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分层训练】5.2 根据方向、距离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苏教版(含答案)

【分层训练】5.2 根据方向、距离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苏教版(含答案)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第2课时根据方向、距离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如下图,从家到学校所走的路线是()。

A.先向正东方向走300米,再向北偏东40°的方向走200米B.先向正东方向走300米,再向东偏北40°的方向走200米C.先向正东方向走600米,再向北偏东40°的方向走400米D.先向正东方向走600米,再向东偏北40°的方向走400米2.淘气家在笑笑家东偏南30°方向600米处,那么笑笑家在淘气家的()。

A.西偏北30°方向600米处B.南偏东30°方向600米处C.北偏西30°方向600米处D.东偏南30°方向600米处3.小明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少年宫(如图),行走路线正确的是()。

A.向西偏南50°行走600米B.向北偏东50°行走600米C.向西偏南40°行走600米D.向南偏西40°行走600米4.如果少年宫在邮局的北偏东30°方向400m处,那么邮局在少年宫的()处。

A.北偏西60°方向400m B.南偏西30°方向400m C.南偏西60°方向400m 5.如图,小华放学应该怎样走?()A.学校——向西走250米——向南偏西43°走300米——向西走200米B.学校——向西走250米——向南偏西47°方向走300米——向西走200米C.学校——向东走250米——向南偏西43°方向走300米——向东走200米D.学校——向东走250米——向南偏西47°方向走300米——向东走200米二、填空题6.小兔和小熊相约去森林广场游玩。

(1)小兔从家出发,先向( )走500米到草坪,再向( )走( )米到达森林广场。

(2)小熊从家出发,先向( )走( )米到石岭,再向( )走400米到小山坡,最后向西走( )米到达森林广场。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比的基本性质(附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比的基本性质(附答案)

2.比的基本性质【知识点一】比的基本性质1.填空。

(20分)(1)6∶8=()∶4=9÷()=3()=()20(2)一个比的比值是3,如果它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后项(),那么比值不变。

(3)2∶0.25的比值是()。

如果后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

(4)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原数与所得数的比是()∶()。

(5)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项缩小到原来的12,这时的比值是原来比值的()。

2.选择。

(8分)(1)4∶9的前项乘9,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A.72B.81C.9(2)0.6∶0.7的比值是()。

A.6∶7 B.67C.60∶70(3)如果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3∶4,那么面积的比是()。

A.6∶8 B.9∶16 C.4∶3(4)按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8配制一种盐水,现在有盐6克,水42克,要求把盐全部用完,则水()。

A.多6克B.少6克C.无法判断【知识点二】化简比3.根据化简比的方法填一填。

(16分)(1)100∶80=(100÷________)∶(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43=⎝ ⎛⎭⎪⎫25× ∶⎝ ⎛⎭⎪⎫43×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0.8×0.05=(0.8×________)∶(0.05×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12分)比 最简整数比 比值12∶20 3∶14 18∶1.255.【操作题】在下面的方格图上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直角三角形,使每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比都是2∶1。

(8分)6.【变式题】人每天需要的水分约为2500毫升,其中从食物中摄取的约为1200毫升,直接饮入的约为1300毫升。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章_圆柱和圆锥》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1)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章_圆柱和圆锥》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1)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章圆柱和圆锥》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1)一、解答题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以长为轴旋转一周,形成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 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18.84厘米,从圆锥的顶点沿着高将它切成两半后,表面积之和比原来增加了24平方厘米,求原圆锥的体积。

3. 如图,一个酒瓶身呈圆柱形,深30厘米,底内直径是10厘米,瓶里酒深15厘米。

把酒瓶塞紧后使其瓶口向下倒立,这时酒深25厘米,问:酒瓶容积是多少?4.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米和4米,以4米长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体积是多少?5. 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6.28厘米,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6. 把一底面直径是10cm的圆柱形木块沿底面直径竖直分成相同两块,表面积增加了100cm2,这个圆柱木块的体积是________ cm3.7. 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从正方体内挖去一个最大的圆锥体,求剩下部分的体积。

8. 有一种饮料的瓶身如图,容积是3升。

现在它里面装了一些饮料,正放时饮料高度为20厘米,倒放时空于部分的高度为5厘米。

那么瓶内现有饮料多少升?9. 求图中立体图形的体积。

(单位:厘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章圆柱和圆锥》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1)一、解答题1.【答案】形成的圆柱体的体积是401.92立方厘米。

【考点】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一定的度数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解析】根据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道理,将这个长方形绕纵轴旋转一周,将得到一个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8厘米的圆柱,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ℎ即可求出这个圆柱的体积。

【解答】解:3.14×42×8=3.14×16×8=401.92(立方厘米)2.【答案】原圆锥的体积是37.68立方厘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6.4 认识反比例_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6.4 认识反比例_苏教版

苏教版(2019秋)六年级下数学(课课练)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第6单元第4课时-认识反比例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一、填空题。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答案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5.(1)篮球:15%足球:20%排球:10%乒乓球:45%羽毛球:10%练一4.(1)3(2)1.5(3)185.9.5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圆柱和圆锥的认识5.(1)c(2)c6.长、阔、低至少各就是36厘米、24厘米、10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7.50.24平方米8.第二块,排序略练二4.78.5平方厘米533.8平方厘米5.78.5%圆柱的体积(1)4.423.9升5.178.98平方分米226.08升6.1.5米圆柱的体积(2)7.188.4毫升8.60.288立方米9.15700立方厘米练习三6.(1)15857平方厘米(2)39250立方厘米7.1099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2.(1)×(2)×(3)×3.a10.14.13厘米练习四5.62.8立方分米6.471平方分米整理与练(1)7.12.6平方米8.251.2立方厘米整理与练(2)1.(1)a(2)b(3)c5.12.56立方厘米3.14立方厘米20.096立方厘米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1)5.12.56厘米22厘米25.12厘米6.小明、小林、小芳分别收集了9千克、6千克、2千克。

解决问题的策略(2)4.大和尚:10人小和尚:40人5.6天练习五6.4题7.12.56平方厘米第四单元比例比例的意义4.第181页练六4.(1)15∶9=5310∶6=5310∶3=103(2)15∶9=10∶67.6∶3=14∶7或7∶3.5=12∶6比例的基本性质4.x=16x=512x=16x=325.9∶8练七8.68.5米9.40人比例尺3.5厘米6.1∶1000练八1.(1)b(2)c(3)c6.甲车70千米/时乙车90千米/时面积的变化5.4800平方米6.9∶1540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用方向和距离确认边线、叙述直观的行走路线(1)4.北偏东45°方向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2)4.甲列车行了648千米,乙列车行了432千米。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章_比例》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6)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章_比例》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6)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章比例》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6)一、解答题1.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

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2. 东岗小学把524本图书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

一班有42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4人。

三个班各应分得图书多少本?3. 一种黄铜是由铜和锌按照3:7熔铸而成,生产这种黄铜12.5吨,需要锌和铜各多少吨?4. 一个足球的表面是由32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围成的。

黑色皮和白色皮块数的比是3:5,两种颜色的皮各有多少块?5. 长方形的周长是40米,长和宽的比是4:1.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 甲、乙、丙三数的比是2:3:4,平均数是12,三数各是多少?7. 两地相距60KM,甲乙两辆汽车从两地相对开出,0.6小时相遇。

甲乙两车速度比是4:5,甲乙两车速度各是多少?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度数之比是2:1,求顶角是多少度?9.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CM,腰和底边的比是2:3.底边长是多少?10. 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比是3:5,已知桃树有40棵。

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11. 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比是3:5,已知梨树比桃树少40棵,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12. 一个长方形周长是40厘米,其中长与宽的比是3:2,面积是多少?13. 把一段长96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5:4:3,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14. 小明在期末考试中数文、数学、英语的均分为75分,它的三门学科成绩的比为8:8:9,它的三门成绩分别是多少?15. 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3:100配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515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2)有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3)用90千克的药粉,可配成多少千克的药水?16. 一杯盐水,盐与盐水的比为1:5,再加上16克盐后,盐与盐水的比为1:4,原来盐水有多少千克?17. 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出发,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为11:9.快车与慢车每小时分别行多少千米?18. 某车间有140名职工,分成三个生产小组,已知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比为2:3,第二组和第三组人数比为4:5,这三个小组名有多少人?19. 航模一班和航模二班的人数比为8:7,如果将航模一班的8名同学调到航模二班去,那么航模一班和航模二班的人数的比为4:5,原来这两班各有多少人?20. 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加工48个,与李师傅每小时加工个数的比是4:5.两个共同加工3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21. 有一杯水,盐和水的比是1:10,再放入2克盐,新盐水重35克,求原来盐水中盐和水各多少克?22. 学校买来161米塑料绳子,剪下21米,做12根跳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塑料绳还可以剪________根跳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四 比例-第2课时 比例的意义同步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四  比例-第2课时 比例的意义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课时 比例的意义(教材例3P35)一、填空。

1.加工同一种零件,李师傅5小时加工了45个零件,王师傅3小时加工了27个零件。

李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

王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2.写出比值是3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

3.用9、4、16、36组成一个比例是( )。

二、把能组成比例的两个用线连起来。

三、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每组的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0.4∶8和8∶16 13∶14和8∶6四、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是否组成比例,如果能,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1. 圆的半径/m1 2 圆的面积/m 23.14 12.562. 衣服的数量/件5 10 总价/元100 200五、小华用6元钱买了5本练习本,小芳用9.6元买了8本同样的练习本。

分别写出小华和小芳购买练习本用的钱数和购买练习本的数量,看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六、用图中的4 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把它们写下来。

第2课时一、1.45∶527∶3答:45÷5=9,27÷3=9,因为比值相等,所以能组成比例。

2.3∶4=6∶8(答案不唯一)3.16∶4=36∶9(答案不唯一)二、略三、0.4∶8=0.058∶16=0.50.05≠0.5不能组成比例13∶14=438∶6=4343=43可以组成比例13∶14=8∶6四、1.答:不能组成比例。

2.答:能组成比例,5∶100=10∶200。

五、6∶5=1.29.6∶8=1.2答:它们能组成比例,比例式是6∶5=9.6∶8。

六、3∶1.5=4∶22∶1.5=4∶33∶4=1.5∶22∶4=1.5∶3 1.5∶3=2∶44∶3=2∶1.5 1.5∶2=3∶44∶2=3∶1.5。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章_百分数的应用》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1)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章_百分数的应用》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1)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章百分数的应用》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1)一、填空1. 应纳税额与________的比率叫做税率。

2. 一家服装店11月份的营业额是35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4%缴纳营业税,11月份应缴营业税________元。

3. 男生是40人,女生是男生的80%,女生________人。

4. 若商店去年的营业额是40万元,去年缴纳税款共2万元,则去年的税率是________%.5. 果园里苹果树25棵,占果树总数的20%,果园共有果树________棵。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的打×)缴纳的税款叫营业额。

________.(判断对错)1米的30%与3米的1%是一样长。

________.(判断对错)税率是收入与纳税额的比。

________.(判断对错)某数的20%是50,那么某数是50×20%.________.(判断对错)三、应用题某钢厂去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分别销售钢材20吨和25吨,如果每吨钢材价格1600元并且按销售额的4%缴纳税款,那么这个钢厂两个季度共交多少税款?如果规定职工每月工资超过800元的部分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小军爸爸这个月工资是1200元,那么他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某大型商场在九月份缴纳营业税8万元,如果营业税是按营业额的4%缴纳的,那么这家商场在九月份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某单位为全体职工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人保险金额是4000元,如果每年的保险费率是0.5%,两年来共交保险费9600元,这个单位共有多少职工参加保险?某商场每月按营业额的4%缴纳营业税。

在今年十月份,商场缴纳营业税后剩下的营业额是192万元,求十月份商场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小明与妈妈在一个边长是90米的正方形操场散步,小明从A点出发,妈妈从B点出发,都是沿着箭头所示方向行进,小明与妈妈每分钟分别走65米和72米,当妈妈第一次追上小明时,妈妈在哪一条边上?计算:1+2−3−4+5+6−7−8+...+1994−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章百分数的应用》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1)一、填空1.【答案】总收入【考点】存款利息与纳税相关问题【解析】根据税率概念,直接回答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5. (1)篮球:15%足球:20%排球:10%乒乓球:45%羽毛球:10%
练习一
4. (1)3(2)1.5(3)18
5. 9.5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5. (1)C(2)C
6. 长、宽、高至少各是36厘米、24厘米、10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
7. 50.24平方米
8. 第二块,计算略
练习二
4. 78.5平方厘米533.8平方厘米
5. 78.5%
圆柱的体积(1)
4. 423.9升
5. 178.98平方分米22
6.08升
6. 1.5米
圆柱的体积(2)
7. 188.4毫升8. 60.288立方米
9. 15700立方厘米
练习三
6. (1)15857平方厘米(2)39250立方厘米
7. 1099立方厘米
圆柱的体积
2. (1)×(2)×(3)×
3. A
10. 14.13厘米
练习四
5. 62.8立方分米
6. 471平方分米
整理与练习(1)
7. 12.6平方米
8. 251.2立方厘米
整理与练习(2)
1. (1)A(2)B(3)C
5. 12.56立方厘米 3.14立方厘米20.096立方厘米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1)
5. 12.56厘米22厘米25.12厘米
6. 小明、小林、小芳分别采集了9千克、6千克、2千克。

解决问题的策略(2)
4. 大和尚:10人小和尚:40人
5. 6天
练习五
6. 4题
7. 12.56平方厘米
第四单元比例
比例的意义
4. 第181页
练习六
4. (1)15∶9=5310∶6=5310∶3=103(2)15∶9=10∶6 7. 6∶3=14∶7或7∶3.5=12∶6
比例的基本性质
4. x=16x=512x=16x=32
5. 9∶8
练习七
8. 68.5米
9. 40人
比例尺
3. 5厘米
6. 1∶1000
练习八
1. (1)B(2)C(3)C
6. 甲车70千米/时乙车90千米/时
面积的变化
5. 4800平方米
6. 9∶1540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1)
4. 北偏东45°方向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2)
4. 甲列车行了648千米,乙列车行了432千米。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1)
3.
想法:正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和反比例(2)
1. (1)√(2)√(3)√(4)√(5)×(6)×
3. B
正比例和反比例(3)
3. (1)√(2)√(3)√(4)×
4. 不成反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4)
2. (1)√(2)×(3)√(4)√(5)×(6)√
6. (1)20(2)1.6(3)乙
大树有多高
3. 120米
4. 25平方厘米
第七单元总复习
数的认识(1)
3. (1)×(2)√(3)√(4)√(5)×
4. 3256
数的认识(2)
10. (1)×(2)×(3)×(4)×(5)×
11. 2007+2008×2006/2007×2008-1>2007/2008 数的认识(3)
11. 7朵
12. 359个
数的认识(4)
4. 30元
5. 170元
6. 36.4元
常见的量
5. 4次
6. 22套
7. 88分
数的运算(1)
10. (1)C(2)B(3)C(4)B
11. 被除数是192,除数是9。

数的运算(2)
8. (1)乙商店(2)甲商店(3)丙商店(4)丙商店
9. 12.5秒
数的运算(3)
5. 810米
6. 400吨
数的运算(4)
3. (1)75人(2)45人(3)48人(4)80人
4. 亏了10元
数的运算(5)
6. 370.06元
7. 60000元
数的运算(6)
6. 16道
式与方程(1)
4. 书柜:30个办公桌:150个
5. (1)10名(2)10名
6. 20只
式与方程(2)
5. 135页
6. 271米
7. 8、9、10、15、16、17
正比例和反比例(1)
4. 112500台
5. 375立方厘米
6. 126页
正比例和反比例(2)
6. 45.8元
7. 210元、90元
图形的认识和测量(线与角)
2. (1)×(2)×(3)×(4)×(5)√
6. 一共有21个角,有15个锐角,有3个钝角。

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多边形与圆)
2. (1)√(2)×(3)√(4)√(5)×(6)√
4. 70度
5. 7块
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周长与面积)
6. 2400平方米0.24公顷
7. 487.5平方米 8. 8圈
图形的认识和测量(立体图形的认识)
6. (1)2①1④(2)1②2③
图形的认识和测量(表面积与体积)
5. (1)245厘米(2)1884平方厘米
6. (1)长8厘米、宽4厘米、高8厘米。

(2)至少需要256平方厘米的白纸。

图形的认识和测量(体积公式及推导)
6. 25.5千克
7. 376.8立方厘米
图形与变换
5. 先向上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3格、最后旋转180度。

图形与位置

统计(1)
1. (1)条形折线扇形(2)条形(3)折线
3. (1)30(2)0.125(3)0.25(4)略
统计(2)
3. (1)30%(2)10人(3)O型15人
6. 成绩为:
6. (1)141412(2)50次
8. 答案不唯一,如:将圆平均分成15份,“山地自行车”占1份,“篮球”占2份,“羽毛球拍”占8份,其余的是“谢谢惠顾”。

制订旅游计划
3. 不够,因为师生共36人,不可以享受优惠,36×30=1080(元),超过1000元。

5. 甲旅行社:500×(3+4)×80%=2800(元)
乙旅行社:500×4+500×3×50%=2750(元)
2800>2750,选择乙旅行社。

绘制平面图
4. 650米
5. 320米
8. 4∶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