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

合集下载

我国宪法所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宪法所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宪法所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和实践找到的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括地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人民和人民的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选举组成全国和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体系(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通过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国家机构,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色,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充分有效地保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9月15日发表的《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明确地强调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地位,是指导我国政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带领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而浴血奋战的同时,对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权及其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到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各地普遍召开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都是我们党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的探索和创造。

我们党深刻总结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历程和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权的实践,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

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

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章程,是治国安邦的总依据。

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政策,是国家的根本法律。

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国家的根本制度。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明确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各个方面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守法、奉献、公德等方面的义务,为公民的权益保障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政策。

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政策,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等一系列基本政策,为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治稳定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四、国家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

宪法确立了一系列国家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法治观等,为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五、国家的根本机构和组织。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队等一系列国家的根本机构和组织,为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总之,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涵盖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政策、国家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国家的根本机构和组织等方面,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总章程和总依据。

宪法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国家的根本属性,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和维护的根本法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

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

题目1/30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A德治∙B专制∙C法治∙D君主立宪制解析正确答案:C《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2/30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A资产阶级专政∙B封建专制∙C多党派联合执政∙D人民民主专政解析正确答案:D《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故本题答案为D。

题目3/30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不包括哪个?∙A领海上空∙B领海的海床∙C公海∙D领海底土解析正确答案: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5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领海上空、领海的海床及底土。

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4/30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行使国家立法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中央人民政府∙D最高人民法院解析正确答案:A《宪法》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故本题答案为A。

题目5/3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国家机构?∙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政府∙C基层人民法院∙D村民委员会解析正确答案:D根据《宪法》第111条的规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机构的范畴。

故本题答案为D。

题目6/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指的是()。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中央军委解析正确答案:A《宪法》第8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故本题答案为A。

题目7/30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以法律规定。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家主席∙D最高人民法院解析正确答案:B根据《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道法六年级宪法知识点

道法六年级宪法知识点

道法六年级宪法知识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
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宪
法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宪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首先,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国家机构
的组织形式以及国家的基本任务。

例如,我国的宪法规定了我国是社
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其次,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它规定了公民的平等权利、政治
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等。

例如,宪法规定了公民有
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劳动的权利和受教育的权利等。

再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作为国家的公民,我们有义务遵
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尊严,保护国家的机密,依法纳税等。

此外,宪法还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

它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

最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所有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
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如果出现冲突,宪法的规定具有优先适用的
效力。

通过学习宪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
利与义务,增强法治意识,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
真学习宪法,成为遵纪守法、有责任感的公民。

宪法的内容概括 -回复

宪法的内容概括 -回复

宪法的内容概括 -回复
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概括宪法的内容如下:
1. 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保障人
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确立了国家统一、民族平等、法律尊严等基
本原则。

2. 国家组织和权力机构: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组织结构和权力机构,包
括国家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人民法院等。

这些机构的
职责和权力分工在宪法中有明确规定。

3. 人权和公民权利: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宗教、出版、组织等自由权利,以及财产权、人身权利、教育权利等。

4. 国家经济和社会制度:宪法规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包括社会
主义制度、市场经济、公有制、私有制等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5. 地方自治和行政管理:宪法赋予地方自治权,规定了地方组织和行
政管理制度,保障地方政府的独立权力和自主管理权。

6. 法律与司法保障:宪法规定了法律立法的程序和原则,确保司法独
立和公正,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民的司法权益。

总之,宪法是国家的基本大法,涵盖了国家的基本原则、组织结构、
权力机构、人权和公民权利、经济社会制度、地方自治、法律与司法
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它保证了国家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的基本权益。

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

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

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首先,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涉及国家权力的机构和分立。

一个国家的权力机构通常包括议会、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三个方面。

议会是国家决策的机构,行政机构是执行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司法机构是审判和法治的机构。

通过宪法对这些机构的设立、职能和权力的分配进行明确和规范,确保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防止权力滥用和专制。

其次,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个人权利和社会权利两个方面。

个人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利、言论自由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财产权利等。

社会权利包括社会保障权利、教育权利、健康权利等。

通过宪法对这些权利的确权和保障,使公民能够在法律框架下享有公平、公正、公开的权利和自由,构建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

再次,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规范。

国家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国家组织原则、国家领导制度和政党制度等。

国家经济制度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调控和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等。

通过宪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规范,保证国家政治、经济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确保国家政府和政治制度的民主、法治、公正和效能。

最后,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涉及公民的法治义务。

公民的法治义务包括守法遵纪、尊重他人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等。

通过宪法对公民的法治义务进行明确和规定,使公民具备法律主体地位和法律责任,推进全体公民的法治素质和法治意识,整体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文化素质,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涉及国家权力机构的规范、公民权利的保障、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规范和公民的法治义务。

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制度的完整框架和内容,以确保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促进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是国家发展和民众利益的根本依据和保障,也是各级政府和公民行使相应权利和履行相应义务的重要法律基础。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宪法是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和权力的运行方式。

它是国家政权组织的根本依据,是国家法律制度的总章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1. 国家主权原则:宪法确立了国家的独立自主,国家对内具有最高权力,以及对外行使独立的主权。

2. 人民主权原则:宪法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的意志是最高的意志,宪法赋予人民基本权利和自由。

3. 全民平等原则:宪法保障全体公民的平等权利,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和谐。

4. 法治原则:宪法确立了法治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 集中统一原则: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应基本集中统一,增强国家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1. 国家机构和权力运行: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组织与权力分配。

包括国家的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各级国家机关的职权划分以及国家安全机构的设置等。

2. 全民的基本权利:宪法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财产权等。

宪法同时也规定了这些权利的限制和保障措施。

3. 社会主义制度: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4. 经济制度和发展方向: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保护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5. 文化事业和教育体系:宪法保障公民的言论、出版、信仰、学术、艺术等自由,推动国家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 地方自治和民族平等:宪法规定各级地方自治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自治权,自负盈亏,管理本级事务。

宪法还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保障各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7.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法律制度,包括宪法的法律地位、法律的效力、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等。

8. 国家安全和国防:宪法确保国家的安全,规定国家的国防建设和军队的功能,保障国家的安全环境。

第三节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第三节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3张千帆:《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732页。

2摘自:/ziliao/article-132214.html。

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的标志观看视频2011年 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郑重宣布:“目前,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建立了完备的居于核心统帅地位的宪法制度,这是根本标志。

宪法制度是国家的制度基础。

1982年宪法和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个宪法修正案,形成了完备的居于统帅地位的宪法制度。

期间,制定颁布了30多部关于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的基本法律,进一步丰富了国家宪法制度。

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

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志,法律部门是基本要素。

到2010年底,已经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民事、刑事和国家机构的法律制度等部门法已经齐备,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出台,这是判断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根据。

制定与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690余件,地方性法规8600余件,这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1/30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A德治•B专制•C法治•D君主立宪制解析正确答案:C《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2/30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A资产阶级专政•B封建专制•C多党派联合执政•D人民民主专政解析正确答案:D《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故本题答案为D。

题目3/30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不包括哪个?•A领海上空•B领海的海床•C公海•D领海底土解析正确答案: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5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领海上空、领海的海床及底土。

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4/30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行使国家立法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中央人民政府•D最高人民法院解析正确答案:A《宪法》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故本题答案为A。

题目5/3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国家机构?•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政府•C基层人民法院•D村民委员会解析正确答案:D根据《宪法》第111条的规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机构的范畴。

故本题答案为D。

题目6/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指的是()。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中央军委解析正确答案:A《宪法》第8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故本题答案为A。

题目7/30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以法律规定。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家主席•D最高人民法院解析正确答案:B根据《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故本题答案为B。

题目8/30国务院内部领导机制属于()。

•A民主集中制•B总理负责制•C议会制•D君主立宪制解析正确答案:B《宪法》第86条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故本题答案为B。

题目9/30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武装力量由()领导。

•A国家主席•B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析正确答案:C《宪法》第9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10/30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

•A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人民政府•C人民法院•D公安机关解析正确答案:B《宪法》第112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故本题答案为B。

题目11/30特别行政区是一个()。

•A经济特区•B独立的政治实体•C普通的地方行政区域•D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解析正确答案:D特别行政区是指根据《宪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

故本题答案为D。

题目12/3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济南市人民政府实行的领导体制是什么?•A省长负责制•B县长负责制•C市长负责制•D乡长负责制解析正确答案:C《宪法》第105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因此,济南市人民政府作为市级人民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

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13/30我国的审判机关是()。

•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人民政府•D人民代表大会解析正确答案:B《宪法》第12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故本题答案为B。

题目14/30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

•A权力机关•B行政机关•C法律监督机关•D审判机关解析正确答案:C《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15/30我国在哪两个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A内蒙古和新疆•B香港和澳门•C西藏和重庆•D新疆和西藏解析正确答案:B我国设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两个特别行政区。

故本题答案为B。

题目16/30以下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

•A山东•B上海•C西藏•D北京解析正确答案:C我国共有五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17/30下列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权范围的是()。

•A行政管理权•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C国防权•D立法权解析正确答案:C特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以及货币发行权,但是国防、外交等权力由中央人民政府享有。

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18/30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政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特别行政区制度•D民族歧视制度解析正确答案: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属于我国的民族政策。

故本题答案为A。

题目19/3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国家机关?•A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人民法院•D人民检察院解析正确答案:B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国家主席、军事机关等都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属于国家机关,而是一个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故本题答案为B。

题目20/30下列哪一项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A自治区的人民政府•B自治县的人民法院•C自治区的人民检察院•D自治州的公安机关解析正确答案:A《宪法》第112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故本题答案为A。

题目21/30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按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

•A宪法•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解析正确答案:D《宪法》第11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故本题答案为D。

题目22/30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审理案件时应使用下列哪种语言?•A普通话•B当地通用的语言•C北京话•D英语解析正确答案:B《宪法》第134条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或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

故本题答案为B。

题目23/30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B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由自治地区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解析正确答案:C《宪法》第12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C项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24/30下列属于国家安全范畴的是()。

•A国家的主权、领土不受侵犯•B人民的生命安全•C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D以上皆选解析正确答案: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2条规定:“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具体来说,包括国民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内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题目25/30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按劳分配•C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解析正确答案:A《宪法》第6条第2款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故本题答案为A。

题目26/30我国的国家主席、副主席是怎样产生的?•A由前国家主席决定•B通过全民公投产生•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D由国务院决定解析正确答案:C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故C项正确。

题目27/30“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这条法律来自于下列哪部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反国家分裂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解析正确答案:B《反国家分裂法》第2条第1款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故正确答案为B项。

题目28/30关于对领土的描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领土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领水和领空•B领土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C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D领土只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和领海解析正确答案:D领土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领水和领空,D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本题答案为D项。

题目29/30精选文档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

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国行政区划分为几级?•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解析正确答案:B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

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故正确答案为B项。

题目30/30王某勾结外国势力,危害我国主权,涉嫌背叛国家罪,该项罪名属于下列哪一种犯罪?•A侵犯财产罪•B贪污贿赂罪•C危害国家安全罪•D危害公共卫生罪解析正确答案:C根据《刑法》分则第一章的规定,背叛国家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中的一种。

故正确答案为C项。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