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某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
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

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摘要: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向一个方向倾斜的陡坡,是人类工程活动的基本地质环境之一,稳定的边坡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是边坡一旦失稳,造成的后果也是难以估量的。
因此,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并借此来避免边坡的破坏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分析;措施1、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一直以来,工程界一直采用安全系数,即结构产生抗滑力/导致结构破坏的下滑力来表征边坡的稳定性,当边坡自身的实际安全系数大于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时的,边坡就是稳定的,相反的话边坡就会丧失其稳定性。
边坡的稳定性受许多因素影响,但总体而言能划分为两种类型: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它们都能够影响边坡的抗滑力或者下滑力,继而改变边坡的实际安全系数来产生作用的。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岩土体性质、地质构造、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
岩土体性质主要是指岩土体的坚硬程度、完整程度、抗风化能力、水理性质、强度、硬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边坡自身的稳定性。
地质构造主要指边坡构造特点、褶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和节理裂隙是否完全发育。
通常来说,一个边坡所处环境内的地质条件越复杂其自稳能力就越弱。
地表水会对坡体表面进行冲刷,不断带走岩土体并增加坡表的风化作用,或者通过自身重力作用,致使边坡的下滑力增加;而地下水的渗透会改变岩土体的应力状态,进而减小颗粒的有效应力,使得滑坡更容易发生。
(2)人工因素。
人工因素主要包括:开挖和堆载。
开挖会打破坡体内部的力学平衡,进而导致应力的二次分布,而原本稳定的边坡在发生应力改变后往往有失稳的危险。
另外,由于工程中地形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及时的运输开挖的岩土渣,这时,为了加快工程进展,通常会采取堆载的方式,而一旦堆载的岩土体过多,就会对坡体产生较大的侧向土压力,边坡就会因此发生失稳破坏。
2、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目前研究边坡稳定性的方法主要有瑞典圆弧法、简布法和毕肖普法等方法,他们依据不同的假定来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但是由于实际边坡的受力复杂、假定方法多样、应力应变呈非线性关系等问题,采用人工计算的方法往往较难得出准确结果,故而数值分析的方法在研究边坡稳定性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

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活动的深入和工程规模的扩大,边坡稳定性问题越来越明显。
边坡稳定性问题涉及冶金、桥梁、水利、工业和土木工程等不同的工程学科。
边坡防护方法是土方工程中难度最大的技术之一,边坡稳定性的合理分析和正确防护措施的选择取决于工程进度、施工成本和工程安全。
本文分析了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阐述了边坡加固措施。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分析;支护方案引言边坡稳定性一直是边坡研究的热点,边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力学和岩石力学的进步。
如果出现边坡稳定性问题,不仅直接破坏了施工本身,而且间接破坏了施工建设,造成环境影响和经济损失。
必须以经济、安全和可靠的方式实施边坡工程,并对其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在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边坡,其计算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
1、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1.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土壤性质、地质构造、地表水和地下水。
岩石性质主要由岩石的硬度、完整性、稳定性、水力性质、强度决定,影响边坡本身的稳定性。
地质构造特别是指边坡、褶皱、岩体埋藏、断裂、裂纹的构造特征和裂纹是否完全发育。
一般来说,斜坡所处的地质条件越复杂,其自给能力越弱。
地表水对四面体表面进行清理,连续清除岩层和土壤,增加边坡风化,或通过自身重力增加边坡滑移力,地下水的吸收改变岩层和土壤的应力,降低边坡的有效应力,增加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1.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开挖和堆放。
开挖会破坏边坡的内部力学平衡,导致应力的二次分布,原本稳定的边坡在应力变化后往往有变得不稳定的风险。
此外,受项目地形条件限制,开挖的岩土渣无法及时运输。
在边坡上产生较大的横向土压力,使边坡出现失稳破坏。
2.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2.1边坡工程类比法及分析数据库和专家系统基本上,边坡工程类比是研究同类斜坡的稳定性,研究时须考虑现有天然或人造斜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有关的设计经验。
在工程实践中可以对自然边坡、人工边坡进行比较,这是最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土石方工程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土石方工程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工程是土石方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土壤力学的角度,探讨土石方工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一、土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土壤力学是研究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的学科。
其中,土的重要力学参数之一是内摩擦角,它反映了土体的抗剪性能。
内摩擦角的大小决定了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直接影响到边坡的稳定。
二、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1. 稳态边坡分析法稳态边坡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它基于土壤的静力学原理,假设土体的应变速率很小,认为土体是处于一种稳态的力学平衡状态。
通过计算边坡的抗剪强度和作用在边坡上的力,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2. 临界状态分析法临界状态分析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它基于土体的变形特性和摩擦角,通过分析土体达致失稳状态的过程,确定边坡的临界状态。
这种方法更加精确,能够考虑到土体的变形和破坏过程,对边坡的稳定性评估更加准确。
三、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边坡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重要的因素包括土体的性质、边坡的高度和坡度、降雨及水文因素、地震力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会引起土体的变形和破坏,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四、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应用边坡稳定性分析在土石方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边坡的稳定性,避免施工风险,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
此外,通过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可以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五、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挑战与展望在实际应用中,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地质条件复杂、土壤参数不确定性等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边坡稳定性的分析精度。
综上所述,土石方工程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通过基于土壤力学原理的稳态边坡分析和临界状态分析方法,可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同时,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工程地质知识: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doc

工程地质知识: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及失稳的力学机制的分析,给出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定性说明和解释。
1.自然(成因)历史分析法
该方法根据边坡发育地质环境、边坡发育历史中各种变形破坏迹象及其基本规律和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追溯边坡演变的全过程,对边坡稳定性的总体状况、趋势和区域性特征做出评价和预测。
2.工程类比法
该方法实质上是把已有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经验应用到类似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设计中去的一种方法。
通过分析,来类比分析和判断研究对象的稳定性状况、发展趋势、加固处理设计等。
3.图解法
图解法实际上是数理分析方法的一种简化方法,如Taylor图解、赤平极射投影图法、实体比例投影图法、MarklandJJ投影图法等。
基坑开挖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基坑开挖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地越来越多,其中涉及基坑开挖的工程也在不断增加。
基坑开挖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在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制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基坑开挖可能引起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和现场的稳定性都会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此,在开挖过程中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非常重要。
边坡是指基坑开挖过程中,挖掘的斜坡侧面。
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边坡的稳定性各不相同。
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边坡高度、边坡的倾斜角度等。
首先,土壤类型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壤类型可以分为黏土、砾石、沙子等。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对边坡的稳定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黏土土壤通常具有较高的内摩擦角,较低的剪切强度,容易发生滑坡。
砾石土壤由于颗粒之间的间隙较大,稳定性较高,但可能出现松散漏土的问题。
因此,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需要结合土壤类型来评估其稳定性。
其次,地下水位也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地下水位的升降会直接影响土壤的饱和度和孔隙水压力,进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土壤的饱和度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减小,从而增加了边坡失稳的风险。
因此,需要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再次,边坡高度和倾斜角度也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边坡的高度越大,重力作用引起的力会越大,地下水位的影响也会更明显。
同时,倾斜角度越陡,土壤的剪切力也会增加,边坡失稳的概率也会增加。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合理控制边坡的高度和倾斜角度,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为了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施工单位通常会采用常用的力学分析方法,如承载力法、有限元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利用土壤的物理参数和力学特性进行边坡的计算和分析,提供边坡稳定性的评估结果。
综上所述,基坑开挖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对于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类型、地下水位、边坡高度和倾斜角度等因素。
边坡稳定性分析

边坡稳定性分析内容摘要目前,边坡失稳的防治仍然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技术研究的意义,介绍了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的一些常用方法,并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边坡工程处治对策。
边坡稳定分析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观点变化是随着人类理论方面的突破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而变化的。
总的来说,边坡稳定性分析是一个逐步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半定量分析发展的过程,并且可视化程度越来越高。
文章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不确定分析等角度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关键词:边坡;边坡稳定性;边坡失稳;稳定性分析;处治对策1边坡稳定性分析目录内容摘要 (1)1绪论 (4)1.1 边坡稳定性概念 (4)1.1.1 边坡体自身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4)1.1.2 边坡的形状和尺寸 (5)1.1.3 边坡的工作条件 (5)1.1.4 边坡的加固措施 (5)1.2 边坡的稳定性表示方法 (5)1.3 边坡破坏 (6)2 边坡的分类 (6)3 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7)3.1 潜在影响因素 (7)3.1.1 地形因素 (7)3.1.2 地质材料因素 (7)3.1.3 地质构造因素 (8)3.2 诱发影响因素 (8)3.2.1 环境因素 (8)3.2.2 人为因素 (9)4 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10)4.1 定性分析方法 (10)4.1.1 工程地质类比法 (10)4.1.2 地质分析法(历史成因分析法) (10)4.1.3 图解法 (10)4.1.4 边坡的分析数据库和专家系统 (11)4.2 定量分析方法 (11)4.2.1 极限平衡法 (11)2边坡稳定性分析4.2.2 数值分析方法 (11)4.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13)4.3.1 系统可靠性分析法 (13)4.3.2 灰色系统法 (13)4.3.3 模糊分级评判法 (13)4.3.4 神经网络法 (13)7 结语 (15)参考文献 (16)3边坡稳定性分析41 绪 论1.1 边坡稳定性概念边坡一般是指具有倾斜坡面的土体或岩体,由于坡表面倾斜,在坡体本身重力及其他外力作用下,整个坡体有从高处向低处滑动的趋势,同时,由于坡体土(岩)自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和人为的工程措施,它会产生阻止坡体下滑的抵抗力。
贵州省都匀市某工程勘查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地基稳定性评价

由于研究区位于都匀市区内,其周边均有建筑 物,故区内及其周边未见基岩裸露,全为杂填土层及 第四系河流冲、洪积层(粉细砂层、卵石层)所覆盖。 钻探揭 露 显 示 区 内 下 伏 基 岩 为 二 叠 系 吴 家 坪 组 (P2w)褐黄色、灰白色薄层状泥岩夹硅质岩,岩层产 状正常,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为 110°∠45°。现将 地层岩性特征由上至下分析如下。 2.2.1 覆盖层
周天林(1978—),男,工程师,550003贵州等[6]。
2 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
2.1 地形地貌 研究区处于都匀剑江河一级阶地上,位于都匀
市区中心地带,南侧、西侧为市区道路,地形平坦、开 阔。剑江河位于研究区西侧、南侧,与研究区相距约 350m,总体自北向南径流贯穿都匀市区,勘察期间 测得的河水水位标高为 765.00~768.40m,水深 1 ~2m,区内自然地面高程为 771.20~771.60m,与 河水水位高差为 3.20~6.60m,属河流侵蚀切割、 冲洪积堆积地貌。 2.2 地层岩性
55
总第 594期
现代矿业
2018年 10月第 10期
度为 0.60~3.10m,平 均 为 2.34m;③ 卵 石 层 (Qal),灰黄、褐 黄 色,湿 至 饱 和,中 密,骨 架 颗 粒 主 要由卵石构成,粒径为 20~200mm颗粒约占 65%, 粒径为 2~20mm颗粒约占 15%,含少量粒径大于 200mm的漂石,其中各级配砂砾充填间隙,为河流 冲、洪积所形成,全区分布。研究区内覆盖层厚度为 1.70~3.80m,平均为 2.77m。
边坡稳定性分析范文

边坡稳定性分析范文首先,确定边坡的几何形状、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和边坡下方地层情况非常重要。
边坡的几何形状和大小直接影响到边坡的稳定性,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是进行力学分析的基础,而边坡下方地层情况则对边坡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其次,建立边坡的力学模型是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步骤。
力学模型可以是二维平面模型,也可以是三维空间模型,其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分析目的来确定。
一般来说,二维平面模型适用于较简单的边坡,而三维空间模型适用于较复杂的边坡。
然后,确定荷载条件和边界条件是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
荷载条件包括自重、附加荷载(如雨水、地下水等)和地震作用等,边界条件包括边坡上部和下部的约束情况。
荷载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合理确定对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稳定性分析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核心内容,也是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平衡法、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等。
平衡法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它假设边坡在稳定状态下满足力学平衡条件,通过比较剪切抗力和剪切力矩之间的关系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是在平衡法的基础上引入潜在滑移面,通过比较潜在滑移面上的剪切抗力和剪切力矩之间的关系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通过离散化边坡为有限个单元,并在每个单元内求解力学平衡方程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加固措施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最终目的。
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加固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加固措施,如加宽边坡、设置挡土墙、增加护坡等。
加固措施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边坡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总之,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对地表或岩石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估和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准确地评估和分析边坡的稳定性,我们能够确定边坡的安全系数,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确保边坡的安全运行和保护环境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匀市某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概况
都匀市开发区龙山大道东侧拟修建一酒店,占地面积16140m2,设计±0.00=784.35m,总开挖深度自±0.00=784.35(m)以下8.40m。
根据场地现状地面标高、设计地下室底板标高场地红线,场地开挖后东、南、西、北侧将形成6.0~8.2m的基坑边坡。
东侧基坑边坡为defg段,该段总长174.80m,开挖需支护高度8.35m;南侧基坑边坡为cd段,总长70.39m,开挖需支护高度7.65m;西侧基坑边坡为abc段,该段总长217.80m,开挖需支护高度7.95-9.18m;北侧基坑边坡为ga段,该段总长136.78m,开挖需支护高度7.17~9.65m。
该场地边坡均为土质边坡。
(详见图1)
图1:基坑边坡平面图
二、场地岩土工程特征
据工程地质调查及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场地范围内覆盖土层为第四系人工杂填土层、河流冲洪积层(粉质粘土层、卵石层)层,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褐黄色、灰白色中厚层硅质岩夹薄层砂质泥岩。
(一)土质单元
1、杂填土(qml):灰黄、灰黑色,主要由建筑拉圾、卵石、碎石、粘土等近期回填构成,成分杂乱,结构松散,杂乱堆积,堆填时间在5年左右,面上为混凝土地坪,全场地分布。
2、粉质粘土(qal):黄、褐黄色,为河流冲积堆积物,主要成分由粘土构成,底部偶夹圆砾、小卵石,硬塑状,分布于全场地。
3、卵石土(qal):褐黄色,主要由卵石及少量漂石(总含量占70%左右)构成骨架,粒径一般为30-150mm,最大达300mm。
岩性为中风化石英砂岩,呈椭圆、次圆状,充填物为粘土及少量砂粒,湿至饱水,密实度呈中密状,全场地分布。
(二)岩质单元
1、全风化硅质岩夹砂质泥岩:灰黄色、灰黑色,岩体完整性极破碎,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呈散体碎裂结构,矿物多已泥化,属较硬质岩石全风化带,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全场地分布。
2、强风化硅质岩夹砂质泥岩:黄色、褐黄色,岩体破碎,呈碎裂结构,碎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石风化强烈,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全场地分布。
三、岩土技术参数选取
根据动力触探、粗骨粒等试验手段,结合《岩土工程分级标准》,选取计算参数如下:
1、杂填土:容重γ=16.0kn/m3,c=15kpa、φ=4°。
2、硬塑粉质粘土:容重γ=20.2 kn/m3, c=27.8kpa、φ=15.3°,es=8.58mpa,fak=110kpa,
3、中密卵石土:容重γ=22.5 kn/m3, c=2kpa、φ=50°, eo=32mpa,fak=500kpa。
4、全风化硅质岩夹砂质泥岩:容重γ=21.5 kn/m3, c=10kpa、
φ=15°,es=25mpa,fak=350kpa。
5、强风化硅质岩夹砂质泥岩:容重γ=25.7 kn/m3, c=15kpa,φ=20°,eo=49.2mpa,fak=820kpa。
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平面滑动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1.30;圆弧滑动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1.25;边坡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
四、稳定性分析及土压力计算
(一)圆弧滑动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5.2.3规定:(1)
(2)
(3)
(4)
由于边坡开挖过程中未遇地下水,因此不考虑动水压力作用。
(二)主动土压力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6.2.4规定:(5)
由于场地内岩土分布均匀,变化不大,因此选取开挖后边坡高度最大的西侧abc段1-1断面按圆弧滑动计算边坡的稳定性,abc段立面图、详细计算断面图及计算过程如下:
图2:abc段立面图
图3:1-1断面图
条块编号 1 2 3 4
条块面积s1 2.16 4.64 3.73 3.95
滑体重度(土)γ1 16 16 16 16
条块面积s2 0.42 3.16 2.77 3.6
滑体重度(土)γ2 20.2 20.2 20.2 20.2
条块面积s3 0 3.9 5.84 6.67
滑体重度(土)γ3 22.5 22.5 22.5 22.5
条块面积s4 0 0 1.84 5.03
滑体重度(土)γ4 21.5 21.5 21.5 21.5
滑体重量w(kn) 43.044 225.822 286.594 394.14
滑面倾角α59.91 45.38 29.5 20.3
下滑力f=w*sinα37.243 160.736 141.126 136.741 法向正应力n=w*cosα21.58 158.617 249.44 369.66 滑动面摩擦角φ 4 50 15 15
摩擦系数f=tanφ0.07 1.192 0.268 0.268
滑面粘聚力c 15 2 10 10
滑动面长度l 3.59 3.762 2.473 2.528
抗滑力 ri 55.361 196.596 91.58 124.349
传递系数ψ 1 1 1
传递力ψ*fi-1 0 0 49.5
剩余下滑力f(kn)-11.118 -35.86 49.546 61.938
安全系数k 0.983
安全系数ks=0.983.最大剩余下滑力:f=61.938kn/m.
五、结论及建议
经初步分析,该基坑边坡的安全系数小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表5.3.1中规定的安全系数1.25。
如遇降雨以及在其他对边坡稳定有不利影响的外力地质作用下,边坡容易垮塌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结合场地条件,建议采用抗滑桩对边坡进行支护,并在边坡顶部采取排水措施,以保证边坡安全。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工程地质手册[m].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