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研究性学习案例
研究性学习《探究废旧电池的回收及处理》

对未来的展望
推广研究成果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废旧电池的回收及处理问题,争取取 得更多创新成果,并将其推广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01
加强国际合作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与国际同行加强交 流与合作,共同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02
03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 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让更多人 关注废旧电池的回收及处理问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生物处理
微生物降解
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废旧电池中的有 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
植物修复
利用某些植物的吸收和降解功能,将废旧电池中的 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生物工程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构建能够降解废旧电池 中有害物质的微生物或植物,实现废旧电池 的生物处理。
04
合作共赢
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废旧电池回收及处理事业的发展, 实现共赢。
06
研究性学习的总结与反思
研究过程的总结
研究目的明确
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明确了研究废旧电池的回收及处理问 题,旨在提高环保意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案。
方法科学合理
我们采用了文献调查、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确保研究 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废旧电池的再利用
直接再利用
电池直接再利用
指将废旧电池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用于其他设备或产品中。例如,某些小型电器或玩具 可能使用回收的废旧电池。
优点
简单易行,减少了对新电池的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缺点
电池性能可能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间接再利用
电池间接再利用
01
指将废旧电池拆解后,将其中的有用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这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处理课题研究组组长:马庆峰课题研究组副组长:倪杰张萍陆春红汤培朱跃龙张敏吴金跃周晓燕蔡向阳陈希陈晓靓曹浩然朱洪亮孙飞张佳宇黄超顾思宏虞燕包月秋杨丽施劲松黄军军邢杰汤宇华曹磊磊范春辉王璐葛明璜林凌陈敏华沈跃倪杰徐新跃孙舒阳杨晓辉茅丽华陈赛杰黄睿杰陈佳秋鲁卫卫林苏苏朱季荣黄璐葛晨邱辉曹晨辉沈磊盛新宇指导老师卞兆根单位:南通市小海中学一、课题研究背景电池的发明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电池与我们的生活如此的密切。
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广泛的商品之一,从照相机、录音机、计算器和电子闹钟到寻呼机、电子辞典和掌上电脑,都离不开干电池。
我国是干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一年的产量达150亿只,居世界第一位,消费量为70亿只,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消费5只干电池。
据报道,仅2000年,我国电池产量和消费量就高达140亿节,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以北京为例,年约消费2亿节电池,而且还在增加。
统计资料表明,1980 年我国干电池生产量就已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一;1998年我国干电池生产量达到 140 亿只,而同年世界干电池总产量约 300 亿只。
随意丢弃干电池,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也浪费资源。
以每年生产100 亿只干电池计算,全年将要消耗 15.6 万吨锌,22.6 万吨二氧化锰,2080 吨铜,2.7 万吨氯化锌,7.9 万吨氯化铵,4.3万吨碳棒。
随着日常生活中电子产品的增多,电池的使用量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随之出现——废旧电池何去何从。
在我们对许多家长同学的访问中得知,绝大多数人是知道废旧电池对环境是有所危害的,但具体有什么危害却并没人能说得完整正确。
为此我们确立了”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处理”这一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目的通过这次课题研究,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和回收状况。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希望大家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回收废旧电池做起,希望政府机关(特别是有关环保这方面的单位)能够增强执法和宣传的力度,希望拥有才学的专家、学者,拥有财力的商家共同来关注废旧电池的回收状况,多研究一些处理方法,变害为利。
《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回收利用》研究性学习课案

《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回收利用》研究性学习课案作者:刘晶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年第03期[背景介绍]我校为适应新一轮课改要求,在高一、高二、高三均开设了研究型课程,每周三课时,鉴于以往的经验,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校今年为研究型课配备了专职的指导教师。
根据研究型课的特点,为便于学生活动,各班每周三节的研究课连上。
虽然有升学的压力,但研究性学习还是很快被学生广泛接受,学生们在重重的学习压力下,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他们以空前饱满的热情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经过近一个学期的研究,经过辛辛苦苦的努力,经过方方面面的研究,终于有了阶段性的成果、结论与体会等,不管这结果、结论是否正确、是否成熟,学生都有一种冲动,都迫切希望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结论与体会。
[精彩课堂]推开一扇窗,仅以《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回收利用》的汇报课题与大家共享精彩片断。
(一)课题汇报1. 题目及组员介绍2. 关注环保——聚焦废电池五大模块:课题背景研究过程研究内容我们的结论体会[评析:五大模块设计交互性强,都设有超级链接,powerpoint演示文稿不仅有利于成果共享,使呆板的数据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也使汇报过程更加清晰,同时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了自身的电脑操作水平,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二)研究内容模块(1)电池的种类及其用途:展示了电池的种类、性能、用途,及其随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更新与变化,介绍国内外五大类电池的发展史,每类电池的性能、用途。
展示方法:文字说明,实物图片。
资料来源:浏览网上资源;到图书馆、书店查阅资料;广泛发动同学,搜集电池实物。
电池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废旧电池产生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现场感受:不但有文字说明,而且还配备了大量的实物图片,不仅让人对电池的种类,用途等一目了然,而且同时也对电池的发展历史有了详细的了解,不但有中国的发展史,也有国外的发展史,既有横向的对比,又有纵向的联系,颇有纵横古今的味道。
《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研究性学习案例

《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案例的背景:环境是⼈类⽣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物质⽂明建设的基础。
环境污染和⽣态破坏,⼯作和⽣活环境质量恶化,威胁着⼈民群众的健康。
保护环境,实质就是保护物质⽣产活动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
⼀粒⼩⼩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相当于⼀个⼈⼀⽣的饮⽔量;⼀节⼲电池可污染12⽴⽅⽶⽔、⼀⽴⽅⽶⼟壤,并造成永久性公害……⼈们在⽇常⽣活中,使⽤过的废旧⼲电池,⼀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利⽤,造成了浪费,也污染了环境。
其实,被废弃的⼲电池,其锌壳只损耗了⼀⼩部分,⼆氧化锰也只起了⼀点氧化的作⽤,碳粉、⽯墨棒和铜帽还远远没有被消耗。
如果能加以回收和利⽤,就具有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的⽬的意义:①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法;②了解⼲电池的基本结构;③明确废物分类回收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①查阅资料,明确⼲电池的基本反应原理,巩固原电池原理的相关知识。
②通过解剖废⼲电池,了解⼲电池的结构,并绘制⼲电池的结构图。
③将解剖废⼲电池得到的废物分类回收提纯,提⾼实验技能,增强环保意识。
四、研究的步骤:①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查阅相关⽂献资料,明确⼲电池基本反应原理。
②根据反应原理和相关资料介绍,结合实物绘制⼲电池结构原理图。
③解剖⼏个废⼲电池,验证绘制的结构原理图的正确性,并作适当修改。
④根据解剖废⼲电池得到的废物种类进⾏分类提纯回收,写出实验报告。
⑤撰写研究⼼得和废物分类回收利⽤的重要意义等⽅⾯的论⽂。
五、教学过程化学电池的原理化学电源是⼀种直接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习惯上称作电池。
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和容器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三个部分。
⼀般地,电池放电时,负极上总是发⽣氧化反应,并放出电⼦;⽽正极上总是获得电⼦,发⽣还原反应。
但有些电池的反应,并不都是按氧化还原反应进⾏,⽽是以“嵌⼊—脱嵌”的⽅式进⾏。
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研究性学习报告修订稿

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研究性学习报告修订稿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本文详细描述了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方法和利用途径,并探讨了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表明,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因此,应该加强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宣传教育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促进可持续发展。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和掌握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情况。
结果和讨论:废旧电池的分类主要包括干电池、充电电池和蓄电池。
干电池是最常见的废旧电池,包括碳锌电池、镍镉电池和锂电池等。
干电池可以通过化学分离、熔炼和直接回收等方式进行回收利用。
充电电池主要包括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这些电池可以通过充电再利用。
蓄电池包括铅酸蓄电池和锂蓄电池等,可以通过熔炼和电解等方式进行回收利用。
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正确处理,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其次,废旧电池中的部分材料可以通过回收利用得到二次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最后,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加强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效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应加强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于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认识和意识。
其次,应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此外,还可以鼓励研发更加环保和高效的回收利用技术,提高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效率。
结论: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通过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应加强相关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政策制定执行,提高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废旧电池研究性学习报告(共5篇)

废旧电池研究性学习报告(共5篇)第一篇:废旧电池研究性学习报告课题的选择在选择研究性课题时,我们对《废电池的回收与利用》这个课题非常感兴趣。
大家都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用电池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电池可以说是生产多少,最终就废弃多少;集中生产,分散污染;短期使用,长期污染。
如今废电池的危害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处理废电池的最佳方案。
虽然现在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但还不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寻找处理废电池的最佳方案已成为各国许多科学家的科研方向。
我们学生也是使用电池的一个群体。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回收电池从我做起。
因此我们高一共有五人选择此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性课题。
研究过程及结果一、选题刚开始我们几个在日常生活中都发现一些商场内设有废电池回收箱。
电池用过后为什么要回收呢?我们对此非常好奇。
因此当学校在去年11月末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后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作为研究性课题。
二、定题最初,我们确定的课题是《为什么废电池要回收》。
为此,我们广泛收集了相关问题。
在第一次小组集中时,我们通过激烈的讨论并听取了老师的意见后,认为,我们不应只把目光局限在回收上,还应把课题拓展到另一个更受人关注的问题——能源问题上,因此我们最终将课题确定为《废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三、开题第二次集中,我们就这个题目分析了课题现状,明确了该课题的目的与意义、课题研究的学术目的、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另外进行了小组分工、设计了活动步骤。
依据这些我们填写了开题报告。
四、我们课题研究的实施共分为了五个阶段:第1阶段:今年1月17日至2月14日,通过上网和到图书馆查阅等方式查找相关资料。
我们在查找大量资料后了解到(一)、废电池是人类健康的潜在杀手人们日常使用的电池是靠化学作用,通俗的讲就是靠腐蚀作用而产生电能的。
研究性学习·废旧干电池的回收和利用

研究性学习·废旧干电池的回收和利用1.目的(1)认识电池的分类、构造、基本工作原理、主要用途及对环境的危害.(2)根据C、MnO2、NH4Cl、ZnCl2等物质的性质差异,联系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加热、灼烧等实验操作,探索将MnO2、NH4Cl、ZnCl2从混合物中逐一分离出来的方法及NH4+、Zn2+、MnO2的检验操作.(3)通过回收干电池,防治污染,变废为宝,增强环保意识.(4)通过实践感悟求知过程,拓展所学的知识,巩固实验操作技能,锻炼思维品质,培养创新能力.2.方式查阅资料、设计实施方案,动手实验,撰写小论文.3.准备(1)提前一周收集废旧干电池,到图书馆查阅有关电池知识的书刊资料,了解电池的发明发展史及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用途、对环境的危害等.(2)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提纲,思考实验关键及安全注意事项.4.过程(1)探究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动手“解剖”干电池][思考]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干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电极反应分别是什么?[总结]干电池以锌皮制成的圆筒形外壳作负极,顶端附有铜帽的石墨碳棒作正极.锌筒内填充着氯化锌、氯化铵和淀粉糊的混合物,在石墨正极附近又裹着一层粉末状的二氧化锰.干电池工作时的两极反应为:负极(锌筒)Zn-2e-=Zn2+(氧化反应)二氧化锰作为去氢剂,把新生成的“活性氢”氧化成水:2[H]+MnO2+2H+=Mn2++2H2O,氨则与Zn2+结合成[Zn(NH3)4]2+(四氨合锌离子)(2)锌皮和碳棒的回收[思考]废电池中,哪些物质可被回收利用?在实验室各有何用途?锌——制H2碳棒——用作电极二氧化锰——制Cl2、用作催化剂(制O2)等氯化氨——制NH3[实验操作]①戴好胶手套,用钳子和剪刀剪开锌筒.②将锌皮和碳棒分离出,用毛刷刷洗干净.③电池内黑色粉末用药匙移入小烧杯,其余杂物放入废物箱.(3)氯化铵、氯化锌的提取和分离[思考]如何从黑色粉末中提取NH4Cl和ZnCl2?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设计]简易过滤装置(固定在试管架上)[实验操作](1)向盛有黑色粉末的小烧杯中加入热水约50mL,用玻璃棒充分搅拌.(2)准备好过滤器.(3)用玻璃棒引流,趁热过滤.[思考][分析]检验原理:(2)Zn2+:Zn2++2OH-=Zn(OH)2↓Zn(OH)2为两性氢氧化物且能溶于氨水(络合反应) [介绍]装置优点:可形成封闭气室,适于产生气体量较少时的性质检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1)检验NH4+①取5mL滤液于小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1mL.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表面皿底,盖在小烧杯口,观察现象.(2)检验Zn2+①取2mL滤液于小试管中,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4~6滴,生成白色沉淀.②将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另一份加入稀氨水至过量.[思考](1)将滤液蒸发结晶,操作关键是什么?(2)如何提纯氯化铵?试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装置.[分析](1)氯化铵不稳定易分解,结晶过程中应小心蒸干.(2)利用氯化锌较稳定,氯化铵易分解的性质,通过加热的方法将二者分离.[设计]学生自己设计4.二氧化锰的提纯[思考]滤渣的主要成分及杂质分别是什么?如何除去杂质?[分析]杂质主要是炭粉、有机物等,利用其可燃性,通过在空气中高温灼烧的方法,除去炭和有机杂质.[实验操作]将滤渣移入铁坩埚,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无烟无火星时取下冷却.[思考](1)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所制得的二氧化锰具有催化作用.(2)如何用所回收的材料设计一原电池装置?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1)将少量冷却后的二氧化锰粉末移入盛有少量H2O2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2)设计原电池(锌片、碳棒、氯化铵溶液),用灵敏电流计检验电流.[研究总结]根据实验,结合操作体会,写一篇有关废电池回收的科技小论文.。
研究性学习案例——废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研究性学习案例——废电池的回收与利用小组人员:谈晓悦、刘雯、钱婧、林心羽、李玉梅、刘佳【摘要】本文设计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废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将书本上学习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应用于环境保护事业中,不但可以将学生们从“资本家” 发展为“知本家” ,而且更加强了学生们社会主人翁意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案例废电池危害回收利用重金属危害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它可以为学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弥补传统课程的不足,而且可以使广大的师生共同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它与学科教学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关系. 依据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之间的互动性、关联性特征, 中学化学可以通过发现问题, 选题立项;分析问题,方案设计;解决问题, 动手实验; 展示成果, 总结反思等环节实施研究性学习. 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师转变角色意识和观念,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课题背景】科学调查表明,一颗钮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 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
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 亿只⋯⋯我国生产的电池有96%为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其主要成分为锰、汞、锌、铬等重金属。
完成使用价值的废电池无论埋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分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日积月累,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我中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废电池污染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去年,我国电池产量和消费量就高达180 亿节,占世界总量的1/3 左右。
目前,电池使用的4 大特点:电池的种类繁多;如锌银电池、镉—氧化银电池、锌—氧化汞电池、镍/ 金属氢化物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钠硫电池、固体电解质电池、热激活电池、水激活电池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研究案例的背景: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工作和生活环境质量恶化,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
保护环境,实质就是保护物质生产活动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干电池可污染12立方米水、一立方米土壤,并造成永久性公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废旧干电池,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利用,造成了浪费,也污染了环境。
其实,被废弃的干电池,其锌壳只损耗了一小部分,二氧化锰也只起了一点氧化的作用,碳粉、石墨棒和铜帽还远远没有被消耗。
如果能加以回收和利用,就具有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①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②了解干电池的基本结构;③明确废物分类回收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①查阅资料,明确干电池的基本反应原理,巩固原电池原理的相关知识。
②通过解剖废干电池,了解干电池的结构,并绘制干电池的结构图。
③将解剖废干电池得到的废物分类回收提纯,提高实验技能,增强环保意识。
四、研究的步骤:①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干电池基本反应原理。
②根据反应原理和相关资料介绍,结合实物绘制干电池结构原理图。
③解剖几个废干电池,验证绘制的结构原理图的正确性,并作适当修改。
④根据解剖废干电池得到的废物种类进行分类提纯回收,写出实验报告。
⑤撰写研究心得和废物分类回收利用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的论文。
五、教学过程化学电池的原理化学电源是一种直接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习惯上称作电池。
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和容器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三个部分。
一般地,电池放电时,负极上总是发生氧化反应,并放出电子;而正极上总是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但有些电池的反应,并不都是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而是以“嵌入—脱嵌”的方式进行。
1.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材料是由活性物质与导电极板所构成,所谓活性物质是指在电极上可进行氧化还原的物质。
两电极材料活性不同,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2)电解液:含电解质(3)构成回路。
2.原电池正负极的确定将铜锌两种金属放在电解质溶液中,用导线连接,便构成原电池的两极,如图1.由于Cu、Zn两种金属电势高低不同,所以存在着电势差.电子总是从低电势的极流向高电势的极.电势的高低一般可根据金属的活泼性确定:金属越活泼其电极电势就越低,金属越不活泼其电极电势就越高.由于锌比铜活泼,所以电子总是从锌极流向铜极.电化学上把电子流出的极定为负极,流入的极定为正极.如图 1.所示,锌为负极,铜为正极。
电极反应: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以上介绍了铜——锌原电池,我们也可以利用同样的原理,把其他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各种不同的电池。
在这些电池中,一般都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液。
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
图1. 铜锌原电池原理图2.干电池原理示意图下面,简单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电池——干电池。
手电筒中的干电池一般是普通的锌—锰干电池,它的结构和反应原理如下:锌—锰电池内的主要反应:负极(锌筒):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碳棒):2MnO2+2NH4++2e-=Mn2O3+2NH3+H20总反应:Zn+2MnO2+2NH4+=Zn2++Mn2O3+2NH3+H2干电池的外壳是金属锌,作负极,中心碳棒(石墨)是正极,碳律周围由一层纸质包裹的黑色物质,这是石墨粉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纸质和锌壳之间填满了糊状白色电解液,其成分是氯化铵、氯化锌和淀粉糊。
干电池放电主要是通过锌筒上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成Zn2+而进入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溶液中的NH4+获得电子被还原成NH3,从而使灯泡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获得电能而发光。
化学电池的种类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化学电池的主要部分是电解质溶液,和浸在溶液中的正极和负极,使用时将两极用导线接通,就有电流产生,因而获得电能。
化学电池放电到一定程度,电能减弱,有的经充电复原又可使用,这样的电池叫蓄电池,如铅蓄电池、银锌电池等;有的不能充电复原,称为原电池,如干电池、燃料电池等。
下面介绍化学电池的种类:1.干电池: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简称,在一般手电筒中使用锌锰干电池,是用锌皮制成的锌筒作负极兼做容器,中央插一根碳棒作正极,碳棒顶端加一铜帽。
在石墨碳棒周围填满二氧化锰和炭黑的混合物,并用离子可以通过的长纤维纸包裹作隔膜,隔膜外是用氯化锌、氯化铵和淀粉等调成糊状作电解质溶液;电池顶端用蜡和火漆封口。
在石墨周围填充ZnCl2、NH4Cl和淀粉糊作电解质,还填有MnO2作去极化剂 吸收正极放出的H2,防止产生极化现象,即作去极剂),淀粉糊的作用是提高阴、阳离子在两个电极的迁移速率。
电极反应为:负极 Zn -2 e -=Zn 2+正极 2NH 4++2 e -=2NH 3+H 2H 2+2MnO 2=Mn 2O 3+H 2O正极产生的NH 3又和ZnCl 2作用:Zn 2++4NH 3=[Zn (NH 3)4]2+干电池的总反应式:Zn +2NH 4Cl +2MnO 2=Zn (NH 3)2Cl 2+Mn 2O 3+H 2O或 2Zn +4NH 4Cl +2MnO 2=[Zn (NH 3)2]Cl 2+ZnCl 2+Mn 2O 3+H 2O正极生成的氨被电解质溶液吸收,生成的氢气被二氧化锰氧化成水。
干电池的电压1.5 V—1.6 V 。
在使用中锌皮腐蚀,电压逐渐下降,不能重新充电复原,因而不宜长时间连续使用。
这种电池的电量小,在放电过程中容易发生气涨或漏液。
而今体积小,性能好的碱性锌—锰干电池是电解液由原来的中性变为离子导电性能更好的碱性,负极也由锌片改为锌粉,反应面积成倍增加,使放电电流大加幅度提高。
碱性干电池的容量和放电时间比普通干电池增加几倍。
2.铅蓄电池:铅蓄电池可放电亦可充电,具有双重功能。
它是用硬橡胶或透明塑料制成长方形外壳,用含锑5%~8%的铅锑合金铸成格板,在正极格板上附着一层PbO 2,负极格板上附着海绵状金属铅,两极均浸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25—1.28 g / cm 3)中,且两极间用微孔橡胶或微孔塑料隔开。
放电的电极反应为:负极:Pb +SO 42--2e - =PbSO 4↓正极:PbO 2+4H ++SO 42-+2e - =PbSO 4↓+2H 2O铅蓄电池的电压正常情况下保持2.0 V ,当电压下降到1.85 V 时,即当放电进行到硫酸浓度降低,溶液密度达1.18 g / cm 3时即停止放电,而需要将蓄电池进行充电,其电极反应为:阳极:PbSO 4+2H 2O -2e - =PbO 2+4H ++SO 42-阴极:PbSO 4+2e - =Pb +SO 42-当密度增加至1.28 g / cm 3时,应停止充电。
这种电池性能良好,价格低廉,缺点是比较笨重。
蓄电池放电和充电的总反应式:PbO 2+Pb +2H 2SO 42PbSO 4↓+2H 2O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电池,有很多是铅蓄电池。
由于它的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又可以循环使用,因此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交通、生产和生活中。
3.银锌蓄电池银锌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它质量轻、体积小,是人造卫星、宇宙火箭、空间电视转播站等的电源。
目前,有一种类似干电池的充电电池,它实际是一种银锌蓄电池,电解液为KOH 溶液。
常见的钮扣电池也是银锌电池,它用不锈钢制成一个由正极壳和负极盖组成的小圆盒,盒内靠正极盒一端充由Ag 2O 和少量石墨组成的正极活性材料,负极盖一端填充锌汞合金作负极活性材料,电解质溶液为KOH 浓溶液,溶液两边用羧甲基纤维素作隔膜,将电极与电解质溶液隔开。
负极:Zn+2OH--2e-=Zn(OH)2正极:Ag2O+H2O+2e-=2Ag+2OH-银锌电池跟铅蓄电池一样,在使用(放电)一段时间后就要充电,充电过程表示如下:阳极:2Ag+2OH--2e-=Ag2O+H2O阴极:Zn(OH)2+2e-=Zn+2OH-总反应式:Zn+Ag2O+H2O Zn(OH)2+2Ag放电一粒钮扣电池的电压达1.59 V,安装在电子表里可使用两年之久。
4.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所以燃料电池也是化学电源。
它与其它电池不同,它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存在电池内,而是在工作时,不断地从外界输入,同时把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
因此,燃料电池是名符其实地把能源中燃料燃烧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器”。
燃料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都用多孔炭和多孔镍、铂、铁等制成。
从负极连续通入氢气、煤气、发生炉煤气、水煤气、甲烷等气体;从正极连续通入氧气或空气。
电解液可以用碱(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把两个电极隔开。
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和燃烧时的产物相同。
燃料电池的特点是能量利用率高,设备轻便,减轻污染,能量转换率可达70%以上。
当前广泛应用于空间技术的一种典型燃料电池就是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主要用于航天领域。
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化电极,碳电极上嵌有微细分散的铂等金属作催化剂,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
电解质溶液一般为40%的KOH溶液。
电极反应式为:负极H 22H2H+2OH--2 e-=2H2O正极O2+2H2O+4 e-=4OH-电池总反应式为:2H2+O2=2H2O另一种燃料电池是用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作电极,又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燃料)和氧气(氧化剂)。
电极反应式为:负极:CH4+10OH--8e-=CO32-+7H2O;正极:4H2O+2O2+8e-=8OH-。
电池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目前已研制成功的铝—空气燃料电池,它的优点是:体积小、能量大、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耗能少。
这种电池可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的动力,还能用于收音机、照明电源、野营炊具、野外作业工具等。
5.锂电池:锂电池是金属锂作负极,石墨作正极,无机溶剂亚硫酰氯(SO2Cl2)在炭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液是由四氯铝化锂(LiAlCl4)溶解于亚硫酰氯中组成。
它的总反应是锂与亚硫酰氯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锂、亚硫酸锂和硫。
8Li+3SO2Cl2=6LiCl+Li2SO3+2S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用锂作为电池的负极,跟用相同质量的其它金属作负极相比较,能在较小的体积和质量下能放出较多的电能,放电时电压十分稳定,贮存时间长,能在216.3—344.1K温度范围内工作,使用寿命大大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