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地理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篇一一、选择题中国所处的半球为a. 东半球、南半球b. 东半球、北半球c. 西半球、南半球d. 西半球、北半球我国领土面积居世界()a. 每一位b. 第二位c. 第三位d. 第四位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a. 印度、文莱、菲律宾b. 马来西亚、朝鲜、韩国c. 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d. 文莱、菲律宾、日本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是指()a. 省、市、县b. 中央、省、县c. 省、县、乡d.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我国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它是()a. 秦岭 -淮河一线b. 黑河 -腾冲一线c. 长城沿线d. 0℃等温线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特点。
a.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 均匀分布c. 汉族相对集中在北方d. 大杂居、小聚集下列节日属于蒙古族的是()a. 泼水节b. 芦笙节c. 赛龙舟d. 那达慕大会下面甲、乙、丙、丁四个轮廓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的省区是a. 甲b. 乙c. 丙d. 丁2.四幅图中的省级单位与我国临省最少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3.四幅图中有两个简称的省有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甲、丁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 湖北b. 内蒙古c. 云南d. 新疆我国少数民族的数量是()a. 34b. 55c. 56d. 2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心声。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 维吾尔族b. 藏族c. 壮族d. 蒙古族下列省(区)的名称、简称与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a. 福建省―闽―厦门b. 广东省―广―广州c. 贵州省―贵―贵州d. 山东省―鲁―济南下列行政中心全部属于自治区的是()a. 乌鲁木齐、拉萨、南宁、太原b. 太原、银川、呼和浩特、合肥c. 拉萨、南宁、银川、乌鲁木齐d. 济南、石家庄、郑州、合肥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a. 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b. 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c. 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d. 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读我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 年 级 地 理(2023.11)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
3.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
”据此完成1~2题。
1.“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A.邻国众多B.疆域辽阔C.岛屿众多D.资源丰富2.“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道出了我国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B.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D.热带面积广,光热条件好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
该船是我国最大“移动的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新兴生产方式。
图1为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
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4.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B.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C.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D.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5.2023年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我国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A.保护渔业资源B.维护海洋权益C.发展海洋旅游D.减少海洋污染图 1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图 3图26.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B.②省区全部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C.③省区是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D.④省区的简称是晋北回归线标志塔是标志地理学上北回归线经过地方的建筑物。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期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2.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3.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一天B. 一年C. 一月D. 一小时4.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A. 一天B. 一年C. 一月D. 一小时5.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自转6.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公转7. 下列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公转8. 下列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自转9.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自转10.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公转11. 下列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公转12. 下列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自转13.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自转14.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公转15. 下列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公转16. 下列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自转17.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自转18.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公转19. 下列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公转20. 下列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划分D. 地球自转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自贡市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地理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自贡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质量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D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 小麦B. 水稻C. 玉米D. 谷子2. 图中D区域与C区域之间的分界线()A. 秦岭——淮河B. 昆仑山——祈连山C. 大兴安岭——太行山D. 秦岭——黄河3. 图中A区域近年来发展得最快的产业是()A. 有色金属冶炼B. 采矿业C. 高新技术产业D. 旅游业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根据人口良性发展的需要,2021年6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全面三孩”政策,同时也提出我国必须从“人口大国”逐步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
如图为2008—2017年我国人口增长、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我国全面实施三孩政策,有利于()A. 大幅度减少人口数量B. 减缓人口增长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D. 维持男女性别比例均衡5. 2008—2017年我国人口()A. 总量逐年减少B. 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C. 分布趋于均匀D. 没有变化6. 我国从人口大国逐步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关键是()A. 迅速降低人口数量B. 接纳友好国家的移民C. 逐步提高人口数量D. 大力提高人口素质读“北方地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北方地区各地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A.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B.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C.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D. 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8. 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B. 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C. 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D. 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9. 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①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是()A. 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B. 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C. 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D. 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进入冰雪季以来,哈尔滨、漠河等冰雪旅游城市成为热门目的地,“南方小土豆”则是勇闯东北的南方游客的爱称,阅读材料,完成9~10题。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初二上地理人教版期中考卷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初二上地理人教版期中考卷一、选择题1.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哪些?A. 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D. A、B、C2.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哪些?A. 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五带D. A、B、C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A. 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B. 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C.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方向自东向西D.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公转方向自西向东4.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分别是多少?A. 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周期为365天B. 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公转周期为365天C. 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周期为366天D. 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公转周期为366天5. 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纬度D. 地球自转和公转6.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A. 赤道B. 本初子午线C. 国际日期变更线D. 北极点7.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A. 赤道B. 本初子午线C. 国际日期变更线D. 北极点8. 地球上哪个区域通常会有极昼和极夜的现象?A. 热带B. 温带C. 寒带D. 南极和北极地区9. 地球上哪个区域通常会有昼夜时间几乎相等的现象?A. 热带B. 温带C. 寒带D. 南极和北极地区10. 地球上哪个区域通常会有四季分明的现象?A. 热带B. 温带C. 寒带D. 南极和北极地区二、填空题1.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
2.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
3. 地球五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
5. 南北半球分界线是:________。
6. 东西半球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寺庄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地理(A)(人教版)上册第1章~第3章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装订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地图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科学工具。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C.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D.东西距离长,南北距离短2.下列国家中,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是()A.蒙古B.日本C.印度D.朝鲜3.以下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渤海和琼州海峡B.渤海和东海C.东海和黄海D.黄海和南海4.图中的四幅省区的轮廓图与其名称、简称对应不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甘肃省—甘B.②—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C.③—贵州省—贵D.④—云南省—云如图为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图。
读图,完成5~6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A.我国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上升B.65岁以上人口比重最高C.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下降D.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6.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A.完善社会养老制度B.鼓励生育C.坚持独生子女D.发展老龄产业7.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A.集中分布B.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C.分散分布D.少数民族分布区没有汉族人居住8.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A.壮族B.苗族C.蒙古族D.汉族9.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区是()A.①黄土高原B.②长江中下游平原C.③四川盆地D.④东北平原10.读“我国五种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重图”,可知我国()A.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B.山区面积最多,占陆地面积的43%C.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D.五种地形中盆地面积比重最小读图完成11~13题。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地理试题(全卷共4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日晷”是古代一种利用日影观测时刻的仪器,根据晷针的影子朝向和长短变化可以判定时间和节气。
图1是我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制作的简易日晷。
据此回答1-2题。
图11.一天中晷针影子朝向变化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季节的更替D.日晷的转动2.根据图1中晷针影子朝向判断,该照片拍摄的时间大致为( )A.8:00B.12:00C.16:00D.20:00图2为某市山地自行车定向越野赛道图,选手需按照①到⑤方向骑行完成比赛。
据此回答3-4题。
图23.比赛前进方向大致是向( )A.南B.北C.西南D.东北4.图2中甲、乙、丙、丁为四处拟选看台,其中最适合观赏①到②赛段骑行的是( )A.甲B.乙C.丙D.丁“黑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将厨余垃圾、农作物废料与食腐性昆虫和微生物相结合,产生一系列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图3为“黑色农业”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5-6题。
5.利用“黑色农业”的产品,最有可能发展的下游产业是( )A.垃圾焚烧厂,污水处理厂B.畜禽饲料厂,肥料加工厂C.食品生产厂,生物制药厂D.复合农药厂,无机化肥厂6.发展“黑色农业”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A.减轻环境污染B.减少化肥使用C.提高资源利用率D.增加耕地面积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图4为我国2012年至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据此回答7-8题。
图47.据图4可知,2012年至2020年期间( )A.出生率持续下降B.2012年死亡率最低C.2022年老年人口数量最多D.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下降8.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可能会导致( )A.养老负担减轻B.劳动力严重过剩C.用工成本上升D.经济快速发展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着坚厚冰层,考察船只无法直接到达,因此需要换乘直升机抵达。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对祖国的介绍。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说明我国()A.陆地面积辽阔B.山区面积辽阔C.海洋面积辽阔D.海陆面积辽阔2.我国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这是因为我国()A.大部分位于热带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C.位于东半球、北半球D.小部分位于寒带3.在冬季,祖国大地上会响起“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这是由于我国()A.东西跨经度大B.南北跨纬度大C.东西地势落差大D.南北风俗差异大读北京市及周边省级行政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4.北京市属于()A.国家级行政单位B.省级行政单位C.乡级行政单位D.县级行政单位5.甲省的行政中心是()A.郑州B.太原C.济南D.西安6.与乙、丙两省的行政区划名称有关的地理事物是()A.黄河B.秦岭C.长江D.太行山2023年9月4日,贵州茅台与瑞幸咖啡推出联名咖啡“酱香拿铁”正式上架.“酱香拿铁”融合了茅台白酒的酒香与拿铁咖啡的香醇,新意十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酱香拿铁”合作两企业总部所在的省份简称分别是()A.桂福B.黔闽C.桂闽D.贵福8.酱香与拿铁合作的原因有()①拓展市场②创新产品③资源共享④增强品牌影响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读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A.0~14岁人口比重超过五分之一B.15~59岁人口数量最多C.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最少D.全国人口总量超过15亿10.202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A.0~14岁人口比重在减少B.15~59岁人口数量在增加C.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增加D.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在学习中国地形和地势的知识时,某中学小君绘制了为我国沿30°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地理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说明:
1。
全卷共4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试卷满分为100分,期中笔答部分97分,卷面书写3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汶川地震发生在我国地理四大区域的哪个区域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
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我国划分为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特征B.气候差异ﻫC.经济发展水平D.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
4、造成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农作物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B地形C气候 D习惯
5、南方旧式民居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是为了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更快散热D便于与水下泻
6、香港毗邻的经济特区是:
A厦门B汕头 C深圳 D珠海
7、历史上,曾以北京作为京城的朝代是
A元、明、清 B唐、元、明
C宋、明、清 D汉、元、清
8、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在哪个地区可以见到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9、挖窑洞居住,以小米为主食的居民分布在下列哪个地区
A长白山区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黄土平原
10、我国北方民居具有的特点是
A屋顶坡度较小B屋顶坡度较大
C墙体较薄 D墙体较高
11耕作制度可以一年三熟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D海南岛
12、因晴天多,阳光灿烂,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A乌鲁木齐B兰州C西宁D拉萨
13、澳门建立特别行政区之前曾被哪个国家侵占达400多年
A英国 B西班牙 C荷兰 D葡萄牙
14、位于北方的重要石油产区有
A大庆、玉门、中原、辽河 B 华北、胜利、辽河、大庆
C 冷湖大庆、中原、华北
D 胜利、辽河、克拉玛依、中原
15、由东向西,从草原依次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这种景观描绘的是我国的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6、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大河源头,主要的河流有
A 长江、黄河、珠江
B 黄河、怒江、珠江
C长江、黄河、澜沧江D长江、雅鲁藏布江、黑龙江
17、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农作物有:
A 青稞、小麦B小麦、玉米
C 青稞、玉米
D 青稞、水稻
18、台湾省著名的物产有:
A 橡胶、波萝 B香蕉、芒果
C荔枝、香蕉 D 樟脑、甘蔗
19、关于香港经济地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香港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
B 香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
C 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重工业中心之一
D 香港是国际信息中心之一
20、关于香港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口东侧,与珠海市毗邻 B位于珠江口西侧,与珠海市毗邻
C位于珠江口西侧,与深圳市毗邻 D位于珠江口东侧,与深圳市毗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各地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划分的。
22、我国以__________一线划分为南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南北有别,北方为小麦,南方为 _________ 。
23、我国四大牧区之,出产三河马三河牛的是牧区,出产牦牛的是牧区。
24、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
传统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25、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是,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短缺问题。
26、台湾岛最高峰为 ,最长的河流为 ;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型的经济.
27、北京市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中心、中心、中心。
28、香港拓展城市用地的两种方式是、 .
29、青藏高原位于我国阶梯,
三、综合题(每空1分,共37分)
3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图为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
(2)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__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D.__________
(3)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省级行政区名称: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3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32.读图1,完成下列要求:(6分)
图1(1)填出字母代表的省和自治区的名称:
A. B. C。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山脉或山峰的名称:
①山④山
⑤峰
33.读图2,完成下列要求:(7分)
图2
(1)图中数字代号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①、
②、该地近年来发现了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③。
(2)图中各字母代表的省区是:
A C D
34、读下图,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将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岛屿的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域的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A。
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
__________
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测试题答案
21、地理位置、自然
22、秦岭-淮河、水稻
23、内蒙古、西藏
24、生产方式、生活习惯
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
26、玉山、浊水溪、进口-加工--出口(出口导向型)
27政治、文化、国际交往、
28、“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29、绿洲、坎儿井
三、综合题
30、(1)南方
(2)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 D云贵高原
(3)①湖南②福建③广东④广西壮族自治区
31、(1)A小兴安岭B长白山C太行山D东北平原E华北平原F黄土高原
(2)④黄河⑤淮河
32、(1)A西藏自治区B青海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①昆仑山④喜马拉雅山⑤珠穆朗玛峰
33、(1) ①准葛尔盆地②塔里木盆地、石油③内蒙古高原
(2)A内蒙古自治区C甘肃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4、1.①钓鱼岛②澎湖列岛
2。
A.东海B.太平洋 C.南海D.台湾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