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常用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表(整理)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电泳涂装生产线项目环评报告资料

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通过对项目实施后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分析,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中各类污染因子的识别筛选,确定本次评价的评价因子。
1.3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的筛选
1.3.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本项目环境影响主要分为施工期、营运期两阶段,根据项目的排污特点,结合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状况,通过初步工程分析,用矩阵法对可能遭受项目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筛选,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见表1.3-1。
表1.3-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一览表
类别
1.2.2评价原则
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1)依法评价
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
(2)科学评价
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突出重点
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
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作由河北科赢环境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完成。
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定州市环境保护局、河北科赢环境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和定州市万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总则
1.1编制依据
1.1.1环境保护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1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本)》(环境保护部、国家发革委令第1号);
(12)《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
(13)《河北省用水定额》(DB13/T1161.1~3-2016)。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判定

本项目未完全建成,施工期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运输车辆尾气,施工机械的噪声, 设备安装产生的废包装材料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各污染的环境影 响简要分析如下。 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新增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在生产车间内进行,整个安装过程无扬尘产生。本项 目不涉及生产车间的装修,无装修有机废气产生。
C i 100% Pi
Coi
式中: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o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评价工作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若污染物数 i 大于 1,取 P 值中最大者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包装材料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包装材料主要为废塑料、废纸板、废木材等,分类收集后外 卖废品回收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5kg/d,采取袋装收集后,集中存放在成 都佳成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已建生活垃圾清运点,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 场集中处理, 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只要建设单位对固体废弃物采取有围栏覆盖措施的堆放场 地和设施,分类存放,加强管理,及时清运,则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1、大气防护距离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的规定,本项目厂界浓度 满足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且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1 小时)贡献值浓度未超过 环境质量浓度限值,因此,本项目无需划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2、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的规定,无组 织排放有害气体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其计算模式如下:
环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3.6氟化物(以F计):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3.7年平均: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3.8季平均: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3.9月平均:指任何一月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3.10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
GB/T1543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GB6921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
GB/T15436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
GB/T15435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GB/T15437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15438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二氧化氮(1)Saltzman法
(2)化学发光法GB/T 15435-95
臭氧(1)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2)紫外光度法;
(3)化学发光法GB/T15437-95
GB/T 15438-95
一氧化碳非分散红外法GB 9801-88
苯并[a]芘(1)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2)高效液相色谱法GB 8971-88
3定义
3.1总悬浮颗粒物仃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哪的颗粒物。
3.2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理的颗粒物。
3.3氮氧化物(以N02计):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3.4铅(Pb):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GB/T 15439-95
铅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264-94
环评常用经验数据

1、燃煤锅炉产生的炉渣一般煤按照用煤量的25-30%计,焦炭按照其用量的7%计煤灰分的80% ,煤灰分一般取17%本项目生产用热由1台2t/h蒸汽锅炉供给。
据建设方提供资料,本项目年燃煤量约为100吨(含硫率为1.0%),锅炉燃煤烟气年排放量为120万立方米,主要污染物为SO2、NO x和烟尘,其产生浓度分别为SO2 1333mg/m³、NO x 244.4mg/m³、烟尘1800mg/m³,产生量分别为SO2 1.6t/a、NO x 0.29t/a、烟尘2.16t/a。
燃煤烟气经花岗岩水膜(碱性水)脱硫除尘装置处理后由一根30m高的烟囱排放,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脱硫率不低于40%,除尘率不低于90%。
经处理后,SO2、NO x、烟尘的排放浓度分别为SO2 800mg/m³、NO x 244.4mg/m³、烟尘180mg/m³,排放量分别为SO2 0.96t/a、NO x 0.29t/a、烟尘0.216t/a。
燃煤锅炉烟气排放能够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II时段标准要求2、本项目冬季采用0.5t/h燃气锅炉取暖,总供暖面积4000m2,按15 m 3天然气/m2计算,每年取暖燃用天然气6万立方米;根据相关资料:每燃烧1m3天然气产生12.31 m3烟气量,本项目燃气烟气排放量为73.86万m3/a。
天然气燃烧污染物排放量按排放因子进行计算,根据相关资料:每燃烧1000m3天然气产生0.17kgSO2、1.76kgNO x和0.14kg颗粒物,由此预测拟建项目工程SO2的排放浓度为13.8mg/Nm3,排放为0.010t/a;NO x的排放浓度为142.9mg/Nm3,排放量为0.11t/a;烟尘的排放浓度为11.37mg/Nm3,排放量为0.0084t/a。
3、餐厨废弃物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0〕36号)文件要求处理。
环评常用技术导则、规范及标准

环评常用技术导则、规范及标准2011-2目录(注:标注红色为必看,其余为选看)相关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131-2003)·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30-2003)·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规划(HJ 463-2009)·10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民用机场建设工程(HJ/T 87-2002)·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 HJ/T 88-2003)·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J/T 89-2003)·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HJ/T 349-2007)·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 453-2008)·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农药建设项目(HJ 582-2010)·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药建设项目(HJ 611-2011)·1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HJ 616-2011)下载地址:.cn/hjbhbz/bzwb/other/pjjsdz/相关验收技术规范·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13号令)·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_T 394—2007)·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水利水电(HJ 464-2009)·4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技术规范公路(HJ 552-2010)·5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石油天然气开采(HJ 612-2011)下载地址:.cn/hjbhbz/bzwb/other/hbysjsgf/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4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1988)水环境保护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3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4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5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92)噪声标准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1988)3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0-198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下载地址:.cn/hjbhbz/index.htm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中石化工业COD标准值修改单噪声排放标准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 12523-90)3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4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5-1990)5关于发布《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修改方案的公告固废排放标准1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2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3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6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其它标准1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426-2006)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1992)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6—1979)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6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 T3840-1991)7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8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9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2—2010)10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2-2010)11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12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8—2010)13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 —2010)14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4—2010)15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7 —2010)16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1-2010)17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3—2010)18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451—2011)下载地址:.cn/hjbhbz/index.htm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总则1) 执行总结(简要说明项目特点、环评的工作过程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2) 编制依据(建设项目应执行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技术规范等)3) 评价内容、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明确评价内容、分列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给出各评价因子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有关标准及具体限值,参照国外标准应按规定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4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附图列表说明评价范围和个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类别或级别,各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和功能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等)5) 相关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附图列表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城镇、区域或流域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或保护区规划等)6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7) 资料引用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图表文字结合,概要说明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组成、主要工艺路线、工程布置及与原有、在建工程的关系);(对所有项目组成和施工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所有时段的全部行为过程和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特征、程度、方式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并从保护周围环境、景观及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出发,分析总图及规划布置方案的合理性);(一个表:项目组成表两个平衡:物料平衡和水平衡三张图:总平面装置图、工艺流程和生产工艺图、环保措施工艺流程图)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根据当地环境特征、建设项目特点和专项评价设置情况,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等方面选择相应内容进行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给出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并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价指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分析情况,给出环境风险评估后果、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明确建设项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
环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环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空气环境质量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共限定了六种污染物的浓度值SO2、TSP、PM10、NOx、NO2、CO、O3、Pb 、B[a]P 、F 。
标准同时配有各项污染物分析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2 引用标准GB/T 15262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 8970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GB 6921 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T 15436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 法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 法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GB 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 8971 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GB/T 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5264 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434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5433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3 定义 3.1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 m的颗粒物。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预测试题3(答案解析)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调查的现场勘察时,对于建设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大、无法全部覆盖的,可根据()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与对象进行重点现场勘察。
A.随机性和典型性B.代表性和典型性C.随机性和敏感性D.典型性和敏感性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对于建设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大、无法全部覆盖的,可根据随机性和典型性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与对象进行重点现场勘察。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对于地下水I类建设项目一级评价,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为()。
A.≥20km2B.≤20km2C.>30km2D.≥50km2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50km2。
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针对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敏感环境要素以及主要制约因素,确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的依据是()。
A.公众参与的意见B.有关的环境影响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C.环境影响减缓措施D.环境影响预测结论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针对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主题、敏感环境要素以及主要制约因素,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4.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
A.—级B.二级C.三级D.四级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5.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环评师相关的水环境标准(二)

三.《海⽔⽔质标准》 1.适⽤范围 适⽤于中华⼈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
2.海⽔⽔质分类 按照海域的不同适⽤功能和保护⽬标,海⽔⽔质分四类。
Ⅰ类-适⽤于海洋渔业⽔域,海上⾃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物保护区。
Ⅱ类-适⽤于⽔产养殖区、海⽔浴场、⼈体直接接触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类⾷⽤直接有关的⼯业⽤⽔区。
Ⅲ类-适⽤于⼀般⼯业⽤⽔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Ⅳ类-适⽤于海洋港⼝⽔域,海洋开发作业区。
四.《污⽔综合排放标准》 1.主要内容与适⽤范围 1.1.主要内容《污⽔综合排放标准》按照污⽔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69种⽔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和部分⾏业允许排放浓度。
1.2.适⽤于现有单位⽔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在本标准颁布后,新增加国家⾏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业,按其适⽤范围执⾏相应的国家⽔污染物⾏业标准,不再执⾏本标准。
2.标准分级(GB3838——《地表⽔环境质量标准》;GB3097——《海⽔⽔质标准》) 2.1.排⼊GB3838中Ⅲ类⽔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GB3097中⼆类海域的污⽔,执⾏⼀级标准。
2.2.排⼊GB3838中Ⅳ、Ⅴ类⽔域和排⼊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执⾏⼆级标准。
2.3.排⼊设置⼆级污⽔处理⼚的城镇排⽔系统的污⽔,执⾏三级标准。
2.4.排⼊未设置⼆级污⽔处理⼚的城镇排⽔系统的污⽔,必须根据排⽔系统出⽔受纳⽔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2.1和2.2的规定。
2.5.GB3838中的Ⅰ、Ⅱ类⽔域和Ⅲ类⽔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类海域禁⽌新建排污⼝,现有排污⼝按⽔体功能要求,实⾏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体⽔质符合规定⽤途的⽔质标准。
3.污染物分类 《污⽔综合排放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和及控制⽅式分为两类。
按年限规定了第⼀类污染物和第⼆类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业允许排⽔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表(整理)
1、大气
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1.1.1 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限值
1.1.2 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其他项目浓度限值
1.1.3 环境空气中镉、汞、砷、六价铬和氟化物参考浓度限值
1.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6-79)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注:(1)一次最高容许浓度,指任何一次测定结果的最大容许值。
(2)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的最大容许值。
(3)本表所列各项有害物质的检验方法,应按卫生部批准的现行《大气监测检验方法》执行。
(4)灰尘自然沉降量,可在当地清洁区实测数值的基础上增加3-5吨/平方公里/月。
2、水环境
2.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2.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2.1.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2.1.3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2.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
3、声环境
3.1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
3.2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
表 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
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
当场界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其室外不满足测量条件时,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并将表 1 中相应的限值减10 dB(A)作为评价依据。
3.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
表 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
夜间频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0 dB(A)。
夜间偶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
工业企业若位于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区域,当厂界外有噪声敏感建筑物时,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参照GB 3096 和GB/T 15190 的规定确定厂界外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要求,并执行相应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1m 时,厂界环境噪声应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测量,并将表1 中相应的限值减10dB(A)作为评价依据。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
当固定设备排放的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等效声级不得超过表2 和表3 规定的限值。
表2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等效声级)单位:dB(A)
表3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倍频带声压级)单位:dB
4、土壤环境
4.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理标准值mg/kg
注:①重金属(铬主要是三价)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②六六六为四种异构体总量,滴滴涕为四种衍生物总量。
③水旱轮作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砷采用水田值,铬采用旱地值。
5、排放标准
5.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5.1.1 表1 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一般应於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2m-50m范围内设参照点,排放源下风向2m-50m范围内设监控点,详见本标准附录C。
下同。
*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一般应设于排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
如预计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点越出10m范围,可将监控点移至该预计浓度最高点,详见附录C。
下同。
** 均指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各种尘。
* 排放氯气的排气筒不得低于25m。
* 排放氰化氢的排气筒不得低于25m
* 排放光气的排气筒不得低于25m
5.1.2 表2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一般应设置於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若预计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点越出10m 范围,可将监控点移至该预计浓度最高点,详见附录C。
下同。
* 均指含游离二氧化硅超过10%以上的各种尘。
* 排放氯气的排气筒不得低于25m
* 排放氰化氢的排气筒不得低于25m
* 排放光气的排气筒不得低于25m
5.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5.2.1 表1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5.2.2 表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5.3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
5.3.1 表1 在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单位:mg/m3
10t/h 以上在用蒸汽锅炉和7MW 以上在用热水锅炉自2015 年10 月 1 日起执行表 1 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10t/h 及以下在用蒸汽锅炉和7MW 及以下在用热水锅炉自2016 年7 月 1 日起执行表 1 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5.3.2 表2 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单位:mg/m3
自2014 年7 月 1 日起,新建锅炉执行表 2 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5.3.3 表3 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位:mg/m3
重点地区锅炉执行表 3 规定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围、时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5.3.4 表4 燃煤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
每个新建燃煤锅炉房只能设一根烟囱,烟囱高度应根据锅炉房装机总容量,按表 4 规
定执行,燃油、燃气锅炉烟囱不低于8 米,锅炉烟囱的具体高度按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
新建锅炉房的烟囱周围半径200m 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 以上。
5.4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
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按表2的规定执行。
表2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5.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