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零花钱调查报告
中学生零花钱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零花钱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中学生零花钱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篇1】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走向全面小康,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已发生着转型。
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通讯发达、科技先进、经济繁荣时代的——高中生的消费已成为商家争夺的生产经营新动力。
琳琅满目的饰品、漂亮的服装、款式新颖的文具,所有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们,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欲望。
面对现代市场的诱惑,我们学生的消费出现超常,触发我们学习小组的极大关注与思考,为更深入的调查、分析同学们的消费现状,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我们做了“高中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这样一个调查报告。
一、研究目的:(1)从中学生的消费额、消费准则、消费对象等方面,了解目前高中生的普遍的消费状况,进而透视高中生的消费现状。
(2)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践、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
(3)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研究过程:1、立题、制定计划方案。
2、搜寻资料和理论学习并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3、问卷调查、访问学生。
4、结题。
汇总资料、分析数据、讨论、撰写并修改结题报告。
在开放题中,如其中问及如果你有一大笔钱会如何使用。
多数同学认为要享受人生,完成目前不能完成的事,并把剩余的存入银行,极少数同学会去帮助他人。
这表明对金钱的支配已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观念,知道该这样去花,但同时也说明帮助别人的意识较单淡薄,以自我为中心,这也是独生子女的通病。
问及对于捐款的看法:极大多数同学赞同,表示愿意尽力而为献一份心意,极少数同在表示赞同的同时也提出对政府的质疑。
三、通过调查与分析认为,高中生目前的消费状况具有以下特点:1、经济上依赖父母长辈,很少考虑价格因素,想买就买。
2、对时尚、对生活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追求。
一方面,关注时尚,追求流行。
另一方面,又崇尚个性化的独特风格,喜欢标新立异,较少受别人左右,只要自己喜欢的就好,反感于千篇一律,装扮出富有“个性”的自我,这就容易造成盲目消费,浪费金钱。
零花钱调查报告

零花钱调查报告零花钱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当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时,我们需要调查清楚情况,调查完毕后,通常还需要完成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怎么写才能避免假大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零花钱调查报告(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零花钱调查报告1调查地点:调查时间:调查对象:高中部全体学生调查样本:139名中学生调查人:一、调查主题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这是很多专家提出的观点,也是众多教育者和家长的心声。
但是在“再富不能富孩子”方面,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事实往往相反,变成了再苦不能苦孩子。
这个现象引起了众多教育者和家长、学生的疑问:中学生应不应该有零花钱?应该有多少零花钱?他们应该怎样支配手中的零花钱?……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将中学生零花钱作为我们的调查主题。
二、调查目标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现在中学生的零花钱的来源以及使用情况,养成正确的零花钱获取途径和支配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奉献社会意识。
通过调查希望会端正家长对孩子零花钱问题的正确认识,提高对孩子零花钱的管理意识。
三、调查报告通过4天的调查,共调查了139名年龄在16—18岁之间的学生。
在139名学生中,其中有64名(占总数46%)学生的周零用钱在20—30元左右,还有37名(占总数27%)学生的周零用钱皆在50元以上。
通过分析我们得知零花钱越多的学生往往都会把钱或多或少地花在买零食和去娱乐场所上面,而在业余时间他们大多数都选择出去玩或者是其他。
而零用钱在30元左右的学生较少有买零食的现象发生,他们说:“如果把太多的钱花在买零食上了,那么如果有什么要用钱的时候就麻烦了。
”在我们调查问卷中只有22名(占总数16%)同学把零用钱花在买书或杂志上,而这22名同学中,只有不到5名同学是周零花钱在50元以上的,而其余同学中有三名同学是把零花钱用在买体育杂志上而不是学习参考书。
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来源是父母以及其他长辈(共有107名同学,占总数的81%),而且87%的家长对子女零用钱的使用很少过问甚至从不过问。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通用6篇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通用6篇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篇一[课题正文]消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花钱买东西。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消费成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时,我们中学生的消费也越来越大。
高消费意识在学生中广泛流传。
然而,学校及社会尚未对消费这一活动进行研究,也未对中学生的广泛流传的猎奇心理加以改正。
学生在消费中还有许多有待规范。
为此,我们通过调查了50位同学,来探讨中学生消费观念。
中学生每个月都会有零用钱,每天都会用钱,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们现在的每个中学生几乎都市独生子女。
父母的溺爱是避不了的。
因此,父母都顺着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中学生心中的满足感和强烈的欲望。
中学生避不了的挥霍如土,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为了出风头,就会不惜千金买名牌,为了更了解中学生消费的内容,这儿我们列举了一个表格,即中学生消费的内容。
我们也还调查了中学生的零用钱是否足够。
按理说,中学生的零用钱应是绰绰有余,但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父母给子女零用钱。
理所当然,也应过问子女的消费情况,但事实正好相反。
请看下面的数据。
由图表可知,父母关心子女的消费情况只占20%,而父母很少问子女的消费情况要占70%,不过问子女消费情况的也要占10%。
这就表明:导致学生的猎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缘故,父母对子女消费情况的不闻不问,导致了中学生的高消费理念的蔓延,使中学生拥有强烈的满足感,觉得钱是很容易得来的,以至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活在暂时的满足感中,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纠正它,不能让它蔓延。
我们调查学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压岁钱,结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
我觉得这是造成学生的满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们追求高消费。
通过分析以上的情况,我们向广大学生,家长及校方,提出以下几点: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大力宣传要合理利用零用钱,使中学生认识到,钱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勤俭。
高中生零花钱调查报告

高中生零花销检查报告高中生零花销检查报告一、检查原由教育系统的改革使我们成为第一批新课改的学生,面对学习压力大的同时,老师和家长们对学生的全面培育也更为重视。
家长们十分关注自己的孩子除了学习之外有没有自主能力的问题。
有的家长会经过给孩子一些零用钱,让他们经过管理自己的花销来提升学生们的自主能力。
经过察看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学校里有的同学因为怕迟到而不吃早饭,到学校里后再买早饭吃; 也有的同学以为正午的饭难吃,常常会买些零食来解馋解饿。
作为家长疼爱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吃得不舒畅,常常也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这相同也是家长们给孩子可支配零用钱的一个重要原由之一。
但是,有的学生却把零用钱用在了买游戏盘、去网吧、游玩场等一些娱乐场所上边。
比如:有的同学一下学老是会先在外面玩够了吃够了再回家,根本没有时间感也没有把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
经过对同学们行为的察看,我想检查一些对于家长给孩子零用钱对不对,怎么样给孩子零用钱,给多少最为适合的问题进行检查。
二、检查范围:高二年级学生三、检查整体:高二年级学生245 名四、:********五、本:30 名学生六、方法:系抽法和卷第一,用高二年人数245 名学生除以抽取的人数,余下5 人,用随机抽法随机抽取 5 名同学清除;将节余的 240 名学生疏号( 即 001,002,003,⋯⋯,239, 240) ,并将 240 名学生疏30 ,一 8 人 ;而后,从第一里抽取001 号,从第二里抽取009 号,从第三里抽取 017 号,⋯⋯,从第 30 里抽取 233 号。
最后,将抽拿出的学生行共抽出 30 名高二年学生,行回答状况:共出30 表皆切合准要求。
七、告我通 3 天的,共了 30 名年在 15-16 之的学生。
在 30 名学生中,此中有18 名学生的周零花在30 元左右,其余12 名学生的周零花皆在50 元以上。
通剖析我得悉零花越多的学生常常都会把或多或少地花在零食和去所上边,而在余他大多半都出去玩或许是其余。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15篇)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15篇)调查背景: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快,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这是有目共睹的。
而其中春节期间中学生压岁钱的消费问题也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话题。
很多家长的行动都反映了“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念头,对子女的消费要求都尽量满足,尽管是高消费,最后还是给钱。
而有些人虽然不富,也许是受周围的人的影响,也向父母要钱去买高档的东西。
春节期间,压岁钱频频而来,那么我的同龄人的消费也是这样吗?为此,我开始展开关于中学生压岁钱消费情况的调查。
调查过程:在调查中,我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被访人都不太合作。
用调查纸调查时,他们大多都是应付的,随随便便填完就算,可能不如亲自访问好,所以我又采访了几位中学生。
在这次过程中,我又发现了很多同学都是避而不答的,也许他们怕我问到他们的家庭情况或心理上的情况,所以不好意思说,只有少部分人乐意而热情的接受了我的访问。
为此,我为了确保调查的真实性,要多访问些人,从中找出多一些认真回答我的问题的人。
以下纪录的是其中四位同学的回答:问:请问你有压岁钱吗?大约多少?答:(1)有。
每年几乎都在1000元以上。
(2)有。
大约7、8百吧。
(3)有。
也就是1000多元。
(4)有,可是不多,2、3百元吧。
问:那么,这些钱都用来做什么呢?(1)买衣服啊。
有时去买书,买漫画,剩下的存起来。
(2)请同学大吃一顿。
剩下的交学费。
(3)买衣服、游戏或点卡。
这几年我准备存起来,以后好上高中啊。
(4)存到银行。
问:你们有没有想过用于捐助贫困山区或是用于其他内容?答:(1)想过。
(2)没有。
但是我想过给同学办个生日会。
(3)有啊,可是不知道怎么捐,所以有时就用来旅游了。
(4)没有。
但我经常用它交学费。
调查分析:经过调查,我发现,现代中学生春节的压岁钱主要消费于饮食、衣着、娱乐三个方面:1、衣着消费大约占了总消费的一半。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呢?据分析调查得出,这些学生他们互相攀比,追求名牌,例如:一对的名牌运动鞋至少要花去四五百块,多至一千多块;一件的衣服要上百块;一条裤要百多块。
2023关于高中生零花钱调查报告经典范文【五篇】

2023关于高中生零花钱调查报告经典范文【五篇】调查报告范文(一)时代在进步,科技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家家户户都迈入小康生活。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中孩子的零花钱也渐渐变得可观了,尤其表现在中学生身上。
现在的中学生,都出生在新的世纪,都是祖国的花朵,都是家中的“小皇帝”。
如今社会上经常有中学生滥用零花钱的报道,于是我进行了一次中学生用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
调查结果通过抽样调查的50学生,零花钱总数504元,平均每日20元以上(含20元)的有6人,8%;10元以上的有26人,占52%;5元以上的有14人,占28%;无零花钱的有4人,占8 %。
从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来看,零花钱多的同学多数钱用来买比较高级的玩具(如遥控赛车四驱车等),零花钱少的同学多数用来买低级玩具和不是很卫生的零食,他们总是把眼睛看准那些外观很大外表花俏价格便宜里面既有玩具又有零食的东西,尤其是对那些可以摸奖的小物件情有独钟,总是在那周围转悠,一次又一次地把钱往那个地方送,直至最后一无所有。
而由于这些同学一天到晚惦记着口袋里的钱如何花,他们的学习情绪变得越来越差,无法安心学习,学习时还要把注意力分散到玩玩具上,所以学习成绩多多少少受到影响。
据教师反映,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些学生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偶尔还要迟到,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经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扰乱课堂纪律。
另外,零花钱多的孩子说起什么玩具什么游戏头头是道,直让全班同学折服,但要是让他们写作文可就没辙了,只会一个劲儿地挠头皮,显然他们平时用于积累语言的时间太少。
同时同学为了向父母讨得零花钱,总是想尽各种办法,用得最多的是不去读书哭闹不做作业撒娇等。
他们甚至会从多次与大人的交涉中得出所谓的“经验”:家里有客人来时爸妈要打麻将时父母有重要事情要外出时,是讨零花钱的最好时机,保准是要多少给多少。
所以他们每次都会瞅准这些机会打一个“胜仗”。
还有一些同学,家里贫穷,父母给不起零花钱,可是又眼馋其他同学有零花钱可以用,怎么办呢?只好霸道地从同学那里强行“借”,“借”了还从不还,甚至偷偷地“顺手牵羊” ??直至最后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
中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范文(3篇)

中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范文(3篇)陷入工作消逝的焦虑时,想想:思路打算出路,气度打算高度,细节打算成败,性格打算命运。
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下中同学零花钱调查报告最新,便利大家学习。
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同学零花钱调查报告范文(3篇),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第1篇: 中同学零花钱调查报告背景现如今,大多数同学每周或每月都可以从父母那里拿到肯定数额的钱,这就是零花钱。
但是,身为零花钱使用者的我们,对以下四个问题是否了解呢?目的探究中同学零花钱的花费状况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2.口头了解3.网络搜寻调查状况问题1:零花钱的来源94.4%的中同学的零花钱来自父母没有经济来源的同学,生活开销一般老师都是依靠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同学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常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关爱。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同学还会通过打工或者兼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阅历。
但中同学的年龄相对来产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
问题2:零花钱的数额学校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均。
学校生的年龄尚小,平常花费不多,加之学校同学的推断力量和行事力量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不孩子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状况才会相对慷慨一些,一般在平常,就每次给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
因此大多数学校生的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学习上的花费也明显多于学校生,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会毫不迟疑,同时孩子的平常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开头随之水涨船高。
问题3:零用钱的使用状况中同学零用钱三大流向:购书,零食及储蓄。
值得一提的是有36.5%的中同学伴侣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同学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
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省的中华美德在当代青少年的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高中生消费调查报告

高中生消费调查报告高中生消费调查报告篇1(一)课题背景:当代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学技术兴旺的新时代,他们的视野可能比长辈们还要宽阔,加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
中学生作为无经济收入的特别消费群体,有的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有的却消失乱消费的现象。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的消费状况,揭露乱消费现象,并建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我们小组做了这一调查。
(二)讨论目的:1。
引导中学生安康、合理、文明的消费,这既关系到我们中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安康成长,又关系到国家经济进展。
所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至关重要。
此项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的消费现状,以及他们的价值观。
从而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问题。
2。
通过此项调查,让我们学会相互协作,相互沟通,团结协作。
(三)讨论方法:主要采纳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并进展必要的统计分析。
(四)讨论过程:我们的课题调查,主要采纳的是问卷调查法。
我们对肥西中学高中若干名学生进展了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100%。
调查问题全部为客观选择题,然后对答卷进展统计和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
再依据结论,提出了一些比拟有建议性的意见。
1、预备工作:我们首先对课题的内涵进展探讨,明白课题讨论的内容及目的。
然后依据课题组每个成员的特点进展了分工,并制定详细的学习规划,安排好讨论性学习的步骤。
2、调查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查询资料。
经过争论制成了高中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
利用课余把调查问卷派到同学们的手中。
调查对象是高二的学生。
3、统计过程:采纳人工统计法,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对回收的80份卷进展统计。
4、报告撰写:首先对统计的数据作仔细彻底的分析,另外还参考察询到的资料,确定报告格式、争论目的、分析对象,撰写成文。
(五)调查结果分析:1、据第1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局部中学生在没有经济来源的状况下多依靠父母赐予自己肯定量的零花钱,而这些钱究竟用在什么地方家长们一般并不多过问,这也在肯定程度上为学生们的一些不必要消费供应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零花钱调查报告高中生零花钱调查报告一、调查原因教育体系的改革使我们成为第一批新课改的学生,面临学习压力大的同时,老师和家长们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也更为重视。
家长们十分关注自己的孩子除了学习以外有没有自主能力的问题。
有的家长会通过给孩子一些零用钱,让他们通过管理自己的花费来提高学生们的自主能力。
通过观察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学校里有的同学因为怕迟到而不吃早餐,到学校里后再买早餐吃;也有的同学认为中午的饭难吃,常常会买些零食来解馋解饿。
作为家长心疼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吃得不舒服,经常也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这同样也是家长们给孩子可支配零用钱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可是,有的学生却把零用钱用在了买游戏盘、去网吧、游乐场等一些娱乐场所上面。
例如:有的同学一放学总是会先在外面玩够了吃够了再回家,根本没有时间感也没有把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
通过对同学们行为的观察,我想调查一些关于家长给孩子零用钱对不对,怎么样给孩子零用钱,给多少最为合适的问题进行调查。
二、调查范围:高二年级学生三、调查总体:高二年级学生245名四、调查时间:********五、调查样本:30名学生六、调查方法:系统抽样法和问卷调查首先,用高二年级总人数245名学生除以应抽取的人数,余下5人,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5名同学排除;将剩余的240名学生分别编号(即001,002,003,……,239,240),并将这240名学生分为30组,一组8人;然后,从第一组里抽取001号,从第二组里抽取009号,从第三组里抽取017号,……,从第30组里抽取233号。
最后,将抽取出的学生进行记录共抽出30名高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回答情况:共发出30张调查表皆符合标准要求。
七、报告我通过3天的调查,共调查了30名年龄在15-16岁之间的学生。
在30名学生中,其中有18名学生的周零花钱在30元左右,其余12名学生的周零花钱皆在50元以上。
通过分析我得知零花钱越多的学生往往都会把钱或多或少地花在买零食和去娱乐场所上面,而在业余时间他们大多数都选择出去玩或者是其他。
而零花钱在30元左右的学生则很少有买零食的现象发生,他们说:“如果把太多的钱花在买零食上了,那么如果有什么要用钱的时候就麻烦了。
”在我调查的报告中只有6名同学把零花钱用在买书或杂志上,而这6名同学中有2名同学是周零花钱在50元以上的,而其余4名同学中有一名同学是把零花钱用在买体育杂志上而不是学习参考书。
通过调查我发现了零用钱多且爱出去玩的学生(10名)约占总数(30名)的%,而这些学生中有7个人上课有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
通过询问得知,他们周末的时候一般都会出去玩或者其他,但共同点都是很少把时间用在复习和写作业上,他们说:“学习之余出去玩放松是很正常的,也有充分的零用钱可以自我支配。
”当问到他们为何不完成作业的时候,有4名同学都是笑笑不答,还有3名同学说:“脑袋里光想着玩了,上课也有些听不进去,周末当然也就忘记还要写作业了”。
经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长们应该每周给孩子30-50元之间的零花钱,不宜过多,否则孩子就会有种“钱多花不完”的心理,自然而然的会去把心思放在娱乐方面,他们在学习上,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多了,学习成绩也会有所下滑。
对于那些经常出去玩学生的家长应控制他们的可支配零用钱,对学生们的娱乐行为进行控制和约束,并减少或者在外出时间上进行规定,避免那些学生因享受过的多娱乐而放松学习的现象。
在调查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不足,在对学生活动上我应该对“其他”这一项进行更多的分析,应该通过学生对“其他”这一项的填写进行比较和整理。
再此,我还是希望那些喜欢出去玩的学生们尽量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毕竟我们现在已经高二了,该收心学习了。
高中生零花钱调查报告一、内容提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高中学生的消费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追求名牌、盲目攀比、铺张浪费、买奢侈品、花钱大手大脚等问题层出不穷,为此,我们做了一次高中在校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高中学生现在消费观的弊端及原因并提出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研究背景现在高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时代,他们的视野可能比长辈们还要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有放松的现象:独生子女比较多,改善生活、穿戴好点不足为怪,给学生数额不等的零花钱也是正常的事情。
因此,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掘金的必争之地。
有的中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但是有的人却出现盲目消费的现象。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揭露这一现象,警示有这种行为的人,并建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又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改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所以高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更要正确认识当前中学生在消费中所存在的问题。
同时这次调查研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课外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增广学生见闻,可以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研究的过程1、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确定研究课题。
2、再确定问卷调查表的问题。
有自家月收入、主要的消费、每月的零花钱多少、一天大概消费多少、平均每月花在衣着上是多少、买东西时是不是倾向于名牌、买东西较注重什么、拥有那些物品、每月的手机费用、装饰品购买、化妆品购买、是否有计划的消费等问题。
问卷如下:1):你是 a:男生 b:女生2):每月可供自由支配的rmb有a:不到200 b:200-400 c:401-600 d:601-800 e:801以上3):你认为每月的钱 a:完全够用,还有节余 b:勉强够用,每月无剩余 c: 经常不够用4):你大部分钱会花在 a:饮食 b:书籍杂志 c:服饰 d:玩 e:其他5):你认为高中生消费名牌 a:条件允许的话,无可厚非b:纯属浪费 c:没什么感觉6):每当有消费欲望时,你会a:坚决消费 b:克制,放弃 c: 想克制,但做不到 d:三思而行,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3、调查完之后,将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并根据调查情况写一篇调查报告总结。
五、分析结论经调查所得,70%的学生家庭收入都是一般,10%的家庭收入较差,20%家庭收入较高。
10%学生月消费在200-300元之间,70%的学生月消费在300—400元之间,10%的学生月消费在500—700元之间。
大部分学生一天的消费都是10元以下,高中生主要的消费是服饰、零食、话费等消费。
30%的学生经常买名牌鞋和化妆品。
80%的同学认为买衣服时应注重款式。
现在不少学生有手机、名牌自行车或电动车、mp 机等物品。
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做到有计划的消费,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则存在乱消费的现象。
引起学生乱消费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青少年自尊心强.主要表现在:注重外表,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现在许多学生穿的都是名牌的衣服、裤子、鞋子,甚至袜子都要名牌,平时用的,吃的,喝的都要买好的,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这样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
父母对儿女的溺爱。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疼爱,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诸如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钱用光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给,便发脾气……如此下去,轻则更加助长了他们乱消费的风气,重则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考虑别人处境。
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这里不一一列举。
六、建议既然外界的环境不易改变,那么要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只有从自身做起:有零用钱是正常的,但数额一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钱,不大手大脚,应用则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
如购买衣服鞋袜时,不必追求名牌,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当自己买的东西不如别人好的时候,不必理会别人是怎样看你的,只要自己坚信这样做是对的;自己更加要多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懂得钱是得来不易的,我们应该学会节俭,用得合理,这样才会使父母感到放心。
七、感受和体验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我们逐步学会了与陌生人的沟通,怎样对不认识的人进行调查访问,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勤俭节约的意识有所增强。
这次的活动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在调查过程中也得到了教育,也让我们改掉了不好的消费习惯。
1、对学校学生消费行为的了解:学校中有许多学生是很节俭的。
据了解,一般一顿饭超过2元的比较少,大部分是1块五毛。
家庭富裕的学生消费相对比较大,比如手机消费、服装消费等。
学生之间消费差异比较大,由于家庭经济差别的现状存在,所以这种差异也比较合理,而学生应结合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合理消费,因为学生是依靠家庭经济的消费者,自己并不能赚钱供自己花。
2、对于上网消费:关于上网消费,假如是上网学习电脑等知识,查阅资料,搜索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等,是很正常的消费,而且也不需浪费很多钱和时间,是比较合理、适度的消费。
但是,少数学生沉溺于网吧,玩游戏、聊天、上一些不良网站等,浪费了时间、精力、金钱,这是不好的现象,应该坚决反对。
3、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在这方面学校对学生的引导力度还待加强,现在主要靠政治课上老师给学生讲解相关消费知识的内容,让学生多了解有关正确消费的知识。
②同学之间的消费观相互影响的作用是很大的。
如果周围的同学都比较节俭的话,那么这位花钱比较大手大脚的同学很容易受到影响,慢慢改掉乱花钱的习惯。
③家庭因素对学生的消费观的影响尤其重要。
家庭可以采取相对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适当减少他们的零花钱,切实地控制学生的消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对于学生开party聚会等:学生生日聚会现在也有少数搞得轰轰烈烈,如赠贵重礼物、开party大幅度的消费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互送礼物是友谊的表现,其实真正的友谊应体现在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关心、体谅上,而不是看礼物是否贵重。
5、对于开庆功会,请客的问题:为了庆祝某位同学的成功,让同学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庆祝会和请客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但是铺张浪费是不行的,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
举例:××同学获得歌手赛奖项后,买了苹果请客。
苹果价格不太高,是比较合适的方式。
有时学生中也有互请饮料或其他的现象。
由于一些风俗习惯,这样的现象基本上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