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大明湖》课后练习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后作业及答案一、词语运用。
1. 有些词语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如云技术、多媒体、克隆、互联网等,我还知道这样的新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了新含义的一项是()A. 在马库努度岛周围的水域中,你可以尝试潜水..、双身..、风帆冲浪船行驶等活动。
B. 老师拿着一个文件夹...快步走进了教室。
C.该系统用鼠标控制,采用按钮式操作、弹出式菜单选择、弹出窗口..提示、全中文平台。
二、根据语境,完成填空。
今天出门的时候还是细雨蒙蒙,走着走着就一头扎进了雾里;在雾中走着走着,抬头却又看到了若隐若现的阳光;从高处看去,今天的仙岛真是“雾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句子,完成题目。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A.打比方 B.举例子 C.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更为准确地说明了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的_________________。
我能照样子再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食物为何挂在树上①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死去的长颈鹿和羚羊被挂在树权上。
原来它们是被天敌猎豹捕杀之后挂在树上的,猎豹选择这种特殊的食物储存方式,竟然是为了防止鬣狗偷吃。
②鬣狗虽然从颜值到爆发力都拼不过猎豹,但是生性凶残,而且贼心不死,总想不劳而获。
可以说,鬣狗是猎豹这一草原霸主最头疼的“邻居”。
每当猎豹开始捕猎,鬣狗总会伺机而动,等到猎物死去,鬣狗会迅速围上来分一杯羹。
通常情况下,鬣狗群起而上,猎豹防不胜防,也只能任由它们掠夺;有时食物争夺太过激烈,鬣狗群甚至会将一只猎豹活活杀死。
③鬣狗没有爬树这项技能,为了安静地享用美食,猎豹就将猎物叼到树上,完美避开这些恼人的家伙。
《我看大明湖》梁容若_工作纸答案

《我看大明湖》梁容若工作纸答案一.作者指出游人对大明湖的五项误解:1.百花堤没有花2.历下亭碰不到名士3.大明湖不是湖,乃是一条小河,夹岸长满了芦苇4.历下亭边找不到千佛山的倒影5.在满天云雾里看不到鹊华秋色二.作者对五项误解的澄清:三.作者对大明湖的独特看法(大明湖的特征)1.安静朴素: 证据(1)多少名泉的水,又新鲜,又干净,不分冬夏昼夜,流进流出,没有声响。
冬天不结冰,夏天不咆哮,刮风不起汹涌的波涛,下雨没有决堤的洪流。
(2)画舫上难听见笙歌管弦,(3)绕湖岸多半是幽居萧寺,连暮鼓晨钟也没有,整天是静悄悄的。
(4)水上有一队一队的鸳鸯穿花戏草,玩的十分安详自在。
(5)成群的白鹭鸶在凝神养气,谁也不叫一声。
(6)就是坐着小盆向游客兜卖莲花的小儿女,也只是拈花示意,并不吵着叫着卖。
(7)当地的谚语说:「湖里的蛤蟆干鼓肚。
」以昼夜聒耳,不知趣,不看风色著名的蛙,到这里都「守口如瓶」,停止了两部鼓吹。
2.有含蓄:大明湖历史文物丰厚,表现深厚的文化。
证据:(1)金石古物文献:汉画堂内摆着两千年前的纯朴雕绘,罗泉楼上陈列着历代的形形色色的货币。
张公祠、汇泉寺,盈墙满屋都是出卖的碑帖字画。
(2)对联::A形容活现:「山光水色一望收」「天心水面」B韵味深长:「宛在水中央」「临湖筑圃,负郭耘香」C严正教条:「纲常万古,节义千秋」D蕴藉嘲讽:「会须尽剪青芦叶,教放花香到客船」3.有用处: 证据(1)出莲子﹑莲藕:白莲花长到五六尺高,大条的藕又脆又甜。
圆圆的莲子,又饱满又有分量。
(2)出鱼:种莲把地种瘦了,就一块一块的改作鱼塘,春天一放是几万条鱼秧,喂的是湖里的青草,到秋天就长到一斤来重。
放去了塘水,鱼鳞映着夕阳,密密匝匝,扒扒乱跳,真是一寸湖水一寸金。
养鱼的人笑了,鱼价也便宜了。
(3)出稻﹑出芦苇:割芦苇,收香稻。
湖田又肥,水又足,生产量多,消费市场又近,所以价值也特别高。
四.中心思想的升华1.从大明湖的特征体会到山东人的特征2.从山东人的特征体会到中华民族的特征(1)中华民族的优秀面(2)「地灵人杰」。
2022年浙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

2022年浙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别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国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照样子,写词语。
亭台楼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珍异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写出了人们漫步圆明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句,在文中起到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核心语段阅读:父爱之舟(节选)①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读初小的时候,遇到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 我 看课后作业题(含答案)

第6课我看一、积累与运用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哦!多少年来你fēng rùn()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bófā()。
(2)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chén zuì()了凝望它的大地。
(3)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yōu qī(),/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4)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piāo yì()(5)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màn yóu()。
(6)像鸟的歌唱,云的liúpàn(),树的yáo yè()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
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
一声锣响,早已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
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好不热闹!A.因地制宜迫在眉睫拍手称快B.因地制宜迫不及待欢声雷动C.因人而异迫在眉睫欢声雷动D.因人而异迫不及待拍手称快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逐步增大。
(把“逐步”改为“逐渐”)B. 学习成绩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在“提高”前加“能否”)C. 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删去“不”)D. 这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促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把“改正”与“认识”调换位置)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我看》一诗选自《穆旦诗文集》,作者是著名诗人穆旦。
B.诗中作者将春风、青草、飞鸟、流云等意象连缀在一起,描绘了一幅平和、宁静而又辽阔的画面。
C.“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诗句中的“你”指的是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D.诗歌的最后一节流露出诗人淡淡的忧伤。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
二年级上册语文湖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湖课后练习题及答案《湖》阅读答案:1.第1段中,作者说:“湖是大地的眼睛”,对于这句话,你怎样理解?(4分)答案:湖,清澈、敞露、温柔,活泼、深情、美丽……为大地增添了神采和朝气。
它能引发人的各种情感。
2.第4段中,作者一连用了五个“为了”,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用排比句式从不同角度突出强调了湖对人类的作用和深情。
3.最后一段,作者由“人化的自然”——白藤湖悟出的生活哲理是什么?(6分)答案:只要好好地做,只要更近人情一些,发展和生活就不那么困难。
附:湖原文:①我喜爱湖。
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种流动的深情。
湖是生活中没有被剥夺的一点奇妙。
早在幼年时候,一见到北海公园的太液池,我就眼睛一亮。
在贫穷和危险的旧社会,太液池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是一个奇异的温柔,一种孩提式的敞露与清流。
②我常常认为,大地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
山是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
海是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
沙漠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庄严的等待。
河流是一种寻求,一种机智,一种被辖制的自由……③那时候我没有见过海,颐和园的昆明湖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浩浩然荡荡然的大水了。
我每去一次颐和园,都要欣赏昆明湖的碧波,惊叹于湖水的美丽与自身的渺小。
④是的,湖是一种美丽,是一种情意。
为了陆地不那么干枯,为了人的生活不那么疲劳,为了把凶恶的海控制起来把生硬的地面活泼起来,为了你的眼睛与天上的月亮……你不觉得看到地面上的一个湖泊就像看到禾上的月亮一样令人欣喜么,为了短暂的焦渴的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滋润,于是有了湖。
⑤北京的西山风景区是很美的`,但是大缺少湖水了。
这样,对于香山静宜园“双清”:的池水,对于小小的儿童乐园式的眼镜湖,我自然是情有独钟。
一见到这样的水波荡漾,脸上不由得出现衷心的笑容。
⑥后来到了新疆以后,那就开了眼啦。
在乌鲁木齐与伊犁之间的天山深处,著名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曾经怎么样地令人眼界开阔呀!湖水是咸的,湖水一望无际,湛蓝如玉,盘山公路傍湖而过,无数拉运木材、粮食、水泥、钢筋、百货的重型卡车从湖边走过。
部编版本小学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小学文典(外段)外2:我水,因此我海洋,江,也小溪流。
但是,我最的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着美的光。
我喜单独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沉静的湖面想象。
我想湖中必定有一个光亮的水晶,那是儿的家园,否则它怎么成天那么?水晶里必定有一巨大的、光的翡翠,否则湖水什么会得么美?我凝湖面,偶投一枚石子,它激起一道道波;或是放一只船,它跟着湖波。
静静的湖是可的,但雨中的湖更人。
般的雨下来,不断地啊,出湖——色的“”。
“”上无无尽的,像美的姑娘出的花。
雷雨到来的湖真。
你看,天空中一道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
你听,“”,礼炮响了,大会就开始了。
等大雨一落,会马上开始。
你看到湖面上相开放的雨花了?那是正在载歌载舞的金色姑娘上的玉花。
你想知道目能否出色?那“”的雷般的“掌声”会把全部都告你。
湖是美的⋯⋯1、短文加上目,写在横上。
2、用“——”画出文中的渡句。
用“~~”画出文中前后照的句子。
3、作者从哪几方面描绘了雨中湖的什么特色?4、文中的“礼花”指的是,“礼炮”指的是,“玉花”指的是,“掌声”指的小学语文是。
课外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在巴黎旅行的外国人,在车站邻近碰到一个街头卖艺者,其琴声婉转,令人感慨,吸引许多行人。
拉完一曲,四周的人纷繁向钱罐里丢钱,有的面额还不小。
转瞬时间,钱已装满了罐子。
但卖艺者的脸上并无一丝惊喜的表情。
“已赚到许多钱了,他为何还不快乐?”旅行者望着卖艺人那依旧郁闷的面貌,迷惑地问。
“或许他需要掌声吧。
”他的朋友谈谈地说了一句。
旅行者的心被触动了,她慢慢抬起手来,为之鼓掌。
果真,卖艺人那张黯淡消瘦的脸慢慢绽放了,眼睛里还溢出了感谢的泪水。
不错,卖艺者心底最后期望的是掌声!钱只可是是他人因可怜他而赐予的一种赏赐,而掌声则是他对人生经历的赞成和鼓舞,是真切发自内心的无私认同。
人生旅途常常陡峭曲折,不满辛辣,不幸与灾害随时都可能降临你的头上,人为了生活,不得不与之斗争。
明湖居听书课后练习题答案

明湖居听书课后练习题答案明湖居听书课后练习题答案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明湖居听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有声读物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听力技能。
在课堂上,学生们会听老师朗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然后回答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问题。
这些问题既考察了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听力技能。
下面是明湖居听书课后练习题的答案:1. 问题:主人公的名字是什么?答案:主人公的名字是李明。
2. 问题: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哪里?答案: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一个小村庄。
3. 问题:李明的家人是怎么对待他的?答案:李明的家人对他非常冷漠和苛刻。
4. 问题:李明在小村庄遇到了谁?答案:李明在小村庄遇到了一位神秘的老人。
5. 问题:李明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答案:李明通过参加一场比赛获得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通过以上的答案,我们可以看出,明湖居听书课后练习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除了听书课后练习题,明湖居还提供了其他形式的练习,如填空题、选择题等。
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明湖居听书课后练习题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通过有声读物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听力技能。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相信随着这种教学方式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会从中受益,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我看大明湖》课后练习答案

《我看大明湖》課後練習答案1.文中說有人看了《老殘遊記》後遊大明湖,便懷疑老殘撒謊,甚至認為是文人誇誕,試回答:(1)為甚麼他們有這種想法?他們遊大明湖時忽略了甚麼?因為《老殘遊記》描寫的景色與他們所見的並不相符:1.百花堤沒有花;2.在歷下亭碰不到名士;3.大明湖不是湖,只是一條小河;4.找不到千佛山的倒影;5.看不到鵲華秋色。
他們遊大明湖時不注意時間和地點,所以有這種錯誤的想法。
(2)怎樣才可以欣賞到大明湖的美景?作者認為,要欣賞大明湖的美景,便要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地點:1.欣賞荷花:從蘆葦縫裏可以窺見芬芳鮮艷的花海的一斑。
2.欣賞大明湖的全貌:到北極閣或到城頭馬路上,可以看到「一城山色半城湖」、「滿湖荷花繞湖柳」的大明湖全貌。
3.看千佛山的倒影:要在天高氣清的秋天,在鐵公祠前的湖面寬處。
4.欣賞大明湖光明如鏡的景致:要在秋、冬的蘆、荷枯萎後,到千佛山頭興閣寺的敞廳遠眺,或是坐飛機時向下看。
(3)作者先列出一般人對大明湖的錯誤評價,然後逐一駁斥,運用了甚麼寫作手法?試根據課文內容加以說明。
作者運用了駁論法,先列出要反駁的論點及論據,然後逐一證明它們是錯誤的。
文中先列出要反駁的論點「《老殘遊記》描寫大明湖的景色誇誕失實」,以及百花堤沒有花、找不到千佛山的倒影等論據,然後才逐一駁斥,指出欣賞大明湖的景色需要注意時間和地點,千佛山的倒影要在天高氣清的秋天,到鐵公祠前的湖面寬處才能看到,大明湖「一城山色半城湖」、「滿湖荷花繞湖柳」的全貌要到北極閣或城頭馬路上看等。
2.作者在文中引述了齊魯先哲的話,為甚麼說大明湖的特徵與齊魯先哲的話有一脈相通的地方?試說明之。
文中引述齊魯先哲的話包話「訥於言而敏於行」、「吉人之詞寡」、「惡夫佞者」、「多言多敗」,這些話都是提醒人少說花言巧語或少說話。
而大明湖的其中一個特徵是安靜樸素:流水沒有聲響,在夏天也不咆哮;湖上的畫舫也很少演奏音樂,湖畔的幽居蕭寺也沒有暮鼓晨鐘;兜售蓮花的小兒女也只是拈花示意,並不吵著叫著賣,甚至湖裏的動物也十分安靜,鴛鴦、白鷺鷥都不發聲,連蛙也停止了兩部鼓吹,整個環境十分寧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大明湖》課後練習答案
1.文中說有人看了《老殘遊記》後遊大明湖,便懷疑老殘撒謊,甚至認為是文
人誇誕,試回答:
(1)為甚麼他們有這種想法?他們遊大明湖時忽略了甚麼?
因為《老殘遊記》描寫的景色與他們所見的並不相符:
1.百花堤沒有花;
2.在歷下亭碰不到名士;
3.大明湖不是湖,只是一條小河;
4.找不到千佛山的倒影;
5.看不到鵲華秋色。
他們遊大明湖時不注意時間和地點,所以有這種錯誤的想法。
(2)怎樣才可以欣賞到大明湖的美景?
作者認為,要欣賞大明湖的美景,便要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地點:
1.欣賞荷花:從蘆葦縫裏可以窺見芬芳鮮艷的花海的一斑。
2.欣賞大明湖的全貌:到北極閣或到城頭馬路上,可以看到「一城山色半
城湖」、「滿湖荷花繞湖柳」的大明湖全貌。
3.看千佛山的倒影:要在天高氣清的秋天,在鐵公祠前的湖面寬處。
4.欣賞大明湖光明如鏡的景致:要在秋、冬的蘆、荷枯萎後,到千佛山頭
興閣寺的敞廳遠眺,或是坐飛機時向下看。
(3)作者先列出一般人對大明湖的錯誤評價,然後逐一駁斥,運用了甚麼寫作手
法?試根據課文內容加以說明。
作者運用了駁論法,先列出要反駁的論點及論據,然後逐一證明它們是錯誤的。
文中先列出要反駁的論點「《老殘遊記》描寫大明湖的景色誇誕失實」,以及百花堤沒有花、找不到千佛山的倒影等論據,然後才逐一駁斥,指出欣賞大明湖的景色需要注意時間和地點,千佛山的倒影要在天高氣清的秋天,到鐵公祠前的湖面寬處才能看到,大明湖「一城山色半城湖」、「滿湖荷花繞湖柳」的全貌要到北極閣或城頭馬路上看等。
2.作者在文中引述了齊魯先哲的話,為甚麼說大明湖的特徵與齊魯先哲的話有
一脈相通的地方?試說明之。
文中引述齊魯先哲的話包話「訥於言而敏於行」、「吉人之詞寡」、「惡夫佞者」、「多言多敗」,這些話都是提醒人少說花言巧語或少說話。
而大明湖的其中一個特徵是安靜樸素:流水沒有聲響,在夏天也不咆哮;湖上的畫舫也很少演奏音樂,湖畔的幽居蕭寺也沒有暮鼓晨鐘;兜售蓮花的小兒女也只是拈花示意,並不吵著叫著賣,甚至湖裏的動物也十分安靜,鴛鴦、白鷺鷥都不發聲,連蛙也停止了兩部鼓吹,整個環境十分寧靜。
因此作者說與齊魯先哲的話有一脈相通的地方。
3.試把文中提到的對聯匾額,分為下列四類,並略加解釋:
(1)形容活現
山光水色一望收:這是北極閣的匾額。
北極閣位於高處,在那裏可以把大明湖的全貌盡收眼底,所以這匾額可算是形容活現。
臨湖築圃,負郭耘香:這是懸於大明湖旁邊的小花圃的對聯。
花圃面向大明湖,背靠著外城,「臨湖」、「負郭」二語,形容位置,極之貼切。
「耘香」表示了花圃的特色,因此這是形容活現的對聯。
(2)韻味深長
宛在水中央:這是歷下亭的匾額。
歷下亭位於湖心島上,從位置來說,也是在水的中央。
這話出自《詩經〃蒹葭》,隱含賢者嚮慕的意思,而歷下亭正是在許多賢者名士聚集的地方,所以這匾額可說是韻味深長。
天心水面:這是水心亭的匾額,水心亭位於湖的中央,「天心水面」正點出了水心亭的位置。
此外,這話出自宋人邵雍的詩:「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使人聯想到水心亭在月夜時的優美景色,所以這匾額可算韻味深長。
(3)嚴正的教條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這是鐵公祠的對聯,它讚揚了明代忠臣鐵鉉的忠貞不屈,死節守義,可為後世典範,足以流傳千古,由於這副對聯有教化世人的作用,所以屬嚴正的教條。
(4)蘊藉的嘲諷
會須盡剪青蘆葉,教放花香到客船:這聯語表面是把周圍的蘆葦剪除,才可以讓花香飄送到船裏去。
實際暗喻要除去小人,正人君子才可以一展所長。
這聯語含意深遠,可說是蘊藉的嘲諷。
4.試細閱下面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1)大明湖在哪些地方表現了山東人的性格特徵?
厚重裏有瀟灑:大明湖山明水秀,孕育了孔子、孟子等哲人,他們留下來的教訓都是偏向人厚道而莊重的。
此外,大明湖又孕育了不少文人和學者,如李清照、張養浩等,他們的作品與聖人的教訓相比,又傾向於瀟灑,就好像山東人「厚重裏有瀟灑」的性格特徵。
純樸裏有靈秀:大明湖環境清幽,沒有笙歌管弦,象徵了山東人的純樸;湖中的亭台樓閣,收藏了金石古物文獻和碑帖字畫,充滿了古樸氣息,又有歷代文人才子所作的對聯匾額,文采斐然,盡顯靈秀之氣,就好像山東人「純樸裏有靈氣」的性格特徵。
平凡裏有器用:大明湖在當地人眼中只是水田的一種,平凡得很,但它年年出藕出魚,割蘆葦,收香稻,有潤澤民生的作用,就好像山東人「平凡裏有器用」的性格特徵。
(2)大明湖、山東人和中華民族三者有甚麼關係?
作者認為大明湖「安靜樸素,有含蓄,有用處」的特徵,就像山東人「厚重裏有瀟灑、純樸裏有靈秀,平凡裏有器用」的性格,而山東人的優良品格正
表現了中華民族優秀的一面。
(3)作者在這段文字寄寓了甚麼思想感情?為甚麼他有這種思想感情?
這段文字寄寓了作者對中國河山的欣賞和對中華民族的熱愛之情。
他具有這種思想感情的原因是:
1.他對齊魯先哲十分仰慕,因此十分喜歡山東。
2.他在大明湖邊住了三年,深深體會大明湖的可愛,從而產生對祖國河山
的欣賞。
3.他三年來接觸過很多山東人,發現山東人和大明湖有一脈相通的德性。
他由愛齊、魯和大明湖,而至於愛山東人,以至於熱愛整個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