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上的美丽女王:真实的茜茜公主比电影更美
茜茜公主电影和历史的比较

茜茜公主乘着一艘名叫“弗兰茨·约瑟夫号”的明轮蒸汽船,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这也是《茜茜公主》第一部在最后竭力渲染的恢弘场景。维也纳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欢迎这位年轻的皇后。但是随后茜茜公主被折腾的筋疲力尽,因为维也纳大主教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作弥撒,这是她从来没有经受过的。而她的婆婆打心眼里看不上这个野丫头,维也纳的市民又过分的关心她,原来天真活泼的茜茜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这和她在巴伐利亚乡下形成的无拘无束的天性格格不入,这也是她一生悲剧的开端。
影片中的弗兰茨皇帝是那么的爱茜茜公主,简直就是童话故事中英俊的王子与漂亮的公主在现实中的翻版。事实是这样吗?身为一个强大帝国的皇帝难道没有风流韵事吗?在查了一些资料后我发现他们的爱情确实是忠贞不二的。尽管茜茜极端讨厌宫廷生活,又常年不在弗兰茨身边,但丝毫没有减少皇帝对皇后的思念与爱。茜茜在外旅行时,弗兰茨几乎一天一封信向妻子倾吐心中的爱意,茜茜也是,真是非常难得。但是弗兰茨有些晚节不保,1872年苏非皇太后驾崩,妻子又不在身边,暮气沉沉的皇帝感到了无比的凄凉。1875年45岁的弗兰茨皇帝在维也纳的宫殿,霍夫堡外晨练的
国已经不存在了。
《茜茜公主》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皇后的命运》的结尾以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为恢弘的背景,让意大利人在雄壮的奥地利帝国国歌声中向奥地利皇帝和皇后陛下脱帽致敬作为结束。具有千年历史的哈布斯堡家族,做为欧洲最古老的王朝,到了十九世纪末已经是摇摇欲坠了。不幸的是这个王朝是以欧洲王室最浪漫,最伤感的故事作为终结的。作为奥匈帝国第一位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生兢兢业业,尽管他可能意识不到王朝的崩塌不可避免。在他的统治期间,维也纳成了欧洲的艺术中心、学术中心,政治气氛比较宽松,各民族之间在表面上相安无事,弗兰茨对犹太人也比较仁慈。他的妻子茜茜公主,奥地利皇后和匈牙利王后伊丽莎白更是这个浪漫故事的主角。奥匈帝国可以说是奥地利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不用说那些伟大的巴洛克建筑、流光异彩的圆舞曲、著名的维也纳学派、辉煌的医学成就以及施特劳斯的《兰色多瑙河》几乎成了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公主茜茜

茜茜公主:爱的记忆去年夏天,我到了遥远的埃塞俄比亚,在那里,见到了一位80岁的老人,他是我当年的偶像。
今年冬天,我去了奥地利的皇宫,那里是白雪皑皑的银色世界。
这两次旅行,都与一部电影有关,这部电影叫做茜茜公主。
甜美与浪漫几乎是茜茜公主留给所有人的印象,而在电影背后,隐藏着两个女人的眼泪和一个男人的信念,三个人的故事全部与爱相关。
茜茜公主拍摄于1955年,30年后的1985年在中国上映并风靡一时。
茜茜的甜美,纯真,追求自由的天性以及她与年轻国王童话般完美的爱情,拨动了所有渴望浪漫与温情的中国人的心弦。
它的晴朗与温暖也让中国的配音艺术家们感同身受。
丁建华谈到给这部影片配音的时候说:“我在配《茜茜公主》这个角色的时候,我自己都充满地阳光,我内心深处充满着阳光,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清新的一部片子,虽然它情节不复杂,但是人物个性很突出,所以人物个性构成了这个片子它独有的风格,也构成了这个片子,它是会被很多人很多人喜欢的,男女老少都喜欢。
”在奥地利乡村小溪旁意外的初次的相遇,钓鱼的茜茜,却把鱼钩甩到了英俊的奥地利国王身上,钩住了他!茜茜的天真直率让国王一见倾心。
年轻国王对茜茜一见钟情,非她不娶,就这样,茜茜住进了奥地利皇宫。
奥地利的冬天白雪皑皑,但美泉宫依然像电影中那样巍峨富丽,在电影中,这里承载了年轻的国王与王后初婚的柔情蜜意。
美泉宫,你能看到弗朗茨国王和茜茜生活的很多影子。
这里有国王办公的地方,在他桌子的一角,放着他最心仪的一尊茜茜公主的汉白玉石雕,房间里到处是茜茜的画像,画像里的茜茜满是喜悦,仿佛尽情享受着丈夫的怜爱。
事实上,弗朗茨年轻的时候,他的确非常喜欢茜茜公主。
但是后来当了奥匈帝国的皇帝以后,他也忙于政务,对茜茜公主的关心也少了。
而婆婆的刁难与蛮横给茜茜的宫廷生活投下阴影。
弗兰茨-约瑟夫加冕时只有18岁。
在他68年的统治生涯中,经历的实际上是一个强大帝国漫长而痛苦的衰落及崩溃过程。
作为妻子的茜茜感受更多的是独自一人的寂寥。
历史上真实的茜茜公主共25页文档

历史上真实的茜茜公主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茜茜公主

茜茜公主20100702016 刘颖出生于巴伐利亚公爵家的茜茜公主,她美丽活泼,自然纯洁,在奥地利与姐姐、妈妈准备参加舞会时,与年轻英俊的奥地利国王弗兰茨·约瑟夫在乡间小路巧遇,一路的漫步他们一见钟情,但是母亲和他的姐姐给国王和茜茜的姐姐定下婚约,当茜茜想掩饰自己对国王的爱情时,国王已经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天真美丽的茜茜。
国王的生日舞会上,国王把茜茜最爱的红玫瑰送给他,并向她求婚,违背了母亲的旨意,宣布茜茜为自己未来的皇后。
茜茜告别父母,在维也纳举行了隆重的国家婚礼。
茜茜公主的第二部,茜茜嫁入深宫,成为皇后,对茜茜公主来说,美丽的童话从此消失。
繁琐的社交礼仪压得她喘不过气,可怕的孤独紧紧地包围着她,因为国事,茜茜和国王也不能经常在一起,然而她和国王弗兰茨的母亲的矛盾愈演愈烈,茜茜公主的第一个女儿出生,国王的母亲却说茜茜太小,不能抚养女儿,弗兰茨也同意母亲的做法,茜茜非常生气,离开皇宫,回到了自己从前的家,弗兰茨因为爱去寻找茜茜,他们和好如初,回到奥地利,母亲终于同意把女儿还给茜茜,茜茜用自己人格魅力使得匈牙利的公爵臣服,后来他们出访匈牙利,在一片鲜花和欢呼,舞蹈和音乐。
他们成为奥匈帝国的国王与皇后。
茜茜公主本性天真率性,成长于美丽的巴伐利亚州,使她身上散发着自由纯真的气质,胜过一切朱粉铅华、彩衣华服,或许这就是弗兰茨爱她的重要原因。
她用自己特有的宽容和善良劝说过往的冲动,这种气质使她平易近人,用微笑与仁慈向臣民传播着他对人民的爱和友善。
历史上,茜茜同样受到人民的尊重与爱戴。
茜茜公主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1)“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就到这儿来敞开胸怀遥望大自然。
你能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片草,每一个生灵里,感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
”我认为这或许就是自然的力量,当面对美丽的大自然穿的出来的讯息时,心里是水般的澄澈与天空般的宁静。
曾经听过班得瑞的钢琴曲,并且非常喜欢,因为那是一种自然的声音,听加上想像好似置身于大自然,那种气质和茜茜公主身上表达出来的非常相像,看着茜茜,我就好像看到了一个天使,一个精灵,轻松,开心。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10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1探索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读《世界未解之谜》有感这是一本被神秘所装饰的书。
幽灵一般频频出现光顾地球的uFo 与外星人,是钟情于地球的美丽,还是在追寻他们失落的文明?恐怖的百慕大三角,神奇的大象墓地,传奇的法老的金字塔……历史的长河中,究竟掩埋着多少人们所不知道的秘密。
每当人们满心欢喜地解开一个谜团时,更多时候,会有许多谜题纷至沓来。
这本书不仅是在于告诉人们有多少未解之谜,而是通过这些奇幻的谜团激起人们对大自然和身边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透过这些神秘,用心去体味,去探索这本书的精华。
你会发现它一直在向我们诉说一个道理:探索奥秘对人类而言是最美妙的事情。
但是在这个被蒙上神秘色彩的星球,你会探索吗?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虽然不能发明出什么机器,但是面对神奇的科学领域,我们依然心存美好的遐想,以及对它强烈的探索欲望。
千百年来,人类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断扩展对大自然,对科学及人身的认识。
科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束,而探索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枝。
探索需要勇气,勇气是探索的前提;探索需要务实,务实是探索的基础;探索需要求真,求真是探索是目的;探索需要坚持,坚持是探索的精神。
探索的过程是枯燥的,或许你一整天都只在思考一个问题,或许你一直都在重复做一个实验……但是为一个精确的结果,你只能继续下去。
探索的道路上充满了失败。
爱因斯坦改造电灯,失败了成百上千次,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因为他坚持自己的科学梦想。
探索的结局充满了未知,探索的结果或许与你的想法大相径庭,但只要是真实的他就是科学的。
探索需要付出代价,麦哲伦为证明地球是圆的他付出了生命。
你不会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但是如果你连时间,金钱,精力都不愿付出的话,你不会成功。
人物 真实的茜茜公主:一位不情愿的皇后

人物真实的茜茜公主:一位不情愿的皇后文| 黄薇《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1月上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广大读者以个人名义分享至朋友圈奥地利的茜茜公主,大概是中国人认知中最出名的一位欧洲公主。
1988年电影《茜茜公主》三部曲被译介进来,遂成一代经典。
片中旖旎的湖光山色,浪漫真挚的爱情,特别是罗密·施耐德演绎的茜茜风华绝代,迷人而高贵,纯真而热烈,一切都美好得如同童话。
1955年,这部德奥合拍片甫一上映,就有人说它重塑了二战后一代人的新生。
2014年12月9日音乐剧《伊丽莎白》在上海文化广场开演,带来了一个剥离梦幻色彩的全新茜茜。
这部剧自1992年在奥地利首演,已有7种语言版本,在11个国家巡演,观众超850万人次,是迄今最成功的德语音乐剧,也是首次在中国上演。
制作人弗莱德里希说,“每个人都爱那部电影《茜茜公主》,但电影表现的主人公是被理想化了的”,所以剧组放弃用广为人知、更具卖点的“茜茜公主”作为剧名,而以其本名“伊丽莎白”命名该剧。
编剧米歇尔·昆策说,“这是一个女人为了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奋斗一生的故事。
”去掉光环,裸露真实,是尝试走近茜茜的第一步。
阴差阳错登临皇后1853年,作为欧洲仅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帝国奥地利的皇帝,23岁的弗兰茨·约瑟夫执政已有5年,眼下他需要一个妻子。
母亲索菲女亲王,将目光投向了娘家巴伐利亚王国,联姻能在政治上起到巩固作用。
她相中了妹妹的大女儿海伦妮,乖巧懂事,最合她意。
于是双方父母在皇家避暑地伊舍尔为两人举行见面会,后续安排订婚。
但如同电视剧里的剧情反转,皇帝却在相亲会上一眼看中了海伦妮的妹妹,15岁的茜茜。
茜茜是家里人对伊丽莎白·阿马莉娅·欧根妮的爱称,尽管她当时还带着一身宫廷贵妇们挤兑的“乡土”气息,人也还未充分发育成熟,但也许就是那种无邪的气息打动了皇帝,总之他一见钟情,这场婚事就此一锤定音。
茜茜对风度翩翩的表哥同样心有所属,但对未来身份充满惶恐,母亲征求意见时,她叹道:“我很爱他,但他要是一个裁缝该多好!”电影《茜茜公主》的剧照,大婚之时,皇帝正为茜茜带上皇冠少女的隐忧并非多余,茜茜嫁入哈布斯堡皇室后,明显很不适应。
茜茜公主

茜茜公主(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之妻)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女公爵(全名:伊丽莎白·阿玛莉亚·欧根妮;Elisabeth Amalie Eugenie [1];1837年12月24日-1898年9月10日 [1])是奥地利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妻子 [1],奥地利皇后和匈牙利王后 [1]。
伊丽莎白(也被称作茜茜)是巴伐利亚王室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一员 [1]。
在于16岁时与弗兰茨·约瑟夫结婚之前 [2],茜茜一直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成长 [2]。
婚后,毫无准备的茜茜被强行推入了与其性格极其不相符的古板沉闷的哈布斯堡宫廷生活 [3]。
一开始,茜茜就子女的养育问题与她的婆婆 [3],巴伐利亚的索菲公主产生了巨大的争执 [3]。
随着男性继承人鲁道夫的诞生,茜茜在宫廷内的地位大大得到了提高 [1]。
但是,茜茜的健康状况却急剧下降,她经常会前往生活更为自在的匈牙利访问 [3]。
她与匈牙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在1867年促成了奥匈帝国的诞生 [4]。
随着她的独子鲁道夫和他的情妇玛丽·维色拉于1889年在梅耶林狩猎小屋内双双殉情自杀 [1],茜茜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并从未从中恢复过来 [1]。
她离开了奥地利宫廷并在没有家人陪伴的情况下四处旅行 [1]。
茜茜对自己纤细的身材和美丽的容颜过度关注,但这也成为了她一生当中的传奇 [5]。
1898年 [6],茜茜在瑞士的日内瓦遭到意大利的无政府主义者路易吉·卢切尼的暗杀,不幸去世 [6]。
茜茜一共当了44年的奥地利皇后 [6],也是奥地利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 [6]。
茜茜公主的一生1837年12月24日,伊丽莎白·阿玛莉亚·欧根妮在巴伐利亚王国的慕尼黑出生 [2],她是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公爵和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同父异母的妹妹卢德维卡公主的第四个孩子 [2]。
银幕上与历史上的茜茜公主 她们的美貌令人窒息

银幕上与历史上的茜茜公主她
们的美貌令人窒息
罗密·施奈德,奥地利影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奥地利电影《茜茜公主》中出演女主角。
茜茜公主,本名elisabethamalieeugenie,来自巴伐利亚的王室家族,16岁嫁给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片中的茜茜公主美丽性感,成为一代中国男人的梦中女神。
历史上茜茜公主结婚后,因为抚养孩子的问题,和婆婆矛盾不断。
不幸的是,romy schneider于1982年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43岁。
茜茜公主的家庭生活很不幸。
三个孩子中,大女儿夭折,小儿子自杀,给茜茜公主带来了终生的痛苦。
《茜茜公主》剧照
为了逃离家庭,茜茜公主漫游欧洲,她美丽的花朵让整个欧洲为之倾倒。
《茜茜公主》剧照
61岁时,茜茜公主在旅行时遇刺身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历史上的美丽女王:真实的茜茜公主比电影更美欧洲历史上的美丽女王:真实的茜茜公主比电影更美>" style="DISPLAY: block; FILTER: revealTrans(Duration=4.0, Transition=23); MARGIN: 4px auto; CURSOR:url(/tres/TemplateRes/right.cur),auto; TEXT-ALIGN: center" onclick=imageonclick(event);src="/DownloadImg/2012/04/1817/2 3299831_17.jpg" onload=ChangeImg(); align=center> 阅读欧洲历史,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层出不穷的英雄带给人无数激情和惊喜,在这其间,有一群女人曾经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心,给历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是欧洲历史上的女王们。
>" style="DISPLAY: block; FILTER: revealTrans(Duration=4.0, Transition=23); MARGIN: 4px auto; CURSOR:url(/tres/TemplateRes/right.cur),auto; TEXT-ALIGN: center" onclick=imageonclick(event);src="/DownloadImg/2012/04/1817/2 3299831_18.jpg" onload=ChangeImg(); align=center>在今日的欧洲君主制国家的在位国王之中,有三个是女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荷兰女王贝亚特里克丝、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
其中以伊丽莎白女王最为出名。
伊丽莎白二世出生在伦敦的外祖父母家中,她的曾祖母是亚历山德拉王后,祖母则是玛丽王后。
她的父亲约克公爵是乔治五世的第二个儿子,他当时并不是王位的继承人,因此伊丽莎白出生时的头衔是伊丽莎白公主殿下。
>" style="DISPLAY: block; FILTER: revealTrans(Duration=4.0, Transition=23); MARGIN: 4px auto; CURSOR:url(/tres/TemplateRes/right.cur),auto; TEXT-ALIGN: center" onclick=imageonclick(event);src="/DownloadImg/2012/04/1817/2 3299831_19.jpg" onload=ChangeImg(); align=center>1936年,她的伯父爱德华八世(温莎公爵)坚持同离婚两次的辛普森夫人结婚而被迫逊位。
由她的父亲艾伯特继承王位,称为乔治六世,伊丽莎白则成为王储。
>" style="DISPLAY: block; FILTER: revealTrans(Duration=4.0, Transition=23); MARGIN: 4px auto; CURSOR:url(/tres/TemplateRes/right.cur),auto;TEXT-ALIGN: center" onclick=imageonclick(event);src="/DownloadImg/2012/04/1817/2 3299831_20.jpg" onload=ChangeImg(); align=center>1939年,伊丽莎白随父王视察达尔茅斯皇家海军学院时,认识了其远房表兄、希腊和丹麦亲王菲利普,并立刻爱上了他。
年轻时,菲利普身高超过了1.9米,眼睛是非常罕见的“钢蓝色”。
据说,当年他正是凭借这双迷人的眼睛,征服了伊丽莎白女王的心。
1947年7月9日,菲利普亲王按照英国《王位继承法》的规定,放弃希腊王位继承权,改东正教信仰为英国圣公会,加入英国国籍并取了个简短的名字菲利普·蒙巴顿。
英王室才同意他们订婚,同年11月20日结婚。
>" style="DISPLAY: block; FILTER:revealTrans(Duration=4.0, Transition=23); MARGIN: 4px auto; CURSOR:url(/tres/TemplateRes/right.cur),auto; TEXT-ALIGN: center" onclick=imageonclick(event);src="/DownloadImg/2012/04/1817/2 3299831_21.jpg" onload=ChangeImg(); align=center>近60年的婚姻证明,他们夫妇一同做了许多事情,而菲利普也为此而改变了自己的所有。
在女王的加冕礼上,菲利普必须向妻子下跪宣誓:“我,菲利普,爱丁堡公爵,愿终生成为你的臣民并且尊敬你;我愿意效忠你……”伊丽莎白被加冕为女王后,菲利普也取得了近似于国王的地位,但他的地位永远排在妻子后面。
他的孩子们都不随他的姓,伊丽莎白也没有在婚后随菲利普的姓变成“蒙巴顿夫人”,而是继续保留英王室的姓“温莎”。
在公共场合,菲利普得向妻子弯腰鞠躬并称她为“陛下”,走路时也只能跟在女王后面。
>" style="DISPLAY: block; FILTER: revealTrans(Duration=4.0, Transition=23); MARGIN: 4px auto; CURSOR:url(/tres/TemplateRes/right.cur),auto; TEXT-ALIGN: center" onclick=imageonclick(event);src="/DownloadImg/2012/04/1817/2 3299831_22.jpg" onload=ChangeImg(); align=center>1952年2月乔治六世病逝。
伊丽莎白接替父王正式即位,并于次年6月2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除了作为英国世袭国家元首,她是:英国女王、加拿大女王、澳大利亚女王、新西兰女王、巴巴多斯女王、巴布亚新几内亚女王、巴哈马女王、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女王、格林纳达女王、圣基茨和尼维斯女王、圣卢西亚女王、圣文森特女王、格林纳丁斯女王、所罗门群岛君主、图瓦卢女王、牙买加女王和英联邦(53个成员国)最高元首。
>"style="DISPLAY: block; FILTER: revealTrans(Duration=4.0, Transition=23); MARGIN: 4px auto; CURSOR:url(/tres/TemplateRes/right.cur),auto; TEXT-ALIGN: center" onclick=imageonclick(event);src="/DownloadImg/2012/04/1817/2 3299831_23.jpg" onload=ChangeImg(); align=center>丹麦玛格丽特二世女王。
她的出世正好在德国占领丹麦的一周后,在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下,很多丹麦人把她的出世看做是黑暗中的一线光明。
当时的丹麦国王,玛格丽特的母亲英格丽特王妃则把她放在婴儿车中来往于哥本哈根的大街小巷。
他们以此表示对德寇的轻蔑,鼓舞丹麦人民的士气。
>" style="DISPLAY: block; FILTER: revealTrans(Duration=4.0, Transition=23); MARGIN: 4px auto; CURSOR:url(/tres/TemplateRes/right.cur),auto; TEXT-ALIGN: center" onclick=imageonclick(event);src="/DownloadImg/2012/04/1817/2 3299831_24.jpg" onload=ChangeImg(); align=center>女王1940年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爱玛莲堡宫,由于她出生时冰岛还是丹麦的一部份,她被绶于冰岛语名“orhildur”。
女王自幼就接受良好教育:出国前曾就读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及奥胡斯大学,之后前往法国巴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
由于玛格丽特的父亲弗雷德里克九世国王没有男性子嗣,丹麦政府于1953年提出动议,修改王位继承法案,允许女性继承王位。
倡议获得了绝大多数丹麦人的赞同和支持。
身为长女的玛格丽特公主成为了女王储。
作为王位继承人,玛格丽特自幼便接受了全面和严格的教育。
启蒙时,她在宫中从师于来看英国和法国的家庭教师,其后进入哥本哈根女子中学,毕业后考入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桥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和巴黎一所大学攻读考古学和社会学。
为了做一个称职的君王,她还曾进入丹麦军队服役,学习军事。
>" style="DISPLAY: block; FILTER: revealTrans(Duration=4.0, Transition=23); MARGIN: 4px auto; CURSOR:url(/tres/TemplateRes/right.cur),auto; TEXT-ALIGN: center" onclick=imageonclick(event);src="/DownloadImg/2012/04/1817/2 3299831_25.jpg" onload=ChangeImg(); align=center>弗雷德里克九世去世后,玛格丽特于1972年1月14日登基。
在丹麦的历史上还有过一位女君主,她就是14世纪下半叶统治丹麦的玛格丽特一世,但她是以独生子奥拉夫的名义执政的。
为了表示对500年前这位杰出的女王敬意,玛丽特即位时将称号定为"玛格丽特二世"。
玛格丽特女王的登基赢得了人们的支持。
大多数丹麦人认为,这位聪明漂亮的年轻公主应该打破丹麦君主统治560年来男性至高无上的传统,开创一个男女平等的新纪元。