成矿物质来源
矿物的共生组合可以提供关于成矿物 质来源的信息,例如岩浆熔离成矿、 接触交代成矿等。
指示成矿时间和过程
通过研究矿物共生组合的演变,可以 推断出成矿作用的时间和过程,有助 于确定矿产资源的形成历史和分布规 律。
指导找矿勘探
矿物共生组合可以指示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为找矿勘探提供重 要的依据。
在矿产资源评价和预测中的应用前景
评估矿产资源量和品质
通过研究矿物共生组合,可以评估矿产资源的数量和品质,为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预测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经济价值
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的特点,可以预测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经济价值,为投资决策提供支 持。
野外地质观察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矿物的分布、产状、共生关系等,为室 内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室内实验研究
通过物理、化学实验,模拟矿物的形成过程,探究矿物共生 组合的成因机制。
矿物学与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
01
02
03
矿物学
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晶 体结构、物理性质等,揭 示矿物的本质特征。
矿物岩石学复习提纲

二、 晶面符号
晶体定向后, 晶面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就 可以根据它与晶轴的关系来确定, 表示晶面 空间方位的符号就叫晶面符号,常用的是米 氏符号:晶面在三根晶轴上的截距系数的倒 数比,用小括号括起来。
依次书写; ➢ 2)若晶体中存在多个同轴次对称轴或多个对称面
时,其个数写在相应对称要素的前面。如立方体 的对称型为3L44L36L29PC、三方单锥的对称型为 L33P。 • 晶体中的对称要素的组合受对称规律的控制,因 而晶体中存在的对称型是有限的。经推导,总共 只有32种(课本19页的表2-1)。
一层面网再长相邻 的另一层面网,晶 面(晶 体最外层面 网)是平行向外推
移生长的,这就是 科塞尔理论, 也称 层生长理论。
C B
A
层生长过程
第四节 晶体的形成
不足:把晶体生长过程简单化了,仅考虑晶面生 长速度的影响,未考虑质点的性质、 质点间的键 型、结构缺陷以及生长时的温度、压力、溶液 浓 度等内部及外部环境对晶体生长过程产生影响。 另外最佳生长位置都生长完后,如果晶体还要继 续生长,就必须在这一平坦面上先生长一个质点, 由此来提供最佳生长位置。这个先生长在平坦面 上的质点就相当于一个二维核,形成这个二维核 需要较大的过饱和度,但许多晶体在过饱和度很 低的条件下也能生长,为了解决这一理论模型与 实验的差异,弗兰克(Frank)于1949年提出了螺旋 位错生长机制。
第四节 单形和聚形
由于矿物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同对 称型的矿物其形态不同,同一对称型的同 种矿物由于其生长环境不同,可以形成不 同的形态。
根据晶面特征可分为两类:单形和聚形
第二章 矿物-矿物的化学性质、分类

2.胶体及其吸附作用
1)胶体: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细质点(粒径0.001-0.1um)分散在另一种 物质之中所形成的不均匀分散体系。 包括分散相(分散质、胶体颗粒)和分散介质(分散媒)。 自然界胶体主要形成于表生作用,难溶矿物破碎成微细颗粒( 0.0010.1um)时,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溶液。 2)胶体矿物的形成 胶体颗粒带有电荷,与带不同电荷的胶体颗粒或离子发生相互作用时,胶 体颗粒便相互中和而失去电荷凝聚下沉与分散介质分离,逐渐凝固而形成胶 体矿物。如带负电荷的SiO2胶体颗粒与带正电荷的Fe(OH)3胶体颗粒相遇 时,凝聚成含SiO2的褐铁矿, SiO2含量不固定,因此,胶体矿物的化学组 成常常不固定,成分可以发生变化。 3)胶体吸附作用 除胶体矿物形成时本身的含量变化大,另外胶体颗粒还能吸附分散介质中 的离子,使其矿物成分不稳定而发生变化。如硬锰矿(mMnO2· MnO· 2O) nH 中常混入少量K2O、BaO、CaO、ZnO等组分,原因是带负电荷的MnO2胶 体颗粒能够从水溶液中吸附K+、Ba+、Ca+、Zn+等阳离子。
第三节 矿物的化学性质
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是其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在一定地质 条件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对于 鉴定矿物、利用矿物和分析矿物的形成条件极其重要。 一、矿物的化学成分 矿物形成于地壳中,组成元素来自于地壳及其深处,是地壳中 元素永不停止的迁移运动中的相对静止状态的聚集形式,包括 单质和化合物。矿物的化学成分并不是绝对固定的,它可以在 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引起矿物化学成分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 种: 二、矿物化学成分变化 1.固溶体:两种或两种以上彼此不能化合的组分,相互混溶成 均匀的固态物质,如日常所见的合金。按其组成方式分为: 1)交替固溶体:类质同像; 2)侵入固溶体:一种组分侵入于另一种组分结晶构造的间隙 之中,其中一部分就是以机械混入物形式出现的杂质。
矿物的分类与特征

矿物的分类与特征矿物是地壳中自然形成的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它们在地球岩石圈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矿物的分类与特征不仅是地质学和矿物学的重要内容,也关乎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与理解。
本文将介绍矿物的分类与特征,并探讨其在地壳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矿物分类矿物可以根据其组成元素进行分类。
常见的矿物元素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金属矿物是指以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矿物,如铁矿石、铜矿石等。
非金属矿物是指以非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矿物,如石膏、石墨等。
半金属矿物则含有一部分金属元素,一部分非金属元素,如硫铅矿石等。
此外,矿物还可以按照其晶体结构进行分类。
晶体结构是矿物的内部排列方式,决定了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根据晶体结构的不同,矿物可以分为六晶系,分别是立方晶系、四方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和六斜晶系。
二、矿物特征1. 化学成分:矿物的化学成分是确定其分类和特征的重要依据。
矿物的主要成分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确定,这样可以了解其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矿物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其性质和用途,不同的化学成分使不同的矿物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和功能。
2. 晶体结构:矿物的晶体结构是由其元素组成的晶格形成的。
晶体结构直接影响着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不同的晶体结构使得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硬度、光泽、颜色和密度等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识别和区分不同的矿物。
3. 外部形态:每种矿物都有其独特的外部形态。
矿物的外部形态是由其晶体和晶面的生长方式决定的,包括晶体的形状、表面特征和断口特征等。
通过观察矿物的外部形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其可能的矿物种类,并进一步确认其物种。
4. 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硬度、光泽、颜色、密度、磁性等。
这些性质对于矿物的鉴定和分类非常重要。
例如,矿物的硬度可以通过莫氏硬度刮痕实验来确定,光泽可以通过观察其表面反射光线的方式来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物的标型性:能够反映矿物或地质体的一 定成因特征的矿物学标志。 (1)标型矿物和标型矿物共生组合 (2)矿物的标型特征
1、标型矿物和标型矿物共生组合 只在某种特定的地质作用中形成和稳定的矿物和特征矿物组合 斯石英——极高压冲击变质 多硅白云母——低温高压变质带 辰砂、辉锑矿——低温热液作用 镁橄榄石+金云母+铬镁铝榴石+铬透辉石+顽火辉 石+钛铁矿+尖晶石+金红石——含金刚石金伯利岩 标型矿物或标型矿物共生组合强调矿物或矿物组 合的单成因性,其本身即是成因上的标志。
伟晶作用
400~700
高温 热液作 用
300~500
中温
200~300
低温
50~200
外生作用环境下主要矿物种类
组成沉积岩的常见矿物有石英、白云母、钾长石、酸 性斜长石、黏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硬石膏、 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铝土矿、磷矿物、锰矿 物。
为什么火成岩中常见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中性 及基性斜长石在沉积岩中很少出现?
矿物的晶体化学分类
关于矿物种的说明 同质多像变体:虽然成分相同,但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也不同,属
不同矿物种。如:金刚石与石墨。
多型变体:成分相同,且结构差异不大,物理性质也相近,属同一矿
物种。如:2H石墨与3R石墨。
多型变体是否需要讲解?
水晶 种
次要化学成分
紫水晶 亚种
赤铁矿 种
形态差异
镜铁矿 亚种
一、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岩浆作用
岩浆岩
火山作用
内生作用
热液作用
接触作用
地 质 作 用
伟晶作用
外生作用
风化作用 沉积作用
沉积岩
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
变质岩
内生作用形成主要矿物种类
内生作用
岩浆作用
温度/℃
>700
矿床类型(主要矿物)
超基性岩主要形成铬、铂族或金 刚石矿床;基性岩主要形成铜镍 硫化物矿床 主要矿物有长石、石英、云母、 锂辉石、锆石、铌钽铁矿、褐钇 铌矿等:绿柱石、电气石、黄玉、 石英等 黑钨矿、辉钼矿、辉铋矿、磁黄 铁矿、毒砂;石英、云母、黄玉、 电气石、绿柱石 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 矿、自然金等;石英、方解石、 白云石、菱镁矿、重晶石等 雄黄、雌黄、辉锑矿、辰砂、自 然银等;石英、方解石、蛋白石、 重晶石等
矿物的晶体化学分类
完全类质同像系列:两个端员为两个独立的矿物种,并以中间二分法
将整个系列分为两个矿物种,端员之间的成分可作亚种。如:
Mg[CO3] 菱镁矿 (种) 含铁菱镁矿 Fe[CO3] 菱铁矿 (种)
(亚种)
同一矿物,因次要化学成分或物理性质、形态上出现较明显差异的 ,称为该矿物的变种或异种。如:铁闪锌矿(Zn,Fe)S是闪锌矿ZnS的 变种,紫水晶是石英的变种,镜铁矿是呈片状的赤铁矿的变种。
矿物的命名
按成分:自然金、钛铁矿;
按物理性质:橄榄石、方解石、重晶石;
按形态:石榴子石、十字石; 按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方铅矿、黄铜矿、磁铁矿; 按物理性质+形态:绿柱石、红柱石; 按地名:高岭石、香花石、包头矿; 按人名:张衡矿
矿物的命名 “矿”--金属矿物:方铅矿、黄铜矿 “石”--非金属矿物:方解石、石榴子石 “晶”--透明矿物:水晶 “玉”--宝石类矿物:黄玉、刚玉 “砂”--细小颗粒产出矿物:辰砂
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矿物的特点
分类
低级区域变质作用:一般为 白云母、绿帘石、阳起石、 蛇纹石、滑石、绿泥石和黑 云母等含OH的硅酸盐; 中级区域变质作用:角闪石 、斜长石、石英、石榴子石 、透辉石、绿帘石、云母等 ; 高级区域变质作用:生成不 含OH,在高温高压下稳定 的矿物,如正长石、斜长石 、堇青石、矽线石、辉石、 橄榄石、刚玉和尖晶石等。
矿物类举例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大类具体分类
简单硫化物(S2-) 复硫化物类([S2]2-)
含氧盐大类具体分类
含氧酸根 + 阳离子 → 盐类化合物。
—[SiO4]4- (硅酸盐类)、[CO3]2- (碳酸盐类) 、 [SO4]2- (硫酸盐类) 、[PO4]3-、[WO4]2-、[BO3]3-、 [NO3]-、[CrO4]2-、[MoO4]2-、[AsO4]3-
矿物亚类举例
岛状硅氧骨干
层状硅氧骨干
环状硅氧骨干
链 状 硅 氧 骨 干
架状硅氧骨干
矿物族和矿物种举例
白云母族 K{Al2 [AlSi3O10] (OH)2
黑云母
黑云母族 K{(Mg,Fe)3} [AlSi3O10] (OH)2
层状硅酸盐亚类
金云母
黑云母 K{(Mg,Fe)3} [AlSi3O10] (OH)2 矿物种 金云母 K{Mg3 [AlSi3O10] (OH)2
① 自然元素矿物(单质)
②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阴离子为S、Se、Te、As等)
③ 卤化物(阴离子为F、Cl、Br、I等) ④ 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阴离子为O2-以及OH-)
⑤ 含氧盐矿物 (具有不同的含氧酸根络阴离子团,如[SiO4]4-、[SO4]2-、
[CO3]2-、[NO3]2-、[PO4]3-等)
特点 与原岩的成分和变质程度 向生成不含OH的方向发展
向体积小、比重大的矿物转化
定向压力下,柱状和片状矿物 呈定向排列,使岩石具有片理 和片麻理构造
二、矿物形成的影响因素
矿物形成的条件
温度 压力 组份浓度 介质酸碱度(pH值) 氧化还原电位(Eh值)
石墨
金刚石
不同的地质作用影响因素各不相同
1、概念 是矿物生长过程中或形成之后被捕获包裹于矿物晶体缺陷 (如晶格空位、位错、空洞和裂隙等)中的、至今尚完好封存 在主矿物中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界线的那一部分物质。 2、矿物中包裹体的相态 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
3、包裹体类型 原生包裹体:是矿物结晶过程中被捕获封存的成岩成矿物
质。
次生包裹体:是矿物形成以后,后期热液沿矿物的微裂隙 贯入,引起矿物局部溶解或重结晶,因而形成的定向排列的包 裹体。 假次生包裹体:是矿物生长过程中,由于构造应力作用, 使矿物晶体产生局部破裂或蚀坑,成矿流体进入其中,因而形 成的包裹体。
2、矿物的标型特征 能反映矿物的形成和稳定条件的矿物学特征。
物理性质标型
形态标型
化学标型
结构标型等
花岗伟晶岩和气成热液矿床: 黑色电气石:温度高于300℃ 红色电气石:温度低于290℃ 物理性质标型(颜色)
立方体
低温
五角十二面体
高温
八面体
形态标型
五、矿物中的包裹体
矿物中的包裹体(inclusion)
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一、矿物形成的地质作用(环境)
离散边界 洋中脊 (离散边界) 汇聚边界
岩石“加工厂”
张应力 洋中脊玄武岩 放射虫软泥 大量蚀变矿物 散发34%的热量
压应力 火山岩(安山岩、粘稠、锥体、矿物多含水)、侵入岩(花岗岩) 沉积岩(火山碎屑岩) 变质岩(低T高P)
物、放射性金属矿物、稀有及稀土金属矿物、贵金属矿物等
等; 非金属矿物:化工原料矿物、耐火材料矿物、冶金辅助
原料矿物、陶瓷玻璃原料矿物、农业原料矿物、研磨材料矿
物、建筑材料矿物、光学电工材料矿物、宝石工艺材料矿 物、天然颜料矿物等等。
3、晶体化学分类
分类依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级序 大类 类 (亚类) 族 (亚族) 种 划分依据 单质和化合物类型 阴离子或络阴离子种类 络阴离子结构 晶体结构型和阳离子性质 阳离子种类 确定的晶体结构和相对稳定 化学成分 举 例
自然元素大类、含氧盐大类等 硅酸盐类、硫酸盐类等 岛状、环状、链状、层状、架状 结构硅酸盐亚类 云母族 黑云母亚族、白云母亚族
黑云母 K{(Mg,Fe)3} [AlSi3O10] (OH)2 金云母 K{Mg3[AlSi3O10] (OH)2
在完全类质同象中根据其所 (亚种) 含端元的比例划分
/
目前已发现的矿物大约有3000种,按照晶体化学分类体系, 共分为5大类(依据单质和化合物类型):
“华”--地表次生的松散状矿物:钴华、钼华
“矾”--溶于水的矿物:胆矾
《新英汉矿物种名称》,何明跃,2007,地质出版社
1、汉名尽可能按习惯,体现该矿物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的也着重与其类属关 系相结合,即名称前段表示其性质或成分,其后接以类属名称,例如:镁铁闪石 、铁尖晶石等。少数习惯的音译和意译仍予以保留,例如:贝得石、银星石等。 以著名的人、地名命名的矿物则完全音译或意译并译。 2、以“假”(pseudo)、“副”(para)、“变”(meta)、α、β、γ等希 腊字母参加命名时,皆位于汉名的前端。例:α-石英。 3、参与命名的“羟”(OH)、“氟”(F)、氯(Cl)、“水”等字一般位于名 称的前段。 4、根据矿物成分命名时,阳离子或阴离子团位于名称的前段,并按其化学成分 中的化学元素原子数百分数由少到多,依次排列。 5、矿物汉名词尾的“矿”或“石”,尽量保留。但对硫化物、砷化物、硒化物 、碲化物等矿物名称,多用“矿”。 CNMNC:Commission on New Minerals, Nomencl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au/ima-cnmnc
矿物的成因分类
矿物的光性分类
矿物的物性分类
1、矿物的成因分类 依矿物的成因类型,可将矿物划分为岩浆矿物、伟晶矿 物、热液矿物、风化矿物、沉积矿物、接触变质矿物以及区 域变质矿物等。
2、矿物的应用分类 按矿物的商业用途分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二大类。 金属矿物:黑色金属矿物、有色金属矿物、特种金属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