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的转录及调控 习题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问题汇总

分子生物学问题汇总

Section A 细胞与大分子简述复杂大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Section C 核酸的性质1.DNA的超螺旋结构的特点有哪些?A 发生在闭环双链DNA分子上B DNA双链轴线高卷曲,与简单的环状相比,连接数发生变化C 当DNA扭曲方向与双螺旋方向相同时,DNA变得紧绷,为正超螺旋,反之变得松弛为负超螺旋。

自然界几乎所有DNA分子超螺旋都为负的,因为能量最低。

2.简述核酸的性质。

A 核酸的稳定性:由于核酸中碱基对的疏水效应以及电荷偶极作用而趋于稳定B 酸效应:在强酸和高温条件下,核酸完全水解,而在稀酸条件下,DNA的核苷键被选择性地断裂生成脱嘌呤核酸C 碱效应:当PH超出生理范围时(7-8),碱基的互变异构态发生变化D 化学变性:一些化学物质如尿素,甲酰胺能破坏DNA和RNA二级结构中的而使核酸变性。

E 粘性:DNA的粘性是由其形态决定的,DNA分子细长,称为高轴比,可被机械力和超声波剪切而粘性下降。

F 浮力密度:1.7g/cm^3,因此可利用高浓度分子质量的盐溶液进行纯化和分析G 紫外线吸收:核酸中的芳香族碱基在269nm 处有最大光吸收H 减色性,热变性,复性。

思考题:提取细菌的质粒依据是核酸的哪些性质?质粒是抗性基因,,在基因组或者质粒DNA中用碱提取法。

Sectio C 课前提问1.在 1.5mL的离心管中有500μL,取出10 μL稀释至1000 μL后进行检测,测得A260=0.15。

问(1):试管中的DNA浓度是多少?问(2):如果测得A280=0.078, .A260/A280=?说明什么问题?(1)稀释前的浓度:0.15/20=0.0075稀释后的浓度:0.0075/100=0.75ug/ml(2)0.15/0.078=1.92〉1.8,说明DNA中混有RNA样品。

2.解释以下两幅图(native:非变性的;denatured:变性的)图一表示dsDNA和RNA的热变性,中间的Tm值表示解链温度。

分子生物学:第5章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习题

分子生物学:第5章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习题

第五章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一、名词解释:1. 操纵子2. 基因表达3. 看家基因4. 正调控和负调控5. 安慰诱导物6. 衰减子(弱化子)7. 魔斑8. 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9. 本底水平表达二、填空1. 操纵子的基因表达调节系统属于水平的调节,乳糖操纵子模型由和1961年提出的。

色氨酸操纵子包括和两方面的调控。

2. 能够诱导操纵子但不是代谢底物的化合物称为诱导物。

能够诱导乳糖操纵子的化合物就是其中一例。

这种化合物同蛋白质结合,并使之与分离。

乳糖操纵子的体内功能性诱导物是。

3. 色氨酸是一种调节分子,被视为。

它与一种蛋白质结合形成。

通过控制起作用。

色氨酸操纵子受另一种系统------ 的调控,它涉及到第一个结构基因被转录前的转录。

4.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调节基因编码的与结合,对Lac结合,对Lac表达实施负调控;与复合物结合于上游部分,对Lac表达实施正调控。

5. 操纵子中没有基因产物的是和三、选择题1. 下面哪些真正是乳糖操纵子的诱导物?(BDE)A. 乳糖B. 蜜二糖C. O- 硝基苯酚-β-半乳糖苷(ONPG)D. 异丙基-β-巯基-半乳糖苷E. 异乳糖2. 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作用是受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控制的,其中一个需要前导肽的翻译,下面哪一种调控这个系统?(B)A. 色氨酸B. 色氨酰-tRNA TrpC. 色氨酰-tRNAD. cAMPE. 以上都不正确3. 阻遏蛋白(阻抑蛋白)识别操纵子中的( C )A. 启动基因B. 结构基因C. 操纵基因D. 内含子E. 外显子4. 乳糖、阿拉伯糖、色氨酸等小分子物质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作用的共同特点是A. 与启动子结合B. 与DNA结合影响模板活性C. 与RNA聚合酶结合影响其活性D. 与蛋白质结合影响该蛋白质结合DNAE. 与操纵基因结合5. 下面那项不属于原核生物操纵元的结构A. 启动子B. 终止子C. 操纵子D. 内含子6. 下列有关操纵子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A. 操纵子是由启动基因、操纵基因与其所控制的一组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的基因表达调控单位B. 操纵子不包括调节基因C. 代谢底物往往是该途径的可诱导酶的诱导物,代谢终产物往往是可阻遏酶的辅阻遏物D. 真核细胞的酶合成也存在诱导和阻遏现象,因此也是由操纵子进行调控的7. 操纵子调节系统属于哪一种水平的调节?A 复制水平的调控B 转录水平调控C 转录后加工的调控D 翻译水平的调控8. 对调节基因下述哪些论述哪些是对的()A 是编码阻遏蛋白的结构基因B 各种操纵子的调节基因都与启动基因相毗邻C 调节基因是操纵子的组成部分D 调节基因的表达另有转移的调控区9. 以下有关阻遏蛋白的哪些是对的()A 阻遏蛋白是调节基因表的的产物B 可诱导操纵子的阻遏蛋白具有直接与操纵子基因结合的活性,与诱导物相互作用后丧失活性C 可阻遏操纵子的阻遏蛋白没有直接与操纵子基因结合的活性,与辅阻遏物结合后才有此活性D 阻遏蛋白可与RNA聚合酶竞争同一结合部位10. 关于启动基因的下述论点哪些是错误的()A 启动基因是RNA聚合酶识别并最县结合的一段DNA序列B 启动基因是最先被RNA聚合酶转录的DNA 序列C 启动基因是DNA上富含A-T碱基对的部分D 启动基因是引发DNA复制的特殊序列11. 下列有关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P)的哪些论点是正确的()A CAP-cAMP可专一地与启动基因结合,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B CAP可单独与启动子相互作用,促进转录C CAP-cAMP可与调节基因结合,控制阻遏蛋白的合成D CAP-cAMP可与RNA聚合酶竞争地结合于启动基因,从而阻碍结构基因的转录12. 与乳糖操纵子操纵基因结合的物质是()A RNA聚合酶B DNA聚合酶C 阻遏蛋白D 反密码子四、是非题1. 葡萄糖和乳糖并存时,细菌优先利用乳糖并启动乳糖操纵子()2. 小分子物质如ITPG诱导乳糖操纵子表达时起负调控作用与操纵基因相结合阻抑结构基因的表达()3. 色氨酸操纵子中含有衰减子区,其调控作用主要受Trp浓度高低影响()4. 色氨酸操纵子(trpoperon)中含有衰减子序列()5. cAMP在laz操纵子中起正调控作用,其浓度受环境中的葡萄糖影响,与其浓度成正比()6.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真正的诱导物不是乳糖,而是它的异构体别乳糖()7. 操纵基因又称操纵子,如同启动基因又称启动子一样()8. 可诱导操纵子是负责调节糖分解代谢的,可阻遏操纵子是负责调节氨基酸代谢的()五、问答题:1. 试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负控诱导的调控机理2. 如何区别可诱导和可阻遏的基因调控。

第六章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思考题答案

第六章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思考题答案

(完整word版)第六章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思考题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第六章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思考题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第六章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思考题答案的全部内容。

第七章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思考题答案一、填空题1. 能够诱导操纵子但不是代谢底物的化合物称为春基_诱导物•能够诱导乳糖操纵子的化合物IPTG 就是其中一例.这种化合物同塑遏_蛋白质结合.并使之与操纵基因分离。

乳糖操纵子的体内功能性诱导物是异乳糖.2O色氨酸是一种调节分子,被视为辅阻遏物。

它与一种蛋白质结合形成全阻遏物;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是两个控制的例子.cAMP-cAP蛋白通过正控制起作用。

色氨酸操纵子受另一种系统弱化作用的调控.它涉及到第一个结构基因被转录前的转录竺止作用。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o标出以下所有正确表述:(C )(a) 转录是以半保留方式获得序列相同的两条DNA链的过程(b) 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是多亚基酶,它负责DNA的转录(c) 细菌的转录物(mBNA)是多基因的(d) 。

因子指导真核生物hnRNA的转录后加工,最后形成mRNA(e) 促旋酶在模板链产生缺口,决定转录的起始和终止2. 下面哪些真正是乳糖操纵子的诱导物? ( (c) (d))(a)乳糖(b) 0—硝基苯酚一B -半乳糖昔(0NPG)(c) 异丙基既基半乳糖昔(d) 异乳糖3. 氨酸操纵子的调控作用是受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控制的,其中一个需要前导肽的翻译,下面哪一个调控这个系统?( (b))(a) 色氨酸(b) 色氨酰一tRNA Trp(c) 色氨酰—tRNA(d) cAMP(e)以上都不是三、判断题1. 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LacA的突变体是半乳糖昔透性酶的缺陷(b) 在非诱导的情况下,每个细胞大约有4分子的p—半乳糖昔酶(c) 乳糖是一种安慰诱导物(d) RNA聚合酶同操纵因子结合(e)多顺反子mRNA是协同调节的原因(f) Lac阻遏物是一种由4个相同的亚基组成的四聚体(g) 腺昔酸环化酶将cAMP降解成AMP(h) CAP和CRP蛋白是相同的(i) —35和一10序列对于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都是很重要的(j)色氨酸的合成受基因表达、阻遏、弱化作用和反馈抑制的控制(k) Trp的引导mRNA能够同时形成三个“茎一环”结构(l)在转录终止子柄部的A-T碱基对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m)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都是偶联的(n)在色氨酸浓度的控制下,核糖体停泊在Trp引导区一串色氨酸密码,但并不与之脱离(o) Ara c蛋白既可作为激活蛋白,又可作为阻遏蛋白起作用(p) Ara c的表达不受调控正确:b, e, f, h, i, j, n, o四、简答题1.为什么只有DNA双螺旋中的一条链能被正常的转录?答:如果两条链都被转录,每个基因就能编码两个不同的多肽。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 第六章

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自测题(一)选择题A型题1. 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说法错误..的是A. 转录起始是调控基因表达的关键B. 环境因素影响管家基因的表达C. 在发育分化和适应环境上有重要意义D. 表现为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E.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较原核生物复杂的多2. 下列哪项属于可调节基因A. 组蛋白编码基因B. 5S rRNA编码基因C. 异柠檬酸脱氢酶编码基因D. 肌动蛋白编码基因E. 血红蛋白编码基因3. 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协调表达的是A.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B. 柠檬酸合成酶C. 丙酮酸羧化酶D. 葡萄糖-6-磷酸酶E. HMG-CoA合成酶4. 乳糖操纵子中,能结合别位乳糖(诱导剂)的物质是A. AraCB. cAMPC. 阻遏蛋白D. 转录因子E. CAP5. 乳糖操纵子模型是在哪个环节上调节基因表达A. 复制水平B. 转录水平C. 转录后水平D. 翻译水平E. 翻译后水平6. 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方式是A. CAP的正调控B. 阻遏蛋白的负调控C. 正、负调控机制不可能同时发挥作用D. CAP拮抗阻遏蛋白的转录封闭作用E. 阻遏作用解除时,仍需CAP加强转录活性7. 与分解代谢相关的操纵子模型中,存在分解代谢物阻遏现象,参与这一调控的主要作用因子是A. 阻遏蛋白B. AraCC. 衰减子D. cAMP-CAP复合物E. 诱导剂8. 原核细胞中,识别基因转录起始点的是A. 阻遏蛋白B. 转录激活蛋白C. 基础转录因子D. 特异转录因子E. σ因子9. 使乳糖操纵子实现高表达的条件是A. 乳糖存在,葡萄糖缺乏B. 乳糖缺乏,葡萄糖存在C. 乳糖和葡萄糖均存在D. 乳糖存在E. 葡萄糖存在10. 大肠杆菌可以采用哪种方式调控转录终止A. 阻遏作用B. 去阻遏作用C. 反义控制D. 衰减作用E. 降低转录产物的稳定性11. 关于色氨酸操纵子错误..的描述是A. 核蛋白体参与转录终止B. 衰减子是关键的调控元件C. 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D. 转录与翻译偶联是其转录调控的分子基础E. 色氨酸存在与否不影响先导mRNA的转录12. 下列哪种因素对原核生物的翻译没有..影响A. microRNAB. 稀有密码子所占的比例C. mRNA的稳定性D. 反义RNAE. 调节蛋白结合mRNA13.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环节是①染色质活化②转录起始③转录后加工④翻译起始⑤翻译后加工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D. ②+③E. ②14. 下列哪种染色质结构的变化不.利于基因表达A. 组蛋白乙酰化B. 核小体解聚C. CpG岛甲基化D. 基因扩增E. 染色质结构松散,对DNA酶I敏感15. 下列哪项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A. 激素反应元件B. 衰减子C. 启动子D. 沉默子E. 增强子16. 与RNA聚合酶相识别和结合的DNA片段是A. 增强子B. 衰减子C. 沉默子D. 操纵子E. 启动子17. 下列哪项不.参与调控真核细胞基因的特异性表达A. 反应元件B. 特异转录因子C. 增强子D. 基础转录因子E. 沉默子18. 与原核生物相比较,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包括多个层次,下列哪项不.是其调控复杂性特有的分子基础A. 含有重复序列B. 断裂基因C. 转录与翻译分离D. 细胞内被膜性结构分隔形成多个区域E. 染色质结构19. 能够与基础转录因子结合的是A.上游启动子元件B.TATA boxC.增强子D.反应元件E. Pribnow box20. 有关基础转录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与非转录核心序列相结合B. 决定基因表达的特异性C. 其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组织中差别很大D. 辅助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E. 在原核生物中的种类比真核生物少21. 不.属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是A. TF II DB. HSFC. AP1D. 类固醇激素受体E. NF-κB22. 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调控管家基因的表达B. 仅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C. 仅通过DNA-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D. 仅通过RNA-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E. 起转录激活或者转录抑制作用23. 锌指结构可能存在于下列哪种物质中A. 阻遏蛋白B. RNA聚合酶C. 转录因子D. 端粒酶E. 核酶24. 下列哪种氨基酸在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结构域中含量丰富A. LysB. ArgC. AspD. HisE. Trp25. 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真核细胞中mRNA的稳定性A. 5' 端帽子B. siRNAC. poly A尾D. 去稳定元件E. miRNA26. 小干扰RNA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是A. 封闭mRNA上的核蛋白体结合位点B. 特异性降解靶mRNAC. 形成局部双链,抑制靶mRNA的模板活性D. 使翻译出的蛋白质进入泛素化降解途径E. 使翻译提早终止27. eIF-2对翻译起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下列哪项是它的活性形式A. 磷酸化B. 脱乙酰化C. 乙酰化D. 脱磷酸化E. ADP-核糖基化28. 不.影响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因素是A. eIFB. 帽子结合蛋白C. RNA编辑D. mRNA非翻译区的二级结构E. miRNA29. 原核生物中,某种代谢途径相关的几种酶类往往通过何种机制进行协调表达A. 顺反子B. 操纵子C. 转录因子D. 衰减子E. RNAi30. 生物体在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的表达谱也相应变化,这主要取决于A. 转录调控元件的差异B. 翻译调控元件的差异C. 基础转录因子的差异D. 特异转录因子的差异E. 翻译起始因子的差异31. 原癌基因通常是A. 管家基因B. 可调节基因C. 突变的基因D. 表达增强的基因E. 促进凋亡的基因32. 管家基因编码的产物不.包括A. 细胞外生长因子B. 电子传递链的成员C. 细胞的主要结构蛋白D. 转录因子E. 血红蛋白33. 下列哪项不.是可调节基因的特点A. 组织特异性B. 阶段特异性C. 时间特异性D. 空间特异性E. 组成性表达34. 关于操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由一个启动子控制B. 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分别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C. 一个结构基因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D. 转录生成单顺反子RNAE. 以正性调控为主35. 核蛋白体调控转录终止的典型例子是A. 乳糖操纵子B. 半乳糖操纵子C. 阿拉伯糖操纵子D. 色氨酸操纵子E. 以上都不对36. 色氨酸操纵子的显著特点是A. 阻遏作用B. 诱导作用C. 衰减作用D. 分解物阻遏作用E. 抗终止作用37. 关于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正确的说法是A. 色氨酸存在时,仅生成前导mRNAB. 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C. 是翻译水平的调控D. 具有抗终止作用E. 依赖ρ因子进行转录调控38. 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葡萄糖耗尽后才会诱导产生代谢其他糖的酶类,这种现象称为A. 衰减作用B. 阻遏作用C. 诱导作用D. 协调调节作用E. 分解物阻遏作用39. 关于分解物阻遏的作用机制,说法正确的是A. 葡萄糖缺乏时,cAMP浓度低B. 葡萄糖缺乏时,CAP浓度低C. 葡萄糖缺乏时,cAMP不能与CAP形成复合物D. 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浓度高E. 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失去DNA结合能力40. 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中,与操纵基因结合而调控转录的是A. 阻遏蛋白B. RNA聚合酶C. 调节基因D. cAMP-CAPE. 启动子41. 翻译终止阶段,新生多肽链的释放涉及哪种化学键的断裂A. 肽键B. 磷酸二酯键C. 氢键D. 疏水键E. 酯键42. IPTG诱导乳糖操纵子表达的机制是A. 使乳糖-阻遏蛋白复合物解离B. 与阻遏蛋白结合,使之丧失DNA结合能力C. 与乳糖竞争结合阻遏蛋白D. 与RNA聚合酶结合,使之通过操纵序列E. 变构修饰RNA聚合酶,提高其活性43. 下列哪一项是真核生物可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特有的机制A. 基础转录因子B. 衰减子C. RNA聚合酶D. 增强子E. 阻遏蛋白44. 基础转录因子属于DNA结合蛋白,它们能够A. 结合转录核心元件B. 结合增强子C. 结合5' 端非翻译区D. 结合3' 端非翻译区E. 结合内含子45. 特异转录因子不.能够A. 结合RNA聚合酶B. 结合基础转录因子C. 结合其他特异转录因子D. 结合转录非核心元件E. 结合沉默子46. 基因特异性表达的根本机制是A. 顺式作用元件的种类不同B. RNA聚合酶活性的差异C. 基础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D. 特异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E. 表达产物后加工过程的差异47. 下列哪一类分子常具有亮氨酸拉链的结构特征A. 生长因子B.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 G蛋白D. 转录因子E.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型题A. 阻遏蛋白B. AraCC. 衰减子D. CAPE. ρ因子48. 葡萄糖缺乏时,细菌中cAMP浓度升高,可以结合49. 实验室常使用IPTG作为诱导剂,其作用是结合50. 阿拉伯糖操纵子的主要调节因子是51. 色氨酸操纵子的调节作用依赖于A. 转录起始B. 转录终止C. 翻译起始D. 翻译终止E. mRNA稳定性52.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53.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A. eIF-2B. 特异转录因子C. EF-2D. 基础转录因子E. eRF54. 真核细胞中管家基因的转录需要55. 真核细胞中可调节基因的转录主要取决于56. 真核细胞中参与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的是57. 绿脓杆菌外毒素抑制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靶点是58. 真核细胞中识别终止密码子的是A. 阻遏蛋白B. 转录因子C. cAMP-CAPD. 终止因子E. 核蛋白体59. 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调控依赖于60. 乳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不转录,这主要取决于61. 葡萄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转录,这主要取决于A. 基础转录因子B. 特异转录因子C. 起始因子D. 阻遏蛋白E. ρ因子62. 人血红蛋白表达特异性的决定因素是63. 小鼠异柠檬酸合成酶的表达需要哪一类蛋白质因子辅助64. 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关键调控因素是X型题65. 管家基因的转录受哪些因素控制A. 基础转录因子B. 增强子C. 特异转录因子D. 启动子E. 反应元件66.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中,属于调控元件的是A. 操纵基因B. 调节基因C. 启动子D. 阻遏蛋白E. CAP结合位点67. 色氨酸操纵子模型中,哪些因素参与调控作用A. 释放因子B. 核蛋白体C. CAP复合物D. 阻遏蛋白E. 衰减子68. 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调控机制涉及A. RNA干扰B. 分解物阻遏C. ρ因子D. 衰减E. 抗终止69.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表现在A. 转录水平B. 翻译水平C. 染色质水平D. 转录后加工E. 翻译后加工70. 真核生物中,影响RNA聚合酶转录活性的因素包括A. 启动子B. 增强子C. 基础转录因子D. 衰减子E. 特异转录因子71.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的机制包括A. 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B. 同种特异转录因子的浓度不同C. 特定组织的基因中存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D. 特异转录因子的排列组合不同E. 增强子等调控元件在不同组织的基因中分布不同72. 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包含哪些结构类型A. 螺旋-片层-螺旋B. 锌指C. 螺旋-转角-螺旋D. 亮氨酸拉链E. 螺旋-环-螺旋73. 与siRNA相比较,miRNA的显著特点是A. 单链B. 在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C. 与靶mRNA碱基互补D. 不降解靶mRNAE. 个别碱基与靶mRNA序列不完全匹配74. 转录因子的作用机制包括A. DNA-DNA相互作用B. DNA-RNA相互作用C.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D. RNA-蛋白质相互作用E.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75. 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涉及哪些物质的相互作用A. operatorB. cis-acting elementC. polysomeD. trans-acting factorE. RNA polymerase76. 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中A. 基因的表达谱不同B. 基因组结构不同C. 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D. 存在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E. 特异性启动子的种类不同77. 真核生物独有的转录调控机制涉及A. 启动子B. 增强子C. 转录因子D. 组蛋白E. SD序列78.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A. 基因变异B. 合成不同种类的mRNAC. 合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D. 产物的反馈抑制E. 蛋白质活性的快速调节79. 下列哪些情况对于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具有调控作用A. 反式作用因子的磷酸化B. 类固醇激素与胞内受体结合C. 特定DNA序列的甲基化D. 组蛋白的乙酰化E. 蛋白质因子的羟基化80. 管家基因的含义是A. 在各组织细胞中都表达B. 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表达C. 在不同发育阶段都表达D. 在特定的发育阶段表达E. 表达程度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差异显著81. 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在所有组织细胞中组成性表达B.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存在的种类不同C.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浓度不同D. 调控管家基因的转录E. 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特异性的根源所在(二)名词解释1. 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2. 可调节基因(regulated gene)3.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4.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5. 基础转录因子(basal/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6. 特异转录因子(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7. 操纵子(operon)8. 衰减(attenuation)9. 锌指(zinc finger)结构10. 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结构(三)简答题1. 简述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练习题及答案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练习题及答案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练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基因表达调控答案:所有生物的信息,都是以基因的形式储存在细胞内的DNA(或RNA)分子中,随着个体的发育,DNA分子能有序地将其所承载的遗传信息,通过密码子-反密码子系统,转变成蛋白质或功能RNA分子,执行各种生理生物化学功能。

这个从DNA到蛋白质或功能RNA的过程被称之为基因表达,对这个过程的调节称之为基因表达调控。

2.组成性基因表达答案:是指在个体发育的任一阶段都能在大多数细胞中持续进行的基因表达。

其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对生命过程必须的或必不可少的,一般只受启动序列或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影响,且较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其他机制调节,也称为基本的基因表达。

3.管家基因答案:某些基因产物对生命全过程都是必须的获必不可少的。

这类基因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均表达,被称为管家基因。

4.诱导表达答案:是指在特定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被激活,从而使基因的表达产物增加。

5.阻遏表达答案:是指在特定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被抑制,从而使基因的表达产物减少。

6.反式作用因子答案:又称为分子间作用因子,指一些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蛋白质因子。

它们由某一基因表达后通过与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反式激活另一基因的转录。

7.操纵子答案:是指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

8.SD序列答案: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S rRNA 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根据首次识别其功能意义的科学家命名。

9.阻遏蛋白答案:是一类在转录水平对基因表达产生负控作用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与DNA结合,一般具有诱导和阻遏两种类型。

在诱导类型中,信号分子(诱导物)使阻遏蛋白从DNA释放下来;在阻遏类型中,信号分子使阻遏蛋白结合DNA,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只要阻遏蛋白与DNA结合,基因的转录均将被抑制。

原核生物的转录及调控

原核生物的转录及调控
• 利福平(Rifampin):与细菌RNA pol β 亚基结合,阻碍转录的起始作用;
• 利链菌素( streptolydigin):与细菌 RNA pol β亚基结合,抑制转录的延伸。
• 肝素:与细菌RNA pol β’亚基结合,阻 碍其与模板DNA的结合。
第三节 原核生物转录的过程
• RNA的转录包括promotion,elongation,termination 三过程;
TATAAT(pribnow Box)
Initiation site : +1 site。 RNA transcriptional startpoint (I site) A/G
-35 (R)
-10 (B)
+1 (I) RNA
l Sextama Box与Pribnow Box间距17bp,有利于RNA
2
40000*2
β rpoB
1
155000
β ’ rpoC
1
σ rpoD
1
160000 85000
部位 核心酶 σ因子
可能功能
多样 结合核苷酸 结合模板 起始识别因子
RNA polymerase in prok.
βα σ
α β’
Core Enzyme for elongation 依靠静电作用力 非专一性与非特异DNA 结合 半衰期;60’
βα
σ
α β’ cover 60bp
Holo Enzyme for initiation 依靠空间结构 专一性与 特异DNA结合
半衰期;数小时
Cartoon illustrating separation of the subunits of E. coli RNA polymerase by SDS-PAGE

(完整版)RNA的生物合成(转录)考试题目及答案

(完整版)RNA的生物合成(转录)考试题目及答案

1.真核生物催化tRNA转录的酶是A.DNA聚合酶ⅢB.RNA聚合酶ⅠC.RNA聚合酶ⅡD.RNA聚合酶ⅢE.DNA聚合酶Ⅰ2.催化原核mRNA转录的酶是A.RNA聚合酶B.RNA聚合酶ⅠC.RNA聚合酶ⅡD.RNA聚合酶ⅢE.DNA聚合酶Ⅰ3.外显子是指A.不被翻译的序列B.不被转录的序列C.被翻译的编码序列D.被转录非编码的序列E.以上都不是4.内含子是指A.不被转录的序列B.被转录的非编码序列C.被翻译的序列D.编码序列E.以上都不是5.有关转录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的产物均需要加工B.与摸板链的碱基配对均为A-TC.合成起始都需要引物D.原料都是dNTP E.都在细胞核内进行6.以下对tRNA合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tRNA3′末端需要加上ACC-OH B.tRNA前体中有内含子C.tRNA前体还需要进行化学修饰加工D.RNA聚合酶Ⅲ催化tRNA前体的生成E.tRNA前体在酶的催化下切除5′和3′端处多余的核苷酸7.核酶是在研究哪中RNA的前体中发现的A.tRNA前体B.mRNA前体C.SnRNA D.rRNA前体E.hnRNA8.有关RNA合成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DNA存在时,RNA聚合酶才有活性B.转录起始需要引物C.RNA链合成方向5′至3′ D.原料是NTPE.以DNA双链中的一股链做模板9.转录过程需要的酶是A.DDDP B.DDRP C.引物酶D.RDRP E.核酸酶10.RNA聚合酶Ⅰ催化转录的产物是A.SnRNA B.hnRNA C.18S-rRNA D.5S-rRNA E.45S-rRNA11.有关m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占RNA总量的80%以上B.在三类RNA中分子量最小C.分子中含有大量稀有碱基D.前体是SnRNAE.在三类RNA中更新速度最快12.有关r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占RNA总量的80%以上B.5S-rRNA是RNA聚合酶Ⅲ的转录产物C.45S-rRNA是RNA聚合酶Ⅱ的转录产物D.rDNA属于丰富基因族的DNA序列E.rDNA位于核仁内,自成一组转录单位13.有关t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RNA聚合酶Ⅲ的转录产物B.3′端的CCA-OH是经过加工生成的C.分子中含有大量稀有碱基D.分子量最小的一类RNAE.分子中含有密码子14.合成RNA需要的原料是A.dNTP B.dNMP C.NMP D.NTP E.NDP15.对真核生物启动子描述错误的是A.转录起始点上游有共同的序列5′TATAB.转录起始点上游有共同的序列5′CAATC.5′端的TATA序列又叫TATA盒D.5′端的TATA序列又叫Pribnow盒E.5′的TATA序列又叫Hogness盒16.对鹅膏蕈碱最敏感的酶是A.RNA聚合酶ⅠB.RNA聚合酶Ⅱ C.RNA聚合酶ⅢD.DNA聚合酶ⅠE.DNA聚合酶Ⅱ17.抗生素利福平专一性的作用于RNA聚合酶的哪个亚基A.α B.β C.β′ D.α2 E.σ18.RNA聚合酶核心酶的组成是A.αββ′ B. αββ′ C.αββ D.α2ββ′ E.α2ββ′σ19.下述对原核生物启动子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DNA聚合酶辨认结合的区域B.位于转录起始点的下游C.含有Hogness盒D.为40~60碱基对的RNA片段E.-10区有共同的5'TATAAT序列20.真核生物成熟的mRNA3′端具有A.polA B.polG C.polU D.polC E. 以上都不是21.真核生物成熟的mRNA5'端具有A. 7mApppNp B. 7mGpppNp C. 7mUpppNp D. 7mCpppNpE.以上都不是22.DNA分子上某段碱基顺序为5′AGCATCTA,转录后的mRNA相应的碱基顺序为A.5′TCGTAGATB.5′UCGUAGAUC.5′UAGAUGCUD.5′TAGATGCTE.以上都不是23.RNA生物合成包括A.起始,延长和终止B.进位,转肽和转位C.先形成引发体,再进行链的延长,最后终止D.注册,转位和转肽E.剪接,修饰和终止24.在RNA生物合成过程中,最不稳定的碱基配对为A.rA-dT B.rC-dG C.rG-dC D.rU-dA E.以上都不是25.有关依赖Pho因子终止转录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与RNA分子中polC的结合能力最强B.有GTP酶的活性C.有解螺旋酶的活性D.Pho因子与转录产物结合后构象改变E.Pho因子与转录产物结合后RNA聚合酶构象改变26.有关非依赖Pho因子终止转录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接近终止转录区有密集的A-T区和G-C配对区B.转录产物5′末端有密集的UC.接近终止区转录出来的碱基序列可形成茎-环结构D.茎-环结构改变RNA聚合酶的构象E.茎-环结构可使不稳定的杂化双链更不稳定27.RNA聚合酶中与模板结合的亚基是A.α B.α2 C.β D.β′E.σ28.mRNA转录后的加工不包括A.5′端加帽子结构B.3′端加polA尾C.切除内含子D.连接外显子E.3′加CCA尾29.有关启动子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mRNA开始被翻译的那段DNA序列B.开始转录mRNA的那段DNA序列C.RNA聚合酶开始与DNA结合的的那段DNA序列D.阻抑蛋白结合的的那段DNA序列E.DNA聚合酶开始与DNA结合的的那段DNA序列30.RNA的生物合成包括RNA复制和A.逆转录B.不对称转录C.半保留复制D.翻译E.全保留复制31.转录是以A.DNA的一条链为模板B.DNA的两条链为模板C.RNA为模板D.编码链为模板E.前导链为模板32.真核细胞的转录发生在A.细胞浆B.细胞核C.线粒体D.核蛋白体E.内质网33.Pribnow盒是指A.5′AAUAAA B.5′TAAGGC C.5′TATAAT D.5′TTGACA E.5′AATAAA 34.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特异性抑制剂是A.链霉素B.氯霉素C.鹅膏蕈碱D.亚硝酸盐E.利福平35.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特异性抑制剂是A.利福平B.鹅膏蕈碱C.白喉毒素D.干扰素E.链霉素36.转录产物5′端常出现的起始核苷酸是A.pppG或pppA B.ppG或ppA C.pppU或pppC D.ppU或ppCE.pppT或pppC37.有关核酶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B.辅基是FAD C.由SnRNA和蛋白质组成D.能催化自我剪接E.有茎环结构和随后的polU38.真核生物转录终止需要A.Pho因子B.释放因子C.核蛋白体释放因子D.信号肽E.与加尾修饰同步进行39.45S-rRNA是A.核蛋白体大亚基的rRNA B.核蛋白体小亚基的rRNAC.除5S-rRNA外其余rRNA的前体D.由两种rRNA拼接生成E.除5.8S-rRNA外其余rRNA的前体40.5′AATAA是真核生物A.顺式作用元件B.反式作用因子C.转录加尾修饰点D.启动子的辨认序列E.RNA聚合酶开始结合的序列41.有关转录因子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真核生物的启动子B.是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成分C.是转录调控中的反式作用因子D.是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成分E.是转录调控中的顺式作用元件42.各种转录因子相互结合后,再与RNA聚合酶,DNA模板结合的复合物是A.转录前起始复合物B.70S翻译起始复合物C.80S翻译起始复合物D.转录复合物E.引发体43.原核生物参与转录起始的酶是A.解链酶B.引物酶C.RNA聚合酶全酶D.核心酶E.RNA聚合酶Ⅱ44.转录的有意义链也称A.摸板链B.前导链C.编码链D.后随链E.Crick 链45.原核生物启动子的-35区的保守序列是A.TATAAT B.TTGACA C.AATAAA D.CTTA E.GC46.原核生物启动子的-10区的保守序列是A.TATAAT B.TTGACA C.AATAAA D.CTTA E.GC47.参与RNA聚合酶Ⅱ转录的转录因子中,能结合TATA盒的是A.TFⅡAB.TFⅡBC.TFⅡDD.TFⅡEE.TFⅡF答案1、D 2、A 3、C 4、B 5、E 6、A 7、D 8、B 9、B 10、E 11、E 12、C 13、E 14、D 15、D 16、B 17、B 18、D 19、E 20、A 21、B 22、C 23、A 24、D 25、B 26、B 27、D 28、E 29、C 30、B 31、A 32、B 33、C 34、E 35、B 36、A 37、D 38、E 39、C 40、C 41、C 42、A 43、C 44、A 45、B 46、A 47、C。

生物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测试题

生物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测试题

生物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说法,错误的是()A 基因表达调控可以发生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等多个层次B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C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比原核生物更复杂D 基因表达调控只在个体发育的特定阶段发挥作用2、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中的诱导物()A 乳糖B 葡萄糖C 色氨酸D 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3、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中,下列哪种元件可以增强基因的转录效率()A 沉默子B 增强子C 绝缘子D 弱化子4、在原核生物中,阻遏蛋白结合到操纵子的()部位从而阻止基因的转录。

A 启动子B 操纵序列C 结构基因D 终止子5、以下关于转录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转录因子都是激活因子B 转录因子可以结合到启动子区域C 转录因子的作用与 DNA 的甲基化无关D 所有的转录因子都具有 DNA 结合域和转录激活域6、真核生物 mRNA 的 5'端帽子结构的主要作用是()A 参与翻译起始B 防止 mRNA 被核酸酶降解C 促进 mRNA 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D 以上都是7、下列哪种 RNA 参与了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A miRNAB tRNAC rRNAD mRNA8、基因的甲基化修饰通常会()基因的表达。

A 增强B 抑制C 不影响D 有时增强,有时抑制9、以下哪种组蛋白修饰会导致基因表达增强()A 组蛋白甲基化B 组蛋白乙酰化C 组蛋白磷酸化D 组蛋白泛素化10、下列关于热激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A 热激蛋白在高温等应激条件下大量表达B 热激蛋白的表达受转录水平的调控C 热激蛋白的作用是帮助其他蛋白质正确折叠D 热激蛋白只存在于原核生物中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正调控系统中,_____与效应物结合后,激活基因的转录。

2、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中,DNA 甲基化主要发生在_____碱基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核生物的转录及转录调控习题一填空题1 能够诱导操纵子但不是代谢底物的化合物称为诱导物。

能够诱导乳糖操纵子的化合物就是其中一例。

这种化合物同蛋白质结合,并使之与分离。

乳糖操纵子的体内功能性诱导物是。

2色氨酸是一种调节分子,被视为。

它与一种蛋白质结合形成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是两个控制的例子。

cAMP-CAP蛋白通过控制起作用。

色氨酸操纵子受另一种系统一一的调控,它涉及到第一个结构基因被转录前的转录。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 标出以下所有正确表述:( )(a)转录是以半保留方式获得序列相同的两条DNA链的过程(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是多亚基酶,它负责DNA的转录(c)细菌的转录物(mRNA)是多基因的(d)σ因子指导真核生物hnRNA的转录后加工,最后形成mRNA(e)促旋酶在模板链产生缺口,决定转录的起始和终止2·下面哪些真正是乳糖操纵子的诱导物?( )(a)乳糖(b)蜜二糖(c)O-硝基苯酚-β-半乳糖苷(ONPG)(d)异丙基-卜半乳糖甘(e)异乳糖3·σ因子的结合依靠( )(a)对启动子共有序列的长度和间隔的识别(b)与核心酶的相互作用(c)弥补启动子与共有序列部分偏差的反式作用因子的存在(d)转录单位的长度(e)翻译起始密码子的距离4·下面哪一项是对三元转录复合物的正确描述:( )(a)σ因子、核心酶和双链DNA在启动子形成的复合物(b)全酶、TFⅠ和解链DNA双链形成的复合物(c)全酶、模板DNA和新生RNA形成的复合物(d)三个全酶在转录起始位点(tsp)形成的复合物(e)σ因子、核心酶和促旋酶形成的复合物5 σ因子和DNA之间相互作用的最佳描述是:( )(a)游离和与DNA结合的σ因子的数量是一样的,而且σ因子合成得越多,转录起始的机会越大(b) σ因子通常与DNA结合,且沿着DNA搜寻,直到在启动子碰到核心酶。

它与DNA的结合不需依靠核心酶(c) σ因子通常与DNA结合,且沿着DNA搜寻,直到碰到启动子,在有核心酶存在的时候与之结合(d) σ因子是D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固有组分,它识别启动子共有序列且与全酶结合(e) σ因子加入三元复合物而启动RNA合成6 D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通读可以靠( )(a)ρ因子蛋白与核心酶的结合(b)抗终止蛋白与一个内在的ρ因子终止位点结合,因而封闭了终止信号(c)抗终止蛋白以它的作用位点与核心酶结合,因而改变其构象,使终止信号不能被核心酶识别(d)NusA蛋白与核心酶的结合(e)聚合酶跨越抗终止子蛋白一一终止子复合物7 σ因子专一性表现在:( )(a) σ因子修饰酶(SME)催化。

因子变构,使其成为可识别应激启动子的σ因子(b) 不同基因编码识别不同启动子的σ因子(c)不同细菌产生可以互换的σ因子(d) σ因子参与起始依靠特定的核心酶(e) σ因子是一种非专一性蛋白,作为所有RNA聚合酶的辅助因子起作用8 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作用是受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控制的,其中一个需要前导肽的翻译,下面哪一个调控这个系统?( )(a)色氨酸(b)色氨酰-tRNA Trp(c)色氨酰-tRNA(d)cAMP(e)以上都不是三判断题1下面哪些结构物能够诱导乳糖操纵子?哪些是β-半乳糖苷酶的底物?(a)β-1,4-半乳糖苷(b) α-1,4-半乳糖苷(c)β-1,6-半乳糖苷(d)α-1,6-半乳糖苷(e)上面没有诱导物,也没有底物2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LacA的突变体是半乳糖苷透性酶的缺陷(b)在非诱导的情况下,每个细胞大约有4分子的β-半乳糖苷酶(c)乳糖是一种安慰诱导物(d)RNA聚合酶同操纵基因结合(e)多顺反子Mrna是协同调节的原因(f)Lac阻遏物是一种由4个相同的亚基组成的四聚体(g)腺苷酸环化酶将cAMP降解成AMP(h)CAP和CRP,蛋白是相同的(i) -35和-10序列对于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都是很重要的(j)色氨酸的合成受基因表达、阻遏、弱化作用和反馈抑制的控制(k)Trp的引导mRNA能够同时形成三个"茎-环"结构(1)在转录终止子柄部的A-T碱基对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m)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都是偶联的(n)在色氨酸浓度的控制下,核糖体停泊在Trp引导区一串色氨酸密码子上,但并不与之脱离四、简答题1 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转录起始的第一步有什么不同。

2 转录涉及模板链和编码链的分离,解释在转录中单链DNA是怎样被保护的。

3 概括说明σ因子对启动子调节的辅助功能。

4 什么是增效与减效突变?5·细菌促旋酶突变通常是致死的,但是促旋酶/拓扑异构酶Ⅰ突变却可以成活,其原因何在?6·解释σ因子是怎样选择专一性启动子共有序列而启动不同基因表达的(考虑对环境压力的应答)。

7·rpoN基因编码σ因子: σ54,它具有不同于已知原核生物的σ因子的特征。

请与E.coli的σ因子σ70(RpoD)作此较讨论这些特征。

8·在原核生物中,核心酶与DNA的松散结合和紧密结合之间存在一种平衡,为什么这比核心多聚酶自身形成游离与结合平衡更有利?9·正调控和负调控的主要不同是什么?10·区别(1)启动子增效突变与启动子减效突变;(2)上游序列和下游序列?11·解释为什么操纵子和启动子是反式隐性、顺式显性的,而编码阻碍蛋白的基因既是反式显性又是顺式显性。

12·为什么只有DNA双螺旋中的一条链能被正常的转录?13·哪三个序列对原核生物mRNA的精确转录是必不可少的?14·说明因RNA聚合酶-启动子不同的相互作用如何导致不同基因的转录。

15·原核生物的核糖体RNA和DNA相对较稳定并且半衰期长,而mRNA却不稳定,很快被降解,请解释这种稳定性的差异。

16·列举两种受调控蛋白控制的、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有关的操纵子。

17·什么是安慰诱导物?18·葡萄糖是如何影响涉及糖代谢的操纵子(葡萄糖敏感型操纵子)的表达?19·在大多数细菌操纵子中,结构基因通常紧靠在一起并由单个操纵序列-启动子区调控,而在一些例子中结构基因分散在染色体上。

请问这些基因是如何以简单的方式达到协同调节的。

五问答题1阐述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

(1)转录终止的两种主要的机制是什么?(2)描述翻译怎样能调节转录终止。

(3)为什么在细菌转录终止中很少涉及到Rho因子?(4)怎样能阻止转录的终止?2复制DNA的聚合酶(DNA依赖的DNA聚合酶)也有校正功能,解释为什么RNA聚合酶没有这种功能。

3讨论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聚合作用反应定向的重要性。

假如核糖体从3'端到5'端读它的模板mRNA的话,那么将会发生什么情况?4概括细菌细胞内的转录过程。

5概括典型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什么是保守序列。

6转录如何在基因或基因组末端终止?7(1)如何区分由启动子起始转录的RNA片段与5'端被加工过的RNA片段;(2)证明多肽是从氨基端到羧基端方向合成的。

8比较E.coli rRNA和tRNA的转录和加工。

9区别可诱导和可阻遏的基因调控。

10衰减作用如何调控E.coli中色氨酸操纵子的表达?六。

证明分析题1试证明一个基因中只有一条DNA链作为模板被转录。

2经过测序分析,欲克隆的一段DNA序列如下: GAATTCCGGCGGCGGGGTTTTCATTATTATGATCGTTGACATGGGACAAGGGGCTCCTATAATAGGTGC ATTTGTAGGGGATGTGGCCACATGATAGCGCGTCGAGGCATTCAGGACCGATATTGTCATATTGCCAGC ATGCTGCAGCGCGCCAACTTAGTTACAACTTATACGATGATTTTAAAAAAAGAATATCAAATAGCCATC CACCCGAAAGACCACCGCAAGTATCGGTACGATCGTACCAGCACACACCACAGTCGCCAGTCTGTTACC AAATAATAAAGTTGATAATTAATTCACATCTACCTGGGTAACCCAGGTAGATGTGAATTTTTAGAATTC这段序列被克隆到某多拷贝质粒的一个EcoRI限制性位点,并表达了一个小肽,请找出这段序列中所含有的以下几个功能位点:(1)两个EcoRI位点(2)一个启动子(3)一个转录起始位点(4)一个转录终止子(5)一个核糖体结合位点(6)一个翻译起始密码子·(7)一个翻译终止子另请标出相应的调控序列及编码区的氨基酸。

3 现分离了一DNA片段,可能含有编码多肤的基因的前几个密码子。

该片段的序列组成如下:5' CGCAGGATCAGTCGATGTCCTGTG 3'3' GCGTCCTAGTCAGCTACAGGACAC 5'(1)哪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链?(2)mRNA的顺序是什么?(3)此mRNA能形成二级结构吗?(4)翻译从哪里开始?朝哪个方向进行?(5)此DNA最可能是从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中分离的?5.用含中性碳源(例如甘油)的液体基本培养基培养E.coli不能诱导lacZ操纵子。

一小时后在培养基中加入乳糖和再隔一段时间加人过量的葡萄糖分别会对lac操纵子的表达有什么影响?6当lacZ-或lacY-突变体生长在含乳糖的培养基上时lacZ操纵子中剩余的基因没有被诱导,解释是何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