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9课改革开放【课程导入】同学们,请看左下面的照片,你知道照片中的老农为什么那样高兴吗?“承包”和“农村生产责任制”是怎么回事儿?它给农民带来的是什么?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个城市?经济特区是怎么出现的?它“特殊”在什么地方?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到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为了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取得了哪些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就会找到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
老农陈立章家承包了8亩地1990年4月,上海正式宣布开发和开放浦东【知识网络】【学习探索】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你知道我国进行的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吗?农村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2.邓小平说:“对外开放,是会有苍蝇、蚊子飞进来,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新鲜空气。
”“新鲜空气”指什么?“苍蝇、蚊子”又指什么?请结合实际情况,谈谈我国应如何更好地对外开放。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请调查一下自己的父母,看看改革开放给你的家庭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
A.“文革”结束之初B.中共八大后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经济特区建立后2.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上海⑤厦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二、材料解析题材料一1985年6月,邓小平同志说:“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
它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
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有的。
”材料二1985年8月,邓小平同志又说:“至于吸收外国资金,这是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不用担心它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9课 对外开放【学习目标】 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学习重点】 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二、【自学善思】知识点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建立:_________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1988年,______________经济特区建立。
2.窗口:_____________经济特区。
3.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_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_______________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__________________。
2.1985年,把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90年,建立______________开发区。
4.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_______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知识点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加入时间:________年12月。
2.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___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三、【小组讨论】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四、【典题精选】1.(2019·辽宁)有一座城市,它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这座城市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2.(2019·黑龙江)以下那个选项不属于我国1980年设立的经济特区?( )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海南岛3.(2019·吉林)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 ) A .广东深圳 B .上海浦东 C .福建厦门 D . 辽宁大连4.(2019·广西)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

第8课对外开放学习目标: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掌握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知道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一、自主学习(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 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作用:对引进外资、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过程:1984年个沿海城市→1985年三角洲、三角洲、三角地区→半岛、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区→1992年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2.格局: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时间: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作用:为我国参与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二、合作探究1. 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不少厂家惊呼:狼真的来了”,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呢? 你应怎样全面认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达标测评,巩固新知1.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的这一讲话主要强调了( )A.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 B.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C.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D.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性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
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文中的“第一扇‘窗’”是指(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开放沿江、边境城市3.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无答案)

课新讲课课题第 9 课《改革开发》年级八年级型主备人张德玉备课时间讲课时间【学习目标】1、识记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基本史实;2、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及作用||,认识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华富强的强国之路||。
(要点、难点)3、认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作用||。
【讲堂教课流程】【教案自学梳理知识】任务一:联合教材 ||,达成自学检测试题 ||,识记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基本史实||。
(一)经济特区的成立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 _________ 的步伐 ||。
2.开始: 1980 年 ||,中央决定在 _________、福建两省创办深圳、珠海、汕头、_________4 个经济特区 ||。
3.特色:推行 _________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系||,同意外国公司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 ||,并在出入口、减免税等方面供给优惠条件||。
4.典型: ____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影响:建立经济特区 ||,对引进外资、 _________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沟通 ||,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扩大:( 1) 1984 年 ||,进一步开放_________个沿海城市 ||。
( 2) 1985 年 ||,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_________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 1988 年 ||, _________经济特区成立 ||。
(4) 1990 年 ||,上海 _________开发区也成立起来 ||。
(5) 1992 年 ||,对外开放的地区向 _________推动 ||,接踵开放了一些沿江城市、陆地边疆城市、_________ 和自治区首府||。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 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对外开放集体备课备注课题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课型新课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2、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三、自学检测1.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汕头、4个经济特区。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对引进、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1)年,开放了14个。
(2)1985年,把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3)1988年增设经济特区。
(4)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5)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形成了“―――”的、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6.为我国参与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四、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歌词中的“画一个圈”是什么意思?1980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广东和福建省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2.国家对这个“圈子”采取了哪些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实施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华侨、香港同胞和澳门同胞开展投资活动,提供进出口、减免税优惠条件等3项。
建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导学案(无答案)

第9课对外开放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
能说出经济特区的名称和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能说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记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能说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学习重点: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学习难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经济特区的建立(_______年)1.建立: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兴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经济特区。
______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_________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________"。
2。
作用:对引进_______、____________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
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4个沿海城市。
2。
1985年,中国又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3.1988年,_________经济特区建立。
1990年,上海_______开发区建立。
4。
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______推进,陆续开放了一批沿江城市、内地省会、内陆市县。
5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经济特区-—______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_______”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
_______年____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
作用:为我国参与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1。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中,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导学案第9课对外开放(无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导教案第9 课对外开放(无答案)学习内容主备人学习目标学习要点学习难点乐探(5分钟)乐研(5分钟)乐拨(2分钟)乐展(2分钟)课题第9课对外开放第9课时总第9课时课型新课审查人1、说出经济特区的成立和发展;2、说出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渐扩大的过程,和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作用3、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绝不摇动的坚持改革开放;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培育面向世界的意识1、经济特区的成立1、从地区角度来显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学生自主预习课本熟习课本内容用双色笔标出会的和不会的一、经济特区的成立1、成立: 1980 年在广东的、珠海、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2、代表: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3、影响:对引进、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沟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过程:( 1) 1984 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 个。
( 2) 1985 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域开辟为。
( 3) 1988 年,经济特区成立( 4)1990 年,开发区成立。
2、深入( 1992 年此后):( 1)开放、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疆城市和、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 2)陆续开放切合条件的内地市县。
( 2)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沿海经济开放区 --------- ”的全方向、、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贸组织1、背景:对外开放加快了我国的步伐,促使了我国对外贸易和的快速发展2、时间:年12月3、意义:为我国参加开辟了新门路,为和社会发睁开辟了新空间依据预习回答以下问题1、经济特区“特”在哪些方面?教师点拨以下问题1、试剖析此刻中国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差别。
稳固本节课所学知识1、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八年级历史下册 3.9 对外开放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对外开放一、学习目标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自主导航:见《自主学习》P42三、合作交流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2.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3.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4.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是中共党史上的伟大转折?目标导学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对外扩大开放的基本情况。
2.在此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还没有停歇,后面还有哪些措施?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按时间顺序)四、尝试应用1.1.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上海⑤厦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人物是()A.孙中山毛泽东B.毛泽东邓小平C.邓小平江泽民D.江泽民胡锦涛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上海浦东开发区D.海南经济特区4.云南省属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D.内地5.为了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于何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A.1991年1月 B.2001年1月 C.1991年12月 D.2001年12月6.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拥有158个成员。
中国成为其成员是在()A.1995年B.1997年C.2000年D.2001年7.在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 )①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新力量③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④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8.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学习目标
经济特区的创设、上海浦东的开放开发、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创设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措施,特区作为开放的窗口,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以后进一步的开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难点:对外开放具体阐述。
教学过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作为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建设新貌。
一、《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请回答:
(1)这位老人是谁: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寓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何时建立、建立几个?后又增补哪个地方?带来了什么影响?
(3)“一九九二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又是指什么?有什么意义?
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发浦东提上日程。
(1)上海曾经是旧中国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是什么条约?上海的经济和城市建设由此快速发展。
(2)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为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长江流域经济腾飞,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简称为三个中心一个腾飞和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什么地方?何时决定的。
结果如何?
三、2001年是中国对外开放获得大丰收的一年,这一年除了北京申奥成功,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简答APEC会议),还有什么大事发生,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练习
1、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请你写出下列反映上海历史进程的有关史实。
①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
②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③20世纪90年代上海改革开放的显著成就——
2、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1)你知道深圳属于哪个省份吗?
(2)深圳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探索民族独立和富强之路。
但中国走上什么样的道路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请将下列人物与其探索的道路连线
康有为走美国的路
王明走自己的路
孙中山走日本的路
邓小平走苏联的路
4.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请回答:
(1)这段歌词是建国以来三代领导人的丰功伟绩的写照,请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2)词中的“旗帜”是什么?
(3)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党又提出了什么宏伟目标?
参考答案
一、
(1)邓小平
(2)中国走进改革开放时代、建立经济特区、1980年、4个、海南、经济特区的创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作用发,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不仅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
(1)《南京条约》
(2)浦东的开发开放、1990年、浦东已建成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初步建立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基本框架。
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三、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课堂练习
1、①《南京条约》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浦东
2、(1)广东
(2)建立经济特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管理经验、兴办工业,加快现代化建设
3、康有为——走日本的路
王明——走苏联的路
孙中山——走美国的路
邓小平——走自己的路
4、(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2)邓小平理论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